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靈胎

《傷寒論類方》~

回本書目錄

1. 卷三

2. 瀉心湯類·七

3. 生薑瀉心湯(一)

生薑(四兩,切),甘草(炙),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乾薑(各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汗後而邪未盡,必有留飲在心下。其症甚雜,而方中諸藥,一一對症,內中又有一藥治兩症者、亦有兩藥合治一症者,錯綜變化,攻補兼施,寒熱互用。皆本《內經》立方諸法,其藥性又有與《神農本草》所載無處不合。

學者能於此等方講求其理,而推廣之,則操縱在我矣。

凡瀉心諸法,皆已汗、已下、已吐之餘疾。

白話文:

生薑瀉心湯(一)

將四兩生薑切片,炙甘草、人參、黃芩各三兩,半升半夏洗淨,黃連、乾薑各一兩,十二枚大棗去核掰開,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煮成六升,濾渣後再煎,取三升藥汁,溫溫的喝下一升,一天喝三次。

此方適用於傷寒病患者出汗後,胃部不適,心下痞塊堅硬,乾嘔且食物腐臭,脅肋下有水腫,腹中雷鳴腹瀉的症狀。汗出後邪氣未盡,必定會有水飲停留在心下。此症狀繁雜,但方中藥材一一對症,有些藥物能治療兩種症狀,有些藥物需配合使用才能治療一種症狀,方中攻補兼施,寒熱並用,變化錯綜複雜。此方皆根據《內經》的組方方法,藥性也與《神農本草經》記載相符。

學習者若能深入研究此方之理,並加以推廣應用,就能熟練掌握。

所有瀉心湯法,都適用於已經出汗、瀉下、嘔吐後殘餘的病症。

4. 甘草瀉心湯(二)

即生薑瀉心湯去人參、生薑,加甘草一兩。

甘草(四兩,炙),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兩次誤下,故用甘草以補胃,而痞自除,俗醫以甘草滿中,為痞嘔禁用之藥,蓋不知虛實之義者也。客氣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

白話文:

甘草瀉心湯(二)

也就是將生薑瀉心湯去掉人參和生薑,再加一兩甘草。

藥方組成:甘草(四兩,炙)、黃芩、乾薑(各三兩)、半夏(半升,洗)、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掰開)。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一斗,煎煮至六升,過濾掉藥渣,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適用症狀:患有傷寒中風,醫生卻錯誤地使用了瀉下藥物,導致病人腹瀉不止,每天多次排便,食物無法消化,肚子裡咕嚕作響,心下(心窩處)痞硬脹滿,乾嘔,心煩意亂,坐立不安。醫生見病人心下痞滿,誤以為病情未癒,再次使用瀉下藥物,結果痞滿症狀更加嚴重。這並不是因為熱邪積聚,而是因為胃氣虛弱。因為兩次錯誤的瀉下,所以使用甘草來補益胃氣,痞滿症狀自然就會消失。一些庸醫認為甘草會導致胃脹,因此在治療痞滿嘔吐時禁用甘草,這都是因為他們不懂得辨別虛實之理。由於外邪上逆,所以才會導致痞滿,而甘草瀉心湯就能治療這種情況。

5. 半夏瀉心湯(三)

翻胃以此加減治之。

半夏(半升,洗),黃芩,乾薑,甘草(炙),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此雖已下之,不為逆,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本症仍在,則即用本方治之。若心下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又指不痛二字,痞症尤的。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以上三瀉心之藥,大半皆本於柴胡湯,故其所治之症,多與柴胡症相同,而加治虛治痞之藥耳。

白話文:

半夏瀉心湯(三)

如果病人有嘔吐的症狀,可以用這個加減方來治療。

藥方組成:半夏(半升,洗淨),黃芩、乾薑、炙甘草、人參(各三兩),黃連(一兩),大棗(十二枚,掰開),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煎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一次,取三升藥汁,溫溫的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

