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八 (2)
卷之八 (2)
1. 太陰中風
太陰中風。四肢煩疼。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
此言太陰在經之表證也。太陰中風者。風邪中太陰之經也。四肢煩疼者。言四肢痠疼而煩擾無措也。蓋脾為太陰之臟而主四肢故也。然脾臟何以主四肢乎。素問陽明脈解云。脾病而四肢不用者。何也。岐伯曰。四肢皆稟氣於胃而不得至經。必因於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
四肢不得稟水穀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此所謂脾主四肢之故也。微澀。皆陰脈也。陽微陰澀者。言輕取之而微。重取之而澀也。邪在陰經。陽未受邪。陰實陽虛而脈偏見於沉候。故陽脈微也。脈者。氣血伏流之動處也。因邪入太陰。脾氣不能散精。
白話文:
這段話描述的是太陰經表證。太陰中風指的是風邪入侵了太陰經脈。四肢煩疼指的是四肢痠痛,感到煩躁不安,無計可施。這是因為脾臟是太陰之臟,負責主導四肢。
脾臟為何主導四肢?
《素問•陽明脈解》中說:脾臟病變,四肢就會無力。為什麼呢?岐伯說:四肢都從胃中獲得氣血,但無法直接進入經脈,必須依靠脾臟才能獲得氣血。
現在脾臟生病,無法運送胃中津液,四肢得不到水谷精氣,氣血日漸衰弱,經脈不通暢,筋骨肌肉缺乏氣血滋養,因此就會無力。這就是脾臟主導四肢的原因。
陽微陰澀
是指脈象輕取時微弱,重取時澀滯。這表示邪氣入侵了陰經,陽氣尚未受到侵犯。陰氣充實,陽氣虛弱,導致脈象偏向沉伏,因此陽脈微弱。
脈象
是氣血在經脈中流動的表現,邪氣入侵太陰經,脾氣無法散發精氣,因此出現上述脈象。
總之,
這段文字說明瞭太陰中風的病症和病機,以及脾臟主導四肢的關係。陽微陰澀的脈象是太陰中風的典型表現,說明瞭邪氣入侵陰經,陽氣尚未受到侵犯。
補充說明
- 太陰經指的是脾經,與脾臟相關。
- 風邪是中醫病因之一,指寒風、濕氣等外邪。
- 陽氣代表人體的正氣,陰氣代表人體的寒氣。
- 脈象是中醫診斷的重要依據,可以反映人體的氣血狀態。
肺氣不得流經。營陰不利於流行。故陰脈澀也。陽微陰澀。正四肢煩疼之病脈也。長脈者。陽脈也。以微澀兩陰脈之中。而其脈來去皆長。為陰中見陽。長則陽氣無損。長則陽氣將回。故為陰病欲愈也。
辨誤,成氏謂表邪少則微。里向和則澀。俱誤。蓋微與澀。皆病脈也。因微澀之中。又見長脈。故知欲愈。非謂微澀即欲愈之脈也。何不云邪不在表間陽分。故陽脈微。邪但在裡之陰分。故陰脈澀。然後言得長脈之陽。則為陰病見陽脈者生。為欲愈。則仲景之意得伸矣。奈尚論又以陽微陰澀。
為風邪已去而顯不足之象。脈見不足。恐元氣已漓。暗伏危機。故必微澀之中。更察其脈長。知元氣未漓。其病為自愈。既以微澀為風邪已去。豈非亦以微澀為欲愈之脈耶。如此而又譏前注。以澀為血凝氣滯為大謬。而曰豈有血凝氣滯。反為欲愈邪。不知方氏條辨。謂陰澀者。
白話文:
