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十 (1)
卷之十 (1)
1. 厥陰傷寒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者。至陰也。陰氣至此而極。故謂之厥陰。太少兩陰交盡之經。為陰極陽回之處。草木得陽氣而勾萌於至陰坤土之中。在卦為泰。在十二辰為寅。陽氣將出而未出。為尚未透地之木。故在人為厥陰肝木。至陽氣透地而草木發生。在卦為大壯。在十二辰為卯。乃已出土而抽條發葉之木。
在人則為少陽而屬膽經矣。前太陰為陰氣之純全。有陰無陽。故專以溫經為治。少陰則陽氣初生於盛陰之中。右屬三焦相火。左屬膀胱腎水。水火相須。若寒邪犯臟。則以溫經復陽為治。陽邪入里。則以滋陰清降為治。厥陰雖屬至陰。而陽氣已長。陰陽相半矣。然終是陰中之陽。
白話文: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飢而不欲食。食則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陰的病症表現為:口渴不止(消渴)、氣逆上衝撞心臟(氣上撞心)、心口疼痛發熱(心中疼熱)、飢餓卻不想吃東西(飢而不欲食)、吃了就吐蛔蟲(食則吐蛔)、腹瀉不止(下之利不止)。
厥陰者。至陰也。陰氣至此而極。故謂之厥陰。太少兩陰交盡之經。為陰極陽回之處。草木得陽氣而勾萌於至陰坤土之中。在卦為泰。在十二辰為寅。陽氣將出而未出。為尚未透地之木。故在人為厥陰肝木。至陽氣透地而草木發生。在卦為大壯。在十二辰為卯。乃已出土而抽條發葉之木。
厥陰,是指至陰之氣,陰氣到達此處而極致,所以稱為厥陰。太陰和少陰兩陰經交會之處,是陰氣極點陽氣迴轉的地方。草木得到陽氣,從至陰坤土之中萌發,在卦象中為泰卦,在十二辰為寅時。陽氣將要出來,但還未出來,就像尚未穿透地面的樹木,所以對應人體的厥陰經,為肝經(屬木)。陽氣穿透地面,草木生長發芽,在卦象中為大壯卦,在十二辰為卯時,已經出土,抽枝發葉的樹木,對應人體的少陽經,為膽經(屬木)。
在人則為少陽而屬膽經矣。前太陰為陰氣之純全。有陰無陽。故專以溫經為治。少陰則陽氣初生於盛陰之中。右屬三焦相火。左屬膀胱腎水。水火相須。若寒邪犯臟。則以溫經復陽為治。陽邪入裏。則以滋陰清降為治。厥陰雖屬至陰。而陽氣已長。陰陽相半矣。然終是陰中之陽。
在人體,厥陰經為肝經,少陽經為膽經。太陰經是陰氣最盛之經,只有陰氣而無陽氣,所以治療時主要以溫經為主。少陰經是陽氣在盛陰之中初生的經脈,右側屬於三焦經(相火),左側屬於膀胱經和腎經(腎水)。水火相生相剋,若寒邪入侵臟腑,則以溫經復陽為治療方法;若陽邪深入臟腑,則以滋陰清降為治療方法。厥陰經雖然屬於至陰經脈,但陽氣已經開始生長,陰陽相半,但終究還是陰中之陽。
其氣猶未透達。故通篇以熱多厥少為病之退。熱少厥多為病之進。先厥後熱。熱後不厥者愈。熱後厥逆下利煩躁者死也。寒邪固多敗證。而熱氣有餘者必發癰膿。有熱在裡。必圊膿血。然雖發熱不死。終不似有陰無陽。下利厥冷煩躁。及厥不還者死之為甚。畢竟陰。經以陽氣為重也。
夫足厥陰之脈。起於足大趾。上循足胕。上踝。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復從肝貫膈。上注肺。邪入其經。則陰邪自下迫陽於上。故氣上撞心。
白話文:
病氣尚未完全散發,因此整體而言,發熱多、厥少,是病情退卻的表現;發熱少、厥多,則是病情加重的表現。如果先出現厥症,後發熱,那麼熱退後不再出現厥症,就表示病情好轉。但如果熱退後反而出現厥逆,伴隨腹瀉、煩躁等症狀,就會導致死亡。寒邪雖然容易導致敗證,但是熱氣有餘者,則必然會發生成癰膿。如果熱邪內蘊,則必然會出現膿血。雖然發熱不至於致命,但終究比不上陰氣不足、陽氣過剩的情況危險。腹瀉、厥冷、煩躁,以及厥症無法恢復者,死亡的可能性極高。畢竟在人體經絡中,陽氣佔據著更重要的地位。
第二段
夫足厥陰之脈。起於足大趾。上循足胕。上踝。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復從肝貫膈。上注肺。邪入其經。則陰邪自下迫陽於上。故氣上撞心。
足厥陰經的脈絡起於足大趾,向上循行於足胕,經過上踝,在太陰經之後交叉出來,繼續向上循行於膕窩,沿著大腿內側,進入毛髮之中,經過陰器,到達小腹,與胃相連,屬於肝經,絡於膽經。向上貫穿膈肌,分佈於胸脅肋骨,沿著喉嚨的後方,向上進入頏顙(耳後部),連接目系,向上走出額頭,與督脈在頭頂交匯。它的一支又從肝經貫穿膈肌,向上注入肺經。如果邪氣入侵足厥陰經,則陰邪會從下往上逼迫陽氣,導致氣上衝撞心臟。
心中疼熱而消渴也。消渴者。飲水多而渴不止也。陰中之陽。受迫而在上。故消渴而胃覺飢。然終是陰邪。所以不欲食。客熱尚不殺穀。況陰邪乎。即使強食。陰邪不能腐化。濕熱鬱蒸。頃刻化而為蛔。隨陰氣之上逆。故吐蛔也。若不知而以苦寒誤下之。則胃陽敗絕。真陽下脫。
故利不止也。
白話文:
心裡感到疼痛發熱,就會出現消渴。消渴的人,喝很多水卻還是止不住渴。因為陰氣中的陽氣受到壓迫而上升,所以消渴時胃口會感到飢餓。但終究是陰邪作祟,因此不想吃東西。外來的熱邪尚且無法傷害食物,何況是陰邪呢?即使勉強進食,陰邪也無法將食物消化。濕熱鬱結蒸騰,很快就會化為蛔蟲,隨著陰氣向上逆流,所以會吐出蛔蟲。如果不知道病情,用苦寒藥物錯誤地瀉下,就會損傷胃陽,真陽下陷,導致腹瀉不止。
2. 厥陰中風
厥陰中風。脈微浮為欲愈。不浮為未愈。
厥陰雖屬至陰。然亦自有經。若為寒邪中傷。則為厥陰傷寒。風邪中之。則為厥陰中風。然入里者多。在表者少。況邪入陰經。脈多沉遲細緊。故其邪不易出表。若得微浮。為邪氣向外。仍歸太陽而欲解矣。所以下文有解表用桂枝湯者。蓋脈微則為無力。浮則又為在表。微則輕細和緩而知其邪氣已衰。
浮則邪氣還表而知其邪氣將散。故為欲愈也。若脈不浮。則邪未出表。故為未愈。
厥陰病。欲飲水者。少少與之愈。
邪在厥陰。唯恐其下利厥逆。乃為惡候。若欲飲水。是陽回氣暖。胃中燥熱而渴。已復歸陽明矣。若熱氣有餘。則又有口傷爛赤。咽喉不利吐膿血之變。故可少少與之。令陰陽和平則愈也。
白話文:
厥陰中風的脈象與治療
厥陰中風,脈象微浮,表示病情將要痊癒。脈象不浮,則表示病情尚未痊癒。
雖然厥陰屬陰,但它也自有經絡。如果受寒邪侵襲,則為厥陰傷寒;如果受風邪侵襲,則為厥陰中風。然而,厥陰中風多數會侵入內臟,表面的症狀較少。而且邪氣侵入陰經,脈象通常沉遲細緊,所以邪氣不易排出體表。
如果脈象微浮,表示邪氣往外移動,即將回歸陽明經而趨於好轉。 因此,後文會有解表方劑「桂枝湯」的記載。因為脈象微弱表示體力不足,浮則表示邪氣在體表。微弱且浮則代表邪氣已經減弱,且向外移動。
浮則邪氣回到體表,表示邪氣將要散去,因此病情將要痊癒。 如果脈象不浮,表示邪氣尚未排出體表,所以病情尚未痊癒。
厥陰病患者,若想喝水,可以少少給予,有助於病情恢復。
