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豬膽汁方(二十一)

大豬膽(一枚),瀉汁和醋少許以灌穀道中,如一食頃,當大便出宿食惡物甚效。

白話文:

將一顆大型豬膽囊中的汁液和少許醋混合,注入腸道中。大約一頓飯的時間後,會將體內堆積的宿便和有害物質排出,效果顯著。

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此乃津液內竭,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須待也,言必得其自欲大便,而後用此法。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白話文:

陽明熱病,患者自發出汗,如果再發汗或促進排尿,這樣會導致體內津液耗盡。即使發燒,也不能發汗或促進排尿。需要等患者自然想大便,再使用通便的方法。用蜂蜜煎服的導方(瀉藥)幫助通便。土瓜根或大豬膽汁都可以作為導方。

2. 燒昆散

右取婦人中褲近陰處,剪燒灰,以水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如人病,取男子褲襠燒灰。引其邪火從陰處出也。

白話文:

取婦女的內褲靠近私密部位的地方,剪下一塊來燒成灰,然後用清水調和成藥量約為一方寸匕的大小,每日服用三次。服用後小便會變得順暢,若是陰部稍微有些腫脹便是病情好轉的徵兆。如果病人是男性,則取男子的內褲襠部燒成灰來使用。這是為了引導病人的邪火從私密部位排出體外。

3. 六經脈證

欲讀《傷寒論》,必先識六經之本證,然後論中所稱太陽、陽明等病,其源流變態,形色脈象,當一一備記,瞭然於心,然後其症之分並、疑似及用藥加減異同之故,可以曉然,不致眩惑貽誤,故備錄於下。

白話文:

想要研讀《傷寒論》,首先必須瞭解六經的本證。之後,在《傷寒論》中提到的太陽、陽明等疾病,它們的源流、變化,形色、脈象,都要一一牢記,深入理解於心中。然後,才能明白症狀的分類、疑似證型以及用藥加減的不同原因,避免因為辨別不清而誤用藥物。因此,將這些內容列錄如下:

太陽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其脈上連風府,故頭項痛,腰脊強。

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發於陽者七日愈,發於陰者六日愈。以陽數七,陰數六故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惡寒、未離太陽也。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

尺寸俱長者,陽明受病也。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鼻乾、不得臥。

陽明外證: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陽明脈大。以上皆陽明之經病。

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

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

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

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陽明之為病,胃家實也。此乃正陽陽明。

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

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

三陽合病,脈浮大,上關上,但欲眠睡,目合則汗。內熱已極。

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外熱輕則內熱重。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

傷寒三日,三陽為盡,三陰當受邪。其人反能食而不嘔,此為三陰不受邪也。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

尺寸俱沉細者,太陰受病也。其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嗌乾。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

白話文:

太陽病,脈搏浮起,頭頸部疼痛且怕冷。

如果脈搏浮起,表示太陽經受了病邪,脈絡連接到風府穴,所以頭頸部疼痛,腰背部僵硬。

太陽病,發熱、出汗、怕風、脈搏緩慢,稱為中風。

太陽病,可能已經發熱,也可能還沒有發熱,但一定會怕冷、身體疼痛、嘔吐,脈搏陰陽都緊,稱為傷寒。

發熱怕冷是陽氣受邪,不發熱怕冷是陰氣受邪。陽氣受邪七天痊癒,陰氣受邪六天痊癒,因為陽氣以七為數,陰氣以六為數。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部飽滿略微喘不過氣,發熱怕冷,脈搏浮起且緊。怕冷,說明病邪尚未離開太陽經。

陽明病,如果能吃飯,稱為中風;不能吃飯,稱為中寒。

脈搏尺寸都長,表示陽明經受了病邪。脈絡經過鼻子連接到眼睛,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子乾燥、不能躺下。