肺部的氣機無法正常運行,營血的陰氣也無法順利流通,因此陰脈變得澀滯。陽氣微弱,陰脈澀滯,這是四肢痠痛的病症脈象。長脈屬於陽脈,現在這條脈搏在兩個陰脈之間微弱澀滯,而且脈象來去都較長,屬於陰中見陽。脈象長說明陽氣沒有損傷,也說明陽氣將要恢復,因此這屬於陰病將要痊癒的徵兆。
有些人誤解了仲景的觀點,認為表邪少則脈象微弱,里邪和緩則脈象澀滯,這都是錯誤的。因為微弱和澀滯都是病脈,在微弱澀滯的脈象中又出現長脈,才說明病症將要痊癒,並不是說微弱澀滯本身就是將要痊癒的脈象。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因為邪氣不在表面的陽分,所以陽脈微弱;邪氣只在裡面的陰分,所以陰脈澀滯。然後再看到長脈的陽氣,就說明陰病出現了陽脈,這是將要痊癒的徵兆。這樣才能真正理解仲景的原意。
另有一些人認為陽氣微弱,陰脈澀滯,是風邪已經去除,但是元氣不足的表現,這種脈象顯示元氣不足,恐怕元氣已經耗損,潛藏着危機。所以,必須在微弱澀滯的脈象中,再觀察脈象是否較長,才能知道元氣是否沒有耗損,這種病症是可以自行痊癒的。既然認為微弱澀滯是風邪已經去除的表現,那是不是也認為微弱澀滯是將要痊癒的脈象呢?這樣一來,他們又批評以前的註解,認為澀滯是血凝氣滯,是大錯特錯,說哪有血凝氣滯反而會痊癒呢?他們不知道方氏的條辨,說陰脈澀滯指的是…
太陰統血。血凝氣滯也。長為陽氣勝。陽主發生。故為欲愈。其說未為大謬。而矯枉其詞以陷之。豈理也哉。
太陰病。欲解時。從亥至醜上。
太陰者。陰氣之純全也。先天卦體。陰氣生於盛陽之中。故一陰生於午。至亥而為十月之候。卦體屬坤。陰氣方純。至子而黃鐘初動。陽氣雖萌。正陰氣盛極之時。故太陰之旺氣鍾於此。氣旺則邪自解矣。至醜而陽氣已增。非陰氣獨旺之時。因醜之上半。陰氣尚盛。故曰至醜上。
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
此所謂太陰病者。即上文太陰中風也。上條言陽微陰澀而長者為欲愈。此言其外證。雖見四肢煩疼之太陰證。而其脈尚浮者。則其邪猶在太陽之表。猶未深入太陰也。何也。邪從外入。必由營衛。營衛屬太陽。風邪在衛則脈浮。故脈浮猶屬太陽也。即太陽上篇陽浮陰弱之義。故亦宜桂枝湯。
白話文:
太陰主宰血液,血凝氣滯就會導致病症,這種情況長期下去,陽氣就會旺盛。陽氣主導生發,所以想要痊癒。這種說法並非完全錯誤,卻扭曲了原意,妄加指責,實在不合理。
太陰病想要好轉,通常是在亥時到丑時上半夜。
太陰指的是陰氣最盛的狀態,是先天八卦中的坤卦,陰氣誕生於盛陽之中。因此,陰氣從午時開始生成,到了亥時就代表十月時節,坤卦的陰氣最為純粹。到了子時,黃鐘初鳴,陽氣雖然開始萌發,但仍然是陰氣盛極的時候。所以太陰的旺盛之氣集中在這個時間段,氣旺則邪氣自然消散。到了丑時,陽氣已經增長,不再是陰氣獨旺的時候。因為丑時前半段陰氣仍然很盛,所以說到丑時上半夜。
太陰病,如果脈象浮,就可以發汗治療,適合使用桂枝。
