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

1. 太陰傷寒

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此總敘太陰之見症。言太陰經受病。必見腹滿而吐等證也。然非謂諸證皆具。方為太陰也。以後凡稱太陰病。必見此等症者。乃為太陰病也。夫太陰者。盛陰也。為東北之艮土。得先天坎中未經生化之陽氣而生者。地之純陰象焉。以地居天之中。先天來復之陽。生於黃泉之下。

透地而發生萬物。蓋以盛陰為體。而以陽氣為用。所以地寒則五穀不生。土暖則發生萬物。故人身之太陰脾土。亦居五臟之中。具靜順之體。而有健運之用。以胃為之腑而為水穀之海。乃西南之坤土。為後天離火之所生。故屬陽明而能腐化水穀。為坤厚載物之象。是以胃則藏五味而化五穀。

白話文:

太陰經生病的時候,會出現肚子脹滿、嘔吐、食慾不振、覺得很累,而且偶爾肚子會自己痛。如果用瀉藥治療,就會在胸口下方摸到硬塊。

太陰指的是盛陰,它象徵東北方的艮土,是由先天坎中未經生化的陽氣所生,是地之純陰的象徵。就像大地居於天空之中,先天的陽氣由黃泉之下生出,

穿透大地而生長萬物。因為大地以盛陰為本體,而以陽氣為作用,所以地冷則五穀不生,地暖則萬物生長。同樣的,人體的太陰脾土也位於五臟之中,具有靜順的特性,同時也具有健運的作用。

胃是太陰脾土的腑,是水穀的海洋,它屬於西南方的坤土,由後天離火所生,因此屬於陽明,具有腐化水穀的功能,是坤土厚重載物的象徵。所以胃可以儲藏五味,並且消化五穀。

脾則行精液而運精微。周身臟腑經絡。四肢筋骸。皆受其生和長養。為生氣之所自出。其經脈行於任脈之兩旁。為太陰之經。故易曰坤為腹。蓋腹行之脈穴也。腹行之經脈受邪。故為太陰病。所謂邪入陰經。則為陰邪也。太陰之經。以脾為臟。以胃為腑。其經脈受邪。內通脾胃。

脾胃以膜相連。寒邪在裡。故腹滿而吐。即素問熱論所謂太陰脈布胃中。故腹滿而嗌乾也。食不下者。在陽明篇中。即所謂不能食者為中寒。況太陰乎。陰邪在中則腹滿。上逆則吐。下迫則自利益甚。時常腹自痛也。當溫中散寒。以解散其陰邪。如下文所謂理中四逆輩可也。

白話文:

脾臟的功能與太陰病症的解釋

脾臟負責運送精華物質,滋養全身臟腑、經絡、四肢筋骨,是生氣的源頭。脾經位於任脈兩側,屬太陰之經。古書《易經》說「坤為腹」,因為腹部是脾經脈穴所在。

當腹部經脈受到邪氣入侵時,就會導致太陰病。邪氣進入陰經,就成了陰邪。太陰經以脾為臟,以胃為腑。邪氣侵犯太陰經脈,就會影響脾胃。

脾胃以薄膜相連,寒邪入侵脾胃,就會導致腹脹、嘔吐。這正如《素問·熱論》所說:「太陰脈布胃中,故腹滿而嗌乾也。」食慾不振,也是太陰病的表現,正如《素問·陽明篇》所說:「不能食者為中寒。」

陰邪在脾胃之中,就會導致腹脹,向上逆流則會嘔吐,向下逼迫則會腹瀉,甚至出現腹痛。治療太陰病,需要溫中散寒,以解散陰邪,就像下文所說「理中、四逆」等方劑一樣。

倘粗工不辨陰陽。罔知經絡。以腹滿而吐。食不下為停食胃實之證。而以苦寒下泄之藥誤下之。必致傷敗胃陽。陰邪內結而胸下結硬矣。胸下者。心胸之下。胃脘之間也。以陰寒硬結於胃脘之中。故謂之胸下結硬。言與結胸不同也。結胸以太陽誤下。陽邪陷入陽位。故結於胸。

