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1)
卷之七 (1)
1. 少陽正治
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少陽者。足少陽膽經也。膽為東方初生之木。名之曰少陽者。天地之陽氣生於黃泉。則草木之根荄。勾萌於至陰坤土之中。謂之厥陰。至三陽開泰。陽氣透地。則萌芽生動。二月而陽氣上騰。以雷霆之鼓。風雨之潤。而草木條達。陽氣附於草木而初生。故為之少陽。人身以臟腑居於軀殼之中者為三陰。
陽氣由命門而出。為無形之三焦。難經所謂命門為三焦之原是也。三焦附於肝膽。猶天地之陽氣附於草木也。是為少陽。主乎軀殼之裡層。由此而盛陽外布於肌肉而為陽明。行於營衛。達於皮毛而為太陽矣。靈樞經脈篇云。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
白話文:
少陽之病:口苦咽乾目眩
少陽指的是足少陽膽經。膽經屬東方,為初生之木。稱為少陽,是因為天地陽氣源於黃泉,也就是地底下,在那裡,草木的根莖萌芽於至陰坤土之中,稱為厥陰。到了三陽開泰之時,陽氣透出地面,萌芽便生機勃勃。到了二月,陽氣上升,在雷聲轟鳴、風雨滋潤下,草木枝條伸展,陽氣依附在草木上而初生,這就是少陽。
人體的內臟器官如同草木的根莖,位於軀殼之中,稱為三陰。
陽氣從命門而出,形成無形的三焦。《難經》中說「命門為三焦之原」,正是這個道理。三焦依附在肝膽,就像天地陽氣依附在草木上一樣,這就是少陽。它主宰著軀殼的內層。由少陽發展而來,陽氣外布於肌肉,成為陽明;行於營衛,到達皮毛,則成為太陽。
《靈樞經脈篇》說:足少陽經脈起於目銳眥(眼角),穿出耳前,再回到目銳眥後。
下頸入缺盆。邪在少陽之經。故目眩而咽乾。又云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且手少陽脈之支者。亦走耳前。至目銳眥。動則病耳聾嗌腫喉痹。故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傷寒中風。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五六日。六經傳邪之候也。往來寒熱者。或作或止。或早或晏。非若瘧之休作有時也。以五六日而尚往來寒熱。則知邪未入陰。猶在少陽也。少陽之脈。雖行身之側。而其實則軀殼之裡層也。向外則由陽明達太陽而為三陽。表也。向內則軀殼中之臟腑為三陰。里也。少陽居於表裡之間。
白話文:
頸部以下進入缺盆,邪氣侵犯了少陽經脈,所以會出現頭昏眼花、口乾咽燥的症狀。此外,活動時會感到口苦,容易嘆氣。因為手少陽經脈的分支也經過耳前,到達眼角,所以活動時還會出現耳聾、咽喉腫痛、喉嚨阻塞等症状。因此,少陽經脈病變的主要表現就是口苦咽乾、頭昏眼花。
傷寒或中風病發五六天,出現反覆發熱發冷、胸脅部脹滿、無精打采、不願進食、心煩意亂、想吐,或者胸悶不吐、口渴、腹痛、脅肋下痞塊堅硬、心悸、小便不利,或者不渴、身體微熱,或者咳嗽,這些症狀可以用小柴胡湯治療。
五六天是六經傳邪的階段。反覆發熱發冷的症状,時有時無,時早時晚,不像瘧疾發作有規律。五六天了還持續反覆發熱發冷,說明邪氣還沒有深入陰分,還在少陽經脈。少陽經脈雖然走行於身體側面,但實際上它貫穿於軀殼的內層。向外連通陽明經、太陽經,屬於三陽,為表;向內連通臟腑,屬於三陰,為里。少陽經脈處於表里之間。
故為半表半裡。邪在少陽。則所入已深。衛氣周行一身。故邪氣與衛氣合則病作。與衛氣離則病休。衛氣旋轉流行。如環無端。故其寒熱之作。必待正邪相遇。所以有往來之不齊也。非若太陽居表之最外一層。營衛所在。邪氣入之。即寒熱不休也。其所以寒熱者。瘧論所謂邪並於陽則陽勝。
並於陰則陰勝。陰勝則寒。陽勝則熱也。胸脅苦滿者。少陽脈之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少陽。下頰車。自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邪入其經。故胸脅苦滿。或脅下痞硬也。胸脅苦滿。故默默不欲飲食。然邪在半里。
白話文:
所以這是半表半裡的病症,邪氣在少陽經,已經深入體內。衛氣運行全身,因此邪氣與衛氣結合就會發病,分離就會痊癒。衛氣循環流動,如同環狀沒有盡頭,所以寒熱發作必須等到正邪相遇,因此才會有往來不均的情況。不像太陽經位於最外層,營衛氣都在那裡,邪氣入侵就會持續寒熱。寒熱的原因,瘧論中說過,邪氣與陽氣結合則陽氣勝,與陰氣結合則陰氣勝。陰氣勝則寒,陽氣勝則熱。胸脅苦滿是因為少陽經的支脈,從眼角分出,向下到大迎穴,與少陽經相合,再向下到頰車穴,從頸部合於缺盆穴,往下進入胸腔,貫穿膈肌,連繫肝臟,屬於膽經,沿著脅肋內側走行,從氣街穴出來。直行的一支從缺盆穴下腋窩,沿著胸部經過季脅。邪氣入侵經脈,所以胸脅苦滿,或脅肋下有痞塊硬結。胸脅苦滿,因此默默不欲飲食,但邪氣在半裡。
為入陰之漸。且少陽與厥陰相為表裡。所以如厥陰證之默默不欲食。及飢不欲食。或腹中痛也。邪熱在胸。故心煩喜嘔。或但胸中煩而不嘔。或心下築築然悸動也。或渴或不渴者。寒熱往來。或作或止。即瘧論所云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也。邪在半表。故身有微熱。少陽之脈下胸中。
邪入胸中而犯肺。故或咳也。或者。或有或無。非必皆有也。大凡邪氣在表。表實則當汗解。邪氣在裡。裡實則當攻下。邪在膈上。將次入里。則當用吐。今邪在半表半裡之間。汗之則達表之途遠。誤汗則陽氣虛而邪必犯胃。恐有譫語煩悸之變生。吐下則內陷之機速。誤吐下則正氣傷而虛邪內侵。
白話文:
這是一種逐漸進入陰分(指陰經)的狀態。而且少陽經與厥陰經相互為表裡關係。因此,像厥陰證的症狀,會表現出默默不愛吃東西,或肚子餓也不想吃飯,甚至伴隨腹部疼痛。邪熱在胸部,所以會心煩意亂,容易嘔吐,或者僅僅是胸悶不吐,或心窩處有跳動感,好像裡頭塞著東西一樣。患者可能口渴也可能不渴,寒熱交替,時發時止,就像《瘧論》中所說的病情時重時輕一樣,所以口渴與否也是不定的。邪氣在半表半裡的狀態,所以身體會感到微微發熱,少陽經的脈絡在胸中運行。
邪氣入侵胸部,犯了肺經,所以可能會咳嗽,也可能不咳嗽,可能偶爾咳嗽,也可能時有時無,並不一定都會出現。總的來說,邪氣在表證時,表實應該用汗法治療。邪氣在裡證時,裡實則應該用攻下法治療。邪氣在膈膜之上,即將進入裡證時,則應該用吐法。現在邪氣在半表半裡之間,用汗法治療的話,要到達表證的路程遙遠,如果汗法使用不當,就會導致陽氣虛弱,邪氣必定會侵犯胃部,可能會出現神志不清、心煩意亂等變化。用吐下法治療的話,邪氣很快就會進入裡分,如果吐下法使用不當,就會傷到正氣,虛邪就會趁機入侵。