這裡所說的太陰病,指的是前面提到的太陰中風。上面說陽氣微弱,陰氣寒凝而長期持續下去則有痊癒的可能,這指的是內在的病理變化。這裡說的是外在的症狀,雖然出現了四肢疼痛的太陰症狀,但脈象仍然浮,說明邪氣仍在太陽經脈的表層,尚未深入太陰。這是因為邪氣從體外入侵,必先經過營衛二氣,而營衛二氣屬於太陽經脈,風邪在衛氣則脈象浮。所以脈浮仍然屬於太陽經脈的病症,也就是太陽篇中陽氣浮而陰氣虛弱的道理,因此也應該使用桂枝湯治療。
辨誤,夫桂枝湯者。本太陽經中風藥也。成氏但言脈浮當汗散。而不言太陰所以用太陽藥之故。如此關節。毫不置辨。何怪乎後人有隨文順釋之譏乎。條辨謂浮則邪見還表。不知此猶初入之邪犯衛。非已入里而又復還表也。此注為誤。尚論云。太陽脈浮緩為中風。浮緊為傷寒。
但揭一浮字。義即全該。風邪用桂枝湯。其脈之浮緩。不待言矣。然則寒邪之浮緊。其當用麻黃。更不待言矣。況少陽篇中雲。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早已挈明麻黃湯之義。故於太陰證中。但以桂枝互之。乃稱全現全彰也。不然。同一浮脈。何所見而少陽當用麻黃。
白話文:
辨析錯誤,桂枝湯是用來治療太陽經中風的藥方。成氏只提到脈象浮現時應使用發汗的方式來治療,卻沒有說明為什麼在太陰病時要使用太陽經的藥方。對於這種關鍵點的忽視,難怪會引起後世學者的批評。條辨指出,脈象浮現表示外邪仍停留在皮膚表面,而不是已經深入體內又重新回到表面。這個註解存在誤解。尚論認為,太陽脈象浮現緩慢是中風的表現,浮現緊張則是傷寒的表現。
一個「浮」字就足以概括所有含義,風邪使用桂枝湯時,脈象自然會呈現浮現緩慢的狀態,這是毋需多言的。由此可推斷,寒邪導致的脈象浮現緊張,當然應該使用麻黃湯來治療。況且,在少陽經的療法中提到,如果出現胸脹脅痛的情況,可以使用小柴胡湯;如果脈象僅浮現,則應使用麻黃湯。這些都已經清楚地表明瞭麻黃湯的用途。因此,在太陰病的症狀中,只使用桂枝湯,就能完全呈現和彰顯治療的全面性。否則,同樣是脈象浮現,為什麼少陽經卻需要使用麻黃湯呢?
太陰當用桂枝也哉。喻氏此論。於太陽則然矣。至於三陰。恐不能不少變其法矣。夫太陽以浮緩自汗為中風。浮緊無汗為傷寒。而有麻黃桂枝之不同者。蓋因營衛皆屬太陽之表。以風傷衛者汗自出。為衛強營弱。故以桂枝湯汗解衛強之熱自發。而以芍藥收斂營弱之汗自出。既有芍藥之收斂。
便不可用之於無汗之傷寒。又以寒傷營者無汗。故以麻黃杏仁開發皮毛。泄營中之寒氣。仍以桂枝宣通衛氣。助其發汗。既有麻黃之發泄。便不可用之於有汗之中風。以風寒營衛之各殊。所以有麻黃桂枝之迥異。一誤用之。變證立起。故立法者不得不辨。至邪入三陰而但舉一浮字者。
白話文:
太陰當用桂枝嗎?喻氏的這個論點,在太陽病上是對的。但到了三陰病,恐怕不能一成不變地沿用這個方法了。
太陽病以浮、緩、自汗為中風,浮、緊、無汗為傷寒,而麻黃和桂枝的用法卻不一樣。這是因為營氣和衛氣都屬於太陽經的表層,風邪傷及衛氣,就會自汗,屬於衛氣強盛而營氣虛弱。所以用桂枝湯發汗,可以解開衛氣的熱,使汗自然流出。而芍藥則可以收斂營氣的汗液。既然用了芍藥來收斂,就不能用在沒有汗的傷寒病。
再者,寒邪傷及營氣,也會導致無汗。所以用麻黃和杏仁開通皮毛,泄散營氣中的寒氣,同時用桂枝宣通衛氣,幫助發汗。既然用了麻黃來發泄,就不能用在有汗的中風病。