陽明外證:身體發熱、自發出汗、不害怕寒冷,反而害怕熱。

陽明脈搏強大。以上都是陽明經的病症。

病症分為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

太陽、陽明屬於脾經受邪。

少陽、陽明屬於發汗、利尿。

胃中乾燥、煩悶、實熱,排便困難。

陽明病症,是胃氣實熱。這屬於正陽陽明。

陽明居於中焦,屬土,萬物歸於土,沒有地方傳遞,雖然開始會怕冷,但兩天就會自行停止。這是陽明病。

少陽病症,口苦、咽乾、頭昏眼花。

脈搏尺寸都弦緊,表示少陽經受了病邪,脈絡循著脅肋連接到耳朵,所以胸脅疼痛且耳聾。

少陽中風,兩耳聽不見任何聲音,眼睛發紅,胸中飽滿煩躁,不能服用瀉下藥,服用瀉下藥會導致心悸驚恐。

傷寒,脈搏弦細,頭痛發熱,屬於少陽經。

三陽合病,脈搏浮大,上關穴痛,只想睡覺,閉眼就出汗。內熱已經很嚴重。

傷寒六七天,沒有高燒,外熱輕微則內熱嚴重。患者煩躁不安,這是陽氣外出入陰的表現。

傷寒三天,三陽經的病邪都已消失,三陰經將要受邪。患者反而能吃飯不嘔吐,這是三陰經沒有受邪的表現。

太陰病症,腹部飽滿嘔吐,吃不下東西,自汗很多,時常腹痛。

脈搏尺寸都沉細,表示太陰經受了病邪。脈絡佈滿胃中,連接到咽喉,所以腹部飽滿,咽喉乾燥。

傷寒脈搏浮緩,手足自覺溫暖,屬於太陰經。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少陰自利而渴,寒在下焦也。此自利不渴,寒在中焦也。

白話文:

不口渴但腹瀉,屬於太陰證,是因為臟腑有寒氣所致,需要溫補治療,可以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

少陰證腹瀉且口渴,是因為寒氣在下焦。

而腹瀉不口渴,是因為寒氣在中焦。

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衛氣行於陽則寤,行於陰則寐。

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

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以其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以其脈循陰器、絡於肝,故煩滿而囊縮。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白話文:

少陰病的症狀是脈搏微細,患者很想睡覺。因為衛氣運行於陽氣則清醒,運行於陰氣則睡眠。

少陰病的患者,想吐但吐不出來,心煩意亂卻想睡覺,五、六天後大便稀溏且口渴,這都是少陰病的徵兆。

如果寸關尺三脈都沉伏,就是少陰受病。因為少陰脈絡貫穿腎臟,連接著肺部,並且與舌根相連,所以患者口乾舌燥,感到口渴。

厥陰病的症狀是消渴、氣往上衝撞心臟,心口疼痛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吃東西就會吐蛔蟲,瀉肚子卻停不下來。

如果寸關尺三脈都微弱緩慢,就是厥陰受病。因為厥陰脈絡循行於陰器,連接著肝臟,所以患者會腹脹滿,陰囊縮小。

厥陰中風,如果脈搏微弱浮動,代表病情將要痊癒,如果脈搏不浮動,則代表病情尚未痊癒。

4. 別症變症(附:刺法)

傷寒本症之外,有別症,有變症。別症者,其病與傷寒相類而實非傷寒是也。變症者,傷寒本不當有此症,或因遷延時日;或因雜藥誤投,其病變態百出是也。其症不備,則必驚疑淆惑,而無所措手,故備錄之,庶不致臨症徬徨。

白話文:

除了傷寒本病之外,還有其他疾病,有的與傷寒相似但並非傷寒,有的則是傷寒本不該出現的症狀,可能是因為延誤治療時間,或是因為誤服其他藥物,導致疾病發生種種變化。如果只根據不完整的症狀,很容易造成驚慌疑惑,不知如何處理,所以把這些情況都記錄下來,希望能避免醫生在臨牀上不知所措。

臟結、冷結、除中、伏氣、晚發、痙、濕、風濕、濕溫、溫毒、暍、陰毒、陽毒、溫病、熱病、兩感、風溫、溫疫、腳氣、多眠、狐惑、百合、臟厥見烏梅丸條。屍厥見刺法。

白話文:

