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八·厥陰篇 (3)
卷八·厥陰篇 (3)
1. 厥陰進退之機九條
今反熱者,知胃氣尚在,非除中之謂矣。而又恐暴熱暫來而復去,仍是胃陽發露之凶徵也。後三日脈之,而其熱仍在,則其能食者,乃為胃陽復振無疑。故期至旦日夜半,其病當愈。所以然者,本發熱六日,厥反九日,熱少厥多,其病當進;茲復發熱三日,並前六日,亦為九日。
適與厥日相應,故知其旦日夜半,其病當愈。旦日猶明日也。然厥與熱者,陰陽勝負之機,不可偏也。偏於厥則陰勝而礙陽矣;偏於熱則陽勝而礙陰矣。後三日脈之,而脈反加數,熱復不止,則陽氣偏勝,必致傷及營血,而發為癰膿也。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傷寒之邪見於陽者,不必見於陰;見於下者,不必見於上。厥已而熱,下利自止者,陰邪轉而之陽也。設得汗出,其邪必解;而咽中痛者,未盡之熱,厥而上行也。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者,邪氣鬱而在陽也。雖下利,法當自止;而反不止者,以無汗出,熱仍從里行也。故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邪在下者,則不復在上也。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熱少厥微,指頭寒,邪氣自微也。默默不欲食,煩躁,邪欲傳裡也。里受邪而熱,則其小便必不利;雖利,其色必不白。至數日,小便利色白,知其熱已除也。本默默不欲食,忽欲得食,知其胃已和也。熱除胃和,其病則愈。而厥陰之脈,挾胃上膈布脅肋,若其邪不解,淫溢厥陰之位,
則為厥而嘔,為胸脅煩滿也。凡病上行極者,必下行主血;而病為熱,血為熱迫,注泄於下,則其後必便血也。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
按經脈,足之三陰三陽,相接於足十趾;手之三陰三陽,相接於手十指。故陰之與陽,常相順接者也。若陽邪內入,陰不能與之相接,而反出於外,則厥。陰邪外盛,陽不能與之相接,而反伏於中,亦厥。是二者,雖有陰陽之分,其為手足逆冷一也。
白話文:
厥陰病進退的九個關鍵點
現在如果出現反覆發熱的情況,表示胃氣還在,並不是病情好轉的跡象。但又擔心這股熱只是暫時出現,很快又會消失,這仍然是胃陽外泄的凶險徵兆。三天後再把脈,如果熱還在,而且能正常吃飯,那就是胃陽恢復的表現,沒有疑問。所以預計到第二天半夜,病情應該會好轉。之所以這樣判斷,是因為原本發熱六天,厥冷(手腳冰冷)九天,熱少厥多,病情應該會加重。現在又發熱三天,加上之前的六天,也是九天,正好與厥冷的天數相對應,所以判斷第二天半夜,病情會好轉。所謂的「旦日」,就是指明日。但是,厥冷和發熱是陰陽互相勝負的關鍵,不能偏廢任何一方。偏於厥冷,就是陰氣過盛而阻礙陽氣的運行;偏於發熱,就是陽氣過盛而阻礙陰氣的運行。三天後再把脈,如果脈搏反而加快,發熱持續不退,那就是陽氣偏盛,必定會損傷營血(血液中的營養物質),進而發展成癰腫膿瘡。
傷寒病先出現厥冷,然後才發熱,如果伴隨腹瀉,腹瀉會自行停止。如果反而開始出汗,而且咽喉疼痛,就是喉嚨發生痹阻(氣血運行不暢)。如果發熱卻不出汗,腹瀉就會自行停止。如果腹瀉不停,一定會拉出膿血。拉出膿血的,喉嚨就不會有痹阻。
傷寒邪氣顯現於陽的部位,不一定會顯現於陰的部位;顯現於下部的,不一定會顯現於上部。厥冷之後出現發熱,腹瀉自行停止,這是陰邪轉而向陽的表現。如果又出了汗,邪氣一定會解除,但是如果伴有咽喉疼痛,那就是未散盡的熱邪,循著厥陰經脈向上走,所以喉嚨會出現痹阻。發熱不出汗,是邪氣鬱積在陽的部位。雖然有腹瀉,按理說應該自行停止,如果反而不停,那是因為沒有汗出,熱邪仍然從體內往外走,所以必定會拉出膿血。拉出膿血的,喉嚨就不會有痹阻,因為邪氣在下,就不會再往上走了。
傷寒病出現發熱輕微、厥冷也輕微,指尖冰涼,默默不想吃飯,煩躁不安持續數日,小便顏色清白,這表示熱邪已經解除。如果開始想吃飯,病情就表示好轉。如果厥冷同時伴有嘔吐,胸悶脅痛,之後一定會便血。
發熱輕微、厥冷也輕微,指尖冰涼,表示邪氣開始衰弱。默默不想吃飯,煩躁不安,表示邪氣將要傳入體內。體內受邪而發熱,小便一定會不通暢,即使通暢,顏色也一定不清白。如果經過幾天,小便顏色轉為清白,就表示熱邪已經解除。原本默默不想吃飯,突然開始想吃飯,表示脾胃功能已經恢復正常。熱邪解除,脾胃功能恢復,病情就會好轉。而厥陰經脈,連接著胃向上到達膈膜,再分布於胸脅兩側。如果邪氣沒有解除,就侵擾到厥陰經脈所經過的部位,就會出現厥冷、嘔吐、胸悶脅痛等症狀。凡是病邪向上走到了極限,一定會向下走而傷及血分,血分受熱迫害,就會從下方排出,所以之後一定會便血。
凡是出現厥冷,都是因為陰陽之氣不能順利銜接,這就是厥。厥,指的是手腳冰涼。
按照經脈的運行規律,足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在腳的十個腳趾處相互銜接;手的三條陰經和三條陽經,在手的十個手指處相互銜接。所以,陰氣和陽氣通常是相互順應的。如果陽邪侵入體內,陰氣不能與之銜接,反而向外走,就會出現厥冷。陰邪向外過盛,陽氣不能與之銜接,反而伏於體內,也會出現厥冷。這兩種情況,雖然有陰陽之分,但都會導致手腳冰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