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附錄 (2)
附錄 (2)
1. 動氣臆說
動氣一證。皆見於臍之上下左右。故謂之臍間動氣。但仲景六經證治中。全不吐露半字。而獨於叔和諸可與不可中見之。何也。想仲景氏本無此名。自叔和始創立其說耳。所謂動氣者。即仲景所謂心下悸。臍下悸臍旁悸是也。心下臍下。即臍上臍下也。臍旁。即臍之左右也。
悸者。築築然跳動也。想叔和因之改名立義。則動氣二字。較之悸字似覺顯明易曉。然所嫌者。但有禁汗禁下。及誤汗誤下之變。而不明言其故。並不立治法。使後人臨症束手。既不能闡明仲景之意。反沉埋仲景之法於幽暗之中。令後之學者。毫無罅縫可尋。是所謂非惟無益而又害之也。
白話文:
「動氣」是一種病症,它的表現是患者的肚臍上下左右都會有跳動感,所以稱為「臍間動氣」。但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六經證治中,並沒有提及這個病症。反而是在《金匱要略》作者(叔和)的「諸可與不可」中才看到它。這是為什麼呢?我猜想張仲景原本沒有「動氣」這個病名,是叔和才創立這個說法的。
所謂的「動氣」,就是張仲景所說的「心下悸」,也就是「肚臍上下左右跳動」的意思。因為「心下」指的就是肚臍上方,而「臍下」就是肚臍下方,而「臍旁」就是肚臍左右兩側。
「悸」這個字的意思,就是跳動的意思。叔和將「悸」改名為「動氣」,可能是覺得「動氣」二字比「悸」字更易懂、更明顯。
不過,叔和在描述「動氣」時,只提到要禁汗禁下,以及誤汗誤下的情況,並沒有說明原因,也沒有設立治療方法。因此,後人遇到這個病症時就會束手無策,既無法闡明張仲景的意思,反而將張仲景的治療方法埋沒在黑暗中。讓後來的學者毫無頭緒可尋,這不僅無益,反而有害。
註解
-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著有《傷寒雜病論》。
- 叔和:金匱要略的作者,一般認為是後漢末年至魏晉時期的名醫。
- 六經證治: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將病症歸納為六經,並依此制定治療方法。
- 心下悸:心臟附近跳動的感覺。
- 臍下悸:肚臍下方跳動的感覺。
- 臍旁悸:肚臍左右兩側跳動的感覺。
- 禁汗禁下:避免出汗、排便。
- 誤汗誤下:錯誤的出汗、排便。
其可謂之立法善後乎。愚竊論之。仲景論中。如奔豚心中悸而煩之治也。炙甘草湯脈結代而心動悸之治也。桂枝甘草湯發汗過多。叉手冒心而悸之治也。真武湯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發熱心下悸之治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後。欲作奔豚。臍下悸之治也。凡此諸悸。
皆太陽誤治之虛邪所致也。更有太陽病而小便利者。以里無熱邪故也。胃無熱邪而飲水過多。致水停心下而悸也。少陽一經。有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已屬少陽而不可發汗矣。若發其汗。則邪氣入胃而譫語。此因胃不和則煩而悸。此誤汗之悸也。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滿而煩。
白話文:
這可謂是制定法令善後之舉。我鬥膽論述一番。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例如治療奔豚、心中悸動而煩躁的:炙甘草湯,脈象結代,心臟跳動而悸動的:桂枝甘草湯,發汗過度,叉手捂住胸口而悸動的:真武湯,頭暈目眩,身體顫抖想要抓地,發熱心下悸動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發汗之後,想要發作奔豚,臍下悸動的: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凡此種種的悸動,
都是太陽病誤治導致虛邪所致。還有一種情況是太陽病患者小便頻繁,這是因為裡頭沒有熱邪的緣故。胃部沒有熱邪卻喝太多水,導致水停留在心下而悸動。少陽經有一種傷寒脈象弦細、頭痛發熱的病症,這已經屬於少陽病了,不可再發汗。如果發汗,邪氣就會進入胃部,導致神志不清。這是因為胃氣不和,所以心煩而悸動,這是誤汗導致的悸動。少陽中風,兩耳失聰,目赤胸悶而煩躁。
在少陽已禁吐下。若吐下之。則悸而驚矣。此誤吐誤下之悸也。至於三陰。皆陰盛陽虛之悸。惟陽明一經。皆實熱之症。故獨無悸病。是以知動氣一證。皆屬虛邪。難於汗下。況初症當汗之時。本絕無動氣者。病至動氣。為日已多。邪已在裡。寧可更發其汗乎。惟舌苔黃黑乾厚。
胃脘至腹。按之尚痛者。雖在動氣之時。猶有可下之症。然動之甚。而邪結膠固。形體瘦脫。元氣虛竭者。亦為不治。若症不犯劇而可治者。雖至愈後。飲食漸增。形體漸復。尚有動氣未除者。可見臍為人之命蒂。臍中一穴。名曰神闕。上則水分建里三脘諸穴。為後天脾胃之所居。
白話文:
當少陽經已經禁止嘔吐和瀉下的時候,如果還繼續嘔吐或瀉下,就會造成心悸和驚恐。這是因為誤用嘔吐和瀉下方法而導致的心悸。至於三陰經,都是陰氣盛而陽氣虛弱引起的心悸。只有陽明經,都是實熱證,所以沒有心悸病。因此可以知道,所有動氣症狀都屬於虛邪,難以用汗法治療。何況剛開始生病的時候應該用汗法治療,而當時根本沒有動氣症狀。等到出現動氣症狀,已經病了好幾天,邪氣已經深入體內,還應該再用汗法嗎?除非舌苔黃黑乾燥厚實,而且胃脘到腹部按壓還有疼痛感,即使是動氣的時候,還有瀉下的可能。但是,如果動氣嚴重,邪氣凝結牢固,身體消瘦,元氣虛竭,則無藥可治。如果病情不嚴重,可以治療,即使痊癒後,飲食逐漸增加,身體逐漸恢復,仍然會有動氣未除的情況。由此可見,肚臍是人體的生命之根,肚臍中的神闕穴,向上連接水分、建里、三脘等穴位,是後天脾胃的所在。
飲食變化之關隘。下則陰交石門關元氣海等穴。為先天真陽之所藏。升降呼吸之根源。左右則天樞二穴也。至真要大論云。身半以上。其氣三矣。天之分也。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其氣三矣。地之分也。地氣主之。以名命氣。以氣命處。身半所謂天樞也。上勝而下病者。以地名之。
下勝而上病者。以天名之。此皆所以辨天地陰陽勝復之氣。以及六氣屈復報氣者也。觀此。則臍之關係非細。其可令邪氣犯之。使臟氣受傷。致升降流行之氣。窒礙阻塞而至築築然跳動乎。然雖非輕症。而亦非不治之症。惟隨證之輕重以為輕重而已。如叔和諸可與不可中。其不可汗條下。
白話文:
飲食變化對人體影響很大。下半身的陰交、石門、關元、氣海等穴位,是先天真陽之氣的藏身之處,也是呼吸升降的根源。左右兩側的天樞穴,則是氣機運行的樞紐。古籍《至真要大論》中提到,身體上半部分的氣,屬天,由天氣主導;身體下半部分的氣,屬地,由地氣主導。天樞穴位於身體中線,是天地之氣交匯的地方。上半身氣盛而下半身氣虛的人,以「地名」來命名病症;下半身氣盛而上半身氣虛的人,以「天名」來命名病症。這些都是用來辨別天地陰陽氣盛衰以及六氣相互作用的病理。由此可見,臍部位置十分重要,不容許邪氣侵犯,以免傷及臟腑,導致升降流行之氣阻塞,出現跳動等症狀。雖然這不是輕症,但也不是不治之症,只要根據病情的輕重程度,採取相應的治療方法即可。例如,叔和所著的《諸可與不可》中提到,不可發汗、不可服瀉藥。