「臟結」、「冷結」指的是因臟腑功能失調或寒邪凝滯所導致的結聚病狀。

「除中」是指患者原本不能進食,但突然能夠吃飯,這通常是病勢惡化的徵兆。

「伏氣」是指潛藏於體內的病邪,平時不顯病症,但可能在一定條件下爆發。

「晚發」指的是疾病發作時間較晚或症狀延遲出現。

「痙」指的是肌肉抽搐或痙攣的狀態。

「濕」、「風濕」、「濕溫」是描述由濕邪引起的各類疾病,其中「風濕」特指由風邪和濕邪共同引發的病證,「濕溫」則是濕邪與溫熱之邪結合所產生的病證。

「溫毒」、「暍」、「陰毒」、「陽毒」等都是指不同性質的熱性或毒性病證。「暍」特別指的是因酷熱而導致的中暑。

「溫病」、「熱病」泛指由溫熱之邪引起的各種急性傳染病。

「兩感」是指同時感受兩種外邪(如風、寒、暑、濕、燥、火)而發病。

「風溫」、「溫疫」分別指由風熱之邪或瘟疫之邪引起的疾病。

「腳氣」在這裡是指一種因脾胃虛弱、濕邪下注所導致的足部腫脹病證,而非現代常說的足癬。

「多眠」指的是病態性的過度睡眠。

「狐惑」是一種精神恍惚、言語錯亂的精神病證。

「百合」是一種中藥材,用於治療心肺陰虛所致的咳嗽、虛煩、失眠等症。

「臟厥」和「烏梅丸」提到的是特定病證和相應的治療方劑,「烏梅丸」是用來治療臟厥的一種方劑。

「屍厥」是指突然昏倒、似死非死的狀態,並提及了可以使用針刺的方法來治療。

臟結

臟結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臟結,無陽證,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白話文:

臟結的情況類似於結胸的症狀,但患者飲食仍然正常,只是偶爾會有腹瀉的情形。從脈象來看,寸脈呈現浮象,而關脈則是小、細、沉而且緊的特徵,這種情況我們稱之為臟結。如果患者的舌頭上有白色的滑苔,那麼這病就比較難以治療了。

臟結這種病症沒有明顯的熱性(陽性)症狀,病人反而表現得比較平靜,若是舌頭上也有滑苔的話,就不適合使用攻下的療法來治療。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臟結與結胸,皆下後邪氣乘虛入里所致,熱多與陽明相結,為結胸。寒多與陰相結,為臟結。故所現脈症,皆為陰象。舌上苔滑,則上焦亦寒,全無陽象,故曰「難治」。曰「不可攻」,然猶有治法。至素有痞結,則中氣已傷,連及臍旁少腹,併入陰經,則上下俱病,陰極陽竭,不死何待。

冷結

病者手足厥冷,言我不結胸,小腹滿,按之痛者,此冷結在膀胱關元也。

除中

白話文:

病人兩脅下方平時就有痞塊,且這個痞塊連接到肚臍旁邊,疼痛會牽引到小腹部,甚至影響到生殖器附近的筋絡,這種情況稱作「臟結」,預後不良。臟結和結胸都是因為治療後邪氣乘虛進入身體內部導致的。如果邪熱較多,它會和陽明經結合形成結胸;若邪寒較多,則會和陰經結合形成臟結。因此,所呈現的脈象和症狀都顯示出陰寒的特徵。舌頭上有滑膩的舌苔,表示上焦也是寒冷的,完全沒有陽氣的徵兆,所以說這是「難以治療」的情況。「不可攻」,但還是有治療的方法。至於平時就有痞結的人,表示中氣已經受損,當痞結擴散到肚臍旁和小腹部,甚至深入到陰經,那麼上下都會生病,陰寒達到極點,陽氣耗盡,這樣還能活著等什麼呢?

冷結

病人手腳冰冷,他說我並沒有結胸的問題,但是小腹脹滿,按壓會感到疼痛,這是因為冷結在膀胱和關元的位置。

除中

「除中」一詞通常用於描述病人長期不能進食,突然能夠進食,但實際上是病情惡化的表現,可能為胃氣將絕的徵兆。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白話文:

感冒時脈搏跳動緩慢,經過六、七天後,卻使用黃芩湯來徹底清熱。脈搏緩慢是寒的表現,現在使用黃芩湯,又清除了體內的熱氣,腹中應該會感覺寒冷,不能進食,但現在卻相反,還能進食。這就是所謂的「除中」,預後會死亡。

