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5)
卷之六 (5)
1. 陽明中寒
陽明病。脈遲。食難用飽。飽則微煩。頭眩。必小便難。欲作谷疸。雖下之。腹滿如故。所以然者。脈遲故也。
脈遲。中寒也。食難用飽。飽則微煩者。胃寒不化。強飽則滿悶而煩也。頭眩者。谷不腐化而濁氣鬱蒸也。必小便難者。寒邪在裡。下焦無火。氣化不行也。食既不化。小便又難。則水穀壅滯。所以欲作谷疸。謂之欲作。蓋將作未作之時也。谷疸者。寒在中焦。胃不能化。脾不能運。
穀食壅滯。中滿發黃也。通評虛實論云。黃疸暴痛。五臟不平。六腑閉塞之所生也。此雖下之。腹滿如故。不為少減者。皆以脈遲而寒邪在裡。所以寒下無效也。陰陽應象論云。寒氣生濁。熱氣生清。又云。濁氣在上。則生䐜脹。若不溫中散寒。徒下無益也。
白話文:
《通評虛實論》中記載,黃疸病伴隨著劇烈疼痛,是五臟失衡,六腑阻塞所致。雖然服用瀉藥,但腹部依然脹滿,沒有減輕,都是因為脈象遲緩,寒邪停留在體內,因此寒性瀉藥無效。 《陰陽應象論》中記載,寒氣會產生濁氣,熱氣會產生清氣。濁氣上升就會導致腹部脹滿。如果不溫暖中焦驅散寒氣,單純地瀉下是沒有用的。
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必大便初硬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若字不必作如字解。若中寒不能食者。言陽明若為寒邪所中而不能食者。即前不能食者為中寒之義也。小便不利者。寒邪在裡。三焦之氣化不行也。濈然汗出。邪入陽明之本證也。手足濈然汗出。則又不同矣。陽明脈解云。四肢者。諸陽之本也。靈樞終始篇云。陽受氣於四末。
太陰陽明論云。四肢皆稟氣於胃。如下文陽明脈遲。有潮熱而手足濈然汗出者。為大便已硬。此胃氣實而手足濈然汗出也。此所謂手足濈然汗出者。以寒邪在胃。欲作固瘕。致四肢不能稟氣於胃。陽氣不達於四肢。衛氣不固。故手足亦濈然而冷汗出也。寒邪固結。中氣不行。
白話文:
陽明病症解析
陽明病,如果患者因寒邪入侵而不能進食,小便不利,手足冒冷汗,這就預示著可能要發展成固瘕。這種情況通常會出現大便先硬後溏的現象。這是因為胃中寒冷,導致水穀無法消化吸收所致。
這裡的「若」字並非“如果”的意思,而是指「假使」。意思是說,陽明病如果受到寒邪的侵襲而不能進食,也就是說前文提到的「不能食」就是因為寒邪入侵導致的。小便不利是因為寒邪停留在體內,三焦的氣化功能受阻。手足冒冷汗是陽明病的典型症狀。
手足冒冷汗與其他陽明病症有所不同。《陽明脈解》中記載,四肢是諸陽之本,而《靈樞·終始篇》中也提到,陽氣受氣於四肢末端。《太陰陽明論》中也說,四肢都受胃氣的滋養。就像後文提到的,陽明脈遲,有潮熱,但手足卻冒冷汗,這是因為大便已經變硬,胃氣實而導致手足冒冷汗。
而這裡提到的手足冒冷汗,是因為寒邪停滯在胃部,想要形成固瘕,導致四肢無法從胃部獲取氣血,陽氣無法到達四肢,衛氣不固,所以手足才會冒冷汗。寒邪阻滯,中氣運化不暢,就形成了這種症狀。
所以欲作固瘕。固瘕者。寒聚腹堅。雖非石瘕腸覃。月令所謂水澤腹堅之意也。初硬後溏者。胃未中寒之時。中州溫暖。尚能堅實。自中寒之後。胃寒無火化之功。三焦無氣化之用。水穀不分。胃氣不得堅實而溏也。故又申明其旨曰。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故也。
