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一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一 (5)

1. 中風誤吐

太陽病。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不惡寒發熱。關上脈細數者。以醫吐之過也。一二日吐之者。腹中飢。口不能食。三四日吐之者。不喜糜粥。欲食冷食。朝食暮吐。以醫吐之所致。此為小逆。病在太陽。自當惡寒發熱。今自汗出而不惡寒。已屬陽明。然陽明當身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

今不發熱。及關上脈見細數。則又非陽明之脈證矣。其所以脈證不相符合者。以醫誤吐而致變也。夫太陽表證。當以汗解。自非邪在胸中。豈宜用吐。若妄用吐法。必傷胃氣。然因吐得汗。有發散之義寓焉。故不惡寒發熱也。細則為虛。數則為熱。誤吐之後。胃氣既傷。津液耗亡。

白話文:

太陽病,原本應該發燒、畏寒,現在卻自汗,不再發燒畏寒,而且脈象在關上位置細弱且快,這是因為用藥過度,導致嘔吐的緣故。如果嘔吐了一兩天,患者就會感到腹中空虛,食慾不振,無法進食。如果嘔吐了三四天,患者就不喜歡吃軟糯的食物,反而想吃涼食,而且早晨吃的東西晚上就吐出來,這是因為醫治嘔吐造成的,這種病叫做「小逆」。病在太陽,應該發燒畏寒,現在卻自汗不畏寒,已經屬於陽明病。但是陽明病應該發燒出汗,不畏寒反而畏熱,現在沒有發燒,而且關上脈象細弱且快,這就不是陽明病的脈象。脈象和病症不符的原因,是因為錯誤用藥導致嘔吐,使病情變化。太陽病的表證應該用汗法治療,除非邪氣在胸中,否則不適合用吐法。如果錯誤使用吐法,必然會損傷胃氣。然而因為嘔吐而發汗,也具備發散邪氣的功效,所以不畏寒也不發燒。脈象細弱表示虛,脈象快表示熱。誤吐之後,胃氣受傷,津液耗損。

虛邪誤入陽明。胃脘之陽虛躁。故細數也。關上者。蓋指右關而言也。即脈要精微論所謂附上。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也。右關本以候脾胃。而關上則兼指氣口也。何以知其指氣口乎。五臟別論曰。氣口何以獨為五臟主。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也。此以誤吐損胃。故知關上兼指氣口而言也。一二日邪在太陽之經。因吐而散。故惡寒發熱之表證皆去。雖誤傷其胃中之陽氣。而胃未大損。所以腹中猶飢。然陽氣已傷。胃中虛冷。故口不能食。陽明篇首云。能食者為中風。

白話文:

虛邪(虛寒之邪)誤入陽明經。胃脘(胃部)之陽氣虛弱而躁動,所以才會出現細數(脈象細微而數)的現象。關上,指的是右關脈。根據《脈要精微論》所說,右關脈位置在手臂外側靠近肩部,稱為附上,外側可以診察胃,內側可以診察脾。

右關脈原本是診察脾胃的脈位,而關上則兼指氣口。為何知道關上指的是氣口呢?《五臟別論》中說:「氣口為何獨為五臟之主?」答曰:「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

氣口也屬太陰經,所以五臟六腑的氣味都從胃中出來,並在氣口處顯現。這次因誤吐而損傷了胃,因此得知關上也兼指氣口。一二日後,邪氣停留於太陽經,因吐而散,所以寒熱等表證都消失了。雖然誤傷了胃中的陽氣,但胃沒有受到很大的損傷,所以腹中仍然飢餓。然而,陽氣已受損,胃中虛寒,所以口不能食。

《陽明篇》開頭說:「能食者為中風。」

不能食者為中寒。蓋有陽氣則能納能消。無陽氣則不能消納也。三四日則邪已深入。較前已不同矣。若誤吐之。損胃尤甚。胃氣虛冷。狀如陽明若中寒不能食。故不喜糜粥也。及胃陽虛躁。故反欲食冷食。及至冷食入胃。胃中虛冷不化。朝則陽氣隆而猶能受納。暮則陰氣盛而脹滿。

