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回本書目錄

1. 卷六·太陰篇

2. 辨列太陰條例大意

太陰者。土也。在臟為脾。在氣為濕。傷寒傳經之熱。入而與之相摶。則為腹滿吐利等證。直中之寒。入而與濕相摶。亦為腹滿吐利等證。但有肢冷肢溫。脈遲脈數。口渴不渴之異耳。又三陰為三陽之裡。而三陰亦自有表裡。是以風寒所中。不必盡入於臟。而亦留連於經。故有太陰中風之條。

與桂枝發汗之法。又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此為經臟俱病之證。故與先里後表之法。乃今之論三陰者。但云直中傳經而已。是知有三陰之裡。不知有三陰之表也。茲篇先列臟病。次列經病。又次為經臟俱病。凡十條。為一卷。

白話文:

辨列太陰條例大意

太陰屬土,在臟腑是脾,在氣是濕。傷寒傳經的熱邪侵入脾胃,與脾胃的濕邪相搏,就會出現腹脹、嘔吐、腹瀉等症狀。直接侵犯脾胃的寒邪,與脾胃的濕邪相搏,也會出現腹脹、嘔吐、腹瀉等症狀。只是在肢體冷暖、脈搏快慢、口渴與否等方面有所不同。此外,三陰經是三陽經的裡層,而三陰經自身也存在表裡關係。因此,風寒侵襲不一定都深入臟腑,也可能停留在經絡上,所以才有「太陰中風」的條目。

有些情況需要使用類似桂枝湯的發汗方法,同時伴隨腹瀉、腹脹、身體疼痛,這是經絡和臟腑都患病的表現,所以需要先治裡後治表。現在論述三陰經的書籍,只說寒邪直接侵犯或傳經,卻不知道三陰經也有表裡之分。因此本文首先列出臟腑病變,其次列出經絡病變,再次列出經絡和臟腑同時患病的情況,一共十條,編成一卷。

3. 太陰諸法

4. 太陰臟病脈證治六條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此足太陰病之的證也。太陰之脈。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故其病有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腹痛等證。然太陰為病。不特傳經如是。即直中亦如是。且不特傷寒如是。即雜病亦如是。但有屬陰屬陽。為盛為虛之分耳。而太陰者。臟也。滿而不實。法不可下。若下之。則胸下結硬。中氣傷者。邪氣必結也。

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

病在太陽。不與解表。而反攻裡。因而邪氣乘虛陷入太陰之位。為腹滿而時痛。陶氏所謂誤下傳者是也。夫病因邪陷而來者。必得邪解而後愈。而臟陰為藥所傷者。亦必以藥和之而後安。故須桂枝加芍藥湯主之。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藥所以安傷下之陰也。按金匱云、傷寒陽脈澀。

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與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此亦邪陷陰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藥。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膠飴者。以其腹滿。不欲更以甘味增滿耳。

桂枝加芍藥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更加芍藥三兩。隨前共六兩。余依桂枝湯法。

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

此承上條而言。腹滿而未實。痛而不甚者。可以桂枝加芍藥。和而解之。若大實大痛者。邪氣成聚。必以桂枝加大黃。越陷邪而去實滯也。夫太陰、脾臟也。臟何以能實而可下。陽明者。太陰之表。以膜相連。臟受邪而腑不行則實。故脾非自實也。因胃實而實也。大黃所以下胃。豈以下脾哉。少陰厥陰亦有用承氣法。詳見各篇。所當互考。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甘草(三兩炙),大黃(一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太陰病。脈弱。其人續自便利。設當行大黃、芍藥者。宜減之。以其人胃氣弱。易動故也。

此亦承上條而言。大黃、芍藥之得以用者。為其胃實而便堅也。若其人脈弱。續自便利。則雖有大實痛證。此法不可用矣。即欲用之。亦宜量減而與之。所以然者。胃氣弱而不振。邪氣不聚而易動。故可以緩圖。而難以峻攻也。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者。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穢腐當去故也。

傷寒脈浮而緩者。脈緊去而成緩。為寒欲變熱之證。如太陽第四十七條之例也。手足自溫。非太陰定證。見太陰有寒。手足必寒。有熱。手足乃自溫耳。又陽明受熱。即一身及手足熱。太陰則身不熱。而手足溫。茲寒已變熱。而手足自溫。則傷寒之邪。不之陽明而之太陰。而其脈仍浮。

