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五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五 (4)

1. 濕病證治第九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夫濕者。六氣之一也。然一氣之中。猶有別焉。霧露之氣。為升於地之輕清而上騰者。故為濕中之清。傷人皆中於上。雨雪泥水之濕。為著於地之重濁而在下者。為濕中之濁。傷人皆中於下。經云。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所以金匱要略云。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霧傷皮腠。濕流關節也。

亦稱太陽病者。以風寒暑濕之邪。皆由衛氣不密。其氣得從皮毛而入。以營衛皆屬太陽故也。關節。筋骨肢節之間也。凡濕邪中人。必流注於肢節而煩疼腫痛。故素問陰陽應象論。所謂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者是也。以雨露水濕之氣。因衛陽不能外固。由太陽而流入於關節筋骨之間。

白話文:

太陽病:關節疼痛且煩躁,脈沉細,為濕痹之候

症狀:

患太陽病,關節疼痛,且感到煩躁,脈象沉細,此為濕痹的徵兆。病人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應當著重治療小便不利。

濕邪的種類:

濕,是六氣之一,但其中又有所區別。霧露之氣,輕清上升,屬於濕氣中的清氣,傷人則多影響上半身。雨雪泥水之濕,重濁在下,屬於濕氣中的濁氣,傷人則多影響下半身。經書上說:「清邪中上,濁邪中下。」所以《金匱要略》中說:「濕傷於下,霧傷於上,霧傷皮腠,濕流關節也。」

太陽病與濕邪:

我們稱之為太陽病,是因為風寒暑濕等邪氣,皆因衛氣不密,從皮毛入侵,而營衛皆屬於太陽經脈。關節指的是筋骨肢節之間。凡是濕邪入侵人體,必會流注到肢節,引起煩疼腫痛。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這是因為雨露水濕之氣,因衛陽不足以抵禦,從太陽經脈流入關節筋骨之間,造成病症。

致肢節疼痛而煩擾不寧。其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然何以辨之。譬之寒傷營證。雖亦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而其脈則浮緊。痓病之脈沉細。而症則發熱頸項強急。口噤反張。濕病脈亦沉細而骨節煩疼。症異則脈同。症同則脈異。所以為不同也。沉細者。寒濕流於皮肉筋脈之間。

血凝氣滯。營衛不快於流行。故脈細而疼痛也。濕痹之候。寒濕內淫。則三焦不能施化。氣化不得流行。其人小便不利。是以水穀不能泌別。濕氣流溢於大腸。故大便不得燥結而反快也。若此者。不必以燥濕為治。其濕氣淫溢。非燥濕之所能勝。故但當利其小便。因燥濕之所去者少。

白話文:

肢體關節疼痛,讓人煩躁不安,脈象沉細的,稱為濕痺。那麼怎麼辨別呢?就好像寒邪傷及營氣,也會導致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但脈象卻是浮緊的。痓病的脈象沉細,症狀卻是發熱、頸項僵硬、口緊閉張開。濕痺的脈象也沉細,但骨節疼痛,症狀不同,脈象相同;症狀相同,脈象不同,所以它們是不同的。

沉細的脈象,是因為寒濕流入皮肉筋脈之間,血液凝滯,氣機阻礙,營衛氣血運行不暢,所以脈象細弱,且疼痛。濕痺的症狀,是寒濕內侵,三焦不能正常運化,氣機不能順暢運行,病人小便不利,因此水谷不能正常代謝,濕氣溢出到大腸,所以大便不乾燥反而稀軟。遇到這種情況,不必用燥濕的方法治療,因為濕氣浸淫,不是燥濕所能克制的。所以只需要利尿,因為燥濕的作用有限。

滲利之所去者多。故小便利。則水穀分而濕淫去矣。此條蓋論雨雪泥水地氣之濕。乃濕中之濁者。故曰但當利其小便。若霧露之清邪。即當以微似汗解之矣。然利小便句。當審察其脈證機宜。未可泛然以淡滲為治也。脈既沉細。關節已疼。而小便不利。則陰寒可知。自當以寒濕為治。

責之下焦無火。膀胱之氣化不行。則五苓散。及甘草附子湯之類。當意在言表。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此亦論兩水地氣之濕也。一身盡疼。即前濕流關節之義。前云脈沉而細。明是寒濕之邪。此雖無脈象。而云發熱。則邪猶在經。身色如熏黃。是濕已入里。脾受濕傷。而中央土色已現於外。濕邪充塞浸灌於表裡肌肉肢節之間。所以一身盡疼而身色如熏黃也。熏黃者。如煙燻之狀。

白話文:

濕氣過多容易導致小便不暢,所以小便通暢就能將水穀中的濕氣排出。這裡所指的濕氣是雨雪泥水等地氣的濁濕。對於霧露等清邪,則應該用類似發汗的方法來解。但小便通暢這個方法,要根據脈象和症狀來判斷,不能一味地用淡滲的方法來治療。如果脈象沉細,關節疼痛,小便不暢,說明是陰寒之邪,就應該用寒濕的方法來治療。