此以太陰誤下。胃陽空虛。陰邪結於胸下之胃中。故云結硬於胸下。當此而不知急救胃陽。祛除陰翳。必致胃陽敗絕。至呃忒四逆之變而死矣。

辨誤,成氏謂太陰為病者。陽邪傳裡也。其說殊謬。豈太陰無本經自受之邪乎。又云陰寒在內而為腹痛者。則為常痛。陽邪傳裡。雖痛亦不常。但時時腹自痛。此論尤謬。豈反忘太陽篇首所云。病發於陽。則發熱惡寒。病發於陰。則無熱惡寒邪。總之邪入陽經。則發熱而為陽邪。

白話文:

如果粗心的大夫不分清陰陽,也不了解經絡,遇到病人腹脹嘔吐、吃不下飯,認為是胃實停食的症狀,就用寒涼的瀉下藥物錯誤地瀉下,必然會損傷胃陽,使陰邪積聚在胸下,形成硬塊。這裡的「胸下」指的是心胸下方,胃脘之間的位置。由於陰寒在胃脘中凝結,所以叫做「胸下結硬」,與「結胸」不同。「結胸」是因為太陽經誤用瀉下藥物,陽邪進入陽經部位,因此凝結在胸部。

這個情況是太陰經誤用瀉下藥物,導致胃陽虛弱,陰邪凝結在胸下方的胃中,因此稱為「胸下結硬」。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不知道緊急救治胃陽、驅散陰邪,必然會導致胃陽衰竭,最終出現呃逆、四逆等危重症狀而死亡。

辨析錯誤:成氏認為太陰經生病是因為陽邪傳入太陰經。他的說法非常錯誤。難道太陰經就不能直接受到邪氣的侵犯嗎?他又說陰寒在體內導致腹痛的,是持續性的疼痛;陽邪傳入經絡引起的腹痛,則不是持續性的,而是偶爾腹痛。這種論點更是錯誤。難道他忘記了《太陽篇》開頭所說「病發於陽則發熱惡寒,病發於陰則無熱惡寒」嗎?總之,邪氣進入陽經,就會發熱,屬於陽邪。

邪入陰經。則無熱而為陰邪。其旨曉然矣。成氏既為仲景開闢功臣。豈尚懵然未辨乎。恐不若尚論所云腹滿自利。為太陰之本證。為易曉也。但尚論又云。設不知而誤下之。其在下之邪可去。而在上之邪陷矣。故胸下結硬。與結胸之變頗同。愚竊謂陽邪因下之太早。故有結胸之變。

陰邪本無可下。所以痞結總條有云。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同是反下變逆。而痞症遂無熱入二字。下文但以下之太早為結胸之故。並無所以成痞之故。何也。仲景之意。蓋謂太陽之邪在表。尚未解散。誤下則裡虛邪陷。致成結胸。所以有下早之戒。

白話文:

邪氣侵入陰經,就會沒有發熱症狀,而成為陰邪。這點道理很明顯。成無己作為仲景開創醫學的功臣,怎麼會不明白這個道理呢?恐怕不如尚論所說,腹滿自利,是太陰病的本症,比較容易理解。但是尚論又說,如果不知道這點而錯誤地使用下法,那麼下方的邪氣可以去除,但上面的邪氣就會陷進去,所以胸部下方會結硬,與結胸的變化很相似。我私下認為,這是因為陽邪過早地被下掉,所以才會出現結胸的變化。

陰邪本來就沒有辦法用下法治療,所以痞結總條裡有說:「發於陽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發於陰而反下之,因作痞。」同樣是反向下法,造成逆轉的變化,但痞症就沒有「熱入」這兩個字。下文只說下得太早是造成結胸的原因,並沒有說明造成痞症的原因。這是為什麼呢?仲景的意思,應該是說太陽病的邪氣在表,還沒有散解,如果錯誤地使用下法,就會導致裡虛邪陷,造成結胸。所以才會有「下早」的警示。