故上逆而吐也。此雖因誤吐致變。然表邪既解。無內陷之患。不過當溫中和胃而已。此為變逆之小者也。不若誤汗誤下火劫之變尤大也。此條當與下文誤汗變逆第五條之病人脈數。數為熱之一節互看。此以誤吐傷胃。陽氣衰微。陽虛脈數。不能消穀而吐。彼以誤汗陽虛胃冷。

白話文:

不能吃東西,是因為體內寒氣過盛。因為陽氣充足,才能消化吸收食物。沒有陽氣,就不能消化吸收了。三四天後,邪氣已經深入體內,情況已經不同於之前了。如果錯誤地催吐,會更損害胃部,導致胃氣虛寒,症狀類似陽明經絡受寒,不能吃東西,所以不喜歡吃軟爛的粥。而且胃陽虛弱躁動,反而想吃冷食。等到冷食進入胃中,胃部虛寒無法消化,早上陽氣旺盛,還能勉強吃東西,晚上陰氣旺盛,就會脹滿,所以向上逆流而嘔吐。

雖然這是因為錯誤催吐導致的變化,但表面的邪氣已經解除,沒有內陷的風險,只需要溫中和胃即可。這屬於變逆的小症狀,不像錯誤發汗、錯誤瀉下導致的火劫之變那麼嚴重。這段內容應該與下文的「誤汗變逆第五條」的病人脈象一起觀察。這條講述的是誤吐傷胃,陽氣衰微,陽虛導致脈象頻數,不能消化穀物而嘔吐。而「誤汗變逆第五條」則講述的是誤汗導致陽虛胃寒,脈象頻數。

客熱不能消穀而吐也。

太陽病。吐之。但太陽病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不欲近衣。此為吐之內煩也。再言誤吐之變。所以反復申明上條之義也。言太陽表證。本當惡寒。今反不惡寒。且不欲近衣者。恰似陽明證所謂不惡寒反惡熱也。其所以然者。以吐後外邪雖去。而胃氣虛損。其虛陽在內原屬陽明之虛邪作煩故也。

白話文:

病人因內熱過盛,無法進食,導致嘔吐。

這是太陽病的症狀,通常會伴隨發冷。但現在病人卻不發冷,而且不喜歡靠近衣服。這表示嘔吐是內熱所致,也就是內煩。

這段話再次說明瞭誤吐的變化,重複強調了上一段的意義。太陽病的表面症狀,本應是發冷,現在卻不發冷,而且不喜歡靠近衣服,這就如同陽明病症狀中所說的不發冷反發熱一樣。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雖然嘔吐後外邪已去,但胃氣虛損,虛陽留在體內,屬於陽明病的虛邪作煩。

2. 中風誤汗

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煩燥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與五苓散主之。

此條當作兩截解。發汗後大汗出二句。乃一條誤汗之總領。自胃中干。至胃氣和則愈。是誤汗之虛邪犯胃。故不須立治。但飲水而使胃和則愈。自脈浮小便不利。至五苓散主之。是邪氣未曾犯胃。因太陽之經邪。誤汗而犯太陽之腑。膀胱受病。故以五苓散主之也。言太陽中風。

當用桂枝。取微似汗以解之。乃為正治。此曰發汗。則非解肌矣。又曰大汗出。非誤用麻黃。即犯如水流漓之戒矣。大汗出而胃中津液乾枯。致燥熱而煩。不得眠者。經云。胃不和則臥不安也。胃中乾燥而煩。故欲得飲水也。曰少少與之者。恐大汗出後。胃中陽氣已虛。

白話文:

太陽病,發汗後,大量出汗,胃部乾燥,煩躁睡不著,想喝水。就少量地給他喝水,讓胃氣調和就會好。如果脈搏浮弱,小便不利,微熱口渴,就用五苓散治療。

這一段應該分為兩部分來看。發汗後大量出汗這兩句,是所有誤汗的總綱。從胃部乾燥到胃氣調和就會好,是誤汗導致虛邪犯胃,所以不急著治療,只要喝水讓胃氣調和就會好。從脈搏浮弱,小便不利,到五苓散治療,是邪氣還沒有犯胃,因為太陽經的邪氣,誤汗之後犯了太陽腑,膀胱生病了,所以用五苓散來治療。