膀胱沒有火氣,膀胱之氣無法化行,就需要用五苓散或甘草附子湯等藥物來治療。

濕氣入體,會導致全身疼痛、發熱、皮膚顏色發黃。

這也是指兩水地氣的濕氣。全身疼痛是之前提到的濕氣流注關節的表現。之前提到脈沉細,說明是寒濕之邪。這裡雖然沒有提到脈象,但說發熱,說明邪氣還在經絡中。皮膚顏色發黃,說明濕氣已經入里,脾臟受到濕氣的傷害,中央土色已經表露在外。濕邪充塞浸灌於表裡肌肉肢節之間,所以全身疼痛,皮膚顏色發黃。皮膚發黃就像煙燻過的樣子。

黃中帶黑而不明潤也。蓋黃家有陰陽之別。陽黃明潤。陰黃則黑暗而無光澤。素問五臟生成篇云。黃如蟹腹者生。黃如枳實者死。如陽明篇傷寒發黃。身如橘子色者。而用茵陳蒿湯下之。及身黃髮熱而以梔子柏皮湯。以至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者。皆以瘀熱在裡。小便不利。濕熱停蓄所致。

悉屬陽黃。此證一身盡疼。已屬寒濕之邪。流於關節而身色如似熏黃。即陰黃之屬也。外雖發熱。尚為太陽在表之邪。其發現之色。則由內達外。既如煙燻。或當於寒濕中求之。未可知也。但必詳審其脈證而施治耳。仲景所以不立治法者。蓋欲人於陰陽寒熱中求之耳。未有一定可擬之法也。

白話文:

黃疸是一種病症,在皮膚和眼睛上出現黃色的顏色。這種症狀有兩種類型:陽黃(明亮、溼潤)和陰黃(暗淡無光澤)。《內經·靈樞》提到:“黃如蟹腹者生;黃如枳實者死。”意思是說如果病人的膚色像螃蟹腹部一樣亮黃,則預後良好;但如果顏色像是苦橙果實那樣深沈發綠,則病情嚴重甚至可能死亡。

對於傷寒引起的黃疸,《金匱要略》建議使用茵陳蒿湯來治療,並且根據發熱與否選擇不同的方劑。這些治療方法都是爲了清除體內的溼熱毒素以及改善排尿情況。

如果是屬於“全身疼痛”的陽黃證候,可能是由於寒冷潮溼導致關節炎並使身體呈現出煙燻般的黃色。雖然表面看起來發燒了,但這只是太陽表證的症狀之一。真正的病因可能與體內內部的問題有關。因此,

需要注意的是,張仲景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治療方法,而是希望醫生能夠仔細觀察脈象和其他臨牀表現,然後針對個體差異進行個性化治療。沒有一種固定的方法可以適用於所有患者。

設一立治法。即膠於一偏。恐後人執著其說而不能圓通變化耳。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成注每不能闡發仲景深義。遂為後世所譏。惟此條註釋。頗得原文精義。但尚嫌其語焉不詳。多所缺失。今即因其意而申之云。此蓋言霧露所感之濕。所謂清邪中上者是也。既稱濕家而不云關節疼痛。又不言一身盡疼痛。更不言骨節煩疼掣痛。但曰身上疼痛。身上者。身之上也。

邪在上焦。是濕未流於關節。而外客於身上之肌表也。不云發熱身似熏黃。但曰發熱面黃而喘。是濕未入里而色但現於頭面也。喘者。肺主皮毛。開竅於鼻。濕襲皮毛。內壅肺氣。所以鼻塞而喘。非胸腹脹滿而喘也。若寒濕在裡。則屬陰邪。無頭痛發熱之見症。脈當沉細。此則發熱頭痛。

白話文:

濕邪在上焦,說明濕氣還沒有侵犯到關節,只是停留在身體表面的皮膚。它沒有說發熱、全身像被薰染成黃色,只說發熱、面部發黃並呼吸急促。這是因為濕邪還沒有深入內部,只是表現在頭部和麪部。呼吸急促是因為肺主皮毛,外竅通於鼻。濕邪侵犯皮毛,導致肺氣鬱閉,因此鼻塞並呼吸急促,而不是胸腹脹滿引起的呼吸困難。如果寒濕深入內部,就會屬於陰邪,沒有頭痛發熱的症狀,脈象應該沉細。這段文字描述的是發熱、頭痛的症狀。

鼻塞而煩。是邪氣但在上焦。毫不犯里。故其脈大而自能飲食。腹中和而身軀臟腑無病也。其病但因頭中寒濕故鼻塞也。病淺不必探求。毋庸製劑。但當以辛香開發之藥。納之鼻中。以宣泄頭中之寒濕則愈。朱奉議及王氏準繩。俱用瓜蒂散。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此言霧露寒濕之邪中人也。太陽之經脈。挾背脊而行於兩旁。寒濕中之。故背強。寒邪在表。所以欲得被覆而向火也。寒濕之邪。留著於太陽之經。陽氣不得流行。以頭為諸陽之會。諸陰絡不能至頭。皆劑頸而還。陽氣不行。獨聚於頭。故其人但頭汗出。所謂清邪中上也。當表邪未解之時。

