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貫珠集》~ 卷八·厥陰篇 (2)
卷八·厥陰篇 (2)
1. 厥陰生死微甚之辨十五條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白話文:
厥陰經遭受風邪侵襲時,如果脈象呈現微弱而略浮的狀態,這通常是疾病即將好轉的跡象;相反地,如果脈象沒有浮起的表現,那麼表示病情尚未見好轉。
此厥陰經自受風邪之證。脈微為邪氣少。浮為病在經。經病而邪少。故為欲愈。或始先脈不微浮。繼乃轉而為浮者。為自陰之陽之候。亦為欲愈。所謂陰病得陽脈者生是也。然必兼有發熱微汗等候。仲景不言者。以脈該證也。若不浮則邪著陰中。漫無出路。其愈正未可期。故曰不浮為未愈。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白話文:
這段經文描述的是厥陰經受到風邪侵襲後的證狀。
- 脈搏微弱:說明邪氣較少。
- 脈搏浮起:表示疾病在經絡上。
- 經絡有病而邪氣較少,所以病情有望痊癒。
- 有些患者一開始脈搏不微弱也不浮,後來轉為浮脈:這是陰陽相爭的跡象,也表示病情有轉好的趨勢。正如醫聖張仲景所說:「陰病得到陽脈者,就能生機勃勃。」
- 但這種情況必須伴隨著發熱、輕微出汗等證候。仲景沒有特別說明,是因為脈象已經包含了這些證候。
- 如果脈搏不浮,則說明邪氣停留在陰中,沒有出路,很難痊癒。因此,脈搏不浮表明病情未癒。
如果患了傷寒病而持續腹瀉,一天裡有十多次,並且脈象反而變得沉實有力,這表明病情危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傷寒下利。至日十餘行。邪既未盡。而正已大憊矣。其脈當微或弱。而反實者。是邪氣有餘。所謂病勝臟也。故死。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也。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者。為欲自止。雖發熱。不死。
白話文:
傷寒導致腹瀉,一天拉十幾次。邪氣還沒完全排出,而正氣已經極度衰弱了。此時脈象應該微弱,但卻反常地有力,這是因為邪氣過剩,也就是所謂的「病勝正」。因此,這種情況通常會導致死亡。
如果病人有腹瀉的症狀,且脈象呈現沉弦的特徵,這表示病人的病情較為嚴重,有下部沉重的感覺。若脈象洪大,則表示腹瀉尚未停止。假如脈象呈現微弱且快速的狀態,這通常是腹瀉即將自行停止的跡象。即使病人伴有發熱的症狀,也不至於危及生命。
沉為里為下。弦為陰。下利脈沉弦者。陰邪在裡。而盛於下。故下重也。脈大者。邪氣盛。經曰、大則病進。故為未止。脈微弱。為邪氣微。數為陽氣復。陰寒下利。陽復而邪微。則為欲愈之候。雖復發熱。亦是陽氣內充所致。不得比於下利發熱者死之例也。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下利脈數。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復緊。為未解。
白話文:
沉脈代表內部,主裡證。弦脈代表陰證。下利時脈象沉且弦,表示陰寒邪氣在體內,且集中在下部,所以會腹重下墜。脈象大,說明邪氣旺盛。經典說:「脈象大則病情會加重。」所以表示病情尚未控制。脈象微弱,表示邪氣微弱。脈象數,表示陽氣恢復。陰寒下利時,陽氣恢復而邪氣微弱,表示即將痊癒。即使再次發燒,也是陽氣內盛所致,不能與下利同時發燒而致死的病症相提並論。
如果有人拉肚子時伴有一些輕微發燒並且感到口渴,而脈搏較弱,那麼通常情況下身體會自行康復。另外,如果拉肚子時脈搏較快,同時伴有輕微發燒和出汗,這也可能是身體正在逐漸好轉的跡象,可以自然痊癒。但是,假如之後脈搏變得又緊又急,那就表示病情可能還沒有真正緩解。
此二條亦為陰邪下注者設。微熱而渴。與脈數有微熱汗出。並陽氣內充之象。而脈弱又陰氣衰退之徵。故令自愈。夫脈弱者。脈緊去而轉弱也。設復緊。則陰邪仍盛。其病豈能遽已耶。
下利脈數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白話文:
這兩種方法也是針對陰邪下注的情況。有輕微發熱和口渴。與脈搏快、有輕微發熱出汗的情況類似。都是陽氣內盛,而脈搏又弱,陰氣衰退的表現。所以讓它自行恢復。脈搏弱的人,是脈搏從緊脈轉為弱脈的。如果脈搏又變緊,則說明陰邪仍然旺盛。這種情況怎麼能很快好呢?
