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十 (5)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5)

1. 厥陰熱利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謂之熱利。非復如前厥後之熱。直本熱之利也。熱邪在裡。濕熱下滯。故以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秦皮(三兩)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白頭翁。神農本經言其能逐血止腹痛。陶弘景謂其能止毒痢。東垣李杲曰。仲景治熱利下重。用白頭翁湯。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即成氏之說也。又云。治男子陰疝偏墜。蓋亦厥陰專經之藥。故仲景用之為君。以治厥陰熱利。黃連苦寒。能清濕熱。厚腸胃。黃柏瀉下焦之火。

白話文:

如果熱症導致腹瀉且排便沉重,可以用白頭翁湯治療。這裡說的熱利,不同於之前的厥後熱,而是指本源性的熱症導致的腹瀉。熱邪停留在體內,濕熱下行停滯,所以用白頭翁湯來治療。

若中氣虛寒。及寒濕下利者最忌。熱利則非此不可。故以之為臣。秦皮亦屬苦寒。李時珍云。梣皮色青。氣寒味苦性澀。乃厥陰肝少陽膽經藥也。治下痢崩帶。取其收澀也。以此推之。則創法立方之義。殆可見矣。

下利慾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此又申上文熱利之見證。以證其為果有熱者。必若此治法也。夫渴與不渴。乃有熱無熱之大分別也。里無熱邪。口必不渴。設或口乾。乃下焦無火。氣液不得蒸騰。致口無津液耳。然雖渴亦不能多飲。若胃果熱燥。自當渴欲飲水。此必然之理也。寧有里無熱邪。而能飲水者乎。

仲景恐人之不能辨也。故又設此條以曉之曰。下利渴欲飲水者。以有熱故也。白頭翁湯主之。

白話文:

如果患者體內中氣虛寒,或者因為寒濕導致腹瀉,就最忌諱使用此藥。但如果腹瀉是因為體內有熱引起的,那麼此藥就不可或缺。因此將此藥列為「臣藥」。

秦皮也屬於苦寒類藥物。李時珍說,梣皮顏色青綠,性寒味苦且澀,是厥陰肝經和少陽膽經的藥物。它可以治療腹瀉、崩漏帶下,取其收斂止瀉的作用。以此推論,創立藥方的方法和道理,就能夠明白地看出來了。

如果患者腹瀉並且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的緣故。白頭翁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這段文字再次說明瞭上面所說熱利的情況,以證實患者如果真的體內有熱,就必須要用這種方法治療。渴與不渴,是體內是否有熱氣的重大區別。如果體內沒有熱氣,嘴巴一定不會渴。如果患者口乾舌燥,是因為下焦沒有火氣,氣液無法蒸騰,導致口中沒有津液。雖然患者口渴,但也不能喝太多水。如果胃裡真的有熱氣,就會渴得想要喝水,這是必然的道理。難道會有體內沒有熱氣,卻能喝很多水的人嗎?

仲景擔心人們分辨不清,所以又特別加上這一條來說明,也就是說,如果患者腹瀉並且很想喝水,是因為體內有熱氣的緣故,白頭翁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

辨誤,羅天益云。少陰自利而渴。乃下焦虛寒。而用四逆者。恐不可以渴不渴分寒熱也。正當以小便黃白別之耳。愚考羅天益。乃前輩中之頗著者。而猶作此論。何也。前注傢俱以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自利而渴者屬少陰。截去下文不講。遂欲以為定論。致羅氏亦有不可以渴不渴分寒熱之語。

不知仲景原云。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下文即曰。以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因太陰以純陰為體。無虛假之見證。此陰寒不渴之正體也。云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下文即曰虛故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此又因少陰為坎水。其卦為復。

白話文:

羅天益說少陰症狀是自利而渴,是因為下焦虛寒,用四逆湯治療。但他認為不能單憑渴不渴來判斷寒熱,應該以小便顏色來區分。我研究羅天益的論述,他算是前輩中比較傑出的人物,但卻有這樣的錯誤觀點,為什麼呢?原來他只看到《傷寒論》中提到「自利不渴屬太陰,自利而渴屬少陰」,就將後面的內容忽略掉,想要以此作為定論。結果就出現了羅氏「不能單憑渴不渴來判斷寒熱」的論點。

