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三 (1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三 (11)

1. 結胸證治第三

是以知其非陽明也。少陽雖有半表之邪。而汗吐下皆有禁例。又不當有應以汗解之句。故又知其非少陽也。唯太陽為最外一層。專主營衛風寒。犯之則必應以汗解矣。此因不得汗解而煩熱。非唯不以汗解。而反以冷水噀之灌之。噀者。噴噀之也。灌者。灌洗之也。以冷水噀灌之者。

蓋欲以寒治熱。乃不知者之妄耳。遂使皮膚鬱熱之邪。為冷水所卻。不得散去。故彌更益增其煩熱也。然煩熱雖甚。其先所感之邪。本已惡寒無汗。又增噀灌之水寒。外客皮膚。故肉上之寒粟聳起。意欲飲水者。煩熱所致也。反不渴者。水寒侵入也。見證如此。似當仍以汗解為是。

因水寒外侵。邪熱被卻。已不在表。故以鹹寒潤下利水之文蛤散。導水下出。若未效而不瘥者。因水寒內犯太陽之腑。膀胱受病。當與五苓散助其下焦蒸騰之用。則氣化流行而水氣自除矣。即有表邪未解。服五苓散法中。更有多飲暖水。使汗出之法可去也。此條當與中風失治之渴欲飲水。

水入即吐之水逆證互看。彼因飲水所致。為內入之水寒。此因噀灌所致。為外入之水寒。病情相似。故治法亦相同也。寒實結胸無熱證句。乍讀之。似不宜用小陷胸之苦寒。細閱上文。因冷水噀灌。其熱已被卻不得去。熱邪內入。所以彌更益煩。熱邪遂實結於胸。乃熱因寒結。

故曰寒實結胸。非謂寒氣實結於胸中也。若果是陰寒。當作心下痞矣。故結胸之首條云。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謂之結胸。則知是熱入而非陰寒之證矣。若非熱邪。則亦並不可謂之結胸矣。此陰陽寒熱之辨也。無熱證者。謂無表熱。蓋指上文肉上粟起而言。非謂表裡俱無熱。

故與三物小陷胸湯。以開其胸中實結之邪也。白散雖峻。蓋因寒實結於胸中。水寒傷肺。必有喘咳氣逆。故以苦梗開之。貝母入肺。又以巴豆之辛熱有毒。斬關奪門之將。以破胸中之堅結。蓋非熱不足以開其水寒。非峻不足以破其實結耳。亦治實不治虛之法也。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

文蛤似蛤而背有紫斑。即今吳中所食之花蛤。俗誤呼為蒼蠃或昌蛾者是也。

上一味為散。以沸湯和服一錢匕。湯用五合。

三物小陷胸湯,即前小陷胸湯。

白散方

桔梗(三分味苦者),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貝母(三分)

上三味。桔梗貝母為末。內巴豆。更於臼中杵之。以白飲和服。強人半錢。羸者減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過不止。進冷粥一杯。

結胸證。其脈浮大者不可下。下之則死。

大凡邪氣在表。則脈必浮。結胸一證。原因太陽表邪誤陷所致。然既結之後。邪已入里。則關脈當沉矣。豈容浮大之脈再見耶。今胸既結矣。而脈仍見浮大。則未盡陷入之表邪尚盛。且浮大之脈原屬裡虛。症象陽旦條云。浮則為風。大則為虛。正氣既虛而更下之。使未盡之表邪再陷。

白話文:

因此可以知道這不是陽明病的症狀。少陽病雖然有半表之邪,但用發汗、催吐、瀉下都有禁忌,不應該有「用發汗來解除」的說法,所以也可以知道這不是少陽病的症狀。只有太陽病是最外層的疾病,專門主導營衛、風寒,如果侵犯到太陽病就必須用發汗來解決。這個案例是因為沒有用發汗來解決,反而感到煩躁發熱。不只沒有用發汗,反而用冷水噴灑、沖洗。噴灑是指用口噴水,沖洗是指用水清洗。用冷水噴灑沖洗,是因為想用寒涼來治療熱症,這是無知的人才會犯的錯誤。這樣一來,會使皮膚鬱積的熱邪,被冷水阻擋,無法散去,反而更加增強煩躁發熱。雖然煩躁發熱很嚴重,但原本所感受的邪氣,本來就怕冷、沒有汗,又加上噴灑沖洗的寒冷水氣,從外侵入皮膚,所以皮膚上會起雞皮疙瘩,想喝水是因為煩熱引起的。反而不覺得口渴,是因為寒冷水氣侵入的關係。看到這種情況,應該還是用發汗來解決。