恐有驚悸之患作。故汗吐下皆在所禁。而以小柴胡湯和解其半表半裡之邪也。以下凡稱少陽病者。其見證皆具載此二條中。雖未必全見。或見一二證者。即謂之少陽病也。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患者可能會有驚恐、心悸的病症,因此禁止使用汗、吐、下三法治療。要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半表半裡的邪氣。以下凡是提到少陽病的,其症狀都記載在這兩條之中。雖然不一定全部出現,但只要出現一、兩個症狀,就可以稱為少陽病。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半夏(半升),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以上七味,用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渣,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每日三服。
柴胡湯而有大小之分者。非柴胡有大小之異也。蓋以其用之輕重。力之大小而言也。大柴胡湯能兩解表裡之邪者。以柴胡湯解其半表之邪。而以大黃攻下其在裡之實邪。其功力較大。故謂之大。小柴胡湯。兼能和解半表半裡之邪。且可以調護其正氣。其功用較緩。故謂之小也。
夫小柴胡湯。乃升發少陽之要劑也。草木得陽氣而升發。陽氣出地而發生草木。陽氣附於草木。故木為少陽。若木得邪氣而抑鬱不舒。則少陽之氣。不能宣布其發生矣。故六元正紀大論云。木鬱則達之。木氣條達。則少陽之氣升發。天地變化而草木蕃矣。人身之陽氣。由腎水中命門而出。
白話文:
柴胡湯有大小之分,並不是因為柴胡本身有大小之異,而是根據使用它時輕重、力量的大小來區分的。
大柴胡湯能同時解表裏之邪,用柴胡湯來解一半表面的邪氣,再用大黃攻下裡面的實邪。它的功效較大,所以稱為大。小柴胡湯,則兼能和解一半表、一半里的邪氣,而且可以調護正氣,功效較緩,所以稱為小。
小柴胡湯,是升發少陽之氣的要藥。草木得陽氣而升發,陽氣從地裡出來而使草木生長。陽氣附著在草木上,所以木屬少陽。如果木受邪氣而鬱結不舒,那麼少陽之氣就無法宣佈它的生長。所以《六元正紀大論》說:「木鬱則達之。」木氣條達,則少陽之氣升發,天地變化,草木繁盛。人身的陽氣,由腎水中命門而出。
從三陰而始達少陽。若為邪氣所遏。其氣不得由陽明而達太陽。邪客其經。所以往來寒熱。胸脅滿而脅下痞硬。或嘔或渴之證。肝膽受邪。故口苦咽乾目眩也。邪在少陽。內逼三陰。達表之途遼遠。汗之徒足以敗衛亡陽。少陽雖外屬三陽。而入里之路較近。下之適足以陷邪傷胃。
汗下俱所不宜。故立小柴胡湯以升發少陽之郁邪。使清陽達表而解散之。即所謂木鬱達之之義也。故少陽一經。惟此一方。無他法也。雖有多證。亦不過因此出入變化而已。至變證已離少陽。柴胡不中與之。則更用他法矣。雖後人之變證及逍遙散之類。其升發清陽開解鬱結之義。
白話文:
從三陰經開始,病邪蔓延到少陽經。如果病邪被阻遏,氣機無法從陽明經到達太陽經,邪氣就會停留在經絡中,導致患者往來寒熱、胸脅滿悶、脅下痞塊硬結、或嘔吐或口渴等症狀。肝膽受邪,所以口苦、咽喉乾燥、頭昏眼花。
病邪停留在少陽經,內逼三陰經,但要到達表面的道路遙遠,如果用汗法,容易耗損正氣,造成陽氣虛脫。少陽經雖然外屬三陽經,但進入裏經的路徑較近,如果用下法,容易使邪氣深入,傷及脾胃。
因此,汗法和下法都不適合。所以用小柴胡湯來升發少陽經的鬱滯邪氣,使清陽之氣到達體表而散開。這就是所謂的「木鬱達之」的道理。
所以,少陽經的病證,只有小柴胡湯這一味藥可以治療,沒有其他的方法。雖然有很多症狀,但不過是從小柴胡湯的用法中變化出來的。
如果病證已經離開了少陽經,小柴胡湯就不適合使用了,需要用其他方法治療。雖然後人根據病證變化,創造了逍遙散等藥物,但它們都是以升發清陽、開解鬱結為目的。
亦皆不離小柴胡之旨也。方用柴胡為君者。李時珍云。柴胡乃手足厥陰少陽之藥。勞在脾胃有熱。或陽氣下陷。則柴胡乃引清氣。退熱必用之藥。李東垣謂能引清氣而行陽道。傷寒外諸有熱則加之。無熱則不必也。又能引胃氣上行。升騰而行春令。又凡諸瘧。以柴胡為君。隨所在經。
分佐以引經之藥。十二經瘡疽中。須用以散諸經血結氣聚。愚按所謂清氣者。下焦所升清陽之氣也。謂之清陽者。蓋谷之濁氣降於下焦。為命門真陽之所蒸。其清氣騰達於上。聚膻中而為氣海。通於肺而為呼吸。布於皮膚而為衛氣。運行於周身內外上中下而為三焦。附於肝膽而為少陽風木。
白話文:
這些藥方也都沒有脫離小柴胡湯的藥性。方子用柴胡做君藥,李時珍說,柴胡是手足厥陰少陽的藥物。脾胃勞累,有熱,或陽氣下降,柴胡就能引導清氣,退熱,必須用它。李東垣說柴胡能引導清氣,使陽氣通暢。傷寒外感有熱,就加柴胡,沒有熱就不必加。柴胡還能引導胃氣上行,升騰運行,順應春天的氣候。凡是瘧疾,都用柴胡做君藥,根據發病的經脈調整藥方。
然後輔佐以引導藥性到特定經脈的藥物。十二經的瘡疽,都要用柴胡來散開經脈中積聚的瘀血和氣結。我認為所謂的清氣,就是下焦上升的清陽之氣。之所以稱之為清陽,是因為谷物中的濁氣降到下焦,被命門真陽蒸發,清氣上升,聚積在膻中,形成氣海,通向肺,成為呼吸,布散到皮膚,形成衛氣,運行於周身內外上中下,成為三焦,依附在肝膽,成為少陽風木之氣。
故清陽不升。內無以達生髮陽和之氣。所以外不能驅邪出表矣。陰陽應象論云。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䐜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因此而東垣有能引胃氣上行。升騰而行春令之語。瀕湖有脾胃有熱。陽氣下陷。引清氣而退熱之用。是下焦之真陽虛。則當以溫補命門為主。
下焦之真陽不上行。則當以升發清陽為急。必使陽氣運行。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然後陰陽各得其用也。小柴胡湯之用柴胡。蓋取其清陽發腠理也。黃芩者。佐柴胡而徹其熱也。藏氣法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白話文:
因此,清陽之氣不能上升,內裡就無法達生髮陽和之氣,所以外邊也無法驅除邪氣出表。
《陰陽應象論》說:清氣在下,就會導致飧泄(消化不良);濁氣在上,就會導致腹脹。這就是陰陽反常,疾病逆行的表現。所以,東垣(李杲)說:「能引胃氣上行,升騰而行春令。」瀕湖(張介賓)也說:「脾胃有熱,陽氣下陷,引清氣而退熱。」這說明下焦的真陽虛,就要以溫補命門為主。
下焦的真陽不上行,就要以升發清陽為急務。