白話文:

鼻子堵塞,感到煩躁,這是邪氣停留在上焦,尚未侵入內臟。因此脈象洪大,還能正常飲食,腹部舒適,身體各臟腑也沒有病。這種情況只是因為頭部寒濕導致鼻塞。病症較輕,不必深究,也不必服用藥物。只要用辛香開竅的藥物,塞入鼻孔,宣泄頭部的寒濕即可痊癒。朱奉議和王氏的醫書中,都使用瓜蒂散來治療這種疾病。

濕邪入侵的人,只會出頭汗,背部僵硬,想要蓋被子靠近火。如果過早服用瀉藥,就會出現嘔吐、胸悶、小便不利的症狀。舌苔像苔蘚一樣,說明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口渴想喝水卻不能喝,是因為口乾舌燥。

這段話是說,霧露寒濕的邪氣入侵了人體。太陽經脈沿著背脊兩側運行,寒濕侵入經脈,所以背部僵硬。寒邪停留在體表,所以想要蓋被子靠近火。寒濕邪氣停留在太陽經脈,陽氣無法正常運行。頭部是諸陽之會,諸陰經脈不能到達頭部,都從頸部迴流。陽氣不通,只在頭部聚集,所以只出頭汗。這就是清邪中上。當表邪未解時,……

若早下之。則寒濕之邪。乘下後之虛。內陷入胃。胃氣傷敗而噦。噦者。俗所謂冷呃是也。噦而胸滿。小便不利者。寒濕在中。胃氣不行。三焦不運。上焦之氣不降。則濁氣鬱塞而胸滿。下焦之清陽不升。則氣化不行而小便不利也。舌上如苔者。若熱邪入胃。則舌上或黃或黑。

或芒刺。或乾硬。或燥裂。皆苔也。此云如苔乃濕滑而色白似苔非苔也。然何以致此。因寒濕之邪。陷入於裡而在胸膈。命門之真陽。不得上升而在下焦。上下不通。故曰丹田有熱。胸中有寒。下焦之真火。既不得上達。即所謂清陽不升。是下焦無蒸騰之用。氣液不得上騰而為涕唾。

白話文:

如果過早使用瀉藥,寒濕之邪會趁機進入胃部,損傷胃氣,導致打嗝,也就是俗稱的“冷呃”。打嗝伴隨胸悶和尿頻,是因為寒濕停留在體內,影響了氣機運行。上焦氣無法下降,造成胸悶;下焦氣無法上升,導致尿頻。舌苔呈現白色濕潤,並不是真正的苔,而是寒濕入侵胃部引起的。

寒濕侵入胸膈,命門的陽氣無法上升,停留在下焦,導致上下不通,出現丹田熱,胸腔寒的現象。下焦的真火無法上升,導致身體氣液無法蒸騰,無法形成唾液和鼻涕。

故渴。又以寒濕在胸。道路阻絕。故雖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而煩渴也。仲景雖不立治法。然以理推之。邪在太陽之表。則當汗解。頭汗既出。不當用麻黃。胸中之寒邪當去。下焦之氣化當行。於法當溫。則下文之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即其治也。前人擬陷胸湯。恐非其治。

即五苓散理中湯。雖近於理。猶未盡善。何也。以但能溫中而不能解外。故必以用桂枝者為妥也。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白話文:

所以感到口渴,是因為寒濕停留在胸部,阻礙了氣血流通,雖然想要喝水卻無法吞嚥,所以才會出現口乾舌燥、煩渴的症狀。張仲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治療方法,但根據道理推斷,邪氣停留在太陽經的表層,應該要發汗解表。頭部出汗之後,就不應該再使用麻黃。胸中寒邪應該要驅散,下焦的氣化功能應該要恢復正常,按照理法應該要溫通,所以接下來的桂枝附子湯、甘草附子湯就是治療方法。前人所擬的陷胸湯,恐怕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五苓散、理中湯雖然接近道理,但還不夠完善,這是因為它們只能溫中,無法解表。所以一定要使用桂枝的藥物才是妥當的。如果患者出現濕氣向下流動,額頭出汗、微喘、小便頻繁等症狀,就會死亡。如果出現下痢不止的症狀,也會死亡。

治濕但有汗法。及利小便法而無下法。上文因寒邪在表。下早即有噦而胸滿。小便不利之變。然為寒濕所中。陽氣已傷而誤下之。必致亡陽變逆而死矣。夫濕邪在表。本宜於汗。若誤下之。致虛陽欲亡而上奔。額上汗出而喘。乃孤陽絕於上也。濕邪在裡。唯恐其小便不利。下後而小便反利。

及下利不止者。腎主二陰之竅而不攝。是真陽脫於下也。上絕下脫。故皆為死證也。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一身盡疼者。濕流關節也。發熱者。風邪在表也。日晡所。陽明氣旺之時也。風為陽邪。濕為淫氣。風濕之邪。留著於肌肉關節之間。陰陽應象論所謂濕傷肉者是也。以陽明專主肌肉。故至陽明氣旺之時而劇也。風濕兩傷。故曰此名風濕。然此病因何得之。皆傷於汗出當風故也。