陰邪雖亦有在經在裡之分。然三陰終不在表。若誤下之。必傷敗胃中之陽氣。致陰邪僭逆。遂成結硬。故曰胸下結硬。前甘草瀉心湯條下云。此非結熱。但以胃中虛。客氣上逆。故使硬也。陰邪始終不可下。下之必致變逆。故曰反下。陰經雖多下證。在太陰必大實痛者。胃氣實。

然後以桂枝大黃湯下之。少陰證中。亦必以口燥咽乾。及心下必硬。口乾燥者。至六七日脹滿不大便。然後以大承氣湯急下之。厥陰證中。亦必以下利譫語。知有燥屎。方以小承氣湯下之。皆三陰證中之邪歸陽明。方可議下。此條純是陰邪。有何在下之邪可去。陰邪既非熱入。

白話文:

雖然陰邪也有在經絡和臟腑之分,但三陰證(太陰、少陰、厥陰)始終不在表層,如果誤用下法治療,必定會損傷胃中陽氣,導致陰邪乘虛而上,進而形成結塊硬結。因此說「胸下結硬」。

在甘草瀉心湯條目下有記載,這不是熱結,而是因為胃中虛弱,導致客氣上逆,所以才硬結。陰邪始終不可使用下法治療,下法會導致病情逆轉,所以稱為反下。

雖然陰經多有下證,但太陰證必定會表現出腹痛且腹部堅硬,這是因為胃氣實證。

治療太陰證,可以用桂枝大黃湯下之。

少陰證必定會表現出口乾舌燥、咽喉乾澀,以及心下硬結,口乾燥的人,會持續六七天腹脹便祕,然後用大承氣湯急下之。

厥陰證必定會表現出腹瀉、神志不清,並伴隨有燥屎,可以服用小承氣湯下之。

以上三陰證中的邪氣歸屬於陽明經,纔可以用下法治療。

這篇文章所述純屬陰邪,沒有什麼需要下法的邪氣可去除。陰邪不是熱邪入侵,所以也不需要下法治療。

又何在上之邪陷入乎。此論已屬不經。況陽邪陷入。仲景必稱結胸。陰邪結聚。則稱胸下結硬。而必不言結胸。陰邪陽邪。已自不同。陷與非陷。亦自各異。且胸與胸下之部分。更有不同。寧可云胸下結硬。與結胸頗同之理乎。古人立法。語氣不同。文法少異。則其意指絕殊矣。

後人不能細繹。其文。模糊混注。其可為後世訓乎。

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當溫之。宜服四逆輩。

陽經有下利。而陰經尤多下利。惟自利而不渴者方屬太陰。何也。以太陰脾臟有寒邪故也。大凡邪入陽經。則發熱津枯而渴。邪入陰經。則不熱而津液不耗。故不渴。即太陽篇首所謂無熱惡寒發於陰之義也。陰寒在裡。故腹滿痛而自利。乃太陰脾經之本證也。故當溫之。宜服四逆輩者。

白話文:

還有什麼邪氣會從上面入侵而沉降呢?這種說法已經不合乎常理。更何況陽氣入侵,仲景一定會稱為結胸;陰氣凝結,就會稱為胸下結硬,而絕不會說結胸。陰邪和陽邪,本來就不同;沉降和不沉降,也各自不同。而且胸部和胸部以下的部位,也有區別。難道說胸下結硬,和結胸道理相似嗎?古人立法,用詞不同,文法略有差異,那麼其含義就截然不同了。

後人不能仔細推敲文章,模糊地混淆註解,這怎麼能作為後世的教訓呢?