邪氣停留在厥陰經,最怕的是出現下利或厥逆,這些都是不好的徵兆。如果患者想喝水,表示陽氣回升,氣血溫暖,胃中乾燥灼熱而口渴,已經恢復陽明經的特性。 如果熱氣過盛,還會有口瘡、爛赤、咽喉不利、吐膿血等症狀。所以可以少少給患者喝水,使陰陽平衡,就能痊癒。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厥陰肝臟。乃含生土中。尚未透地之木。自子而一陽初生。木之萌芽未長。故不可言木。醜為二陽。則陽氣已長。草木之根荄。已勾萌於陰土之中。至寅而三陽將及透地。陽氣已旺。萌芽茁長。將出未出之時也。卯則陽氣已出。草木發生。正厥陰木旺之時。邪氣至此而解矣。故曰從醜至卯上。
白話文:
厥陰病。欲解時。從醜至卯上。
厥陰肝臟,乃含生土中,尚未透地之木。 厥陰屬肝臟,就像一顆蘊藏在土裡的種子,還未破土而出。
自子而一陽初生。木之萌芽未長。故不可言木。 從子時(晚上11點至凌晨1點)開始,一陽初生,但此時木氣尚未萌芽,還不能算是木。
醜為二陽。則陽氣已長。草木之根荄。已勾萌於陰土之中。 到了醜時(凌晨1點至3點),二陽已生,陽氣逐漸增長。草木的根莖,已經開始在陰土中萌芽。
至寅而三陽將及透地。陽氣已旺。萌芽茁長。將出未出之時也。 到了寅時(凌晨3點至5點),三陽將至,陽氣旺盛。萌芽茁壯,即將破土而出,但尚未露頭。
卯則陽氣已出。草木發生。正厥陰木旺之時。邪氣至此而解矣。 到了卯時(凌晨5點至7點),陽氣已出,草木破土而出,正值厥陰木氣最旺盛之時。此時,邪氣受到陽氣的驅散,疾病得以痊癒。
故曰從醜至卯上。 因此,厥陰病想要痊癒,就需要從醜時到卯時這段時間,依靠陽氣的生長來驅散邪氣。
3. 厥熱辨論
諸四逆厥者。不可下之。虛家亦然。
素問陰陽應象論云。清陽實四肢。陽明脈解云。四肢為諸陽之本。陽盛則四肢實。邪入陰經。則陽衰陰盛。陽氣不能充實於四肢。故四逆而厥冷。厥逆則陽氣已微。急當以溫經復陽為治。若以苦寒攻下。胃陽必敗絕矣。故曰不可下之。然不但諸四逆厥者不可下。即氣血已虛。
胃氣不固。元陽衰弱者亦然也。世俗但知汗多亡陽。下多亡陰。不知誤下之亡陽尤甚也。所以太陽誤下。每致胃陽虛損而成結痞。及協熱下利諸證也。
辨誤,尚論云。厥陰證。仲景總不欲下。無非欲邪還於表而陰從陽解也。愚竊謂三陰皆不可下。以陽氣已虛。不可更下故也。惟上文脈微浮者為還表。其餘攻下之證。亦是邪氣復還陽明。而成胃實之證。乃還陽。非還表也。
白話文:
患有四逆厥症的人,不可使用瀉下藥物。體虛的人也是一樣。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
清陽之氣充實四肢。《陽明脈解》也說: 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陽氣旺盛則四肢強壯。邪氣入侵陰經,就會導致陽氣衰弱,陰氣旺盛。陽氣無法充實四肢,所以出現四肢逆冷,四肢厥逆,表示陽氣已經衰微。此時應當以溫經復陽的藥物治療。如果使用苦寒性的瀉下藥物,就會導致胃陽氣衰敗。所以說,患有四逆厥症的人不可使用瀉下藥物。
然而,不只是患有四逆厥症的人不可使用瀉下藥物,即使是氣血虛弱、胃氣不足、元陽衰敗的人也不可以使用。世俗只知道汗多會耗損陽氣,瀉下會耗損陰氣,卻不知道錯誤使用瀉下藥物所耗損的陽氣更加嚴重。所以,太陽病誤用瀉下藥物,往往會導致胃陽虛損,出現結痞、腹瀉等症狀。
《辨誤•尚論》說
厥陰證,仲景一般都不用瀉下藥物,因為他想要讓邪氣回歸表層,陰氣隨陽氣一同解脫。我個人認為,三陰證都不宜使用瀉下藥物,因為陽氣已經虛弱,再使用瀉下藥物會更加損傷陽氣。只有脈象微弱浮緩的症狀,才需要讓邪氣回歸表層。其他需要使用瀉下藥物的症狀,都是邪氣回歸陽明經,導致胃實的症狀,這是回陽,不是回表。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人身之陰陽。六經相為表裡。營衛周貫一身。素問陰陽離合論云。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此即陰陽表裡而為一合也。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