辨誤,注家以前人堅固積聚為謬。而曰大便初硬後溏。因成瘕泄。瘕泄。即溏泄也。久而不止。則為固瘕。愚以固瘕二字推之。其為堅凝固結之寒積可知。豈可但以溏泄久而不止為解。況初硬後溏。乃欲作固瘕之徵。非謂已作固瘕。然後初硬後溏也。觀欲作二字。及必字之義。皆逆料之詞。未可竟以為然也。
白話文:
所以想要預防固瘕。固瘕是指寒氣聚積在腹部,使得腹部堅硬。雖然不是石瘕腸覃,但跟月令中所說的水澤腹堅的意思相同。一開始堅硬,之後又軟便,是因為胃還沒受寒的時候,中州溫暖,還能保持堅實。自從受寒之後,胃寒沒有火化之功,三焦也沒有氣化之用,水穀無法分開,胃氣就無法堅實而變得軟便。所以又再說明其道理,說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胃中寒冷,水穀無法辨別的緣故。
辨誤,注家以前人堅固積聚為謬。而說大便一開始堅硬之後又軟便,是因為形成了瘕泄。瘕泄,就是軟便。時間久了還不停止,就變成固瘕。愚以為「固瘕」兩個字推敲起來,是指堅凝固結的寒積,怎麼可以只用軟便久而不止來解釋呢?何況一開始堅硬之後又軟便,是想要形成固瘕的徵兆,不是說已經形成固瘕,然後纔出現一開始堅硬之後又軟便的情況。看「欲作」兩個字,以及「必」字的意義,都是預料、推測的意思,不能完全斷定就是這樣。
陽明病。初欲食。小便反不利。大便自調。其人骨節疼。翕然如有熱狀。奄然發狂。濈然汗出而解者。此水不勝。穀氣與汗共並。脈緊則愈。
初者。陽明本經受病之初也。欲食。非能食也。仲景原云能食為中風。不能食為中寒。曰初欲食者。謂陽明受病之初。寒邪在經。尚未深入。胃氣猶在。故欲食也。胃無邪熱。小便當利。今小便不利。故曰反也。寒邪固閉。三焦不運。氣化不行。故小便反不利也。若陽明熱邪歸里。
大便當硬。今反自調。尤知無裡熱也。骨節疼者。在經之寒邪未解也。翕翕如有熱狀。寒氣衰而陽欲復也。奄然發狂。鬱伏之陽迅發。汗欲出而煩躁如狂也。翕然有熱。奄然發狂。則陽回氣潤。陽蒸陰而為汗。故濈然汗出而寒邪得解也。水不勝。穀氣與汗俱並。未詳其義。或曰水者。
白話文:
陽明病初期,病人想吃東西,但小便反而不順暢,大便卻正常。患者骨節疼痛,身體感覺發熱,突然發狂,大量出汗後病就好了。這說明身體的水分不足,胃氣和汗液同時出現,脈搏緊促則預示病情好轉。
一開始,陽明經脈剛開始生病。病人想吃東西,但並非真的能吃。張仲景曾經說過,能吃是中風,不能吃是中寒。這裡說「初欲食」是指陽明經脈剛剛生病時,寒邪停留在經脈中,還沒有深入,胃氣還存在,所以想吃東西。如果胃部沒有邪熱,小便應該順暢。現在小便不順暢,所以說「反也」。寒邪阻塞經脈,三焦不通,氣化失常,所以小便不順暢。如果陽明熱邪歸於內里,
大便應該堅硬,現在反而很正常,更說明沒有裡熱。骨節疼痛是因為經脈中的寒邪還沒有消散。身體感覺發熱是因為寒氣減弱,陽氣要復甦。突然發狂是鬱積的陽氣迅速發作,汗液要排出,病人煩躁不安,像發狂一樣。身體感覺發熱,突然發狂,說明陽氣回歸,氣血滋潤,陽氣蒸騰陰氣而形成汗液,所以大量出汗,寒邪就消散了。水不勝、穀氣和汗液同時出現,意思不明確。有人說「水」指的是......