自己腹瀉而不口渴,屬於太陰證。因為其臟腑有寒氣,所以應該溫補。應該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

陽經有腹瀉,但陰經腹瀉更多。只有自己腹瀉而不口渴的才屬於太陰證。為什麼呢?因為太陰脾臟有寒邪的緣故。一般來說,邪氣入侵陽經,就會發熱津液枯竭而口渴;邪氣入侵陰經,則不發熱,津液也不消耗,所以不口渴。這就是《太陽篇》開頭所說的「無熱惡寒發於陰」的意思。陰寒在裡,所以腹脹痛而自己腹瀉,這就是太陰脾經的本證。所以應該溫補,應該服用四逆湯之類的藥物。

言當用姜附輩以溫之也。曰四逆輩而不曰四逆湯者。蓋示人以圓活變化之機。量其輕重以為進退。無一定可擬之法也。若膠於一法。則非圓機矣。張兼善云。經言輩字。謂藥性同類。唯輕重優劣不同耳。四逆湯甘辛相合。乃大熱之劑。苟輕用之。恐有過度之失。所以仲景不為定擬。

莫若以理中循循用之。至為穩當。夫兼善以四逆為大熱而恐其過度。是最不善讀書者。觀仲景於三陽症中。如誤汗亡陽而以真武四逆救之。則曰四逆湯主之。又如少陰厥陰症中寒邪過盛之證。皆曰宜四逆湯。及四逆湯主之者。皆以真陽欲絕。急溫之法。不待籌畫而用之無疑者也。

白話文:

在使用藥物時,應該用薑附等溫性藥物來溫暖身體。說「四逆輩」而不直接說「四逆湯」的原因,是為了讓醫生們明白用藥的靈活性和變化性,要根據病情輕重來調整藥物,沒有固定的模式可依循。如果死板地套用某一種藥方,就失去了靈活變通的意義。張兼善說,經書中用「輩」字,指的是藥性相似的藥物,只是輕重優劣略有不同而已。四逆湯是由甘辛藥物合成的,屬於大熱的藥物。如果輕率地使用,可能會出現過度溫補的副作用。因此,仲景並沒有給出固定用法。

最好的方法是根據病情的實際情況,循序漸進地使用理中湯,這樣比較穩妥。兼善認為四逆湯是大熱藥物,擔心過度溫補,這是他沒有認真讀醫書的表現。觀察仲景在治療三陽症時,比如誤汗導致陽氣耗損,就用真武湯、四逆湯來救治,明確指出「四逆湯主之」。又比如少陰、厥陰症中寒邪過盛的症狀,也都說「宜四逆湯」。凡是用四逆湯的,都是因為真陽快要耗盡,急需溫補,不需要猶豫,果斷使用即可。

若猶豫不決。遷延時日。則將陽氣竭絕。亡可翹足而待。豈理中湯之一味乾薑可救耶。唯此太陰之邪。或有可用者。或有不必全用者。故曰宜服四逆輩。而無一定之方也。設陰寒急證。而必以理中湯為穩當。循循用之。則小熱不能治大寒。陰邪不退。真陽不復則死矣。其謂之過度耶。

抑穩當耶。所以延習至今。庸工皆以穩當為妙。至殺人而竟不自知。愚者反以為熱藥之誤。豈不冤哉。

辨誤,尚論云。注謂自利不渴。濕勝也。故用四逆輩以燠土燥濕。此老生腐談。非切論也。仲景大意。以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分經辨證。所關甚鉅。蓋太陰屬濕土。熱邪入而蒸動其濕。則顯有餘。故不渴而多發黃。少陰屬腎水。熱邪入而消耗其水。則顯不足。

白話文:

如果猶豫不決,拖延時間,就會耗盡陽氣,到時候就無計可施了。難道單靠理中湯中的一味乾薑就能救治嗎?只有這種太陰寒邪,有的時候可以完全使用,有的時候則不必完全使用,所以才說應該服用四逆湯類藥物,但沒有固定的方劑。假如遇到陰寒急症,卻一定要用理中湯來穩妥,一味地使用下去,那麼輕微的熱量就無法治療嚴重的寒症,陰寒邪氣無法退去,真陽無法恢復就會導致死亡。這算是過度治療嗎?還是穩妥治療呢?所以一直延續至今,庸醫都認為穩妥就好,最終導致病人死亡卻不自知。愚蠢的人反而認為是熱藥使用錯誤,豈不冤枉嗎?

