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三 (4)
卷三 (4)
1. 豬苓湯(二)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碎),阿膠(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渣,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陽明病,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此陽明之渴,故與五苓相近,而獨去桂枝,恐助陽也。論中又云:陽明汗多而渴,不可與豬苓湯,以胃中燥,不可更利其小便也。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此亦熱邪傳少陰之症。蓋少陰口燥口乾,有大承氣急下之法,今止嘔渴,則熱邪尚輕,故用此方,使熱邪從小便出,其路尤近也。
白話文:
豬苓湯(二)
將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弄碎)、阿膠各一兩,加水四升,先煮豬苓、茯苓、澤瀉、滑石四味藥,煎煮至剩二升,過濾去除藥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溶解,溫溫的服用七合(約140毫升),一天服用三次。
如果得了陽明病,表現為脈搏浮數、發熱、口渴想喝水、小便不利,可以用豬苓湯治療。這種陽明病的口渴症狀,與五苓散的治法相似,但豬苓湯獨自去除了桂枝,是因為擔心桂枝會助長陽氣。古籍中也提到:陽明病如果伴有大量汗出和口渴,則不能服用豬苓湯,因為胃中乾燥,不宜再增加小便的排出。
如果得了少陰病,已經腹瀉六七天,伴有咳嗽、嘔吐、口渴、心煩意亂、睡不著覺,可以用豬苓湯治療。這也是熱邪傳入少陰經的病症。少陰病症口乾舌燥,一般會用大承氣湯急速瀉下,但如果只是嘔吐和口渴,表示熱邪還不算嚴重,所以用豬苓湯,讓熱邪從小便排出,這是最便捷的排邪方法。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