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十 (8)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8)

1. 瘥後發熱

傷寒瘥以後。更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傷寒既瘥以後更發熱者。若病後餘氣作虛熱。固當以柴胡黃芩清解餘熱。以人參補其病後之虛。而以薑棗和之。若復感外邪而發熱。亦屬病後新虛。理宜和解。但察其脈證之有類於半表半里之少陽者。以小柴胡湯主之。若脈浮則邪盛於表。必有可汗之表證。仍當以汗解之。但病後新虛。

不宜用麻黃過汗。使傷衛亡陽。若脈沉實者。沉為在裡。實則胃實。仍當用下法解之。但衛氣已虛。不宜用承氣峻下。宜消息其虛實。或小承氣。或調胃。或如博棋子之法。隨其輕重以為進止可也。

白話文:

傷寒癒後,再次發熱的治療

傷寒病癒後,又再次發熱者,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以汗解之。脈沉實者,以下解之。

解析:

傷寒病癒後,如果再次發熱,可能是以下原因:

  • 餘氣未盡,虛熱作祟: 傷寒病癒後,體內可能仍殘留一些病邪,導致虛熱。此時應該使用柴胡和黃芩清解餘熱,並用人參來補益病後虛弱的體質,以薑棗調和藥性。
  • 復感外邪,新虛發熱: 病癒後體質虛弱,容易再次感染外邪,導致發熱。這屬於病後新虛,應該採用和解的方法治療。

如何判斷病症:

  • 脈浮: 脈象浮,代表邪氣在表,可以用發汗的方法治療。但病後體虛,不宜使用麻黃等峻猛發汗藥物,以免傷及衛氣,導致陽氣衰敗。
  • 脈沉實: 脈象沉實,代表邪氣已入裡,胃氣實滯。此時應該用下法治療,但要注意病後體虛,不宜使用承氣等峻下藥物,應該根據虛實程度,選擇小承氣湯、調胃湯等藥物,或採取類似博棋子般的策略,逐漸調整用藥,直到病症痊癒。

總而言之,傷寒癒後再次發熱的治療,需要根據病因、脈象等因素,選擇合適的藥物和方法,切忌一味用藥,以免造成新的損傷。

2. 瘥後水氣

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大病後。若氣虛則頭面皆浮。脾虛則胸腹脹滿。此因大病之後。下焦之氣化失常。濕熱壅滯。膀胱不瀉。水性下流。故但從腰以下水氣壅積。膝脛足跗皆腫重也。以未犯中上二焦。中氣未虛。為有餘之邪。脈必沉數有力。故但用排決之法。而以牡蠣澤瀉散主之。

牡蠣澤瀉散方

牡蠣,澤瀉,栝蔞根,蜀漆(洗去腥),苦葶藶,商陸根,海藻(洗去咸以上各等分)

白話文:

大病痊癒後,如果腰部以下出現水腫,可以用牡蠣澤瀉散來治療。

詳細解釋

大病之後,如果氣虛,頭面部會浮腫;脾虛,則胸腹會脹滿。這是因為大病之後,下焦的氣化功能失常,濕熱停滯,膀胱無法排泄,水分向下流動,導致腰部以下出現水腫,膝蓋、小腿、腳踝都腫脹沉重。

由於疾病尚未影響到上焦和中焦,中氣也沒有虛弱,屬於有餘之邪,脈象必然沉數有力。因此,只需要用排泄的方法治療,而牡蠣澤瀉散正是主治此症的方劑。

牡蠣澤瀉散組成

  • 牡蠣
  • 澤瀉
  • 栝蔞根
  • 蜀漆(洗去腥味)
  • 苦葶藶
  • 商陸根
  • 海藻(洗去鹹味) 以上各等份

注釋

  • 瘥後:指病癒之後。
  • 水氣:指水腫。
  • 下焦:指腰部以下。
  • 氣化:指人體氣血的生成、運行和轉化。
  • 濕熱:指濕邪和熱邪。
  • 壅滯:指停滯不通。
  • 沉數有力:指脈象沉而有力,且跳動頻率快。
  • 排決之法:指排出體內濕熱之法。
  • 有餘之邪:指體內邪氣較盛。