辨誤,尚論中說:注釋說自利不渴,是濕氣過盛,所以使用四逆湯類藥物來溫暖脾土,燥濕化痰。這都是老生常談,不是精闢的論述。仲景的本意是:自利不渴屬於太陰,自利而渴屬於少陰,根據經絡辨證,關係重大。因為太陰屬濕土,熱邪侵入而蒸動其濕氣,則表現出陽氣有餘,所以不渴而小便發黃。少陰屬腎水,熱邪侵入而消耗其水分,則表現出陽氣不足,所以會口渴。

故口渴而多煩躁。若不全篇體會。徒博註釋之名。其精微之蘊。不能闡發者多矣。其論如此。乍讀之若頓開生面。創闢一新。陳腐皆去。特然傑出。仲景久晦之旨。一旦為光天化日矣。既而思之。喻氏之言。即成注也。成注云。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自利不渴者屬太陰。

為寒在中焦。與四逆等湯以溫其臟。此雖三家之說。實兩家言也。及推仲景原文。細繹六經之旨。方氏固謬。而成氏之說亦非。喻氏雖痛斥方注。然其立說。更不能無誤謬也。夫方注云。自利不渴為濕勝。太陰濕土。故曰有寒。四逆輩皆能燠土燥濕。故曰溫之。仲景以自利不渴為臟寒。

白話文:

因此,如果口渴且常感到焦躁不安。如果不完全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只是追求註解的表面知識,那麼,無法探討其深奧的內涵的案例是非常多的。這段話初讀起來,好像豁然開朗,創立了一個全新的理論,使陳舊的觀念消失,特別是它突出的特性,讓張仲景長期隱藏的意圖,一時間顯露無遺。但稍後思考,喻氏的言論,其實就是一種註解。在註解中提到,自己排便卻感到口渴的情況屬於少陰,代表體內寒氣在下焦;自己排便但不感到口渴的情況屬於太陰,代表體內寒氣在中焦。對於這種情況,需要用四逆等湯來溫暖臟腑。這雖然來自三位學者的不同觀點,但實際上是兩種看法。等到深入研究張仲景的原論,細細體會六經的要義,方氏的理論確實存在錯誤,成氏的理論也不正確。喻氏雖然猛烈批評方氏的註解,但他所建立的理論,也不能完全避免錯誤和誤導。方氏的註解認為,自己排便但不感到口渴是因為濕氣過重,太陰的濕土導致了寒氣,四逆等湯類的藥物能夠加熱土、消除濕氣,所以需要使用溫暖的方法。張仲景則認為,自己排便但不感到口渴是因為臟腑出現寒氣。

方注偏以自利不渴為濕勝。仲景以四逆輩為溫。方注偏以四逆輩為燥濕。豈後人之智慮過於前人。注者之識見勝於作者耶。是以謂之不能無過也。成氏以自利不渴屬太陰。為寒在中焦。其論未始不正。其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其義何居。試問少陰篇之渴證有幾。遍閱少陰篇中。

止渴證二條而已。其一則曰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此非真渴也。其二則曰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此因陰寒在下。地氣不升。氣液不得上騰而渴。天氣不降。肺氣不得下行而壅塞咳嘔。

白話文:

這個方注認為,單純自利不渴是濕氣過盛。仲景認為四逆類的病症屬於溫病。這個方注則認為四逆類的病症屬於燥濕。難道後人的智慧和見解,真的比前人還要高明嗎?注釋者的見識,真的比作者還要強嗎?因此說他們難免會犯錯誤。成氏認為自利不渴屬於太陰,是寒氣在中焦。他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他說自利而渴屬於少陰,是寒氣在下焦。這就說不通了。試問《少陰篇》中,關於渴的症狀有多少?遍閱《少陰篇》之後,

