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3)

1. 少陰中風

少陰中風。陽微陰浮者為欲愈。

脈之陰陽。辨脈載之詳矣。然其所以分陰陽者有三。一曰大浮數動滑為陽。沉澀弱弦微為陰。故曰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其二曰寸口脈陰陽俱緊。以一寸口而曰陰陽脈。是浮候為陽。沉候為陰也。其三曰寸口脈微。名曰陽不足。尺脈弱者名曰陰不足。此以尺寸分陰陽。

即關前為陽。關後為陰之法也。前後注家。俱置之不講。模糊抹過。恐注家亦未明曉。所以作依樣葫蘆耳。殊非先覺之所宜也。前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蓋以浮候沉候分陰陽也。此所謂陽微陰浮者。是以寸口尺中分陰陽也。若以浮沉二候分陰陽。則沉候豈有浮脈耶。此不辨自明者也。

夫少陰中風者。風邪中少陰之經也。脈法浮則為風。風為陽邪。中則傷衛。衛受風邪。則寸口陽脈當浮。今陽脈已微。則知風邪欲解。邪入少陰。唯恐尺部脈沉。沉則邪氣入里。今陰脈反浮。則邪不入里。故為欲愈也。

少陰病。脈細沉數。病為在裡。不可發汗。

少陰病。承上文中風而言也。微細為少陰首條之本脈。然風為陽邪。沉則邪入已深。數則熱鬱陰分。故為病已在裡而不可發汗。非前寒邪在表之反發熱。可與麻黃附子細辛湯。及二三日無里證之可與麻黃附子湯。微發汗也。脈微細之傷寒。與脈沉數之中風迥異。而在表在裡。尤所當辨。故有是禁。

2. 少陰誤汗

少陰病。咳而下利譫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邪入少陰。致咳而下利譫語者。以強逼其汗故也。邪在陰經。苟非真陽欲亡。衛氣不固。仲景於少陽篇中。已明言陰不得有汗矣。醫以其無汗而妄用燒針取汗之法。致火氣入里。少陰之脈貫腎絡於肺。循喉嚨。火氣循經上逆。故為咳。從里下攻則下利。陰經本無譫語。而火氣留中。

亂人神志。一如陽明胃熱之狀。揆其所由。皆被火氣逼劫故也。肺金受爍。化源已竭。水穀不分而津液已亡。尚有譫語之火氣在裡。則氣化必乖。小便必難也。此無他。皆以火氣強責少陰汗故也。

少陰病。但厥無汗而強發之。必動其血。未知從何道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是名下厥上竭。為難治。

此又以申上文強責汗之誤也。言如前篇陰邪入少陰。陽氣衰微。不能充實於四肢則厥。脈陰陽俱緊而反汗出者為亡陽。厥則陽氣將敗。汗出則真陽外走。故皆用附子湯真武湯。及四逆白通等回陽之法。此以陽邪入少陰。腎家之真陽不得流貫。故但見外寒而厥。陽氣未至敗亡。

故無汗。況三陽在表。三陰在裡。邪在陰經。本不得有汗。醫不知而強發之。豈知既入少陰。邪已在裡。欲其復從表散。烏可得哉。乃不達其義。或以辛溫升發。或用燒針火劫。強逼取汗。邪氣在裡。既不能蒸陰液而為汗。若熏熨燒針。徒足以鼓動其陽邪。煎迫其陰血。故云必動其血。

陰受陽迫。火挾血而上升。必走上竅。但未知其從何道而出。或從口鼻。或從目出。未可知也。名曰下厥上竭者。謂寒熱之厥。皆起於下也。素問厥論云。陽氣衰於下。則為寒厥。陰氣衰於下。則為熱厥。其必起於足下者。陽氣起於足五趾之表。陰氣起於足五趾之裡也。乃以強發之故。

鼓激其少陰鬱伏之邪。自下而厥逆上奔。致陰血湧出而上竭其陰液。故名下厥上竭。然既在少陰。已屬陰厥。寒涼在所難用。而陰血已動。溫補又屬難施。所以謂之難治也。以一強發之誤。其變如此。遂至跋前疐後。進退維谷。臨證者其可草率從事邪。

3. 少陰咽痛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者。與桔梗湯

風邪入少陰之經。其脈貫腎絡肺。循喉嚨。系舌本。邪氣循脈上行。故二三日咽痛。然此所謂咽痛者。非比前篇陰盛迫陽之證。可以通脈四逆湯。引火歸源為治也。中風本屬陽邪。乃客熱內犯少陰之經耳。邪氣輕微。故二三日才見咽痛一證。但終屬病發於陰。不必驟用寒涼。

故僅用甘草湯以和緩其邪。即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急之意也。如不瘥者。又與苦辛之桔梗。以清肺氣。利咽喉。同甘草和之而已。

甘草湯方

甘草(二兩)

上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溫服七合。日一服。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乃苦桔梗非甜桔梗也),甘草(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再服。

