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2)

1. 陽明上中下三篇綱領

問曰。病有太陽陽明。有正陽陽明。有少陽陽明。何謂也。答曰。太陽陽明者。脾約是也。正陽陽明者。胃家實是也。少陽陽明者。發汗利小便已。胃中燥煩實。大便難是也。

此又設問以明邪入陽明之證治。各有不同。有太陽之邪。初入陽明境界。仍當用太陽治表之法者。如用桂枝湯麻黃湯及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者是也。有邪雖深入陽明。太陽症猶未罷而不可下者。有邪在太陽。誤汗吐下。更利其小便。致胃中亡津液而乾燥。大便難而為脾約者。

白話文:

問: 病有太陽陽明、正陽陽明、少陽陽明,這三種分別是什麼意思呢?

答:

  • 太陽陽明: 指脾臟收縮,也就是俗稱的「脾約」。
  • 正陽陽明: 指胃氣實滿,也就是俗稱的「胃家實」。
  • 少陽陽明: 指發汗利尿已經奏效,但胃中乾燥煩躁,大便難解。

解釋:

這段文字設問以說明邪氣入侵陽明經的症狀和治療方法,不同的情況需要不同的治療。

  • 太陽之邪初入陽明: 仍然要使用治療太陽經表證的方法,例如使用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桂枝加葛根湯等等。
  • 邪氣深入陽明,但太陽經症狀尚未消失: 這種情況不適合使用瀉下之法。
  • 邪氣仍在太陽經,卻誤用汗吐下法: 這種情況會導致小便過多,胃中津液流失,造成乾燥、大便困難,進而形成脾約。

是為太陽陽明。有邪入陽明之裡。既無太陽未罷之證。又無傳入少陽之兼證。乃陽明中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而為胃實攻下之證者。是謂正陽陽明。有陽明之邪。或太陽之邪傳入少陽。但見少陽一症。便不可汗吐下。止以小柴胡湯和之者。有邪氣既在少陽。因誤發其汗。

利其小便。令胃中津液乾燥煩實。乃邪氣復歸陽明而大便難者。皆謂之少陽陽明。此三節乃陽明三篇之綱領。今即以此三節。分置三篇之前。以三節之所屬。分隸其下。以便檢閱。其解各見本條之下。

白話文:

這就是太陽陽明病症。邪氣入侵陽明經脈,既沒有太陽經脈未痊癒的症狀,也沒有傳入少陽經脈的併發症,說明是陽明經脈的中土受邪,萬物歸於此,無處可傳,表現為胃實症,需要攻下治療。這就是正陽陽明。陽明經脈受邪,或是太陽經脈的邪氣傳入少陽經脈,只見少陽經脈的症狀,就不可使用汗、吐、下法治療,只能用小柴胡湯調和。如果邪氣已在少陽經脈,誤用發汗法,利尿排泄,導致胃中津液乾燥煩躁,邪氣又返回陽明經脈,導致大便困難,則稱為少陽陽明。這三節是陽明篇三個部分的綱領,現在就把這三節放在三篇之前,以三節所屬的內容,分列在各篇之下,方便檢閱。其解說分別見於本條之下。

2. 陽明風寒辨證

陽明病。能食者為中風。不能食者為中寒。

能食為中風者。風性雖溫而客熱不能殺穀。然合胃熱。則能消穀善飢。故能食也。不能食為中寒者。寒邪在胃。則不化不納。故不能食也。前太陽以營衛分風寒。此以能食不能食為辨者。何也。豈陽明本經自受之邪。不由營衛乎。曰。非也。前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非營衛而何。

且有陽明病而用麻黃湯桂枝湯者。非由營衛而入乎。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篇云。諸陽之會。皆在於面。方乘虛時及新用力。若飲食汗出。腠理開而中於邪。中於面則下陽明。中於項則下太陽。中於頰則下少陽。陽明居身之前。雖主肌肉。亦必待腠理開而中於邪。邪氣由外而入。

白話文:

陽明病的病人,如果能吃東西,就是中風;如果不能吃東西,就是中寒。

能吃東西的中風,雖然風的性質溫和,但外來的熱邪無法消滅穀物,然而與胃裡的熱氣結合,反而能消化穀物,讓患者感到飢餓,因此能吃東西。不能吃東西的中寒,是因為寒邪停留在胃部,導致胃部無法消化吸收食物,因此不能吃東西。

前太陽以營衛之氣來區分風寒,而陽明病是以能吃或不能吃來判斷,這是為什麼呢?難道陽明經本身就受邪氣影響,不經過營衛之氣嗎?不是的。如果病患在發病的第一天,沒有發熱卻感到惡寒,這不就證明是營衛之氣受影響了嗎?

而且有些陽明病的患者,會使用麻黃湯或桂枝湯治療,這也證明邪氣是通過營衛之氣進入體內的。靈樞經邪氣臟腑病形篇中說,所有陽經都匯聚於面部。當人體虛弱或剛進行勞作時,如果飲食過量、汗出過多,毛孔就會打開,讓邪氣入侵。邪氣入侵面部就會影響陽明經,入侵頸部就會影響太陽經,入侵面頰就會影響少陽經。陽明經位於身體的前方,雖然主宰肌肉,但也需要毛孔打開才能讓邪氣入侵。邪氣都是從體外進入的。

安得不由營衛乎。然仲景不以營衛立辨。而以能食不以食為別者。因太陽居身之表。為最外一層。脈證疑似。表裡參錯。千蹊萬徑。變幻無窮。最難察識。非營衛無以為辨。故不得已而用之。至邪入陽明。內關胃氣。即以能食不能食證之。風寒判然。何等明白。何等顯易。一言破惑。

