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四 (1)
卷之四 (1)
1. 風寒並感證治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以真武湯救之。
夫發熱汗出惡風。頭項強痛而脈浮緩者。為太陽中風。若發熱頭項強痛。身疼腰痛。骨節疼痛。體重嘔逆。惡風無汗。脈陰陽俱緊者。為太陽傷寒。此條以太陽中風四字冠之。而曰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是中風而見傷寒之脈證矣。然諸脈證中。惟脈浮而煩。及發熱惡寒。
皆中風所有之脈證。故為風寒並感。營衛兩傷之證也。蓋風鬱則煩。寒鬱則躁。風寒並鬱於營衛之間。不得汗泄。故作煩躁也。用桂枝則去風而遺其寒。用麻黃則治營而忘其衛。故以去芍藥之桂枝。合麻黃並用。加入石膏者。所以治鬱熱之煩躁也。三者並馳。風寒鬱熱之邪解矣。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太陽中風的症狀,脈象浮而緊,發熱、怕冷、全身疼痛,而且不流汗卻感到煩躁,可以用大青龍湯治療。但是,如果患者脈象微弱,已經流汗並且怕風,就不可服用大青龍湯。因為服用後可能會導致手足厥冷、肌肉抽搐,這是藥物逆行的表現。此時應以真武湯來解救。
如果患者發熱、流汗、怕風,頭頸部疼痛,脈象浮而緩,這是太陽中風。如果患者發熱、頭頸部疼痛、全身疼痛、腰痛、骨節疼痛、身體沉重、噁心嘔吐、怕風、不流汗,而且脈象陰陽俱緊,這是太陽傷寒。
這段文字雖然以「太陽中風」四字命名,並描述了浮緊脈象、發熱、怕冷、全身疼痛、不流汗等症狀,但其實是中風兼有傷寒的脈證表現。
以上症狀中,浮脈伴隨煩躁,以及發熱怕冷,都是中風的脈象表現。因此,這是一種風寒同時侵襲,導致營衛二氣皆受損的病症。風邪鬱結則會讓人感到煩躁,寒邪鬱結則會讓人感到不安。風寒同時鬱結在營衛之間,無法通過汗液排出,因此患者感到煩躁不安。
桂枝可以驅散風邪,但無法完全去除寒邪;麻黃可以治療營氣,卻容易忽略衛氣。因此,大青龍湯中去除了芍藥的桂枝,加入麻黃,並搭配石膏,用來治療鬱熱所致的煩躁。三者合力,就能驅散風寒鬱熱的邪氣。
故立大青龍湯主之。然青龍之制。非但為風寒並感之大綱。直為溫病治表之一大柱也。後人不知。輒嘆為仲景詳於治傷寒。略於治溫。故春溫一證。漫無成法可師。為古今之缺典。豈知溫證治法。已苞舉於六經條治之中而不覺也。其寒熱溫涼補瀉之法。豈又在中風傷寒之外邪。
然此方原為脈緊無汗者立法。如上篇脈浮弱而汗出惡風者。已屬陽浮陰弱汗自出之中風。而麻黃湯已為禁劑矣。若脈見微弱。則與浮緊大相逕庭矣。浮緊為表邪實。微弱則真陽虛。其虛實迥殊。故脈見微弱而汗出惡風者。非表邪所致。乃足少陰腎中之真陽已虛。不能升發而為衛氣。
白話文:
因此制定了大青龍湯來治療。然而青龍湯的治療原則,不僅是風寒並感的大綱,更是溫病治表的重要支柱。後人不知此理,便嘆息仲景精於治療傷寒,卻略於治療溫病。因此春溫一症,便無固定的治療方法可以遵循,成為古今醫學的缺典。難道他們不知道,溫證的治療方法早已包含在六經條治之中,只是沒有意識到而已嗎?寒熱溫涼補瀉的方法,又豈止用於中風傷寒的邪氣呢?