其實仲景原本的意思是,「自利不渴屬太陰」是因為「臟有寒故也」,應該溫之,服用四逆湯。因為太陰屬純陰,沒有虛假的症狀,這是陰寒不渴的典型症狀。「自利而渴屬少陰」是因為「虛故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是因為「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這又是因為少陰屬坎水,卦象為復。

乃陰中含陽之體。龍火藏焉。故陰盛逼陽於上。所以陰邪在下則自利。虛陽在上則渴。此陰寒反見之假證也。其理隱微。豈能智愚均曉。仲景恐人之不喻也。故但云引水自救而已。下文仍證云。以下焦虛有寒。則知非有熱而渴。乃渴之變體也。至於厥陰一經。雖為陰之極處。

而陽氣已長。其卦為泰。乃陰陽相半之體。陽氣且出。因寒邪在裡。故有飢不能食。食則吐蛔之陰寒見證。而陰氣迫陽上逆。遂有氣上撞心。心中疼熱而消渴矣。此又渴之反體也。若此者。真假虛實。其辨甚微。羅氏亦稱著述家。豈猶未知陰陽消息。昧於至理。而立說若是耶。

若云不可以渴不渴分寒熱。當以小便黃白為別。不知三陽證中。亦有邪未入里而清便自調者。亦有陰寒條下。小便不利者。孰知小便之多者。似乎無熱。其色尚有黃赤者。或陰寒在裡。氣化不行。小便短少而色亦有黃者。總之小便多則其色漸淡。少則其色便黃。又不可以陰陽寒熱拘也。

白話文:

第一部分

  • 人體本質是陰中含陽,就像龍火藏於體內。
  • 當陰氣過盛,就會逼迫陽氣向上。
  • 所以,陰邪在下時,身體反而會感到舒服;虛陽在上時,就會感到口渴。
  • 這種陰寒引起的口渴,是虛假的症狀,道理很隱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
  • 張仲景擔心人們不明白,所以只說「引水自救」。
  • 後面的文字繼續證實,下焦虛寒的情況,並非真的有熱才渴,而是渴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第二部分

  • 厥陰經是陰氣最盛的地方,但陽氣已經開始生長,就像泰卦一樣,陰陽相半。
  • 陽氣將要外露,但寒邪卻在體內,因此會出現飢餓卻無法進食,食後吐蛔的現象,這是陰寒的表現。
  • 陰氣迫使陽氣上逆,導致氣上撞心,心痛發熱,並出現消渴症,這是渴的另一種表現形式。
  • 這些症狀的真假虛實,辨別起來非常微妙。
  • 羅氏也是有名的醫學家,怎麼會不懂陰陽的變化,不瞭解至理,卻提出這種論點呢?

第三部分

  • 認為不能用口渴與否來區分寒熱,而應該以小便的黃白來區分,這是不對的。
  • 三陽證中,也可能邪氣未入內而小便自行恢復正常。
  • 也可能陰寒滯留,小便不暢。
  • 所以不能以小便的多少來判斷是否有熱。
  • 有些人小便量多,看似無熱,但顏色卻偏黃,可能是陰寒在內,氣化不暢。
  • 也可能陰寒在內,氣化不暢,小便量少,顏色也偏黃。
  • 總而言之,小便量多,顏色就淡;小便量少,顏色就黃。
  • 所以不能單純用陰陽寒熱來拘泥判斷。

大約小便多者為無熱。或熱在血分而無傷於氣分耳。小便少者。陰陽寒熱皆有之。當以他證合辨。則庶乎其不差矣。肯堂王氏。於準繩注中。亦即以羅說為解。恐未足為後學之指南。故聊為之置辨。

下利後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宜梔子豉湯。

此以下二條。乃自陰還陽之證治也。下利後者。言下利已過之後也。下利得止。則知陽氣已回矣。而更煩。則知陽已稍勝。雖不能更上而作喉痹。亦不得下走而更便膿血矣。然則陽邪在膈而煩。按之心下軟者。既非胃實可下之證。亦非熱邪在胃。欲作癰膿之比。乃下利之後。