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故無病也。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者。二氣偏盛偏虛。不相接續。故為厥。然陽氣虛。則為寒厥。陰氣虛。則為熱厥。
白話文:
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凡是出現厥證的人,都是因為陰陽之氣無法順利接續而導致的。厥證的表現就是手腳反常地冰冷。
人身之陰陽,六經相為表裡,營衛周貫一身。素問陰陽離合論雲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此即陰陽表裡而為一合也。靈樞營衛生會篇雲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度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故無病也。
人體的陰陽之氣,由六經互相表裡,營氣和衛氣運行於全身。就像《素問·陰陽離合論》中所說:少陰經在上,稱為太陽經;太陰經在先,稱為陽明經;厥陰經在外,稱為少陽經。這就是陰陽互相表裡,成為一個整體。
《靈樞·營衛生會篇》中記載:人體從食物中獲得氣,食物進入胃,再傳輸到肺。五臟六腑都藉此獲得氣。其中清氣稱為營氣,濁氣稱為衛氣。營氣在脈絡中運行,衛氣則在脈絡外運行。營氣不停地循環運行,走完五十個循環後又回到原點,陰陽之氣互相貫通,就像環狀物沒有盡頭一樣。衛氣在陰經中運行二十五個循環,在陽經中運行二十五個循環,分為晝夜。太陽落山,陽氣衰竭,陰氣開始受氣;清晨陽氣開始升起,陰氣衰竭,陽氣開始受氣。如此循環往復,永無止境。所以人體才會沒有病痛。
陰陽之氣不相順接者,二氣偏盛偏虛,不相接續,故為厥。然陽氣虛,則為寒厥。陰氣虛,則為熱厥。
當陰陽之氣無法順利接續時,是因為其中一氣過盛,另一氣過虛,彼此無法互相聯繫,所以就會導致厥證。如果陽氣不足,就會出現寒厥;如果陰氣不足,就會出現熱厥。
故厥論云。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損。陰氣獨在。故手足寒也。厥逆之義。見四逆散注中。
傷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發熱。前熱者後必厥。厥深者熱亦深。厥微者熱亦微。厥應下之。而反發汗者。必口傷爛赤。
此論熱厥之見證。及誤治之變也。一二日至四五日。言或一二日即厥。或至四五日而厥也。厥者必發熱。言邪入厥陰之經而手足厥者。厥後必發熱。非若寒厥之但厥不發熱也。前熱者後必厥。若邪入陽經。則但發熱而不厥矣。此因邪入陰經。故雖先發熱者。後亦必厥也。素問陰陽應象論云。
白話文:
所以《厥論》中說,氣的病變源於內在,陽氣衰弱,無法滋養經絡。陽氣受損,陰氣獨存,因此手腳就會發冷。關於厥逆的意義,可以參考四逆散的註解。
傷寒病從發病的第一、二天到第四、五天,若出現厥症,就一定會發熱。如果先發熱,之後就一定會出現厥症。厥症嚴重,發熱也嚴重;厥症輕微,發熱也輕微。厥症應該用下法治療,而反過來使用發汗法,則病人必定會出現口瘡、嘴脣紅腫。
