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五·少陽篇 (5)
卷五·少陽篇 (5)
1. 柴胡加芒硝湯證一條
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以治其里也。
此少陽經邪兼陽明內實之證。少陽病在經。故胸脅滿而嘔。所謂柴胡證也。下之而三字。疑衍。凡柴胡證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為醫之誤。非病之情也。潮熱者。陽明之實也。實則可下。而證兼少陽。則不可下。故先宜小柴胡以解其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以治其里。亦如下條之先與小柴胡。後與大柴胡之例也。亦太陽篇移入。
尚從善云、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仲景謂此本柴胡證。醫設以大柴胡湯下之。則表裡俱解。何至有下利之證云。
柴胡加芒硝湯方
於小柴胡湯內加芒硝六兩。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白話文:
傷寒病了十三天還沒好,胸部肋骨兩側脹滿想吐,每天午后發燒,後來又稍微腹瀉。這原本是少陽經的柴胡證,但是用藥下瀉卻沒有效果,反而腹瀉了,可見醫生用丸藥瀉下,方法不對。發燒是裡頭實證,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疏解表證,然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治療裡面的實證。
這是少陽經邪氣加上陽明經裡實的病症。少陽病在經絡上,所以胸部肋骨兩側脹滿想吐,這就是所謂的柴胡證。文中「下之而三字」可能是多餘的字。凡是柴胡證用藥下瀉卻沒效果,現在反而腹瀉了,可見醫生用丸藥瀉下,是醫生的錯誤,不是病情本身如此。發燒是陽明經實證,實證可以瀉下,但這個病症又兼有少陽證,就不能直接瀉下。所以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疏解表證,然後再用柴胡加芒硝湯治療裡面的實證,這就像其他條文中先用小柴胡湯,再用大柴胡湯一樣。這一段文字可能是從太陽病篇移過來的。
尚從善說,這原本是柴胡證,用藥下瀉卻沒效果。張仲景的意思是,如果這個原本是柴胡證,醫生卻用大柴胡湯瀉下,那麼表裡都會好轉,怎麼還會出現腹瀉的症狀呢?
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加入芒硝六兩,按照原來的服用方法服用,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就再服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