必須使陽氣運行,清陽之氣從上竅而出,濁陰之氣從下竅而出;清陽之氣發散於腠理,濁陰之氣歸於五臟;清陽之氣充實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這樣才能使陰陽各得其用。小柴胡湯使用柴胡,正是取其清陽發散於腠理的作用。黃芩輔助柴胡,以徹底清除熱邪。《藏氣法時論》說:「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在論述中醫理論中的清陽、濁陰之氣的運行和治療方法。
- 清陽不升:指的是陽氣不能上升,導致身體出現各種問題。
- 溫補命門:命門是腎陽之火,是人體陽氣的根本,因此當真陽虛時需要溫補命門。
- 升發清陽:指的是讓陽氣上升,恢復正常的運行狀態。
- 小柴胡湯:是一種經典的中藥方劑,可以清熱解表,疏肝理脾,用於治療感冒、肝炎等疾病。
- 柴胡:具有疏肝解鬱、升發清陽的作用。
- 黃芩: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瀉的作用。
故用人參甘草之甘緩。膽為奇恆之府。其精汁無餘。所以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不同。況少陽為春生之始氣。春氣旺則百物皆生。故十一臟皆取決焉。手少陰三焦以氣為用。氣不旺。則不能運化流行。故以人參助其升發運行之力也。其在本方。已有因證加減之法。今世俗皆棄人參而不用。
以為穩當。乃盲醫不知虛實之故也。惟熱盛而邪實者。乃可去之。或有兼證之不相合者。亦可去也。若邪輕而正氣虛者。未可概去也。或邪氣雖盛而正氣大虛者。亦當酌其去取也。如柴胡桂枝湯。雖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而心下支結。為外證未去。乃太少兼證。故於小柴胡之半劑。
白話文:
因此,用人參、甘草的甘甜緩和之性,來調治膽臟。膽臟為奇恆之府,其精汁不外泄,所以能儲藏而不外溢,與其他臟腑的傳化不同。況且少陽經為春天生長的起始之氣,春天氣旺則萬物皆生,所以十一臟皆受其影響。手少陰三焦以氣為用,氣不足則無法運化流通,所以用人參來幫助其升發運行的力量。此方中,已有根據症狀加減的用法。如今世俗之人皆棄人參不用,以為穩妥,這是因為他們是不知虛實的盲醫。只有熱盛邪實者,才能去除人參,或是有其他症狀不相符者,也可以去除。但若邪氣輕微而正氣虛弱者,不能一概去除。或者邪氣雖盛但正氣大虛者,也應該斟酌其去留。例如柴胡桂枝湯,雖然有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微嘔且心下結塊等症狀,為外證未除,但也是太少陽兼證,所以要在小柴胡湯的一半劑量中,加入人參。
加入桂枝之半以兩解之。而人參仍不去也。又如柴胡桂枝幹薑湯。雖已發汗而復下之。不為不虛矣。又以胸脅滿而微結。但頭汗出。往來寒熱。非惟少陽之邪未解。太陽亦未解也。故增入桂枝幹姜栝蔞牡蠣。而人參半夏薑棗皆減去矣。又如柴胡加芒硝湯。雖有潮熱胃實之證。
以其胸脅滿而嘔。本屬柴胡證。奈以非其治之丸藥下之。致成少陽壞病。故但加芒硝而人參仍不去也。更如大柴胡湯。以太陽病而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亦可謂虛矣。更後四五日而柴胡證仍在。故先與小柴胡湯。服湯而嘔不止。心下反急。鬱郁微煩不解者。蓋因邪自太陽誤下入里。
白話文:
加入半兩桂枝來治療。但人參仍然不要去掉。又比如柴胡桂枝乾薑湯,雖然已經發汗,卻又繼續用它來瀉下。這並不算不虛弱。再比如胸脅部位脹滿,略微有結塊,只有頭上出汗,往來寒熱,這不僅僅是少陽的邪氣沒有解除,太陽的邪氣也沒有解除。所以要加入桂枝、乾薑、栝蔞、牡蠣,而人參、半夏、薑、棗都要減少。又比如柴胡加芒硝湯,雖然有潮熱胃實的症狀,
但因為胸脅部位脹滿並且嘔吐,本屬於柴胡證。可是用不適合它的丸藥來瀉下,導致少陽症變成壞病。所以只加芒硝,而人參仍然不要去掉。再比如大柴胡湯,如果太陽病已經超過十多天,反覆用它瀉下兩三次,也可以說是虛弱了。更何況之後四五天柴胡證仍然存在,所以先用小柴胡湯。服用湯藥後嘔吐不止,心下反而急迫,鬱鬱不樂,微煩不解,這是因為邪氣從太陽經誤向下進入里經造成的。
且柴胡證仍在。故仍以柴胡解少陽之邪。加入大黃枳實。以攻入里之邪。合而為兩解表裡之劑。然以太陽入里之熱邪未去。所以竟去人參也。若此之類。皆去取之法。仍小柴胡湯之變法也。總之邪氣獨在少陽。未見有去人參者。若兼太陽表症。及陽明胃實者。未有不去人參者也。
若能得其去取之旨。便能隨證加減。無不得心應手矣。半夏辛溫滑利。可以去胸脅之滿。及痞硬之邪。即半夏瀉心之義。非獨治痰蠲飲也。生薑辛而能散。大棗甘而和緩。可以和營衛而調其往來之寒熱也。以一方而該一經之證。苟非靈機活潑。隨證轉移。曷足以盡其變哉。
白話文:
如果柴胡證仍然存在,那麼就要繼續用柴胡來解少陽之邪。加入大黃和枳實,用來攻入裡面的邪氣。這樣合在一起就成了兩解表裡之劑。但是因為太陽入裡的熱邪還沒消除,所以就把人參去掉。像這樣的情況,都是去取之法的運用,仍然是從小柴胡湯變化而來的方法。總之,如果邪氣只在少陽,沒有見過去掉人參的。如果同時有太陽表的症狀,以及陽明胃實的情況,就沒有見過不去掉人參的。
第二段
若能得其去取之旨。便能隨證加減。無不得心應手矣。半夏辛溫滑利。可以去胸脅之滿。及痞硬之邪。即半夏瀉心之義。非獨治痰蠲飲也。生薑辛而能散。大棗甘而和緩。可以和營衛而調其往來之寒熱也。以一方而該一經之證。苟非靈機活潑。隨證轉移。曷足以盡其變哉。
如果能掌握去取之法的精髓,就能根據不同的病症來加減藥物,沒有什麼病症不能得心應手地治療。半夏辛溫滑利,可以去除胸脅的滿悶感,以及痞硬的邪氣,這就是半夏瀉心的功效。它不僅僅用來治療痰飲,還可以和解營衛,調和往來寒熱。用這一張方子就能概括一經的病證,如果沒有靈活運用,隨證轉移,怎麼能完全掌握它的變化呢?
註解
- 柴胡證: 中醫病證名,指少陽經病證,主要表現為胸脅滿悶,心煩喜嘔,口苦咽乾,發熱惡寒等症狀。
- 少陽: 中醫臟象學說中,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的膽、肝、脾。
- 入裏: 指邪氣由表入裡,到達內臟。
- 太陽: 中醫臟象學說中,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的膀胱經。
- 陽明: 中醫臟象學說中,十二經脈之一,主管人體的胃經。
- 胃實: 指胃氣充實,消化功能強盛,但容易造成積食。
- 去取: 指藥方加減的方法,根據病情增加或減少藥物。
- 半夏: 中藥名,辛溫滑利,可化痰止嘔,解毒消痞。
- 生薑: 中藥名,辛溫解表,可散寒止嘔。
- 大棗: 中藥名,甘溫補中,可益氣養血,和胃健脾。
- 營衛: 中醫學說中,人體氣血運行於經絡的兩個部分,營氣運行於血脈,衛氣運行於脈外。
- 一經: 指一個經脈。
- 靈機活潑: 指醫生應根據病情變化靈活運用醫術。
- 隨證轉移: 指醫生應根據病情變化而改變治療方案。
- 曷足以盡其變哉: 指如果不靈活運用,怎麼能完全掌握它的變化呢?