白話文:

一般來說,小便量多的人,通常沒有熱證。即使有熱證,也只存在血液中,沒有損傷到氣分。而小便量少的人,則可能是陰陽寒熱都有,需要結合其他症狀一起判斷,這樣才能更準確地診斷。肯堂王氏在《準繩注》中,也用羅說來解釋,恐怕不足以指導後學。所以我特地寫下這些文字,來進行辨析。

腹瀉之後,病人感到心煩,按壓心下軟弱無力,這是虛煩的症狀,應該服用梔子豉湯。

以下兩條,都是陰陽從衰弱轉向恢復的證治。腹瀉之後,指的是腹瀉已經結束之後。腹瀉止住,說明陽氣已經回升。而病人仍然心煩,說明陽氣雖然略勝一籌,但還不足以引起喉痹,也不能下降到下焦而再次排出膿血。因此,陽邪停留在膈膜,導致心煩,按壓心下軟弱無力,既不是胃實需要下瀉的症狀,也不是熱邪在胃中,將要化為癰膿。這都是腹瀉之後的症狀。

正氣已虛。熱氣初復之勝氣所致。乃六氣勝復之虛邪。是為虛煩。虛邪在膈。無用攻發。故當如太陽汗吐下後之心中懊憹。虛煩不得眠。心中結痛等證之法。及陽明下後之胃虛煩熱之治。亦宜以梔子豉湯吐之。

下利譫語。以有燥屎也。宜小承氣湯。

陰邪下利。無譫語之證。然苟非陽明胃實。焉得譫語。若無形之邪。或可自陰還陽。仍歸陽明中土。至若燥屎。乃腸胃有形之宿垢。豈能轉移於經絡臟腑之間乎。世俗但見下利。惟苦其利而欲求其止。不知譫語之下利。乃胃中之實熱。有燥屎故也。宜小承氣湯微利之。燥屎得去。

白話文:

身體正氣已經虛弱,現在是熱氣剛開始復發,勝過正氣所造成的病症。這是六氣中的邪氣,趁著身體虛弱時復發,因此稱為虛煩。這種虛邪停留在膈膜部位,不能用攻伐的方法來驅散。所以應該像太陽病汗吐下之後,出現心中煩躁、睡不著、胸口鬱結疼痛等症狀的治療方法一樣,還有陽明病瀉下之後,胃虛煩熱的治療方法,都應該用梔子豉湯來吐出來。

如果患者拉肚子並且神志不清,是因為腸道中有乾燥的糞便。應該服用小承氣湯。

如果患者是因為陰邪引起的拉肚子,沒有神志不清的症狀,但是如果沒有陽明胃實證,怎麼會神志不清呢?如果沒有形的邪氣,也許可以從陰轉陽,回到陽明脾胃中土。但是乾燥的糞便,是腸胃中積存的有形的宿垢,怎麼可能轉移到經絡臟腑之間呢?世俗之人只看到拉肚子,只苦於拉肚子想把它止住,卻不知道神志不清的拉肚子,是胃中實熱,有乾燥糞便造成的,應該服用小承氣湯,讓糞便微微排出,乾燥的糞便排出來之後,病症自然就會好轉。

利自止矣。內經所謂通因通用是也。有燥屎而用小承氣者。以陰經無大熱。非比陽明熱邪之盛。即太陰篇所謂胃弱易動故也。

白話文:

"已知此法有效,可自行停止尋求其他方法。這是內經中提到的「通因通用」原理的應用。若遇到乾燥的糞便,使用小承氣湯的情況,是因為陰經沒有嚴重的熱症狀,並非如陽明熱邪那般強烈,這與太陰篇中提到的胃弱易動的情況相符。"

2. 厥陰寒利

三陰皆有下利。要皆不離乎太陰。至厥陰則木邪賊土。陰寒傷胃。較之他經尤甚。故其見證。頗與前兩經有相似者。但總載厥陰篇後。以便臨證彷彿其治。非謂厥陰一經獨有之證也。

傷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當用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金匱云。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太陽篇中。有飲水多者。心下必悸。此二語。雖皆仲景本文。然此條並不言飲水。蓋以傷寒見厥。則陰寒在裡。裡寒則胃氣不行。水液不布。必停蓄於心下。阻絕氣道。所以築築然而悸動。故宜先治其水。當服茯苓甘草湯以滲利之。然後卻與治厥之藥。