說太陽中風,應該使用桂枝,稍微出點汗就可以解表,這是正確的治療方法。這裡說發汗,就不是解肌了。又說大量出汗,就不是誤用麻黃,那就是犯了像水一樣流失的禁忌了。大量出汗導致胃中的津液乾枯,造成燥熱煩躁,睡不著。經書上說:胃不和則臥不安。胃中乾燥煩躁,所以想喝水。說少量地給他喝水,是因為擔心大量出汗之後,胃中陽氣已經虛弱了。

不能消水而為水逆故也。如得水之後。津回氣復。胃氣和調則愈矣。若大汗出後。其脈浮而小便不利者。又非入胃之虛邪矣。夫脈浮本為風邪在表。此已發其汗而大汗出矣。豈表邪猶未解耶。所謂脈浮者。蓋因誤汗亡陽。真陽失守。虛火上浮。故脈見浮耳。亡陽則命門無火。

下焦無氣化之用。所以小便不利也。虛陽浮越於上。故微熱而消渴也。消渴者。飲水無度也。陽虛則下焦無火。氣化不行。無蒸騰之用。則下焦之氣化不升。而上焦無津液之潤。與厥陰首條之消渴相似。故用五苓散中之桂。以助其下焦腎藏蒸騰之氣。四苓以沛其上焦肺家氣化之功。

白話文:

身體無法排出水分,導致水逆,是因為體內水氣停滯。只要補充水分,津液恢復,氣血流通,胃氣調和,病症就能痊癒。如果大量出汗之後,脈象浮而小便不暢,就不是胃氣虛弱導致的邪氣入侵。脈象浮本來是風邪停留在體表,現在已經發汗排邪,而且出汗量很大,體表邪氣怎麼可能還沒消除呢?所謂脈象浮,是因為誤用汗法損傷陽氣,真陽失去控制,虛火上浮,所以脈象才會浮。陽氣不足,命門之火就衰微,下焦就沒有氣化作用,所以小便不暢。虛陽上浮,所以身體微熱,並且口渴。口渴是因為喝水太多。陽虛則下焦沒有火,氣化失常,沒有蒸騰作用,下焦的氣化不能上升,上焦就沒有津液滋潤。這與厥陰經第一條的消渴症類似。因此要用五苓散中的桂枝,幫助下焦腎臟的蒸騰之氣,用四苓散幫助上焦肺部的氣化功能。

則三焦施化。升降流行。津回便利而愈矣。此條當與中篇發汗已。脈浮數煩渴條互看。

辨誤,成注以脈浮為表邪未解。固屬不知者之謬解。而尚論亦取方氏脈轉單浮。為邪見還表。五苓散導濕滋乾等語。作一串講。而謂脈見單浮。為邪還於表。脈浮本當用桂枝。何以變用五苓耶。以熱邪得水。雖不全解。勢必衰其大半。邪既還表。其熱亦微。兼以小便不利。證成消渴。

則腑熱全具。故不從單解而從兩解。凡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裡熱熾盛。何可復用桂枝之熱。故導濕滋干清熱。唯五苓有全功耳。愚竊謂汗既大出。豈有表邪尚在之理。既云證成消渴。腑熱全具。邪氣入腑。焉有還表之時。且云消渴之裡熱熾盛。以桂枝尚憚其熱而不可復用。

白話文:

如果三焦能夠正常運作,升降輸布順暢,津液迴流通暢,病症就會痊癒。這條與中篇「發汗已,脈浮數煩渴」條文應該相互參照。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脈浮表示表邪未解,這完全是不知者妄加解釋。而《尚論》也引用方氏的觀點,認為脈轉單浮,是邪氣又回到表面的表現,並將五苓散導濕滋乾等說法串在一起,認為脈見單浮,代表邪氣又回到表面,應該用桂枝,為何要改用五苓散呢?這是因為熱邪得到水份,雖然沒有完全解除,但勢必減弱大半。邪氣回到表面,熱邪也減弱了,再加上小便不利,形成了消渴症。