白話文:

治療濕氣,但要採用可以發汗的方法,並且要採用利尿的方法,但不能使用瀉下法。上面提到,因為寒邪在表,所以早起就出現嘔吐,胸悶,小便不利的情況。雖然是寒濕入侵,陽氣受損,但是錯誤地使用瀉下法,必然導致陽氣消失,病情逆轉而死亡。

濕邪在表,本來應該要發汗,如果錯誤地使用瀉下法,就會導致虛陽想要消失而上沖,額頭出汗,呼吸困難,這是陽氣孤獨地消失在上面。濕邪在裡,最怕小便不利,瀉下之後,反而小便通暢。

如果瀉下不止,是因為腎臟主宰著兩個陰竅,而不能收攝,這是真陽脫落到下面。上面消失,下面脫落,所以都是死亡的徵兆。

病人全身疼痛,發熱,下午加重,這叫做風濕。這種病是汗出當風,或者長時間受寒造成的。

全身疼痛,是因為濕氣流注關節;發熱,是因為風邪在表;下午加重,是陽明氣旺盛的時候。風屬於陽邪,濕屬於淫氣,風濕之邪留存在肌肉關節之間,陰陽應象論中所說的「濕傷肉」就是這個道理。因為陽明專門主管肌肉,所以到了陽明氣旺盛的時候,病情就會加重。風濕雙重侵襲,所以叫做風濕。但是這種病為什麼會發生呢?都是因為汗出當風造成的。

蓋汗欲出則陽氣已動。腠理已開。陰液已出矣。汗出當風。則風乘腠理之開而入矣。風邪既入。汗不得出。以離經之汗液。既不得外出皮毛。又不能內返經絡。留於腠理肌肉之中而為濕矣。雖非泥水雨雪之濕。亦非霧露嵐瘴之比。乃人身汗液之濕也。濕雖不同。而其為病則大同小異。

與他濕同然也。所以濕流於關節肌肉而身疼。風入皮膚腠理而發熱也。其或暑汗當出之時。久傷於取冷太過。使欲出之汗。不得外泄。留著於肌肉腠理之所致。與汗出當風。無以異也。此處雖無治法。然仲景於金匱要略此文之下。即有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溫服取汗之法。即其治也。

白話文:

出汗表示陽氣已開始活動,毛孔也打開了,體內的陰液已經開始排出。如果出汗時遇到風,風就會趁著毛孔打開的機會侵入體內。風邪入侵後,汗就出不來了,原本應該排出體表的汗液,既不能往外走,也不能回到經絡中,就停留在毛孔和肌肉裡,形成濕氣。這種濕氣雖然不是泥水雨雪的濕,也不同於霧露瘴氣,而是人體汗液形成的濕氣。雖然濕氣來源不同,但造成疾病的機理都大同小異,跟其他濕氣一樣。所以濕氣會流入關節肌肉,讓人感到疼痛,風侵入皮膚毛孔則會讓人發熱。有時候,夏天出汗時,如果長時間受寒,導致汗液無法排出,停留在肌肉毛孔裡,也會跟出汗時遇風的情況類似。雖然這裡沒有直接提到治療方法,但仲景在《金匱要略》這段文字的下方,就提到了「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這個方子溫熱身體,讓患者出汗,就是治療這種情況的方法。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此又設為問答。以明風濕兼治之法也。風濕相搏。謂風濕兩相搏聚。而使一身盡疼也。天陰雨不止。言又值濕氣盛行之時也。汗大出而濕氣尚在者。以風乃無形之邪。外襲皮毛。故隨汗可去。濕乃重濁之氣。淫著於肌肉。流滯於關節之間。不能隨迅發之大汗而驟出。故大汗則風氣去而濕氣在也。

若治風濕之法。固當發其汗矣。然服藥之後。但令其熱氣從內達外。如蒸蒸發熱之狀。使微微似欲汗出。氣蒸膚潤。久令如此。則風濕留著之邪。漸出而俱去矣。治法如此。方得盡去。不然。則風去而濕仍在矣。

白話文:

請問,如果風濕互相搏擊,導致全身疼痛,應該要讓患者出汗才能痊癒,但遇到陰雨綿綿的天氣,醫生卻說可以發汗。然而,出汗後病情卻不見好轉,這是為什麼呢?

讓患者出汗,如果汗流得很多,只會把風邪逼出去,濕邪卻仍然留在體內,所以病情不會好轉。如果要治療風濕,應該讓患者微微出汗,像要出汗又還沒出的感覺,這樣才能把風濕都逼出來。

這段問答是為了說明治療風濕的兼顧方法。風濕相搏是指風邪和濕邪互相糾纏在一起,導致全身疼痛。陰雨綿綿的天氣說明濕氣盛行。汗流得很多,濕邪卻仍然留在體內是因為:風邪屬於無形之邪,從體外入侵皮毛,所以可以隨著汗液排出。而濕邪屬於重濁之氣,會侵犯肌肉,滯留在關節之間,不能隨著大量汗液快速排出。因此,大量出汗只能逼出風邪,濕邪卻仍然存在。