智愚盡曉。何快如之。又何必喋喋於極難辨別之營衛乎。此仲景立法之所以妙也。

辨誤,此條本所以別陽明本經自感之風寒。而條辨謂是太陽傳來之辨驗。非陽明自中而然也。不知太陽有經。陽明亦有經。若果自太陽傳來。則仲景已有明訓曰。太陽得病時。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又曰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又曰傷寒轉系陽明者。

白話文:

這段文字是對張仲景治療傷寒的理論進行解釋。文中指出,張仲景在辨別疾病的時候,更注重病人能不能吃飯,而不是一味地依靠營衛來分辨,因為營衛的辨證在一些複雜的情況下很難準確把握。

而陽明經本身也能感受風寒,並非一定是太陽經傳來的,這一點需要區分清楚。

補充說明

營衛是指人體的氣血運行系統,包括營氣和衛氣。營氣循行於脈絡,營養全身;衛氣行於肌膚之間,抵禦外邪。

太陽經是指人體經絡系統中的十二正經之一,其循行路線從足趾到頭頂。

陽明經是指人體經絡系統中的十二正經之一,其循行路線從頭面部到足趾。

這段文字是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中的一部分,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理解中醫辨證論治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其人濈然汗出也。觀此條之語氣。以能食不能食辨別風寒。猶為初症。豈非陽明經之自感乎。至於中風中寒之稱。方氏又謂中寒即傷寒之互詞。中傷二字之於風寒。亦從來之通稱。通篇雖無傷風一說。然以中寒論之。則中風得稱傷風。亦可推也。此說雖近似有理。然仲景立法垂訓。

寧肯模糊籠統。使後人於暗中摸影邪。愚考之論中。自太陽篇中至三陰諸證。凡寒邪為病。無不稱傷寒者。此條為陽明綱領。獨有中寒二字。已自不同。後節條目中。更有陽明病若中寒不能食。及陽明病不能食。攻其熱必噦。胃中虛冷故也。陽明脈遲。食難用飽。諸證。皆陽明中寒也。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是討論陽明經中寒的症狀和診斷方法。作者認為,陽明經中寒的典型表現是突然冒汗、食慾不振,並且身體會感受到寒氣。與其他寒邪引起的疾病不同,陽明經中寒的特點是「中寒」而非「傷寒」,這是因為陽明經是負責消化吸收的,中寒會影響胃腸功能。作者還引用了其他症狀來佐證陽明經中寒的判斷,例如脈搏遲緩、進食困難等等。

總而言之,這段文字闡述了陽明經中寒的病理和症狀,強調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蓋傷則邪入猶淺。中則邪入較深。所以即能傷犯胃氣而不能食也。試觀太陽誤治。乘虛陷入。不痞結於胸中。即入里而傷胃。何況陽明本經受邪。入胃尤為易便。故有得之一日。不發熱而惡寒。二日惡寒自罷。即便汗出而惡熱。從可推矣。蓋風之中人也。僅傷於衛。寒之傷人也。

已傷其營。俱為在表之邪而已。至失治誤治。方得入里。若寒邪之中。氣已達內。非復風邪之中人可比。是以六經條下。風必稱中者。風本陽邪。性溫而緩。必待中而後能傷衛。若傷風。不過鼻塞聲重咳嚏而已。豈得與傷寒並峙乎。寒本陰邪。其性鋒銳。傷之則透衛入營。中之則內犯胃氣而不能食矣。

白話文:

即使已經傷及營氣,也只是邪氣停留在體表。只有在失治或誤治的情況下,邪氣才會深入體內。若寒邪入侵體內,氣機已達內部,這與單純的風邪入侵不可同日而語。因此,六經病症中,風邪入侵時,要稱為“中風”,因為風邪屬於陽邪,性溫而緩,必須深入體內才能傷及衛氣。若僅是傷風,不過是鼻塞、聲音沉重、咳嗽打噴嚏而已,哪裡能與傷寒並論呢?寒邪屬於陰邪,其性鋒利,入侵時能穿透衛氣直達營氣,深入體內時,則會侵犯胃氣,導致患者無法進食。

至三陰證中。仲景雖不言中。而太陰之嘔吐自利。腹滿而痛。少陰脈沉足冷。吐利煩躁。身蜷四逆。厥陰之嘔吐涎沫。下利清穀。以至囊縮等證。豈非後人之所謂直中乎。然則中傷二字。方氏既有箭中刀傷之喻。而又謂之通稱之互詞。然歟否歟。

白話文:

在三陰證中,仲景雖然沒有明言“中”,但太陰證的嘔吐、自利、腹滿痛、少陰脈沉、足冷、吐利煩躁、身蜷四逆,以及厥陰證的嘔吐涎沫、下利清穀、甚至囊縮等症狀,難道不是後人所稱的“直中”嗎?

那麼,“中傷”二字,方氏既有箭中、刀傷的比喻,又說它是“通稱之互詞”,究竟是真是假呢?

3. 陽明中風

陽明病。脈遲。汗出多。微惡寒者。表未解也。可發汗。宜桂枝。

邪在太陽。則以浮緩為中風。陽明已在肌肉之分。與太陽稍異。故不曰緩而曰遲。所謂遲者。非寒脈之遲。乃緩脈之變稱也。又非中寒之陽明脈遲也。若陽明脈遲。即不能食矣。下文陽明中風者皆能食。但此條以風邪在太陽之表。仍是風傷衛分。故不言能食而亦以桂枝湯主之也。

汗出多者。太陽中風。已是陰弱而汗自出矣。而陽明證又法當多汗。二證兼併。故汗出多也。太陽中風本惡寒。邪入陽明。當不惡寒而反惡熱矣。今風邪尚在太陽衛分。故仍惡寒。但邪氣已屬陽明。故雖惡寒而亦微也。然汗出已多。邪氣當解而不惡寒矣。以汗多而仍惡寒。是以知太陽之表證尚未解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陽明病,脈象遲緩,出汗很多,而且稍微有點惡寒,表示表證還沒有完全解除。這種情況可以發汗治療,可以用桂枝湯。