白話文:

三陰經都可能出現腹瀉,但都與太陰經密切相關。而厥陰經則容易受木邪入侵,導致陰寒傷胃,比其他經脈更嚴重。因此,厥陰經的症狀表現與前兩經有些相似,但為了方便臨床辨證,將其歸納在厥陰篇之後,以便醫生在診治時能聯想其治法,並不是說這些症狀只屬於厥陰經。

傷寒患者出現厥逆且心下悸動,應該先治療水飲,服用茯苓甘草湯,之後再治療厥逆。否則,水飲浸入胃中,必定會導致腹瀉。

《金匱要略》中說,水停滯在心下,嚴重者就會心悸。太陽篇中也有提到,喝太多水的人,心下必定會悸動。雖然這兩個說法都出自張仲景的著作,但這裡並沒有提到飲水,因為傷寒患者出現厥逆,說明陰寒內在,裡寒則胃氣不運,水液無法正常運行,必定停蓄在心下,阻礙氣道,所以才會出現心悸。因此,應該先治療水飲,服用茯苓甘草湯來利水,之後再用治厥逆的藥物。

不爾則水液既不流行。必漸漬入胃。寒厥之邪在裡。胃陽不守。必下走而作利也。

傷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轉氣下趨少腹者。此欲自利也。

傷寒四五日。邪氣入里傳陰之時也。腹中痛。寒邪入里。胃寒而太陰脾土病也。轉氣下趨少腹者。言寒邪盛而胃陽不守。水穀不別聲響下奔。故為欲作自利也。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

此言有表有里之下利也。陰寒在裡。則腹必脹滿。寒邪在表。則身體疼痛。表裡俱寒。故成寒下之證也。下利而腹脹滿者。太陰脾臟已為厥陰寒邪所傷。胃陽將敗。所當急救。而其在表之寒邪。未致即成敗證。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以驅除寒氣。恢復真陽。

白話文:

否則水液無法正常運行,必然逐漸積聚在胃部。寒邪入侵內部,胃陽氣無法守住,必然向下運行而導致腹瀉。

傷寒病發四五天,腹部疼痛,如果氣機向下運行到小腹,這表示想要腹瀉。

傷寒病發四五天,邪氣進入內部傳入陰經的時候。腹部疼痛,寒邪入侵內部,胃寒,導致太陰脾土受損。氣機向下運行到小腹,說明寒邪盛極,胃陽氣無法守住,水穀無法區別,急速向下奔流,所以想要腹瀉。

腹瀉、腹部脹滿、身體疼痛,應該先溫暖內部,再攻散外邪。溫暖內部宜用四逆湯,攻散外邪宜用桂枝。

這說明有表有裏的腹瀉。陰寒在內,則腹部必然脹滿。寒邪在外,則身體疼痛。表裡都受寒邪侵襲,所以形成寒邪引起的腹瀉。腹瀉且腹部脹滿,說明太陰脾臟已經受到厥陰寒邪的傷害,胃陽氣將要衰敗,必須緊急救治。而表面的寒邪還沒有形成危重病症,所以先溫暖內部,再攻散外邪。溫暖內部宜用四逆湯,驅除寒氣,恢復真陽。

然後用桂枝湯攻表。以散經邪。然桂枝湯原為傷寒之禁劑。而身體疼痛。乃寒傷營之表證也。以寒傷營之表證。而又以桂枝湯攻表者。以陰經無陽之證。非比陽經表實之寒邪。故不宜以麻黃湯更亡其陽。而反宜以桂枝湯通行其陽氣。以芍藥收斂其泄利之脾陰。更和之以薑棗。