治療風濕,確實需要發汗,但服藥後,只要讓藥力從內而外散發,使身體微微發熱,好像快要出汗卻沒有出汗,讓皮膚感到溫潤,持續一段時間,風濕留下的邪氣就會逐漸排出,最終痊癒。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根治,否則風邪消除了,濕邪卻仍然存在,病情就無法完全治癒。

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濕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濕中求之。

此條本在太陽篇中傷寒條下。因濕病又為六氣之一。非傷寒所得而該。故留此一條於傷寒例中。以為標目。使後之臨證者。遇傷寒而有寒濕之兼證者。當另於寒濕門中求其治法可也。今附於此。以便學者之尋求追討焉。以下二條。王叔和亦編入傷寒條內。及觀金匱要略。則此二條。

仍在痓濕暍三症篇中。故亦移入於此。萃成寒濕一門。倘傷寒有此兼症。當於此中尋求治法。即仲景所謂於寒濕中求之是也。

此言見證雖屬傷寒。頭痛發熱。惡風無汗。法當汗解。而以麻黃發其汗。至發汗以後。邪氣不解而身目又為之發黃。何也。究其所以然者。不但有在表之邪。蓋因寒邪與濕氣。摶結在裡而不解故也。然寒濕之邪。非陽明瘀熱發黃。及身黃如橘子色者。可與茵陳蒿湯下之可比。

白話文:

這一段原本是在《傷寒論》太陽篇的傷寒條目下。因為濕病也是六氣之一,不屬於傷寒病的範疇,所以將這一段保留在傷寒的例子中,作為一個標題。讓後來的醫生在遇到傷寒病人,同時又伴有寒濕症狀時,應該在寒濕的病症中尋找治療方法。現在將這一段附在這裡,方便學者們尋找和探討。

以下兩段,王叔和也把它們編入傷寒的條目中。但如果看《金匱要略》的話,就會發現這兩段仍然在痓、濕、暍三症篇中。所以也把它們移到這裡,匯集成為一個寒濕的門類。如果傷寒病人同時出現寒濕的症狀,就應該在這裡尋找治療方法。這就是仲景所說的「於寒濕中求之」的意思。

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這個病人是傷寒,出現頭痛發熱、怕風無汗的症狀,按照常理來說應該用發汗的方法治療。而醫生也用麻黃來發汗了,但是發汗之後邪氣並沒有去除,反而身體和眼睛都變黃了。這是為什麼呢?仔細探究原因,不只是表面的邪氣沒有去除,而是因為寒邪和濕氣在體內糾纏在一起,無法去除的緣故。

但是,這種寒濕之邪引起的黃疸,和陽明經瘀熱引起的黃疸,以及全身發黃像橘子一樣的黃疸,是不能用茵陳蒿湯來治療的。

注意

  • 這裡的「下」指的是中醫的「下法」,是指通過瀉下藥物來排出體內的毒素或積滯。
  • 「痓、濕、暍三症」指的是古代醫書中的三種病症,分別是痓(指瘧疾)、濕(指濕邪引起的疾病)、暍(指中暑)。
  • 「茵陳蒿湯」是一種中藥湯劑,主要用於治療黃疸病。

陰寒本無下法。所以此證為不可下也。故當於濕病一門之寒濕中求之。即下文桂枝附子湯。及去桂枝加白朮湯。與甘草附子湯者是也。尚論謂即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三法。誤矣。此條不言傷寒之脈證。但云發汗已。身目為黃。若此。何以知為寒濕在裡乎。

不知陽明篇中。濕熱鬱蒸之發黃。一則曰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而以茵陳蒿湯下之。又曰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身黃。小便不利也。又云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

白話文:

寒症本就不該用瀉下之法,所以這個病症不能使用瀉下藥。應該從濕病中的寒濕範疇尋找治療方法,也就是接下來提到的桂枝附子湯、去桂枝加白朮湯和甘草附子湯。其他說法認為麻黃連翹赤小豆湯、茵陳蒿湯、梔子柏皮湯等三種方法,都是錯誤的。這一段文字並沒有提到傷寒的脈證,只說發汗後,身體和眼睛都發黃,如此情況,何以斷定是寒濕內在呢?

不知道陽明篇中,濕熱鬱積導致發黃的論述,一則說發熱出汗者,這是熱氣外溢,無法導致發黃。但只有頭部出汗,身體沒有汗,汗液停留在頸部,小便不順暢,口渴想喝水和米湯,這才是熱氣鬱結在體內,身體必然發黃,應該用茵陳蒿湯來治療。又說陽明病,臉部呈現紅色,不可使用攻邪之法,必然會導致身體發黃,小便不順暢。還說陽明病,沒有汗、小便不順暢,心裡煩躁不安,等等。

身必發黃。又云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小便不利者。必發黃。又云傷寒瘀熱在裡。身必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主之。傷汗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傷寒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此條不言發熱。亦不言小便不利。不言被火。