這時腑熱症狀已經完全顯現,所以不應該單獨解表,而應該同時兼顧表裡兩方面。凡是喝水多而小便少的人,叫做消渴症,是裡熱熾盛所致,怎麼還能用桂枝這種溫熱的藥呢?因此,應該用五苓散來導濕滋乾、清熱,只有五苓散才能完全發揮作用。我私以為,汗已經大量排出,怎麼可能還有表邪存在呢?既然說「證成消渴,腑熱全具」,邪氣已經進入腑臟,怎麼還會回到表面呢?而且說消渴症的裡熱熾盛,以至於害怕桂枝的溫熱而不能再用,這也是不合理的。

然則五苓散中之肉桂。又能滋干清熱否耶。若以桂枝湯為單解。五苓散為兩解。是誤認五苓散之桂為桂枝矣。不知五苓散方中。原云桂去粗皮半兩。桂枝湯固為解表而設。然五苓散中之桂。豈亦能解表耶。假使五苓散中亦果用桂枝。則何故偏以桂枝湯中之桂枝為熱而不可復用。

以五苓散中之桂枝為滋干清熱耶。若此。毋怪其太陽中篇。傷寒發汗已。脈浮數煩渴條下。五苓散注中。有術用蒼。桂用枝之謬語。良可嘆也。義詳五苓散方論中。此不多贅。

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但是,五苓散中的肉桂,真的能滋陰清熱嗎?如果用桂枝湯單獨治療,五苓散作為輔助治療,那是不是誤把五苓散中的桂當成了桂枝呢?不知道五苓散方中原本就寫著「桂去粗皮半兩」,桂枝湯是專門用來解表的。那麼,五苓散中的桂也能解表嗎?假如五苓散中真的用的是桂枝,為什麼偏偏認為桂枝湯中的桂枝性熱,不能重複使用呢?

如果把五苓散中的桂枝當作滋陰清熱的藥材,那就不奇怪《傷寒論》中「太陽中篇」提到「傷寒發汗後,脈浮數,煩渴,小便不利,五苓散注中」有「術用蒼,桂用枝」的錯誤說法了。實在令人嘆息啊!詳細的解釋請參閱五苓散方論,這裡就不多說了。

太陽病發汗後,汗液不斷流失,病人怕風,小便困難,四肢微微緊繃,難以彎曲伸展,可以用桂枝加附子湯治療。

太陽中風。本衛不和而毛孔不閉。營陰弱而不能內守。所以陽浮熱自發。陰弱汗自出也。而又誤發其汗。遂至衛陽愈疏而不能外固。營陰愈弱而汗漏不止也。如此。非唯病不能除。而亡陽之變生矣。惡風乃陽虛生外寒。非尚論所云為風所襲也。以衛陽不密。腠理空疏不能任受風寒。

雖無風而亦畏惡也。小便難。亦非津液外泄而不下滲也。蓋衛外之陽。即下焦真陽之所升發者也。汗漏不止而陽氣散亡於外。則真陽敗泄於內。命門無火。三焦不能施化。氣化不行。故膀胱之水道不利也。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素問陽明脈解云。四肢為諸陽之本。靈樞終始篇云。

白話文:

太陽中風,是因為人體表面的衛氣和營氣失調,毛孔無法閉合,導致營氣不足,無法守住身體內部。因此陽氣浮於體表,表現為發熱;營氣不足,又容易出汗。如果再錯誤地發汗,就會導致衛氣更加疏散,無法抵抗外邪,營氣更加虛弱,汗液不停地流失。這樣下去,不僅疾病難以痊癒,還會出現陽氣耗散的危險。怕風是因為陽氣虛弱,體表產生了寒邪,並非如一些人所說是被風邪侵襲。由於衛氣不固,腠理疏鬆,無法抵禦風寒,即使沒有風,也會怕冷。小便困難,也不是因為津液外泄,無法滲入膀胱。因為衛氣中的陽氣,正是下焦真陽氣升發的根本,汗液不停地流失,陽氣散失於體外,則內部的真陽氣也會衰敗,命門之火不足,三焦不能運化,氣機運轉不暢,所以膀胱的排泄功能受阻。四肢微緊,難以屈伸,是因為《素問·陽明脈解》說過,四肢是諸陽之本。《靈樞·終始篇》也說過……