後加減法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傷寒鬱熱之邪。及中風之陽邪在胸。皆可發煩。邪在少陽可煩。太陽之邪在胸亦煩。以邪熱摶聚於胸中而煩悶。不宜補氣。故去人參。外邪犯胃。寒飲聚於胃口則嘔。故用半夏之辛溫滑利以蠲飲。若不嘔。則邪未犯胃。飲未摶結。故去半夏也。栝蔞實甘寒潤燥。降火治咳嗽。
故加之以去胸邪而止煩熱。李時珍云。張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蔞實。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成氏不知此意。乃云苦寒以瀉熱。蓋不嘗其味。隨文附會耳。然栝蔞之性滑。半夏亦滑。因栝蔞甘寒。宜於煩熱。半夏辛溫。
白話文:
後加減法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如果病人胸中煩躁不安卻不嘔吐,就應該去除半夏和人參,加入一枚栝蔞實。
傷寒鬱熱之邪,及中風之陽邪在胸,皆可發煩。邪在少陽可煩,太陽之邪在胸亦煩。以邪熱摶聚於胸中而煩悶。不宜補氣,故去人參。外邪犯胃,寒飲聚於胃口則嘔。故用半夏之辛溫滑利以蠲飲。若不嘔,則邪未犯胃,飲未摶結,故去半夏也。栝蔞實甘寒潤燥,降火治咳嗽。
傷寒的鬱熱邪氣,以及中風的陽邪氣在胸中,都會導致煩躁不安。少陽經的邪氣也會造成煩躁,太陽經的邪氣在胸中同樣也會導致煩躁。這是因為邪熱聚集在胸中,導致煩悶,此時不宜補氣,所以去除人參。外邪入侵胃部,寒飲聚集在胃口就會嘔吐。因此使用辛溫滑利的中藥半夏來去除寒飲。如果病人不嘔吐,就說明邪氣尚未入侵胃部,寒飲也尚未聚集,所以去除半夏。栝蔞實性甘寒,能潤燥降火,治療咳嗽。
故加之以去胸邪而止煩熱。李時珍雲,張仲景治胸痹痛引心背,咳唾喘息,及結胸滿痛,皆用栝蔞實。乃取其甘寒不犯胃氣,能降上焦之火,使痰氣下降也。成氏不知此意。乃雲苦寒以瀉熱。蓋不嘗其味,隨文附會耳。然栝蔞之性滑,半夏亦滑。因栝蔞甘寒,宜於煩熱。半夏辛溫。
所以加入栝蔞實來去除胸中的邪氣,止住煩熱。李時珍說,張仲景治療胸痺疼痛引發心背疼痛,咳嗽吐痰喘息,以及胸部滿脹疼痛等症狀,都使用栝蔞實。這是因為栝蔞實性甘寒,不傷胃氣,能降上焦的火氣,使痰氣下降。成氏不懂此意,卻說栝蔞實苦寒瀉熱。他沒有親嘗其味,只是隨文附會而已。栝蔞實和半夏都性滑,因為栝蔞實甘寒,適合治療煩熱,而半夏辛溫。
解釋
這段文字是從《傷寒論》中摘取的“後加減法”部分,描述了治療胸中煩躁的藥方變化。
- “後加減法” 指的是根據病情的變化,在原方基礎上增減藥物,達到最佳療效的方法。
- “胸中煩而不嘔” 指的是病人胸中煩躁不安,但沒有嘔吐的症狀。
- “半夏” 和 “人參” 分別是溫中降逆和補氣的藥物,但在這種情況下,不宜使用。
- “栝蔞實” 性甘寒,能降火潤燥,治療咳嗽,且不傷胃氣,因此用來治療胸中煩熱。
這段文字不僅描述了藥物的加減,更分析了藥物的功效和應用場景,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精髓。
故不用也。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半夏辛辣而溫熱。故不宜於燥渴。栝蔞根苦寒而能徹熱生津。故宜加入。增人參者。所以益氣而添津液也。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腹痛為太陰脾病。張元素云。芍藥白補赤散。能瀉肝益脾胃。酒浸行經。上中部腹痛。與姜同用。溫經散濕通塞利腹中痛。胃氣不通。白芍入脾經。補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藥。蓋瀉利皆太陰病。故不可缺。得甘草為佐。治腹中痛。熱則少加黃芩。寒則加桂。此仲景神方也。李時珍謂白芍益脾。
白話文:
故不用也。
因此,不用它(指半夏)。
若渴者去半夏。加人參合成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如果患者口渴,則去掉半夏,加入人參四兩半,栝蔞根四兩。
半夏辛辣而溫熱。故不宜於燥渴。栝蔞根苦寒而能徹熱生津。故宜加入。增人參者。所以益氣而添津液也。
半夏性辛辣溫熱,所以不適合治療燥渴。栝蔞根性苦寒,可以清熱生津,因此應該加入。增加人參,目的是益氣添津。
若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三兩。
如果患者腹痛,則去掉黃芩,加入芍藥三兩。
腹痛為太陰脾病。張元素雲。芍藥白補赤散。能瀉肝益脾胃。酒浸行經。上中部腹痛。與姜同用。溫經散濕通塞利腹中痛。胃氣不通。白芍入脾經。補中焦。乃下利必用之藥。蓋瀉利皆太陰病。故不可缺。得甘草為佐。治腹中痛。熱則少加黃芩。寒則加桂。此仲景神方也。李時珍謂白芍益脾。
腹痛屬於太陰脾病。張元素說,芍藥能白補(赤散),可以瀉肝益脾胃。酒浸後能行經絡。治療上腹部疼痛,可以與生薑同用,溫經散寒、通利水道,解除腹痛。如果胃氣不通,白芍入脾經,可以補中焦,是治療下痢必用的藥物。因為瀉利都是太陰病,所以不可缺少。配合甘草為輔藥,治療腹痛。如果患者偏熱,可以少加黃芩;如果偏寒,可以加桂枝。這是仲景的妙方。李時珍說,白芍可以益脾。
能於土中瀉木。赤芍散邪。能行血中之滯。日華言赤補氣。白治血。欠審矣。如此。則丹溪所云腹痛多是血脈凝澀。亦必酒炒用。然止能治血虛腹痛。余並不治之說。非確論矣。腹痛已屬太陰。黃芩寒中。故去之。愚謂太陰腹痛者。合溫藥治之則可。若兼陽明胃實。腹滿而痛。
當用承氣湯者。非芍藥所能治。若腹雖痛而有表邪未去者。亦未可用。不可概以芍藥為腹痛必用之藥也。
若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四兩。
少陽之經脈下胸中。貫膈屬肝絡膽。循脅裡。邪入其絡。故脅下痞硬。去大棗者。恐其甘緩也。牡蠣之加。成氏謂咸以軟堅而已。後人皆附會焉。不知仲景但以之治脅下痞硬。而不用之以治心下痞硬。則知不但咸以軟堅。並可以平肝邪而入少陽之絡矣。神農本經不言及此。惟名醫別錄有治心脅下痞熱之語。
白話文:
赤芍可以瀉火,散邪氣,並能暢通血脈中的瘀滯。日華子說赤芍補氣,白芍止血,這說法不夠精確。由此可知,丹溪先生所說腹痛大多是因為血脈凝滯,所以必須用酒炒赤芍來治療。但是赤芍只能治療血虛引起的腹痛,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腹痛則無效,所以丹溪先生的說法也不完全正確。
腹痛已經屬於太陰證,黃芩性寒,所以應該去掉。我認爲太陰腹痛應該用溫熱的藥物來治療。如果同時伴有陽明胃實,肚子脹痛,就應該使用承氣湯來治療,而不是單獨使用芍藥。如果腹痛同時伴有表邪未退,也不適合使用芍藥。不能一概而論,認為芍藥是治療腹痛的必用藥。
如果出現脅下痞硬的症狀,就應該去掉大棗,加牡蠣四兩。
少陽經脈從胸部往下走,穿過膈肌,連接著肝膽,沿著脅肋部位行走。如果邪氣侵犯了少陽經脈,就會導致脅下痞硬。去掉大棗是因為擔心它性甘緩,會影響藥效。添加牡蠣,成氏說它的鹹味可以軟堅。後人只是跟著說,卻不知道張仲景只用牡蠣治療脅下痞硬,卻不用它治療心下痞硬。由此可見,牡蠣不僅僅可以軟堅,還可以平息肝邪,防止肝邪入侵少陽經脈。神農本草經中沒有提到牡蠣的這種功效,只有名醫別錄中記載牡蠣可以治療心脅下痞熱。
王好古亦云。以柴胡引之。能去脅下硬。以茶引之。能消項上結核。以大黃引之。能消股間腫。以地黃為使。能益精澀小便。想亦有所自也。柴胡龍骨牡蠣湯中。用之以治胸滿煩驚。不可轉側。亦所以平木氣而解少陽之邪也。豈止咸以軟堅之用耶。
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四兩。
