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五·少陽篇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少陽篇 (3)

1. 大柴胡湯證一條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而有柴胡證。乃邪氣去太陽之陽明。而復之少陽也。少陽不可下。而反二三下之。於法為逆。若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所謂柴胡湯病證而下之。若柴胡證不罷者。復與柴胡是也。若服湯已。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者。邪氣鬱滯於裡。

欲出不出。欲結不結。為未解也。與大柴胡以下里熱則愈。亦先表后里之意也。此條自太陽篇移入。

大柴胡湯方

柴胡(八兩),半夏(八兩),黃芩(三兩),生薑(五兩),枳實(四枚),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擘),大黃(二兩酒浸)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按大柴胡有柴胡、生薑、半夏之辛而走表。黃芩、芍藥、枳實、大黃之苦而入里。乃表裡並治之劑。而此云大柴胡下之者。謂病兼表裡。故先與小柴胡解之。而後以大柴胡下之耳。蓋分言之。則大小柴胡各有表裡。合言之。則小柴胡主表。而大柴胡主裡。古人之言。當以意。逆往往如此。

白話文:

太陽病持續十多天後,反覆瀉下兩三次,四五天後,柴胡證(指少陽病證)仍然存在,就先服用小柴胡湯。如果服用後嘔吐不止,心下痞滿急迫,心中鬱悶煩躁,表示病邪未解,此時應服用大柴胡湯攻下,瀉下後就能痊癒。

太陽病持續十多天出現柴胡證,是因為邪氣離開太陽經而入侵少陽經。少陽病本不應下瀉,卻反覆瀉下兩三次,這是違背治療原則的。如果四五天後柴胡證仍然存在,先服用小柴胡湯,這是在柴胡病證的情況下瀉下治療。如果柴胡證仍然沒有好轉,就再服用小柴胡湯。服用湯藥後,如果嘔吐不止,心下痞滿急迫,心中鬱悶煩躁,那是因為邪氣鬱結於內,既想外出又出不去,既想凝聚又凝聚不了,表示病邪未解,需要服用大柴胡湯來瀉下裡熱,才能痊癒。這也是先治表後治裡的原則。這一條內容從《太陽篇》移到這裡。

大柴胡湯藥方:

柴胡八兩,半夏八兩,黃芩三兩,生薑五兩,枳實四枚,芍藥三兩,大棗十二枚(掰開),大黃二兩(酒浸泡)。

以上八味藥材,加水一斗二升,煎煮至六升,去渣,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日三次。

大柴胡湯包含柴胡、生薑、半夏等辛味藥材,能發散表邪;也包含黃芩、芍藥、枳實、大黃等苦味藥材,能瀉下裡熱。因此是大柴胡湯是表裡雙解的方劑。文中提到「大柴胡湯下之」,是指病情兼具表裡證,所以先用小柴胡湯疏解表邪,然後再用大柴胡湯攻下裡熱。簡而言之,大小柴胡湯各有表裡兼治的作用,但總體來說,小柴胡湯偏重於治表,大柴胡湯偏重於治裡。理解古人的醫案,需用心領會,反常的治療方法往往也是如此。

2. 少陽刺法第三

3. 刺法四條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腹滿譫語。里之實也。其脈當沉實。而反浮緊。則非裡實。乃肝邪乘脾。氣窒而熱也。縱、直也。以肝木製脾土。於理為直。故曰縱。發熱惡寒。表有邪也。其病不當有渴。

而反大渴。則非內熱。乃肝邪乘肺。氣鬱而燥也。以里無熱。不能消水。故腹滿而汗出。小便利。則肺氣以行。故愈。橫、不直也。以木畏金而反乘金。於理為曲。故曰橫。二者俱瀉肝邪則愈。故刺期門。期門、肝之募也。設不知而攻其實熱則誤矣。此病機之變。不可不審也。

太陽與少陽並病。頭項強痛。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當刺大椎第一節、肺俞、肝俞。慎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脈弦。五六日。譫語不止。當刺期門。