則其邪亦未盡入。故曰系在太陰。謂以太陽而內連太陰也。於法太陰受熱而汗不出者。熱與濕摶。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其熱得通。不能蒸郁為黃矣。至七八日。暴煩下利者。正氣內作。邪氣欲去也。雖日十餘行。繼必自止。所以然者。脾家本有穢腐當去。故為自利。穢腐盡。

則利亦必自止矣。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自利不渴者。太陰本自有寒。而陰邪又中之也。曰屬太陰。其臟有寒。明非陽經下利。及傳經熱病之比。法當溫臟祛寒。如四逆湯之類。不可更以苦寒堅之清之。如黃芩湯之例也。

白話文:

太陰臟病脈證治六條

太陰臟腑生病,會有腹脹嘔吐、吃不下東西、腹瀉不止、腹部時常疼痛等症狀。如果用瀉下之法治療,反而會導致胸下結硬。這是足太陰經病變的典型表現。足太陰經脈循行腹部,連繫脾臟和胃,上達膈肌,經過咽喉,所以才會出現腹脹、嘔吐、食慾不振、腹瀉、腹痛等症狀。然而,太陰臟腑的病變,不只限於經絡循行路線上的症狀,直接發病也是如此;也不僅限於傷寒病,其他雜病也一樣會有此症狀。只是會有陰陽屬性、虛實盛衰的區別而已。太陰屬陰,是臟腑,腹脹卻非實證,不宜瀉下,如果瀉下,反而會導致胸下結硬,因為中氣受損,邪氣就會凝結。

如果原本是太陽經的病症,醫生卻誤用瀉下之法,導致腹脹時痛,就屬於太陰經病變了,此時應該用桂枝加芍藥湯治療。

如果疾病始於太陽經,卻沒有用解表的方法治療,反而攻治裡證,導致邪氣乘虛而入,侵犯太陰經,就會造成腹脹時痛,這也就是陶弘景所說的「誤下傳」的情況。疾病是因為邪氣入侵而發生的,就必須先去除邪氣才能痊癒;而臟腑陰氣因為藥物而受損,也必須用藥物調和才能恢復健康。因此,必須使用桂枝加芍藥湯來治療。桂枝可以疏通外邪,芍藥可以安撫因瀉下而受損的陰氣。按照《金匱要略》記載,傷寒病陽脈澀滯,陰脈弦緊,腹部劇烈疼痛,應該服用小建中湯,如果效果不佳,再服用小柴胡湯。這也是邪氣侵犯陰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藥湯也具有小建中湯的功效。不用麥芽膏糖是因為患者腹脹,不想用甜味的食物增加腹脹感。

桂枝加芍藥湯方: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再加芍藥三兩,共計六兩,其他藥物劑量依照桂枝湯的比例。

如果疼痛劇烈,腹脹堅實,則應該使用桂枝加大黃湯治療。

這是承接上一條的論述。如果腹脹但不堅實,疼痛不劇烈,可以用桂枝加芍藥湯,溫和地化解邪氣。但如果腹脹堅實,疼痛劇烈,邪氣凝聚,就必須用桂枝加大黃湯,瀉去邪氣和實滯。太陰屬脾臟,臟腑為何會實證而可以瀉下呢?因為陽明經是太陰經的外表,二者以膜相連,臟腑受邪氣侵犯,而腑臟功能失常,就會造成實證。所以脾臟本身並非實證,而是因為胃實而導致脾臟也實。大黃瀉的是胃,並非瀉脾臟。少陰經、厥陰經也有一些情況可以使用承氣湯,詳見各篇,應該互相參照。

桂枝加大黃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炙甘草(三兩)、大黃(一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芍藥(六兩)

以上六味藥,用水七升,煮成三升,去渣,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太陰經病變,脈象虛弱,患者持續腹瀉,如果需要使用大黃、芍藥,應該減量使用,因為患者胃氣虛弱,容易受影響。