津液也。穀氣者。胃氣也。水不勝者。津液不足以作汗也。脈緊則愈者。在太陽則緊為寒邪在表。在陽明則緊為裡氣充實。脈浮為邪氣在經。緊則浮去而裡氣充實也。原其所以然之故。皆由寒邪鬱滯。無陽氣以蒸騰。則津液不得外達而為汗。故曰水不勝也。胃陽之穀氣。既不能蒸津液而為汗。
故穀氣與汗共並而不得發泄也。素問評熱論云。人之所以汗出者。皆生於穀。穀生於精。今邪氣交爭於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卻而精勝也。精勝則當能食而不復熱。復熱者。邪氣也。汗者。精氣也。以此推之。則人身之汗。皆生於胃中之穀氣。精者。津液之謂也。穀生於精者。
白話文:
津液、穀氣、汗液的關係
- 津液是人體的體液,穀氣指的是胃氣,也就是胃的消化能力。
- 如果體內津液不足,就無法形成汗液。
- 脈象緊,可能是因為寒邪在體表,也可能是因為裡氣充實。
- 脈象浮,說明邪氣在經脈中。如果脈象緊又浮,說明邪氣離開經脈,而裡氣充實。
寒邪導致汗液不足
- 這些現象都源於體內寒邪鬱滯,陽氣不足以蒸騰津液,導致津液無法外達形成汗液,這就是「水不勝」的原因。
- 胃陽的穀氣也無法蒸發津液形成汗液,所以穀氣和汗液都無法順利排出體外。
汗液的來源與精氣
- 《素問·評熱論》中說,人體的汗液都源自於穀氣,而穀氣來自於精氣。
- 如果身體被邪氣侵襲,導致出汗,說明邪氣被精氣所克服。
- 精氣充足,就能消化食物,不再發熱。發熱的原因是邪氣,而汗液是精氣。
- 因此,人體的汗液都源於胃中的穀氣,而精氣就是津液。
總結
這段古文強調了人體汗液的產生與體內津液、穀氣、寒邪、精氣等因素密切相關。 汗液不僅是身體排毒的重要方式,也是判斷身體狀況的重要指標。
言津液乃穀氣所化也。穀氣者。胃中之陽氣也。陽氣勝。則能蒸津液而為汗。故為邪卻而精勝。若寒邪勝。陽氣不能蒸津液而為汗。故謂之水不勝也。(穀氣說見太陽上篇火劫第四條)
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所以然者。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本虛。故攻其熱必噦。
不能食。陽明中寒也。攻其熱者。以寒藥治之也。噦。呃逆也。其所以然者。蓋以陽明中寒。胃中虛冷故也。以其人平素胃氣本屬虛寒。而粗工淺智。妄擬為熱。而以寒下之藥攻之。致苦寒傷胃。令胃陽敗絕而成呃逆難治之證也。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
言胃中虛冷而不能食者。胃脘之陽大衰。非但以寒攻熱而致噦也。即以冷水飲之。則噦矣。
白話文:
人體的津液是由食物的精氣轉化而來的。食物的精氣,就是胃裡的陽氣。陽氣旺盛,就能蒸發津液形成汗液,因此能抵禦外邪,精氣充盈。如果寒邪入侵,陽氣無法蒸發津液形成汗液,就稱為水不勝。
陽明病患者,不能吃東西,如果用熱藥治療,就會出現呃逆。這是因為胃中虛寒的緣故。由於患者本身就虛弱,所以用熱藥治療就會導致呃逆。
不能吃東西,是陽明經中寒的表現。用熱藥治療,實際上是用寒藥治療。呃逆,就是打嗝。之所以會出現呃逆,是因為陽明經中寒,胃中虛寒的緣故。患者平時胃氣就虛寒,而醫生缺乏經驗,誤認為是熱症,用寒涼的藥物治療,結果損傷了胃陽,導致胃陽衰竭,出現呃逆,難以治癒。
如果胃中虛寒,不能吃東西,喝水也會打嗝。
