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八·厥陰篇 (4)
卷八·厥陰篇 (4)
1. 厥陰病禁二條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白話文:
大約在傷寒病發後的第五天或第六天,如果病人沒有出現胸部憋痛的症狀,腹部摸起來柔軟不緊繃,脈象表現出虛弱的特徵,並且再次出現手足逆冷的現象,這種情況下,不可以使用瀉下的治療方法。這是因為病人可能已經有嚴重的血液流失。如果誤用瀉下療法,可能會導致病人死亡。
傷寒五六日。邪氣傳裡。在上則為結胸。在下則為腹滿而實。若不結胸。腹濡而脈復虛。則表裡上下都無結聚。其邪為已解矣。解則其人不當復厥。而反厥者。非陽熱深入也。乃血不足而不榮於四末也。是宜補而不可下。下之是虛其虛也。玉函云、虛者重瀉。其氣乃絕。故死。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白話文:
傷寒五六天後,病邪侵入體內。在上面就會表現為結胸,在下面就會表現為腹脹實滿。如果沒有結胸,腹部潮濕而脈象又虛弱,表示內外上下都沒有氣血鬱結。病邪已經化解了。病邪化解後,人就不應該再發冷。如果反而發冷,並不是陽熱深入體內,而是血液不足,不能榮養四肢。這時應該補虛,不能瀉下。瀉下會加重虛弱,會導致氣絕而死。
各種出現四肢冰冷、昏厥症狀的情況,不應該使用下法治療。身體虛弱的人也適用同樣原則。
按成氏曰、四逆、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冷也。然本篇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云、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其他凡言厥逆之處不一。則四逆與厥。本無分別。特其病有陰陽之異耳。此條蓋言陰寒厥逆。法當溫散溫養之。故云不可下之。前條云厥應下之者。則言邪熱內陷之厥逆也。
白話文:
根據成無己的說法,所謂「四逆」,是指四肢不溫暖的狀態。而厥,則是手腳冰冷的意思。然而,在本篇中記載,「厥」被解釋為手腳逆冷。另有記載指出,「傷寒脈搏急促,手腳厥逆的人,可以灸治。」其他提到「厥逆」的地方也不少。因此,四逆和厥,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其病因在於陰陽失衡而已。這段文字主要是講述因陰寒導致的厥逆。治療方法應該是溫散溫養,因此不適合下瀉。前面所說的「厥應下之」,指的是因邪熱內陷所導致的厥逆。
學者辨之。虛家、體虛不足之人也。雖非四逆與厥。亦不可下之。經云、毋實實。毋虛虛。而遺人夭殃。此之謂也。
白話文:
醫者必須分辨清楚。虛證是指體質虛弱,不足以承受的人。即使沒有寒氣逆流或陰陽失調的症狀,也不可使用瀉下法。經典中說:「不要治療虛實過度,否則會造成身體損害,遺禍無窮。」這句話說的正是這個意思。
2. 簡誤九條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白話文:
如果患有嘔吐病症的人同時身上有癰疽(一種化膿性感染)的情況,不應該直接治療嘔吐。當膿瘡中的膿液排盡之後,嘔吐的症狀自然會隨著身體狀況的好轉而恢復。
癰膿者。傷寒熱聚於胃口而不行。則生腫癰。而膿從嘔出。癰不已則嘔不止。是因癰膿而嘔。故不可概以止嘔之藥治之。膿盡癰已。則嘔自止。此胃癰雜病。當隸陽明。不當入厥陰也。以下九條。均非厥陰本病。叔和不察。誤編厥陰篇中。茲特檢出。另列簡誤。其他厥陰進退。
白話文:
患有癰疽發膿的人,是因為傷寒熱力聚集在胃部而不流通而導致的。這樣就會產生腫脹的癰疽,然後膿液從嘔吐物中排出。如果癰疽不消退,嘔吐就不會停止。這是因為癰疽發膿而導致的嘔吐。所以不能一概用止嘔藥來治療。等到膿液排盡,癰疽消退,嘔吐自然就會停止。這是胃部的癰疽雜病,應該歸屬於陽明經,而不應歸於厥陰經。以下九條,都不是厥陰經的本病。叔和沒有認真考察,錯誤地將其編入厥陰篇中。現在特別將它們檢出,另列簡誤。其餘關於厥陰經的進退(病症),
及下利嘔逆等證。亦有不必定屬厥陰者。叔和以為不便清晰。故總隸厥陰。而實為三陰並有之證。茲仍其舊。學者當以意會之。
白話文:
