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怡

《傷寒貫珠集》~ 卷二·太陽篇下 (5)

回本書目錄

卷二·太陽篇下 (5)

1. 誤汗下及吐後諸變脈證十三條

本發汗而復下之。此為逆也。若先發汗。治不為逆。本先下之。而反汗之。此為逆也。若先下之。治不為逆。

白話文:

原本應該使用發汗的方法處理,卻又改用下法(利導、瀉下)。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如果一開始就正確使用發汗治療,就不會產生問題。同樣地,如果最初應該使用下法處理,卻反而使用了發汗的方法,這也是錯誤的治療順序。但如果一開始就適當使用了下法,那麼後續治療就不算是違背正確程序。

此泛言汗下之法。各有所宜。當隨病而施治。不可或失其度也。如頭痛發熱惡寒者。本當發汗而反下之。是病在表而治其里也。故曰逆。腹滿便閉惡熱者。本當下之。而反汗之。是病在裡而治其表也。故亦為逆。若審其當汗而汗之。或當下而下之。則亦何逆之有。外臺云、表病里和。汗之則愈。下之則死。里病表和。下之則愈。汗之則死。不可不慎也。

白話文:

針對出汗和通便療法,需要依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不能一概而論,必須隨機應變。切不可超過適當的限度。例如:頭痛、發熱、畏寒的患者,本應發汗治療,卻用通便的方法,這是將本應治療表證的藥物用於治療裡證,所以稱為「逆」。腹部脹滿、便祕、畏熱的患者,本應使用通便療法,卻用發汗治療,這是將本應治療裡證的藥物用於治療表證,也屬於「逆」。如果確實判斷應該發汗,就進行發汗治療;如果應該通便,就進行通便治療,這樣就不會出現「逆」的問題。根據《外臺祕要》記載:表證而裡和,發汗治療則能痊癒,通便治療則會死亡。裡證而表和,通便治療則能痊癒,發汗治療則會死亡。因此,在運用這兩種療法時必須慎重考慮。

太陽病。先發汗不解。而復下之。脈浮者不愈。浮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脈浮。故知在外。當須解外則愈。宜桂枝主之。

白話文:

太陽病症,一開始使用發汗法治療沒有效果,接著又使用瀉下法。脈象浮,這種情況無法痊癒。脈象浮表示病邪在體表,但卻使用瀉下法,所以導致病情無法好轉。現在脈象還是浮,因此知道病邪在體表,應該要解表才能治癒。適合使用桂枝作為主藥。

既汗復下。邪氣不從表散。而又不從里出者。以其脈浮而邪在外。故雖復下之。而病不愈也。夫病在外者。仍須從外引而去之。今雖已汗下。而其脈仍浮。知其邪猶在外。故須桂枝湯。解散外邪則愈。少陽篇云、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與此同意。所當互參。

白話文:

如果流汗後又出現腹瀉。邪氣不能從身表的毛孔排出,也不從身體的內部排出。這是因為脈象浮起,邪氣在體表。因此,即使再次瀉下,病情也不會好轉。如果病在體表,仍然需要從體表發散邪氣。現在雖然已經發汗瀉下,但脈象仍然浮起,表示邪氣仍然在體表。所以需要使用桂枝湯,發散體表的邪氣才能痊癒。少陽病的篇章中說,如果符合柴胡湯的證狀,但使用了其他藥物瀉下導致柴胡湯的證狀仍然存在,那麼再次服用柴胡湯,一定會出現發熱出汗的現象,從而解除了病情。這與本段的說法是一致的,應該互相參照。

太陽病。先下之而不愈。因復發汗。以此表裡俱虛。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得里未和。然後復下之。

白話文:

太陽病(熱病)。一開始用瀉下法治療,但沒有好轉。之後又用了發汗法。這樣一來,體表和體內都虛弱了,所以患者出現了冒汗的症狀。冒汗是因為體表得到了調節,但體內還沒有得到調節。因此,在體內未得到調節之前,不能再使用瀉下法。

下之則傷其里。汗之則傷其表。既下復汗。表裡俱虛。而邪仍不解。其人則因而為冒。冒、昏冒也。以邪氣蔽其外。陽氣被郁。欲出不能。則時自昏冒。如有物矇蔽之也。若得汗出。則邪散陽出。而冒自愈。金匱云、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也。然亦正氣得復。而後汗自出耳。豈可以藥強發之哉。

白話文:

如果使用瀉下法,會傷害內裡。如果使用發汗法,會傷害外邪。如果先瀉下再發汗,表裡就會同時虛弱。邪氣依然沒有解除。此時人就會出現昏迷症狀。昏迷,是指神志不清,這是因為邪氣遮蔽了外在,陽氣被鬱結在裡面,想要出來卻不能。就會時常昏迷,就像是被某種東西遮蔽了一樣。如果能發出汗來,那麼邪氣就會散去,陽氣就會出來,昏迷症狀也會自然痊癒。《金匱要略》中說,昏迷症狀要解除,一定要出大汗。但是,也要正氣得到恢復之後,汗液才能自己出來。怎麼可以用藥物強行發汗呢?