當病人出現腹瀉、脈搏快速且感到口渴的情況時,往往能夠自行康復。然而,如果症狀沒有好轉,那麼必定會有排泄物中帶有膿血的情形,這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所導致的。
此亦陰邪下利而陽氣已復之證。脈數而渴。與下利有微熱而渴同意。然脈不弱而數。則陽之復者已過。陰寒雖解熱氣旋增。將更傷陰而圊膿血也。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白話文:
這也是陰邪導致腹瀉,而陽氣已經恢復的症狀。脈搏快速且感到口渴。類似於腹瀉伴有輕微發熱和口渴。但是,脈搏不弱而快速,說明陽氣的恢復過度了。雖然陰寒得到緩解,但熱氣迅速增加。將會進一步損傷陰氣,並導致大便中出現膿血。
如果有人發燒並且手足逆冷七天,同時伴有腹瀉的情況,這是非常難治療的病症。
發熱而厥者。身發熱而手足厥。病屬陽而里適虛也。至七日。正漸復而邪欲退。則當厥先已而熱後除。乃厥熱如故。而反加下利。是正不復而里益虛矣。夫病非陰寒。則不可以辛甘溫其里。而內虛不足。復不可以苦寒堅其下。此其所以為難治也。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白話文:
發燒但手腳冰冷的人。身體發熱,但手腳冰涼。這是陽盛而陰虛的病症。到第七天,陽氣逐漸恢復,陰寒之邪想要消退。那麼應該是手腳冰冷先退,發熱才消除。現在手腳冰冷和發熱沒有改善,反而出現腹瀉。這是因為陽氣沒有恢復,陰虛更嚴重了。如果是陰寒引起的疾病,就不能用辛溫的藥物來溫補陰虛的裡氣。而如果裡氣虛弱,也不能用寒涼的藥物來固澀下焦。這就是這種病難以治療的原因。
如果患了傷寒病而有發燒的症狀,同時又伴有腹瀉、手腳冰冷、四肢逆冷,以及煩躁不安、無法安睡的情況,這表明病情嚴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者。邪氣從外之內。而盛於內也。至躁不得臥。則陽氣有立亡之象。故死。此傳經之邪。陰氣先竭。而陽氣後絕者也。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白話文:
傷寒發高燒,並伴隨腹瀉、手腳冰冷等症狀。這是因為外來的邪氣進入體內,在體內聚集。如果病人煩躁不安,無法入睡,則表示陽氣有隨時消失的徵兆,因此會死亡。這種情況屬於傳經之邪,陰氣先耗竭,陽氣後續消失。
如果得了傷寒病而發燒,並且腹瀉非常嚴重,甚至手足冰冷、昏迷狀況不斷加劇的話,這是很危險的徵兆,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發熱。下利厥逆。證與上同。而下利至甚。則陰欲亡。厥逆不止。則陽亦傷。雖不躁猶死也。此亦傳經之邪。陰先竭而陽後絕者也。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白話文:
發高燒,伴有腹瀉和冷汗。症狀與上面提到的相同,但腹瀉非常嚴重,會導致陰氣耗盡。如果冷汗不止,陽氣也會受到損傷。即使病人沒有躁動不安,也可能死亡。這也是一種傳經之邪,陰氣先衰竭而後陽氣斷絕。
大約在患了傷寒六、七天後,如果原本排便不順的狀況沒有好轉,反而開始出現發燒和腹瀉的情況,而且病人出汗不止的話,這個人可能會有生命危險。這是因為身體內陰分過盛而陽氣衰竭所導致的。
寒傷於陰。至六七日發熱者。陽復而陰解。雖下利猶當自止。所謂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也。乃傷寒六七日。本不下利。而忽熱與利俱見。此非陽復而熱也。陰內盛而陽外亡也。若其人汗出不止。則不特不能內守。亦並無為外護矣。是謂有陰無陽。其死必矣。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白話文:
寒氣損傷了陰氣,在六到七天後發熱,這是因為陽氣恢復了而陰氣消散了,即使出現腹瀉,也應該會自動停止。所謂傷寒先出現手足冰冷,之後發熱並腹瀉的,必定會自行停止。但是,如果傷寒六到七天後沒有腹瀉,突然出現發熱和腹瀉同時發生的情況,這並不是陽氣恢復而發熱,而是陰氣在內部過盛,而陽氣在外表消失。如果這個人汗出不止,那麼不僅不能內守,也不能在外護衛了。這種情況稱為「陰盛陽虛」,必定會死亡。