微則為咳,咳則吐涎。下之則咳止,而利因不休,利不休則胸中如蟲齧,粥入則出;小便不利,兩脅拘急,喘急為難:頸背相引,臂則不仁;極寒反汗出,身冷若冰,眼睛不慧,語言不休,而穀氣多入,此為除中。口雖欲言,舌不得前。

傷寒始發熱六日,厥反九日而利。凡厥利者,當不能食,今反能食者,恐為除中,此病無治法。

伏氣

白話文:

病症輕微時會咳嗽,咳嗽時會吐出唾液。如果用下瀉的方法治療,咳嗽雖然會停止,但會引起持續的腹瀉,腹瀉不止會讓人感覺胸中像被蟲咬一樣,食物吃進去很快就會排出;小便不通暢,兩側肋骨部位會感到緊繃和急迫,呼吸也變得困難:頸部和背部互相牽扯,手臂會失去知覺;即使在極度寒冷的情況下反而會出汗,身體冰冷如同冰塊,視力模糊,說話不停,但卻吃得比平常多,這是所謂的「除中」症狀。患者雖然想說話,但是舌頭卻無法靈活地動。

感冒開始發熱六天後,四肢冰冷的情況反而持續了九天並且伴有腹瀉。通常來說,如果出現四肢冰冷加上腹瀉的情況,應該會食慾不振,但如果反而胃口大開,恐怕是上述提到的「除中」症狀,這種情況基本上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

伏氣

「伏氣」是指一種潛藏於體內的病邪,可能在一定時間後才會爆發或加重病情。

伏氣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內,欲有伏氣,假令舊有伏氣,當須脈之。若脈微弱者,當喉中痛,似傷寒,非喉痹也。病人云:實咽中痛。雖爾,今復欲下利。《活人書》云:伏氣之病,謂非時有暴寒中人,伏於少陰經。始不竟病,旬月乃發,脈便微弱,法先咽痛,似傷寒非咽痹之病,次必下利。

白話文:

伏氣的疾病,要用意念來觀察。如果這個月內可能有伏氣,而且假設之前就有伏氣的情況,應該檢查脈象。如果脈象微弱,那麼患者會感到喉嚨疼痛,類似於傷寒,但並非喉嚨發炎。患者可能會說:喉嚨中確實疼痛。雖然如此,但現在又要拉肚子。《活人書》中說:伏氣的疾病是指在非時令突然碰到寒氣侵入人體,潛伏在少陰經中。一開始不會發病,一個月後才會發作,脈象就會微弱,首先會出現喉嚨疼痛,類似於傷寒但並非喉嚨發炎的疾病,接著一定會拉肚子。

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主之,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二日便瘥,古方謂之「腎傷寒」也。

白話文:

一開始用半夏桂枝甘草湯來治療,接著用四逆散主治。這個病症只要兩天就能痊癒,古代醫書上稱為「腎傷寒」。

甘草、半夏、桂心等分,每服四錢匕,入生薑四片煎,放冷,少少含咽之。

晚發

白話文:

將甘草、半夏、桂心等分,每次服用四錢(約12克),加入四片生薑煎煮。煎好後放涼,少量含服。

脈陰陽俱緊,至於吐利,其脈獨不解,緊去人安,此為欲解,若脈遲至六、七日,不欲食,此為晚發,水停故也。為未解,食自可者,為欲解。《活人書》云:傷寒病,三月至夏為晚發。

白話文:

中醫脈診時,如果發現陰陽脈都緊,甚至出現嘔吐和腹瀉等症狀,但是脈象一直緊而不鬆弛,一旦脈象鬆開,病人才會感覺舒適。這說明脈象有緩解的趨勢。

如果脈象遲緩,持續六、七天,而且病人不願意吃東西,這稱為「晚發」,是因為體內有水停滯造成的。

如果脈象表示病情尚未緩解,病人還能自行進食,說明病情有緩解的趨勢。

《活人書》中提到:傷寒病人在春季到夏季發病,容易出現「晚發」的情況。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金匱》治剛痓,用葛根湯、大承氣湯。湯俱見前。

白話文:

太陽病症狀:發熱但不流汗,反而怕冷;稱為剛痓。

《金匱要略》治療剛痓,使用葛根湯和大承氣湯。兩種湯方的內容,請參考前面的章節。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痓。柔痓用栝蔞桂枝。即桂枝湯加栝蔞根二兩。

白話文:

陽明病出現發熱、出汗的症狀,但無畏寒的情況,稱為柔痓,柔痓可以使用栝蔞桂枝湯治療。也就是桂枝湯加上二兩的栝蔞根。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痙。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此言痙脈。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此言痙象。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白話文:

關於「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痙。此言痙脈」的部分:

  • 在太陽病中,如果病人有發熱的症狀,而且脈搏顯得既沉又細,這種情況被稱作痙症。這裡講的是痙症的脈象。

關於「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痙病也。此言痙象」的部分:

  • 如果病人出現身體發熱、腳卻感覺冰冷,脖子僵硬緊繃,怕冷,有時候頭部特別熱、臉紅、眼睛周圍血管也呈現紅色,只見頭面部在顫抖,突然間嘴巴閉合無法張開,背部向後拱起,這些都是痙症的表現。這裡描述的是痙症的外在症狀。

關於「濕」的部分:

  • 太陽病,如果出現關節疼痛並且煩躁,脈搏顯得既沉又細,這被診斷為濕邪所導致的風濕病徵兆。這種情況下,病人可能會有小便不順暢,但大便卻比較順暢的情形,治療時應該著重於改善小便的問題。

  • 濕邪所導致的疾病,病人全身都會感到疼痛,並且發燒,皮膚的顏色會像被煙燻過一樣呈現黃色。

  • 如果是濕邪所導致的疾病而進行了瀉下治療,病人前額出現汗水,呼吸稍微急促,並且小便通暢的話,病情可能會轉危;如果瀉下後持續不停,也會有生命危險。

濕家下之,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白話文:

當身體濕熱的時候,身體只會出現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想要蓋上被子靠近火源的現象。如果太早服用瀉藥,就會出現嘔吐、胸悶、小便不暢的症狀。如果舌頭上的苔很厚,說明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想喝水卻不能喝,因此會出現口乾舌燥煩躁的情況。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風濕

白話文:

患有濕症的人,身體疼痛發熱、面黃而喘氣,頭痛鼻塞而煩躁,脈博強勁,還能正常飲食,腹部沒有異狀。這種病症是頭部寒濕所致,因此鼻塞。將藥物置於鼻中,即可痊癒。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此言治法。

白話文:

有人問:風寒濕邪互相交搏,全身疼痛,按道理應該發汗來治療。但是遇到陰雨連綿的天氣,醫生也說可以發汗,但發了汗卻治不好病,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發汗的時候,汗出很多,這只會讓風氣散去,而濕氣還在體內,所以病不會好。如果要治療風濕,發汗的時候汗液只微微滲出,這種程度的發汗,風濕邪就會一起排出。這纔是治療風濕的正確方法。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風濕脈浮,肢體痛重,不可轉側,額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腫。

濕溫

兩脛逆冷,胸腹滿,多汗,頭目痛苦,妄言,其脈陽濡而弱,陰小而急,不可發汗,治在太陰。見《活人書》。

溫毒

冬時觸冒疹毒,至春始發,肌肉發斑,癮疹如錦紋,或咳嗽心悶,但嘔青汁。見《活人書》。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白話文:

病人全身疼痛,發燒,下午症狀加重,這就是風濕。這種病是因為出汗後吹風,或者長期受寒導致的。

風濕患者脈象浮,肢體疼痛沉重,難以翻身,額頭微微出汗,不願意脫掉被子,或者身體輕微腫脹。

濕溫

兩條小腿逆向發冷,胸腹部脹滿,出汗多,頭部和眼睛疼痛,胡言亂語,脈象陽氣浮散而虛弱,陰氣虛弱而緊促,不可發汗,要治療太陰經。出自《活人書》。

溫毒

冬天感染風寒,到春天發病,肌肉出現斑點,皮疹像錦緞的花紋,或者咳嗽胸悶,只吐綠色的汁液。出自《活人書》。

太陽中暑的人,就是暍。病人出汗怕冷,身體發熱而且口渴。

太陽中暑的人,身體發熱疼痛沉重,脈象微弱,這是夏天受涼水侵襲,寒氣侵入皮肉所致。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陰毒