然而,此方原本是針對脈象緊無汗的人而制定。如上篇所述,脈象浮弱而汗出惡風的人,已經屬於陽氣浮於表面而陰氣虛弱,汗液自然流出,屬於中風範疇,麻黃湯已經是禁忌藥物了。如果脈象出現微弱,則與浮緊截然不同。浮緊代表表邪實證,而微弱則代表真陽虛。其虛實之分迥然不同。因此,脈象出現微弱而汗出惡風的人,並非表邪所致,而是足少陰腎經的真陽已經虛弱,無法上升發散而成為衛氣。
所以衛陽不能固密而汗自出。陽虛不任外氣而惡風寒也。故曰不可服。若誤服之。適足以亡陽而致陰氣上逆。四肢厥冷。陽虛無以噓養其筋肉而惕惕然瞤動矣。此皆為誤汗亡陽之逆變也。若犯此者。當急以真武湯救之。此與上篇誤汗條下。身瞤動。振振欲擗地之亡陽同一治法。
但彼曰主之而此曰救之。則危急存亡系焉。臨證施治者。當知所急矣。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嫩枝香甜者不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研),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大棗(十二枚擘),石膏(如雞子大研細羅)
白話文: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桂枝(二兩,選用嫩枝,香甜者不去皮),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研磨),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切片),大棗(十二枚,掰開),石膏(研成細粉,量如雞蛋大小)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撲之。一服汗出者。停後服。汗多亡陽。遂虛惡風。煩躁不得眠也。
青者。東方木之色也。龍。陽物也。蓋飛騰變化。行雨之神物也。然龍之為物也。特鱗蟲之長耳。非能自為飛騰變化也。不過隨陽氣而出入上下。以成其用耳。故三冬陽氣在下。則潛藏伏蟄而不見。故謂之潛龍勿用。陽氣出地。則曰見龍在田。至陽氣上升。則曰飛龍在天矣。
其所以潛而勿用者。以三冬陽氣在下。則陰氣在上。龍性純陽。故潛藏於陽氣之中不敢出。出遇陰寒肅殺之氣。則死矣。故曰龍蛇之蟄。以存身也。其出也。陽氣上升。則雷出地奪。龍隨之而啟蟄上騰。此所謂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而少陽之氣。發生萬物。草本敷榮矣。
白話文:
上七味藥,用九升水先煮麻黃,減去兩升水後,去掉藥液表面的泡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到只剩三升。過濾掉藥渣,溫熱服用一升,直到微微出汗。如果出汗太多,就用溫粉擦拭。服用一次藥後出汗了,就暫停後續服藥。出汗太多會損耗陽氣,導致虛弱、怕風、煩躁失眠。
青色是東方木的顏色,龍是陽性的生物,它能飛騰變化,是行雨的神物。但龍只是鱗蟲中最大的,並不能憑藉自身的力量飛騰變化。它只是隨著陽氣出入上下,來發揮自己的作用。所以,在冬季陽氣在地下,龍就潛藏起來,冬眠不見。因此稱之為「潛龍勿用」。當陽氣從地里冒出來時,就稱為「見龍在田」。等到陽氣上升到最高處,就稱為「飛龍在天」。