邪氣在太陽經的時候,脈象表現為浮緩,稱為中風。陽明經已經深入肌肉層,與太陽經略有不同,所以不稱為「緩」而稱為「遲」。所謂的「遲」,不是寒脈的遲緩,而是緩脈的另一種表現形式。也不是因為寒邪導致的陽明經遲脈。如果陽明經真的遲脈,病人就會吃不下東西。下文提到的陽明中風,都是能吃飯的。但這條文中,因為風邪還停留在太陽經的表層,依然是風邪侵犯了衛分,所以沒有提到病人是否能吃飯,也依然用桂枝湯治療。

病人出汗很多,是因為太陽經中風,已經導致身體陰氣虛弱,汗水自然流出。而陽明病的症狀本來就應該出汗多。這兩個證狀合併在一起,所以出汗就更多了。太陽經中風原本是惡寒,但邪氣進入陽明經後,應該不再惡寒,反而會惡熱。現在風邪還停留在太陽經的衛分,所以病人仍然惡寒,但是邪氣已經屬於陽明經了,所以惡寒的程度比較輕微。不過,病人已經出汗很多,邪氣應該要解開,不再惡寒了。因為出汗很多,但仍然惡寒,所以可以知道太陽經的表證還沒有解除。

故云可發汗。宜桂枝湯。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舊注云。𠘧𠘧。伸頸之貌。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此成氏之說也。夫項背已強縮而不得伸。又安能伸頸搖身而行乎。𠘧𠘧。按字義本屬象形。言鳥之短羽者。飛則𠘧𠘧然。所以形容病人之頸項俱病。俯首不能自如之貌。蓋因太陽之經。自頭而行於背。故項強。

陽明之經。自面而行於身之前。故頸病。靈樞脈經篇云。足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足陽明之脈。旁約太陽。循頤後。出大迎。循頰車。過客主人。循髮際。其支者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以二經並皆受邪。故頸項皆病。所以不得引伸而𠘧𠘧然也。

白話文:

故云可發汗。宜桂枝湯。

所以說可以發汗,應該服用桂枝湯。

太陽病。項背強。𠘧𠘧。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頸項後背僵硬,頭頸僵硬難以轉動,反覆出汗且怕風者,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治療。

舊注云。𠘧𠘧。伸頸之貌。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此成氏之說也。夫項背已強縮而不得伸。又安能伸頸搖身而行乎。𠘧𠘧。按字義本屬象形。言鳥之短羽者。飛則𠘧𠘧然。所以形容病人之頸項俱病。俯首不能自如之貌。蓋因太陽之經。自頭而行於背。故項強。

古籍註解說:「𠘧𠘧」指的是伸頸的樣子,病人行動時會伸長脖子搖擺身體。頸項後背僵硬的人行動時就會像這樣。這是成氏的說法。但是,頸項後背已經僵硬縮短無法伸展,怎麼可能還能夠伸長脖子搖擺身體呢?「𠘧𠘧」這個字原本是象形字,指的是鳥類短小的羽毛,飛翔時會「𠘧𠘧」的樣子。所以用這個字來形容病人頸項都生病,低頭無法自如的樣子。這是因為太陽經脈從頭部經行到背部,所以頸項會僵硬。

陽明之經。自面而行於身之前。故頸病。靈樞脈經篇雲。足太陽之脈。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挾脊抵腰中。足陽明之脈。旁約太陽。循頤後。出大迎。循頰車。過客主人。循髮際。其支者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以二經並皆受邪。故頸項皆病。所以不得引伸而𠘧𠘧然也。

陽明經脈從面部經行到身體前方,所以會導致頸部生病。靈樞脈經篇說,足太陽經脈直行從頭頂進入絡於腦部,再從腦部出來分佈到頸項,沿著脊柱到達腰部。足陽明經脈則與足太陽經脈並行,沿著下顎後方,經過大迎穴、頰車穴、客主人穴,沿著髮際走行。足陽明經脈的支脈則從人迎穴向下走行,沿著喉嚨進入鎖骨上窩。由於這兩條經脈都受到邪氣侵襲,所以才會導致頸項都生病,因此無法伸展而出現「𠘧𠘧」的樣子。

此條與陽明傷寒之𠘧𠘧無汗惡風者。互相對待。彼以太陽寒邪初入陽明。其無汗惡風之太陽表證仍在。故以有麻黃之葛根湯主之。此以太陽風邪初入陽明。其汗出惡風之太陽表證仍在。故以桂枝加葛根湯主之。蓋無汗惡風及汗出惡風。皆太陽中風傷寒之見證。惟𠘧𠘧為頸病。

故屬陽明。以太陽證多。陽明證少。故仍謂之太陽病。而各以傷寒之麻黃。中風之桂枝為主治。而加入葛根以解陽明初入之邪也。夫陽明本多汗。太陽中風亦自汗出。此以太陽中風傳入陽明。本當汗出而謂之反者。非陽明中風。不應汗出而曰反也。蓋因陽明傷寒條下。有𠘧𠘧無汗惡風。

白話文:

這條與陽明傷寒中的「項強無汗惡風」一症,互相對照。那條說,太陽寒邪初入陽明,其無汗惡風的太陽表證仍在,故以含有麻黃的葛根湯來治療。這條則說,太陽風邪初入陽明,其汗出惡風的太陽表證仍在,故以桂枝加葛根湯來治療。

總之,無論無汗惡風或汗出惡風,都是太陽中風傷寒的表現。只是「項強」屬於頸部病症,所以歸屬陽明。因為太陽證多,陽明證少,因此仍然稱之為太陽病,但分別以傷寒的麻黃和中風的桂枝作為主治藥物,並加入葛根來解陽明初入的邪氣。