下利(腹瀉),手腳冰涼,脈搏弱到幾乎摸不到的人,進行灸療後仍然無法回暖。如果之後脈搏不僅沒有恢復,反而出現微弱的喘息狀況,這表明病情危重,可能有生命危險。
陰寒下利。而至厥冷無脈。陽氣將竭而死矣。灸之所以通既絕之陽。乃厥不回。脈不還而反微喘。殘陽上奔。大氣下脫。故死。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白話文:
嚴重腹瀉,導致身體極度虛寒,脈搏微弱甚至消失。這是陽氣將要完全耗盡而死亡的徵兆。艾灸原本是用於疏通已經阻絕的陽氣,但現在艾灸卻無法讓虛寒的症狀緩解,脈搏也無法恢復,反而出現微弱的喘息。這是因為體內的陽氣已經虛弱並往上蒸騰,而大氣則向下脫離身體,所以會導致死亡。
在腹瀉之後,如果脈象消失,手腳冰冷,經過一段大約兩小時的時間(晬時),如果脈搏恢復正常,手腳也回暖了,那麼此人有存活的可能。反之,如果脈象依然沒有恢復,則預後不良,可能有生命危險。
晬時、周時也。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者。陰先竭而陽後絕也。是當俟其晬時。經氣一周。其脈當還。其手足當溫。若脈不還。其手足亦必不溫而死矣。
傷寒六七日。脈微。手足厥冷。煩躁。灸厥陰。厥不還者死。
白話文:
晬時,就是一周天的氣血運行時間。如果在腹瀉後,脈搏消失,手腳冰冷,表示陰液先耗盡,陽氣後斷絕。這時應等待一個晬時,等到經氣運行一週後,脈搏應該會恢復,手腳也會變溫暖。如果脈搏沒有恢復,手腳也不會變溫,那麼患者必定會死亡。
在患了傷寒六、七天之後,如果病人的脈搏變得微弱,手腳冰冷,並且感到焦躁不安,這時應該使用灸法來治療厥陰經的問題。但如果施灸後,手腳依然冰冷、沒有回溫的跡象,那麼這位病人的情況就非常危急,可能有生命危險。
傷寒六七日。陽氣當復。陰邪當解之時。乃脈不浮而微。手足不煩而厥冷。是陰氣反進。而陽氣反退也。煩躁者。陽與陰爭。而陽不能勝之也。灸厥陰。所以散陰邪而復陽氣。陽復則厥自還。設不還。則陽有絕而死耳。是故傳經之邪至厥陰者。陰氣不絕則不死。直中之邪入厥陰者。陽氣不復則不生也。
白話文:
傷寒持續六七天後,陽氣應該恢復,陰邪應該被化解的時候,脈象卻不浮弱,手腳不煩熱反而冰冷,這是因為陰氣反進,陽氣反退的緣故。煩躁不安這是陽氣與陰邪爭鬥,而陽氣不能勝過陰邪。灸治厥陰,目的是驅散陰邪,恢復陽氣。陽氣恢復後,冰冷的症狀自然會消失。假設症狀沒有消失,那麼陽氣很有可能已經衰竭,導致死亡。所以說,風邪傳經至厥陰,只要陰氣不絕,人就能活命。而直入厥陰的邪氣,如果陽氣不能恢復,人就無法存活。
傷寒脈遲。六七日。而反與黃芩湯徹其熱。脈遲為寒。今與黃芩湯。復除其熱。腹中應冷。當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
白話文:
脈搏快代表有熱。脈搏慢代表有寒。這是看病時最重要的原則。有熱就用清熱的藥。有寒就用溫熱的藥。這是醫治疾病的基本法則。可是,傷寒的脈搏很慢,經過六七天都沒有變化,那麼確定是寒症。卻反過來給患者服黃芩湯,反而祛除了身體的熱。這就導致更加寒上加寒。這樣一來,陽氣耗盡,寒氣獨盛。依據法則,患者應該是腹部寒冷不能進食。現在反而能進食,並不是胃氣旺盛,而是胃中的陽氣都耗盡了。就像窮人炫富一樣。 脈數為熱。脈遲為寒。診家之大要也。熱者清之。寒者溫之。醫家之大法也。乃傷寒脈遲。至六七日而不變。其為寒無疑矣。而反與黃芩湯。復除其熱。是以寒益寒也。於是陽氣消亡。陰寒獨勝。法當腹中冷而不能食。今反能食者。非胃氣盛也。胃中之陽。發露無餘。譬之貧兒誇富。
罄諸所有而暴之於外。雖炫耀目前。然其儘可立而待也。故直斷之曰。此名除中。必死。
厥陰病欲解時。從寅至卯上。
厥陰屬風木之臟。寅卯為木王之時。臟氣勝而邪氣解。亦如三陽及太少二陰之例也。
白話文:
罄盡所有且猛然地顯露於外在。雖然短暫地炫目奪目,然而其結果必定迅速降臨,無法避免。因此,直接斷言這稱為「除中」,必將走向死亡。
厥陰病趨向緩解的時機,在於寅時到卯時之間。
