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7)

1. 陽明發黃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此言發黃之由。皆因無汗及小便不利之所致也。邪入陽明之經。本當身熱汗自出。及入陽明之腑。亦必潮熱自汗。若無汗。則邪不得外泄而熱鬱於內。小便不利。則水不得下瀉而濕停於裡。濕氣鬱熱。瘀熱在胃。不得發泄。

故心中懊憹而知其必發黃也。黃者。中央脾土之色也。胃為脾之腑。脾乃胃之臟。脾胃以膜相連而為一合。胃實鬱蒸。故脾病而現黃色也。脾本惡濕。況濕熱並郁乎。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黃色。小便不利也。

此言表邪未解。誤下而致色黃也。面合赤色。成注謂合。通也。陽明病面色通赤。熱在經也。方氏云。合。應也。面應赤色。攻之則亡津液。其說非也。當以成說為是。蓋陽明居身之前。其脈起於鼻之交頞中。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諸陽之會。皆在於面。其中人也。方乘虛時。

白話文:

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 心中懊憹 必發黃之由

陽明病患者,若沒有汗出、小便也不通暢,心中煩躁不安,身體必定會發黃。這說明發黃的原因,都是因為無汗和小便不利造成的。

邪氣入侵陽明經絡,原本應該讓身體發熱、汗水自然流出;若邪氣進入陽明腑臟,也應該出現潮熱、自汗。但若沒有汗出,則邪氣無法外泄,熱氣鬱積在體內。小便不利,則水液無法排出,濕氣停留在內。濕氣鬱結,熱氣不散,瘀熱停留在胃部,無法發泄。

所以心中煩躁不安,就知道患者必然會發黃。黃色是中央脾土的顏色,胃是脾的腑臟,脾是胃的臟器,脾胃以膜相連,彼此相合。胃部實熱鬱積,所以脾臟病變就會呈現黃色。脾臟本性厭惡濕氣,何況濕熱同時鬱結呢?

陽明病患者,臉色通紅,不可使用攻伐的方法治療。若患者發熱且皮膚發黃,小便也不利,說明表邪尚未解除,誤用下法導致黃疸。

「面合赤色」中的「合」,通「通」的意思。陽明病患者面色通紅,表示熱邪在經絡。方氏說「合」是「應」的意思,即臉色應當發紅。但若使用攻伐的方法,會損傷津液,這種說法不正確。應該以「通」的解釋為是。因為陽明經絡位於身體的前方,其脈絡起於鼻樑與額頭交界處。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說:「諸陽之會,皆在於面,其中人也。」治療陽明病應該趁虛時機。

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故熱在陽明之經。皆現於面。所以面色通赤。此時邪方在經。尚未入里。不可攻之。攻之則胃虛邪陷。熱鬱於裡。其所以必發熱色黃者。以小便不利。濕與熱並。鬱蒸於裡故也。若小便利。必不能發黃矣。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此又詳言發黃與不發黃。皆由汗之有無。小便利與不利。以反復互明前義也。然此條又當與太陽中風脈浮動數之末證參看。謂邪氣雖在太陽。誤下則邪陷入里。濕熱即可入胃鬱蒸而發黃。非有陽明太陽之別也。言邪在陽明而發熱汗出。乃其本證。若此者。為熱邪已經隨汗發越於外。

白話文:

如果剛開始用力,或飲食後出汗,毛孔開張,容易受到外邪侵襲,外邪侵犯到面部,就會影響到陽明經脈,因此陽明經脈有熱症都會表現在臉上,導致面色通紅。此時外邪還停留在經脈中,尚未深入內部,不可用藥攻伐它,否則會損傷脾胃,使外邪入侵內部,熱邪鬱積於內,就會出現發熱、面色發黃的症狀。之所以會發黃,是因為小便不暢,濕氣和熱氣一起鬱積在體內。如果小便通暢,就不會發黃。

陽明經病症,發熱出汗的,這是熱邪已經發散出來了,不會發黃。但是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出汗,汗液流到脖子就停止了,小便不暢,口渴想喝水,這是熱邪鬱積在體內,身體一定會發黃,用茵陳蒿湯治療。

這段文字詳細說明了發黃和不發黃的病症,都是因為出汗與否、小便通暢與否而決定的,互相印證前文的意思。但這條內容還應該和太陽中風脈浮動數之末證對照著看,意思是說,雖然外邪在太陽經脈,但如果誤用藥物,外邪就會深入內部,濕熱就會侵入胃部鬱積而發黃,不是因為陽明經和太陽經的區別。說明外邪在陽明經而發熱出汗,是陽明經的本症。如果出現這種情況,說明熱邪已經隨著汗液發散到體外了。