症狀包括腹瀉、嘔吐等。也不一定都是厥陰經的問題。叔和認為這樣不足以明確辨別,所以全部歸入厥陰經。而實際上是三陰經同時出現的症狀。這裡沿用舊說。學習者應意會其中的道理。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白話文:
因患傷寒而發生嚴重嘔吐腹瀉,導致極度虛弱。接著又大量出汗的人,是因為體內外氣鬱結,又給病人喝水,以誘發出汗。因此而出現呃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胃中寒冷的緣故。
傷寒大吐大下之。既損其上。復傷其下。為極虛矣。縱有外氣怫鬱不解。亦必先固其里。而後疏其表。乃復飲水以發其汗。遂極汗出。胃氣重虛。水冷復加。冷虛相搏。則必作噦。噦、呃逆也。此陽病誤治而變為寒冷者。非厥陰本病也。
白話文:
病人在傷寒時大吐大瀉,既傷了上焦,又傷了下焦,身體已經極度虛弱了。即使還有外邪鬱閉不散,也必須先鞏固裡氣,再疏通表邪。這時再喝水發汗,就會汗出不止,胃氣更加虛弱。水寒再加,寒虛相激,必然會引起噁心嘔吐。這類噁心嘔吐是陽證誤治而變成寒證的症狀,並不是厥陰病本身的症狀。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
白話文:
病人的手腳冰冷,脈搏時而緊促。這是因為邪氣滯留在胸中,導致心下部氣滿而煩悶。病人在飢餓時無法進食,說明病症在胸中。需要通過催吐的方式治療。可以使用瓜蒂散。
脈緊為實。乍緊者。胸中之邪能結而不能實也。夫胸中陽也。陽實氣於四肢。邪結胸中。其陽不布。則手足無氣而厥冷也。而胃居心下。心處胸間。為煩滿。為飢而不能食。皆邪結胸中。逼處不安之故。經云、其高者。引而越之。胸邪最高。故當吐之。瓜蒂苦而能湧。能吐胸中結伏之邪也。此證不必定屬陰經。即陽病亦有之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白話文:
脈搏緊繃,表示身體有實熱。突然脈搏緊繃,表示胸中的邪氣能夠凝結,但還沒有實質化。胸中屬陽,陽氣會將氣分佈到四肢。邪氣凝結在胸中,陽氣無法擴散,就會導致手腳沒有氣血,而出現手腳冰冷的症狀。胃位於心臟下方,心臟位於胸腔中。如果胸中邪氣凝結,就會導致胃部異常,出現胸悶腹脹、飢餓卻不能進食的症狀。這些症狀都是因為邪氣凝結在胸中,導致身體不舒服所致。經典醫書上說,如果脈搏跳動得很高,就要採取「引而越之」的治療方法。胸中的邪氣位置最高,因此需要透過嘔吐將其排出。瓜蒂味苦,具有催吐功效,可以排出胸中凝結的邪氣。這種症狀不一定是陰經疾病,陽經疾病也可能出現。
傷寒之後出現嘔吐並且腹部脹滿的情況。應該觀察患者的大小便狀況,瞭解是哪個部位的排泄不暢。針對不暢的部位進行調理疏通,病情就會好轉。
噦而腹滿者。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慾吐不可下之者不同。彼為上行極而欲下。此為下行極而復上也。經曰、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當視其前後二陰。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則病從下出而氣不上逆。腹滿與噦俱去矣。此熱入太陰而上攻陽明之證。與厥陰無涉也。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白話文:
感到噁心想吐,同時腹部脹滿。這是因為病氣在下焦,而氣息向上衝。與病人想要嘔吐,卻不能瀉肚的情況不同。後者是上行之氣達到了極點,想要向下運行。而本病是因為下行之氣達到了極點,又重新向上運行。經書上說,如果病氣在下焦,就應該向上引發,將其排泄出去。所以應該觀察病人的少陰腎經和厥陰肝經,找出哪個部位受阻不通,然後疏通它。這樣,病氣就會從下焦排出,氣息也不會向上逆行。腹部脹滿和噁心想吐就會一起消失。這是熱氣進入太陰脾經,向上侵犯陽明胃經所致。與厥陰肝經無關。