悸者。惕惕然跳動之謂也。然有心下心中臍下之不同。如心中悸而煩者。奔豚之悸也。脈結代而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之悸也。發汗過多。叉手冒心而悸者。桂枝甘草湯之悸也。汗出不解。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之悸也。發汗後。臍下悸。欲作奔豚者。
白話文:
王好古也說過,用柴胡引導藥性,能消除脅下硬塊;用茶引導藥性,能消解項上結核;用大黃引導藥性,能消散股間腫塊;用地黃為輔佐藥物,能滋補精氣、收斂小便。這些功效想來也都有其道理。
柴胡龍骨牡蠣湯中,用柴胡來治療胸悶煩躁、驚恐不安,無法翻身的症狀,也是為了平息肝氣,解除少陽經的邪氣。柴胡不僅僅只有軟堅的作用。
如果出現心悸、小便不利的症狀,就應該去掉黃芩,加入茯苓四兩。
心悸是指心臟跳動不安,有心下悸、心中悸、臍下悸的區別。比如心中悸而煩躁的,是奔豚之悸;脈象結代而心臟跳動不安的,是炙甘草湯主治的悸症;發汗過多,叉手掩胸而心悸的,是桂枝甘草湯主治的悸症;汗出不解,發熱心下悸,頭昏眼花、身體震顫欲撲地者,是真武湯主治的悸症;發汗後臍下悸,想跑想跳的,也是奔豚之悸。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之悸也。凡此諸悸。皆太陽誤治之虛邪所致也。即少陽中風。兩耳無聞。目赤胸滿而煩者。亦因吐下之虛而致驚悸也。雖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已屬少陽。若誤汗之。致胃不和而譫語者。當以小承氣和胃則愈。其證似乎胃實。然亦因邪在少陽。不可汗而汗之。
邪乘誤汗之虛。陷入於胃。胃不和則煩而悸耳。亦虛邪也。至於三陰之悸。皆陰盛陽虛。可不言而喻矣。所以陽明一經。實邪居多。故絕無悸病。惟太陽病而小便利者。飲水多。必心下悸。小便少者。必苦裡急之一條。與此義相符。蓋以太陽之熱邪。尚未入腑。膀胱無熱。故小便通利。
白話文: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治心悸。凡是各種心悸,都是因為太陽病誤治,導致虛邪所致。例如少陽中風,兩耳失聰,目赤胸悶煩躁,也是因為吐瀉過度導致虛弱而引起心悸。
即使是傷寒症,脈象弦細,頭痛發熱,已經屬於少陽病,如果誤用汗法,導致胃氣不和,出現神志不清,應該用小承氣湯和胃才能痊癒。這種情況雖然看起來像是胃實,但實際上是邪氣停留在少陽經,不應該發汗卻誤用汗法所致。
邪氣乘虛而入,誤用汗法導致虛弱,陷入胃中,胃氣不和就會心煩心悸,這也是虛邪所致。至於三陰心悸,都是陰盛陽虛,不言而喻。所以陽明經多半是實邪,因此絕不會出現心悸。只有太陽病,小便量多,飲水量也多的人,會出現心下悸動。而小便量少的人,一定會出現苦裡急的症狀,這與上述原理相符。因為太陽病的熱邪尚未進入臟腑,膀胱沒有熱邪,所以小便通暢。
里既無熱。所以飲水多則水寒停蓄。胃氣不得流行。故心下築築然悸動也。況於小便不利者乎。此以少陽虛無之腑。以氣為用。邪氣犯之則虛。故小柴胡湯中有人參之補。雖非飲水多而致心下悸。以小便不利。亦必三焦不運。陽氣不行。水飲停蓄於胃。故令心下悸也。去黃芩者。
惡其寒中也。加茯苓者。取其淡滲。其性上行而下降。利水而瀉下。若小便得利。悸自當止耳。然既去黃芩之寒中。加茯苓之淡滲。則知中氣已寒。倘下焦無火。氣化不行。設小便仍不利者。五苓散或可採擇也。
若不渴。外有微熱者。去人參。加桂三兩。溫覆取微汗愈。
白話文:
如果體內沒有熱,喝太多水就會造成水寒停留在體內,胃氣無法正常運作,因此會感到心下沉重、悸動。更何況小便不順暢的人,因為少陽是虛無的腑臟,以氣為用,邪氣入侵就會變得虛弱。所以小柴胡湯中加了人參來補益。雖然不是因為喝太多水導致心下悸動,但小便不順暢也必然是因為三焦不運,陽氣無法運行,水飲停留在胃部,才會導致心下悸動。去除黃芩是因為害怕它會寒中。加入茯苓是為了利用它的淡滲特性,它能夠上行下達,利水瀉下。如果小便順暢,悸動自然就會停止。然而,去除黃芩的寒中,加入茯苓的淡滲,就說明中氣已經寒冷,如果下焦沒有火,氣化無法進行,即使小便仍然不順暢,也可以考慮使用五苓散。
如果沒有口渴,體表略微發熱,就應該去除人參,加入桂枝三兩,溫覆取微汗即可痊癒。
不渴則邪未入里。外有微熱則表證未除。去人參者。恐其固太陽之表邪也。然何以知其為太陽之表邪乎。觀加桂去人參。則知為太陽之表邪矣。溫覆取微汗。所以解太陽之風邪也。所謂加桂者。乃桂枝。非桂肉也。李東垣曰。經云。味薄則發泄。故桂枝上行而達表。味厚則發熱。
桂肉下行而補腎。此但曰加桂而未云桂枝。然以溫覆取微汗推之。知其為桂枝無疑矣。傳寫脫落。其義可見。
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有聲無痰曰咳。咳者。肺氣上逆也。肺為主氣之臟。通呼吸而行衛氣。若氣上逆。則不宜於補。故去人參大棗之甘。生薑則不必去也。加五味子乾薑者。即小青龍湯之制也。小青龍以水寒傷肺。故以此收肺氣之逆。此方用之。其義一也。但肺寒氣逆者宜之。肺熱氣盛者。未可加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不渴,表示邪氣還沒深入內部。如果身體表面微微發熱,表示表證還沒完全消除。去除人參,是因為擔心它會把表面的太陽邪氣固住。怎麼知道是太陽表邪呢?觀察到加入桂枝卻去除人參,就可以確定是太陽表邪。用溫暖的被子覆蓋,使病人微微出汗,就能解除太陽的風邪。這裡說的加桂指的是桂枝,不是桂肉。李東垣說,經書上說,味道淡薄的就容易發散,所以桂枝上行可以到達表層;味道厚重的就容易發熱,桂肉下行可以補腎。這裡只說加桂,沒說桂枝,但從溫覆取微汗的治療方法推測,就知道是桂枝無疑了,應該是抄寫時漏掉了,意思還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病人咳嗽,就把人參、大棗、生薑去掉,加入五味子半升、乾薑二兩。
有聲音卻沒有痰叫做咳嗽。咳嗽的原因是肺氣上逆。肺是主氣的臟器,負責呼吸和運行衛氣。如果氣上逆,就不適合補,所以要去除人參、大棗的甘味,生薑則不用去掉。加入五味子、乾薑,就是小青龍湯的做法。小青龍湯是針對水寒傷肺的,所以用它來收斂肺氣上逆。這個方子用在這裏,道理是一樣的,只是適用於肺寒氣逆的病人,如果肺熱氣盛,就不能加了。
所謂半升者。非今升斗之升也。以五味子而加半升。令人讀之。無不駭異。以為五味子之酸收。本為難用。寧有即用半升之理。孰知古之所謂升者。其大如方寸匕。以銅為之。上口方各一寸。下底各六分。深僅八分。狀如小熨斗而方形。嘗於舊器中見之。而人皆不識。疑其為香爐中之器用。
而不知即古人用藥之升也。與陶隱居名醫別錄之形象分寸皆同。但多一柄。想亦所以便用耳。如以此升之半。作一劑而分三次服之。亦理之所有。無足怪也。今廢而不用久矣。故人皆不知有此。謂即當今升斗之升。所以駭其用之不當。而曰古方不可治今病也。宜哉。
白話文:
所謂的「半升」,並不是現在我們所說的升斗的「升」。這裡指的是用五味子時,加上「半升」的量。許多人看到這個記載,都會感到十分驚訝。他們認為五味子性酸收,本就難以使用,怎麼可能直接用「半升」呢?殊不知古代的「升」跟現在不同,它的大小像方寸匕,用銅製成,開口邊長各一寸,底部邊長各六分,深僅八分,形狀像小型熨斗,但為方形。我曾經在古董中見過這樣的「升」,但人們都不認識它,只以為是香爐裡的器物。
他們並不知道這正是古人用藥的「升」。它與陶弘景的《名醫別錄》中所記載的形狀和尺寸完全一致,只是多了個柄,想來是為了方便使用。如果以這個「升」的半量作為一劑藥,分三次服用,也是合理的。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如今這個「升」已經廢棄不用很久了,所以人們都不知道有這麼一回事,誤以為就是現在的升斗的「升」,因此對古方中用藥量感到驚訝,說古方不能治今病。真是太可惜了!