若汗出冒解。而里未和者。然後復下之。以和其里。所謂里病表和。下之而愈是也。

大下之後。復發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白話文:

如果出汗後症狀緩解,但體內的情況尚未調和,這時可以再次使用下法來調整體內的平衡。這就是所謂的「裡病而表已和」的情況,使用下法就能痊癒。

在經過強烈瀉下治療之後,如果又進行發汗處理,且出現小便不順利的狀況,這是因為體內津液流失所導致的。這種情況下不需要特別治療,當小便逐漸變得順暢時,身體自然就會康復。

既下復汗。重亡津液。大邪雖解。而小便不利。是未可以藥利之。俟津液漸回。則小便自行而愈。若強利之。是重竭其陰也。況未必即利耶。

下之後。復發汗。必振寒。脈微細。所以然者。以內外俱虛故也。

白話文:

過度發汗會耗損體液。雖然大病已經解除了,但如果小便不通暢,這時還不能用藥物來利尿。應該等到體液逐漸恢復後,小便自然會順利。如果勉強利尿,會進一步耗盡體內的陰液。而且也不一定就能利尿成功。

在進行瀉下治療之後,又再次使人出汗,這樣會導致病人出現寒戰的現象,並且脈搏會變得微弱而細小。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這樣的做法使得體內外的正氣都變得非常虛弱所導致的。

振寒、振慄而寒也。脈微為陽氣虛。細為陰氣少。既下復汗。身振寒而脈微細者。陰陽並傷。而內外俱虛也。是必以甘溫之劑。和之養之為當矣。

白話文:

**古文:**振寒、振慄而寒也。脈微為陽氣虛。細為陰氣少。既下復汗。身振寒而脈微細者。陰陽並傷。而內外俱虛也。是必以甘溫之劑。和之養之為當矣。

發冷時身體顫抖,就是寒戰。脈搏微弱是陽氣虛弱的表現,脈搏細小是陰氣不足的表現。出汗後又發寒戰,身體發冷而脈搏微弱細小的,是陰陽兩虛,內外都虛的表現。這時候必須用甘溫的藥物來調理,讓身體溫暖起來,恢復健康。

下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不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服用了桂枝湯退燒後,仍然盜汗。白天心煩意亂無法安眠,到了晚上才安靜下來。不嘔吐,不口渴,沒有感冒症狀,脈搏沉細弱,體溫不高,可以使用乾薑附子湯治療。

大法晝靜夜劇。病在腎陰。夜靜晝劇。病在胃陽。汗下之後。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者。邪未盡而陽已虛。晝日陽虛欲復。而與邪爭。則煩躁不得眠。夜而陰旺陽虛。不能與邪爭。則反安靜也。不嘔不渴。里無熱也。身無大熱。表無熱也。而又無頭痛惡寒之表證。其脈又不浮而沉。

白話文:

如果白天症狀明顯,晚上症狀減輕,說明病在腎陰。如果晚上症狀明顯,白天症狀減輕,說明病在胃陽。

出汗後,白天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卻能安靜入睡,說明邪氣沒有完全祛除,而陽氣已經虛弱。白天陽氣虛弱,想要恢復,就會和邪氣爭鬥,導致煩躁不安,睡不著。晚上陰氣旺盛,陽氣虛弱,無法和邪氣爭鬥,所以反而安靜下來。

既不嘔吐也不口渴,說明體內沒有熱邪。身上沒有大量發熱,說明體表沒有熱邪。而且沒有頭痛惡寒等表證。脈象也不是浮脈,而是沉脈。

不洪而微。其為陽氣衰少無疑。故當與乾薑、附子。以助陽虛而逐殘陰也。以上三條。並是汗下後。小便不利者。傷其陰也。振寒脈微細者。陰陽並傷也。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者。傷陽而不及陰也。於此見病變之不同。

白話文:

脈象不洪大而細小,這是陽氣虛弱無疑。所以應該配伍乾薑、附子,以助陽氣虛弱而驅逐殘留的陰邪。以上三種情況,都是出汗後小便不利所傷的陰分。振寒時脈象細微,是陰陽同時受傷。白天煩躁不安眠,到了晚上才安靜,是因為傷陽不及陰分。由此可見疾病變化的不同。