如果有人嘔吐並且伴有發燒的情況,那就應該以【小柴胡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此邪在少陽之經。非厥陰本病。故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之邪。邪解則嘔熱俱止。或厥陰病而外連少陽者亦有之。然亦必以小柴胡先解少陽為急。所謂病自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解其外。而後治其內。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白話文:
這種病邪在少陽經,並非厥陰經本身的疾病。所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少陽經的病邪。病邪消除,嘔吐和發熱就會停止。有的可能是厥陰經疾病而向外擴散到少陽經。但是也一定要先用小柴胡湯解除少陽經的病邪為首要任務。這就像病從內部產生而發作於外部。先解決外部的病症,然後再治療自身的病竈。又瀉又說胡話,說明有大便乾燥積滯。適合用小承氣湯。
譫語者。胃實之徵。下利得此。為有燥屎。所謂利者不利是也。與小承氣湯下其燥屎。屎去臟通。下利自止。經云、通因通用。此之謂也。金匱治下利。按之心下堅者。與大承氣湯。與此同意。所當互考。此太陰轉入陽明之證。與厥陰無涉也。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白話文:
神志昏亂的症狀,是胃中實熱的徵兆。如果出現下痢,而且伴隨神志昏亂,則說明體內有燥結屎塊。所謂的下痢,實際上是不正常的排便。此時可以服用小承氣湯來清除燥結屎塊。當屎塊排出後,臟腑通暢,下痢自然就會停止。經文中說:「通因通用」,就是這個意思。金匱要略中治療下痢的方劑按壓心下堅硬的部位,如果感到疼痛,則可以服用大承氣湯。其治療原理與小承氣湯相同,但具體使用時需要相互比較考慮。此方證是太陰經轉入陽明經的證候,與厥陰經無關。
下利清穀的意思是說,患者有腹瀉的症狀,且排泄物像清稀的穀物一樣,沒有被充分消化。這種情況下,不應該使用發汗、解表的治療方法去處理表面的症狀。如果強行讓病人出汗,可能會導致腹部更加脹滿不適。
清、與圊同。即完穀也。乃陽不運而谷不腐也。是當溫養中土。不可攻表出汗。汗出則陽益虛。陽虛則氣不化。故必脹滿。此寒中太陰之證。非厥陰病也。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白話文:
「清」與「圊」的意思相同,就是完穀(未消化的食物)。這是因為陽氣不運轉,食物纔不會腐敗。因此,應該溫暖調理脾胃。不能攻表發汗,發汗會讓陽氣更虛。陽氣虛弱,氣就不能轉化。所以,必定會脹滿。這是寒邪侵犯太陰脾胃的證狀,而不是厥陰肝經的疾病。
少陰與趺陽兩脈相比,若少陰脈象表現得比趺陽脈象更為弱勢,這在中醫診斷上被視為一種正常或順應身體狀況的表現。
少陰、腎脈也。趺陽、胃脈也。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此條當為太陰下利而設。亦與厥陰無涉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少陰經屬腎。趺陽經屬胃。腹瀉是水克土的上實下虛之病。少陰經在上實,趺陽經在下虛,是水克土的表現。所以說是順。這條經文應當是針對太陰經腹瀉而寫,與厥陰經無關。
如果患了傷寒病,脈象呈現滑動而手足厥冷的症狀,這表示體內可能有熱邪鬱結在裡。這種情況下,主要會用到白虎湯來治療。
傷寒脈微而厥。陰邪所中。寒在裡。脈滑而厥。陽邪所傷。熱在裡。陽熱在裡。陰氣被格。陽反在內。陰反在外。設身熱不除。則其厥不已。故主白虎湯。以清裡而除熱也。此陽明熱極發厥之證。誤編入厥陰者也。
白話文:
古文:
傷寒脈微而厥,是陰邪侵入體內,寒氣在裡。若脈滑而厥,是陽邪侵襲,熱氣在裡。陽熱之氣在裡,陰氣被阻隔。陽氣反而在內,陰氣反而在外。若體熱不退,厥證就不會停止。因此,應用白虎湯,清解體內熱邪,祛除熱氣。
傷寒脈搏微弱伴有昏厥,是陰寒邪氣侵入體內,體內有寒氣。如果脈搏滑利伴有昏厥,是陽熱邪氣侵襲,體內有熱氣。體內陽熱之氣過盛,陰氣被阻遏在外。陽氣反而在體內,陰氣反而在體外。如果身體發熱不退,昏厥的症狀就不會停止。因此,應該服用白虎湯,清熱除邪,祛除體內的熱氣。這是陽明熱盛導致昏厥的證候,錯誤地編入了厥陰證中。
3. 瘥後諸病七條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白話文:
大病初癒後疲勞復發者。以枳實、梔子、豉湯為主藥。如果還有積食,再加入大黃,如博棋子大小五、六枚。 陰陽易者。男子大病新瘥。尚有餘熱。婦人與之交而得病。名曰陽易。或婦人大病新瘥。餘熱未盡。男子與之交而得病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精氣交通。熱氣從之而傳易也。其人身體重少氣者。勞傷真氣。而熱勝之也。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及膝脛拘急者。精虛熱入。而脈道不通也。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則熱氣重蒸。而且上淆清陽矣。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大病新瘥。血氣未復。餘熱未盡。而強力作勞。因復發熱者。名曰勞復。為其餘熱之氣。因勞而外浮也。枳實、梔子。所以下熱。豆豉所以散熱。蓋亦表裡之劑。而氣味輕薄。適宜於病後復發之體耳。若有宿食者。名曰食復。內經所謂食肉則復。多食則遺也。故於枳實梔子豉湯中少加大黃。以逐其宿食。
白話文:
大病初癒患者。氣血尚未恢復,餘熱未消。如果勉強從事勞動,就會導致餘熱外浮,導致發熱復發,稱為勞復。這是因為餘熱之氣因勞累而外浮。枳實、梔子具有瀉熱作用,豆豉具有散熱作用。這些藥物既能治療表證,又能治療裡證,且氣味輕薄,適合病後復發的體質。如果還有宿食,稱為食復。《內經》中有「吃肉則復發,過食則腹瀉」之說。因此,在枳實、梔子、豉湯中加入少量大黃,以驅逐宿食。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
白話文:
【枳實梔子豉湯方】
藥物組成: 枳實(炮製過的,需要三枚)、梔子(剝開的,一共十四枚)、豆豉(一升,用綿布包裹起來)。
上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梔。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白話文:
用七升清水煮沸,煮到剩四升。加入枳實和梔子,煮到剩兩升。加入豆豉。再煮五六沸。過濾掉渣滓。溫服,分兩次喝完。蓋上被子,微微出汗。傷寒痊癒後再次發熱者。用小柴胡湯治療。脈象浮起的,用發汗法治療。脈象沉實的,用瀉法治療。
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不因作勞。亦未過食。而未盡之熱自從內而達於外也。故與小柴胡湯。因其勢而解之。且人參、甘棗。可以益病後之虛。黃芩、半夏。可以和未平之裡也。脈浮者。邪氣連表。汗之使之外解。脈沉實者。邪氣居里。下之使從里解。亦因其勢而利導之耳。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痊癒後又發熱的患者,並非因為過度勞累或暴飲暴食,而是因為體內殘留的熱氣尚未完全排出,所以從內部發散到外部。因此,可以服用小柴胡湯,順勢將熱氣驅散。此外,人參和甘棗可以補益病後虛弱的身體,而黃芩和半夏可以調和體內尚未恢復的平穩狀態。若脈象浮動,說明邪氣浮於體表,應發汗使其從體外排出;若脈象沉實,說明邪氣滯留在體內,應使用瀉藥使其從體內排出。這些治療方法都是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採取順勢利導的原則。
大病康復之後,如果從腰部以下出現水腫現象,建議使用「牡蠣澤瀉散」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大病新瘥。而腰以下腫滿者。此必病中飲水過多。熱邪雖解。水氣不行。浸漬於下。而肌肉腫滿也。是當以急逐水邪為法。牡蠣澤瀉散咸降之力居多。飲服方寸匕。不用湯藥者。急藥緩用。且不使助水氣也。若驟用補脾之法。恐脾氣轉滯而水氣轉盛。寧不氾濫為患耶。
牡蠣澤瀉散方
白話文:
病人剛痊癒,但腰部以下腫脹,這是因為病中喝太多水,雖然熱邪消退了,但水氣無法排出,浸漬在下方,導致肌肉腫脹。應該以快速驅散水邪為治療方法。「牡蠣澤瀉散」的鹹降之力很強,每次服用一寸匕,不用湯藥,急藥要緩慢服用,不要助長水氣。如果立即使用補脾的方法,恐怕脾氣更加阻塞,水氣更加旺盛,豈不是會造成氾濫的禍患?