有動氣在右。不可發汗。發汗則衄而渴。心苦煩飲即吐水。愚謂病至動氣。為日不少。已屬虛邪在裡。寧有發汗之理。所以發汗則虛陽上厥。故衄而且渴。心苦煩矣。而不知汗後亡陽。則胃陽虛損。中氣已寒。飲即吐水矣。當擬以水入即吐之治可也。又云。動氣在左。不可發汗。
發汗則頭眩汗不止。筋惕肉瞤。愚謂此亦邪氣在裡。而不必攻表。故汗之則徒傷衛氣。真陽敗亡。而頭為之虛眩。衛氣不密。而汗出不止矣。且無陽氣以柔養其筋脈。則陰寒遍體。而筋惕肉瞤也。當擬以振振欲擗地。及誤服大青龍法酌治可耳。又云。動氣在上。不可發汗。發汗則氣上衝。
白話文:
如果病人有動氣在右側,就不可發汗。發汗會導致鼻出血並且口渴。病人感到心煩意亂、口渴就想吐水。我認為病人已經有動氣,持續了很長時間,屬於虛邪在裡,怎麼能發汗呢?因此發汗會讓虛陽上厥,所以才會鼻出血並且口渴。病人感到心煩意亂,卻不明白發汗後陽氣就耗損了,導致胃陽虛損,中氣已經寒涼,所以喝水就會吐出來。應該用治療水入即吐的方子。
還有人說,動氣在左側,也不可發汗。
發汗會導致頭昏眼花、汗出不止、筋惕肉瞤。我認為這也是邪氣在裡,不需要攻表。因此發汗只会徒劳地损害卫气,真阳败亡,所以头昏眼花。卫气不密,所以汗出不止。而且没有阳气来滋养筋脉,所以阴寒遍布全身,导致筋惕肉瞤。應該用治療振振欲擗地的方子,或者參考誤服大青龍法的方子來治療。
還有人說,動氣在上,也不可發汗。
發汗會導致氣上衝。
正在心端。蓋臍上雖屬天氣而為陽分。然其動氣已見。邪已入腑。豈宜誤汗。汗之則陽氣大虧。下焦之陰氣逆上而衝心矣。恐不可作上篇其氣上衝之治。當如欲作奔豚之法。而或益之以溫經之藥為宜。又云動氣在下。不可發汗。發汗則無汗。心中太煩。骨節苦疼。目眩惡寒。
食則反吐。谷不得前。愚謂動氣既在臍下。邪氣不惟在裡。已入陰矣。萬無發汗之理。凡汗之出也。必藉陽氣鼓動。然後陰液外泄。邪既在陰。無陽氣以蒸動津液。故發汗則無汗也。心中煩而目暈。虛陽上奔也。骨節疼而惡寒。陽氣虛而陰寒盛也。食則反吐而不納穀者。胃中虛冷也。
白話文:
問題就在於心臟。雖然臍上屬於天部,是陽氣所在,但是現在已經出現了氣機不順,邪氣已經入侵到內臟。怎麼能亂用發汗的方法呢?發汗會導致陽氣嚴重虧損,下焦的陰氣逆流向上衝擊心臟。恐怕不能像上篇所述,用治療氣上衝的方法。應該仿效治療奔豚的方法,並且可以考慮加入溫經的藥物。另外,還說氣機不順在下方,不可發汗。發汗的話,反而不會出汗,還會出現心煩、骨頭關節疼痛、頭昏眼花、怕冷等症狀。
第二段
食則反吐。谷不得前。愚謂動氣既在臍下。邪氣不惟在裡。已入陰矣。萬無發汗之理。凡汗之出也。必藉陽氣鼓動。然後陰液外泄。邪既在陰。無陽氣以蒸動津液。故發汗則無汗也。心中煩而目暈。虛陽上奔也。骨節疼而惡寒。陽氣虛而陰寒盛也。食則反吐而不納穀者。胃中虛冷也。
吃東西就吐,食物無法下嚥。我認爲氣機不順已經在臍下,邪氣不僅在內,已經侵入到陰氣部位了。絕對不能使用發汗的方法。凡是出汗,都需要陽氣推動,才能使陰液排出體外。邪氣已經進入陰氣部位,沒有陽氣推動津液,所以發汗反而不會出汗。心煩目眩是因爲虛陽上衝,骨節疼痛怕冷是因爲陽氣虛弱,陰寒盛行,吃東西就吐,食物無法下嚥,是因爲胃中虛寒。