則表邪解而愈矣。此所謂不宜之宜。仲景之圓機活法也。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穀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此言裡寒甚而表證微。不須解表。但當治裡寒之下利也。下利而脈見沉遲。則寒邪在下。面少赤。則虛陽在上。身有微熱。則稍有表邪。下利清水完穀。則胃氣虛冷而裡寒甚矣。裡寒則逼陽於外。故必至於鬱冒汗出而解也。如此者。病人必四肢微厥。推其所以然之故。蓋其人面少赤者。陰寒上逆。虛陽受迫而上浮。其面赤為戴陽。乃下焦真陽大虛故也。

白話文:

接下來,用桂枝湯來驅散表面的寒邪。雖然桂枝湯原本是治療傷寒的禁忌藥物,但是患者身體疼痛,屬於寒邪侵犯營氣的表證。之所以用桂枝湯來治療寒傷營的表證,是因為陰經缺少陽氣,與陽經表面的寒邪不同。因此不適合用麻黃湯來進一步耗散陽氣,反而應該用桂枝湯來疏通陽氣,用芍藥來收斂泄瀉的脾陰,再用薑棗來調和。

這樣一來,表邪就會消除,病就會痊癒。這就是所謂的“不宜之宜”,是張仲景的靈活運用醫術的妙法。

患者出現腹瀉,脈象沉而遲,面色稍微發紅,身體略微發熱,並且腹瀉清水和未消化的食物,這種情況一定會以發汗的方式解表,患者還會出現輕微的厥症。這是因為患者面色發紅,是因為下焦虛寒,陽氣虛弱上浮到面部造成的。

這說明患者的內寒比較嚴重,表證很輕微。不需要解表,只需要治療裡寒導致的腹瀉。患者腹瀉,脈象沉而遲,說明寒邪在裡,面色稍微發紅,說明陽氣虛弱上浮,身體略微發熱,說明有輕微的表邪,腹瀉清水和未消化的食物,說明胃氣虛弱,內寒嚴重。內寒會迫使陽氣外溢,所以一定會以發汗的方式解表。這種情況下,患者的四肢會出現輕微的厥症。分析原因,患者面色稍微發紅,是因為陰寒上逆,虛弱的陽氣被壓迫而上浮,面色發紅是陽氣上浮的表現,說明下焦真陽嚴重虛弱。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

此有里無表之下利也。下利清水完穀。則寒邪已甚。而無身體疼痛之表證。則知寒邪在裡而不在表矣。故不可攻表。若不知而妄發其汗。汗出則陽氣隨汗而泄。胃陽大損而裡寒更甚。故必脹滿也。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此又立外熱非表症之辨也。言下利清穀。則裡寒已甚。而又外熱。似有表邪。然猶自汗出而四肢厥冷者。乃冱寒在內。逼陽於外。其外熱非表證也。真陽大虛。衛氣不密。故汗出而厥。非前鬱冒之汗也。當於四逆湯內。倍加乾薑。名通脈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段落一

腹瀉,排泄物清澈且食物未消化,不可使用發汗的藥物。如果出汗,必定會腹脹。

解釋

這種情況是內寒無表證的腹瀉。腹瀉排泄物清澈且食物未消化,說明寒邪已經侵入內部。而沒有身體疼痛等表證,說明寒邪在內不在表。因此不可使用發汗的藥物。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胡亂使用發汗藥物,出汗後陽氣就會隨著汗液外泄,胃陽受到損傷,內寒更加嚴重,所以才會腹脹。

段落二

腹瀉,排泄物清澈且食物未消化,內寒外熱,出汗後手腳厥冷者,可用通脈四逆湯治療。

解釋

這段文字進一步說明瞭內外寒熱的辯證。腹瀉排泄物清澈且食物未消化,說明內寒已經很嚴重。又有外熱,似乎是表邪,但仍然會自發出汗,且四肢厥冷。這是因為寒氣積聚在內部,逼迫陽氣浮於表面,所以外熱並非表證。真正的陽氣已經非常虛弱,衛氣不密,所以出汗後會手腳厥冷,這不是之前說的鬱冒發汗。因此,應該在四逆湯中加倍乾薑,稱為通脈四逆湯來治療。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若有表邪而大汗出。則熱當去矣。汗出而熱不去。又似陽明入里之證。而不知內拘急者。即經所謂諸寒收引也。四肢疼者。陽虛而不充於四肢也。既大汗熱不去。而又下利厥逆而惡寒者。是陰邪盛極於裡。陽氣飛越於外。非表邪也。急當收復陽氣。驅散寒邪。故以四逆湯主之。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上條大汗出而熱不去。此條大汗出而不言熱。是無熱矣。或曰。上文下利厥逆而惡寒。且多內拘急。四肢疼之證。此條亦大下利厥冷而不惡寒。其不言熱。乃陽氣猶未飛越於外。得毋較前為稍輕乎。曰。無熱則陽氣更微。大下利則陰邪更盛。故仲景亦以四逆湯主之。