牡蠣(熬),澤瀉,栝蔞根,葶藶(熬),商陸根,蜀漆(洗去腥),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白話文:
生蠔(煮熟)、澤瀉、栝樓根、葶藶(煮熟)、商陸根、川漆(去除腥味)、海藻(去除鹹味),各等份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白話文:
上方所提到的七種藥物,分別研磨成粉後,再混合一起過篩,接著放入石臼中細心搗製。服用時,取一平方寸的藥末,用白開水調和後服下。如果發現小便順暢了,就可以停止服用。
對於大病初癒後,經常不自主地流口水,且這種情況持續時間較長的病人,這是因為胃部有寒氣存在。治療上應該使用能溫暖胃部的藥丸。建議使用「理中丸」作為療方。
大病瘥後。胃陰虛者。津液不生。則口乾欲飲。胃陽弱者。津液不攝。則口不渴而喜唾。至久之而尚不了了。則必以補益其虛。以溫益其陽矣。曰胃上有寒者。非必有客氣也。虛則自生寒耳。理中丸補虛溫中之良劑。不用湯者。不欲以水氣資吐也。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白話文:
大病初癒後,如果胃陰虛,津液不足,就會口乾想喝水。如果胃陽虛弱,津液不能收束,就會不覺得口渴卻喜歡吐口水。時間久了還沒有改善,就一定要補虛溫陽了。如果說胃中有寒,不見得一定有外來的病邪,虛弱本身就會生寒。理中丸是補虛溫中的良藥。不用湯劑的原因是,不想用水氣助長嘔吐。
在傷寒疾病康復之後,如果出現身體虛弱、疲憊不堪、氣短且有噁心、想吐的症狀,這時可以使用「竹葉石膏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大邪雖解。元氣未復。餘邪未盡。氣不足則因而生痰。熱不除則因而上逆。是以虛羸少食。而氣逆欲吐也。竹葉石膏湯乃白虎湯之變法。以其少氣。故加參、麥之甘以益氣。以其氣逆有飲。故用半夏之辛以下氣蠲飲。且去知母之鹹寒。加竹葉之甘涼。尤於胃虛有熱者為有當耳。
竹葉石膏湯方
白話文:
雖然大病已解,但元氣尚未恢復,殘餘的病邪仍然存在。此時氣血不足,容易生痰;身體有熱時,痰液容易往上逆。因此,身體虛弱、食慾不振,並有氣逆想吐的症狀。
竹葉石膏湯是白虎湯的變方。由於患者氣虛,故加入人參、麥芽等甘味藥材來益氣。因其氣逆有飲,故用半夏辛味藥材來通氣化飲。同時去除知母的寒性,加入竹葉甘涼性質的藥材。這種藥方特別適合胃虛有熱的患者。
竹葉石膏湯方的內容是: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粳米(半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麥冬(一升去心)
白話文:
竹葉(兩把) 石膏(一斤) 人參(三兩) 粳米(半升) 半夏(半升,洗淨) 甘草(二兩,炙烤過) 麥冬(一升,去心)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白話文:
取上述七種藥材,使用十升水進行煎煮,煮至剩餘六升時,濾去藥渣。接著加入粳米繼續煮,直至米粒熟透,湯劑完成。再將米濾出,每次溫熱服用一升,每日分三次服用。
若病人的脈象已經恢復正常,但到了傍晚時分仍有輕微煩躁感,這是因為病剛好轉,身體尚未完全復原,如果勉強進食過多的糧食,會導致脾胃機能仍然較弱,無法有效消化食物,因而引發輕微的煩躁感。這時應減少食量,情況便會逐漸好轉。
脈已解者。病邪解而脈已和也。微煩、微熱也。解則不當復煩。而日暮微煩者。以病新瘥。不當與谷而強與之。胃虛谷實。不能勝之。則發煩熱也。損谷則愈者。謂不可以藥治之。但損其穀食。則胃自和耳。
白話文:
脈象已經恢復正常,是因為病邪已經消除,脈象因此平和。輕微的煩躁和發熱。病邪已經消除,就不應該再有煩躁的症狀。但是到了傍晚還是有輕微煩躁,這是因為疾病才剛痊癒,本不應進食,卻勉強進食導致的。胃氣虛弱,食物過多,不能承受,所以產生了煩躁發熱的症狀。減少食物攝取就會痊癒,這是指不能用藥物治療,只要減少飲食,胃氣自然就會恢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