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卷三 (4)

回本書目錄

卷三 (4)

1. 文蛤散(三)

文蛤(五兩),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一方寸匕服,湯用五合。

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噀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寒在肉中。意欲飲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此熱結在皮膚肌肉之中,不在胃口,故欲飲而不渴,文蛤取其軟堅逐水。若不瘥者,與五苓散。不應則表裡同治。

2. 茯苓甘草湯(四)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一兩,炙),生薑(三兩,切),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分溫三服。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桂枝止汗,餘四味止渴。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此方之義,從未有能詮釋者,蓋汗出之後,而渴不止,與五苓,人所易知也。乃汗出之後,並無渴症,又未指明別有何症。忽無端而與茯苓甘草湯,此意何居?要知此處「汗出」二字,乃發汗後,汗出不止也。

汗出不止,則亡陽在即,當與以真武湯;其稍輕者,當與以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更輕者,則與以此湯。何以知之?以三方同用茯苓知之,蓋汗大泄,必引腎水上泛,非茯苓不能鉦之,故真武則佐以附子回陽;此二方,則以桂枝甘草斂汗,而茯苓則皆以為主藥。此方之義,不了然乎?觀下條心悸,治法益明。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水犯心則悸。當服茯苓甘草湯。《本草》:茯苓治心下結痛,恐、悸。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3. 四逆湯(一)

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常人則取中者,小者可知。乾薑三兩。按:方名四逆,必以之治厥逆。《論》云:厥者,陰陽氣不順接,手足逆冷是也。凡《論》中言「脈沉、微、遲、弱」者,則厥冷不待言而可知,此方溫中散寒,故附子用生者。

四逆、理中,皆溫熱之劑,而四逆一類,總不離乾薑,以通陽也,治宜下焦;理中一類,總不離白朮,以守中也,治宜中焦。余藥皆相同,而功用迥別。

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作甘草乾薑湯與之,以復其陽。若厥愈足溫者,便作芍藥甘草湯與之,其腳即伸,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以上義詳雜方條內。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陰陽兩虛之後,又復竭其陽,非此湯不能挽回陽氣。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說詳前桂枝條內。

病發熱頭疼,此乃表邪。脈反沉,見里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四逆湯。身體疼痛,陰陽二症皆有之。今脈沉而疼痛,雖發熱,亦是裡寒外熱之症,故用四逆。

脈浮而遲,表熱浮。裡寒,遲。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明所以不渴之故,當溫之,宜四逆輩。有寒則不渴。則知渴者,皆當作熱治。不曰四逆湯,而曰四逆輩,凡溫熱之劑,皆可選用。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病與脈相合,則溫不可遲。宜四逆湯。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此二句指不食之時言。此與少陽之嘔,當有分別,宜以他症驗之。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始得」言病方起;「脈弦」則有力,故知為實。不可下也,欲吐則病在上焦,下之為逆。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此少陰宜吐之法。

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乾嘔無物,則知其為飲矣。不可吐也,當溫之。寒飲無實物,溫之則寒散,而飲亦去矣,凡治飲皆用溫法。宜四逆湯。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症,其疼亦屬陰疼。又下利清穀,厥逆而惡寒者,三者皆虛寒內症。四逆湯主之。按:此條諸症,皆屬陰寒,因為易辨,惟「熱不去」三字,則安知非表邪未盡。

即惡寒,亦安知非太陽未罷之惡寒。惟下利厥逆,則所謂急當救里,不論其有表無表,而扶陽不可緩矣。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汗下後而厥冷,則虛寒極矣。

嘔而脈弱,小便複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亦外熱內虛寒之故。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既吐且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以上五條,皆系汗下之後,陽氣大虛,故雖外有微熱,而總以扶陽為急,大小便俱利,則內陽亦盡矣。不僅手足逆冷為陽微之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