辨誤,條辨及尚論。皆作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成無己注本。作傷寒中風五六日。其注中謂玉函曰。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即是或中風。或傷寒。非是傷寒再中風。中風復傷寒也。即仲景所謂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正或中風或傷寒也。其說頗合於理。
當從之。方氏云。脈經作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之後。心煩作煩心。心下作心中。身有作外有。雖傳寫之不同。其實非二義也。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前二條。備言少陽經之諸見證。然未必諸證悉備。恐後人必以諸證全見者。方為少陽病。故又立此條。以申明上文或胸中煩。或渴或腹中痛等諸或有或無之義也。傷寒中風者。或傷寒或中風也。言傷寒中風證中。凡見少陽證。即為柴胡湯證。即使但見一證。便是邪氣已入少陽。
白話文:
關於「辨誤」、「條辨」和「尚論」這三條,都記載著「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成無己在注本中寫道:「傷寒中風五六日」,他引用了《玉函》的說法:「中風五六日,傷寒往來寒熱」,意思是說,可能是中風,也可能是傷寒,並不是傷寒之後再中風,或者中風之後又得傷寒。這就是仲景所說的「傷寒中風」,有柴胡證,只要出現一項症狀就可以確診,正是中風或者傷寒。這個說法非常合理。
當從之。方氏雲。脈經作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之後。心煩作煩心。心下作心中。身有作外有。雖傳寫之不同。其實非二義也。
我們應該採用這個說法。《脈經》記載:「中風往來寒熱,傷寒五六日之後,心煩作煩心,心下作心中,身有作外有。」雖然傳抄的版本略有不同,但其實意思是一樣的。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
患有傷寒中風的人,會有柴胡證。只要出現一項症狀就可以確診,不必所有症狀都出現。
前二條。備言少陽經之諸見證。然未必諸證悉備。恐後人必以諸證全見者。方為少陽病。故又立此條。以申明上文或胸中煩。或渴或腹中痛等諸或有或無之義也。傷寒中風者。或傷寒或中風也。言傷寒中風證中。凡見少陽證。即為柴胡湯證。即使但見一證。便是邪氣已入少陽。
前面兩條文段已經詳細列舉了少陽經的各種症狀,但並不一定所有症狀都會出現。我擔心後人會認為所有症狀都出現纔算少陽病,所以特地寫下這條,來解釋之前「或胸中煩,或渴或腹中痛等諸或有或無」的意思。傷寒中風是指患有傷寒或者中風。在傷寒中風的症狀中,凡是出現少陽證的,就是柴胡湯的證候。即使只出現一項症狀,也表示邪氣已經侵入少陽經。
不必如上文之諸證悉具也。如但見少陽本經證。止宜以小柴胡湯主之。若有他經兼症者。仍當以小柴胡為主。而兼用他經藥治之。如已見柴胡證。而有太陽證未罷者。即以小柴胡加桂枝湯主之。如少陽未解。而陽明之裡邪已急。則用小柴胡去參甘。增入大黃為大柴胡湯以兩解之矣。
又如少陽誤治而為壞病。則有柴胡加芒硝湯。及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龍骨牡蠣湯等方。皆一小柴胡湯之變制也。蓋以每見少陽一證。即以小柴胡主治。故稱柴胡證也。舊本柴胡湯諸加減方。皆雜入太陽篇中。今悉收置少陽篇內。以小柴胡為主方而總統之。而以諸方隸其下。
白話文:
不必像上文所述的各種症狀都具備纔可使用。例如,只見少陽經的症狀,就應該以小柴胡湯為主治。如果還有其他經絡的併發症,仍然應該以小柴胡湯為主,同時兼用其他經絡的藥物治療。比如,已經出現柴胡證,但太陽證尚未消失,則可以用小柴胡加桂枝湯為主治。如果少陽證尚未解除,而陽明經的裡邪已經急迫,就應該用小柴胡湯去掉人蔘和甘草,加入大黃,形成大柴胡湯,來同時解除兩種病症。
另外,如果少陽證誤治而導致病情惡化,則可以使用柴胡加芒硝湯、柴胡桂枝幹薑湯、柴胡龍骨牡蠣湯等方劑。這些方劑都是一小柴胡湯的變化形式。因為只要見到少陽經的症狀,就用小柴胡湯來治療,所以稱之為柴胡證。舊版本的柴胡湯及其加減方,都混雜在太陽篇中。現在全部收錄到少陽篇,以小柴胡湯為主方統籌管理,其他方劑都列在其下。
俾學者循其序而施治焉。庶或可以希仲景之意。稍得其一二。未可知也。
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四五日。三陽傳遍之後也。身熱惡風項強。皆太陽表證也。脅下滿。邪傳少陽也。手足溫而渴。知其邪未入陰也。以太陽表症言之。似當汗解。然脅下已滿。是邪氣已入少陽。仲景原云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故雖有太陽未罷之證。汗之則犯禁例。故仍以小柴胡湯主之。
但小柴胡湯。當從加減例用之。太陽表證未除。宜去人參加桂枝。脅下滿。當加牡蠣。渴則去半夏。加栝蔞根為是。
白話文:
讓學者依照這順序來治療,希望能稍微接近仲景的醫術精髓,能不能達到目標還不清楚。
傷寒發病四五天,身體發熱怕風,脖子僵硬,脅肋下滿脹,手腳溫熱口渴,這時應該用小柴胡湯治療。
發病四五天,三陽經氣已經傳遍,身體發熱怕風脖子僵硬,都是太陽經表證;脅肋下滿,是邪氣傳入少陽經;手腳溫熱口渴,說明邪氣還沒有進入陰經。從太陽經的表證來看,好像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但是脅肋下已經滿脹,說明邪氣已經進入少陽經。仲景在《傷寒論》中說,傷寒中風,只要出現柴胡證,即使只出現一兩項症狀,也應該用小柴胡湯,不必所有症狀都出現。所以,雖然還有太陽經表證未消失,但發汗就違反禁忌,所以還是用小柴胡湯治療。
但是使用小柴胡湯,應該根據加減的方法來應用。太陽經表證沒有消除,就應該去掉人参加入桂枝;脅肋下滿脹,就應該加入牡蠣;口渴就應該去掉半夏,加入栝蔞根。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用小建中湯。不瘥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陽主表。陰主裡。弦主肝邪勁急。澀為營血留滯。故弦屬肝邪。澀為陰脈也。寒在半表。衛氣不行。營血不貫。則脈不流利而澀。邪入少陽。肝木氣旺。脈來勁急則弦。陽脈澀者。蓋輕取其浮候則澀也。陰脈弦者。重按其沉候則弦也。陽脈澀。則知營衛不和。氣血澀滯而邪在半表。
陰脈弦。則知邪氣半已入里。木旺乘土。太陰受病矣。太陰脾土。為肝邪所犯。故腹中急痛也。腹中者。足太陰之脈。起於足大趾之端。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故腹為太陰之部位也。急痛者。厥陰肝木勁急之陰邪傷脾也。藏氣發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又云脾欲緩。
白話文:
陰脈弦緊,說明邪氣已經部分入侵內在。肝木氣旺盛,剋制脾土,太陰脾經已經受邪。太陰脾土被肝邪侵犯,所以患者感到腹中急痛。腹中指的是足太陰脾經的循行部位,起於足大趾端,向上經過膝蓋內側,沿大腿內側前緣進入腹部,連繫脾臟和胃部,所以腹部是太陰脾經的區域。急痛是厥陰肝木氣過於旺盛,其陰邪侵犯脾臟造成的。藏氣發時論中記載,肝氣鬱結,就會感到急痛,應該趕快吃甜食緩解。同時也記載,脾臟喜歡平和,不要急躁。
急食甘以緩之。故先用小建中湯之甘。以緩肝脾之急而建立中氣也。中氣已旺。肝邪當退矣。若猶不瘥者。是少陽之邪猶未解也。仍與小柴胡湯主之。以和解其邪。但恐腹中急痛。其中氣必寒。成氏去黃芩加芍藥之外。或薑桂可加入也。
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汗。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脈沉亦在裡也。(此句應下文脈雖沉緊)汗出為陽微。假令純陰結。不復有外證。悉入在裡。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脈雖沉緊。不得為少陰病。所以然者。陰不得有汗。今頭汗出。故知非少陰也。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白話文:
如果病人急於吃甜食,就用甘味來緩解。因此一開始用小建中湯的甘味,緩解肝脾的急症,並建立中氣。中氣旺盛了,肝邪就會消退。如果病況沒有好轉,就說明少陽的邪氣還沒有消除,繼續用小柴胡湯治療,以和解邪氣。但是要擔心的是,如果病人腹中急痛,中氣必定寒冷,成氏方劑去黃芩加芍藥之外,可以加入薑桂。
傷寒病發病五到六天,頭上出汗,輕微惡寒出汗,手腳冰冷,心下滿悶,不想吃東西,大便乾燥,脈象細弱,這是陽氣微弱而結聚的表現,表證和裡證都存在,脈象沉細也說明病邪在裡。雖然脈象沉細,但不能診斷為少陰病。這是因為少陰病不會出汗,而病人頭上出汗,所以知道不是少陰病。可以給病人服用小柴胡湯,如果病況沒有好轉,等到大便排出後就會好轉。
此條非但別少陽少陰之疑似。推而廣之。實六經辨別陰陽之精義也。五六日。邪氣入里之候也。頭汗出。邪在陽經也。惡寒為三陰之本證。而三陽之表證。亦皆惡寒心下滿者。少陽病有胸滿。而少陰證中亦有胸滿。手足冷為少陰。而厥陰有厥深熱亦深者。少陽有默默不欲食。
而厥陰亦默默不欲食。唯大便硬。則與三陰無涉矣。諸證雜見。陰陽參錯。難於辨認。詳察其脈。若但細而未見沉遲者。此為猶在少陽。但陽微陰盛。陰邪結於裡。故有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之陰寒里證。而更有頭汗出之陽證在。以此推之。此為陽微而結。其邪必有表復有里也。
白話文:
這條辨證不僅僅是區分少陽、少陰的疑似之處,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六經辨別陰陽的精髓。五六日,邪氣入裏的徵兆。頭汗出,說明邪氣在陽經。惡寒是三陰的本症,而三陽的表證也都有惡寒,心下滿是少陽病的典型症狀,但少陰證中也可能有胸滿。手足冷是少陰的症狀,而厥陰則有厥深熱也深的表現。少陽病症中,患者會默默不欲食,而厥陰病症中也有默默不欲食的表現。
但唯獨大便硬,就與三陰無關了。這些症狀混雜出現,陰陽交錯,難以辨認。仔細觀察脈象,如果脈象只是細小,而沒有沉遲的表現,這就說明病邪還停留在少陽經,陽氣微弱,陰氣盛實,陰邪結聚在裏,所以出現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的陰寒裡證,同時又伴有頭汗出的陽證。以此推論,這是陽氣微弱而病邪結聚的表現,邪氣既有表證,又有裏證。
若其脈沉。亦邪氣在裡之脈也。雖手足冷。不飲食。似乎皆為在裡之陰邪。然頭汗出。猶為陽證。但陽氣微弱耳。何以言之。假令純陰結。不得復有頭汗出之外證。邪氣當悉入在裡矣。此因尚有陽經之外證為半在裡。半在外。故謂之有表復有里也。所以脈雖沉緊。尚不得為少陰病。
其所以然者。邪在陰經。不得有汗。故少陰證中之汗曰反汗出而為亡陽也。今頭汗出。則三陽之經絡皆上至頭。三陰之經脈劑頸而還。皆不上頭。故知非少陰也。邪氣仍在半表半裡。是仍在少陽也。可與小柴胡湯以和解之。設不了了者。設或目中不了了也。若至目中不了了。
白話文:
如果脈象沉,就代表邪氣在體內。雖然手腳冰冷、不思飲食,看似都是體內陰邪作祟,但頭部卻出汗,這還是陽證,只是陽氣比較虛弱罷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如果完全是陰邪凝聚,就不會再出現頭汗這樣的陽證,邪氣應該完全沉入體內了。現在因為還有陽經的表證,代表邪氣一半在體內,一半在體表,所以稱為「有表復有里」。因此,即使脈象沉緊,也不能判定是少陰病。
原因是邪氣在陰經,不會出汗,所以少陰病的汗叫做「反汗」,表示陽氣衰敗。現在頭部出汗,是因為三陽經脈都上達頭部,而三陰經脈只到頸部就回流,不向上頭部,因此可以確定不是少陰病。邪氣還停留在半表半里,也就是少陽經的範疇,可以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表。如果病情沒有改善,甚至出現視力模糊,就代表病情已經深入到目部,就更要小心了。
則邪氣已離少陽而歸陽明之裡矣。即陽明中篇之所謂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症。大便難。此為實也。急下之之義。故當用土鬱奪之之法。所以謂之得屎而解也。若未至不了了。則邪氣尚在少陽。未可妄下也。
辨誤,尚論謂陽微結者。陽邪微結。未盡散也。以方注作陽氣衰微。故邪氣結聚為大差。云果爾。則頭汗出為亡陽之證。非半表半裡之證矣。果爾。則陰結又是陰氣衰微矣。愚竊謂陽微結三字。而以陽邪微結解之。是以微結二字聯講。故以陽氣衰微為誤。然則下文汗出為陽微句之陽微二字。
又當作如何解。若以頭汗出為亡陽。則太陽上篇脈浮動數條中之但頭汗出。余無汗。劑頸而還者。及陽明篇中之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者。皆為亡陽證邪。更以陰結為陰氣衰微。則又是以曲作直。指鹿為馬之談矣。豈知仲景本意。謂傷寒本應無汗。
白話文:
針對「陽微結」這個說法,有些書中解釋為「陽邪微結」,認為是陽邪氣未完全散去。方注則寫成「陽氣衰微」,所以邪氣才凝聚導致病情加重。如果這樣理解,那麼頭部出汗就成了陽氣虛脫的表現,而不是半表半裡的症狀。同樣的,如果按照這個邏輯,陰結就是陰氣衰微了。我私下認為,「陽微結」三個字應該理解為「陽邪微結」,因為「微結」兩個字是連起來解釋的,所以將其解釋為「陽氣衰微」是錯誤的。那麼,下文中「汗出為陽微」的「陽微」兩個字又應該如何理解呢?
第三段
又當作如何解。若以頭汗出為亡陽。則太陽上篇脈浮動數條中之但頭汗出。餘無汗。劑頸而還者。及陽明篇中之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者。皆為亡陽證邪。更以陰結為陰氣衰微。則又是以曲作直。指鹿為馬之談矣。豈知仲景本意。謂傷寒本應無汗。
那麼「陽微」又應該怎麼理解呢?如果認為頭汗出是陽氣虛脫,那麼太陽經脈篇章中提到的「只出頭汗,其他部位不汗,脈搏浮動,頸項僵硬」的症狀,以及陽明經脈篇章中提到的「只出頭汗,身體不汗,頸項僵硬,小便不利,身體發黃」的症狀,都是陽氣虛脫的證據了。如果再把「陰結」解釋為陰氣衰微,那簡直是強詞奪理,顛倒是非。難道沒有理解仲景的本意,認為傷寒病人本不應該出汗嗎?
總結
這段文字主要討論了「陽微結」這個詞的解釋,作者認為應該理解為「陽邪微結」,並且反駁了將其解釋為「陽氣衰微」的說法。作者還指出,如果按照後者理解,會導致對傷寒病症的錯誤判斷,扭曲了仲景的本意。
以衛陽衰弱。陽氣不固。所以頭汗出而微惡寒。故云汗出為陽微。以見雖有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之陰寒里證。而尚有汗。出惡寒在表之陽邪。非純陰結也。假令純是陰邪內結。不得復有外證。當悉入在裡矣。以陽氣雖微。而其陽證尚在。故為半在裡半在外也。如此。則為陽氣衰微而陰邪內結也明矣。
豈可強詞奪理。謬以汗出為亡陽之證。陰結為陰氣衰微乎。平心論之。是邪非邪。況目中不了了。自有陽明原文具在。寧可又以大柴胡為和法乎。
傷寒腹滿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縱。刺期門。
此二條。又示人以病無定例。法無定法。於艱難疑惑之中。另闢手眼。即內經所謂揆度奇恆之類也。腹滿。足太陰脾病也。譫語。足陽明胃實也。腹滿為脾臟寒。有可溫之理。譫語則胃家熱。又有可下之機矣。寸口。氣口也。氣口為手太陰之脈。乃主氣之臟。營衛之氣。五十度而復會於手太陰。
白話文:
古人認為,如果衛陽(身體的陽氣)衰弱,陽氣無法穩定,就會出現頭部出汗和微感畏寒的情況。所以說「出汗表示陽氣微弱」。即使有手腳冰冷、心下滿脹、不想吃東西等陰寒體質的徵兆,還會有出汗和畏寒在表面的陽邪症狀,並非完全的陰邪結聚。如果完全是陰邪內結,就不會再有外在症狀,應該全部進入內部。既然陽氣雖然微弱,但仍有陽邪的徵兆存在,因此是半在內部半在外部的狀態。這樣來看,可以明確地認為是陽氣衰弱加上陰邪內結。
不能無理爭辯,誤將出汗視為失陽的症狀,把陰結理解為陰氣衰弱。從公平的角度來討論,這種情況到底是邪氣還是正氣,況且眼睛無法確定,還有陽明經的原文可以參考,怎麼可能又將大柴胡湯用作調和之法呢?