因為風、寒、營、衛各有不同,所以麻黃和桂枝的用法也迥然不同。一旦用錯,就會產生新的病症。所以制定治療方法的人,必須要辨證論治。
至於邪氣進入三陰,只說一個“浮”字,恐怕不夠準確。
但別其在表在裡而已。何也。若曰中風有汗。仲景於少陽篇中。明言陰不得有汗矣。若曰傷寒無汗者當發汗。則三陰篇中。無麻黃湯發汗之例。即使少陰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及麻黃附子甘草湯二方。一則以始得之而反發熱。曰始得之。是寒邪初感。其入猶淺。尚在營衛。以惡寒脈沉之少陰病。
本不當發熱者而反發熱。是邪猶在表。況太陽與少陰。本為一表一里。故用麻黃以散發熱之太陽表邪。用附子以溫脈沉之少陰寒氣。令命門之真陽有助。即發太陽之微汗。亦無妨矣。一則雖得之二三日。以二三日無里證也。既曰無里證。則是邪猶在表。或反發熱。未可知也。
白話文:
但要區分病邪是在表還是裡而已。為什麼呢?如果說中風有汗,張仲景在少陽篇中明確說明陰證不應該出汗。如果說傷寒無汗者應該發汗,那麼三陰篇中就沒有用麻黃湯發汗的例子。即使少陰有麻黃附子細辛湯和麻黃附子甘草湯這兩方,一則是用於剛開始得病卻反覆發熱的,所謂「始得之」,就是寒邪剛開始侵入,尚未深入,還停留在營衛之間,屬於惡寒脈沉的少陰病。
本不應該發熱卻反覆發熱,說明邪氣還在表。況且太陽與少陰本為表裡,所以用麻黃散發太陽表邪的熱,用附子溫補脈沉的少陰寒氣,讓命門真陽得到幫助。即使發出太陽表面的微汗,也沒有關係。一則即使得病兩三天,如果兩三天沒有裡證,既然沒有裡證,說明邪氣還停留在表,或者反覆發熱,還不能確定。
故微發汗以解之。而仍以附子溫經補陽也。即厥陰條下之麻黃升麻湯。亦因傷寒誤下。陽邪陷入陰中而為變逆。故用升舉開發之藥。汗散之耳。若太陰一經。則唯此二條為風邪在表。前以陽微陰澀而長。故為欲愈。此以脈浮為邪在太陽之表。故可發汗也。然不用麻黃而用桂枝湯者。
以陰病本屬無陽。既不能若少陰證之麻黃可與附子同用。若誤用之。適足以敗衛亡陽。況中風原屬桂枝湯之本證乎。所以三陰證中。少陰有脈微不可發汗。脈細沉數為在裡而不可發汗。反汗出為亡陽。及嘔而汗出。汗出不煩。皆非輕證。況有強責少陰汗。及但厥無汗而強發之之難治乎。
白話文:
因此,稍微發汗來解除病症,但仍要以附子溫暖經脈、補充陽氣,這就是厥陰條下所記載的「麻黃升麻湯」。這也是因為傷寒誤用下法,陽邪陷入陰中而導致病情逆轉,所以要用升舉開泄的藥物,讓汗液散發出去。如果屬於太陰一經,則只有這兩條證候是風邪在表。之前因為陽氣微弱、陰氣鬱結而病情加重,所以想要痊癒。現在脈象浮細,表明邪氣在太陽經的表層,所以可以發汗。但是不用麻黃而用桂枝湯,是因為陰病本質上屬於無陽,不能像少陰證那樣可以同時使用麻黃和附子,如果誤用,反而會損傷正氣,耗損陽氣。更何況中風本來就是桂枝湯的本證呢?所以三陰證中,少陰脈象微弱不能發汗,脈象細小沉數,表示邪氣在裡,也不能發汗,反而是出汗就代表陽氣耗損。以及嘔吐並伴隨出汗,出汗不煩躁,這些都不是輕症。更何況還有強行讓少陰證出汗,以及只出現厥逆而沒有出汗就強行發汗的難治症狀呢?