龍潛藏的原因,是因為冬季陽氣在地下,陰氣在上,龍的本性純陽,所以它就潛藏在陽氣中,不敢出來。如果出來遇到陰寒肅殺之氣,就會死亡。因此說「龍蛇之蟄,以存身」。當龍出來時,陽氣上升,雷聲從地底響起,龍就隨著雷聲而醒來,從冬眠中飛升起來。這就是「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少陽之氣開始生發,萬物滋長,草木繁茂。
其藏則伏於北方之坎。其動則出於東方之震。故曰青龍。青龍湯者。人身之春劑也。青龍主令於春者。春即人身生和長養之氣也。蓋少陽木氣。喜於發散。若為寒氣所持。則鬱而不達矣。必使陽氣升發。然後降而為雨。雨猶人身之汗也。得汗則發泄而陽氣得伸。故以大青龍為行雨之神而發之。
所謂木鬱則達之也。若汗出惡風而見微弱之脈。為真陽大虛之候。用之則為亢龍而有悔矣。故曰不可服也。仲景氏立方命名之義。蓋有定指。夫春令少陽風木用事。陽氣透地而為風。布其生和。發育萬物。為春木司令之正氣。若風木太過而偏勝。或不及而抑鬱。則為淫僻之邪。
白話文:
它藏匿在北方的坎位,它運動則從東方的震位出來,因此稱為青龍。青龍湯,是人體的春季藥方。青龍主導春季,春季正是人體生長、和諧、滋養的氣息。因為少陽木氣喜歡發散,若被寒氣所阻,就會鬱結不暢。必須讓陽氣上升發散,然後下降成雨。雨如同人體的汗水,出汗就能排泄,陽氣才能舒展。所以用大青龍湯,就像行雨之神來發散它。
所謂木氣鬱結就需要疏通它。如果出汗後怕風,而且脈象微弱,就是真陽氣虛的徵兆,用這個藥方就會變成亢龍有悔,所以說不能服用。仲景先生為藥方命名的意思,都是有特定指代的。春天,少陽風木主事,陽氣透出地表而成為風,散發生長和諧的氣息,滋養萬物,這就是春天木氣的正氣。如果風木過度而偏勝,或者不足而鬱結,就會變成淫邪之氣。
即能傷人害物。其感之而病者。謂之中風。以木得陽氣而生。其性溫暖。故為陽邪。其證發熱惡寒。其脈浮緩。陽邪止傷陽分。所謂水流濕。火就燥也。故獨傷衛氣。以致皮毛不闔而自汗。以桂枝湯和解其邪。得微汗則營衛和諧而愈矣。若以風木行令之時。溫暖宣發之候。而值六氣之變遷。
為乍寒所中。則雖以風傷衛之時。而有寒傷營者矣。月令所謂季春行冬令。則寒氣時發。叔和例中。但知霜降以後。至春分以前為傷寒。而不知春分以後。猶有寒氣時發也。以陽氣宣發之時。而為寒邪所閉。腠理不通。陽氣怫鬱。發熱惡寒。身疼不寒而煩躁。故立大青龍湯以治之。
白話文:
就能夠傷害人體和萬物。如果人體感受風邪而生病,就叫做中風。木因陽氣而生長,它的性溫暖,所以屬於陽邪。它的症狀是發熱惡寒,脈象浮緩。陽邪只傷陽分,就像水流向濕處,火就向乾燥處一樣。因此,它只傷衛氣,導致皮膚毛髮不能緊閉而自汗。可以用桂枝湯來和解風邪,出微汗後營衛就會和諧而痊癒。
如果是在風木主令的時節,溫暖宣發的時期,卻遇到六氣的變遷,突然遭受寒邪,那麼即使是風傷衛氣的時節,也會有寒邪傷營的情況。月令說季春行冬令,也就是寒氣仍然會發作。叔和的例中,只知道霜降以後到春分以前是傷寒,卻不知道春分以後,寒氣仍然會發作。在陽氣宣發的時節,卻被寒邪所閉,腠理不暢通,陽氣鬱結,發熱惡寒,身體疼痛而不寒卻煩躁,因此要服用大青龍湯來治療。
雖為風寒兩解之法。而注家以此條雖曰太陽中風。而傷寒脈證居多。遂謂寒多風少。不知下條之名曰傷寒者。雖中風脈證居多。亦以大青龍湯發之。此正互相發明之義也。立方之意。蓋以風木之陽邪。為客寒所勝。鬱而為熱。既當治其勝氣。又宜平其鬱邪。故於治傷寒中。兼平風木之溫邪。