白話文:

如果太陽經受到寒邪侵襲: 會發燒、怕冷、全身沉重疼痛;脈象細長、緊實而緩慢;小便過後,身體微微發抖,毛孔豎立;手腳冰冷;稍稍勞動,身體就會發熱;口乾舌燥,前排的牙齒感到乾燥。 如果發汗後,怕冷會更嚴重;如果針灸溫熱穴位,發熱會更嚴重;如果多次瀉下的話,尿頻也會更嚴重。

手足厥冷,背強,臍腹築痛,咽痛,短氣,嘔吐、下利,身如被杖。或冷汗煩渴;或甲指面色青黑,煩燥而渴,脈沉細欲絕,而一息七至。宜灸氣海、丹田三、二百壯;或蔥熨臍中。氣海在臍下一寸五分;丹田在臍下二寸。

陽毒

白話文:

手腳冰冷麻痺,背部僵硬疼痛,肚臍和腹部疼痛,喉嚨痛,呼吸急促,嘔吐腹瀉,身體就像被打了一頓。

有的出現冷汗和口渴;有的指甲和臉色發青發黑,煩躁口渴,脈搏細弱幾乎消失,每分鐘脈搏只有七次左右。

應該灸氣海和丹田穴,各灸三至二百壯;或用蔥貼在肚臍上。氣海穴在肚臍下一寸五分;丹田穴在肚臍下二寸。

發躁狂走,妄言,面赤,咽痛,身斑斑若錦紋。或下利赤黃,脈洪實滑促;或舌卷焦黑,鼻中如煙煤,宜用布漬冷水,搭於胸上,蒸熱數換。《活人書》法。

白話文:

患者出現心神煩躁、亂跑亂跳、胡言亂語、臉色潮紅、喉嚨疼痛,身上出現像錦緞一樣的斑點。有的人還會拉肚子,大便呈鮮紅色或黃色。脈象洪大、有力的同時還滑動快速。或者舌頭捲縮發黑,鼻孔裡像塞了煤煙一樣。治療方法是:用布沾冷水敷在胸前,蒸熱後再換一次。這種方法出自《活人書》。

溫病

冬時受寒,藏於肌膚,至春而發。

熱病

寒氣至夏而發,俱與傷寒相似。

兩感

太陽與少陰,陽明與太陰,少陽與厥陰。

風溫

白話文:

溫病

冬天受到寒冷侵襲,寒氣藏在肌膚之中,在春天的時候發作。

熱病

冬天所受的寒氣到了夏天才發作,這種病症的症狀與傷寒非常相似。

兩感

兩感是指同時感受兩個不同經脈的疾病,分別是太陽經和少陰經、陽明經和太陰經、少陽經和厥陰經的病變。

風溫

風溫是一種由風邪引起的溫熱性疾病。

其人素傷於風,因復傷熱,其脈尺寸俱浮。頭疼身熱,常自汗出,體重而喘,四肢不收,嘿嘿但欲眠,發汗則譫語煩躁、狀若驚癇。

白話文:

此患者平時就容易受到風邪侵襲,這次又因暑熱而復發。脈象上,寸口脈與尺脈都浮起。症狀包括頭痛、發燒、經常出汗、身體沉重、喘息、四肢抽搐、嗜睡、出汗後會胡言亂語、煩躁不安,類似驚癇的表現。

溫疫

一歲之中,男女老少之疾相似,其狀不一。

腳氣

頭疼身熱,肢體痛,大便秘,嘔逆,腳屈弱。

多眠

有風溫症,有少陰症,有小柴胡症,有狐惑症。

狐惑

此症治法詳《金匱》。

白話文:

溫疫

在一年當中,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老人還是小孩,他們所患的疾病類似,但是症狀卻各有不同。