白話文:

大量出汗,但發熱卻沒有退去,身體感到緊繃,四肢疼痛,並且出現腹瀉、昏厥、畏寒的症狀,這時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如果出現表邪入侵導致大量出汗,那麼發熱應該會退去。但如果出汗後發熱不退,又像是陽明經邪氣入裡的情況,卻沒有感到身體緊繃,這就是經書上所說的「諸寒收引」。四肢疼痛是因為陽氣虛弱,不足以充盈四肢。既有大量出汗、發熱不退,又出現腹瀉、昏厥、畏寒,這表示陰邪盛極於內,陽氣外溢,並不是表邪入侵。此時要緊急收斂陽氣,驅散寒邪,所以用四逆湯治療。

大量出汗,同時伴隨大量腹瀉,且出現昏厥、畏寒,用四逆湯治療。

上一條提到大量出汗但發熱不退,這一條則提到大量出汗卻沒有提到發熱,說明沒有發熱。有人可能會說,上面提到腹瀉、昏厥、畏寒,並且有身體緊繃、四肢疼痛的症狀,這一條則提到大量腹瀉、昏厥、畏寒,但沒有提到發熱,是否說明病情較輕呢?的確,沒有發熱就代表陽氣更虛弱,而大量腹瀉表示陰邪更盛。所以仲景也用四逆湯治療。

下利後脈絕。手足厥冷。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晬時。周時也。夫寒邪下利而六脈已絕。手足厥冷。萬無更生之理。而仲景猶云周時脈還。手足溫者生。何也。夫利有新久。若久利脈絕。而至手足厥冷。則陽氣以漸而虛。直至山窮水盡。陽氣磨滅殆盡。脈氣方絕。豈有復還之時。惟暴注下泄。忽得之驟利。而厥冷脈絕者。

則真陽未至陡絕。一時為暴寒所中。致厥利脈伏。真陽未致陡絕。故陽氣尚有還期。此條乃寒中厥陰。非久利也。故云晬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若脈不見還。是孤陽已絕而死也。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及微喘者死。

白話文:

腹瀉之後脈搏停止跳動,四肢冰冷,一個小時後如果脈搏恢復正常、四肢暖和起來就表示還有生存的可能性;但如果脈搏沒有恢復的話就會死亡。這裡的一個小時是指二十四小時內的一個小時。如果是因為寒冷導致長期腹瀉並且已經失去脈搏,而且四肢冰涼的情況下,基本上是不可能再活下來了。但是如果有突然發生嚴重腹瀉且出現四肢冰涼和失去脈搏的情況,那可能只是暫時性的受到寒冷影響,因此有可能會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的脈搏和肢體溫度。這段文章是在描述因受寒侵襲到達太極限而引發的手腳冰冷和脈搏消失的情形,並不是指長期腹瀉的情況。所以才說一個小時後如果能夠恢復正常的脈搏和肢體溫度就有存活的希望。但是如果無法看到脈搏再次出現或是呼吸急促的情況下就是代表孤獨的陽氣已經完全消逝而死亡。對於那些腹瀉加上四肢冰冷和失去脈搏的人來說,在使用艾草進行針刺治療後仍然不能夠改善症狀,以及如果看不到脈搏重新出現在身上或呼吸變得急促的情況下都是死亡的徵兆。

陰寒下利而手足厥冷。至於無脈。是真陽已竭。已成死證。故雖灸之。亦不溫也。若脈不還。反見微喘。乃陽氣已絕。其未盡之虛陽。隨呼吸而上脫。其氣有出無入。故似喘非喘而死矣。

