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十 (4)
卷之十 (4)
1. 厥熱辨論
傷寒先厥後發熱。下利必自止。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為痹。發熱無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必便膿血。便膿血者其喉不痹。
此承上文先厥後發熱。利必自止而言也。上文言見厥必複利。此言利止不復見厥。而反汗出咽中痛者。乃後發之熱太甚。鬱蒸而為汗。上炎而作咽中腫痛。故曰其喉為痹。若如前厥後發熱無汗出。則利必自止。若發熱而利不止者。熱邪必隨勢下流。重傷陰分。腐化而為膿血矣。便膿血而成痢者。熱已下泄。不得上攻。故其喉不痹。
白話文:
傷寒病一開始出現手腳冰冷,之後才發燒的狀況,如果伴隨腹瀉,腹瀉通常會自己停止。但是如果腹瀉停止後反而開始流汗,並且喉嚨疼痛,那表示喉嚨已經腫脹麻痺了。如果發燒時沒有流汗,腹瀉就會自己停止。如果發燒後腹瀉沒有停止,就一定會排出膿血。會排出膿血的人,喉嚨就不會腫脹麻痺。
這段文字是承接前面講的,先出現手腳冰冷,之後才發燒,腹瀉就會自己停止的說法。前面說,看到手腳冰冷,一定會伴隨腹瀉,這裡說,腹瀉停止後就不會再出現手腳冰冷。如果腹瀉停止後反而流汗,並且喉嚨疼痛,是因為後來的發燒太過嚴重,熱氣悶在體內變成汗,熱氣往上衝導致喉嚨腫痛,所以說喉嚨已經腫脹麻痺了。如果像前面說的,先手腳冰冷後發燒,而且沒有流汗,腹瀉就會自己停止。如果發燒後腹瀉還沒停止,表示熱邪會隨著趨勢往下流,嚴重傷害陰液,腐敗而變成膿血。如果排出的糞便中有膿血,變成痢疾,表示熱邪已經往下宣洩,不會再往上侵犯,所以喉嚨就不會腫脹麻痺。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