乾薑附子湯方

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乾薑附子湯方

藥材:

  • 乾薑:一兩
  •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成八片)

用法:

  1.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水三升(約1.5公升)煮沸,
  2. 煮至藥汁剩下一升(約0.5公升),
  3. 去掉藥渣,
  4. 將藥汁一次喝完。

注意事項:

  • 如果服用後出現發汗或腹瀉,但病情仍然沒有改善,而且感到煩躁不安,則可用茯苓四逆湯治療。

發汗若下。不能盡其邪。而反傷其正。於是正氣欲復而不得復。邪氣雖微而不即去。正邪交爭。乃生煩躁。是不可更以麻、桂之屬逐其邪。及以梔、豉之類止其煩矣。是方乾薑、生附之辛。所以散邪。茯苓、人參、甘草之甘。所以養正。乃強主弱客之法也。

白話文:

發汗後如果像是瀉下一樣,無法完全除去病邪,反而會損傷人體的正氣。正氣想要恢復,卻因為病邪未除而無法恢復。病邪雖已減弱,但也不容易消除。正邪之氣交爭,就會產生煩躁。這時就不能再用麻黃、桂枝等驅邪,也不能用梔子、豉類等止煩。好的方法是使用乾薑和生附子的辛味來散去邪氣,用茯苓、人參和甘草的甘味來養護正氣。這是強壯正氣、削弱邪氣的方法。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半),甘草(二兩炙),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的配方如下:

成分包括:茯苓六兩、人參一兩、乾薑一兩半、炙甘草二兩以及生附子一枚(去皮後切為八片)。

製作方法:將上述五味藥材加入五升水中,煎煮至剩下三升的液體。接著,濾去藥渣,留下藥液。服用時,每次溫服七合(約現今的350毫升),一日分三次服用。

按汗下後煩躁一證。悉是正虛邪擾之故。而有邪多虛少。或虛多邪少之分。邪多者。宜逐邪以安正。虛多者。宜助正以逐邪。仲景既著梔豉湯之例。複列茯苓四逆之法。其於汗下後煩躁一證。虛實互舉。補瀉不遺如此。學者所當究心也。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白話文:

針對出汗後煩躁的症狀,全部都是因為正氣虛弱、邪氣侵擾所導致。又分為邪氣多而正氣少,或正氣多而邪氣少的兩種情況。邪氣多的,應當驅邪安正。正氣多的,應當扶正祛邪。仲景已經創立了梔豉湯的範例,又列舉了茯苓四逆湯的方子。對於出汗後煩躁這一症狀,虛實兼顧,補瀉兼施,如此完整。這是醫者應當深入研究的。

如果患了傷寒,胸口有熱感,胃裡有不正之氣,腹部疼痛,並且想吐,這種情況下,主要使用黃連湯來治療。

此上中下三焦俱病。而其端實在胃中。邪氣即寒淫之氣。胃中者。沖氣所居。以為上下升降之用者也。胃受邪而失其和。則升降之機息。而上下之道塞矣。成氏所謂陰不得升而獨治其下。為下寒腹中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為胸中熱欲嘔吐者是也。故以黃連之苦寒。以治上熱。

白話文:

上中下三焦都生病了。而病症的根本在於胃部。邪氣就是寒邪。胃是沖氣停留的地方,用於上下升降。胃部受到邪氣侵襲而失去了平衡,升降機制就會停止,上下通道就會堵塞。成氏所說的「陰不得升而獨治其下」,就是指寒氣停留於下焦,引起腹痛。「陽不得降而獨治於上」,就是指熱氣停留於上焦,引起胸中發熱想嘔吐。所以用黃連的苦寒之性來治療上焦的熱氣。

桂枝之甘溫。以去下寒。上下既平。升降乃復。然而中焦不治。則有升之而不得升。降之而不得降者矣。故必以人參、半夏、乾薑、甘草、大棗。以助胃氣而除邪氣也。此蓋痞證之屬。多從寒藥傷中後得之。本文雖不言及。而其為誤治後證可知。故其藥亦與瀉心相似。而多桂枝耳。

白話文:

桂枝性溫甘,可以去除下寒。上下寒熱平衡後,就能恢復升降功能。但是如果中焦不調治,就會有升氣升不上去、降氣降不下去的情況。因此,必須使用人參、半夏、乾薑、甘草、大棗等藥物,來幫助胃氣運作,消除邪氣。

這種情況通常是屬於痞證,大多數都是因為誤服寒涼藥物後導致的。雖然本文中沒有明確說明,但從其證狀來看,應該是誤治後的後遺症。因此,其藥方與瀉心湯相似,只是增加了桂枝而已。