此皆誤汗亡陽之變也。其不可下條中。又有動氣在右。不可下。下之則津液內竭。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既無舌苔黃黑。又非胃脘繞臍硬痛。自無可下之理。果屬虛邪而妄下之。自然胃中之津液內竭。虛火上炎。而咽燥鼻乾頭眩心悸也。又云。動氣在左。不可下。下之則腹內拘急。
食不下。動氣更劇。雖有身熱。臥則欲蜷。若動氣在左。皆屬少陽厥陰本無實邪。下之則胃中陽氣傷敗。寒在中焦。所以腹內拘急。食不能下。而動氣更劇也。此時雖有虛陽浮散於外而身熱。其臥則如少陰之狀而欲蜷臥矣。動氣在上。不可下。下之則掌握熱煩。身上浮冷。熱汗自泄。
白話文:
這些都是誤用汗法導致陽氣外泄的表現。這種情況不能服用瀉下藥物。另外,如果出現氣機在右側,也不可以服用瀉下藥物。服用瀉下藥物會導致體內津液耗竭,出現口乾舌燥、鼻乾、頭暈、心悸等症狀。如果患者沒有舌苔黃黑,也沒有胃脘繞臍硬痛等症狀,就不應該服用瀉下藥物。如果患者是虛邪所致,而誤用瀉下藥物,就會導致胃中津液耗竭,虛火上炎,出現口乾舌燥、鼻乾、頭暈、心悸等症狀。
同樣地,如果出現氣機在左側,也不可以服用瀉下藥物。服用瀉下藥物會導致腹內拘急、食慾不振,氣機更加劇烈。即使患者有發熱症狀,但躺下時會想要蜷縮起來,這都是少陽和厥陰經虛寒的表現,並非實邪所致。服用瀉下藥物會損傷胃中陽氣,導致寒氣停留在中焦,所以才會出現腹內拘急、食慾不振、氣機更加劇烈等症狀。雖然患者有虛陽浮散於外而發熱,但躺下時會像少陰經虛寒一樣想要蜷縮起來。
如果氣機在上面,也不可以服用瀉下藥物。服用瀉下藥物會導致手掌心發熱煩躁、身體表面發冷、自汗不止。
欲得水自灌。若動氣在上。則近於胃。如舌苔黃厚。胃脘繞臍硬痛而下之可也。倘胃中空虛而下之。四肢為諸陽之本。而實稟氣於胃。所以脾主四肢。誤下則胃陽傷敗。故虛陽暴厥。而掌握中熱煩也。四肢雖熱厥。而身上反浮冷矣。孤陽欲絕。而熱汗自泄。欲得冷水自灌洗也。
此所謂真寒假熱。陽虛暴脫之變。人但知誤汗可以亡陽。而不知誤下之亡陽尤甚也。又云。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動氣既在臍下。已屬三陰部分。又誤下之。則胃陽大損。脾臟虛寒。故腹脹滿。元氣虛甚。卒起而頭眩眼花也。
凡三陰下利清穀。皆以四逆湯主治。此因誤下大傷陽氣所致。然虛痞條中。仲景原云。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此八條。乃動氣誤汗誤下之變症。未知果出之前哲。或叔和之臆見。今姑從其說而強解之。未知然否也。至於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
白話文:
欲得水自灌。若動氣在上。則近於胃。如舌苔黃厚。胃脘繞臍硬痛而下之可也。倘胃中空虛而下之。四肢為諸陽之本。而實稟氣於胃。所以脾主四肢。誤下則胃陽傷敗。故虛陽暴厥。而掌握中熱煩也。四肢雖熱厥。而身上反浮冷矣。孤陽欲絕。而熱汗自泄。欲得冷水自灌洗也。
想要喝水,就自己灌下去。如果氣往上走,就靠近胃部。像舌苔黃厚,胃脘(上腹部)繞着肚臍硬痛,可以用瀉下藥。但是如果胃中空虛就不要瀉下了,因爲四肢是所有陽氣之根本,而陽氣來自於胃,所以脾臟主管四肢。錯誤瀉下會損傷胃陽,導致虛陽暴厥,也就是感覺胸口發熱煩躁。四肢雖然發熱,但身體反而浮腫冰冷,像是陽氣快要消失,會出熱汗,想要喝冷水沖洗一下。
此所謂真寒假熱。陽虛暴脫之變。人但知誤汗可以亡陽。而不知誤下之亡陽尤甚也。
這就是所謂的“真寒假熱”,是陽氣虛弱、身體快要崩潰的表現。人們都知道出汗會損傷陽氣,卻不知道錯誤瀉下損傷陽氣更嚴重。