並不言頭汗。則非瘀熱可知。但以傷寒無汗而發之。得汗後。亦可謂熱邪發越。亦不能發黃矣。乃至身目為黃。蓋因其證本屬傷寒而汗不能解。是以知寒不在表而在裡矣。然非濕不能發黃。故又知寒濕在裡也。寒濕之治。不應混列於傷寒篇中。故當於寒濕症中求之耳。仲景之文。

白話文:

如果身體發黃,又說陽明病,被火燒到,額頭微出汗,小便不順暢,就一定會發黃。還說傷寒瘀熱在裡頭,身體就會發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可以治療。傷寒發汗七八天,身體黃如橘子色,小便不順暢,肚子微微脹,茵陳蒿湯可以治療。傷寒身體發黃發熱,梔子柏皮湯可以治療。這一條不說發熱,也不說小便不順暢,不說被火燒到,也不說額頭出汗,那就不是瘀熱,可以知道。只說傷寒無汗而發黃,得汗之後,也可以說熱邪發散,也不會發黃了。甚至身體和眼睛都黃,都是因為病症本屬傷寒,汗液不能解除,所以知道寒氣不在表層,而在裡頭。然而,沒有濕氣就不會發黃,所以又知道寒濕在裡頭。寒濕的治療,不應該混雜在傷寒篇中,應該在寒濕症中尋找答案。仲景的文字真是精妙。

雖似不言其證治。而細揣其義。不啻耳提面命矣。學者果能尋繹其文。則領會其不言之教亦多矣。故自序云。若能尋余所集。思過半矣。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此條既云傷寒。又曰風濕相搏。當是風寒並感。應入太陽下篇。不應置之太陽中篇。因本是濕邪兼症。故移入濕證條中。彙集一門。以便查覈。大凡中風傷寒之邪。至八九日。設不傳入他經。亦必入里而不在表矣。夫寒為陰邪。在表則當體痛。風為陽邪。熱鬱則必發煩。至八九日之久。

煩則或有。體痛者絕少矣。此證雖屬傷寒。因又有濕邪搏聚。濕亦陰邪。流於關節。所以身體煩疼。而身重不能轉側也。不嘔不渴。邪不在胃。未入於裡也。脈浮虛而澀者。浮則為風。浮則按之無力。即所謂浮則為虛也。寒邪在營。血脈不得流利則澀。濕流關節。氣血不快於流行亦澀。

白話文: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這條醫案中既說傷寒,又說風濕相搏,應該是風寒同時感染,應歸屬於太陽下篇,不應該放在太陽中篇。因為本質上是濕邪兼症,所以把它移到濕證條目中,彙集到一起,方便查找。一般來說,中風傷寒的邪氣,到了八九日,如果沒有傳入其他經脈,也必定會從表入裡,不再停留在表層。

寒屬陰邪,在表層就應該感到身體疼痛。風屬陽邪,熱氣鬱結就必定會發熱煩躁。到了八九日,發熱煩躁的情況可能會有,但身體疼痛的情況卻很少了。這個症狀雖然屬於傷寒,但又因為有濕邪搏聚,濕氣也是陰邪,會流注於關節,所以才會身體煩疼,並且沉重難以翻身。不嘔不渴,說明邪氣不在胃,還沒深入到裡層。脈象浮虛而澀,浮則為風,浮則按之無力,也就是說浮則為虛。寒邪在營氣,血脈流通不順暢就會澀。濕氣流注關節,氣血運行不暢也會澀。

正風寒濕三氣所著之脈。名為濕痹者是也。法當兼治。故以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濕在裡則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大便硬則濕不在裡。小便利則濕氣已去。不須汗泄。故去桂枝。想風濕之後。寒濕之餘氣未盡。身體尚疼。轉側未便。故仍用去桂枝之白朮附子湯也。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正風寒濕三氣所著之脈。名為濕痹者是也。法當兼治。故以桂枝附子湯主之。

這是風寒濕三種氣邪侵犯經脈所致的疾病,稱為濕痹。治療方法應該兼顧三者,因此用桂枝附子湯為主方。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枝加白朮湯主之。

如果病人大便乾燥,小便卻通暢,就應該去掉桂枝,改用加白朮的湯劑來治療。

濕在裡則小便不利。大便反快。大便硬則濕不在裡。小便利則濕氣已去。不須汗泄。故去桂枝。想風濕之後。寒濕之餘氣未盡。身體尚疼。轉側未便。故仍用去桂枝之白朮附子湯也。

濕邪在體內,會導致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如果大便乾燥,說明濕邪不在體內。小便通暢,說明濕邪已經排出,不需要再用汗法。因此去掉桂枝。但是風濕病之後,寒濕之餘氣尚未完全消除,身體仍然疼痛,翻身不便,所以仍然要使用去桂枝的白朮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附子(二枚),生薑(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

以上五味藥材,用水六升,煮至二升,去渣,分三次溫服。

風邪非桂枝不能汗解。寒邪非附子不足以溫經。非生薑亦不能宣散。甘草大棗。緩姜附之性。助桂枝而行津液也。此方乃太陽上篇誤下之後。脈促胸滿微惡寒之桂枝去芍藥湯而加附子。非汗後遂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湯也。桂枝附子湯乃去芍藥者。故另立一名而無加字。桂枝加附子湯乃不去芍藥者。