這也是承接上一條的論述。大黃、芍藥之所以可以使用,是因為胃實且大便堅硬。如果患者脈象虛弱,持續腹瀉,即使有腹脹疼痛的症狀,也不能使用此法。如果一定要用,也應該減量使用。原因是胃氣虛弱,邪氣不凝聚而容易移動,所以應該緩和治療,不宜峻猛攻邪。

傷寒病,脈象浮緩,手腳溫暖,這是邪氣停留在太陰經的表現。太陰經病變,身體會發黃,但如果小便通暢,則不會發黃。到七八天時,突然出現煩躁、腹瀉,一天十幾次,但最後會自行停止,這是因為脾胃積聚穢濁之物,需要排出。

傷寒病脈象浮而緩,是脈象由緊變緩,這是寒邪將要轉為熱邪的徵兆,如同太陽經的第四十七條的例子。手腳溫暖並非太陰經的確定證據,太陰經有寒邪,手腳一定冰冷;有熱邪,手腳才會溫暖。陽明經受熱,則全身和手腳都熱;太陰經則身體不熱,而手腳溫暖。這裡寒邪已經轉為熱邪,手腳溫暖,則傷寒邪氣沒有侵犯陽明經,而是侵犯太陰經,但脈象仍然浮緩。

說明邪氣尚未完全入侵,所以說邪氣停留在太陰經,是指由太陽經內連太陰經。按理來說,太陰經受熱而不出汗,熱邪與濕邪交結,應該會使身體發黃。如果小便通暢,熱邪可以排出,就不會蒸郁成黃。到七八天時,突然出現煩躁、腹瀉,這是正氣內生,邪氣將要排出。即使一天十幾次,也會自行停止。這是因為脾胃本來就有穢濁之物需要排出,所以腹瀉。穢濁之物排乾淨了,腹瀉自然就會停止。

腹瀉但不渴,屬於太陰經病變,是因為臟腑有寒邪的緣故,應該溫補,可以使用四逆湯類藥物。

腹瀉但不渴,是因為太陰經本身就有寒邪,又受到陰邪侵犯。所以說屬於太陰經病變,臟腑有寒邪,這與陽經腹瀉以及傳經熱病不同。治療方法應該是溫補臟腑,祛除寒邪,例如四逆湯類藥物,不可以再用苦寒的藥物來清熱,例如黃芩湯。

5. 太陰經病證治二條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此太陰自中風邪之證。不從陽經來也。夫太陰、脾也。風、陽邪也。脾主行氣於四肢。而風淫為末病。故太陰中風。四肢煩熱而疼痛也。脈陽微陰澀而長者。陽無病而陰受邪。而澀又為邪氣之將衰。長為正氣之方盛。正盛邪衰。故為欲愈。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太陰脈浮有二義。或風邪中於太陰之經。其脈則浮。或從陽經傳入太陰。旋覆反而之陽者。其脈亦浮。浮者。病在經也。凡陰病在臟者宜溫。在經者則宜汗。如少陰之麻黃附子細辛。厥陰之麻黃升麻皆是也。桂枝湯甘辛入陰。故亦能發散太陰之邪。

白話文:

太陰經病證治二條

脾經受風寒,導致四肢痠痛,脈象是陽氣微弱、陰氣滯澀而脈搏較長,預示病情將要好轉。

這是脾經本身受風寒的症狀,並非從陽經傳來的。脾經主管氣血運行於四肢,而風邪屬陽邪,是外邪,因此脾經受風寒,就會出現四肢痠痛的症狀。脈象陽氣微弱、陰氣滯澀而脈搏較長,說明陽氣並無大礙,陰氣受邪侵,而滯澀表示邪氣將要衰退,脈搏較長則代表正氣旺盛。正氣盛而邪氣衰,所以病情將要好轉。

如果脾經病症,脈象浮,可以發汗治療,宜用桂枝湯。

脾經脈象浮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風邪直接侵犯脾經,脈象就浮;另一種是從陽經傳到脾經,又反覆傳回陽經,脈象也浮。脈象浮表示病邪在經絡。一般來說,陰經病邪在臟腑宜溫補,在經絡則宜發汗。例如少陰經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厥陰經的麻黃升麻湯都是如此。桂枝湯性味甘溫辛香,可以入陰經,因此也能發散脾經的邪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