厥陰屬於風木性質的臟腑,寅時和卯時正值木元素旺盛的時段。在這些時刻,臟腑本身的正氣得以克服邪氣,情況就如同其他三陽以及太少二陰的病情轉機一樣。
2. 厥陰清法五條
厥陰病。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白話文:
厥陰病的情況下,如果病人感到口渴想喝水,應該少量多次給予飲水,這樣會逐漸好轉。
厥陰之病。本自消渴。雖得水未必即愈。此云渴欲飲水。少少與之愈者。必厥陰熱邪還返陽明之候也。熱還陽明。津液暴竭。求救於水。少少與之。胃氣則和。其病乃愈。若系厥陰。則熱足以消水。而水豈能消其熱哉。
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患有厥陰病的人,通常是糖尿病。儘管得了糖尿病,不一定喝水就會好。文中所講的口渴想喝水,給點水就好的情況,一定是厥陰熱邪轉移到陽明的徵兆。熱邪轉移到陽明,津液會突然耗盡。因此,患者需要喝水求救。給予少量的水,胃氣就會調和,疾病就能好。如果只是厥陰病,那麼熱邪可以消耗水分,而水分怎麼能消耗熱邪呢?
如果一個人腹瀉後想喝水,這是因為體內有熱的緣故。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白頭翁湯】作為主要治療方劑。
傷寒自利不渴者。為臟有寒。太陰自受寒邪也。下利慾飲水者。以里有熱。傳經之邪。厥陰受之也。白頭翁湯除熱堅下。中有秦皮。色青味苦。氣涼性澀。能入厥陰。清熱去濕而止利也。
白話文:
傷寒後腹瀉卻不感到口渴,是因為臟腑有寒氣。原因是太陰經受了寒邪侵襲。腹瀉並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邪氣傳到厥陰經,厥陰經受到影響。
白頭翁湯可以去除熱氣、止住腹瀉。湯中含有秦皮,秦皮呈青色,味道苦澀。性質涼而澀,可以進入厥陰經,清熱除濕,止瀉。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二兩),黃連,黃柏,秦皮(各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白頭翁湯方 解釋
藥材:
- 白頭翁:2 兩
- 黃連:3 兩
- 黃柏:3 兩
- 秦皮:3 兩
製法:
-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鍋中,加入 7 升水。
- 煮至剩下 2 升。
- 濾去藥渣,溫熱服用 1 升。
- 若症狀未改善,可再服用 1 升。
功效: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因熱邪下注腸胃而引起的腹瀉,症狀表現為腹瀉頻繁、排泄物量多且顏色偏黃,並伴有肛門灼熱感。
說明:
- 此處的「兩」是指古代重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 30 克。
- 「升」是指古代容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 1000 毫升。
現代觀點:
白頭翁湯方中所用的藥材都具有清熱解毒、止瀉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此方可能通過抑制腸道炎症、調節腸道菌群等機制來達到治療腹瀉的目的。
注意事項:
- 本方僅供參考,請勿自行配藥服用。
- 患有腹瀉症狀時,應及時就醫,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
傷寒熱邪入里。因而作利者。謂熱利。下重即後重。熱邪下注。雖利而不得出也。白頭翁苦辛除邪氣。黃連、黃柏、秦皮。苦以堅之。寒以清之。澀以收之也。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白話文:
當寒邪侵入身體內部時,就會引起腹瀉。這種腹瀉稱為「熱利」。「下重」就是指肛門沉重感,是因為熱邪下注導致,即使腹瀉也不能排出。
白頭翁味苦辛,可以去除邪氣。黃連、黃柏、秦皮味苦,可以固澀。寒性可以清熱,澀性可以收斂。