傷寒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有陰無陽故也。

六七日。邪不在表。入里傳陰之時也。陰寒在裡則當下利。邪不在表則不當發熱。以六七日而未見下利。乃忽發熱而反見下利者。上文云。先厥後發熱。利必自止。今發熱而反利。前云發熱無汗。利必自止。今發熱下利而汗出不止。則知其證有大相徑庭者矣。夫先見之厥利。

乃陰寒所致。發熱則陽氣已回。寒邪解散。故利必自止。此云六七日不利。便發熱而利。非惟利者不能因發熱而自止。即不利者因發熱而反利矣。同一發熱。而有利止與反利之大異。何也。蓋因此條之發熱。既曰有陰無陽。則非陽回之發熱。乃陰邪太甚。真陽失守而飛越於外。

白話文:

病人腹瀉伴隨手腳冰冷,甚至脈搏消失,這是真陽氣盡,已成死亡徵兆,即使灸療也無法回溫。若脈搏未恢復,反而出現微弱喘息,則陽氣已絕,僅存的虛弱陽氣隨呼吸向上散發,氣息只出不進,因此看似喘息卻已死亡。

傷寒病發六七日,未見腹瀉,突然發熱並且腹瀉,患者汗出不止,將會死亡,這是因為體內有陰無陽的緣故。

六七日時,病邪已不在體表,進入內里傳至陰經的階段。陰寒在內則會引起腹瀉,病邪不在體表就不應該發熱。如果六七日未見腹瀉,突然發熱反而腹瀉,根據之前的論述,先厥後發熱,腹瀉必會自行停止。而今發熱反而腹瀉,之前也說過發熱無汗,腹瀉必會自行停止。如今發熱腹瀉並且汗出不止,可知其病症與之前有很大差異。

之前提到的厥冷腹瀉,是陰寒所致,發熱代表陽氣已回,寒邪消散,所以腹瀉會自行停止。此處所說六七日未見腹瀉,突然發熱而腹瀉,不僅腹瀉無法因為發熱而自行停止,甚至未見腹瀉的反而因發熱而腹瀉。同樣是發熱,卻有腹瀉停止與反而腹瀉的巨大差異,為何如此?因為此條所說發熱,既說有陰無陽,則不是陽氣回升的發熱,而是陰邪過於嚴重,真陽氣被逼迫逃逸到體外。

故陽虛而腠理不密。所以汗出不止也。惟其真陽外越而發熱。所以汗出不止。又因汗出不止。則真陽益隨汗而盡泄。所以陽亡而死也。仲景之文。雖意在言表。令人自悟。乃著書之體也。然於末句。仍直指之曰有陰無陽故也。後世學者。果能尋繹其文。不幾思過半乎。

發熱而厥七日。下利者為難治。

上文云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又云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寒多熱少。其病為進。又云先厥後發熱。利必自止。見厥複利。皆以陽回陰退為愈。陰勝陽負為劇之明驗也。今先發熱而厥七日。則厥之多。不待言矣。

白話文:

所以陽氣虛弱,導致毛孔疏鬆,因此汗出不止。因為真陽外泄而發熱,所以汗出不止。又因為汗出不止,真陽就會隨著汗液不斷流失,因此陽氣衰竭而死亡。仲景的文字,雖然含蓄不露,卻能讓人自行領悟,這就是寫作的精妙之處。然而在最後一句,他還是直接指出原因:這是因為有陰無陽造成的。後世學者如果能夠仔細研讀他的文章,不就能領悟其中的奧妙,理解大半了嗎?