而於麻黃湯中倍加麻黃。又以桂枝湯非傷寒所宜。故去芍藥之酸收。增入石膏辛寒清肅之品。既可以開腠理而汗泄其寒邪。又可以和衛氣而涼解其溫熱。夫人身之汗。猶天地之陽氣。為陰氣所遏而為鬱蒸。陽氣屈伏之甚。則陽蒸陰而上騰。是為地氣上升。升者。云也。陽氣所蒸之陰氣也。
白話文:
雖然這條方劑是針對風寒兩者都能治療的方法,但是註解者認為,雖然方劑名稱為太陽中風,但實際上治療的對象多為傷寒的脈證,因此認為寒氣多、風氣少。然而他們忽略了下一條方劑名為傷寒,但實際上治療的對象多為中風的脈證,也同樣使用大青龍湯來發汗。這兩條方劑正好互相說明彼此的意義。
這條方劑的立方用意,是因為風木之陽邪,被客寒所勝,鬱積而化為熱。因此既要治療客寒的勝氣,又要平息鬱積的邪氣。所以在治療傷寒的過程中,也要兼顧平息風木之溫邪。
而麻黃湯中加倍麻黃,並且去除芍藥的酸收之性,加入石膏辛寒清肅之品,這是因為桂枝湯不適合治療傷寒。這樣既可以開通腠理,讓寒邪通過汗液排出,又可以調和衛氣,涼解溫熱。人體的汗液就像天地間的陽氣,被陰氣所阻礙而鬱積蒸騰。陽氣過度屈伏,就會導致陽蒸陰而向上升騰,這就是地氣上升,所謂的「雲」,就是陽氣所蒸騰的陰氣。
至升而已降。降者。雨也。即蒸騰之陰氣。隨陽氣而下降也。陰陽應象論云。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者是也。如此。則陰以陽升而龍隨之以升。陽隨陰降而龍隨之以降。天地之陽氣得伸。陰氣得平。鬱蒸化而為清寧矣。謂之青龍湯者。所以治春溫中之傷寒者也。
其以麻黃之全體。而兼桂枝白虎之半者。蓋以非青龍之春暖。不能發寒氣之鬱結。非白虎之秋肅。不能除風熱之溫邪也。然非獨春暖之傷寒為然也。即以此治冬月之溫邪亦然也。雖夏至前後溫暑之時。設有寒傷營而不汗者。亦無不然也。是以內經專以春夏秋冬。論人身肝心肺腎。
白話文:
當上升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會開始下降。下降就是降雨的意思,也就是說,隨著太陽的能量向下移動,陰冷的空氣也會跟著往下沈落。《易經》裡有一句話叫做「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意思是大地上的水汽會形成雲朵,天空中的雨水會降落到地面。這樣一來,陰和陽就能夠互相平衡,讓環境變得更加清新和平靜。這款藥方之所以被稱作「青龍湯」,就是因為它能夠治療春季感冒所引起的傷寒症狀。
在這個配方中使用了整個麻黃草,以及一半的桂皮和白虎草。這是因為只有春天的溫度纔能夠幫助身體排出寒冷的毒素;也只有秋天的嚴格性質纔能夠消除因受涼而產生的病菌。然而,這種情況並不是隻適用於春季感冒所引
起的傷寒症狀,在冬季受到感染的人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進行治療。即使是在夏天的時候,如果有人受到了寒冷的侵襲並且沒有出汗的話,也可以使用相同的療法。因此,《易經》特別強調了四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立一定之體而後伸其變。蓋因立萬世之經常。不得不然也。仲景絕不言春夏秋冬。而立法處方。隨時變化以合其轍。是能以圓活變化之機而不離乎經常者也。故其自序中雲。撰用素問九卷。豈虛語哉。世人謂麻黃髮汗。止宜於冬月之傷寒者。皆限於叔和之例也。若是。則彼所謂春分以後。