陽明本就容易出汗,太陽中風也會自汗,而這條所說的是太陽中風傳入陽明,本該汗出卻反而是無汗,這就與陽明中風不應汗出卻汗出相矛盾。

這是因為陽明傷寒條下,有項強無汗惡風的症狀,所以這裏才會說太陽中風傳入陽明,本應汗出而反之。

故此曰反汗出也。

桂枝加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桂枝(三兩),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甘草(二兩)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如桂枝湯法。

於桂枝湯方內。加葛根三兩。余依桂枝湯法。

辨誤,按太陽陽明𠘧𠘧證二條。其治反汗出惡風。既名之曰桂枝加葛根矣。無汗惡風者。乃傷寒初入陽明。故仍用麻黃之汗泄。而加入葛根。以解陽明初入之經邪。本當名之曰麻黃加葛根湯。兩方並峙。則風寒各異。自無交互舛錯之病矣。不意但名之曰葛根湯。其名義稍覺模糊。

白話文:

因此稱為「反汗出」的症狀。

桂枝加葛根湯的藥方如下:

葛根(四兩)、桂枝(三兩)、芍藥(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開)、甘草(二兩)

以上六味,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如同桂枝湯的用法。

在桂枝湯方中加入葛根三兩,其餘依照桂枝湯的用法。

辨誤,根據太陽陽明經的症狀,此方用於治療反汗出、惡風的症狀。既然稱為桂枝加葛根湯,就不該用於無汗惡風的症狀。無汗惡風屬於傷寒初入陽明經的症狀,應該使用麻黃來發汗,並加入葛根來解陽明經初入的經邪。因此應該稱為「麻黃加葛根湯」。兩方並存,則風寒各異,就不會互相混淆。沒想到只稱為葛根湯,名稱略顯模糊。

致後之昧於理者。攪亂錯雜。以桂枝湯中之芍藥。誤入有麻黃之葛根湯中。芍藥乃斂陰收汗之藥。豈宜用之於無汗惡風之傷寒。至以葛根湯中之麻黃。誤入桂枝加葛根湯中。豈反汗出者之所宜。況太陽中風本自汗出。陽明又多自汗。寧可更用麻黃又發其汗乎。恐不止於津液枯竭。

而有亡陽之禍矣。前注皆失於覺察。相沿傳習。其害有不可勝言者。故特拈出。以辨千載之誤。

陽明病。脈浮而緊者。必潮熱。發作有時。但浮者。必盜汗出。

邪在太陽。以浮緊為寒。浮緩為風。在陽明則緊為在裡。浮為在表。脈浮而緊者。言浮而且緊也。謂邪雖在經。大半已入於裡也。邪入於裡。必發潮熱。其發作有時者。陽明氣旺於申酉。故日晡時潮熱也。潮熱則已成可下之證矣。但脈尚兼浮。則為表邪未盡。猶未可下也。若但浮者。

白話文:

對於那些不懂藥理的人,常常會把桂枝湯裡的芍藥誤加到含有麻黃的葛根湯裡。芍藥是收斂陰氣、止汗的藥物,怎麼可能用在沒有汗、怕風的傷寒病人身上呢?同樣地,把葛根湯裡的麻黃誤加到桂枝加葛根湯裡,也不合適。因為本來太陽中風就會出汗,陽明經也容易出汗,再用麻黃發汗,豈不是更加劇汗出?恐怕不只是津液枯竭,甚至會出現亡陽的危險。這些錯誤記載一直被誤傳,危害難以言喻。所以特地把這一點挑出來說明,以糾正千年的錯誤。

陽明病的脈象浮而緊,一定會出現潮熱,而且發作有時間規律。如果只是浮脈,就會盜汗。

邪氣在太陽經,浮緊脈象代表寒證,浮緩脈象代表風證。在陽明經,緊脈象代表邪氣在裡,浮脈象代表邪氣在表。脈象浮而緊,說明雖然邪氣還在經絡,但大部分已經進入裡頭了。邪氣進入裡頭,就會發作潮熱。發作有時間規律,是因為陽明經的氣血旺盛在申酉時,所以下午日晡時就會出現潮熱。潮熱已經是可下藥的證狀了,但是脈象還兼有浮脈,說明表邪還沒有完全消除,還不能下藥。如果只是浮脈,...

風邪未全入里。其在經之邪未解。必盜汗出也。陽明本多汗多眠。故有盜汗。然不必陽明始有盜汗。如太陽上篇脈浮而動數。因自汗出之中風。即有盜汗。蓋由目瞑則衛氣內入。皮膚不闔。則盜汗出矣。此示人當以脈症辨認表裡。未可因潮熱而輕用下法也。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但頭眩者。熱在上也。不惡寒。即陽明篇首所謂不惡寒反發熱之義也。能食。陽明中風也。咳者。熱在上焦而肺氣受傷也。中風之陽邪壅於上焦。故咽門必痛也。若不咳者。上焦之邪熱不甚。故咽亦不痛。此條純是熱邪。當與陽明中寒之不咳不嘔。手足不厥。頭不痛一條。兩相對待。蓋示人以風寒之辨也。

白話文:

如果風邪尚未完全入侵內部,而表面的邪氣尚未消除,就一定會盜汗。陽明經本來就容易出汗,也容易嗜睡,所以會有盜汗。但盜汗不一定是陽明經的病症,就像太陽病篇中所說,脈浮而數,因自汗而中風,也會出現盜汗。這是因為人閉眼時,衛氣就會內收,皮膚不緊閉,所以就會盜汗。這說明了要根據脈症來辨別表裡,不能單憑潮熱就輕易使用瀉下方法。