雖或另有他證。然必不能發黃也。若但頭汗出。則陽邪獨盛於上。身無汗。則熱邪不得外泄。劑頸而還者。三陽之經絡皆上至頭。三陰之經絡皆至頸而還。足見邪熱固閉。陰陽離異。營衛不行。腠理不通也。邪熱熾盛而三焦不運。氣化不行。故小便不利。水濕不得下瀉。且胃熱枯燥而渴飲水漿。

則水濕又從上入。其濕蒸鬱熱。瘀蓄在裡。故身必發黃。其濕熱之邪。急宜攘逐。故以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白話文:

雖然可能會有其他證據,但一定不會發黃。如果只是頭部出汗,則陽邪獨盛於上,身體沒有汗,則熱邪無法外泄。汗液從頸部返回,是因為三陽經絡都上至頭部,三陰經絡都到頸部返回。由此可見邪熱固閉,陰陽離異,營衛運行不暢,腠理不通。邪熱熾盛,三焦不運,氣化不通,所以小便不利,水濕無法下瀉。而且胃熱乾燥,渴飲水漿,

這樣水濕又會從上面進入,濕氣蒸鬱熱氣,淤積在裡面,所以身體一定會發黃。其濕熱之邪,急需驅逐,所以用茵陳蒿湯來治療。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茵陳性雖微寒。而能治濕熱黃疸。及傷寒滯熱。通身發黃。小便不利。梔子苦寒。瀉三焦火。除胃熱時疾黃病。通小便。解消渴心煩懊憹。鬱熱結氣。更入血分。大黃苦寒下泄。逐邪熱。通腸胃。三者皆能蠲濕熱。去鬱滯。故為陽明發黃之首劑云。

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此言陽明無汗。而以火劫之。反增火邪。以致小便不利而發黃也。陽明被火。即太陽中風。以火劫汗之屬也。以中風之陽邪被火。是亦兩陽相熏灼也。若能通身得汗。則熱越而不能發黃矣。今云額上微汗。則周身無汗可知。更小便不利。則濕氣又不得下泄。是與上文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之證同。而更增火邪矣。故必濕熱壅滯。鬱蒸而發黃也。

白話文:

這句話的意思是,陽明經沒有出汗,卻用火熱的方法治療,反而加重了火邪,導致小便不暢而發黃。陽明經被火熱侵襲,就像太陽經中風,用火熱的方法逼汗一樣,屬於用火熱來治療風邪的。這樣就會導致風邪和火熱互相燻灼。如果能全身出汗,熱氣就會散發出去,就不會發黃。現在說額頭只微微出汗,說明全身都沒有出汗,而且小便不暢,濕氣又無法排出,這就和之前只出頭汗,身體不出汗,汗液迴流到頸部的症狀一樣,反而加重了火邪。所以必然是濕熱停滯,鬱積在體內,導致發黃。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此言陽明發黃之色。狀與陰黃如煙燻之不同也。傷寒至七八日。邪氣入里已深。身黃如橘子色者。濕熱之邪在胃。獨傷陽分。故發陽黃也。小便不利。則水濕內蓄。邪食壅滯而腹微滿也。以濕熱實於胃。故以茵陳蒿湯主之。

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

發黃本由乎濕熱。此以傷寒而不言無汗。更不曰小便不利。但曰身黃髮熱者。是熱勝於濕。無形之邪鬱蒸而發黃也。故不必茵陳大黃。而以梔子柏皮湯主之。

白話文:

傷寒發病七、八天,身體發黃如同橘子顏色,小便排泄不順暢,腹部微微脹滿,茵陳蒿湯可以治療。

這句話的意思是陽明經脈發黃的顏色,與陰黃經脈如煙燻的顏色不同。傷寒發病到第七、第八天,邪氣深入體內,身體發黃如同橘子顏色,說明濕熱邪氣侵犯胃部,單獨損傷陽氣,因此導致陽明經脈發黃。小便排泄不順暢,則說明水濕停滯體內,邪氣積聚阻塞,導致腹部微微脹滿。由於濕熱停滯在胃部,所以用茵陳蒿湯治療。

傷寒發病導致身體發黃、發熱,可以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身體發黃本質上是由於濕熱導致,這裏提到傷寒卻沒有說無汗,也沒有說小便排泄不順暢,只說身體發黃、發熱,說明熱氣超過濕氣,無形邪氣鬱積蒸騰導致身體發黃。因此不需要使用茵陳和大黃,而用梔子柏皮湯治療。