對於傷寒病程五到六天,出現嘔吐和發熱的病人,如果符合柴胡湯的證候,但已經服用其他藥物治療,而柴胡湯證候仍然存在,則應再次服用柴胡湯。即使已經服用過其他藥物,只要不出現嘔逆等不良反應,病人就會逐漸好轉,發熱、出汗,最終痊癒。如果病症依然存在,就應該使用這個半夏瀉心湯來治療。如果病人感到心下滿悶,但不疼痛,這是痞症。 「不痛」二字更能明確指出痞症的症狀。柴胡湯在此情況下不適用,應該改用半夏瀉心湯。 以上三個瀉心湯的藥方,大部分藥物都來自柴胡湯,所以它們治療的病症,大多與柴胡湯證候相同,只是半夏瀉心湯更著重於治療虛證和痞證。

6.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上二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分溫再服。此又法之最奇者,不取煎而取泡,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

脈浮而緊,而復下之,緊反入里,則作痞,緊脈為陰,此所謂病發於陰,下之作痞是也。按之自濡,但氣痞耳。並無脅下之水。心下痞,按之濡,其脈關上浮者,邪氣甚高。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

傷寒大下後,復發汗,再誤。心下痞。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當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湯;攻痞宜大黃黃連瀉心湯。詳見前桂枝類中。

白話文:

大黃黃連瀉心湯(四)

將二兩大黃、一兩黃連,用兩升麻沸湯浸泡,一會兒後,濾去藥渣,分溫熱服用。這是最特殊的方法,不用煎煮而用浸泡,目的是讓藥性輕揚清淡,以清除上焦的邪氣。

如果脈象浮緊,又往下沉,緊脈反而入裡,就會出現痞症。緊脈屬陰,這就是所謂的疾病發於陰,而下瀉反而導致痞症。按壓腹部感覺濕潤,只是氣滯引起的痞症,並沒有脅下積水。心下痞滿,按壓感覺濕潤,脈象在關上浮現,說明邪氣非常往上走,此時用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療。

傷寒病大瀉之後,又再次發汗,又再次用藥錯誤,導致心下痞滿,並伴隨惡寒,說明表證未解,不能攻治痞症,應先解表,表證解除後才能攻治痞症。解表宜用桂枝湯;攻治痞症宜用大黃黃連瀉心湯。詳細內容請參考之前的桂枝類藥方說明。

7. 附子瀉心湯(五)

大黃(二兩,酒浸),黃連(炒),黃芩(炒,各一兩),附子(一兩,去皮別煮取汁),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湯二升漬之,須臾,絞去渣,納附子汁,分溫再服。此法更精,附子用煎,三味用泡,扶陽欲其熟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此條不過二語,而妙理無窮,前條發汗之後惡寒,則用桂枝;此條汗出惡寒,則用附子,蓋發汗之後,汗已止而猶惡寒,乃表邪未盡,故先用桂枝,以去表邪,此惡寒而仍汗出,則亡陽在即,故加入附子以回陽氣,又彼先後分二方,此並一方者,何也?蓋彼有表,復有里;此則只有里病,故有分有合也。

白話文:

附子瀉心湯(五)

大黃(兩錢,用酒浸泡),黃連(炒過),黃芩(炒過,各一錢),附子(一錢,去皮後另煮取汁)。以上四味藥材,除了附子以外都切碎,用麻沸湯(約400毫升)浸泡片刻,再絞去藥渣,加入事先煮好的附子藥汁,分次溫服。這種方法更精妙,附子用煎煮,其他三味藥用浸泡,這樣做是為了扶助陽氣,使其藥性醇厚;而開通胸中痞塞則需要藥性輕柔。

如果出現心下痞悶,同時又怕冷出汗的症狀,就應該服用附子瀉心湯。這段話只有短短兩句,卻蘊含著無窮的道理。前面提到發汗後仍然怕冷,要用桂枝湯;而這裡是出汗又怕冷,就要用附子,這是因為:發汗後,汗雖然止住了,但仍然怕冷,說明表邪未盡,所以先用桂枝湯去除表邪;而這裡是怕冷同時還出汗,則說明陽氣將要衰竭,所以加入附子來回補陽氣。前面是分兩方治療,這裡卻是一方,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前面既有表證,又有裡證;而這裡只有裡證,所以治療方法有分有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