在腹瀉之後,如果感到更加煩躁不安,並且在按壓心下部位時感覺柔軟不實,這屬於虛性煩躁的症狀。這種情況下,適合使用「梔子豉湯」進行治療。
下利後更煩者。熱邪不從下減而復上動也。按之心下濡。則中無阻滯可知。故曰虛煩。香豉、梔子。能徹熱而除煩。得吐則熱從上出而愈。因其高而越之之意也。
白話文:
腹瀉後感到更加煩躁的:這是因為熱邪沒有從下部排出,反而又上竄引起的。按壓心窩區域,如果感覺到濕潤,說明腸胃沒有阻塞。所以說這種煩躁是虛熱引起的。香豉和梔子可以清熱除煩。如果出現嘔吐,說明熱邪從上部排出,病情就會好轉。這是因為香豉和梔子有升散熱邪的作用。
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而遲。手足厥逆。下部脈不至。咽喉不利。吐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病發六七天後,下利頻繁後,寸關脈沉弱而緩慢,手腳發冷,下部脈搏摸不到,咽喉不適,吐出膿血,腹瀉不止的,病情較難治療。服用麻黃升麻湯治療。
傷寒六七日。寒已變熱而未實也。乃大下之。陰氣遂虛。陽氣乃陷。陽氣陷。故寸脈沉而遲。陰氣虛。故下部脈不至。陰陽並傷。不相順接。則手足厥逆。而陽邪之內入者。方上淫而下溢。為咽喉不利。為吐膿血。為泄利不止。是陰陽上下並受其病。而虛實冷熱。亦復混淆不清矣。
白話文:
傷寒六七天後,寒證已經變成熱證,但熱證還不嚴重。於是大幅度下瀉,導致體內的陰氣虛弱,陽氣下陷。陽氣下陷,所以寸脈沉細而遲緩。陰氣虛弱,所以下部的脈搏摸不到。陰陽氣血同時受損,不能互相協調,導致手腳冰涼。而陽邪入侵體內,向上侵犯咽喉,向下溢出腸胃,所以出現咽喉痛、吐出膿血、拉肚子不止的症狀。這是陰陽上下同時受病,虛實冷熱混雜不清。
是以欲治其陰。必傷其陽。欲補其虛。必礙其實。故曰此為難治。麻黃升麻湯合補瀉寒熱為劑。使相助而不相悖。庶幾各行其事。而並呈其效。方用麻黃、升麻。所以引陽氣發陽邪也。而得當歸、知母、葳蕤、天冬之潤。則肺氣已滋。而不蒙其發越之害矣。桂枝、乾薑。所以通脈止厥也。
白話文:
因此,想要調治身體的陰虛,必定會損傷陽氣。想要補益虛弱,必定會阻礙實證的治療。所以說這是難以治療的。
麻黃升麻湯將補陽和瀉熱的藥物配伍,讓它們相互配合而不相抵觸。這樣才能各司其職,發揮效用。
方中使用麻黃、升麻,是為了引領陽氣,發散陽邪。而當歸、知母、葳蕤、天冬具有滋潤的作用,可以滋養肺氣,防止陽氣發散過度而造成的傷害。桂枝、乾薑可以通暢經脈,止住手腳冰冷的症狀。
而得黃芩、石膏之寒。則中氣已和。而不被其燥熱之烈矣。其芍藥、甘草、茯苓、白朮則不特止其泄利。抑以安中益氣。以為通上下和陰陽之用耳。
麻黃升麻湯方
白話文:
這樣就能得到黃芩、石膏的寒涼之性,使中氣恢復和諧,就不會被燥熱之氣所侵犯。至於芍藥、甘草、茯苓、白朮,它們不僅能止瀉,更能安中益氣,使上下氣流通暢,陰陽調和。
麻黃(二兩半去節),當歸,升麻(各一兩一分),知母,黃芩,葳蕤(各十八銖),石膏(綿裹碎),白朮,乾薑,白芍,天冬(去心),桂枝,茯苓,甘草(炙各六銖)
白話文:
麻黃:2兩半,去除節結 當歸:1兩1分 升麻:1兩1分 知母:18銖 黃芩:18銖 葳蕤:18銖 石膏:包裹碎石膏 白朮:6銖 乾薑:6銖 白芍:6銖 天冬:去心,6銖 桂枝:6銖 茯苓:6銖 甘草:炙甘草,6銖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納諸藥。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飯頃。令盡汗出愈。
白話文:
以上 14 味藥材,加入一斗水。先煮麻黃兩三次,去除浮沫。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剩下三升。過濾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用的間隔時間,大約是煮三鬥米飯的時間。服藥後,會大量出汗,如果出汗充足,病情就會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