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陽明受病原始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此設為問答。以別陽明之外證。與太陽不同也。如太陽中風。則發熱汗出而必惡風惡寒。若陽明中風。雖同一身熱汗自出。即不惡寒而反惡熱矣。反惡熱者。以邪入陽明之經也。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云。辰為左足之陽明。巳為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明於前。故曰陽明。蓋辰巳之前。

午居離位。乃至陽之地。邪並於陽。陽盛則熱也。故陰陽別論以胃脘之陽為二十五陽之主。所以能運化腐熟。而為水穀之海也。邪氣入之。則陽邪熾盛。故不惡寒而反惡熱也。以後凡稱陽明病者。皆必有此等證。然後可稱陽明病也。

白話文: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

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這段文字以問答的形式,區分陽明病的外在症狀,與太陽病不同。就像太陽中風,會發熱出汗,並且必定怕風怕冷。而陽明中風,雖然也會有發熱出汗的現象,但卻不畏寒,反而怕熱。這是因為邪氣入侵了陽明經的緣故。

靈樞陰陽系日月篇雲:辰為左足之陽明,巳為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明於前,故曰陽明。蓋辰巳之前,

午居離位,乃至陽之地。邪並於陽。陽盛則熱也。

《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中記載,辰時(早上7-9點)為左足陽明經,巳時(早上9-11點)為右足陽明經。這兩條陽明經都位於身體的前方,所以稱為陽明。辰巳時節之前,午時(中午11-1點)屬於離位,乃陽氣最盛之處。邪氣容易侵犯陽氣,陽氣過盛就會發熱。

故陰陽別論以胃脘之陽為二十五陽之主。所以能運化腐熟,而為水穀之海也。邪氣入之,則陽邪熾盛。故不惡寒而反惡熱也。

《陰陽別論》中指出,胃脘的陽氣是二十五種陽氣的主宰,因此能夠消化食物,並且成為水穀的匯聚之地。邪氣入侵胃脘,就會導致陽邪熾盛,所以不畏寒而反而怕熱。

以後凡稱陽明病者,皆必有此等證。然後可稱陽明病也。

以後凡是稱呼陽明病的,都必須出現上述的症狀,才能確診為陽明病。

問曰。病有一日得之。不發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此又設問以辨陽明本經自感之表邪。與太少二陽經之表證迥異也。夫寒邪之在太少二陽經也。有六七日表證仍在者。有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有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強脅滿者。

五六日往來寒熱者。惟陽明本經自感之寒邪。亦由營衛而入。營衛屬太陽。故有一日得之。不發熱而惡寒者。然一日之後。邪入陽明肌肉之分。由漸入里。故不待解散。其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反惡熱矣。不似太陽傳經之邪。必待誤汗誤下及利小便。或汗不徹。然後轉屬陽明也。

白話文:

請問,有些病人在一天內就發病,但沒有發熱反而感到惡寒,這是怎麼回事呢?

雖然病人在一天內就發病,但這種惡寒很快就會消退,接著就會出現自汗出並感到惡熱。

這個問題其實是為了區分陽明本經自感之表邪太少二陽經之表證的不同。

太少二陽經

的表證,可能在六七天內仍然存在,也可能在八九天內表證依然不消退。 也有可能在四五天內出現發熱、惡風、項強、脅滿等症狀。

另外,在五六天內可能出現往來寒熱的症狀。

但是 陽明本經自感之寒邪,也是透過營衛而進入人體的,而營衛屬於太陽經,所以會出現一天內就發病、不發熱反而感到惡寒的情況。

然而,一天之後,寒邪就會侵入陽明經的肌肉部分,並逐漸深入內裏。因此,它不需要像其他病邪一樣要等到發汗、瀉下、利小便等治療措施才轉屬陽明經。

所以,這種惡寒很快就會自行消退,然後就出現自汗出,反而感到惡熱。 這與太陽經傳經的邪氣不同,太陽經傳經的邪氣一定要等到誤汗、誤下或利小便,或者汗出不透,才會轉屬陽明經。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此又以明陽明傷寒入里而不惡寒之故也。曰惡寒何故自罷。曰陽明之經。在太少二陽之間。胃為陽明之腑。又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而居中。與脾臟以膜相連而為表裡。猶大地居天之中。故為中央土也。土為萬物之所歸。邪氣入胃。不比在經之邪。而能遊行傳遍。至此而無所復傳。