秋分節前之時行寒疫者。又屬何病邪。即使溫暖之候。必以麻黃為不可用。若青龍湯之寒溫並解者。亦必不可用歟。總之仲景之書。有叔和而始晦。傷寒一例。遂畫千古之定限。印定後人眼目。而後之學者。又皆死受其束縛而不敢變。若致仲景之活法。變而為膠柱鼓瑟之法矣。
白話文:
建立一個固定的體系,才能發展出各種變化。這是因為要建立萬世不變的常規,不得違背。張仲景從不談論春夏秋冬,而是根據病情變化制定藥方,隨時調整以符合病症。這就是能夠運用圓活變化的技巧,而不脫離常規的原因。因此,他在自序中說「撰用素問九卷」,絕非虛言。世人認為麻黃發汗只適合冬月傷寒,都受限於叔和的說法。如果是這樣,那麼所謂春分以後,秋分節前的寒疫,又屬於何種病症呢?即使在溫暖的季節,也要認為麻黃不可用嗎?如果像青龍湯這種寒溫並解的方劑,也一定不可用嗎?總之,張仲景的書因為叔和的解說而變得晦澀難懂,傷寒一例就畫定了千古不變的限制,束縛了後人的眼界。後來的學者也都死板地遵循他的規範,不敢創新。這樣就將張仲景活潑的醫術,變成墨守成規、不知變通的死方法了。
其如天下後世何。故不得已而申其辨也。
真武湯方
茯苓(三兩),芍藥(三兩),生薑(三兩),白朮(二兩),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真者。先天純一不雜之氣也。武者。乾金之用。陽氣之動也。以乾金之堅剛不屈。陽氣之發揚蹈厲而言也。在八卦則為坎之中爻。一陽居於二陰之間。乃先天乾中之陽。丹家所謂水中金。陽氣潛藏之象也。在六十四卦。則為復之初爻。實震之下爻。一陽生於黃泉之下。少陽生髮之象。
白話文:
這真武湯方,對於後世之人來說,實在是至關重要,所以不得已纔要詳細說明它的道理。
藥材
- 茯苓(三兩)
- 芍藥(三兩)
- 生薑(三兩)
- 白朮(二兩)
- 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製法
-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八升水煮沸,去除藥渣。
- 取溫服七合,一日三次。
真武
指的是先天純粹、不雜的陽氣。
武
指的是乾金的特性,代表陽氣的動態。乾金堅強不屈、發揚蹈厲的特性,正是陽氣的特性。
在八卦中
真武屬於坎卦的中爻,一陽居於二陰之間,是先天乾金之陽。道家稱之為“水中金”,代表陽氣潛藏的狀態。
在六十四卦中
真武屬於復卦的初爻,也是震卦的下爻。一陽生於黃泉之下,象徵少陽之氣萌發。
總結
真武湯方,以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五味藥材組成,具有溫陽散寒、補氣健脾的功效。方名“真武”,正是取其“先天純粹之陽氣”之意,說明此方主要針對陽氣不足、寒氣入侵的病症。
黃鐘之實也。亦謂之玄武。玄。北方天一之水也。謂之玄者。陰陽未判。赤黑未分之色也。蓋陽亦陰黑。混淆於太極之中。故其色玄也。天地以十一月冬至子之半。陽氣萌於至陰之中。一陽藏於坎水之內。謂之潛龍。以陰寒盛極於上。不敢飛騰。故就陽氣而伏蟄於深淵。待陽氣出地。
與陰氣相薄。發為雷電。乃能乘之而飛越天表。及至雨霽云收。陽氣斂藏。龍亦隨之而復歸江海矣。豈能常飛不潛。常現不隱。時夭矯於天際乎。不然。陰盛於下。陽極於上。龍無所歸。雖以昭昭之靈。有爛死泥沙已耳。能無患乎。所謂亢龍有悔也。若真陽之在人身也。處兩腎之中。
