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四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四 (3)

1. 風寒並感證治

立一定之體而後伸其變。蓋因立萬世之經常。不得不然也。仲景絕不言春夏秋冬。而立法處方。隨時變化以合其轍。是能以圓活變化之機而不離乎經常者也。故其自序中雲。撰用素問九卷。豈虛語哉。世人謂麻黃髮汗。止宜於冬月之傷寒者。皆限於叔和之例也。若是。則彼所謂春分以後。

秋分節前之時行寒疫者。又屬何病邪。即使溫暖之候。必以麻黃為不可用。若青龍湯之寒溫並解者。亦必不可用歟。總之仲景之書。有叔和而始晦。傷寒一例。遂畫千古之定限。印定後人眼目。而後之學者。又皆死受其束縛而不敢變。若致仲景之活法。變而為膠柱鼓瑟之法矣。

其如天下後世何。故不得已而申其辨也。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真者。先天純一不雜之氣也。武者。乾金之用。陽氣之動也。以乾金之堅剛不屈。陽氣之發揚蹈厲而言也。在八卦則為坎之中爻。一陽居於二陰之間。乃先天乾中之陽。丹家所謂水中金。陽氣潛藏之象也。在六十四卦。則為復之初爻。實震之下爻。一陽生於黃泉之下。少陽生髮之象。

黃鐘之實也。亦謂之玄武。玄。北方天一之水也。謂之玄者。陰陽未判。赤黑未分之色也。蓋陽亦陰黑。混淆於太極之中。故其色玄也。天地以十一月冬至子之半。陽氣萌於至陰之中。一陽藏於坎水之內。謂之潛龍。以陰寒盛極於上。不敢飛騰。故就陽氣而伏蟄於深淵。待陽氣出地。

與陰氣相薄。發為雷電。乃能乘之而飛越天表。及至雨霽云收。陽氣斂藏。龍亦隨之而復歸江海矣。豈能常飛不潛。常現不隱。時夭矯於天際乎。不然。陰盛於下。陽極於上。龍無所歸。雖以昭昭之靈。有爛死泥沙已耳。能無患乎。所謂亢龍有悔也。若真陽之在人身也。處兩腎之中。

所謂命門是也。腎本冬臟。六節藏象論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上古天真論云。腎者主水。聚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夫腎者。天一之水也。精者。陰之凝聚也。精為陰氣之極。故曰天癸。癸者。十干之終。癸盡則甲出。陰極陽生之處也。以真陽生於至陰之中。故陽氣藏於陰精之內。

廣成子云。人身中真陽之氣。藏於陰精之內。精氣者。真氣之母。真氣者。精氣之子。常將母子相守。故不死復歸其根是也。是以命門藏於兩腎之中。其象為坎。命門者。真陽也。兩腎者。真陰也。其出也。則為三焦之用。名曰相火。相火者。龍火也。其入也。藏於兩腎之中。

謂之真陽。真陽者。潛龍也。真陽雖處下焦。而能熏蒸穀氣。升發清陽。直達皮膚而為衛氣。衛氣者。真陽之發越也。所以溫肌肉。固腠理。司開闔。而肺臟主之者也。其出於腎而主於肺者。何也。水熱穴論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也。肺腎何以有本末之稱乎。蓋腎者。人身之地氣也。

白話文:

風寒並感證治

首先要確立一個基本的原則,然後才能根據情況變化。這是為了建立萬世不變的規矩,不得不這樣做。張仲景的著作中從不提及春夏秋冬,而是根據當時情況靈活地制定治療方法和藥方,這才是他能夠靈活變通,又不偏離原則的原因。所以他在自序中說,他參考了《素問》九卷,這絕不是空話。現在人們認為麻黃發汗只適用於冬天感受風寒的人,這都是被王叔和的觀點限制了。如果真是這樣,那他所說的春分之後、秋分之前的流行性寒疫又算什麼病呢?即使在天氣溫暖的時候,難道就絕對不能使用麻黃嗎?像青龍湯這樣能同時解除寒熱的藥方,也絕對不能用了嗎?總之,張仲景的醫書因為王叔和的註解而開始變得晦澀難懂。關於傷寒,被限定成一個固定的模式,框住了後人的思維,後世的學者又都死板地遵守,不敢變通,這就使張仲景靈活的治療方法變成了膠柱鼓瑟般的死板教條了。

這樣下去,如何面對天下後世呢?所以不得不加以辨析。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去皮,切成八片)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八升煎煮,去渣,溫服七合,一天服用三次。

「真」指的是先天純淨不雜的氣;「武」指的是乾卦的運用,陽氣的活動。這裡用乾卦的堅強不屈,以及陽氣的發揚奮發來比喻。「真武」在八卦中對應坎卦的中心爻,一陽位於二陰之間,是先天乾卦中的陽,也是道家所說的「水中金」,是陽氣潛藏的象徵。在六十四卦中對應復卦的初爻,是震卦的下爻,表示一陽在地下初生,少陽開始生髮。

它也是黃鐘的實質,又稱為玄武。「玄」是北方天一之水,之所以稱為「玄」,是因為陰陽未分,黑赤不明的顏色,陽氣也如同陰暗的黑色,與太極混沌融合在一起,所以它的顏色是玄色的。天地以十一月冬至日的子時中點為界,陽氣在至陰之中萌生,一陽潛藏在坎水之內,這叫做「潛龍」,因為陰寒之氣極盛,不敢向上飛騰,所以只能伏藏在深淵之中,等待陽氣從地下升起,與陰氣相遇激盪,化為雷電,才能乘勢飛躍天際。等到雨過天晴,陽氣收斂,龍也隨之返回江河大海。難道龍能永遠飛在空中不潛藏,永遠顯現而不隱沒,經常在天邊盤旋嗎?如果這樣,陰氣盛於下,陽氣極於上,龍無處可歸,即使有昭昭的靈性,也只能爛死在泥沙之中,難道沒有禍患嗎?這就是所謂的「亢龍有悔」。「真陽」在人體中,位於兩腎之間,也就是所謂的命門。腎屬冬臟,《六節藏象論》說:「腎主蟄藏,是精的儲存之所。」《上古天真論》說:「腎主水,是五臟六腑精華的匯集和儲藏之所。」腎是天一之水,精是陰的凝聚。精是陰氣的極致,所以稱為「天癸」。癸是天干的最後一位,癸盡則甲出,是陰極陽生的地方。因為真陽生於至陰之中,所以陽氣藏於陰精之內。

廣成子說,人體中的真陽之氣,藏在陰精之中,精氣是真氣的母親,真氣是精氣的兒子,常常保持母子相守,所以可以不死,回歸到生命的根本。所以命門藏在兩腎之間,其象為坎。命門是真陽,兩腎是真陰。當真陽發出來,就成為三焦的功用,稱為相火。相火就是龍火。當它收斂時,就藏在兩腎之中,稱為真陽,真陽就是潛龍。真陽雖然位於下焦,卻能熏蒸水穀精微,使清陽上升,直接到達皮膚,形成衛氣。衛氣是真陽的發越,所以能溫養肌肉,鞏固腠理,主管開合,而肺臟是主宰者。它從腎發出,而由肺主管,這是為什麼呢?《水熱穴論》說:「它的根本在腎,它的末端在肺。」為什麼說肺和腎有根本和末端之分呢?因為腎是人體的地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