只找到兩個關於止渴的症狀。一個是說「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此非真渴也。」另一個是說「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此因陰寒在下,地氣不升,氣液不得上騰而渴。天氣不降,肺氣不得下行而壅塞咳嘔。」

故以豬苓湯滲利下焦。上通肺氣而已。初非熱邪作渴也。其外四十餘條。皆無渴證。豈可以自利而渴為少陰之定旨乎。況云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既云寒矣。何渴之有。恐其義未通。不足為定論也。尚論以太陰屬濕土。熱邪入而蒸動其濕。故不渴而多發黃。若濕熱發黃。

其說則可。如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而於寒濕中求之者。豈亦熱邪蒸動耶。況成注原云自利而渴者屬少陰。為寒在下焦。而喻氏遂因其說而變其詞曰。少陰屬腎水。熱邪入而消耗其水。故口渴而多煩躁。不知下文小便色白。下焦虛有寒。

白話文:

因此用豬苓湯滲利下焦,上通肺氣而已。一開始並不是熱邪引起口渴,外邊四十多個條文,都沒有口渴的症狀。怎麼能以自利而渴為少陰的定論呢?何況說自利而渴屬於少陰,是因為寒在下焦。既然說寒了,怎麼會有口渴呢?恐怕意思不通,不足以作為定論。還論及太陰屬濕土,熱邪入侵蒸動濕氣,所以不渴而多發黃。如果濕熱發黃,這種說法是可以的。比如傷寒發汗後,身體和眼睛發黃,是因為寒濕在裡不解,所以不應該下瀉。在寒濕中尋找原因,難道也是熱邪蒸動嗎?何況成注原來說自利而渴屬於少陰,是因為寒在下焦。而喻氏卻根據這個說法,改變了詞彙說:少陰屬腎水,熱邪入侵消耗了腎水,所以口渴而多煩躁。卻不知道下文說小便色白,下焦虛寒。

熱邪何來。煩躁安在。而作此議論耶。在成氏則但閱太陰篇。有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句。及閱少陰篇。見有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句。並不體會全篇。通解下文。貿貿焉援筆定論。其於學術。可謂疏矣。雖不應臧否前哲。奈所關者大所慮者深。故不能無辨耳。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系在太陰。太陰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雖暴煩。下利日十餘行。必自止。以脾家實。穢腐當去故也。

傷寒之脈浮緊。中風之脈浮緩。皆太陽證也。今以傷寒而脈見浮緩。豈風寒並感耶。若果如太陽下篇大青龍湯條下之脈浮而緩。為風寒並受。則當有表證矣。此以邪在太陰。緩為脾之本脈。因邪入陰經。故無發熱等證也。手足自溫者。脾主四肢也。以手足而言自溫。則知不發熱矣。

白話文:

熱邪從哪裡來,煩躁又為何存在?為何要這樣議論呢?成氏只讀了太陰篇,看到「自利不渴者屬太陰」這句話,又讀了少陰篇,看到「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這句話,就沒有深入理解全文,通解下文,匆匆忙忙地動筆下結論。這樣學習,實在是粗疏。雖然不應該批評前輩,但是所關乎的太重要,所憂慮的太深,所以不得不辯解。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的,屬於太陰證。太陰證應該發黃,如果小便自利,就無法發黃。到了七八日,即使出現暴躁煩悶,下痢一天十幾次,也會自行停止,因為脾氣實,穢腐的東西應該去除。

傷寒脈浮緊,中風脈浮緩,都是太陽證。現在傷寒出現脈浮緩,難道是風寒同時感受嗎?如果真的像太陽下篇「大青龍湯」條下所說,脈浮而緩,是風寒同時感受,那應該有表證才對。現在這是邪氣在太陰,緩是脾的本脈,因為邪氣入侵陰經,所以沒有發熱等證。手足自溫,是因為脾主四肢。從手足自溫來看,就知道沒有發熱。