白話文:
天地在十一月冬至子時之半,陽氣開始萌芽於至陰之中。這時,一陽之氣藏於坎水之內,稱為潛龍。由於陰寒之氣盛極於上,潛龍不敢飛騰,於是依附陽氣,潛伏於深淵之中。等待陽氣出於地面,
與陰氣相薄。發為雷電。乃能乘之而飛越天表。及至雨霽雲收。陽氣斂藏。龍亦隨之而復歸江海矣。豈能常飛不潛。常現不隱。時夭矯於天際乎。不然。陰盛於下。陽極於上。龍無所歸。雖以昭昭之靈。有爛死泥沙已耳。能無患乎。所謂亢龍有悔也。
與陰氣相接觸,產生雷電,潛龍才能乘著雷電的力量飛越天際。等到雨過雲收,陽氣收斂,龍也隨之返回江海。難道它可以永遠飛翔而不潛伏,永遠顯現而不隱藏,時時在天空展現矯健的身姿嗎?不然。如果陰氣盛極於下,陽氣極盛於上,龍將無所依附,即使擁有昭昭的靈性,也只會爛死在泥沙之中。怎麼能沒有憂患呢?這就是所謂“亢龍有悔”的道理。
若真陽之在人身也。處兩腎之中。
就像真陽之氣在人體內,位於兩腎之中。
所謂命門是也。腎本冬臟。六節藏象論云。腎者。主蟄封藏之本。精之處也。上古天真論云。腎者主水。聚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夫腎者。天一之水也。精者。陰之凝聚也。精為陰氣之極。故曰天癸。癸者。十干之終。癸盡則甲出。陰極陽生之處也。以真陽生於至陰之中。故陽氣藏於陰精之內。
廣成子云。人身中真陽之氣。藏於陰精之內。精氣者。真氣之母。真氣者。精氣之子。常將母子相守。故不死復歸其根是也。是以命門藏於兩腎之中。其象為坎。命門者。真陽也。兩腎者。真陰也。其出也。則為三焦之用。名曰相火。相火者。龍火也。其入也。藏於兩腎之中。
白話文:
這段文字主要講述的是中醫理論中的命門、腎臟和精氣的關係。
- 命門:被視為人體的根本,是真陽之氣的所在,藏於兩腎之中,象徵着坎卦。
- 腎臟:是冬天的主宰器官,主管精氣,是陰氣的根本。
- 精氣:是陰氣的凝聚,是真氣的母親,真陽之氣藏於陰精之內,母子相守,代表着人體的生生不息。
- 相火:是真陽之氣發散出來,成為三焦的能量,象徵着人體的活力和動力。
總之,這段文字說明瞭命門、腎臟和精氣在中醫理論中的重要性,以及它們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體現了中醫對人體生命力的理解。
謂之真陽。真陽者。潛龍也。真陽雖處下焦。而能熏蒸穀氣。升發清陽。直達皮膚而為衛氣。衛氣者。真陽之發越也。所以溫肌肉。固腠理。司開闔。而肺臟主之者也。其出於腎而主於肺者。何也。水熱穴論云。其本在腎。其末在肺故也。肺腎何以有本末之稱乎。蓋腎者。人身之地氣也。
肺者。人身之天氣也。真陽發越。地氣之上升也。呼吸流貫。天氣之下降也。六微旨大論曰。升已而降。降者為天。降已而升。升者為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也。故地氣升而為云。天氣降而為雨。所以陽氣勝而鬱蒸。陰液泄而為汗。
白話文:
這股力量稱為真陽,真陽就像潛伏的龍一樣。雖然真陽位於人體的下焦(腹部),卻能溫暖穀氣,將清陽之氣向上升發,直達皮膚,成為衛氣。衛氣就是真陽的發散之氣,因此能夠溫暖肌肉、固守肌膚腠理、掌管開合。肺臟是衛氣的主宰,它為什麼是由腎臟產生,卻又由肺臟主宰呢?《水熱穴論》中說:「真陽的根本在腎臟,末端在肺臟。」
