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1. 卷四
2. 雜法方類·十二
3. 赤石脂禹餘糧湯(一)
《論》中有汗家重發汗,必恍惚心亂,小便已,陰疼,與禹餘糧丸。疑即此為丸。
赤石脂(碎),禹餘糧(碎,各一斤),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二石同煎,方中絕少。
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一誤再誤。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也,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則大腸受傷。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以澀治脫。複利不止者,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白話文:
[赤石脂禹餘糧湯(一)]
《論》書中提到,汗症患者再次大量出汗,必然會感到頭昏眼花、心神不寧,小便不利,陰部疼痛,此時應服用禹餘糧丸。懷疑此方中的丸劑,就是指禹餘糧丸。
將赤石脂、禹餘糧各一斤,都研碎,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濾去藥渣,溫溫服下,分三次服用。兩種藥材一起煎煮,在方劑中非常少見。
傷寒患者服用湯藥後,腹瀉不止,心下痞硬,服用瀉心湯後,又服用其他瀉藥,腹瀉仍然不止,錯誤治療一再發生。醫生於是給他服用理中湯,腹瀉才有所好轉。理中湯是調理中焦的藥物,而這位患者腹瀉是下焦的問題,下藥過度,導致大腸受損。因此,用赤石脂禹餘糧湯來治療,以收斂之法治療腸胃虛脫。如果腹瀉仍然不止,就應該促進小便,將體內清濁之氣分開,則大便自然會堅實。
4. 炙甘草湯(二)
又名復脈湯。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去心),阿膠(二兩),麻仁(半斤),大棗(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渣,納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脈結代,脈來緩而時一止復來,曰「結」;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曰:「代」。幾動一息亦曰:「代」。皆氣血兩虛而經隧不通,陰陽不交之故。心動悸,心主脈,脈之止息,皆心氣不寧之故。炙甘草湯主之。此治傷寒邪盡之後,氣血兩虛之主方也。
《活人書》云:陰盛則結,陽盛則促。
白話文:
炙甘草湯(二)
又稱為復脈湯。
藥方組成: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人參(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去心)、阿膠(二兩)、麻仁(半斤)、大棗(三十枚,掰開)。以上九種藥材,用清酒七升、水八升,先將八味藥材煮沸,煎煮至三升,過濾掉藥渣,加入阿膠,使其完全溶化,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脈搏時而停頓時而跳動,停頓叫做「結」,跳動後停頓,無法自行恢復跳動,然後又再次跳動,叫做「代」。幾乎每呼吸一次脈搏就跳動一次,也叫做「代」。這些都是因為氣血兩虛,經絡阻塞不通,陰陽失調造成的。心悸的原因是心臟主宰脈搏,脈搏停頓,都是因為心氣不寧所致。炙甘草湯可以治療這些症狀。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傷寒邪氣已盡,但氣血兩虛的情況。
《活人書》記載:陰氣盛則脈搏停頓,陽氣盛則脈搏急促。
5. 甘草乾薑湯(三)
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炮),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白話文:
甘草四兩(炙烤過),乾薑二兩(炮製過),將這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煎煮,濃縮至一升五合,過濾掉藥渣,分次溫服。
6. 芍藥甘草湯(四)
芍藥(四兩),甘草(四兩,炙),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再服。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以上俱似桂枝症。腳攣急,裡虛之象,只此一症,決非桂枝症矣。凡辨症,必於獨異處著眼。反與桂枝湯,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有陽越之象。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此湯乃純陰之劑,以復其陰也,陰陽兩和而腳伸矣。若胃氣不和,譫語者,留邪在中焦。
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詳見四逆湯條下。