梔子柏皮湯方

梔子(十五個),甘草(一兩),黃柏(二兩)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溫再服。

梔子苦寒。解見前方。黃柏苦寒。神農本經治五臟腸胃中結熱黃疸。瀉膀胱相火。故用之以瀉熱邪。又恐苦寒傷胃。故以甘草和胃保脾。而為調劑之妙也。

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瘀。留蓄壅滯也。言傷寒鬱熱。與胃中之濕氣。互結濕蒸。如淖澤中之淤泥。水土黏濘而不分也。故成注引經文云。濕熱相交。民多病癉。蓋以濕熱膠固。壅積於胃。故曰瘀熱在裡。身必發黃也。麻黃之用。非熱在裡而反治表也。赤小豆之用。所以利小便也。翹根梓皮。所以解鬱熱也。

白話文:

藥方組成

  • 梔子(十五個)
  • 甘草(一兩)
  • 黃柏(二兩)

製法

  1. 將上述三味藥材放入水中,以四升水煎煮至一升半。
  2. 去除藥渣,分兩次溫服。

方義

梔子性苦寒,解熱之功效已在前文提及。黃柏亦性苦寒,根據《神農本草經》記載,可治療五臟腸胃積熱、黃疸,並能瀉膀胱相火,因此選用它來清熱解毒。但苦寒傷胃,故用甘草和胃保脾,以調和藥性。

適用症狀

本方適用於傷寒瘀熱內在,導致身體發黃的症狀。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則主治此症。

方解

瘀,指的是留蓄壅滯。傷寒鬱熱與胃中濕氣相互糾纏,形成濕蒸,如同泥濘的沼澤,水土交融難以分離。因此古籍中記載「濕熱相交,民多病癉」,是因為濕熱黏滯,壅積於胃所致。所以稱之為「瘀熱在裡」。

麻黃的使用並非針對熱在裡而反治表症。赤小豆則能利小便,翹根梓皮則能解鬱熱。

上文云。無汗而小便不利者。身必發黃。故治黃之法。無如汗之。則濕熱從毛竅而散。利其小便。則濕熱由下竅而泄。故以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赤小豆(一升即今赤豆之小者),連軺(二兩連軺也),杏仁(四十個去皮),生梓白皮(一升),甘草(一兩炙),生薑(二兩切),大棗(十二枚)

白話文:

古籍記載,如果病人沒有汗,小便也不通暢,身體一定會發黃。因此治療黃疸的方子,沒有比發汗更好的方法了。因為濕熱可以透過毛孔散發出去,而利尿則讓濕熱從下竅排出。所以,用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來治療最合適。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的藥方如下: 麻黃(去節,二兩),赤小豆(一升,即現在市面上比較小的赤豆),連軺(二兩),杏仁(去皮,四十個),生梓白皮(一升),甘草(炙,一兩),生薑(切,二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再服。

赤小豆非今一頭紅黑者。古人以黑豆黃豆為大豆。綠豆赤豆白豆䝁豆皆為小豆。以小豆中之赤者。故曰赤小豆。李時珍曰。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藥。稍大而鮮紅淡紅者。並不治病。花似豇豆而小。淡銀褐色。莢長二三寸。比綠豆莢稍大。三青二黃時即收之。可煮可炒。可作粥飯。餛飩餡並佳也。

麻黃。麻黃桂枝杏仁甘草也。皆開鬼門而泄汗。汗泄則肌肉腠理之鬱熱濕邪皆去。減桂枝而不用者。恐助瘀熱也。素問至真要大論云。濕上甚而熱。以汗為故而止。王冰注云。身半以上。濕氣有餘。火氣復郁。郁濕相薄。以苦溫甘辛之藥。解表流汗而祛之是也。赤小豆除濕散熱。

白話文:

藥方

以上八味藥材,用一斗水先煮麻黃,煮至沸騰後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剩下三升,分溫熱兩次服用。

關於赤小豆

赤小豆不是現在市面上常見的一頭紅黑的那種豆子。古人把黑豆和黃豆都稱為大豆,綠豆、赤豆、白豆和䝁豆都算作小豆。赤小豆就是小豆中紅色的那一種。李時珍說,入藥的赤小豆要選擇緊小、顏色深暗的,稍微大一點或顏色鮮紅淡紅的就不具有藥效。它的花朵像豇豆,但比較小,顏色淡銀褐色,豆莢長二三寸,比綠豆莢稍大。在三青二黃時節採收,可以煮、可以炒,做粥飯、餛飩餡都很好。

