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類方》~ 卷三 (7)
卷三 (7)
1. 附子湯(三)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茯苓(三兩),人參(二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寒邪已微。其背惡寒者,當灸之。但背惡寒,則寒邪聚於一處,故用灸法。
按:白虎加人參湯,亦有背微惡寒之症,乃彼用寒涼,此用溫熱,何也?蓋惡寒既有微甚之不同,而其相反處,全在口中和,與口燥渴之迥別。故欲知里症之寒熱,全在渴不渴辨之,此傷寒之要訣也。附子湯主之。此乃病已向愈,正氣虛,而余寒尚存之證也。
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此亦虛寒餘症。
白話文:
附子湯(三)
炮製好的附子兩枚(去皮切八片),茯苓三兩,人參兩兩,白朮四兩,芍藥三兩,以上五味藥材,加八升水煎煮,濃縮至三升,過濾去藥渣,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少陰病發一到兩天,口中感覺溫和,寒邪已經減輕。如果患者背部仍然惡寒,就應該灸治。因為背部惡寒表示寒邪集中在一個部位,所以使用灸法。
白虎加人參湯也有背部輕微惡寒的症狀,但白虎加人參湯使用寒涼藥物,而本方則使用溫熱藥物,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惡寒的程度有輕重之分,而關鍵在於口中溫和與口乾舌燥的區別。所以想要判斷內在病症的寒熱,完全要依靠患者是否口渴來辨別,這是治療傷寒的重要訣竅。附子湯就是針對這種情況。這是疾病正在好轉,正氣不足,而殘餘寒邪仍然存在的症狀。
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腳冰冷,骨節疼痛,脈象沉弱,都可用附子湯治療。這也是虛寒的殘留症狀。
2. 甘草附子湯(四)
甘草(二兩,炙),白朮(二兩),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二枚,炮去皮,破),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解。即服桂枝湯。《論》中所云:風濕發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能食汗出,復煩者,尚有餘邪鬱而未盡。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始。
此言初服之始。
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此段形容風濕之狀,病情略備。
白話文:
甘草附子湯(四)
炙甘草兩錢,白朮兩錢,去皮桂枝四錢,炮去皮、破開的附子兩枚。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三升,過濾去藥渣,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第一次服用後,微微出汗就表示藥效發揮了,之後可以服用桂枝湯。 《傷寒論》中說:治療風濕疾病,如果出汗太多,雖然風邪祛除了,但濕邪還留在體內,所以病症不會痊癒。治療風濕,應該讓患者微微出汗就好,這樣風濕之邪才能同時去除。如果服藥後能進食,並且出汗後又感覺煩躁,表示體內還有殘餘的邪氣尚未完全排出。一開始服用藥量約五合,如果一升太多,可以先從六、七合開始。
這段說明的是第一次服藥時的用量。
如果出現風濕邪氣互相搏結,導致骨節疼痛煩悶,牽掣疼痛而無法屈伸,靠近患處則疼痛加劇,出汗氣短,小便不利,怕風不想脫衣服,或身體輕微腫脹等症狀,就可以服用甘草附子湯。 這段描述了風濕病的症狀,病情比較詳細。
3. 桂枝附子湯(五)
桂枝(四兩,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按:此即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但彼桂枝用三兩,附子用一枚,以治下後脈促胸滿之症。此桂枝加一兩,附子加二枚以治風濕身疼脈浮澀之症,一方而治病迥殊,方名亦異,彼編入桂枝湯類,此編入理中湯類,細思之各當其理,分兩之不可忽如此,義亦精矣。後人何得以古方,輕於加減也。
白話文:
桂枝附子湯(五)
此方使用四兩去皮桂枝、炮製去皮切成八片的附子三枚、炙甘草二兩、切好的生薑三兩、掰開的紅棗十二枚,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這個方子其實就是桂枝湯去掉了芍藥,加上了附子。但與原本的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不同,那一方用三兩桂枝、一枚附子,是用來治療產後脈搏急促、胸悶的症狀;而這個方子則增加了桂枝一兩,附子二枚,用來治療風濕引起的全身疼痛、脈搏浮滑澀滯的症狀。 雖然都是同一個基本方劑,但治療的病症卻截然不同,因此方名也不一樣,前者歸類在桂枝湯,後者則歸類在理中湯。仔細想想,兩種方劑的組成和功效都符合各自的藥性,劑量的差異不可輕忽,其中的道理非常精妙。後人使用古方時,不應輕易增減藥物。
4.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朮湯(六)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許,復服之,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此以附子、術並走皮內,逐水氣,附術併力,則逐水之功愈大。未得除,故使之耳,法當加桂四兩。