陽受氣於四肢。陰受氣於五臟。邪客篇云。衛氣者。出其悍氣之慓疾。而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此因誤汗亡陽。而陽氣不能充於四肢故也。生氣通天論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無陽氣則筋寒而拘攣。故微急而難以屈伸也。若此者。是犯誤汗亡陽之逆也。

當隨證治之而桂枝湯不中與也。故以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桂枝加附子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加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余依前法。

此方於桂枝湯全方內加附子者。故多一加字。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條下之桂枝附子湯。芍藥已去。非桂枝全湯。乃另是一方。故無加字。

白話文:

陽氣從四肢獲取能量,陰氣則從五臟獲取能量。邪客篇說,衛氣是身體的悍氣,它快速而強勁地運行於四肢末端、肌肉、皮膚之間,永不停歇。這是因為誤汗損傷陽氣,導致陽氣無法充盈四肢所致。生氣通天論說,陽氣充足則滋養精神,柔和則滋養筋骨。若無陽氣,筋骨就會寒涼、僵硬,因此輕微用力就會感到疼痛,難以伸展。這種情況是由於誤汗損傷陽氣造成的逆轉現象。

應該根據具體的症狀進行治療,桂枝湯並不合適。因此,要用桂枝加附子湯來治療。

桂枝加附子湯方:

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入附子一枚,炮製去除外皮,切成八片,其他藥物依照原方劑量。

這個方子是在桂枝湯的基礎上加了附子,所以有「加」字。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條下的桂枝附子湯,芍藥已經去除,並不是完整的桂枝湯,而是另外一個方子,所以沒有「加」字。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尚論取方氏之說。謂此條為誤服大青龍。因而致變者立法。誤矣。大凡汗多亡陽。及三陰無陽之證。皆以附子溫經復陽。乃治之大經。理之自然。一定之法也。豈獨一青龍之誤為然哉。其所以疑之者。蓋以太陽下篇之誤服大青龍。而致厥逆筋惕肉瞤之變者。亦以真武湯救之之故也。

然服桂枝湯而強逼其汗。遂可使如水流漓。亡陽致變矣。況於麻黃大青龍。以及火劫乎所以謂之發汗。而不曰解肌也。汗出不解仍發熱者。非仍前表邪發熱。乃汗後亡陽。虛陽浮散於外也。若仍因表邪發熱。焉有全不顧表而竟用真武湯之理乎。觀長沙立治。義自明矣。此所謂心下悸者。

白話文:

有人說,這條方劑是針對誤服大青龍湯而導致病症變化而制定的。這個說法是錯誤的。一般來說,汗出過多導致陽氣耗損,或者三陰虛寒的病症,都需要用附子來溫暖經脈,恢復陽氣。這是治療的根本原則,也是自然的法則,是固定的方法。怎麼可能只因為誤服大青龍湯而如此呢?之所以會產生這種疑問,是因為太陽病下篇中提到了誤服大青龍湯導致厥逆、筋惕肉瞤等變化,而用真武湯來救治。

然服桂枝湯而強逼其汗。遂可使如水流漓。亡陽致變矣。況於麻黃大青龍,以及火劫乎所以謂之發汗,而不曰解肌也。汗出不解仍發熱者。非仍前表邪發熱。乃汗後亡陽,虛陽浮散於外也。若仍因表邪發熱。焉有全不顧表而竟用真武湯之理乎。觀長沙立治,義自明矣。此所謂心下悸者。