腳氣

患者會出現頭痛、發燒、肢體疼痛、大便乾結不通、噁心嘔吐以及腳部無力的症狀。

多眠

多眠的情況可分為幾種症狀:有的屬於風溫病,有的屬於少陰病,有的則符合小柴胡湯的治療範疇,還有的可能是狐惑病。

狐惑

對於狐惑這種疾病的治療方法,詳細的資料可以參考《金匱要略》這本書。

狀如傷寒,或傷寒後變症,默默欲眠,目不能閉,不欲飲食,面目乍白、乍赤、乍黑,蟲蝕其喉為惑,其聲嘎,蝕其肛為狐,其咽乾。爛見五臟則死,當視其唇,上唇有瘡,蟲食其臟;下唇有瘡,蟲食其肛。多因下利而得,濕䘌之病,亦相似。

百合

此症詳《金匱》,治法亦備。

白話文:

症狀類似傷寒,或為傷寒後變異,昏昏欲睡,但眼睛無法閉合,不想進食,臉色時而蒼白、時而紅赤、時而發黑,蟲子侵蝕喉嚨導致意識混亂,聲音沙啞,蟲子侵蝕肛門,導致咽喉乾燥。若爛瘡侵蝕到五臟,則預後不佳,應觀察脣部,上脣有瘡,表示蟲子侵蝕臟器;下脣有瘡,表示蟲子侵蝕肛門。常因腹瀉而引起,濕熱病的症狀類似。

此亦傷寒變症,百脈一宗,悉致其病。百脈一宗,乃肺病也。故《金匱》用百合治之。其狀欲食復不能食,默默欲臥,復不能臥;欲行復不能行;飲食或有美時,或有惡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小便赤,藥入口即吐,如有神靈者。

刺法

白話文:

這也是傷寒變異的證狀,百脈(包括血管、淋巴管、神經)同出一源,全面發作導致這種疾病。百脈同出一源,指的是肺臟疾病。因此,《金匱要略》中用百合治療。症狀表現為想吃東西卻又吃不下,昏昏沉沉想睡覺,卻睡不著;想動卻動不了;有時食慾好,有時聞到食物就噁心;不像寒症沒有寒,不像熱症沒有熱,小便發紅,藥入口就吐,好像有神靈在作怪一樣。

古聖人治病之法,針灸為先,《靈》、《素》所論,皆為針灸而設。即治傷寒,亦皆用針刺。《熱病篇》所載是也。至仲景專以湯劑治傷寒,尤為變化神妙,然亦有湯劑所必不能愈,而必用刺者,仲景亦不能捨此而為治。後人豈可不知!故另考明諸穴,以附於後。

屍厥

白話文:

古時候的聖人治療疾病的方法,首推針灸。《靈樞經》和《素問經》中所討論的內容,都是針灸的理論和應用。即使是治療傷寒,也都是使用針灸。《熱病篇》中所記載的內容就是這樣。後來張仲景專門用湯劑來治療傷寒,變化靈妙無比。然而,也有一些疾病是湯劑無法完全治癒的,必須使用針刺。張仲景也不會放棄針灸治療。後人怎麼可以不知道這一點呢?因此,另外考證清楚各個穴位,以便於後人傳承。

少陰脈不至,腎氣微,少精血,奔氣促迫,上入胸膈,宗氣反聚,血結心下,陽氣退下,熱歸陰股。與陰相動,令身不仁,此為屍厥,當刺期門、巨闕,見《平脈法》。

白話文:

少陰脈不通,腎氣虛弱,精血不足。氣息急促,衝上胸腔和橫膈膜。正氣聚集在胸部,血液瘀結在心窩以下,陽氣向下降,熱氣集中在下腹部。陽氣和陰氣相互作用,導致身體麻木。這種情況稱為屍厥。應刺針期門、巨闕穴。具體方法見《平脈法》。

期門二穴,在第二肋端,不容穴旁,各一寸五分,上直兩乳。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舉臂取之,刺入四分,灸五壯,肝募也。

白話文:

期門穴一共有兩個,位於第二根肋骨末端旁,離不容穴一寸五分遠,往上垂直對應著兩個乳頭。屬於足太陰、厥陰、陰維經絡交會的穴位。抬起胳膊後找準穴位,針刺四分深,灸五壯。期門穴是肝臟的募穴。

巨闕一穴,在鴆尾下一寸,任脈氣所發。刺入六分,留七呼,灸五壯。心募也。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縱者,克其所勝,放縱不收也。

白話文:

