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四 (6)
卷四 (6)
1. 牡蠣澤瀉散(十九)
牡蠣(熬),澤瀉,蜀漆(暖水,洗去腥),栝蔞根,葶藶子(熬),商陸根(熬),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止後服。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水流向下。牡蠣澤瀉散主之。此治水病之主方。
白話文:
牡蠣、澤瀉、蜀漆(用溫水洗去腥味)、栝樓根、葶藶子(炒過)、商陸根(炒過)、海藻(洗去鹹味),以上藥材各等份。將以上七種藥材,分別搗碎過篩,再研磨成細粉,用白開水調服,每次服用約一湯匙,一天服用三次。如果小便通暢,就停止服用。
大病痊癒後,從腰部以下出現水腫,水腫向下蔓延的症狀,可以用牡蠣澤瀉散治療。這是治療水腫的主方。
2. 蜜煎導方(二十)
食蜜七合,上一味,於銅器內微火煎凝如飴狀,攪之勿令焦著。俟可丸,並手捻作挺,令頭銳,大如指長二寸許,當熱時急作,冷則硬,以納穀道中,以手急抱,欲大便時,乃去之。
白話文:
取蜂蜜七合,加入其他藥材(原文未註明其他藥材,以下簡稱「一味」),用銅器小火慢煎,煎到像飴糖一樣濃稠,過程中要不斷攪拌,避免焦糊。等到可以搓成丸狀時,用手捏成細長條狀,前端要削尖,長約二寸,粗細如手指。必須趁熱趕快製作,冷了就變硬,不好操作。製成後,將藥丸塞入肛門,用手握住,想大便時再取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