這段論述講述了熱厥的症狀表現以及誤治後發生的變化。從發病第一天、第二天到第四、五天,有的病人可能一、兩天就出現厥症,有的則要到第四、五天才出現。出現厥症就一定會發熱,因為邪氣入侵厥陰經導致手腳厥冷,厥症之後必定會發熱,不像寒厥只出現厥症不發熱。如果先發熱,之後就一定會出現厥症。這是因為邪氣入侵陰經,即使先發熱,後來也會出現厥症。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描述了傷寒病中“熱厥”的病理機制、症狀表現以及誤治後的變化。
- 病理機制: 陽氣衰弱,無法滋養經絡,導致手腳發冷,出現厥症。
- 症狀表現: 發熱,厥症嚴重程度與發熱程度相關。
- 誤治: 使用發汗法會加重病情,導致口瘡、嘴脣紅腫。
此外,文中還強調了熱厥與寒厥的區別,並引用了《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的內容。
寒極生熱。熱極生寒也。厥深熱深。厥微熱微者。言厥冷之甚者。則發熱亦甚。為證之重。厥冷之微者。則其發熱亦微。為邪之輕。即至真要大論所謂氣之勝復也。岐伯曰。勝有微甚。復有多少。此之謂也。謂之熱厥者。邪氣在裡。阻絕陽氣。不得通達流注於四肢而厥也。與陽虛之厥冷迥異。
故應下之。使熱邪下泄。則陽氣流通矣。然非謂厥深熱深而可峻攻大下也。即下文下利而譫語者。亦不過以小承氣湯和胃而已。以其終是陰經鬱熱之邪。故不可大下也。前所謂諸四逆厥者不可下。皆指陽虛之厥而言也。所以下文即云虛家亦然。蓋逆厥與虛家並論。則知虛寒者不可下。
白話文:
極度的寒冷會產生熱,極度的熱也會產生寒。寒氣很重,則發熱也很重,這是病症嚴重的表現;寒氣很輕,則發熱也很輕,這是邪氣輕微的表現。這就如同《至真要大論》中所說的「氣之勝復」的道理。岐伯說:「勝有微甚,復有多少」,就是這個意思。所謂「熱厥」,是指邪氣在體內,阻礙陽氣的流通,無法到達四肢而導致厥冷。這與陽虛引起的厥冷截然不同。
因此應該要使用下瀉的方法,使熱邪向下排出,陽氣就能流通。然而,並非指寒氣很重,發熱也很重就一定要使用猛烈的瀉藥。即使是下文提到的腹瀉並神志不清的情況,也不過是用小承氣湯來和胃而已。因為最終還是陰經鬱熱的邪氣作祟,所以不可使用猛烈的瀉藥。之前所說的「諸四逆厥者不可下」,都是指陽虛引起的厥冷而言。因此,下文才會接著說「虛家亦然」。因為逆厥和虛家並列討論,就明白虛寒的人也不可以瀉下。
熱深者為可下也。以應下之熱厥而不下。反以辛溫升發之藥發其汗。則必助胃家之鬱熱而變生矣。然胃開竅於口。熱氣不得下泄而上炎。故必口傷赤爛也。
傷寒病。厥五日。熱亦五日。設六日當復厥。不厥者自愈。厥終不過五日。已熱五日。故知自愈。
此申上文厥者必熱。熱者必厥之義。言天地間陰陽對待。寒暑兩停。晝夜相半。然後二氣均平。而無陰陽之患。故寒邪之入厥陰也。因寒勝而厥。其手足厥逆者五日。寒邪既勝。陽氣必復。故其發熱亦五日。設五日之後。至第六日。寒氣又當厥矣。若不厥者。其病自愈。何也。
以其厥逆之時。自始至終。不過五日。以其發熱亦是五日。陰陽勝復之氣已平。故知自愈。
白話文:
熱邪深入體內,就應該要往下引導排出。如果遇到熱邪往下走卻卡住不下去,反而用辛溫升發的藥物去發汗,就會助長胃部的鬱熱,引發其他問題。因為胃氣通於口,熱氣無法往下排泄就會往上竄,所以就會出現口瘡、嘴唇紅腫的症狀。
傷寒病發作,一開始五天是寒邪入侵導致的厥逆,接著五天是陽氣回升引發的發熱。如果第六天又要再次出現厥逆,就表示病症沒有好轉;如果沒有再次出現厥逆,就代表疾病會自行痊癒。厥逆最多持續五天,熱症也持續五天,所以知道疾病會自行痊癒。