意思是,胃中虛寒,不能吃東西,是因為胃部的陽氣嚴重衰竭。不只是用寒藥治療熱症會導致打嗝,即使喝冷水也會引起打嗝。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四逆湯主之。
此與少陰厥陰裡寒外熱同義。若風脈浮而表熱。則浮脈必數。今表雖熱而脈遲。則知陰寒在裡。陰盛格陽於外而表熱也。虛陽在外。故脈浮。陰寒在裡。故脈遲。所以下利清穀。此為真寒假熱。故以四逆湯祛除寒氣。恢復真陽也。若以為表邪而汗之。則殆矣。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咳。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咳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
陽明本經受病。固當自汗出。即從太陽轉入陽明者。亦當濈然汗出矣。此以無汗。故曰反也。其所以無汗者。寒在陽明之經也。小便利者。里無熱邪也。二三日嘔而咳。則知無汗在二三日之前矣。二三日前。即稱陽明病。尤知其為陽明本經自入之邪。非太陽傳經之邪矣。然邪由營衛而入。
白話文:
脈象浮而遲,說明表證熱,裡證寒,並且有清穀瀉痢的症狀。這可以用四逆湯治療。
這種情況和少陰、厥陰經裡寒外熱的症狀相同。如果脈象浮而表證熱,脈浮就應該數,但現在表證熱而脈卻遲,說明陰寒在裡。陰寒盛,陽氣被阻於外而導致表證熱。虛陽在外,所以脈浮;陰寒在裡,所以脈遲。因此會有清穀瀉痢的症狀,這是真寒假熱的表現。所以要使用四逆湯祛除寒氣,恢復真陽。如果誤以為是表邪而使用發汗的方法,就會很危險。
陽明病,反常地沒有汗,反而出現小便頻繁,並且在兩三天內出現嘔吐和咳嗽,四肢厥冷,必然會頭痛。如果沒有咳嗽、嘔吐,四肢也不厥冷,頭就不會痛。
陽明本經受病,本來應該自汗。即使是從太陽經轉入陽明的,也應該出汗。現在沒有汗,所以說反常。沒有汗的原因是寒邪在陽明經裡。小便頻繁,說明裡證沒有熱邪。兩三天出現嘔吐和咳嗽,說明在兩三天前就已經沒有汗了。兩三天前,就是陽明病的初期,這就更說明是陽明本經本身受邪,不是太陽經傳來的邪氣。雖然邪氣是從營衛二氣進入的。
必假道於太陽而入。所以無汗也。一日無汗而小便利。至二三日嘔咳手足厥者。寒邪入里也。嘔者。寒邪深入而犯胃也。咳者。有聲無痰之稱。陰盛迫陽於上。肺氣上逆而咳也。四肢為諸陽之本。太陰陽明論云。四肢皆稟氣於胃。寒邪入胃。則陽氣不充於四肢。致陰陽不相順接而厥也。
嘔咳而厥。則陰邪縱肆。格陽於上。故虛火上浮而必苦頭痛也。若不嘔不咳不厥。則無陰盛格陽之病。故頭亦不痛也。
辨誤,此條與陽明中風之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之條。一寒一熱。恰相對待。蓋示人以辨證之法也。奈何注家以為無汗嘔咳。手足厥者。得之寒因而邪熱深也。不知厥陰條內之厥者必熱。前熱者後必厥。因是陰陽相半之經。故有厥深熱亦深。
白話文:
人體必須藉由太陽的陽氣才能進入體內,所以不會流汗。如果一天沒有流汗,卻有小便,到了二、三天出現嘔吐、咳嗽、手腳冰冷的情況,就是寒邪入侵體內了。嘔吐是因為寒邪深入侵犯胃部。咳嗽是有聲音但沒有痰,是因為陰寒盛極逼迫陽氣上浮,肺氣逆流而引起的。四肢是所有陽氣的根本,《太陰陽明論》說:「四肢都從胃部吸取陽氣。」寒邪侵入胃部,陽氣就不足以供應四肢,導致陰陽失衡而出現手腳冰冷。