即於桂枝全湯中加入。故多一加字。若不去芍藥之酸收。即為傷寒無汗之禁劑矣。然既曰傷寒而不用麻黃湯。獨取桂枝者。非但用之以解散衛分風邪。因其見證皆屬陰寒。陽氣已弱。脈已浮虛。不宜大汗。若大汗之。非惟犯上文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之戒。具有亡陽之禍。

白話文:

風寒感冒若不使用桂枝,就無法發汗解表。寒邪入侵若不使用附子,就無法溫暖經脈。同時也需要生薑來宣散寒邪。甘草和紅棗可以緩解附子的辛辣和溫熱,幫助桂枝運行津液。這個方子是太陽傷寒篇誤下之後,脈搏急促、胸悶、微惡寒的症狀,在桂枝去芍藥湯的基礎上加了附子。並不是汗出不止的桂枝加附子湯。桂枝附子湯是去掉了芍藥的,所以另立了一個名字,沒有加字。而桂枝加附子湯則是沒有去掉芍藥的,是在桂枝湯中加入附子,所以多了一個「加」字。如果不去掉芍藥的酸收之性,就會成為傷寒無汗的禁方。但是既然說是傷寒,卻不用麻黃湯,只用桂枝,不僅僅是為了用它來疏散衛分表面的風寒,因為這些症狀都屬於陰寒,陽氣已經虛弱,脈象浮虛,不適合大汗。如果大汗,不僅會違反汗出過多會損傷正氣的戒律,更會造成陽氣耗損的危險。

故用桂枝附子湯。但令微微似欲汗出。則風濕皆去。不必用術燥濕也。觀仲景立法處方無不各有深意。如太陰發汗而用桂枝。厥陰攻表亦用桂枝湯。其義自見。即使少陰之用麻黃。亦必與附子同用者。陰經皆以陽氣為重故也。又如金匱所載云。濕家身煩疼。可與麻加朮湯發其汗為宜。

慎不可以火攻之一節。因承上文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煩而脈大。無陰寒之症。故不用附子而忌火攻。既見頭痛發熱邪。在陽經。況有濕氣而身體煩疼。自宜發汗。故用麻黃全湯。更加朮以燥濕也。又金匱濕病條中。更有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不用桂枝湯加減。

白話文:

所以要用桂枝附子湯,只要讓病人微微地感覺快要出汗,就可以去除風濕,不需要用其他方法來燥濕。觀察仲景的立法處方,每一個都很有深意。例如太陰要發汗,就用桂枝;厥陰要攻表,也用桂枝湯。其中的道理顯而易見。即使少陰要使用麻黃,也必須與附子一起使用,因為陰經都以陽氣為重。

再比如《金匱要略》中記載:濕家身煩疼,可以給予麻黃加朮湯發汗,這纔是適宜的。

要注意的是,不能用火攻的方法,因為承接上文,病人身疼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煩躁,脈象洪大,並沒有陰寒的症狀,所以不用附子,也忌諱火攻。既然已經出現頭痛發熱的邪氣,說明是在陽經,況且還有濕氣,身體煩疼,就應該發汗。所以用麻黃全湯,再加上朮來燥濕。另外,《金匱要略》濕病條中,還有風濕脈浮,身體沉重,出汗怕風的症狀,不用桂枝湯加減。

而用防己黃耆湯主之者。以脈浮汗出惡風。似乎風邪在表。應用桂枝。而仲景又偵知其衛氣已虛。皮膚不密。毛孔不閉。所以汗出惡風。乃濕家之表虛者。故用防己利水。以黃耆固表。白朮甘草燥濕補中而已。皆因其表氣已虛。衛陽不固。並微似汗之桂枝。亦不輕用矣。非用意淵深。

而能制方若是邪。

去桂枝加白朮湯。即朮附湯。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湯者。即於桂枝附子湯方內。去桂枝。加朮三兩。余依前法。

白話文:

使用「防己黃耆湯」治療的病人,其脈象浮而汗出惡風,似乎是風邪在表。一般來說,應該用桂枝治療。但仲景又察覺到其衛氣已虛,皮膚不緊密,毛孔不閉合,所以才會汗出惡風。這是因為體內濕氣重,且表虛的表現。因此,使用「防己」利水,用「黃耆」固表,「白朮」和「甘草」則燥濕補中。這一切都是因為其表氣已虛,衛陽不固,雖然有類似汗出的症狀,卻不能輕易使用桂枝。這並非隨意用藥,而是有着深意。

能製出這樣的方劑,真是令人歎服!