又云。動氣在下。不可下。下之則腹脹滿。卒起頭眩。食則下清穀。心下痞也。動氣既在臍下。已屬三陰部分。又誤下之。則胃陽大損。脾臟虛寒。故腹脹滿。元氣虛甚。卒起而頭眩眼花也。
又有人說,如果氣往下走,就不要瀉下。瀉下會造成腹脹,突然站起來頭暈,吃飯就拉肚子,胸口悶悶的。因爲氣在肚臍以下,已經屬於三陰部位,如果再錯誤瀉下,就會嚴重損傷胃陽,脾臟虛寒。所以會腹脹,元氣虛弱,突然站起來就會頭暈眼花。
凡三陰下利清穀。皆以四逆湯主治。此因誤下大傷陽氣所致。然虛痞條中。仲景原雲。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
凡是三陰部位導致的腹瀉,拉肚子,都用四逆湯治療。這是因爲錯誤瀉下嚴重損傷陽氣所致。但是《傷寒論》中關於虛痞的記載說,這不是結熱,只是胃中空虛,外邪逆行,所以感到硬。
此八條。乃動氣誤汗誤下之變症。未知果出之前哲。或叔和之臆見。今姑從其說而強解之。未知然否也。
這八條是關於氣往上走、出汗、瀉下錯誤導致的病症變化。不知道這些說法是出自以前的醫家,還是叔和的個人觀點。現在姑且按照他的說法解釋一下,不知道是否正確。
至於脈濡而弱。弱反在關。濡反在巔。
至於脈象濡弱,弱在關脈,濡在巔脈。
解釋
- 動氣:指體內氣機運行失常,氣往上走或往下走。
- 胃陽:指胃氣的陽氣。
- 虛陽暴厥:指陽氣虛弱,突然出現昏厥。
- 孤陽欲絕:指陽氣快要耗盡。
- 真寒假熱:指身體表面發熱,但實際上是陽氣虛弱,體內寒氣盛的表現。
- 三陰部分:指脾、腎、肝三個臟腑的陰氣部分。
- 四逆湯:一種溫陽散寒的中藥方劑。
- 客氣上逆:指外邪逆行,侵入體內。
- 濡脈:指脈象細軟無力。
- 弱脈:指脈象虛弱無力。
- 關脈:指寸口脈中部的脈象。
- 巔脈:指手背上的脈象。
總結
這篇文章主要闡述了錯誤瀉下導致的病症變化,以及陽氣虛弱的臨牀表現。作者認爲,錯誤瀉下比出汗更易損傷陽氣,並指出治療三陰下利清穀應該使用四逆湯。最後,作者還對一些脈象進行了解釋。
微反在上。澀反在下等語。其究歸於陽氣不足。厥而且寒。為陰經誤汗之變。何不直言濡弱微澀之陰脈。而多此四個反字。更多在關在巔。在上在下等隱怪之語。且巔字之義。殊屬難解。不知以頭之巔頂為巔為上乎。抑以脈之上候為巔乎。或以寸口為巔為上乎。此種秘語。豈可作訓後之詞。
後復有其形相像根本異源。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及口雖欲言。舌不得前。又有舌萎聲不得前。及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等語。詞義鄙俚。文理紕謬。絕非長沙口角。故皆棄而不錄。讀者鑑之。
白話文:
所謂「微反在上,澀反在下」之類的說法,其實都歸因於陽氣不足,導致身體寒厥。這是陰經誤汗所造成的變化。為何不直接說「濡弱微澀的陰脈」呢?為何要加上「反」字,以及「關」、「巔」、「在上」、「在下」等讓人費解的詞彙?特別是「巔」字的含義更是難解,究竟指的是頭頂、脈上還是寸口?這種含糊不清的說法,實在不能作為後人的訓誡之詞。
另外,還有像「其形相像,根本異源」、「食則反吐,谷不得前」、「口雖欲言,舌不得前」、「舌萎聲不得前」、「及遲欲從後救安可復追還」等等,這些詞語俚俗不堪,文理不通,絕非長沙醫學的真諦。因此,我將這些內容全部摒棄,不予記載。讀者們請以此為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