對於傷寒腹脹、語無倫次、寸口脈浮緊的症狀,這是肝氣侵犯脾氣的表現,被稱為「縱」,應該針灸期門穴。
這兩條經文再次說明病狀並非固定,治療方法也不一定,它們在困難和疑惑中開闢了一種新的診斷方法,與內經中的「揆度奇恆之類」相符合。腹脹是脾臟寒氣所致,有可用溫暖的方法;語無倫次是胃熱所致,有可用下法的機會。寸口是氣口,是手太陰肺經,主氣的臟器,營養和衛護的氣血在五十次循環後會回歸到手太陰肺經。
故為胃氣之脈。而胃為水穀之海。五臟六腑之大源。五味入口。藏於腸胃。以養五臟氣。皆變現於氣口。今氣口脈浮而緊。浮則為風。緊則為寒。皆邪氣在表之脈也。論證則邪不在表。言脈則邪不在裡。況太陰篇之腹滿。全無可汗之法。即陽明篇之腹滿。若脈浮而緊者。亦無可下之條。
脈證參差。艱於施治。深察其故。若果邪氣在表。不應寸口獨浮獨緊。脈尚浮緊。邪當在表。亦不應腹滿譫語。唯仲景知其邪犯中焦。所以獨變現於氣口。故命之曰。此肝乘脾也。謂之肝乘脾者。乘其所勝也。以木性本能制土。乃五行生剋之常。於理為順。於事為直。故名之曰縱。
白話文:
因此,寸口脈是胃氣的脈絡。而胃是水谷的匯集之處,是五臟六腑的根本來源。五味入口後,都儲藏在腸胃,用來滋養五臟之氣,並都反映在氣口脈上。現在氣口脈浮而緊,浮則代表風邪,緊則代表寒邪,都是邪氣在表面的脈象。根據論證,邪氣不在表面,但脈象卻顯示邪氣不在內部,而且《太陰篇》中提到的腹滿,完全沒有發汗的治療方法;同樣,《陽明篇》中提到的腹滿,如果脈象浮而緊,也沒有下瀉的治療方法。
脈象和證狀相互矛盾,難以施治。深入探究其原因,如果真的是邪氣在表面,不應該只有寸口脈浮緊,既然脈象仍然浮緊,邪氣應該在表面,也不應該出現腹滿神志不清的症狀。只有仲景知道邪氣侵犯中焦,所以只在氣口脈上表現出來,因此稱之為「肝乘脾」。所謂「肝乘脾」,是指肝克脾,利用其克制的力量,因為木性本可以制土,這是五行生剋的常理,合乎道理,也符合實際情况,因此稱之為「縱」。
縱者。紋理順直之謂也。既無汗下之法。又知肝木剋制脾土。故以泄肝為治。期門者。足厥陰肝經之募穴也。其脈起於足大趾之大敦穴。終於乳下巨闕兩旁各四寸半之期門穴。自此內入。則屬肝絡膽矣。故刺之以瀉其盛。所謂隨其實而瀉之。則其氣平而邪自解矣。
傷寒發熱。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傷寒發熱。乃已發熱之傷寒也。嗇嗇惡寒。風邪在表也。大渴欲飲水之證。上篇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有表裡症。故渴欲飲水。此邪犯太陽之裡而渴也。又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干。欲得飲水。此因大汗出後。胃中津液乾燥而渴也。上文風寒並感之渴欲飲水。及陽明篇之渴欲飲水。
白話文:
傷寒發熱,指的是已經發熱的傷寒病。畏寒怕冷,說明風邪停留在體表。口渴想要喝水,在之前的“中風發熱”篇中,提到六七天不退的發熱,伴隨着煩躁,屬於表裡症,所以會口渴。這是邪氣入侵太陽經的裡層而導致口渴。另外,太陽病發汗之後,大量出汗,胃中乾燥,想要喝水。這是因為出汗過多,胃中津液虧損導致口渴。之前提到的風寒並感導致的口渴,以及陽明篇中提到的口渴,都是這個道理。
口乾舌燥者。皆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此等俱無表證而熱邪入胃之渴也。今發熱而嗇嗇惡寒。則邪猶在表。大渴欲飲水。則邪又在裡。以表邪如此之盛。或兼見里證者固有之。然未必有若此之裡症也。里症如此之甚。表邪未解者亦有之。而未必猶有若此之表證也。其所以然者。
雖系傷寒發熱而嗇嗇惡寒。乃營衛不和之證也。蓋以肺主皮毛而通行營衛。肺臟受邪。皮毛不密。故嗇嗇惡寒也。大渴欲飲水者。注傢俱謂木盛則熱熾。非也。其腹必滿。豈獨飲水而後滿乎。腹滿本為脾病。經脈別論云。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白話文:
口乾舌燥的人,都以白虎加人參湯治療。這類病人沒有表證,而是熱邪入侵胃部引起的渴症。
現在如果出現發熱,且瑟瑟發抖怕冷,則邪氣仍在表層。如果非常口渴,想要大量喝水,則邪氣已經深入內裡。
表邪如此嚴重,可能伴隨出現裡症,這很常見。但也不一定有這麼嚴重的裡症。裡症如此嚴重,表邪尚未消除的情況也可能存在,但不一定還有這麼嚴重的表證。
這是為什麼呢?
雖然是傷寒引起的發熱,且瑟瑟發抖怕冷,但這是營衛不和的表現。因為肺主皮毛,並負責通行營衛。肺臟受到邪氣入侵,皮毛不密,所以瑟瑟發抖怕冷。
非常口渴,想要大量喝水,有些書裡說木材旺盛則會導致熱量熾盛,這是錯誤的。因為患者的腹部必然脹滿,難道只是喝水之後才脹滿嗎?腹部脹滿本是脾臟病變。經脈別論說:「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豈有所謂大渴欲飲水之證乎。此因肝木剋制脾土。故知其腹必滿。以脾病而不能散精。無以上輸於肺。則肺氣困弱。何以朝百脈而輸精於皮毛乎。是以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以潤其枯涸也。此所謂肝乘肺者。肺本金藏。肝木之所受制。
焉能乘之。以肝木之旺氣。乘剋土之勝。賈其餘勇。來侮困弱之肺金。於理為不順。故謂之橫。若肺能自振。終不為木所侮。其氣自能行營衛。通皮毛而自汗出。則發熱惡寒當解。能通水道。輸膀胱。則小便利而腹滿當消。故曰其病欲解。若未得解者。刺期門以泄肝邪之旺。
則脾肺之圍解矣。
白話文:
暢通調節人體的水道,讓水向下輸送到膀胱。水精遍布全身,滋養五臟六腑,同時運行於經絡。怎麼可能會出現口渴想喝水的症狀呢?這是因為肝臟的木氣剋制脾臟的土氣,所以才會腹脹。由於脾臟病變,無法散布精氣,也就無法向上輸送到肺臟。肺氣虛弱,怎麼能將精氣輸送到全身的經絡和皮毛呢?因此患者畏寒,口渴想喝水,用來滋潤乾涸的體液。這就是肝氣犯肺的症狀。肺金原本應該藏於內,受到肝木的制約,怎麼能被肝木乘勝追擊呢?由於肝木的旺盛之氣,剋制脾土的強盛,趁勝追擊,來侵犯虛弱的肺金,這在道理上是不順暢的,所以稱為「橫」。如果肺臟能夠自救,就不會被肝木侵犯。肺氣自然可以運作營氣和衛氣,通達皮毛,使汗液自然排出,那麼發熱和畏寒的症狀就會消失。如果能通暢水道,輸送到膀胱,那麼小便暢通,腹脹就會消退。因此說此病症將要痊癒。如果還沒有痊癒,就應該針刺期門穴,來疏泄肝臟的邪氣,這樣脾臟和肺臟的圍困就會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