陽明病,只有頭暈,不惡寒,因此能吃東西,還會咳嗽,這種人一定會咽喉疼痛。如果沒有咳嗽,咽喉也不會疼痛。

只有頭暈,表示熱在上焦。不惡寒,也就是陽明篇首所說的「不惡寒反發熱」的意思。能吃東西,是陽明中風。咳嗽,表示熱在上焦而肺氣受傷。中風的陽邪阻滯在上焦,所以咽喉一定會痛。如果沒有咳嗽,表示上焦的邪熱不嚴重,所以咽喉也不痛。這段文字純粹是熱邪的症狀,應該與陽明中寒的不咳嗽、不嘔吐、手腳不厥、頭不痛的症狀相對照,用來辨別風寒。

脈浮發熱。口乾鼻燥。能食者則衄。

脈浮發熱。邪在表也。口乾鼻燥。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下循鼻外。上入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循喉嚨。入缺盆。熱論云。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疼。而鼻乾不得臥也。能食者。陽明中風。熱邪能殺穀也。陽明郁甚。不得汗泄。逼血妄行而出於上焦清竅也。

陽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此必衄。

口燥者。熱在上也。但欲漱水不欲咽者。邪熱未入於胃也。若熱邪入胃。則必渴欲飲水。今但漱而不欲咽。是邪未入里。陽邪獨盛於上。故迫血妄行而上溢。所以必衄也。

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話文:

脈象浮而發熱,說明邪氣在體表。口乾鼻燥,是陽明經脈受邪氣影響的表現。陽明經脈起始於鼻樑與額頭交界處,沿著鼻樑外側向下,進入牙齒,再環繞嘴脣,向下循著喉嚨,進入鎖骨窩。古書中記載,陽明經主司肉體,其經脈連接著鼻子和眼睛,所以身體發熱,眼睛疼痛,鼻腔乾燥,無法平躺休息。能吃卻流鼻血,這是陽明經中風,熱邪傷損脾胃,導致脾胃運化能力減弱,熱邪鬱積於體內,無法通過汗液排出,最終迫使血液上湧,從頭面部的清竅流出。

陽明經病症,口乾舌燥,只想漱口,不想吞嚥,這種情況必然會流鼻血。

口乾舌燥說明熱邪在上焦。只想漱口不想吞嚥,說明熱邪尚未侵入胃部。如果熱邪進入胃部,就會口渴想喝水。現在只是漱口不想吞嚥,說明熱邪尚未深入內裏,只是陽邪盛於上焦,迫使血液上湧,從頭面部的清竅流出,所以會流鼻血。

如果口渴想喝水,口乾舌燥,可以服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承上文言不但口燥。若口乾舌燥。且渴欲飲水者。方是邪熱歸胃。胃中熱燥而津液枯涸也。當清胃熱而滋養其津液。故以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脈浮發熱。太陽表邪猶未解也。渴欲飲水。當屬胃熱。若渴欲飲水而小便不利者。仍是足太陽膀胱之裡證。非胃中熱燥也。蓋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太陽熱邪歸腑。則熱聚膀胱。氣化失常。下焦之氣液不得上騰。故渴欲飲水。下焦之地氣既不得升。則上焦之肺氣不降。

是無高源之水矣。水熱穴論云。腎為本而肺為末。膀胱者。腎之腑也。本末不相通。故渴而小便不利也。若邪氣止在太陽一經而內犯膀胱者。仲景必以五苓散治之矣。若太陽上篇之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又如太陽中篇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又如本以下之故。

白話文:

承接上文,光有口乾是不夠的。如果口乾舌燥,而且很想喝水,這就說明邪熱已經進入胃部,胃中熱燥導致津液枯竭。應該清胃熱並且滋養津液,因此可以用白虎加人參湯來治療。

如果脈搏浮而發熱,很想喝水,小便不順暢,可以用豬苓湯來治療。

脈搏浮而發熱,說明太陽經表面的邪氣還沒消散。很想喝水,說明胃中有熱。如果很想喝水,但小便不順暢,這就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內證,不是胃中熱燥。因為膀胱是主宰津液的器官,太陽經的熱邪進入膀胱,就會在膀胱聚集,導致氣化失常,下焦的氣液無法上升,所以很想喝水。下焦的氣液無法上升,就會導致上焦的肺氣無法下降,就好像沒有高源的水一樣。水熱穴論說:「腎為本而肺為末,膀胱者,腎之腑也。本末不相通。」所以口渴而小便不順暢。如果邪氣只停留於太陽經,並侵入膀胱,仲景就會用五苓散來治療。如果太陽經上篇的中風發熱,六七天沒有好轉,而且煩躁,很想喝水,喝水就吐,這就像太陽經中篇發汗之後,脈搏浮數、煩躁、口渴一樣。這跟上面提到的情況是一樣的。

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皆以五苓散主之。此條因是太陽陽明兼證。且陽明乃兩陽合明。至陽之腑。又中風而非中寒。故不宜用桂。但以豬苓湯滲泄膀胱之熱邪。使陰陽升降。氣液通行。邪可分消矣。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嫩者研細),澤瀉(以上各一兩)

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

白話文:

心下痞塞,服用瀉心湯後仍然無法緩解。患者口渴、口乾舌燥、煩躁不安,小便不暢。這些症狀都可用五苓散來治療。

這條方劑之所以適用,是因為患者兼有太陽和陽明經的病證。陽明經是兩陽合而為明的經脈,屬於至陽之腑。而且患者是中風,而非中寒,因此不宜使用桂枝。

五苓散以豬苓湯滲泄膀胱的熱邪,使陰陽升降,氣血運行通暢,病邪便可逐漸消散。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阿膠、滑石(嫩者研磨成細粉)、澤瀉(以上各一兩)

將以上五味藥材,以四升水煎煮,先煮四味藥材至二升,去渣,再加入阿膠烊化,溫服七分,每日服用三次。

豬苓及茯苓澤瀉。義見五苓散論中。滑石者。十劑中之通劑也。李時珍曰。滑石利竅。不獨小便也。上能利毛腠之竅。下能利精溺之竅。蓋甘淡之味。先入於胃。滲走經絡。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肺為水之上源。下通膀胱。津液藏焉。氣化則出。故滑石上能發表。下利小便。