惟有攻下之法而已。經所謂土鬱則奪之也。故始初之一日。尚在表而惡寒。至二日漸入陽明之裡而自止。此為陽明之裡證也。然邪氣初到陽明。何以即入里乎。曰若分而言之。則太陽有經。故外以經脈為表。內以膀胱為里。是以里證少而表證多。陽明亦有經。故亦以經脈為表。

白話文:

為什麼惡寒會自己消失呢?因為陽明經位於身體中央,就像大地一樣,是萬物歸宿之地,邪氣進入陽明經後,便無處可去,只能留在這裡。所以一開始會有惡寒,但兩天后就會自己停止,這就是陽明病的表現。

這也說明了陽明傷寒入里之後,不會再出現惡寒的原因。陽明經位於太少二陽之間,胃是陽明經的腑,位於心肺之下、肝腎之上,處於身體中央位置,與脾臟互相連接,就像大地位於天空中央一樣,所以稱為中央土。土是萬物歸宿之地,邪氣進入胃部,不像在經脈裡的邪氣能夠遊走傳播,到了這裡就無法再傳播了。

只有攻下邪氣的方法才能奏效,就像古書上所說「土鬱則奪之」,所以一開始的一天,邪氣還停留在表層,就會出現惡寒。到了第二天,邪氣逐漸進入陽明經的裡層,惡寒便自然消失了。這就是陽明經的裡證。然而,邪氣剛到陽明經,為什麼就立刻進入裡層了呢?

如果分開來說,太陽經有經脈,所以外面以經脈為表,裡面以膀胱為里,所以裡證少,表證多。陽明經也有經脈,所以外面也以經脈為表。

而以胃腑為里。里證多而表證少。所以太陽治表之法居多。其治里之法。惟五苓散而已。陽明治里之法居多。其治表之法。惟葛根湯而已。然葛根湯之治表。亦必藉太陽之麻黃桂枝。方能發表。以邪從營衛而入。必由太陽故也。若以大概言之。則太陽專主乎表。必因誤治而入里。

陽明專主乎里。六經之邪皆可歸入。入則無所復傳。而成陽明下證。故謂之萬物所歸也。二日自止者。即內經熱論所云。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之謂也。然此亦陽明之大意。立法之常經。猶未盡其變也。若在經之邪。至入里之候。或遲或速。其不齊正未可量也。

白話文:

而以胃腑為內在的臟腑。內在的病症多,表面的病症少。所以治療太陽經的藥方大多以治療表面為主。治療內在的藥方,只有五苓散而已。治療陽明經的藥方大多以治療內在為主。治療表面的藥方,只有葛根湯而已。然而葛根湯治療表面,也必須借助太陽經的麻黃、桂枝,才能發汗解表。因為邪氣從營衛二氣入侵,必定是由太陽經而來。如果以概括的方式來說,太陽經專門負責表面的病症,必須因為錯誤的治療才有可能進入內在。

陽明經專門負責內在的病症,六經的邪氣都可以歸入陽明經。進入陽明經之後,就沒有可以傳播的空間,而形成陽明經下部的病症。所以說陽明經是萬物歸宿之處。兩天自行痊癒的,就是內經熱論中所說的「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的意思。然而這也是陽明經的大意,立法的常規,尚未盡其變化。如果邪氣在經絡中,到達進入內在的徵兆,或者快或者慢,其不一致性還不能確定。

問曰。何緣得陽明病。答曰。太陽病。若發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乾燥。因轉屬陽明。不更衣。內實大便難者。此名陽明病也。