嘔吐、咳嗽、手腳冰冷,就代表陰邪肆虐,阻擋陽氣上行,因此虛火上浮,必然會感到頭痛。如果沒有嘔吐、咳嗽、手腳冰冷,就沒有陰寒盛極阻擋陽氣的病症,頭部也不會疼痛。
這段文字與陽明經中風,只頭昏眼花不畏寒,所以能吃東西卻咳嗽,此人一定會咽喉疼痛,但如果沒有咳嗽就不會咽喉疼痛的描述,一寒一熱,正好互相對應。這是告訴人們辨別病症的方法。為什麼註解者會認為沒有流汗、嘔吐、咳嗽、手腳冰冷,是得了寒症,而且寒邪深入體內化為熱邪?他們不知道厥陰經中提到的手腳冰冷一定是因為熱邪,先有熱邪,之後才會出現手腳冰冷。這條經文是陰陽互補的理論,所以有寒邪深入,熱邪也會深入。
厥微熱亦微之論。所以又云反發其汗者。必有口傷爛赤之患。此條雖屬陽明。實陽明中寒之證。並無熱邪在裡。豈可亦作此論。且又云若不咳不嘔不厥而小便利者。邪熱必順水道而出。竊恐既有邪熱在裡。小便未必順利。即使能利。邪熱亦未必肯從小便而出。若曰不從汗少。
偏從水道而出。吾不信也。成氏以傷寒寒邪內攻立論。方氏以寒勝為解。當亦不甚相遠也。
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邪在陽明。於法當多自汗。今反無汗。而身如蟲行皮中狀者。皆由寒邪鬱於肌腠之間。不得發泄故也。此無他。不過因元氣素虛。無陽氣以鼓泄其陰液以為汗。使邪氣欲出而不得之所致也。
白話文:
微熱症狀輕微,卻又說要發汗,這就必須考慮口舌潰爛的可能性。雖然這個病症屬於陽明經,但實際上是陽明經中寒證,並無熱邪在體內,怎麼能用這種論法呢?而且還說如果沒有咳嗽、嘔吐、昏厥,但小便通暢的話,邪熱就一定會順著水道排出。我擔心的是,如果體內真的有邪熱,小便未必能順利排出,即使能排出,邪熱也不一定會從小便排出。如果說不從汗少,反而從水道排出,我可不相信。成氏以傷寒寒邪內攻來論證,方氏則用寒勝來解釋,兩者應該相差不大。
陽明病通常會出汗,但反倒沒有汗,而且身體像蟲子在皮下爬行一樣,這是因為久虛導致的。
邪氣在陽明經,按理應該會自汗,現在反而沒有汗,而且身體像蟲子在皮下爬行一樣,都是因為寒邪鬱積在肌膚之間,無法發泄造成的。這也沒有什麼,只是因為元氣本來就虛弱,沒有陽氣來鼓動陰液形成汗液,導致邪氣想要排出卻無路可走。
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
此所以辨太陽陽明之疑似也。食谷欲嘔。似乎陽明中寒之不能食。故曰屬陽明也。胃寒不納。故以吳茱萸湯溫胃。若得湯反劇者。非胃寒也。仍是太陽之表邪在胸而嘔。猶未入胃。故為屬上焦也。婁氏謂得湯反劇者。火也。當用生薑黃連治之。其意因得熱反劇。故以苦寒為治。
而加生薑止嘔。不知仍是太陽嘔逆。尚屬表邪。仲景雖未立方。若發熱無汗。尚未發表。外邪將次入胃而嘔者。邪猶在胸。當以梔子豉湯湧之。庶幾近似。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吃東西就想吐,這屬於陽明經的病症。吳茱萸湯可以治療這種情況。如果喝了藥反而更嚴重,這就屬於上焦的病症。
說明
這段文字解釋瞭如何區分太陽經和陽明經引起的類似症狀。吃東西就想吐,看似是陽明經中寒導致無法進食,所以稱為「屬陽明也」。由於胃寒無法容納食物,因此用吳茱萸湯溫暖胃部。
如果喝了藥之後病情反而加重,就不是胃寒的問題,而是太陽經的表邪停留於胸部,導致嘔吐,尚未進入胃部,所以稱為「屬上焦也」。婁氏認為喝了藥後病情加重是因為體內有火,應該用生薑黃連續治療。他的想法是,由於體內有熱才導致喝藥後病情加重,因此用苦寒藥物治療。
