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四 (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

1. 赤石脂禹餘糧湯(一)

《論》中有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疑即此為丸。

赤石脂(碎),禹餘糧(碎,各一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二石同煎,方中絕少。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一誤再誤。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則大腸受傷。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以澀治脫。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2. 炙甘草湯(二)

又名復脈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去心),阿膠(二兩),麻仁(半斤),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納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脈來緩而時一止復來,曰「結」;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曰:「代」。幾動一息亦曰:「代」。皆氣血兩虛而經隧不通,陰陽不交之故。心動悸,心主脈,脈之止息,皆心氣不寧之故。炙甘草湯主之。此治傷寒邪盡之後,氣血兩虛之主方也。

《活人書》云:陰盛則結,陽盛則促。

3. 甘草乾薑湯(三)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4. 芍藥甘草湯(四)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腳攣急,裡虛之象,只此一症,決非桂枝症矣。凡辨症,必於獨異處著眼。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有陽越之象。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此湯乃純陰之劑,以復其陰也,陰陽兩和而腳伸矣。若胃氣不和,譫語者,留邪在中焦。

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詳見四逆湯條下。

問曰:證象陽旦,《活人書》云:桂枝湯加黃芩,曰陽旦。成無己云:即桂枝湯別名。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以上言按法用方,而病不應手,其故安在?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

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桂枝加附子湯。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兩脛拘急,即亡陽之兆。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陽越在上。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通納陽氣。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

陽復而陰又虛,以此養陰氣。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以滌陽明所結之餘邪。故知病可愈。病證象桂枝句以下:歷敘治效,以明用藥之次第當如此。蓋病證既多,斷無一方能治之理,必先分證而施方。而其先後之序又不可亂,其方有前後截然相反者,亦不得以錯雜為嫌。

隨機應變,神妙無方,而又規矩不亂。故天下無不可愈之疾。後人欲以一方治諸症,又無一味中病之藥,嗚呼!難哉。

5. 茵陳蒿湯(五)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茵陳為主藥。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此秘法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引水漿飲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本草》:茵陳主熱結黃疸。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陽明瘀熱。茵陳湯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