巨闕這個穴位,位於鴆尾穴下方一寸處,是任脈之氣所發出的位置。針刺時應深入六分,並停留相當於七次呼吸的時間,艾灸則應進行五壯。巨闕穴是心臟的募穴。

在治療傷寒時,如果病人腹部脹滿並且胡言亂語,且寸口部位的脈象呈現浮而緊的特徵,這表示肝臟的功能過度影響到脾臟,這種情況被稱為『縱』,應針刺期門穴來治療。所謂的『縱』,指的是身體機能失調,導致剋制它本應控制的器官過度,從而變得放縱失控。」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橫者,犯其所不勝,橫逆犯上也。刺期門,皆所以泄肝之盛氣,期門穴見前。

白話文:

得傷寒而發高燒,身體瑟瑟發抖怕冷,極度口渴想喝水,腹部一定會脹滿,自然出汗,小便通暢,病情將要好轉。這是肝臟剋制肺臟,叫做「橫」,應該針刺期門穴。所謂「橫」,是指冒犯了它所不能克服的對象,逆勢進犯上方的意思。針刺期門穴,都是為了宣洩肝臟的旺盛之氣,期門穴的位置請見前面。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頸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間、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白話文:

當太陽經(陽明經)和少陽經(膽經)同時出現問題時,會出現以下症狀:

  • 頭頸部疼痛加劇
  • 頭暈目眩
  • 有時會感覺胸部發緊
  • 心口下方感到堅硬、鬱悶

此時,應針灸以下穴位:

  • 大椎穴,位於第一頸椎棘突下緣
  • 肺俞穴,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 1.5 寸
  • 肝俞穴,位於第八胸椎棘突旁開 1.5 寸

切記不要發汗,因為發汗會導致胡言亂語,脈搏弦細。如果這種胡言亂語持續五、六天,就應針灸期門穴。

大椎一穴,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陽督脈之會。刺入五分,灸九壯。

肺俞二穴,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壯。

肝俞二穴,在第九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刺三、四分,留六呼,灸三壯。

太陽、少陰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白話文:

大椎穴位於第一節頸椎的凹陷處,是三陽經脈督脈的交會點。針刺深度五分,灸九壯。

肺俞穴位於第三節頸椎下緣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三分,留針七個呼吸,灸三壯。

肝俞穴位於第九節胸椎下緣兩側,各偏開一寸五分,針刺深度三到四分,留針六個呼吸,灸三壯。

如果太陽經和少陰經同時患病,出現心下硬、頸項僵硬、頭昏眼花等症狀,應該針刺大椎、肺俞、肝俞穴,切忌針刺其他部位。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者,刺期門。隨其熱而瀉之,濈然汗出者愈。此男子熱入血室之症。婦人亦有之,見小柴胡條下。

凡治溫病,可刺五十九穴。

白話文:

如果患有陽明病,出現便血並且說胡話的情況,這是因為熱邪進入了血室。如果是隻有頭部出汗,應該針刺期門穴。根據體內的熱度來施以泄熱的方法,當病人全身均勻地出汗時,病情就會好轉。這裡描述的是男性熱邪進入血室的症狀,女性也會發生同樣的情況,詳細治療方法可以參考小柴胡湯的相關條目。

總的來說,在治療溫病時,可以針刺五十九個特定穴位。

《內經》熱俞五十九,頭上五行,行五者,以越諸陽之熱逆也。大杼、膺俞、缺盆、背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衝、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以瀉胃中之熱也。雲門、髃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瀉四肢之熱也。五臟俞旁五,此十者,以瀉五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皆熱之左右也。

白話文:

《內經》提到的熱俞五十九穴,是指頭部排列成五行的穴位,每一行有五個穴位,用來疏導和超越人體各條陽經的熱氣逆行。包括了大杼、膺俞、缺盆、背俞這些穴位,共八個,用來清除胸中的熱氣。氣衝、三里、巨虛以及上下廉這些穴位,同樣是八個,用於清除胃中的熱氣。雲門、髃骨、委中、髓空這八個穴位則用來清除四肢的熱氣。另外,在五臟相關俞穴的旁邊各有五個穴位,共十個,用來清除五臟的熱氣。總計這五十九個穴位,都是用來處理身體內外的熱氣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