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二 (8)
卷二 (8)
1. 十棗湯(七)
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大棗(十枚),上三味,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渣,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得快下利後,糜粥自養,平旦溫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
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水停也。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不惡寒為表解,以上諸症,皆里不和,凡蓄水之症皆如此,不特傷寒為然也。十棗湯主之。服此湯以下蓄飲。
白話文:
十棗湯(七)
芫花、甘遂、大戟(份量相等),大棗(十枚)。以上三種藥材,分別研磨成粉末。用一升半的水,先煮肥厚的大棗十枚,煮到剩八合(約400毫升),去渣,再加入藥粉。體格強壯的人服用一錢(約3克),體弱的人服用半錢(約1.5克)。服藥後迅速瀉下,之後就吃稀粥調養身體。早晨溫服。如果瀉下量少,病情未癒,隔天可以再服用,劑量增加半錢。
太陽中風,伴隨腹瀉嘔吐,外邪已解的人,就可以使用此方攻邪。患者會持續冒汗,症狀發作有規律,頭痛,心下痞滿脹痛,疼痛牽引到脅下,這是水液停滯的表現。乾嘔氣短,出汗但不惡寒,這是外邪已解,但內里未和。不惡寒是外邪已解的標誌。以上這些症狀,都是內里失調的表現,凡是水液蓄積的病症都如此,不只是傷寒才會這樣。十棗湯可以治療這些症狀,服用此湯可以瀉下體內積聚的水液。
2. 大陷胸湯(八)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上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黃,取二升,去渣,納芒硝,煮一、兩沸,納甘遂末,溫服一升,得快利,止後服。
太陽病,脈浮而動數,浮則為風,數則為熱,動則為痛,數則為虛,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經云:病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是也。動數變遲,正氣益虛。膈內拒痛,胃中空虛,客氣動膈,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
此段明所以致結胸之由,及結胸之狀最詳,乃因邪在上焦,誤下以虛其上焦之氣,而邪隨陷入也。此症與承氣法迥殊、若不結胸,但頭汗出,余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也。此乃誤下,而邪氣不陷入上焦,反鬱於皮膚肌肉之間,故現此等症。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此段申結胸之象尤明。
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十餘日,過經。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此為水結在胸脅也。結胸本無他物,氣與水所停也。但頭微汗出者,熱結在上。大陷胸湯主之。
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胸有蓄飲,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少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已汗下而大痛如此,知非有物之實邪矣。前云:膈內拒痛。又云:心下石硬。專指上焦說。此云:從心下至少腹硬、滿、痛,則上下皆痛,其根總由心下而起,與承氣症自殊。大陷胸湯主之。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誤治。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邪向里而更虛,故汗出為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此為結胸也,大陷胸湯主之。
白話文:
大陷胸湯(八)
大黃(六兩,去皮)、芒硝(一升)、甘遂(一錢匕),以上三味藥,用六升水,先煮大黃,取二升藥汁,去渣,加入芒硝,煮沸一、兩次,再加入研磨成粉的甘遂,溫熱服用一升。若能迅速通便,則停止服用。
太陽病,脈象浮而跳動頻數,浮脈代表風邪,數脈代表熱邪,跳動代表疼痛,脈數而虛弱則代表正氣不足。患者頭痛發熱,微微盜汗,卻又怕冷,說明表邪未解,如果此時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是錯誤的,經書記載:疾病發病在陽經,卻用下瀉的方法治療是錯誤的。熱邪入裡導致結胸,就是這個道理。脈象由跳動頻數變為遲緩,說明正氣更加虛弱。膈肌部位疼痛拒按,胃中空虛,邪氣刺激膈肌,導致氣短煩躁,心中懊惱,陽氣內陷,心下按之堅硬,這就是結胸,大陷胸湯可以治療。
這段文字詳細說明了結胸病因和症狀:邪氣在上焦,錯誤地使用下瀉法,反而耗損了上焦的正氣,使邪氣順勢下陷。此症與承氣湯的治療方法截然不同。如果沒有結胸,只是頭部出汗,其他部位不出汗,汗液沿著脖子往下流,小便不利,身體一定會發黃。這是因為錯誤地使用了瀉下法,邪氣沒有陷入上焦,反而鬱滯在皮膚肌肉之間,所以出現這些症狀。傷寒病發六、七天,結胸熱盛,脈象沉而緊,心下疼痛,按之堅硬如石,這段文字更進一步說明了結胸的症狀。
大陷胸湯可以治療。
傷寒病發十多天,超過經期。裡證的熱邪凝聚,寒熱往來,這時應該使用大柴胡湯。但是如果結胸沒有明顯的發熱,這是水邪停滯在胸脅。結胸本質上沒有其他物質,只是氣和水停滯而已。如果只是頭部微微出汗,說明熱邪停滯在上焦。大陷胸湯可以治療。
太陽病,大量出汗後又使用瀉下法治療,大便不通五、六天,舌苔乾燥口渴,胸部有水飲停滯,午後略有潮熱,從心下到小腹部硬滿疼痛,不能觸摸。已經出汗又瀉下卻如此疼痛,可知並非實邪。前面說:「膈肌部位疼痛拒按。」又說:「心下堅硬如石。」專指上焦的症狀。這裡說:「從心下到小腹部硬滿疼痛」,說明上下都疼痛,疼痛的根源都來自心下,與承氣湯的症狀不同。大陷胸湯可以治療。
傷寒病發五、六天,嘔吐伴隨發熱,這是柴胡湯的證候,卻用其他藥物瀉下,治療錯誤。如果柴胡證仍在,再次使用柴胡湯。即使已經使用瀉下法,也不屬於逆治,病人會感覺身體溫熱而振作,然後發汗解熱。邪氣入裡,正氣更加虛弱,所以很難出汗。如果心下滿脹堅硬疼痛,這就是結胸,大陷胸湯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