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前條云二三日咽痛。初邪尚輕。故但以甘草桔梗湯和緩陽邪。清肺下氣而已。此條云咽中痛。則陽邪較重。故以半夏之辛滑。以利咽喉而開其黏飲。仍用桂枝以解衛分之風邪。又以甘草和之。後人以半夏辛燥。桂枝溫熱而疑之。不知少陰咽痛。陰經之陽邪。非半夏之辛滑。不足以開咽喉之鎖結。

風邪在經。非桂枝之溫散。不能解衛分之陽邪。況所服不過一方寸匕。即使作湯。亦一二方寸匕。煎三沸。待小冷而少少咽之耳。且半夏本滑而不燥。桂枝亦溫而不熱。少少用之。亦復何害。

半夏散及湯方

半夏(洗),桂枝(取皮),甘草(炙以上各等分)

以上三味。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散服者。以水一升。煮七沸。內散一兩方寸匕。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論附註中)

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前人以一咽痛。而有治法三等之不同。遂至議論紛出。不知第一條咽痛。少陰之邪氣輕微。故但以甘桔和之而已。其二條。因經邪未解。痛在咽中。痰熱鎖閉。故以半夏開豁。桂枝解散。此條則咽已生瘡。語言不能。聲音不出。邪已深入。陰火已熾。咽已損傷。不必治表。和之無益。

故用苦酒湯。以半夏豁其咽之利。雞子白以潤咽滑竅。且能清氣除伏熱。皆用開豁潤利。收斂下降而已。因終是陰經伏熱。雖陰火上逆。決不敢以寒涼用事也。

苦酒湯方

半夏(如棗核大十四枚洗淨破),雞子(一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上二味。內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瘥。更作三劑服之。

少陰之陰熱上攻。終非三陽之熱邪可比。故始終禁用寒藥。然非辛溫滑利。不足以開上焦痰熱之結邪。故用半夏為君。鬱熱上蒸。則上焦天氣不清。所以咽中傷爛。肺受火刑。金實無聲。故語言不能。聲音不出。肺為人身之天氣。象形以為用。故以雞子白之清涼滑竅為臣。李時珍云。

卵白象天。其氣清。其性微寒。卵黃象地。其氣渾。其性溫。兼黃白而用之。其性平。精不足者補之以氣。故曰卵白能清氣治伏熱。目赤咽痛諸疾。形不足者補之以味。故卵黃能補血。治下利胎產諸疾。卵則兼理氣血。故治上列諸疾也。陰火上逆。非寒涼可治。當用酸斂以收之。

故用味酸性斂之苦酒為佐。使陰中熱淫之氣斂降。如霧斂云收。則天清氣朗而清明如故矣。謂非窮理盡性。格物致知。而能用意如是耶。今之優人。每遇聲啞。即以生雞子白啖之。聲音即出。亦此方之遺意也。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者。豬膚湯主之。

少陰下利。本屬臟寒。然中風陽邪所感。因少陰之脈。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陽邪入絡。故咽痛胸滿而心煩。皆陰經之伏熱也。寒涼既不利於陰經之治。而溫藥又非伏熱所宜。故仲景不得已。旁出奇治。而以豬皮湯主之。

蓋以滋養腎臟之真陰。滑利咽喉之逆氣。潤下其心胸之客熱。使邪氣貼服。而不犯寒熱之禁忌。其斯以為聖乎。

豬膚湯方

豬膚(一斤甘寒)

上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相得。溫分六服。

豬膚一味。方中向未註明。以何者為膚。致使前後注家。議論紛然各異。如吳綬謂燖豬時刮下黑膚也。方有執謂本草不載。義不可考。說者不一。用者不同。然既曰膚。當以燖豬時所起之皮外毛根之薄膚為是。王好古以為豬皮。尚論云。若以為燖豬皮外毛根薄膚。則薟劣無力。

且與熬香之說不符。但用外皮。去其內層之肥白為是。其說頗通。若果以燖豬時毛根薄膚。則薄過於紙。且與垢膩同下。熬之有何香味。以意度之。必是毛根深入之皮。尚可稱膚。試觀刮去毛根薄膚。毛斷處。毛根尚存皮內。所謂皮之去內層。極為允當。蓋以豬為北方之水畜。

膚近毛根。取其色黑而走腎滋陰。加白蜜之滑潤。以利咽潤燥。風從衛入。以北方之性。引少陰之邪。仍向皮毛而消散。則客熱可除。至於白粉五合。亦未明言是何谷之粉。致歷代註釋。俱無分辨。愚考之本草。李時珍云。惟粟之味鹹淡。氣寒下滲。乃腎之谷也。腎病宜食之。

虛熱消濁泄痢。皆腎病也。滲利小便。所以泄腎邪也。降胃火。故脾胃病宜之。以此擬之。既曰熬香。味亦可啖。仲景所用。或此意也。成氏以為益氣斷利。意亦相同。或有所自。未可知也。但毫不置辨為異耳。後人但能譏其隨文順釋。而亦無片言分剖。何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