如果服用桂枝湯強行逼汗,導致汗出如水,就會造成陽氣耗損而引起病症變化。更何況是麻黃湯、大青龍湯,以及其他類似溫熱性的藥物呢?因此,我們稱之為“發汗”,而不是“解肌”。汗出不止仍然發熱,並不是因為之前的表邪仍然在發熱,而是因為汗出之後陽氣不足,虛陽浮散在外所導致的。如果仍然是因為表邪發熱,怎麼可能完全不顧表證而用真武湯來治療呢?從張仲景的治療原則來看,道理就很清楚了。這裡所說的“心下悸”就是這個意思。

非心悸也。蓋心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謂膻中為氣之海也。誤汗亡陽。則膻中之陽氣不充。氣不得伸而呼吸不利。所以築築然跳動也。蓋因汗多則陽虛。陽虛則龍火上炎。無根失守。扇動君火。故心下若怔忡之狀。頭旋眩暈。身體為之瞤動也。振振欲擗地。

前注家皆置之不解。而方氏引毛詩注云。擗。拊心也。言拊心而無可奈何也。若此。是拊心而非擗地矣。喻氏謂汗出過多。衛氣解散。其人似乎全無外廓。故振振然四顧彷徨。無可置身。欲闢地而避處其內。汗多亡陽。欲入土中。避虛就實也。愚謂此論又覺過於深求。不能無穿鑿之病。

白話文:

這不是心悸。因為心臟之下、胃脘之上、鳩尾之間、氣海之中,靈樞經說膻中是氣之海。如果因過度出汗而耗損陽氣,則膻中之陽氣不足,氣無法舒展,呼吸不順暢,所以才會出現築築然跳動的感覺。這是因為汗多則陽虛,陽虛則龍火上炎,無根無依,煽動君火,所以心下才會出現怔忡的狀態,頭昏眼花,身體也隨之顫動。患者會感到渾身發抖,想要拍打地面。

過去的注釋者都對此段文字感到不解。而方氏引用毛詩注釋說:「擗」就是「拊心」,意思是拍打胸口,表示無可奈何。按照這種說法,應該是拍打胸口,而不是拍打地面。喻氏則認為,汗出過多,衛氣散失,患者就像失去了一切外圍的保護,因此會感到慌張不安,到處張望,無所適從,想要挖個洞躲進去。汗多亡陽,想要躲進土中,避虛就實。我認為這種解釋過於深奧,難免有牽強附會之處。

以意解之。則振振欲擗地者。即下文所謂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之意。言頭眩而身體瞤動。振振然身不能自持而欲仆地。因衛分之真陽喪亡於外。故命門之龍火飛越於上。與誤服大青龍之變無異矣。焉得不以真武湯收其散失之陽。導使歸源。令龍潛海底。方得波恬浪息也。

故以真武湯主之。(方見青龍湯下)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此本中風而以麻黃湯誤發其汗。遂使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不能充灌滋養。故身疼痛而脈沉遲。非傷寒脈浮緊而身疼痛之可比也。浮緊則知其表邪未解。沉遲則知其陽氣已虛。陰陽應象論云。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生氣通天論云。聖人陳陰陽而筋脈和同。此以誤汗亡陽。

白話文:

從意思上來理解,"振振欲擗地",就是下文所說的“發汗則動經”。“振振”是指身體搖晃,意思是頭暈目眩,身體痙攣,搖搖欲墜,無法控制自己,想要倒在地上。這是因爲衛氣的真陽之氣散失到體外,導致命門之火(真陽之火)向上躥升,如同誤服大青龍湯後的變化一樣。因此,必須用真武湯來收斂散失的陽氣,引導它迴歸原位,讓命門之火潛藏於下,才能使身體恢復平靜。

故以真武湯主之。(方見青龍湯下)

所以用真武湯來治療。(方子可以在青龍湯下方找到)

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如果發汗後出現身體疼痛,脈象沉遲,可以用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蔘三兩,組成新加湯來治療。