為蕩熱燥濕之劑。阿膠乃濟水之伏流。陰水也。能清肺益陰。用此水以攪濁水則清。蓋濟水質清而性重。其性趨下故也。成氏謂阿膠之滑以利水道。不知何所考據。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以汗多胃中燥。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故也。

陽明病。法當多汗。若汗出多。則胃中之津液已外泄矣。其渴固所宜然。且又無小便不利之證。故不可與豬苓湯。何也。以汗出既多。則胃中之津液枯燥。若更與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是又下竭其津液矣。焉得不為脾約乎。當滋其津液。渴自止矣。

白話文:

豬苓、茯苓、澤瀉: 這些藥材的功效,可參考五苓散的論述。

滑石: 在十劑藥方中,滑石是常用的通利藥物。李時珍說,滑石能利竅,不僅利小便,還能利毛腠之竅(毛髮與皮膚之間的孔竅),下能利精溺之竅(精液與尿液的通道)。這是因為滑石性甘淡,先入胃,滲走經絡,遊溢精氣,上輸脾臟,肺為水之上源,下通膀胱,津液藏於膀胱中,氣化則排出。因此,滑石能上發表(發散外邪),下利小便。

阿膠: 阿膠是濟水(陰水)的伏流,能清肺益陰。就像用清澈的濟水攪濁水,就能使濁水變清,因為濟水性清而重,其性趨下。成氏認為阿膠滑利水道,卻不知其所考據。

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不可與豬苓湯: 因為汗出太多,胃中乾燥,而豬苓湯又利小便,會更加耗損津液。

陽明病法當多汗,若汗出多,則胃中之津液已外泄矣。其渴固所宜然。且又無小便不利之證。故不可與豬苓湯。何也?以汗出既多,則胃中之津液枯燥。若更與豬苓湯複利其小便,是又下竭其津液矣。焉得不為脾約乎?當滋其津液,渴自止矣。

陽明病本應多汗,如果汗出過多,胃中的津液已經流失了,因此口渴是正常的現象。而且並沒有小便不利的症狀,所以不應該使用豬苓湯。為什麼呢?因為汗出太多,胃中的津液已經枯燥,如果再使用豬苓湯利小便,就會更加耗損津液,這樣很容易導致脾臟收縮。應該滋養津液,口渴自然就會消失。

病人煩熱。汗出則解。又如瘧狀。日晡所發熱者。屬陽明也。脈實者宜下之。脈浮虛者宜發汗。下之與大承氣湯。發汗宜桂枝湯。

此亦太陽入陽明之辨證法也。言病人煩熱。至汗出而後解者。又或如瘧狀。必至日晡時發熱者。即潮熱也。如此。則邪氣已屬陽明矣。然表裡之分。當以脈辨之。若按其脈而實大有力者。為邪在陽明之裡而胃實。宜攻下之。若脈浮虛者。即浮緩之義。為風邪猶在太陽之表而未解。

宜汗解之。謂之浮虛者。言浮脈按之本空。非虛弱之虛也。若虛弱則不宜於發汗矣。宜詳審之。脈實者下之。以其胃熱。故宜與大承氣湯。浮虛者汗之。以其風邪未解。故宜與桂枝湯。

白話文:

病人感到煩躁發熱,出汗後症狀才緩解,而且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才會發熱,屬於陽明經病症。如果脈象實大有力,就應該瀉下治療,服用大承氣湯;如果脈象浮虛,就應該發汗治療,服用桂枝湯。

這是太陽經病證進入陽明經病證的辨證方法。病人煩躁發熱,出汗後症狀才緩解,而且像瘧疾一樣,每天下午發熱,也就是潮熱,這就說明邪氣已經侵入陽明經。但是表裡分屬,應該根據脈象來辨別。如果脈象實大有力,說明邪氣在陽明經的裡,也就是胃實,應該攻下治療。如果脈象浮虛,也就是浮緩,說明風邪還在太陽經的表,尚未解,應該發汗治療。

所謂浮虛,是指脈象浮而按之空,並不是虛弱的虛。如果病人虛弱,就不適合發汗。這一點要仔細辨別。脈象實大的,就瀉下治療,因為胃熱,所以要服用大承氣湯。脈象浮虛的,就發汗治療,因為風邪尚未解,所以要服用桂枝湯。

陽明病。脈浮而緊。咽乾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發熱。身重。若發汗則燥。心憒憒。反譫語。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脈浮為邪在陽明之經。緊則入於裡矣。解見上文第十三條。胃開竅於口。咽則胃之門戶也。邪熱在胃。故咽燥口苦而腹滿也。喘者。腹滿而脹。氣不得息。非肺家之痰喘。即陰陽應象論所謂身熱喘粗也。發熱汗出。陽明表證也。不惡寒反惡熱。邪入陽明之本症也。腹滿身重。

本屬太陰。經云。脾胃以膜相連。邪熱在胃。陽明胃腑受病。則太陰脾土亦病。故身重也。表裡皆有邪。若治其表。而以辛溫發汗。則亡津液而胃中熱燥。必使心神憒憒。反增譫語。若以燒針取汗。則陽邪受火。愈增煽動。故心神為之怵惕驚恐。陽盛而煩。陰虛而躁。故不得眠也。

白話文:

這是陽明病的症狀。脈象浮而緊,說明邪氣已經進入陽明經,並向裡發展。咽喉乾燥、口苦,這是胃氣受熱的表現,因為胃開竅於口,咽喉是胃的門戶。邪熱在胃,所以會腹滿,呼吸急促。喘不過氣是因為腹滿脹氣,導致氣息不通,並非肺部的痰喘,這就如同《陰陽應象論》中所說的身熱喘粗。發熱出汗,是陽明表證的表現。不惡寒反而怕熱,這是邪氣入侵陽明經的典型症狀。腹滿身重,這是因為陽明胃腑受病,影響了與胃相連的脾臟,導致脾土受損。