總結

牡蠣澤瀉散主要用於治療大病後腰以下水腫,屬於有餘之邪,通過排泄體內濕熱達到治療目的。

上七味。異搗下。篩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小便利。止後服。日三服。

牡蠣咸而走腎。得柴胡方能去脅下硬。同滲利則下走水道。澤瀉利水入腎。瀉膀胱之火。為滲濕之要藥。栝蔞根。解煩渴而行津液。導腫氣。蜀漆乃常山苗也。二者功用相同。水在上焦。則能吐水。在脅下。則能破其澼。為驅痰逐水必用之藥。苦葶藶泄氣導腫。十劑云。泄可去閉。

葶藶大黃之屬。故能去十種水氣。下膀胱水。去通身腫脹。療肺壅喘咳。但有甜苦二種。苦者能導腫泄水。甜者但能清瀉肺邪而已。丹溪謂其殺人甚健。李時珍云。肺中水氣膹滿喘急者。非此不除。肺平水去則止。何至久服殺人。此千古之明辨也。商陸苦寒。沉而降。其性下行。

白話文:

將上七味藥材分別搗碎,然後過篩,成為藥粉。再將藥粉放入臼中研磨。用白開水調和服用,每次服用量為方寸匕(約一茶匙),小便後服用。每日服用三次。

藥材功效

  • **牡蠣:**性鹹,入腎經。與柴胡搭配可以去除脅下硬塊。與利水藥材一同使用,可以下行水道,利水消腫。
  • **澤瀉:**利水入腎,瀉膀胱之火,為滲濕之要藥。
  • **栝蔞根:**解煩渴,行津液,導腫氣。
  • **蜀漆:**即常山苗,與常山功用相同。水在上焦,可以止吐水;在脅下,可以破除積水。是驅痰逐水必用之藥。
  • **苦葶藶:**泄氣導腫。十劑服用後,可去除積水,緩解閉塞。

葶藶與大黃

葶藶屬大黃類,因此具有去除十種水氣的功效。可下膀胱水,去除全身腫脹,治療肺壅喘咳。葶藶有甜苦兩種,苦葶藶能導腫泄水,甜葶藶只能清瀉肺邪。丹溪翁認為甜葶藶容易傷人,李時珍認為肺中水氣盈滿,喘急者,非苦葶藶不可。只要肺氣平息,水氣消退,就會停止喘咳,何至於久服傷人。這是千古以來公認的藥理。

商陸

商陸性苦寒,沉降,其性下行。

註釋:

  • 方寸匕:古時容量單位,約等於一茶匙。
  • 柴胡:中藥名,具有疏肝解鬱、升陽舉陷等功效。
  • 澤瀉:中藥名,具有利水滲濕、清熱瀉火等功效。
  • 栝蔞根:中藥名,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等功效。
  • 蜀漆:中藥名,即常山苗,具有截瘧、清熱解毒等功效。
  • 苦葶藶:中藥名,具有泄水消腫、行氣導滯等功效。
  • 大黃:中藥名,具有瀉下攻積、清熱瀉火等功效。
  • 丹溪翁:指元代醫學家朱丹溪。
  • 李時珍:指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著有《本草綱目》。
  • 商陸:中藥名,具有利水消腫、通便泄熱等功效。

專於行水。治腫滿小便不利。赤者同麝香搗爛貼臍。白者入藥無毒。海藻咸能潤下。寒能泄熱引水。故能消癭瘤結核。除浮腫腳氣。留飲濕熱。使邪氣自小便出也。立方之義。蓋以腎為主水之臟。肺為水之化源。故內經水熱穴論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又曰。腎者。

胃之關也。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上下溢於皮膚。故為胕腫。聚水而生病也。

辨誤,成注引金匱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與牡蠣澤瀉散。不知金匱原云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此仲景活法也。金匱治水氣利小便之法。如五苓散。豬苓湯。栝蔞瞿麥丸。蒲灰散。滑石白魚散。腎氣丸。種種各異。蓋以寒熱不同也。尚論遂以此方為定法。

白話文:

海藻性寒,善於利水消腫,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紅色海藻可以和麝香搗碎貼在肚臍上,白色海藻則可以入藥,無毒。海藻的鹹性可以潤滑通便,寒性可以泄去體內的熱氣,引導水液排出。因此可以消散癭瘤、結核,治療浮腫、腳氣、留飲濕熱,讓邪氣從小便中排出。

治療水腫的方子,主要以腎臟為主,因為腎臟是主水之臟,肺臟是水液的來源,因此《內經》中說:「其本在腎,其末在肺,皆積水也。」腎臟是胃的關口,如果關口不利,就會積水,水液就會依照其性,上下溢於皮膚,造成胕腫,也就是水腫。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書籍引述《金匱要略》說腰以下腫要利小便,應該使用牡蠣澤瀉散。但是《金匱要略》原話是:「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這是張仲景的活法。

《金匱要略》中治療水氣利小便的方法有很多,例如五苓散、豬苓湯、栝蔞瞿麥丸、蒲灰散、滑石白魚散、腎氣丸等,各有不同,主要根據寒熱的不同而有所區別。因此,不能將某一個方子定為唯一的方法。

乃謂大病後脾土告困。不能攝水。致水氣泛溢。而用牡蠣澤瀉散峻攻。何反不顧其虛。可見活人之事。迂疏輩必不能動中機宜。庸工遇大病後。悉行溫補。自以為善。熟知其鹵莽滅裂哉。愚竊謂水氣在腰以下。乃水性下流。未為泛溢。腹未脹滿。脾胃亦未損傷。仲景但用牡蠣澤瀉散以決水者。

蓋濕熱下流。有餘之證耳。非脾胃虛衰。土崩水泛也。原文中雖有證無脈。似無從考其證之寒熱。然據方論證。當自曉然其為濕熱在下矣。倘必概以溫補為庸工鹵莽之治。設遇病後虛寒。土不制水。下焦無火。氣化不行。水濕腫脹者。然則仲景之五苓散。腎氣丸等方。豈亦為鹵莽滅裂哉。

白話文:

這段文字談的是中醫理論,特別是關於大病之後脾氣衰弱,無法有效調節體內水分,導致水分過多,浮腫的情況。文中提到使用牡蠣澤瀉散這種藥物來強力治療,卻忽略了病人的虛弱狀態,這顯示出在救活人命的事情上,那些不精於醫學的人很可能會失誤。

對於大病後的病人,一些醫術平庸的醫生通常會選擇溫補的方法進行治療,認為這樣比較安全,但實際上這種做法可能太過粗獷和不精確。作者認為,如果水氣集中在腰部以下,這是因為水性自然往下流,並非真正的浮腫。腹部不會因水氣而脹滿,脾和胃的功能也沒有受到損傷。

牡蠣澤瀉散被仲景(張仲景)用來處理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它能夠排出過多的濕熱,這是症狀過度的表現,而非脾氣虛弱或水分過多導致的問題。文中雖然提到有些情況下可能難以確定病情是寒還是熱,但根據藥方的理論,可以明白它是針對下部的濕熱問題。

如果一律將溫補作為治療方式,那麼在遇到病後虛寒、脾氣不能制水、下焦無火、氣化功能不暢、水分積聚的情況時,這樣的治療方式是否也太過粗獷和不精確?這段文字強調了正確診斷和對症下藥的重要性,避免了盲目的治療方式。

不然。下文大病瘥後喜唾。胃中有寒者。以理中丸溫之。則如之何。恐一言之蔽。貽誤後人。所以不得不辨也。

白話文:

不對。下面提到的大病康復後喜歡吐口水的情況,如果胃裡有寒氣的人,可以用理中丸來暖胃。但是要小心不要被一句話所矇蔽,造成後人的錯誤。因此不得不出面辯解一下。

3. 瘥後喜唾

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者。胃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大病既瘥。唯恐其久為熱邪耗爍。津液枯燥。今反喜唾。是脾虛不能收攝津液。而至久而不了者。因胃上有寒也。胃上者。胃之上口賁門也。賁門屬胃之上脘。胃脘有寒。則津液不耗。脾虛不能為胃行其津液。

