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八·厥陰篇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厥陰篇 (4)

1. 厥陰病禁二條

傷寒五六日。不結胸。腹濡。脈虛。復厥者。不可下。此為亡血。下之死。

傷寒五六日。邪氣傳裡。在上則為結胸。在下則為腹滿而實。若不結胸。腹濡而脈復虛。則表裡上下都無結聚。其邪為已解矣。解則其人不當復厥。而反厥者。非陽熱深入也。乃血不足而不榮於四末也。是宜補而不可下。下之是虛其虛也。玉函云、虛者重瀉。其氣乃絕。故死。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按成氏曰、四逆、四肢不溫也。厥者。手足冷也。然本篇云、厥者手足逆冷是也。又云、傷寒脈促。手足厥逆者。可灸之。其他凡言厥逆之處不一。則四逆與厥。本無分別。特其病有陰陽之異耳。此條蓋言陰寒厥逆。法當溫散溫養之。故云不可下之。前條云厥應下之者。則言邪熱內陷之厥逆也。

學者辨之。虛家、體虛不足之人也。雖非四逆與厥。亦不可下之。經云、毋實實。毋虛虛。而遺人夭殃。此之謂也。

白話文:

厥陰病禁忌兩條:

傷寒發病五六天,沒有胸部結實的症狀(不結胸),腹部濕潤(腹濡),脈象虛弱,又出現厥逆(手腳冰冷)的,不可以服用瀉下藥。這是因為已經失血,服用瀉下藥會導致死亡。

傷寒發病五六天,邪氣入侵內裡,在上面就表現為胸部結實(結胸),在下面就表現為腹部脹滿堅實(腹滿而實)。如果沒有胸部結實的症狀,腹部濕潤,脈象又虛弱,則表明表裡上下都沒有邪氣阻塞聚集的現象,邪氣已經消散了。邪氣消散了,病人就不應該再出現厥逆,而如果反而出現厥逆,並不是陽熱之邪深入體內,而是由於血不足,不能滋養四肢末端。因此應該補益,而不可以瀉下。瀉下藥會使本來就虛弱的體質更加虛弱。就像《玉函經》上說的:「虛弱的人再用瀉下藥,氣血就會耗盡而死亡。」

所有四逆厥逆的病人,都不能使用瀉下藥,體虛的人也是如此。

成氏(指成無己)說:「四逆」是指四肢冰冷,「厥」是指手腳冰冷。但本文說「厥」是指手腳逆冷,這也是正確的。文中又說:「傷寒脈象急促,手腳厥逆的,可以用灸法治療。」其他地方提到厥逆的地方也有所不同,所以「四逆」與「厥」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病情有陰陽之分的不同而已。這條禁忌指的是陰寒導致的厥逆,應該採用溫散溫養的方法治療,所以說不可以使用瀉下藥。前面提到厥逆可以用瀉下藥治療的情況,指的是邪熱內陷導致的厥逆。

學習者應該分辨清楚。體虛的人,雖然不是四逆或厥逆,但同樣不可以使用瀉下藥。《內經》說:「不要使實證的人更實,不要使虛證的人更虛」,否則會導致病人死亡,這就是這個道理。

2. 簡誤九條

嘔家有癰膿者。不可治嘔。膿儘自愈。

癰膿者。傷寒熱聚於胃口而不行。則生腫癰。而膿從嘔出。癰不已則嘔不止。是因癰膿而嘔。故不可概以止嘔之藥治之。膿盡癰已。則嘔自止。此胃癰雜病。當隸陽明。不當入厥陰也。以下九條。均非厥陰本病。叔和不察。誤編厥陰篇中。茲特檢出。另列簡誤。其他厥陰進退。

及下利嘔逆等證。亦有不必定屬厥陰者。叔和以為不便清晰。故總隸厥陰。而實為三陰並有之證。茲仍其舊。學者當以意會之。

傷寒大吐大下之。極虛。復極汗出者。以其人外氣怫鬱。復與之水。以發其汗。因得噦。所以然者。胃中寒冷故也。

傷寒大吐大下之。既損其上。復傷其下。為極虛矣。縱有外氣怫鬱不解。亦必先固其里。而後疏其表。乃復飲水以發其汗。遂極汗出。胃氣重虛。水冷復加。冷虛相搏。則必作噦。噦、呃逆也。此陽病誤治而變為寒冷者。非厥陰本病也。