治療上,如果單純治表,用辛溫發汗的方法,就會損傷津液,導致胃中燥熱,心神恍惚,甚至加重譫語。如果使用燒針取汗,就會使陽邪受火,更加劇烈,心神驚恐,煩躁不安,失眠。如果瀉下,就會導致胃中空虛,客氣上衝,心胸鬱悶。舌苔出現時,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解說

  • 脈浮而緊: 脈象浮說明邪氣在表,脈緊說明邪氣已經入侵陽明經。
  • 咽乾口苦: 胃開竅於口,咽喉是胃的門戶,邪熱在胃,所以會出現咽喉乾燥、口苦的症狀。
  • 腹滿而喘: 邪熱在胃,導致胃氣鬱滯,腹脹滿,氣息不通,所以會喘不過氣。
  • 發熱汗出: 陽明經主表,邪氣在表,所以會發熱出汗。
  • 不惡寒反惡熱: 邪氣入侵陽明經,陽明經主熱,所以會怕熱不畏寒。
  • 身重: 陽明胃腑受病,影響了與胃相連的脾臟,導致脾土受損,所以身體沉重。
  • 若發汗則燥: 單純治表,用辛溫發汗的方法,就會損傷津液,導致胃中燥熱。
  • 心憒憒,反譫語: 胃中燥熱,影響心神,所以會出現心神恍惚、譫語的症狀。
  • 若加燒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 燒針取汗會使陽邪受火,更加劇烈,心神驚恐,煩躁不安,失眠。
  • 若下之,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 瀉下會導致胃中空虛,客氣上衝,心胸鬱悶。
  • 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 舌苔出現時,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梔子豉湯具有清熱瀉火、解毒利濕的功效。

若下之。則表邪未解。里邪未實。徒傷胃氣。曰胃中空虛者。非謂胃中之水穀盡出。乃胃中之陽氣空虛也。正氣虛而客邪動於膈間。故心中懊憹。懊憹者。若有所憂悶悔恨然也。但言舌上苔而不言其色與狀者。以意揆之。當是邪初入里。胃邪未實。其色猶未至於黃黑焦紫。必是白中微黃耳。

邪氣初入。既不可汗下。而燒針又非陽邪所宜。邪在膈間。治無他法。不得已而用高者越之之法。故以梔子豉湯主之。

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不結胸。心中懊憹。飢不欲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雖誤下之。而外仍有熱。是邪氣猶在外也。四肢為諸陽之本。而稟氣於胃。誤下之而手足尚溫。是胃氣未傷而邪未入陰也。不結胸。邪未盡陷也。心中懊憹。飢不能食。但頭汗出者。

白話文:

如果病人被瀉下,說明表邪尚未解,里邪也尚未實,只會白白損傷胃氣。所謂胃中空虛,不是指胃中水穀全部排出,而是胃中陽氣空虛。正氣虛弱,外邪就會在膈間活動,因此會感到心中懊憹,懊憹就是心裡像是有憂愁、悶悶不樂、悔恨之感。只說舌苔而沒有提及顏色和形狀,可以推測邪氣剛入裡,胃邪還未實,顏色還未至於黃黑焦紫,一定是白中微黃。

邪氣剛入,既不能發汗,又不能用燒針,因為這不適合陽邪。邪氣在膈間,治療沒有其他方法,不得已才用高者越之的方法,所以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陽明病被瀉下,體表還有熱,手足溫暖,沒有結胸,心中懊憹,飢餓不願吃東西,但頭部卻出汗,梔子豉湯主治這種情況。即使誤瀉,體表仍然有熱,說明邪氣還在體表。四肢是諸陽之本,並且從胃中吸取氣血,誤瀉後手足依然溫暖,說明胃氣未受損傷,邪氣也沒有進入陰分。沒有結胸,說明邪氣尚未完全陷於裡分。心中懊憹,飢餓不能吃飯,但頭部卻出汗。

熱客胸中。虛邪攪擾於膈間也。頭為諸陽之會。陽邪鬱蒸於上。陰陽之脈絡不得相輸。故但頭汗出而身無汗。所謂劑頸而還也。當用梔子豉湯以吐胸中之邪。吐則並可得汗而解外也。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口苦咽乾。腹滿微喘。即上文咽燥口苦。腹滿而喘也。脈浮而緊。亦與上條同義。上文發熱汗出。不惡寒而反惡熱。邪入陽明已深。以其經邪未解。故不可下。此條尚發熱惡寒。則知太陽之經邪亦未解也。庸可下乎。若早下之。則胃氣空虛。表邪陷入而腹更滿。陽氣虛損。三焦不運。氣化不行。津液不流而小便難矣。

白話文:

口苦咽乾、腹脹微喘,就是前面所說的咽喉乾燥口苦、腹脹氣喘。脈象浮緊,也和上面一條相同。上面提到發熱出汗,不惡寒反而惡熱,說明邪氣已經深入陽明經。因為經絡中的邪氣尚未解除,所以不能瀉下。這一條還出現發熱惡寒,說明太陽經的邪氣也尚未解除。怎麼能瀉下呢?如果過早使用瀉下藥,會導致胃氣虛弱,表邪侵入更深,腹脹加重。陽氣虛損,三焦功能失調,氣化功能失常,津液無法流通,導致小便困難。

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小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若不尿腹滿加噦者。不治。

脈弦。少陽風木之邪也。浮為風邪在表。大則陽明熱邪在裡矣。腹滿。陽明裡證也。腹都滿。言遍腹皆滿也。滿甚而氣不得通。故短氣也。脅下及心痛。即少陽篇所謂胸脅滿痛也。少陽之脈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故脅下及心胸間皆痛也。久按之氣不通者。

白話文:

症狀:

陽明中風,脈象弦緊浮大,呼吸短促,腹部脹滿,脅肋和心胸疼痛,久按不舒,氣流通暢不佳,鼻乾無汗,嗜睡,全身和臉色發黃,小便困難,偶爾有潮熱感,經常呃逆,耳前耳後腫脹,針刺後略微好轉,但整體症狀未解。病程超過十天,脈象仍浮現者,可服用小柴胡湯。脈象僅浮無其他症狀者,可服用麻黃湯。若出現不排尿、腹脹加重、呃逆不止等情況,則難以治療。

脈象分析:

脈象弦緊,是少陽風木邪氣入侵的表現。浮象代表風邪在外表,大象代表陽明熱邪在裡。腹脹是陽明裡證的表現。腹都滿,意指整個腹部都脹滿。脹滿嚴重,氣流通暢不佳,因此呼吸短促。脅肋和心胸疼痛,即少陽篇中所說的“胸脅滿痛”。少陽經脈起於缺盆,下行胸中,貫穿膈肌,連接肝臟,屬於膽經,沿著脅肋內側走行,因此脅肋和心胸間都會疼痛。久按氣不通,說明氣血運行受阻。

言不按已自短氣。若久按之。則氣愈不通。蓋言其邪氣充斥也。鼻乾。陽明之脈絡於鼻也。邪入陽明。法多汗。不得汗。則陽明之經邪。愈不得泄矣。嗜臥。陽明裡邪也。蓋邪在陽明之表。則不得臥。邪在陽明之裡。則嗜臥也。一身及面目悉黃。因不得汗泄。熱邪不能發越。

而陽明瘀熱在裡故也。小便難者。邪熱閉塞。三焦不用。氣化不行也。若小便利。則不能發黃矣。潮熱。陽明裡實也。時時噦者。邪熱傷胃。胃氣不通。氣逆而作呃忒也。耳前後腫。雖三陽之脈絡皆至耳。陽明之脈。已見前第十二條。然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風熱上壅。故前後皆腫也。刺之小瘥者。刺少陽陽明之絡。則熱邪暫泄。經氣稍通。故腫處小瘥也。里證如此深重。則外證亦可以已矣。若外證猶未解者。是邪未盡入也。病情至此。其脈當不浮矣。既有外證未解。病過十日。而其脈續見浮者。

白話文:

說話不能強忍著,否則會憋氣,如果一直強忍著,氣就更難通暢。這是因為邪氣充斥著身體。鼻子乾燥是因為陽明經脈連通著鼻子,邪氣入侵陽明經脈,通常會發汗,如果出不了汗,陽明經的邪氣就更難排出。嗜睡是因為陽明經裡的邪氣,邪氣在陽明經的表面時,就不會想睡,邪氣在陽明經的內部時,就會嗜睡。全身和臉色都發黃,是因為出不了汗,熱邪無法發散,陽明經瘀熱在裡面的緣故。小便困難是因為邪熱阻塞,三焦不通暢,氣化運作失常。如果小便順暢,就不會發黃。潮熱是因為陽明經裡實熱,經常呃逆是因為邪熱傷胃,胃氣不通暢,氣逆而導致呃逆。耳朵前後腫脹,雖然三陽經脈都連通耳朵,陽明經脈在前面第十二條已經說明了,但是少陽經脈從眼睛的銳角開始,向上到達頭角,向下到達耳朵後面,它的支脈從耳朵後面進入耳朵裡,從耳朵前面出來。風熱上壅,所以耳朵前後都腫脹。針灸後稍微好轉是因為刺入了少陽陽明經的絡脈,熱邪暫時排出,經氣稍微通暢,所以腫脹的地方稍微好轉。裡證這麼嚴重,外證也自然會消失。如果外證還沒消失,說明邪氣還沒完全進入。病情發展到這個地步,脈象應該不會浮了。如果外證還沒消失,病程超過十天,脈象依然浮現,那就說明病情複雜了。

則陽明裡邪。有向外復出之機。重歸少陽之經。故與小柴胡湯和解之。以引出其半表半裡之邪。若脈但浮。浮為邪氣在表。且從前諸餘症悉無者。是邪盡還表。復出太陽營衛之間矣。治之無難。一汗而愈矣。故重與麻黃湯。然治中風而以麻黃湯者。以邪氣重大深入。致腹滿發黃。

潮熱不得汗小便難之劇證。非復桂枝湯可啜粥汗解之症矣。況陽明本應多汗。今不得汗而脈浮。故以麻黃湯發其汗。經所謂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若邪不復外出而鬱於裡。則大氣不得升降。津液不得流行。而三焦之氣化絕。故不尿。中氣閉塞而腹滿甚。胃陽敗絕而加噦者。

乃必死不治之證。故無治法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症屬於陽明經的內在邪氣,就有向外復出的可能性,再次回到少陽經。因此,可以服用小柴胡湯來調和解表,引出半表半裡的邪氣。如果脈象只是浮,浮代表邪氣在表,而且之前所有的症狀都消失了,這表示邪氣完全回到表層,重新回到太陽經的營衛之間。治療起來並不困難,只要出一身汗就能痊癒。所以再次服用麻黃湯。但是治療中風而使用麻黃湯的原因,是邪氣過於嚴重而深入,導致腹脹發黃,潮熱發燒卻出不了汗,小便困難的嚴重症狀。這已經不是用桂枝湯喝粥出汗就能解決的症狀了。何況陽明經本應該出汗較多,現在卻出不了汗而脈象浮,所以用麻黃湯發汗。經書上說:「開腠理,致津液,通氣」,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邪氣沒有再次外出而鬱結在內,那麼大氣就不能升降,津液就不能流通,三焦的氣化功能就會停止,所以不尿。中氣阻塞導致腹脹嚴重,胃陽衰竭導致加重呃逆。

這就屬於必死無救的症狀,因此沒有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