故涎沫湧出也。脾胃虛寒。當以丸藥溫補。故宜理中丸。然不用理中湯而用理中丸者。非取其緩也。因病後餘證。不必用大劑力救。但欲其常服耳。蓋以中土為資生之本。飲食日用之器。最易損傷。所以大病瘥後。每致食復者多矣。此因脾胃既傷。胃上已寒。焉得不以溫補久服。

白話文:

大病後喜唾,脾胃虛寒,宜理中丸

大病痊癒後,患者經常流口水,且久久不癒。這是因為胃上有寒氣,應該用溫補的丸藥來治療,理中丸最適合。

大病剛痊癒,最怕久病導致熱邪耗損津液,令身體變得乾燥。然而,現在患者卻喜愛流口水,這是因為脾虛不能收攝津液,而導致久久不癒的根本原因是胃上有寒氣。

這裡的「胃上」指的是胃的上口賁門,也就是胃之上脘。胃脘有寒氣,則津液無法消耗,脾虛又無法幫助胃運送津液,導致唾液不斷湧出。

脾胃虛寒,應該用丸藥溫補,因此理中丸最為合適。不過,不用理中湯而用理中丸,不是因為藥效緩慢,而是因為病後餘症,不需要用大劑量藥物急救,只需常服即可。

因為中土是人體的根本,飲食是日常所需,最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大病痊癒後,很多患者食慾不振,這是因為脾胃受損,胃上已經有寒氣,如果不以溫補藥物長期服用,難以恢復健康。

而求其堅固哉。

辨誤,尚論注云。身中津液。因胃寒凝結而成濁唾。久而不清。其人必消瘦索澤。故不用湯藥盪滌。而用丸藥緩圖。然仲景瘥後才用此方。在太陽邪熾之日。不得已而合桂枝用之。即更名曰桂枝人參湯。又云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非其治也。

於此見用法之權衡。愚竊謂胃寒則當吐清水。恐未必凝成濁唾。況津已凝濁。則當日少。豈能久唾耶。理中作湯。大能溫補脾胃。未為盪滌。丸藥本欲常服。亦非緩圖。且太陽證中之人參桂枝。亦因誤下之虛。遂成協熱下利。利下不止。雖曰太陽誤下。而下利已屬太陰。故用理中加人參。

白話文:

然而追求堅固嗎?

辨誤,尚論注說:人體內津液,因為胃寒凝結而形成濁唾,長時間不清,人必定消瘦枯槁。所以不用湯藥洗滌,而用丸藥緩慢調理。但是仲景在病癒後才用這個方子,在太陽邪氣熾盛的時候,不得已才和桂枝一起使用,並改名為桂枝人參湯。又說醫生用理中湯給病人,效果很好。理中湯是調理中焦,而這個方子是利於下焦,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從這裡可以看到用藥的權衡。我私下認為,胃寒應該吐出清水,恐怕未必會凝結成濁唾。何況津液已經凝結成濁液,那麼每天分泌的量應該很少,怎麼會長時間吐唾液呢?理中湯做成湯藥,非常能夠溫補脾胃,不算是洗滌。丸藥本來就是想要經常服用,也不是緩慢調理。而且太陽證中的人參、桂枝,也是因為錯誤服用瀉藥導致虛弱,進而導致協熱下利,腹瀉不止。雖然說太陽證錯誤使用瀉藥,但腹瀉已經屬於太陰證,所以用理中湯加人參。

所以太陰本篇。即稱臟寒而用四逆輩矣。又因太陽外證未除。故仍以桂枝解散之也。至於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非其治也等語。則又屬一義。與此無涉。難於引用。此皆注者之失。

白話文:

因此,《太陰篇》中,雖然稱病患臟寒而使用四逆湯等藥,但因為太陽經的表證尚未完全去除,所以仍然使用桂枝湯來解表。至於有人主張用理中湯治療,雖然有益,但理中湯是理中焦的藥物,而此病症的病位在下焦,所以理中湯並不適合治療。這又是一個不同的論點,與此處論述無關,不應引用。這些都是注釋者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