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飢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吐之。宜瓜蒂散。

脈緊為實。乍緊者。胸中之邪能結而不能實也。夫胸中陽也。陽實氣於四肢。邪結胸中。其陽不布。則手足無氣而厥冷也。而胃居心下。心處胸間。為煩滿。為飢而不能食。皆邪結胸中。逼處不安之故。經云、其高者。引而越之。胸邪最高。故當吐之。瓜蒂苦而能湧。能吐胸中結伏之邪也。此證不必定屬陰經。即陽病亦有之也。

傷寒噦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愈。

噦而腹滿者。病在下而氣溢於上也。與病人慾吐不可下之者不同。彼為上行極而欲下。此為下行極而復上也。經曰、在下者。引而竭之。故當視其前後二陰。知何部不利而利之。則病從下出而氣不上逆。腹滿與噦俱去矣。此熱入太陰而上攻陽明之證。與厥陰無涉也。

嘔而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此邪在少陽之經。非厥陰本病。故以小柴胡湯和解少陽之邪。邪解則嘔熱俱止。或厥陰病而外連少陽者亦有之。然亦必以小柴胡先解少陽為急。所謂病自內之外。而盛於外者。先解其外。而後治其內。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譫語者。胃實之徵。下利得此。為有燥屎。所謂利者不利是也。與小承氣湯下其燥屎。屎去臟通。下利自止。經云、通因通用。此之謂也。金匱治下利。按之心下堅者。與大承氣湯。與此同意。所當互考。此太陰轉入陽明之證。與厥陰無涉也。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清、與圊同。即完穀也。乃陽不運而谷不腐也。是當溫養中土。不可攻表出汗。汗出則陽益虛。陽虛則氣不化。故必脹滿。此寒中太陰之證。非厥陰病也。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少陰、腎脈也。趺陽、胃脈也。下利為土負水勝之病。少陰負趺陽者。水負而土勝也。故曰順。此條當為太陰下利而設。亦與厥陰無涉也。

傷寒脈滑而厥者。里有熱也。白虎湯主之。

傷寒脈微而厥。陰邪所中。寒在裡。脈滑而厥。陽邪所傷。熱在裡。陽熱在裡。陰氣被格。陽反在內。陰反在外。設身熱不除。則其厥不已。故主白虎湯。以清裡而除熱也。此陽明熱極發厥之證。誤編入厥陰者也。

白話文:

簡誤九條

  1. 患有癰疽膿腫而嘔吐的人,不可以治療嘔吐。膿腫自然會痊癒。癰疽膿腫是因為傷寒的熱邪聚集在胃部,無法通行,於是產生腫脹的癰疽,膿液從嘔吐物中排出。癰疽不癒合,嘔吐就不會停止。這是因為癰疽膿腫而引起的嘔吐,所以不能一概而用止嘔的藥物治療。膿液排盡,癰疽癒合後,嘔吐自然就會停止。這是胃部癰疽的雜病,應歸屬於陽明經,不屬於厥陰經。

  2. 以下九條,都不是厥陰經的本病,叔和沒有察覺,誤將其編入厥陰篇中,特地檢出另列為簡誤。其他厥陰經的進退、以及下利、嘔逆等症狀,也有不一定屬於厥陰經的。叔和認為這樣不容易辨別清楚,所以統統歸類於厥陰經,而實際上是三陰經都有的症狀。這裡還是保留原來的歸類,學習者應該用心去領會。

  3. 傷寒病人大吐大瀉,極度虛弱,又大量出汗的,是因為體內外氣鬱結,又給病人喝水,以發汗,因而導致噦(呃逆)。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胃中寒冷的緣故。

  4. 傷寒病人大吐大瀉,已經損傷了上焦,又損傷了下焦,已經極度虛弱了。即使有體內外氣鬱結未解,也必須先固護內臟,然後再疏通表邪,然後再喝水發汗。結果大量出汗,胃氣更加虛弱,又加冷水,寒邪與虛弱相互搏鬥,就會產生噦(呃逆)。噦就是呃逆。這是陽證誤治而變成寒證,不是厥陰經的本病。