同時加入生薑止嘔。然而,這仍然是太陽經引起的嘔吐,屬於表邪。仲景雖然沒有制定特定的方劑,但如果病人發熱無汗,尚未發表,外邪將要進入胃部而導致嘔吐,邪氣仍然停留在胸部,可以用梔子豉湯將其逼出。這樣做或許與實際情況比較接近。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洗),人參(三兩),生薑(六兩),大棗(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吳茱萸一升。當是一合。即今之二勺半。人參三兩。當是一兩。即宋之二錢七分。生薑六兩。當是二兩。即宋之五錢余。大棗當是四五枚。水七升。亦當是三升。觀小承氣湯止用水四升。調胃承氣只用水三升。此方以辛熱補劑。而用之於表裡疑似之間。豈反過之。大約出之後人之手。非仲景本來升合分兩。學者當因時酌用。銖兩升合法見卷首。
白話文:
吳茱萸湯方
藥方:
- 吳茱萸(一升,洗淨)
- 人參(三兩)
- 生薑(六兩)
- 大棗(十二枚)
用法:
- 將以上四味藥材放入水中(七升),煮至剩下二升。
- 去除藥渣,溫熱後服用,每次七合。
- 每日服用三次。
注釋:
- 一升吳茱萸約等於今之二勺半。
- 三兩人參約等於宋代之二錢七分。
- 六兩生薑約等於宋代之五錢餘。
- 大棗約等於四五枚。
- 七升水約等於三升。
考證:
- 觀察小承氣湯僅用四升水,調胃承氣湯也只用三升水。
- 吳茱萸湯方使用辛熱補劑,卻用於表裡疑似之間,似乎過於偏於溫補。
- 推測此方可能為後人所改,而非仲景原本的劑量。
- 學者應根據實際情況,酌情調整藥量。
- 詳細的重量和容量換算請見卷首。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脈遲。陽明中寒之脈也。表邪未解。當惡寒而無汗。今雖汗出而不惡寒者。是邪氣已入陽明之裡。然終是脈遲。為陰寒邪氣。脾胃以膜相連。故有其身必重。短氣腹滿之太陰兼症也。邪實中焦。所以腹滿身重。滿則胃中填脹。故短氣而喘也。既汗出不惡寒而又潮熱。乃外證欲解。
白話文:
陽明病,脈象遲緩。雖然患者出汗但並不惡寒,這表示病邪已經深入陽明經的裡層,但由於脈象仍然遲緩,說明體內仍然存在著陰寒邪氣。因為脾胃是相連的,所以患者會有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腹脹等太陰病的症狀。
邪氣積聚在中焦,因此才會腹脹、身體沉重。胃中填滿脹氣,所以才會呼吸短促、喘不過氣。患者既出汗也不惡寒,還伴隨潮熱,說明外感症狀已經快要消退。
治療方法
- 如果患者手腳出汗,而且大便已經變硬,說明已經出現便祕,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
- 如果患者出汗多,並且伴有輕微發熱和惡寒,說明外感症狀還沒有完全消退,熱象不潮,還不能使用大承氣湯。
- 如果患者腹脹、不通,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溫和胃氣,不要過度瀉下。
邪已入胃。可以攻裡之候也。然四肢皆稟氣於胃。胃氣實則手足濈濈然汗出。此為大便已硬。然後可以大承氣湯主之。若其人汗多微發熱而惡寒者。則又不然。汗多則知邪氣已在陽明。發微熱惡寒。則又知太陽之表症未罷。故曰外未解也。凡邪實於胃。至申酉陽明氣旺之時。