發熱而昏厥七天,並且伴隨腹瀉,這種病症難以治療。

之前提到過,昏厥必先發熱,而發熱之後必定會昏厥。又說發熱四天,昏厥三天,之後再發熱四天,昏厥時間減少而發熱時間增多,病情就會好轉。昏厥四天,發熱三天,之後再昏厥五天,寒證多於熱證,病情就會加重。又說先昏厥後發熱,腹瀉必會自行停止。出現昏厥同時腹瀉,都是因為陽氣回歸陰氣退散而痊癒的徵兆,這也說明瞭陰勝陽衰是病情加重的明顯證據。現在先發熱而昏厥七天,可見昏厥時間很長,不用多說了。

厥多而寒盛於裡。復至下利。則腔腹之內。臟腑經絡。純是陰邪。全無陽氣。雖真武四逆白通等溫經復陽之法。恐亦未能挽回陽氣。故曰難治。

傷寒發熱下利至甚。厥不止者死。

發熱則陽氣已回。利當自止。而反下利至甚。厥冷不止者。是陰氣盛極於裡。逼陽外出。乃虛陽浮越於外之熱。非陽回之發熱。故必死也。

傷寒發熱下利。厥逆。躁不得臥者死。

發熱下利厥逆。與上文同義。躁不得臥者。陰極而虛陽受迫。陽氣將絕而躁擾不得安寧。故死也。即上文寒邪中臟。七八日膚冷。躁無暫安時之臟厥是也。

傷寒下利。日十餘行。脈反實者死。

白話文:

如果患者四肢厥冷,體內寒邪盛極,又出現腹瀉,那麼腹腔內臟腑經絡都是陰邪,沒有陽氣。即使使用真武湯、四逆湯、白通湯等溫經回陽的藥物,也可能無法挽回陽氣,所以很難治癒。

傷寒發熱、腹瀉嚴重,四肢厥冷持續不消者,必死無疑。

患者發熱代表陽氣已經回升,腹瀉應該自行停止,但反而腹瀉更加嚴重,四肢厥冷不斷,這是因為陰邪盛極於內,逼迫陽氣外出,導致虛弱的陽氣浮越於外,表現為發熱,而不是陽氣回升的正常發熱,所以必定會死亡。

傷寒發熱、腹瀉、四肢厥冷、躁動不安、無法安睡者,必死無疑。

發熱、腹瀉、四肢厥冷,與上面描述的症狀相同。躁動不安、無法安睡,是因為陰邪盛極,虛弱的陽氣受到壓迫,陽氣將要耗盡,所以躁動不安,無法安寧,最終導致死亡。這與上面提到的寒邪侵襲臟腑,七、八天后皮膚冰冷,躁動不安,無法安睡的症狀相同,都是陽氣衰竭的表現。

傷寒腹瀉,每天十多次,脈象反而沉實有力者,必死無疑。

傷寒而至下利。則裡寒而胃陽不守可知。其脈自當沉遲微弱矣。況一日十餘行。則其利已甚。脈當大虛。寧有反實之理。此所謂實者。乃陰寒下利。真陽已敗。中氣已傷。胃陽絕而真臟脈現也。真臟脈者。如素問陰陽別論所謂肝至弦絕急。十八日死。言肝木之邪剋土。則脈弦絕而急。

至十八日而死矣。其所以十八日者。以四季各土旺用事十八日。言十八日之內。土旺則不死。至不旺則死矣。又如平人氣象論云。如新張弓弦曰肝死。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水之流曰脾死。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之類是也。

白話文:

當一個人傷寒後出現腹瀉,就能知道是體內寒氣入侵,胃部的陽氣無法守住。這種情況下,脈象必然沉遲微弱。如果一天腹瀉十次以上,就說明瀉得很嚴重,脈象應該很虛弱,怎麼可能會反而是實脈呢?這裡所說的實脈,指的是陰寒導致的腹瀉,真正的陽氣已經衰敗,中氣受傷,胃陽消失,真臟的脈象顯露出來。真臟的脈象,就像《素問·陰陽別論》中所說,肝脈弦急,十八日後就會死亡。這說明肝木的邪氣剋制脾土,導致脈象弦急,最終在十八日內死亡。

之所以是十八日,是因為每季土氣旺盛的時間都是十八天,也就是說,十八天內土氣旺盛就不會死,等到土氣不旺就會死亡。另外,就像《平人氣象論》中所說,新張的弓弦代表肝臟死亡,銳利堅硬如烏鴉的喙、鳥的爪、屋子的漏水、水流代表脾臟死亡,頭髮像搶奪繩索一樣、彈跳如石子代表腎臟死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