  5. 病人手腳厥冷,脈象時而緊的,是邪氣結聚在胸中,心下滿悶而煩躁,飢餓卻不能進食,病在胸中,應該用吐法治療,宜用瓜蒂散。

  6. 脈象緊是實證,時而緊則表示胸中邪氣可以凝聚,但不能成為真正的實證。胸中屬於陽位,陽氣應該布散到四肢,邪氣結聚在胸中,陽氣不能布散,則手腳沒有氣血而厥冷。而胃在心下,心在胸中,所以感覺煩悶,飢餓卻不能進食,都是邪氣結聚在胸中,壓迫不適的緣故。經書上說:「高者,引而越之。」胸中的邪氣位置最高,所以應該用吐法治療。瓜蒂味苦,可以催吐,能吐出胸中結聚的邪氣。這種症狀不一定屬於陰經,陽病也會有這種情況。

  7. 傷寒病人有噦(呃逆)而腹部脹滿,觀察其前後二陰,知道哪個部位不通暢,就疏通它,就會痊癒。

  8. 有噦(呃逆)而腹部脹滿,是病在下焦而氣向上逆的緣故。這和病人想吐卻吐不出來的情況不同。想吐卻吐不出來是上行到極點而想向下,而這個是下行到極點而向上逆。經書上說:「在下者,引而竭之。」所以應該觀察其前後二陰,知道哪個部位不通暢而疏通它,那麼病邪就會從下排出,氣就不會向上逆,腹部脹滿和噦(呃逆)都會消失。這是熱邪進入太陰經而向上犯陽明經的症狀,和厥陰經無關。

  9. 嘔吐而發熱,用小柴胡湯治療。

  10. 這是邪氣在少陽經的症狀,不是厥陰經的本病,所以用小柴胡湯來和解少陽經的邪氣。邪氣消除,嘔吐和發熱都會停止。或者厥陰經的病症,又外連少陽經的,也有這種情況。但是也必須先用小柴胡湯解少陽經的邪氣為急。所謂「病自內之外,而盛於外者」,要先解其外,然後治其內。

  11. 下利(腹瀉)神志不清,有乾硬的糞便,宜用小承氣湯。

  12. 神志不清是胃實的徵兆,下利而出現這種情況,是有乾硬糞便,所謂的「利」並不是真正的通利。用小承氣湯瀉下乾硬的糞便,糞便排出,腸胃通暢,下利就會停止。經書上說:「通因通用」,就是這個道理。金匱要略中治療下利,按壓心下堅硬的,用大承氣湯,和這個是一樣的,應該互相參照。這是太陰經轉入陽明經的症狀,與厥陰經無關。

  13. 下利排出清稀的穀物,不能攻表發汗,出汗後一定會脹滿。

  14. 「清」與「圊」同義,就是未消化的穀物。這是陽氣不運化,穀物不能腐熟的緣故。應該溫養脾胃,不能攻表發汗。出汗則陽氣更虛弱,陽氣虛弱則氣機不能化運,所以一定會脹滿。這是寒邪侵犯太陰經的症狀,不是厥陰經的病症。

  15. 少陰經(腎經)勝過趺陽經(胃經),是順理成章的。

  16. 少陰經是腎經,趺陽經是胃經。下利是土不勝水引起的病症。少陰經勝過趺陽經,是水被克制,土氣旺盛,所以說順理成章。這條是為太陰經下利而設的,也與厥陰經無關。

  17. 傷寒脈象滑數而厥冷,裡有熱邪,用白虎湯治療。

  18. 傷寒脈象微弱而厥冷,是陰邪侵犯,寒邪在裡;脈象滑數而厥冷,是陽邪侵犯,熱邪在裡。陽熱在裡,陰氣被遏制,陽氣反而在內,陰氣反而在外。如果身體發熱不退,則厥冷不會停止,所以用白虎湯,以清裡熱。這是陽明經熱邪極盛而導致厥冷的症狀,誤編入厥陰經的。