必發潮熱。若其熱不潮。則陽明裡邪未實。大便猶未硬也。故未可與承氣湯。然雖未可下。若腹大滿不通者。不得已而欲下之。可與小承氣湯。微和其胃氣。勿令大泄下。何也。終以脈遲之故。胃中無大實熱。所以不可大下也。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厚朴(四兩炙去皮),枳實(五枚),芒硝(三合)
白話文:
邪氣已經入侵胃部,可以考慮攻克裡面的病邪。但是四肢都是由胃氣滋養,如果胃氣充盈,手腳就會發出汗,這說明大便已經硬了,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但是如果患者出汗多、輕微發熱並且怕冷,則不能用大承氣湯。出汗多說明邪氣已經入侵陽明經,而輕微發熱怕冷則說明太陽經表面的病症尚未解除,所以說外邪還沒有完全排除。如果邪氣積聚在胃部,到了申酉時分陽明氣旺的時候,必然會出現潮熱。如果沒有潮熱,說明陽明經裡面的病邪還沒有積聚,大便也沒有硬,所以不能用大承氣湯。但是,即使不能用大承氣湯,如果腹部脹滿不通,不得已要通便,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一下胃氣,不要過度瀉下。這是因為脈象遲緩,說明胃中沒有大量的實熱,所以不能大量瀉下。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一兩沸。分溫再服。得下余勿服。
熱邪歸胃。邪氣依附於宿食粕滓而鬱蒸煎迫。致胃中之津液枯竭。故發潮熱而大便硬也。若不以大承氣湯下之。必致熱邪敗胃。譫語狂亂。循衣摸床等變而至不救。故必鹹寒苦泄之藥。逐使下出。則熱邪隨宿垢而泄。猶釜底抽薪。薪去則火亦隨薪而出矣。然非必宿垢滿實而泄之也。
胃中之熱邪盛者。亦在所必用。古人所謂用之以逐熱邪。非下糟粕也。其制以苦寒下泄之大黃為君。鹹寒軟堅下走之芒硝為臣。又以辛溫下氣之厚朴為佐。破氣泄滿之枳實為使。而後可以攻堅瀉熱也。若脈弱氣餒。熱邪不甚者。未可輕用也。
白話文:
方劑
上四味(指厚朴、枳實、大黃、芒硝),以水一斗(約10升),先煮厚朴、枳實二物取五升(約5升),去渣滓(濾掉藥渣),再加入大黃,煮取二升(約2升),去渣滓,最後加入芒硝,用微火煮沸一兩沸(微煮一下),分溫(分開裝成溫熱的)再服。若已瀉下餘物,則停止服用。
藥理
熱邪(熱毒)侵入胃部,依附於宿食糟粕(積存在胃中的食物殘渣)而鬱積蒸悶煎熬,導致胃中津液枯竭,因此出現潮熱(反覆發熱)和大便乾燥的症狀。若不以大承氣湯(此方劑名)瀉下,熱邪必將損害胃氣,進而出現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躁動不安、抓牀摸衣等症狀,最終危及生命。因此,必須使用鹹寒苦泄之藥(指大承氣湯中的芒硝、大黃等),將熱邪隨宿垢(食物殘渣)一起排出體外,就像釜底抽薪(從鍋底抽出柴火),柴火去除,火勢也會隨之熄滅。然而,並非一定要等到宿垢積滿才需要瀉下。
胃中熱邪盛者(熱毒很嚴重),必須使用大承氣湯。古人所說用此方逐熱邪,並非只是為了瀉下糟粕。其組方以苦寒下泄之大黃為君藥(主藥),鹹寒軟堅下走之芒硝為臣藥(輔助藥),又以辛溫下氣之厚朴為佐藥(佐助藥),破氣泄滿之枳實為使藥(引導藥),以此攻堅瀉熱(攻破積熱,瀉除熱毒)。若病人脈象虛弱,精神萎靡,熱邪不甚(熱毒不嚴重),不可輕易使用大承氣湯。