此本中風而以麻黃湯誤發其汗。遂使陽氣虛損。陰液耗竭。不能充灌滋養。故身疼痛而脈沉遲。非傷寒脈浮緊而身疼痛之可比也。浮緊則知其表邪未解。沉遲則知其陽氣已虛。陰陽應象論雲。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生氣通天論雲。聖人陳陰陽而筋脈和同。此以誤汗亡陽。

這種情況原本是中風,卻誤用麻黃湯發汗,導致陽氣虛損,陰液耗竭,無法充盈滋養身體,因此出現身體疼痛,脈象沉遲。這與傷寒脈象浮緊而身體疼痛的情況不同。浮緊則說明表邪未解,沉遲則說明陽氣已虛。 《陰陽應象論》說:“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生氣通天論》說:“聖人陳陰陽而筋脈和同。” 現在因爲誤汗而耗損陽氣,就是這個道理。

無以噓培筋骨。所以身疼痛。故仍以桂枝湯和解衛陽。因誤汗之後。多加芍藥之酸收。以斂營陰之汗液。生薑以宣通其衰微之陽氣。人參以扶補其耗散之元真。故名之曰桂枝新加湯。然身疼痛而脈沉遲皆無陽之證。而不加附子以溫經復陽者。以未如肉瞤筋惕汗漏不止之甚。故不必真武湯。

及桂枝加附子湯救急之法也。若服而而未除者。恐亦必當加入也。

辨誤,前注傢俱認作傷寒發汗後。寒邪不能盡出所致。誤矣。夫傷寒發汗。即或寒邪未盡。既汗之後。亦無身反疼痛之理。身疼雖屬傷寒本證。設汗後未除。則脈當浮緊。何反沉遲。況桂枝本為解肌。於寒傷營之證。已在禁例。且叮嚀告戒曰不可與也。當取識此。勿令誤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一種治療身體疼痛的方劑——桂枝新加湯。文章首先指出身體疼痛的原因是筋骨沒有得到溫養,然後說明桂枝新加湯的作用是調和陽氣,收斂汗液,以及扶補元氣。

接著,文章指出在沒有達到嚴重程度的情況下,不需要加附子來溫經復陽。因為附子是較為溫燥的藥物,如果使用不當,可能會加重病情。

最後,文章糾正了一些常見的誤解,例如傷寒發汗後疼痛的原因,以及桂枝的使用禁忌。

若傷寒而用桂枝。豈仲景立法自犯乎。桂枝湯已在所禁。可更加芍藥人參以收補之耶。此不辨自明者也。既曰桂枝新加。而原方不改。則知仍桂枝之舊。更加芍藥生薑人參矣。治法不離乎桂枝。則尤知其為太陽中風矣。復何疑乎。尚論謂名之曰新加者。明非桂枝湯中之舊法也。

恐誤。

桂枝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人參(二兩),生薑(四兩),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一斗一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分溫服如桂枝法。(義在注中不另立論)

病人脈數。數為熱。當消穀引食而反吐者。此以發汗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數為客熱。不能消穀。以胃中虛冷。故吐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患了傷寒,卻要用桂枝,難道是張仲景自己違反自己的醫理嗎?桂枝湯原本就禁止使用,現在可以添加芍藥、人蔘來補益嗎?這分明是不懂醫理的人才會說的話。既然稱爲“桂枝新加湯”,而原方沒有改變,那就說明這仍然是桂枝湯的舊方,只是添加了芍藥、生薑、人蔘而已。治療方法沒有脫離桂枝湯的範疇,所以更能確定這屬於太陽中風症。還有什麼可懷疑的嗎?還有人說,之所以稱爲“新加”,就是說明這不是桂枝湯中原本的用法。

這恐怕是錯誤的。

桂枝新加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炙過),人蔘(二兩),生薑(四兩),大棗(十二枚,掰開)

以上六味,用一斗一升水,小火煮至三升,去渣,分溫服,用法與桂枝湯相同。(具體解釋在註解中,這裏不再贅述)