3. 瘥後諸病七條

傷寒陰陽易之為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裩散主之。

陰陽易者。男子大病新瘥。尚有餘熱。婦人與之交而得病。名曰陽易。或婦人大病新瘥。餘熱未盡。男子與之交而得病者。名曰陰易。以陰陽相感。精氣交通。熱氣從之而傳易也。其人身體重少氣者。勞傷真氣。而熱勝之也。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及膝脛拘急者。精虛熱入。而脈道不通也。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則熱氣重蒸。而且上淆清陽矣。

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大病新瘥。血氣未復。餘熱未盡。而強力作勞。因復發熱者。名曰勞復。為其餘熱之氣。因勞而外浮也。枳實、梔子。所以下熱。豆豉所以散熱。蓋亦表裡之劑。而氣味輕薄。適宜於病後復發之體耳。若有宿食者。名曰食復。內經所謂食肉則復。多食則遺也。故於枳實梔子豉湯中少加大黃。以逐其宿食。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豉(一升綿裹)

上以清漿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納枳梔。煮取二升。下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溫分再服。覆令微似汗。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傷寒瘥已後更發熱者。不因作勞。亦未過食。而未盡之熱自從內而達於外也。故與小柴胡湯。因其勢而解之。且人參、甘棗。可以益病後之虛。黃芩、半夏。可以和未平之裡也。脈浮者。邪氣連表。汗之使之外解。脈沉實者。邪氣居里。下之使從里解。亦因其勢而利導之耳。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大病新瘥。而腰以下腫滿者。此必病中飲水過多。熱邪雖解。水氣不行。浸漬於下。而肌肉腫滿也。是當以急逐水邪為法。牡蠣澤瀉散咸降之力居多。飲服方寸匕。不用湯藥者。急藥緩用。且不使助水氣也。若驟用補脾之法。恐脾氣轉滯而水氣轉盛。寧不氾濫為患耶。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熬),澤瀉,栝蔞根,葶藶(熬),商陸根,蜀漆(洗去腥),海藻(洗去咸各等分)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大病瘥後。胃陰虛者。津液不生。則口乾欲飲。胃陽弱者。津液不攝。則口不渴而喜唾。至久之而尚不了了。則必以補益其虛。以溫益其陽矣。曰胃上有寒者。非必有客氣也。虛則自生寒耳。理中丸補虛溫中之良劑。不用湯者。不欲以水氣資吐也。

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主之。

大邪雖解。元氣未復。餘邪未盡。氣不足則因而生痰。熱不除則因而上逆。是以虛羸少食。而氣逆欲吐也。竹葉石膏湯乃白虎湯之變法。以其少氣。故加參、麥之甘以益氣。以其氣逆有飲。故用半夏之辛以下氣蠲飲。且去知母之鹹寒。加竹葉之甘涼。尤於胃虛有熱者為有當耳。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粳米(半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麥冬(一升去心)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納粳米。煮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日三服。

病人脈已解。而日暮微煩。以病新瘥。人強與谷。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谷則愈。

脈已解者。病邪解而脈已和也。微煩、微熱也。解則不當復煩。而日暮微煩者。以病新瘥。不當與谷而強與之。胃虛谷實。不能勝之。則發煩熱也。損谷則愈者。謂不可以藥治之。但損其穀食。則胃自和耳。

白話文:

瘥後諸病七條

傷寒病癒後,陰陽失調導致各種病症。病人會覺得身體沉重、氣短、小腹部絞痛,甚至陰部拘攣疼痛,胸部有熱感上衝,頭沉重抬不起,眼睛模糊不清,膝蓋和小腿也感到拘緊。此時,應服用燒裩散。

陰陽失調是指:男子大病初癒,體內尚存餘熱,與女子性交而致病,稱為陽易;或女子大病初癒,餘熱未盡,與男子性交而致病,稱為陰易。這是因為陰陽交感,精氣相通,餘熱隨之傳播所致。病人身體沉重、氣短,是因勞損真氣,且體內餘熱較盛;小腹部絞痛,或陰部拘攣、膝蓋和小腿拘緊,是因精氣虛弱,餘熱入侵,經脈不通;胸部有熱感上衝、頭沉重抬不起、眼睛模糊不清,是因餘熱蒸騰,上擾清陽之氣。