關於麻黃

麻黃、桂枝、杏仁、甘草都是可以打開鬼門、發汗的藥材。發汗可以將肌肉腠理中的鬱熱濕邪排出體外。方中減去桂枝,是因為擔心會助長瘀熱。

《素問·至真要大論》記載:「濕上甚而熱,以汗為故而止。」王冰注曰:「身半以上,濕氣有餘,火氣復鬱,鬱濕相薄,以苦溫甘辛之藥,解表流汗而祛之是也。」赤小豆可以除濕散熱。

下水腫而利小便。李時珍云。赤小豆。小而色赤。心之谷也。其性下行。通乎小腸。能入陰分。治有形之病。故行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治痢。解酒病寒熱。療癰腫。通乳汁。下胞衣。產難服之。降令太過。津血滲泄。所以令人肌瘦身重也。吹鼻瓜蒂散及闢瘟疫用之。

亦取其通氣除濕散熱耳。梓白皮。性苦寒。能散溫熱之邪。其治黃無所考據。連翹根。陶弘景雲。方藥不用。人無識者。王好古云。能下熱氣。故仲景治傷寒瘀熱用之。李時珍云。潦水乃雨水所積。韓退之詩云。潢潦無根源。朝灌夕已除。蓋謂其無根而易涸。故成氏謂莫味薄不助濕氣而利熱也。

白話文:

身體出現水腫,但小便卻很少。李時珍說,赤小豆,個頭小,顏色紅,是心臟的穀物。它的特性是向下運行,通達小腸,能進入陰分,治療有形的疾病。因此,它可以促進津液運行,利尿,消腫除脹,止吐治痢,解酒病寒熱,治療癰腫,通乳汁,排出胎盤,產婦難產服用它。但如果過度服用,就會導致津液和血液滲漏,讓人身體消瘦,體重增加。[吹鼻瓜蒂散]和預防瘟疫也會使用它。

也是因為它能通氣除濕散熱。梓白皮性味苦寒,能散發溫熱之邪。至於它治療黃疸,沒有考據。連翹根,陶弘景說,方藥中不使用它,人們都不認識它。王好古說,它能下降熱氣,所以仲景用它治療傷寒瘀熱。李時珍說,潦水是雨水積聚形成的。韓退之的詩句說,潢潦沒有根源,早上灌溉,晚上就消失。這是說它沒有根,容易乾涸。所以成氏說,它味道淡薄,不能助長濕氣,反而有利於熱氣。

傷寒脈浮而緩。手足自溫者。是為系在太陰。太陰身當發黃。若小便自利者。不能發黃。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陽明病也。

傷寒脈浮而緩。與太陽下篇大青龍湯第二條相同。然邪在太陽。為傷寒而見中風之脈。則有發熱惡寒之表證。此條不言表證者。以邪不在三陽也。夫緩者。脾之本脈。故在太陽則浮緩為中風。而有發熱惡寒之表證。在太陰則浮緩為傷寒。而無發熱惡寒之表證。此陰陽經絡之分也。

然同曰傷寒脈浮而緩。何以別其為太陽太陰乎。但觀手足自溫。則知通身無熱矣。即所謂無熱惡寒。為發於陰也。況脾主四肢。手足本關足太陰者乎。曰自溫。則又知非少陰厥陰之四肢厥冷矣。非太陰而何。故曰是為系在太陰也。然太陰濕土之邪鬱蒸。當發身黃。若小便利者。

白話文:

傷寒病人的脈搏浮而緩,手腳溫熱,這是屬於太陰病。太陰病通常會出現全身發黃的症狀,但如果小便通暢,就不會發黃。如果病程到了七八天,大便變得乾燥,就屬於陽明病。

其濕氣已從水道而去。故不能發黃也。濕氣已去。至七八日。大便硬者。為太陰復轉陽明。胃實而成可下之症也。此條當細加體認。上半節與太陰篇無異。此以七八日大便反硬。為轉屬陽明。彼以七八日後暴煩下利。為脾家實。一症而各陰陽。一源而分涇渭。病情之變化如此。

故入陽則為陽邪而成陽症。入陰則為陰邪而成陰症矣。寧有一定之可擬哉。

白話文:

濕氣已經從水道排出,所以不會發黃。濕氣已經消退,過了七八天,大便變硬,這是太陰轉為陽明,胃實而可下藥的症狀。這條要仔細體會,上半部分和太陰篇相同。這是指七八天後大便變硬,轉屬陽明。而太陰篇是指七八天後突然發熱腹瀉,是脾胃積實。同樣一種症狀,卻有陰陽之分,同樣的根源,卻分為涇渭分明。病情變化如此多端。

因此,進入陽經則為陽邪而形成陽症,進入陰經則為陰邪而形成陰症。怎麼能用固定的模式去推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