去桂枝加白朮湯,也就是「朮附湯」。

桂枝附子去桂枝加白朮湯,是指在桂枝附子湯的方劑中,去掉桂枝,加入白朮三兩,其他的藥材則按照原方劑的用法使用。

去桂枝加白朮湯者。即朮附湯也。因承上文桂枝附子湯加減。故云去桂枝加白朮湯也。古方術上無白字。故稱朮附湯。成氏不曉。誤附於太陽上篇遂漏不止之桂枝加附子湯後。前既無仲景原文。方法後但虛懸此方。殊無著落用處。致方氏無從查考。遂謂加減舊缺。有補出之說。

喻氏僅採取方氏條辨作尚論篇。故亦不能分辨。方中用附子二枚。古之附子。乃山野所生。或小於今之種蒔者。亦未可為定法。恐是後人傳寫之誤。以愚意度之。當以應用之分兩為度。桂枝四兩。即宋之一兩八分。元則較重於宋。今更重矣。生薑三兩。即宋之八錢。附子若用一枚。

白話文: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文字僅為作者的個人理解,並非完全正確的解讀。

想要更深入瞭解「去桂枝加白朮湯」這個方子,需要參考更多醫學典籍和文獻。

約重一兩二三錢。炮過可得乾者三錢半。若分三次服。亦不為過。前人有古方不可治今病之說。皆不知古今斤兩不同故也。

風濕相搏。骨節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風濕相搏。與前文同義。掣痛者。謂筋骨肢節抽掣疼痛也。不得屈伸。寒濕之邪。流著於筋骨肢節之間。故拘攣不得屈伸也。近之則痛劇者。即煩疼之甚也。疼而煩甚。人近之則聲步皆畏。如動觸之而其痛愈劇也。汗出。即中風汗自出也。短氣。邪在胸膈而氣不得伸也。小便不利。

寒濕在中。清濁不得升降。下焦真陽之氣化不行也。惡風不欲去衣。風邪在表也。或微腫者。濕淫肌肉。經所謂濕傷肉也。風邪寒濕搏聚而不散。故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白話文:

一般藥材約重一兩二三錢,炮製後可以得到乾藥三錢半。如果分三次服用,也不為過。有些人說古方不能治今病,其實是因為他們不知道古代和現代的重量單位不同。

風濕邪氣相互交搏,導致骨節疼痛、抽痛,無法伸展,靠近就痛得厲害,還會出汗、呼吸短促、小便不利、怕風不敢脫衣服,甚至有輕微腫脹。這種情況可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風濕相搏的意思和前文一樣,掣痛指的是筋骨肢節抽搐疼痛。無法伸展是因為寒濕邪氣流注於筋骨關節,所以才會僵硬無法活動。靠近就痛得厲害,指的是疼痛非常嚴重,讓人靠近都會感到害怕,彷彿一動一觸就會加重疼痛。出汗是指中風後自己會出汗。呼吸短促是因為邪氣侵犯胸膈,導致氣機不暢。小便不利,是因為寒濕阻滯在体内,清濁之氣無法升降,下焦的真陽之氣無法正常運化。怕風不敢脫衣服是因為風邪留在了表面。輕微腫脹是因為濕邪侵犯肌肉,就像古書中所說「濕傷肉」。風寒濕邪氣相互交織,久久不散,所以用甘草附子湯治療。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附子(二枚去皮),白朮(二兩),桂枝(四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得微汗則解。能食。汗出復煩者。服五合。恐一升多者。服六七合為妙。

風邪在表。故汗出惡風而不欲去衣。非桂枝不足以汗解衛邪。濕淫在經。非術不足以助土燥濕。因寒濕流於關節。致骨節煩疼掣痛而不得屈伸。下焦無火。氣化不行而小便不利。故用附子以溫經散寒。則陽回氣暖而筋脈和同。東風解凍而水泉流動矣。經云。陽氣者。精則養神。

柔則養筋。筋柔則無掣痛不得屈伸之患矣。甘草所以緩陰氣之急。且為桂枝湯中本有之物。因湯中之芍藥。能收斂助陰。故去之耳。雖名之曰甘草附子湯。實用桂枝去芍藥湯。以汗解風邪。增入附子白朮。以驅寒燥濕也。

白話文:

甘草附子湯方

配方:

  • 甘草(二兩)
  • 附子(二枚去皮)
  • 白朮(二兩)
  • 桂枝(四兩)

製作方法: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六升水煮至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每日三次。若微微出汗,則病症可解,能進食。若出汗後仍感煩躁,可服用五合。若擔心一升太多,服用六七合即可。

藥理分析:

風邪在表,故患者出汗畏風,不願脫衣。桂枝具有發汗解表之功效,故用以驅散外邪。濕邪侵犯經絡,白朮能健脾燥濕,故用以助脾土以祛濕。寒濕流注關節,致使骨節疼痛、拘攣,難以屈伸。下焦虛寒,氣化不利,小便不利,故用附子溫經散寒,使陽氣回升,氣血溫暖,筋脈舒暢,猶如東風解凍,泉水流動。

古籍雲:「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筋柔則無拘攣疼痛之患。甘草可緩解陰氣急躁,且為桂枝湯中原本就有的藥材。因湯中之芍藥有收斂助陰之性,故去之。此方雖名為甘草附子湯,實為去掉了芍藥的桂枝湯,並增入附子、白朮,用以驅寒燥濕。

總結:

甘草附子湯主要以桂枝發汗解表,白朮健脾燥濕,附子溫經散寒,甘草緩解陰氣,合用以治療風邪濕邪侵襲,導致關節疼痛、小便不利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