此又以明邪在太陽。因誤治而傳入陽明之裡也。曰因何緣故而得陽明病乎。曰太陽病。若誤發其汗。或早下之。及利其小便。皆足以喪胃中之津液。損胃陽之真氣。使熱邪乘虛入里。故為亡津液而胃中乾燥。因熱邪轉屬陽明胃經。故使不更衣。更衣者。凡貴人大便後。必更換所服之衣。

故稱大便曰更衣。不更衣則內實而大便難。此名陽明病也。不曰不大便有燥屎。而曰不更衣大便難者。緩詞也。言此不過無津液而大便難。非若正陽陽明之熱邪實於胃。有燥屎而譫語潮熱不大便也。故一以小承氣和之。一以大承氣攻下之也。不大便則絕不能大便。今曰大便難。

白話文:

為什麼會得陽明病呢?因為太陽病,如果發汗、瀉下、或利尿,就會導致津液流失,胃中乾燥,進而轉移到陽明經。如果沒有更換衣服,內裡實熱,大便困難,這就是陽明病。

這是因為太陽病誤治,導致邪氣入侵陽明經。為什麼會得陽明病呢?因為太陽病,如果錯誤地發汗,或過早瀉下,以及利尿,都會損傷胃中的津液,損耗胃陽的真氣,使熱邪乘虛而入。因此造成津液流失,胃中乾燥,熱邪轉移到陽明胃經,導致不更衣,內裡實熱,大便困難。不更衣指的是,過去貴人便後,會更換衣服,所以稱大便為更衣。不更衣,就代表內裡實熱,大便困難。

不說「沒有大便,有燥屎」,而說「不更衣,大便難」,這是用緩和的語氣表達。意思是,這只是因為沒有津液而導致大便困難,不是像正陽明病那樣,熱邪實於胃,有燥屎,且神志不清、發熱、沒有大便。所以,一個用小承氣湯和解,一個用大承氣湯攻下。沒有大便,就完全不能大便。現在說大便困難,說明情況還沒有那麼嚴重。

則猶欲大便而但覺難也。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言寒邪初入太陽。因邪氣在表而發其汗。汗多固嫌於太過。然汗少亦為不及。不及則汗不徹而留邪內入。由太陽轉屬陽明矣。此示人以太陽傳入陽明之故也。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轉者。以此轉屬於彼。即傳經之謂也。系。連屬也。濈然。濈濈然微汗潤濕之貌。言以無汗之傷寒。才入陽明。即濈然微汗而現陽明經證矣。此示人以驗邪入陽明之候也。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寒邪在表。則發熱無汗。寒邪在胸。則嘔不能食。皆太陽寒傷營之表證也。以無汗之傷寒。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太陽之經邪。失治而轉屬陽明。以陽明病法多汗。故反濈濈然汗出也。

白話文:

則猶欲大便而但覺難也。

意思:就像想要大便,但卻感覺很困難。

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意思:一開始得了太陽病的時候,會發汗,但汗出不透,就會轉變為陽明病。

言寒邪初入太陽。因邪氣在表而發其汗。汗多固嫌於太過。然汗少亦為不及。不及則汗不徹而留邪內入。由太陽轉屬陽明矣。此示人以太陽傳入陽明之故也。

意思:寒邪剛進入太陽經,因為邪氣在體表,所以會發汗。汗太多固然不好,但汗少也不行。汗少就說明汗出不透,邪氣就會留在體內,由太陽經轉變為陽明經。這是說明太陽病傳入陽明病的原因。

傷寒轉系陽明者。其人濈然微汗出也。

意思:傷寒轉變為陽明病的時候,病人會微微出汗,而且汗濕潤的樣子。

轉者。以此轉屬於彼。即傳經之謂也。系。連屬也。濈然。濈濈然微汗潤濕之貌。言以無汗之傷寒。才入陽明。即濈然微汗而現陽明經證矣。此示人以驗邪入陽明之候也。

意思:轉,就是從這個經脈轉到另一個經脈,也就是傳經的意思。系,指的是連接。濈然,就是微微出汗的濕潤樣子。意思是說,原本沒有汗的傷寒病,只要轉變為陽明病,就會微微出汗,表現出陽明經的證狀。這是讓大家瞭解邪氣進入陽明經的徵兆。