邪在太陰。所以手足自溫。不至如少陰厥陰之四肢厥冷。故曰系在太陰。然太陰濕土之邪鬱蒸。當發身黃。若小便自利者。其濕熱之氣。已從下泄。故不能發黃也。如此而至七八日。雖發暴煩。乃陽氣流動。腸胃通行之徵也。下利雖一日十餘行。必下盡而自止。蓋以濕氣實於脾家。

故腸胃中有形之穢腐當去。穢腐去。則脾無形之濕熱亦去故也。此條當與正陽陽明發黃篇第七十七條互看。其上節相同而下節各異。前以小便自利而不能發黃之後。以七八日而大便硬者。乃邪歸陽明。為可下之證。此以七八日而暴煩下利。穢腐當去。為脾家實。乃邪歸太陰。

白話文:

這一段文字應該與《正陽陽明發黃篇》第七十七條互相參照。兩篇的上半部分相同,下半部分卻有所不同。前者以小便自利而不能發黃,後者以七八日而大便硬結為邪歸陽明,屬於可下之證。而此篇則以七八日而發熱煩躁,下瀉不止,穢物當去,屬於脾臟實證,乃邪歸太陰。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了邪氣停留在太陰經,導致的病症表現以及治療方向。

  • 邪在太陰: 指的是邪氣停留在脾胃經絡,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 手足自溫: 說明病邪尚未深入經絡,身體的陽氣尚未被完全耗損。
  • 發黃: 指的是黃疸,是濕熱之氣侵犯脾胃,導致膽汁代謝異常所致。
  • 小便自利: 指的是小便量多,說明濕熱之氣已從下焦排出。
  • 暴煩: 指的是發熱煩躁,說明陽氣已開始流動,腸胃功能正在恢復。
  • 下利: 指的是腹瀉,說明脾胃虛弱,無法運化水濕。
  • 穢腐當去: 指的是腸胃中的積滯穢物需要排出。
  • 邪歸太陰: 指的是病邪最終停留在脾胃經絡,需要針對脾胃進行治療。

為利儘自止之證。一歸於胃實而為陽明證。一歸於脾實而成太陰證。其同感而異變。同源而異派。若非諄諄分辨。能無多歧之惑乎。觀其立法示人。謂非後學之指南。臨證之冰鑑歟。

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言傷寒鬱熱之邪。已內入胸膈。猶未入胃。胸為太陽所屬。則太陽證猶未罷。而胃中反有陰寒之邪氣。故腹痛而欲嘔吐也。腹痛嘔吐。皆屬太陰。以胃中有邪氣而見太陰證者。太陰陽明論云。脾胃以膜相連。為一表一里故也。然胸中有熱。當以寒涼為治。而腹痛欲嘔。則又當以溫中為急。

白話文:

傷寒的熱邪已經侵入胸膈,但尚未到達胃部。胸部屬於太陽經,所以太陽證還沒結束,但胃中卻出現了陰寒邪氣,因此患者出現腹痛和想嘔吐的症狀。腹痛和嘔吐都屬於太陰證。胃中有邪氣而出現太陰證,這是因為太陰陽明論中所說,脾胃之間有膜相連,如同表裡關係。雖然胸中有熱,應該用寒涼藥物治療,但腹痛和想嘔吐,則需要用溫中藥物來緩解。

從來治寒以熱。治熱以寒。乃為正治。今胸中有熱。胃中有寒。治寒則逆其熱。治熱必害於寒。不得已而以黃連湯主之。所謂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二者相須。素問至真要大論云。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之法也。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桂枝(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二服。

白話文:

自古以來,治療寒症就用熱性藥物,治療熱症就用寒性藥物,這纔是正確的治療方法。現在的情況是胸部有熱症,胃部卻有寒症,如果直接治療寒症,就會逆了熱症,如果直接治療熱症,就會傷害到寒症。不得已才用黃連湯來治療。這就是所謂的「寒因熱用」,「熱因寒用」,二者互相配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正如《素問·至真要大論》中所說:「逆之從之,逆而從之,從而逆之之法也。」

黃連湯方

黃連(三兩)、甘草(三兩)、乾薑(三兩)、桂枝(三兩)、人參(二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擘)

將以上七味藥材,用水一斗(約10升)煮取六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夜間服用兩次。

說明

  • 文中「黃連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胸熱胃寒的症狀。
  • 「寒因熱用」、「熱因寒用」指的是根據病情,用相反性質的藥物來治療。
  • 「素問至真要大論」是《黃帝內經》中的一篇重要著作,講述了人體的生理病理和治療方法。
  • 「逆之從之」指的是用相反的方法來治療。
  • 方劑中各味藥材的用量和服用法,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調整。
  • 任何疾病的治療,都應該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

熱邪已入胸膈。雖未成結胸。而胸邪非若不開。熱氣又非寒莫治。故以黃連之苦寒為君。即黃連瀉心湯之意也。甘草緩腹中之痛。與黃連同用。能瀉心下之邪。即甘草瀉心湯之義也。若非乾薑之溫熱守中。不足以療腹中之痛。必人參半夏之辛溫扶胃。乃能止欲嘔之逆。然胃有實熱。

則人參即為難用。此乃陰寒虛氣。雖有胸中之客熱。而無入胃之熱邪。仍屬太陰本證。故當溫補兼施也。用桂枝者。使陽氣通行。兼解其未去之經邪也。加大棗者。調停其中氣。和協其藥性之寒溫也。黃連與乾薑同用。乃寒因熱用。所以治胸中有熱也。乾薑與黃連並行。即熱因寒用。

白話文:

熱邪入侵胸膈,雖然還沒有形成結胸,但胸中的邪氣不能不疏解,而熱氣必須用寒涼來治療。因此用黃連的苦寒性作為主藥,這就是黃連瀉心湯的用意。甘草能緩解腹痛,與黃連一起使用,可以瀉去心下的邪氣,這就是甘草瀉心湯的意思。如果沒有乾薑的溫熱來守住中焦,不足以治療腹痛;必須用人參和半夏的辛溫來扶持胃氣,才能止住嘔吐的逆氣。但是如果胃裡有實熱,就不能用人參,因為這是陰寒虛氣,雖然胸中有客熱,但沒有熱邪侵入胃裡,仍屬於太陰的本證,所以要溫補兼施。用桂枝讓陽氣流通,同時解開殘留的經絡邪氣。加大棗調和氣機,協調藥性的寒熱。黃連和乾薑一起使用,是寒因熱用,用來治療胸中的熱邪。乾薑和黃連並用,是熱因寒用,以寒涼來治療熱邪。

所以治腹痛欲嘔也。胸中有熱而用黃連者。逆而折之之法也。復用乾薑者。求其屬以衰之之法也。腹痛而用乾薑者。逆者正治也。又用黃連者。從者反治也。胸既有熱而腹痛欲嘔。又為胃中有寒。一寒一熱之邪。而以黃連乾薑並馳者。從而逆之。逆而從之也。立方之旨。精矣微矣。

白話文:

所以治療腹痛欲嘔的症狀。胸中如有熱症,就用黃連來治療,這是「逆而折之」的治療方法。而再用乾薑,則是「求其屬以衰之」的治療方法。

腹痛時使用乾薑,這是「逆者正治」的治療方法。而再用黃連,則是「從者反治」的治療方法。

如果胸中有熱症,又出現腹痛欲嘔,同時還有胃中寒的症狀,也就是一寒一熱的邪氣交纏。這時就用黃連和乾薑同時治療,這是「從而逆之,逆而從之」的治療方法。

這種用藥的方旨,精妙而微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