辨誤,成氏謂承。順也。邪氣入胃。胃氣鬱滯。糟粕秘結。壅而為實。是正氣不得舒順也。以湯盪滌。使塞者利而閉者通。正氣得以舒順。故曰承氣也。愚謂此解猶未足以發仲景立方之義。謂之承氣者。蓋承其邪盛氣實。而以鹹寒苦泄。盪滌攻下之也。但熱實氣盛者可用。無實熱而正氣虛餒者。
不可攻也。若胃氣已敗。正氣將絕。雖力攻之。亦不得下矣。此無氣可承之故也。即內經亢則害。承乃制之義。謂熱邪亢害。而以鹹寒苦泄承製之。非舒順其正氣之謂也。觀太陽陽明脾約之治。以無大實熱。但胃中津液枯燥。故僅以小承氣及麻仁丸和潤其胃燥。不令大泄下。
白話文:
成氏認為「承氣」指的是順暢,邪氣入侵胃部,導致胃氣鬱結,糟粕積聚,阻塞而形成實證,這是正氣無法舒展順暢的表現。用湯藥來滌盪,使阻塞的暢通,閉塞的打開,正氣就能夠舒展順暢,所以稱為「承氣」。但我認為這種解釋還不足以說明仲景立方的本意。「承氣」的真正含義,是承接邪氣盛實,用鹹寒苦泄的藥性,盪滌攻下邪氣。但只有熱實氣盛的病症才能使用,若沒有實熱,正氣虛弱,則不可攻下。如果胃氣已敗,正氣將要消失,即使強行攻下,也無效,因為沒有氣可承接。就像《內經》中所說「亢則害,承乃制之」,意指熱邪亢盛,用鹹寒苦泄來制伏它,而不是讓正氣舒展順暢。觀察太陽、陽明、脾約的治療方法,它們沒有明顯的實熱,只是胃中津液乾燥,因此只用小承氣湯和麻仁丸來潤澤胃燥,而不至於過度攻下。
則曉然矣。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既名之曰小當是二兩漢之二兩即宋之五錢外分二次服耳),厚朴(二兩當是一兩),枳實(三枚)
以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二服。初服湯當更衣。不爾者盡飲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小承氣者。即大承氣而小其制也。大邪大熱之實於胃者。以大承氣湯下之。邪熱輕者。及無大熱。但胃中津液乾燥而大便難者。以小承氣微利之。以和其胃氣。胃和則止。非大攻大下之駃劑也。以無大堅實。故於大承氣中去芒硝。又以邪氣未大結滿。故減厚朴枳實也。創法立方。
惟量其緩急輕重而增損之。使無太過不及。適中病情已耳。若不量虛實。不揆輕重。不及則不能祛除邪氣。太過則大傷元氣矣。臨證審之。
白話文:
小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因稱為小承氣湯,應為二兩,漢代的二兩等於宋代的五錢,分兩次服用),厚朴(二兩,應為一兩),枳實(三枚)
以上三味,用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分溫兩次服用。初服湯藥後應更衣,否則盡飲之。若已更衣者則勿服之。
小承氣湯,是大承氣湯的簡化版本。對於胃中積存著大量邪熱者,用大承氣湯瀉下。對於邪熱較輕者,或無明顯發熱,僅胃中津液乾燥而便祕者,可用小承氣湯微利之,以調和胃氣。胃氣調和則疾病自然止息。此方並非猛烈攻下之劑,因無堅實積滯,故去掉了大承氣湯中的芒硝。又因邪氣尚未嚴重結聚,故減去了厚朴和枳實的用量。這是創立此方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