這段文字說明了厥逆必然伴隨著熱症,熱症也必然伴隨著厥逆。天地間陰陽相互對應,寒暑交替,晝夜相半,才能維持阴阳平衡,避免疾病產生。寒邪入侵厥陰經,因寒勝而導致厥逆,手足厥逆會持續五天。寒邪入侵後,陽氣必然反擊,所以會發熱五天。如果五天之後,到第六天又出現厥逆,就代表寒邪再次佔據優勢。若沒有再次出現厥逆,就表示寒邪被陽氣驅散,病症會自行痊癒。
因為厥逆從開始到結束,最多只持續五天,發熱也是五天,陰陽勝復的氣機已經平衡,所以知道疾病會自行痊癒。
傷寒發熱四日。厥反三日。復熱四日。厥少熱多。其病當愈。四日至七日。熱不除者。必便膿血。
此條較前熱多於厥。為陽勝於陰。乃寒邪退而陽氣已回。故其病當愈。自復熱四日之後。至七日而熱猶不除。是陽氣太過。亢而為害。熱蓄於裡。必傷陰血。腐變而便膿血矣。
傷寒厥四日。熱反三日。復厥五日。其病為進。寒多熱少。陽氣退。故為進也。
此言厥多於熱。為陰勝於陽。乃寒邪盛而陽氣衰。人以陽氣為生。陽衰則病。陽盡則死。故寒多熱少。為陽氣退而其病為進也。
傷寒熱少厥微。指頭寒。默默不欲食。煩躁數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欲得食。其病為愈。若厥而嘔。胸脅煩滿者。其後必便血。
白話文:
傷寒發燒四天,身體發冷反覆三天,又接著燒了四天,發冷的時間短,發燒的時間長,這種情況病症應該會好轉。如果持續發燒四天到七天,熱度不退,就很有可能會拉肚子,並且排出膿血。
這一次的病症和之前相比,發燒的時間比發冷的時間長,說明陽氣盛過陰氣。這是因為寒邪退去,陽氣已經恢復了,所以病情會好轉。從復發燒四天之後,到第七天熱度仍然不退,說明陽氣過於旺盛,反而會造成傷害。熱氣積存在體內,一定會傷及陰血,腐爛變質,就會導致拉肚子排出膿血。
傷寒發冷四天,發燒反覆三天,又接著發冷五天,這種情況病症在惡化。發冷的時間多,發燒的時間少,說明陽氣衰退,所以病情在惡化。
這句話的意思是,發冷的時間比發燒的時間多,說明陰氣盛過陽氣。這是因為寒邪很重,陽氣衰弱。人依靠陽氣生存,陽氣衰弱就會生病,陽氣耗盡就會死亡。所以發冷的時間多,發燒的時間少,說明陽氣衰退,病情在惡化。
傷寒發燒時間短,發冷也不明顯,手指頭冰冷,沉默寡言,不想吃東西,煩躁不安持續幾天,小便量少,顏色發白,這說明熱度已經退了。如果想吃東西,病情就會好轉。如果發冷並且嘔吐,胸部兩側感到脹滿,之後就會拉肚子,並且排出血液。
此申上文厥微熱亦微之義也。指頭寒。亦陽氣不充於四末也。言其為厥也甚微。不至四肢厥逆。但指頭寒也。默默不欲食。陰靜而闔也。蓋陽氣用則能言能食。如陽明熱盛而狂言譫語。中風則能食。中寒即不能食。乃厥陰之本證。少陽之兼證也。然兩經皆有此證者。以厥陰之脈。
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與少陽之經脈。行度相同而為表裡。所謂肝膽臟腑相連也。以指頭寒之微厥。陰邪在裡。故默默不言。且不飲食也。煩躁者。熱邪亦在裡也。熱雖少而不得發越。故煩躁也。煩躁數日而小便利。色白者。以熱邪本少。久則自解。故為熱除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指的是輕微的發熱,實際上只是微微發熱的意思。指頭冰冷,代表陽氣不足以到達四肢末端,所以出現了輕微的厥逆。雖然沒有到四肢厥逆的程度,但指頭冰冷,沉默寡言,不想吃飯,都是陰氣靜止、閉塞的表現。因為陽氣充足,才能說話,才能吃飯,就像陽明經熱盛時會出現狂言譫語,中風時也能吃飯,而中寒就無法進食。這是厥陰經的本證,同時也是少陽經的兼證。而這兩經都有這些症狀,是因為厥陰經的脈絡,