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意思:傷寒病發熱,沒有汗,而且嘔吐不能吃東西,但卻反而微微出汗,這就說明轉變為陽明病了。

寒邪在表。則發熱無汗。寒邪在胸。則嘔不能食。皆太陽寒傷營之表證也。以無汗之傷寒。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太陽之經邪。失治而轉屬陽明。以陽明病法多汗。故反濈濈然汗出也。

意思:寒邪在體表,就會發熱無汗;寒邪在胸,就會嘔吐不能吃東西。這些都是太陽病寒邪傷及營氣的表面證狀。如果原本沒有汗的傷寒病,反而出現微微出汗,說明太陽經的邪氣沒有得到治療而轉變為陽明病。因為陽明病的病症常有汗出,所以才會反過來微微出汗。

陽明病。欲解時。從申至戌上。

此概言陽明病欲解之愈時也。陽明者。兩陽合明也。至真要大論。帝曰。願聞陰陽之有三也何謂。岐伯曰。氣有多少異用也。帝曰。陽明何謂也。曰。兩陽合明也。曰。厥陰何謂也。曰。兩陰交盡也。天元紀大論云。帝曰。何謂氣有多少。鬼臾區曰。陰陽之氣。各有多少。故曰。

三陰三陽也。以愚意測之。庖犧氏之作易也。陰陽各一太少耳。惟人身之經脈有三。故帝亦不知而有此問也。其所以謂之多少異用者。蓋以少為陰陽之初生。故謂之少。太為陰陽之盛極。故謂之多。少則其氣必盈。陰盈則陽必虧。陽盈則陰必虧。故其用異。太則其氣必虧。陰虧則陽必盈。

白話文:

陽明病,想要痊癒的時候,從申時到戌時(下午三點到晚上七點)之間。

這段話概括說明陽明病想要痊癒的時間。陽明,指的是兩陽合明,也就是太陽和少陽兩經的合稱。在《至真要大論》中,黃帝問岐伯:「請問陰陽的三種狀態是什麼意思?」岐伯回答:「氣的多少不同,其作用也不同。」黃帝又問:「陽明是什麼?」岐伯回答:「兩陽合明。」接著問:「厥陰是什麼?」岐伯回答:「兩陰交盡。」

在《天元紀大論》中,黃帝問:「什麼叫做氣的多少?」鬼臾區回答:「陰陽之氣,各自有其多少,所以稱之為三陰三陽。」以我的愚見來看,伏羲氏創造八卦,陰陽各只有一太少。而人體經脈有三個,所以黃帝才會不知道而有此詢問。

所謂的「多少異用」,指的是以「少」代表陰陽的初生,所以稱之為「少」;以「太」代表陰陽的盛極,所以稱之為「太」。少則其氣必然充盈,陰氣充盈則陽氣必然虧損,陽氣充盈則陰氣必然虧損,所以其作用不同。太則其氣必然虧損,陰氣虧損則陽氣必然充盈。

註釋:

  • 陽明病: 指太陽經和少陽經合病,主要表現為發熱、口渴、便祕等症狀。
  • 申時: 下午三點到五點。
  • 戌時: 晚上七點到九點。
  • 至真要大論、天元紀大論: 《黃帝內經》中的兩篇經典論述。
  • 伏羲氏: 傳說中中華民族的始祖,相傳創造了八卦。
  • 太少: 指陰陽之氣的最初狀態,極為微弱。
  • 三陰三陽: 指人體的六條經脈,分別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少陰、厥陰。
  • 陰盈則陽虧、陽盈則陰虧: 指的是陰陽之間互相制約的關係,陰氣過盛就會導致陽氣不足,反之亦然。