患者脈搏跳動很快,脈數代表着熱證。應該消化食物卻反而是嘔吐,這是因爲發汗後導致陽氣虛弱,膈氣虛損,所以脈象纔會很快。脈象快代表着外來熱邪,不能消化食物,是因爲胃中虛寒,所以纔會嘔吐。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桂枝新加湯的藥性和用法。作者認爲桂枝新加湯是桂枝湯的延伸,只是在原方基礎上添加了芍藥、生薑、人蔘,用來補益陽氣,治療太陽中風症。同時,作者也解釋了爲什麼患者會出現脈數、嘔吐等症狀,以及桂枝新加湯的治療原理。

言病人脈數。數則為熱。若胃熱當消穀善飢而引食矣。而反吐者。皆以發汗之故。令陽氣微。膈氣虛。脈乃數也。靈樞經謂谷入於胃。其精專之清氣。化而為營。行於脈中。谷之濁氣。降於下焦。為真陽所蒸。其清陽之氣。慓悍滑疾。行於脈外。直達皮膚而為衛氣。其宗氣積於胸膈之膻中。

上通於肺而為呼吸。然雖有營氣衛氣宗氣三者之分。實即谷之一氣所化也。誤汗而衛外之陽氣敗亡。則膈間之宗氣。胃中之陽氣。悉隨汗出之精液而外泄矣。素問評熱論云。人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

白話文:

當病人脈搏跳動頻繁時,代表體內有熱症。如果胃熱,應該會食慾旺盛、想吃東西,但如果出現嘔吐,則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陽氣虛弱、膈氣虛弱,所以脈搏才會跳得快。根據《靈樞經》,食物進入胃部後,精華部分會轉化為營氣,運行於脈絡中;食物的濁氣則會下降至下焦,被真陽蒸發。清陽之氣則會快速滑行於脈絡外,直達皮膚成為衛氣。宗氣則會聚集於胸膈的膻中,上通於肺,參與呼吸。雖然有營氣、衛氣、宗氣三者的區分,但實際上都是由食物轉化而來的。如果誤用汗法導致衛外之陽氣損傷,則膈間的宗氣和胃中的陽氣就會隨著汗液一起流失。 《素問•評熱論》中說,人體出汗都源於食物,食物則源於精氣。當邪氣入侵骨肉而導致出汗時,代表邪氣被驅散,精氣占據上風。精氣旺盛,則應該能正常進食,不再發熱。

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今汗出而輒復熱者。是邪勝也。不能食者。精無俾也。病而留者。其壽可立而傾也。以經義揆之。此條之義。蓋以發熱汗自出之中風。而又誤發其汗。致令衛外之陽。與胃中之陽氣皆微。膈間之宗氣大虛。故虛陽浮動而脈乃數也。素問陰陽別論云。

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陽者。胃脘之陽也。若胃脘之陽氣盛。則能消穀引食矣。然此數非胃中之熱氣盛而數也。乃誤汗之後。陽氣衰微。膈氣空虛。其外越之虛陽所致也。以其非胃脘之真陽。故為客熱。其所以不能消穀者。以胃中虛冷。非唯不能消穀。抑且不能容納。

故吐也。

白話文:

反覆發熱的人,是邪氣入侵的表現。出汗,是精氣耗損的表現。現在病人出汗後馬上又發熱,說明邪氣戰勝了正氣。不能進食,說明精氣不足。如果病情拖延不愈,生命將會迅速衰竭。

根據經書的解釋,這段話的意思是:患了發熱自行出汗的中風病,如果再錯誤地出汗,就會導致衛外之陽和胃中之陽氣都衰弱,膈間之宗氣嚴重虛損。因此,虛陽浮動,脈搏就變得快速。

《素問·陰陽別論》中說:凡陽有五,五五二十五陽。所謂陽,指的是胃脘之陽。如果胃脘之陽氣旺盛,就能消化食物。但是,現在病人脈搏快速並非胃中熱氣盛,而是由於錯誤出汗之後,陽氣衰弱,膈氣空虛,導致虛陽外越所致。因爲這並非胃脘之真陽,所以稱爲客熱。病人不能消化食物,是因爲胃中虛冷,不僅不能消化食物,而且不能容納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