此即前桂枝附子湯。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當加桂,觀此條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附子三枚恐多也,虛弱家及產婦,宜減服之。附子能劫陰氣。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濕則身重。不嘔不渴,濕而兼寒。脈浮虛而澀者,內外之陽俱虛。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白朮生腸胃之津液。
白話文:
白朮四兩,甘草二兩,附子三枚(炮製去皮,切破),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以上五味藥材,加水六升,煎煮至二升,過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第一次服用後,病人會感覺身體像關節疼痛一樣僵硬,大約半天後,再服用第二次,三次服用完畢後,病人會感覺像感冒一樣,不必驚慌,這是因為附子與白朮共同作用於人體內部,驅逐水氣,附子與白術合力,則驅逐水氣的效果更強。如果病症還未痊癒,是因為藥力還未完全發揮,這也是正常的現象,正確的做法應該再加入桂枝四兩。
這就是之前的桂枝附子湯的另一個方劑。這個方劑有兩種使用方法,如果大便乾燥,小便卻通暢,就去除桂枝,加入白朮;如果大便不乾燥,小便也不通暢,就應該添加桂枝。從這裡可以看出桂枝能通利小便,所以五苓散中也使用它。附子三枚可能劑量過大,體質虛弱者和產婦應減少用量,因為附子會消耗人體陰氣。
傷寒病發八九天,風寒濕邪相互侵襲,身體疼痛煩躁,無法自行翻身,濕邪導致身體沉重,不嘔吐也不口渴,這是濕邪兼寒邪的症狀。脈象浮虛而澀滯,說明人體內外陽氣都虛弱。桂枝附子湯可以治療。如果病人大便乾燥,小便通暢,則用去桂加白朮湯治療。白朮可以滋生腸胃津液。
5.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七)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各二兩,炙),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渣,分溫三服。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此亦陽虛而動腎水之症。即真武症之輕者,故其法亦仿真武之意。
白話文: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去皮),白朮、甘草各二兩(炙甘草),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煎煮,濃縮至三升,過濾去渣,分三次溫服。
傷寒病如果嘔吐或腹瀉之後,心下感覺堵塞,氣往上衝到胸口,起身時頭暈,脈象沉而緊,稍微發汗就會加重病情,身體發抖,像要搖晃一樣,可以用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治療。這是陽氣虛弱,導致腎水活動異常的病症,屬於真武湯證的輕型,所以治療方法也仿效真武湯的思路。
6. 芍藥甘草附子湯(八)
芍藥,甘草(各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渣,分溫三服。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甘草附子加芍藥,即有和陰之意,亦邪之甚輕者。
白話文:
芍藥、甘草(各三兩,炙烤後使用),附子(一枚,炮製後去皮,切成八片),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一升五合(約一公升),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
出汗的病症沒有好轉,反而畏寒,是因為身體虛弱造成的,芍藥甘草附子湯可以治療。甘草、附子加入芍藥,就有溫和陰氣的作用,適用於邪氣較輕的患者。
7. 桂枝人參湯(九)
桂枝(四兩,別切),甘草(四兩,炙),白朮,人參,乾薑(各三兩),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納桂,更煮取三升,桂獨後煮,欲其於治里症藥中,越出於表,以散其邪也。去渣,溫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下之太早又多。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邪陷入里。心下痞硬,邪在上焦,猶屬半表。表宜桂枝。里宜餘四味。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此必數下之後,而現虛症,故雖協熱而仍用溫補。
白話文:
桂枝人參湯(九)
方劑組成:桂枝(四兩,去皮切片),甘草(四兩,炙甘草),白朮、人參、乾薑(各三兩)。以上五味藥材,用九升水先煎煮白朮、人參、甘草、乾薑四味,煎至五升,再加入桂枝同煮,煎至三升即可。桂枝最後加入煎煮,目的是讓它在治療裡證的藥物中,更能發揮解表散邪的作用。藥渣去除後,溫溫的服用一升,每天服用兩次,晚上服用一次。
治療對象:太陽病,表證尚未解除,卻過早且過度服用瀉下藥物,導致身體虛熱並腹瀉不止,邪氣入侵里層。患者出現心下痞悶堅硬,邪氣停留在上焦,但仍屬於半表半裡的狀態。表證需用桂枝治療,裡證則需用白朮、人參、甘草、乾薑四味藥治療。如果上述症狀無法改善,則可用桂枝人參湯治療。這種情況往往是多次瀉下後出現虛證,因此即使有內熱,仍然需要溫補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