黃連湯方

黃連,桂枝(去皮),乾薑,甘草(炙各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洗),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白話文:

黃連湯的配方如下:

黃連、桂枝(去除外皮)、乾薑、甘草(每種藥材炮製後取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先清洗乾淨)、大棗(十二枚,掰開)。

將上述七種藥材一併使用。取水一斗(約2000毫升),用這些水來煎煮藥材,直至煮剩六升(約1200毫升)。接著,濾掉藥渣,將熬好的藥湯溫熱後分次服用,每次喝一升(約200毫升),白天服三次,夜晚服二次。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故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也。此為小逆。

白話文:

太陽病的人,通常會出現惡寒發燒的症狀。如果現在已經自汗,不再惡寒發燒,但關上脈搏出現細而快速的狀況,這可能是因為過度催吐所導致。

如果在發病後一兩天就開始吐,會感到肚子餓,但是嘴巴不能吃東西。如果在發病後三四天開始吐,則不喜歡稀飯粥,反而想吃一些冰涼的食物。早上吃進去的食物,到了傍晚會吐出來。這些症狀都是過度催吐所造成的,稱為「小逆」。

病在表而醫吐之。邪氣雖去。胃氣則傷。故自汗出。無寒熱。而脈細數也。一二日。胃氣本和。吐之則胃空思食。故腹中飢。而胃氣因吐而上逆。則又口不能食也。三四日。胃氣生熱。吐之則其熱上動。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而胃氣自虛。不能消穀。則又朝食而暮吐也。此非病邪應爾。以醫吐之所致。曰小逆者。謂邪已去而胃未和。但和其胃。則病必自愈。

白話文:

當疾病表現在體表時,如果使用催吐治療。雖然病邪得以排出,但胃氣會受到損傷,因此會出現自汗、沒有寒熱症狀、脈象細數的特徵。

一兩天后,胃氣本來會恢復平衡。但由於催吐,胃部會變空且想進食,因此腹部會感到飢餓。但由於胃氣因為催吐而上逆,所以又無法進食。

三四天後,胃氣會因為虛弱而產生熱氣。催吐會讓這股熱氣往上竄動,因此患者會不喜歡吃粥,而偏好冷食。但由於胃氣虛弱,無法消化穀物,於是就會出現早上吃進去的東西,到了晚上吐出來的現象。

這並不是疾病本身的變化,而是催吐治療造成的。所謂的「小逆」,指的是病邪已經排出,但胃氣尚未恢復正常。只要讓胃氣恢復正常,疾病自然就會痊癒。

傷寒吐下後。復發汗。虛煩。脈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經脈動惕者。久而成痿。吐下復汗。津液疊傷。邪氣陷入。則為虛煩。虛煩者。正不足而邪擾之為煩。心不寧也。至八九日。正氣復邪氣退則愈。乃反心下痞硬。脅下痛。氣上衝咽喉。眩冒者。

白話文:

傷寒病人在嘔吐和腹瀉之後,又發了汗。之後出現精神恍惚、煩躁,脈搏微弱。八、九天後,心下痞硬,脅下疼痛,氣息衝到咽喉,頭暈目眩,經脈跳動不寧。這種情況持續久了,會變成癱瘓。

嘔吐腹瀉之後又發汗,會連續傷及津液。邪氣乘虛而入,就會導致虛煩。所謂虛煩,就是正氣不足而邪氣作祟,擾亂心神,導致煩躁不安,心神不寧。到了八、九天,正氣恢復,邪氣退去,病情才得以好轉。但是,病情卻反而出現心下痞硬,脅下疼痛,氣息衝到咽喉,頭暈目眩的情況。

邪氣摶飲內聚而上逆也。內聚者。不能四布。上逆者。無以逮下。夫經脈者。資血液以為用者也。汗吐下後。血液之所存幾何。而復摶結為飲。不能布散諸經。譬如魚之失水。能不為之時時動惕耶。且經脈者。所以綱維一身者也。今既失浸潤於前。又不能長養於後。必將筋膜乾急而攣。

白話文:

邪氣凝結,像飲水一樣聚積在身體內部並向上升。聚積在內部,無法四處散佈。上升,無法向下到達。經脈依靠氣血來維持功能。出汗、嘔吐和瀉下後,氣血所剩無幾。而邪氣又重新凝結為飲,無法在經脈中散佈。就如同魚離開水,能不時時不安地動彈嗎?而且,經脈維繫著全身,現在既失去了先天的滋潤,又不能後天得到營養,必定會導致筋膜乾枯收縮。