問曰:證象陽旦,《活人書》云:桂枝湯加黃芩,曰陽旦。成無己云:即桂枝湯別名。按法治之而增劇,厥逆,咽中干,兩脛拘急而譫語,以上言按法用方,而病不應手,其故安在?師言:夜半手足當溫,兩腳當伸。後如師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脈浮而大,浮則為風,大則為虛。
風則生微熱,虛則兩脛攣。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參其間,桂枝加附子湯。增桂令汗出,附子溫經,亡陽故也。厥逆兩脛拘急,即亡陽之兆。厥逆咽中干,煩躁,陽明內結。陽越在上。譫語煩亂,更飲甘草乾薑湯。通納陽氣。夜半陽氣還,兩足當熱,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
陽復而陰又虛,以此養陰氣。爾乃脛伸,以承氣湯,微溏則止其譫語,以滌陽明所結之餘邪。故知病可愈。病證象桂枝句以下:歷敘治效,以明用藥之次第當如此。蓋病證既多,斷無一方能治之理,必先分證而施方。而其先後之序又不可亂,其方有前後截然相反者,亦不得以錯雜為嫌。
隨機應變,神妙無方,而又規矩不亂。故天下無不可愈之疾。後人欲以一方治諸症,又無一味中病之藥,嗚呼!難哉。
白話文:
芍藥甘草湯(四)
芍藥四兩,炙甘草四兩,加水三升,煎煮至一升五合,濾去藥渣,分次溫服。
有些傷寒病人,脈象浮,自汗,小便頻繁,心煩,輕微惡寒,這些症狀都類似桂枝湯的適用範圍。但如果同時伴有腿部抽筋攣急,這是體內陰虛的表現,這一點就和桂枝湯的症狀完全不同了。辨證論治,一定要抓住獨特的症狀。如果誤用桂枝湯,想從體表攻邪,反而會加重病情,出現手腳厥冷、咽喉乾燥、煩躁嘔吐等陽氣外越的現象。這時應該服用甘草乾薑湯來溫補陽氣。如果厥冷好轉,腳也暖和了,再服用芍藥甘草湯,腿部抽筋就會消失。芍藥甘草湯是純陰的藥劑,用來滋補陰氣,陰陽調和,腿自然就能伸直了。如果病人胃氣不和,出現神志不清的譫語,說明邪氣停留在中焦,應當服用少量調胃承氣湯。如果病人因過度發汗而病情加重,甚至需要用燒針療法,則應該服用四逆湯,詳見四逆湯的說明。
有人問:這個病症像《活人書》中提到的「陽旦」證(桂枝湯加黃芩),成無己也說這是桂枝湯的別名。按照這個思路治療,反而病情加重,出現厥逆、咽喉乾燥、兩腿拘急和神志不清的譫語。為什麼會這樣呢?老師說:半夜手腳應該溫暖,兩腿應該伸直。後來果然如老師所說。為什麼能這樣判斷呢?因為寸口脈浮大,浮脈代表風邪,大脈代表虛證。風邪會引起輕微發熱,虛證則會導致兩腿攣急。病症像桂枝湯的適用範圍,所以之前加了附子,成了桂枝加附子湯。加桂枝讓病人出汗,附子溫暖經脈,但因為陽氣已經損耗了。厥逆和兩腿拘急是陽氣不足的徵兆。厥逆、咽喉乾燥、煩躁,說明陽明經有熱邪鬱結,陽氣外越。神志不清煩亂,需要再服用甘草乾薑湯,以通達溫補陽氣。半夜陽氣恢復,兩足應該溫熱,但腿部可能還有些微拘急,所以再次服用芍藥甘草湯。
因為陽氣恢復了,但陰氣又虛弱了,所以用它來滋養陰氣。這樣腿就能伸直了。再用承氣湯,大便略微溏瀉就能止住神志不清,清除陽明經鬱結的餘邪。所以知道病就能痊癒了。從「病證象桂枝」以下的描述,詳細說明了治療過程和效果,說明用藥的順序應該如此。因為病症複雜多變,不可能單用一方藥就能治好所有病,必須先辨別症狀,再選擇藥方。而且用藥的先後順序不能弄錯,有些藥方前後完全相反,也不能混為一談。
治療要隨機應變,靈活多變,但不能違反規律。所以天下沒有治不好的病。後人想用一個方子治療所有疾病,或者想用一種藥就能治好病,這真是太難了!
7. 茵陳蒿湯(五)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茵陳為主藥。納二味,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病從小便去也。先煮茵陳,則大黃從小便出,此秘法也。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者,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引水漿飲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本草》:茵陳主熱結黃疸。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陽明瘀熱。茵陳湯主之。
白話文:
茵陳蒿湯(五)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掰開),大黃二兩(去皮),用一斗水,先煮茵陳,熬到剩下六升,以茵陳為主藥。然後加入梔子和大黃,煮到剩下三升,去渣,分三次溫服。如果小便通暢,尿液像皂角水一樣,顏色鮮紅,一夜之間腹部減輕,表示疾病隨著小便排出。先煮茵陳,大黃就能從小便排出,這是個秘訣。
陽明病,發熱又出汗的,這是熱邪外泄,不會發黃。但是只有頭上出汗,身體不出汗,汗液從頸部流回,小便不利,還想喝水解渴的,這是瘀熱停留在體內,身體一定會發黃,用茵陳蒿湯治療。《本草綱目》記載:茵陳能治療熱結引起的黃疸。
傷寒七、八天,身體發黃像橘子顏色,小便不利,腹部略微脹滿的,這是陽明經瘀熱證。茵陳湯可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