太陽少陽並病。心下硬。頸項強而眩者。當刺大椎、肺俞、肝俞。慎勿下之。

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少陽之脈。起目銳眥。上抵頭角。其內行者。由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故頭項強痛者。太陽之邪未罷。或眩冒。時如結胸。心下痞硬者。少陽之邪方盛也。大椎在脊骨第一節上。刺之所以瀉太陽邪氣。而除頸項之強痛。肺俞在脊骨第三節下兩旁。

肝俞在第九節下兩旁。刺之所以瀉少陽邪氣。而除眩冒。時如結胸。及心下之痞硬。慎不可發汗。以亡胃液。液亡胃燥。必發譫語。且恐少陽之邪得乘虛而干胃也。若脈弦。至五六日。譫語不止。是少陽勝而陽明負。亦如陽明與少陽合病之為失也。故當刺期門。以瀉少陽之邪。

亦慎勿下之。以虛其胃。胃虛邪陷。必作結胸。如本論云、太陽少陽並病。而反下之。成結胸也。

白話文:

刺法四條

傷寒肚子脹痛,神志不清說胡話,寸口脈浮而緊,這是肝氣犯脾,稱為「縱」,刺期門穴。

傷寒發熱,畏寒怕冷,非常口渴想喝水,肚子一定脹,自己出汗,小便通利,病情將要好轉,這是肝氣犯肺,稱為「橫」,刺期門穴。肚子脹痛,神志不清說胡話,是裡實證,脈象應該沉而實,但反而浮緊,就不是裡實,而是肝邪犯脾,氣機阻滯而發熱。「縱」是直的意思,肝木克脾土,在道理上是直的,所以叫「縱」。發熱惡寒,是表邪在表,病症不應該口渴,而反而很渴,就不是內熱,而是肝邪犯肺,氣機鬱結而乾燥。因為裡邊沒有熱,不能消解水分,所以肚子脹痛,又出汗,小便通利,這是肺氣在運行,所以病情好轉。「橫」是不直的意思,木克金卻反過來侵犯金,在道理上是曲的,所以叫「橫」。兩種情況都瀉掉肝邪就能痊癒,所以刺期門穴。期門是肝的募穴。如果不知道是這個道理,而攻治其裡實熱就會出錯。這就是病機的變化,不可不仔細審察。

太陽經與少陽經同時生病,頭頸僵硬疼痛,或者頭暈眼花,有時像胸部結塊,心下痞硬,應該刺大椎穴第一節、肺俞穴、肝俞穴。千萬不可發汗,發汗就會神志不清說胡話,脈象弦細。五六天,神志不清說胡話還不止,應該刺期門穴。

太陽經少陽經同時生病,心下硬,頸項僵硬而頭暈,應該刺大椎穴、肺俞穴、肝俞穴。千萬不要瀉下。

太陽經的脈絡,直的,從頭頂進入絡於腦,再出來別向下到項部。少陽經的脈絡,起於目外眥,向上到達頭角,它在體內行走的路線,是由鎖骨上窩向下到胸中貫穿膈肌,絡於肝臟屬於膽經。所以頭頸僵硬疼痛,是太陽經的邪氣未消,或者頭暈眼花,有時像胸部結塊,心下痞硬,是少陽經的邪氣正盛。大椎穴在脊椎骨第一節上面,刺它可以瀉掉太陽經的邪氣,去除頸項的僵硬疼痛。肺俞穴在脊椎骨第三節下兩旁,肝俞穴在第九節下兩旁,刺它們可以瀉掉少陽經的邪氣,去除頭暈眼花,有時像胸部結塊,以及心下的痞硬。千萬不可發汗,以免損傷胃液,胃液損傷胃就乾燥,必然神志不清說胡話,而且恐怕少陽經的邪氣乘虛而侵犯胃。如果脈象弦細,到五六天,神志不清說胡話還不止,這是少陽經的邪氣盛,而陽明經虛弱,也像陽明經和少陽經合病而導致失誤一樣。所以應該刺期門穴,瀉掉少陽經的邪氣。

也千萬不要瀉下,以免虛損胃氣,胃氣虛弱邪氣入侵,必然形成胸部結塊,如同本論所說,太陽經少陽經同時生病,而反而瀉下,就形成胸部結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