大病初癒後過度勞累者,應服用枳實梔子豉湯。若有宿食,可再加大黃,約五六枚棋子大小。

大病初癒,氣血未復,餘熱未盡,卻強行勞作,導致再次發熱,稱為勞復。這是因為餘熱之氣因勞動而外溢。枳實、梔子能瀉下餘熱,豆豉能散發餘熱,此方兼顧表裡,藥性輕薄,適合病後復發的體質。若有宿食,稱為食復,《內經》所言「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是也,故在枳實梔子豉湯中加入少量大黃,以排出宿食。

枳實梔子豉湯方:

枳實(三枚,炙)、梔子(十四枚,擘)、豆豉(一升,綿裹)

以上藥物用七升清水煎煮,取四升,加入枳實、梔子,再煎煮取二升,最後加入豆豉,再煮五六沸,去渣,溫服,分二次服用,蓋被微微出汗。

傷寒痊癒後再次發熱者,服用小柴胡湯。脈浮者,用汗法解之;脈沉實者,用下法解之。

傷寒痊癒後再次發熱,並非因勞動或飲食過度,而是體內餘熱未盡,自內而外發作。故用小柴胡湯,順勢解之。人參、甘草能益氣補虛,黃芩、半夏能調和未平之氣。脈浮者,邪氣在表,用汗法使其外解;脈沉實者,邪氣在裡,用下法使其內解,皆順勢而導之。

大病初癒後,腰部以下出現水腫者,服用牡蠣澤瀉散。

大病初癒,腰部以下腫脹,這是因為病中飲水過多,雖然熱邪已解,但水氣運行不暢,滯留在下部,導致肌肉腫脹。應急治水邪。牡蠣澤瀉散具有很好的利水作用,每次服用一小勺,不用加湯藥,急症緩治,避免助長水氣。若驟用補脾之法,恐脾氣更加滯塞,水氣更加旺盛,豈不更加氾濫成災?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熬)、澤瀉、栝蔞根、葶藶(熬)、商陸根、蜀漆(洗去腥)、海藻(洗去鹹,各等分)

以上七味藥,搗碎過篩,再研磨,用白開水調服一小勺,小便通暢後,停止服用。

大病初癒後,經常唾液分泌過多,久治不愈者,是胃部有寒,應服用溫陽的丸藥,如理中丸。

大病初癒後,胃陰虛者,津液不足,則口乾想喝水;胃陽虛者,津液不固,則不口渴卻經常唾液分泌過多,久治不愈,則需補益其虛,溫養其陽。所謂「胃上有寒」,非指有外邪入侵,而是虛弱自生寒邪。理中丸是溫中補虛的良藥。不用湯藥,以免水液助長唾液分泌。

傷寒痊癒後,體虛氣弱,氣逆想吐者,服用竹葉石膏湯。

雖然大邪已解,但元氣未復,餘邪未盡,氣虛則生痰,熱邪未清則氣逆。因此體虛食少,氣逆想吐。竹葉石膏湯是白虎湯的改良方,因氣虛,故加人參、麥冬以益氣;因氣逆有痰飲,故加半夏以降氣化痰;去知母的寒涼,加竹葉的甘涼,尤其適合胃虛有熱者。

竹葉石膏湯方:

竹葉(二把)、石膏(一斤)、人參(三兩)、粳米(半升)、半夏(半升,洗)、甘草(二兩,炙)、麥冬(一升,去心)

以上七味藥,用一斗水煎煮,取六升,去渣,加入粳米,煮至米熟,湯成,去米,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病人脈象已恢復正常,但傍晚略感煩躁,這是因為病癒不久,就進食過多,脾胃功能尚弱,無法消化食物,故而煩躁。減少飲食則可痊癒。

脈象已恢復正常,指病邪已解,脈象平和。既然已痊癒,就不應該再煩躁,但傍晚略感煩躁,是因為病癒不久,就進食過多,胃虛而食物積滯,故而煩躁。減少飲食則可痊癒,指的是不用藥物治療,只減少飲食,胃氣自然會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