因為寒冷水氣從外侵入,熱邪被阻擋,已經不在表層,所以用鹹寒、潤下、利水的文蛤散,引導水從下方排出。如果沒有效果,沒有好轉,是因為寒冷水氣侵犯了太陽經的腑,膀胱受到疾病的影響,應該用五苓散來幫助下焦蒸騰的功能,這樣就能使氣化流通,水氣自然就能去除。即使有表邪還沒解除,服用五苓散的過程中,可以多喝溫水,利用發汗的方法來去除表邪。這個條文應該和中風失治、口渴想喝水,但喝水就吐的水逆症狀一起看。那種情況是因為喝水引起的,是內入的寒冷水氣;這個案例是因為噴灑沖洗引起的,是外入的寒冷水氣。病況相似,所以治療方法也相同。「寒實結胸無熱證」這句話,乍看之下,好像不應該用小陷胸湯這種苦寒的藥物。仔細看上文,因為用冷水噴灑沖洗,熱邪已經被阻擋而無法散去,熱邪往內侵入,所以更加煩躁發熱。熱邪因此結實地累積在胸部,這是因為熱邪被寒氣阻擋造成的,所以叫做「寒實結胸」,不是指寒氣真實地結在胸中。如果真的是陰寒,應該會形成心下痞的症狀。所以結胸的第一條就說:「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謂之結胸。」由此可知這是熱邪侵入,而不是陰寒的症狀。如果不是熱邪,就不能稱之為結胸。這是辨別陰陽寒熱的方法。「無熱證」是指沒有表熱,是指上文說的「皮膚上起雞皮疙瘩」,不是指表裡都沒有熱。

所以用三物小陷胸湯,來打開胸中結實的邪氣。白散雖然藥性猛烈,是因為寒邪結實地累積在胸中,寒冷水氣傷到肺,一定會有喘咳、氣逆的情況,所以用桔梗來打開肺氣。貝母入肺,又用巴豆這種辛熱有毒的藥物,像斬關奪門的將軍,來攻破胸中堅硬的結塊。因為不是熱藥不足以打開寒冷水氣,不是藥性猛烈不足以攻破結實的症狀,這也是治療實症不治療虛症的方法。

文蛤散的藥方

文蛤(五兩)

文蛤類似蛤蜊,背上有紫色斑紋,就是現在吳地吃的花蛤,俗稱蒼蠃或昌蛾,是錯誤的稱呼。

以上一味藥磨成散劑,用沸水調服一錢匙,用水五合。

三物小陷胸湯,就是之前說的小陷胸湯。

白散的藥方

桔梗(三分,味道苦的),巴豆(一分,去皮去心,熬黑研磨如脂),貝母(三分)

以上三味藥,桔梗和貝母磨成粉,加入巴豆,再一起在臼中搗杵,用白開水調服。體質強壯的人服用半錢,虛弱的人減量。藥物在膈上會吐,在膈下會瀉,如果沒有瀉,就喝一杯熱粥,如果瀉過多不止,就喝一杯冷粥。

結胸症,如果脈象浮大,不可以攻下,攻下就會死。

一般來說,邪氣在表,脈象一定是浮的。結胸這個症狀,原因是太陽表邪錯誤地陷入體內造成的,既然已經結成結胸,邪氣已經入裡,關脈應該是沉的。怎麼可能再看到浮大的脈象呢?現在胸部已經結實了,脈象卻仍然是浮大,表示還沒完全陷入的表邪仍然很旺盛,而且浮大的脈象原本就屬於裡虛。《陽旦》篇說:「浮則為風,大則為虛。」正氣已經虛弱了,又用攻下的方法,會使還沒完全陷入的表邪再次陷入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