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四 (4)
卷四 (4)
1. 桃花湯(十一)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納赤石脂末,方寸匕,溫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兼末服,取其留滯收澀。
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寒熱不調,則大腸為腐,故成膿血,與下利清穀絕不同。桃花湯主之。《本草》:赤石脂:療下利赤白。
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白話文:
桃花湯(十一)
配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整塊使用,一半磨成粉末)、乾薑(一兩)、粳米(一升)。
製法:
將以上三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煮至米熟後,濾去藥渣,再加入赤石脂粉末(約方寸匕的量)。每次溫服七合,每日三次。如果服用一次後症狀痊癒,就不需再服用剩餘的藥。內服粉末的目的是讓藥效停留於腸道,發揮收斂作用。
主治:
- 少陰病患者出現腹瀉、排出膿血便的症狀。這是因為寒熱失調,導致大腸潰爛腐敗,因而形成膿血,與單純腹瀉(排出未消化食物)完全不同。此時可使用桃花湯治療。《本草》記載:赤石脂能治療帶有紅白黏液的腹瀉。
- 少陰病患病二、三日至四、五日後,出現腹痛、小便不順、持續腹瀉並排出膿血便的症狀,同樣適用桃花湯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