連接胃部,屬肝,絡膽,向上貫穿膈肌,分布到脅肋,循行至喉嚨,與少陽經的脈絡行經路線相同,呈現表裡關係。這就是肝膽臟腑互相聯繫的原因。因為指頭冰冷的輕微厥逆,陰邪在體內,所以沉默寡言,並且沒有食慾。如果感到煩躁,則表示熱邪也在體內,雖然熱邪不多,但無法發散出去,所以才會煩躁。如果煩躁持續數日,排尿量少,尿色偏白,這是因為熱邪本來就少,時間久了自然會消失,所以算是熱邪消退的表現。
欲得食者。熱氣已除。陰邪亦解。陰陽平而胃氣和。故其病為愈。若厥而嘔。則厥之微者。變而為厥之甚。其厥已深。故陰氣上逆而嘔也。且嘔而胸脅煩滿。為少陽之本證。熱邪內鬱而煩滿。則其熱亦深。故其後必傷陰而為便血也。
傷寒先厥後發熱而利者。必自止。見厥複利。
此亦申上文厥者必發熱。發熱者必厥也。言寒邪入厥陰。先見四肢厥冷。則寒邪在裡。非惟陽氣不能充於四肢而厥。且胃寒而津液不守。陰寒下注。則為下利矣。至厥後發熱。則陽回氣暖。脾胃運行。其利必自止。若熱後復見厥冷。則又複利矣。所以陰經受邪。必以陽回為主。故下文有云。雖發熱不死也。
白話文:
想要恢復食慾,必須先把體內的熱氣消除,陰邪也必須解除。陰陽平衡,胃氣和順,疾病才會痊癒。如果出現厥逆並且嘔吐,輕微的厥逆可能會轉變成嚴重的厥逆。厥逆已經很深,所以陰氣逆流向上而引起嘔吐。而且嘔吐伴隨著胸脅煩滿,這是少陽病的本症。熱邪鬱積在體內,導致煩滿,說明熱氣很深,所以之後一定會傷陰而導致便血。
傷寒病人先出現厥逆,之後發熱並且腹瀉,一定會自行停止。如果出現厥逆並且再次腹瀉,
這也印證了上文提到的厥逆必發熱,發熱必厥逆的論點。說明寒邪入侵厥陰經,一開始會出現四肢厥冷,表示寒邪已經深入體內。不僅陽氣無法充盈四肢而導致厥逆,而且胃寒導致津液無法固守,陰寒向下流動,就會出現腹瀉。等到厥逆之後出現發熱,說明陽氣回升,氣血溫暖,脾胃運作正常,腹瀉就會自行停止。如果發熱之後又出現厥冷,就會再次腹瀉。所以陰經受到邪氣侵襲,必須依靠陽氣回升來治療。因此下文提到,即使發熱也不會致命。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此承上文先厥後發熱。利必自止而言也。上文言見厥必複利。此言利止不復見厥。而反汗出咽中痛者。乃後發之熱太甚。鬱蒸而為汗。上炎而作咽中腫痛。故曰其喉為痹。若如前厥後發熱無汗出。則利必自止。若發熱而利不止者。熱邪必隨勢下流。重傷陰分。腐化而為膿血矣。便膿血而成痢者。熱已下泄。不得上攻。故其喉不痹。
白話文:
傷寒病症,如果先出現昏厥,然後發燒,接著腹瀉,腹瀉必定會自行停止。但是,如果出現出汗、咽喉疼痛的情況,就說明喉嚨已經被寒邪阻塞了。
如果發燒沒有出汗,而且腹瀉自行停止,那就不必擔心。但如果腹瀉沒有停止,就一定會拉出膿血。如果拉出膿血,就表示喉嚨沒有被寒邪阻塞。
以上論述承接前文“先出現昏厥,然後發燒,腹瀉必定會自行停止”的內容。前文說到,看見昏厥就一定會出現腹瀉。而這裡則說,腹瀉停止後,就不會再出現昏厥。如果出現出汗、咽喉疼痛,那是因為後來的發燒太嚴重,熱邪鬱積在體內,導致出汗,並向上蔓延,造成咽喉腫痛。所以說喉嚨被寒邪阻塞了。
如果像前面提到的,先出現昏厥,然後發燒,沒有出汗,腹瀉就會自行停止。但如果發燒了,腹瀉卻沒有停止,就說明熱邪一定會隨著氣血向下流動,嚴重損傷陰液,導致陰液腐敗變成膿血。如果拉出膿血形成痢疾,就表示熱邪已經向下流泄,無法向上攻襲,所以喉嚨不會被寒邪阻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