厥陰有下利清穀。不可攻表。汗出必脹滿。及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更有發熱而利。其人汗出不止者死。皆以有陰無陽故也。蓋汗雖陰液。實人身之陽氣所蒸也。汗出而真陽亦隨之而泄矣。寧可以麻黃湯而用之於三陰證乎。況仲景原文。有太陽病。十日已去。脈浮細而嗜臥者。
外已解也。設胸滿脅痛。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者。與麻黃湯之條。諸傢俱在太陽篇中。而尚論云在少陽篇中。及閱少陽篇。並無此文。乃喻氏但言之於注中。至於仲景原文。反失之而不載。然仲景之意。言太陽傷寒之脈浮緊。若十日已去。其脈浮細。是緊脈已去。變而為虛細之脈。
白話文:
「厥陰」出現下利(即腹瀉)且排出清稀物質的情況時,不可以直接攻擊表症(即外部的風寒或風熱等病症)。如果出汗,可能會導致腹脹、腹滿,或者出現內寒外熱的情況。如果出汗後出現四肢厥冷,或者既有發熱又伴有下利的情況,那麼患者如果持續出汗不停止,則預示著病情危急,甚至可能死亡。這些現象都是因為體內陰液過多,陽氣不足所導致的。
汗,雖然屬於陰液的一種,實際上卻是人體中陽氣蒸騰的表現。如果大量出汗,那麼真正體內的真陽之氣也會隨之大量流失。不能在三陰證(指陰寒、陰虛、陰盛等病症)的情況下使用如麻黃湯這樣的溫補藥物。此外,根據張仲景(《傷寒論》的作者)的原文描述,如果太陽病(指外感風寒引起的疾病)已經十天過去,脈象由緊轉為細弱,這表明原本緊張的脈象已經緩和,變成了虛弱的脈象。
需要注意的是,原文中提到的「太陽篇」和「少陽篇」是《傷寒論》中的兩部分,分別對應不同經絡系統的病症進行討論。經文強調了在治療特定經絡系統的病症時,需要遵循其獨特的理論和原則,而不是簡單地套用其他經絡系統的治療方法。
且嗜臥則為邪去而倦怠。為安寧景象。故云外已解也。設使胸滿脅痛者。是太陽證雖退。其邪已轉入少陽矣。故與小柴胡湯。但浮而不細者。是但有邪氣在表之浮脈。而無邪退變虛之細脈。又無胸滿脅痛之少陽證。乃邪氣獨在太陽之表。故當以麻黃湯以汗之。非謂柴胡證而可用麻黃湯也。
喻氏豈猶不知麻黃湯。但可用之於太陽無汗之傷寒。而他經皆不可用。雖陽明篇中亦有之。而陽明一經。止有太陽陽明傷寒。有脈浮無汗而喘者。用麻黃湯。項背強。𠘧𠘧無汗惡風者。用有麻黃之葛根湯。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者。麻黃湯主之。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
白話文:
如果患者喜歡睡覺,說明邪氣已經離開,只是身體倦怠,這是安寧的現象,所以說病已經好轉了。假設患者出現胸部滿悶、脅肋疼痛,這雖然是太陽病症狀減退,但邪氣已經轉入少陽經。因此,應該使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脈象浮而不細,說明只有邪氣停留在表面的浮脈,沒有邪氣退卻轉為虛弱的細脈,也沒有胸滿脅痛的少陽病症,而是邪氣單獨停留在太陽經的表面。所以應該用麻黃湯發汗治療,而不是說柴胡證也能使用麻黃湯。
喻氏怎麼可能不知道麻黃湯只能用於太陽經無汗的傷寒病,其他經絡都不可用?雖然陽明篇中也有提到麻黃湯,但陽明經中只有太陽陽明傷寒,出現脈浮無汗而喘的,用麻黃湯治療;項背強直,發熱無汗惡風的,用含有麻黃的葛根湯治療;太陽陽明合病,喘而胸滿的,用麻黃湯治療。太陽與陽明合病,必定會出現腹瀉。
以有麻黃之葛根湯主之之類。皆太陽初轉陽明。其太陽證居多。而陽明證尚少。故仍以太陽主治而然也。若少陽一經。汗吐下皆在所禁。絕無用麻黃湯者。豈有少謂少陽篇中。早已挈明用麻黃湯之義。太陰證中。但以桂枝互之之說耶。又豈有何見少陽當用麻黃。太陰當用桂枝之理哉。
汗下兩法。非唯三陽不可誤用。而三陰證中。尤所慎重。用之一差。死生立判。誠用藥之權衡。性命之樞機也。安能無辨。
白話文:
對於使用麻黃與葛根湯這類的方子,主要適用於太陽初轉向陽明的情況。在這些情況下,太陽症狀通常較為普遍,而陽明的症狀則較少,因此仍然以治療太陽病症為主。然而,在少陽一經中,出汗、吐瀉等方法都被禁止使用,根本沒有使用麻黃湯的必要。難道有人認為在少陽篇中,已經明確地提到了使用麻黃湯的道理,而在太陰的病症中,只使用桂枝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嗎?又怎麼有可能有在少陽時應使用麻黃,在太陰時應使用桂枝的道理呢?
出汗和下藥這兩種治療方法,不僅對三陽病症不能錯誤使用,對於三陰病症更是要特別謹慎。一旦使用失當,生死立判,這正是藥物使用的權衡尺度,也是關係到生命運轉的關鍵點。怎能不進行詳細分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