陽虧則陰必盈。故其用亦異也。是故陽明者。太少兩陽合明之盈氣。厥陰者。太少兩陰交盡之盈氣也。若以經脈言之。陰陽離合論云。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陰之前。名曰陽明。厥陰之表。名曰少陽。蓋以三陽居三陰之上而在外。陽明又在二陽之間。居身之前。其太少之氣。

各有多少。至陽明兩陽併合而為盛陽。故曰陽明。又云。中則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三陰居三陽之下而在內。厥陰又在二陰之中。居身之下。其太少之氣。亦各有多少。至厥陰兩陰交盡而為至陰。故曰厥陰。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云。

白話文:

陽氣不足,陰氣就會充盈。所以它們的作用也就不一樣。陽明經是太少陽經的兩股陽氣匯合而成的充盈之氣;厥陰經是太少陰經的兩股陰氣交匯而成的充盈之氣。從經脈的角度來看,陰陽離合論說:少陰經的上面是太陽經,太陰經的前面是陽明經,厥陰經的外邊是少陽經。這說明三陽經都在三陰經的上面,位於體表,而陽明經又處於兩陽經之間,在身體的前方。它們的太少之氣各有多少,直到陽明經匯聚兩陽之氣,形成最盛的陽氣,所以稱為陽明。又說,居中則為陰,沖脈在下方,稱為太陰;太陰經的後面是少陰經,少陰經的前面是厥陰經。三陰經都在三陽經的下面,位於體內,厥陰經又處於兩陰經之中,在身體的下方。它們的太少之氣各有多少,直到厥陰經匯聚兩陰之氣,形成最陰之氣,所以稱為厥陰。《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中也說到這些。

足之十二經。應十二月。合之於脈。則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以上半年為三陽之所屬。而陽明又居於太陽少陽之中。故曰兩陽合明也。又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為兩陰之盡。以下半年為三陰之所屬。

而厥陰又居於太陰少陰之間。故曰兩陰交盡。而仲景以從申至戌為陽明之旺時者。是不以經脈言。而以陽氣之生旺言也。夫寅卯為陽氣初出而發生。故為少陽。巳午為陽氣盛長而暢達。故為太陽。至申酉而陰已長成。收氣雖至。正陽極之時。如初秋之收氣已至。而炎暑未除。

熱氣猶盛。此正太少兩陽之所歸。故胃雖六月之未土。而大腸又兼謂之陽明燥金也。至戌而為陰盛剝陽之時。一日之氣亦同。故其氣不能更旺於戌。故曰戌上。

白話文:

人體十二條經脈與十二個月相應,觀察脈象也能得知其關係。比如,辰月(三月)主掌左足陽明經,巳月(四月)主掌右足陽明經,這兩個陽經合在一起,代表上半年是三陽經的時節。而陽明經又位居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所以稱之為「兩陽合明」。同樣地,戌月(九月)主掌右足厥陰經,亥月(十月)主掌左足厥陰經,這兩個陰經合在一起,代表下半年是三陰經的時節。厥陰經又位居太陰經和少陰經之間,所以稱之為「兩陰交盡」。

仲景在談論陽明經旺盛時期時,並非以經脈為論點,而是以陽氣的生長旺盛程度為論點。寅月、卯月陽氣初生並逐漸發育,所以屬少陽經;巳月、午月陽氣旺盛生長並暢達四肢,所以屬太陽經。到了申月、酉月,陰氣已經長成,陽氣雖有收斂,但仍處於正陽極盛之時,就像初秋時節,陰氣已至,但暑氣未消,熱氣依然旺盛。這正是太陰經和少陽經的陽氣所歸屬的時節。所以,胃經雖然屬六月未土,但大腸經也兼具陽明燥金的屬性。到了戌月,陰氣盛極而開始剝奪陽氣,一天的氣息也同樣如此,所以戌月之後陽氣不再旺盛,故稱之為「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