或樞折脛縱而不任地。如內經所云脈痿筋痿之證也。故曰久而成痿。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

病在表而吐之。邪氣雖去。胃氣生熱。則為內煩。內煩者。熱從內動而生煩也。

白話文:

有可能腳踝或小腿骨斷裂,但卻沒有固定好,任其自然恢復。就像《內經》中所說的那樣,脈絡和筋骨都萎縮的症狀。因此才說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痿症。

太陽病發作時應該怕冷,但現在卻不覺得冷,而且不想穿衣服。這是因為吐出來之後體內感到煩躁。

疾病在體表,而出現嘔吐。雖然邪氣已經排出,但胃氣生熱,就會導致體內煩躁。內煩是因為熱氣從體內發動而引起的煩躁。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知極吐下也。

白話文:

外感太陽病發病十多天後,心窩裡溫熱的感覺,有想吐的感覺。胸部疼痛。大便溏稀。小腹微脹感。心煩悶悶不樂。在這之前,曾經反覆嘔吐、下瀉。應給予「調胃承氣湯」治療。如果不這樣,就不能給予。只是想嘔,胸部疼痛,大便溏稀。這不是柴胡證。通過嘔吐,可以瞭解到之前已經嚴重嘔吐、下瀉。

過經者。病過一經。不復在太陽矣。詳見陽明篇中。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者。上氣因吐而逆。不得下降也。與病人慾吐者不同。大便溏而不實者。下氣因下而注。不得上行也。與大便本自溏者不同。設見腹滿。鬱郁微煩。知其熱積在中者猶甚。則必以調胃承氣以盡其邪矣。

白話文:

經絡病症已過的人,病症已經不會再表現在太陽經了。詳細內容請參閱陽明經篇。

如果感到心下溫熱、欲吐,並且胸悶疼痛,這是因為上氣因為嘔吐而逆流,無法下降。與病人想嘔吐的情況不同。

如果大便稀軟且無形,這是因為下氣因為瀉下而阻塞,無法上升。與本來就大便稀軟的情況不同。

如果病人出現腹脹、鬱悶、微微煩躁,知道熱氣積聚在腹中的情況很嚴重。這種情況就必須使用調胃承氣湯來祛除邪氣。

邪盡則不特腹中之煩滿釋。即胸中之嘔痛亦除矣。此因勢利導之法也。若不因吐下而致者。則病人慾吐者。與大便自溏者。均有不可下之戒。豈可漫與調胃承氣湯哉。但欲嘔。腹下痛。有似柴胡證。而系在極吐下後。則病在中氣。非柴胡所得而治者矣。所以知其為極吐大下者。

以大便溏而仍復嘔也。不然。病既在下。豈得復行於上哉。

白話文:

當病邪清除乾淨時,不只是腹中的脹滿感會消除,連胸中的嘔吐疼痛也會消失。這是因為採取了因勢利導的方法。如果病邪不是因為吐下引起的,而是病人本身想吐或大便溏瀉的情況,就必須戒掉瀉下的方法。怎麼可以隨意服用調胃承氣湯呢?但是如果病人只是想吐、腹痛,症狀類似柴胡證,但發生在劇烈嘔吐和腹瀉之後,那麼病症就在中氣,不是柴胡所能治療的。所以可以從病人的劇烈嘔吐和大便溏瀉等表現,判斷出是過度吐下所致。

如果大便稀溏,而且仍然持續嘔吐的話。不然的話,病情已經位於身體下方,怎麼還會再影響到上方呢?

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桂枝不中與也。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白話文:

發燒症狀持續三天。已服用了發汗藥。如果繼續出現嘔吐、腹瀉或溫針治療後症狀未緩解,則為病情惡化的徵兆。這時不適合再服用桂枝湯。需要觀察病人的脈象和症狀,找出病情的根本原因,對症治療。

若、與或同。言或汗。或吐。或下。或溫針。而病仍不解。即為壞病。不必諸法雜投也。壞病者。言為醫藥所壞。其病形脈證不復如初。不可以原法治也。故曰桂枝不中與也。須審其脈證。知犯何逆。而後隨證依法治之。

白話文:

「或」同「與」,意思是指出汗、嘔吐、腹瀉或溫針灸,若病症仍未改善,就是病況惡化了。不必再使用各種方法合併治療。所謂「壞病」,指的是已經被治療得更糟的疾病。病人的症狀、脈象、證狀都已不再是最初的樣子,無法用原本的方法治療。所以說,若桂枝湯一開始就用錯了,就要仔細分析脈象和證狀,找出病變的原因,再根據證狀依循正確的方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