為什麼說腎臟和肺臟有本末之分呢?因為腎臟是人體的地氣,而肺臟是人體的天氣。真陽發散,就是地氣上升;呼吸流動,就是天氣下降。正如《六微旨大論》所說:「上升之後就下降,下降的屬於天;下降之後就上升,上升的屬於地。」天氣下降,氣流向下趨於地;地氣上升,氣流向上趨於天。天地相互吸引,升降相依。因此,地氣上升就形成雲,天氣下降就形成雨。所以陽氣旺盛而鬱積,就會導致陰液外泄形成汗液。
故曰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汗泄出於皮毛。肺臟主之。肺以藏魄。故曰魄汗。汗者。所以開腠理而泄寒邪。散鬱熱者也。若寒傷營分。腠理鬱結。發熱惡汗。身疼無汗者宜發之。然亦微汗而已。若脈微弱而汗出惡風者。不可發也。脈微弱則真氣已虛。汗出惡風則衛氣衰弱。
陽虛可知。故少陰條下。有脈微不可發汗之禁。更誤服大青龍湯。而犯虛虛之戒。使衛氣喪失。真陽敗亡。遂致有厥逆瞤惕之變。此時孤陽飛越於外。陰寒獨盛於中。使龍不歸淵。頃刻有喪亡之禍。故非真武不足以救之。茯苓淡滲而下走。導入水源也。芍藥斂陰。酸以收之也。
薑朮俱入足太陰。所以建立中氣。姜可以宣達陽氣。術可以培土製水。附子所以急救坎中之陽。恢復命門真氣。招集散亡之陽。使陽氣仍歸下焦。則天根溫暖。龍方就之以居。故能導龍歸窟。龍本坎中之陽。北方之位。龍之所生。龍之所潛。乃其故處。實其安宅也。武之與龍。
白話文:
因此,人們稱出汗為「陽之汗」,以天地雨水來比喻它。汗液從皮毛中流出,由肺臟主導。肺臟藏魄,所以也稱出汗為「魄汗」。出汗可以疏通毛孔,排出寒邪,散發鬱熱。如果寒邪侵襲營氣,毛孔閉塞,導致發熱、出惡汗、身體疼痛且不流汗,就應該用藥物發汗。但發汗的程度要輕微。如果脈搏微弱,而且出汗怕風,就不可以發汗。脈搏微弱表示真氣已經虛弱,出汗怕風則表示衛氣衰弱。
陽氣虛弱是可以知道的,所以《少陰》篇中記載了脈搏微弱不能發汗的禁忌。如果誤服大青龍湯,就違反了虛虛之戒,導致衛氣喪失,真陽衰敗,最終出現厥逆、瞤惕等症狀。此時,孤陽漂浮於外,陰寒獨盛於內,就像龍不歸淵,隨時有死亡的危險。因此,必須用真武湯來救治。茯苓淡滲下行,引導水分進入水源;芍藥收斂陰氣,酸味可以收斂;
生薑和蒼朮都入足太陰經,可以建立中氣,生薑可以宣通陽氣,蒼朮可以培補脾土,制伏水氣;附子可以急救坎中之陽,恢復命門真氣,招集散失的陽氣,使陽氣回歸下焦,讓身體的根本溫暖起來,龍才能歸位。所以真武湯可以引導龍歸窟,龍原本就是坎中之陽,北方之位,是龍的生長之地,也是龍潛藏之所,是龍的安家之所。武湯與龍的關係是...
雖有陰陽之分。本為一體。所謂龜蛇同氣也。沈存中雲。六氣方家以配六神。而方唯五。東方厥陰之氣。其性仁。其神化。其色青。其形長。其蟲鱗。唯龍之青者可以體之。然未必有是物也。其他取象皆類此。如朱雀居南。白虎居西。玄武居北。勾陳之虛位居中矣。然則螣蛇何所居乎。
不知唯北方有二。曰玄武。太陽寒水之氣也。螣蛇。少陽相火之氣也。在人為腎。腎也有二。左屬太陽膀胱寒水。右屬少陽三焦相火。火降而息水。水騰而為雨露。以滋五臟。上下相交。此坎離之交以為否泰者也。故腎為壽命之本。夫沈氏之以兩腎為左水右火者。非難經高陽生之偽說也。
白話文:
1. 六氣與六神
古代中醫認為,自然界有六種氣,即風、寒、暑、濕、燥、火,稱為六氣。六氣對人體的影響,會造成不同的病症。
而六氣又與六神相配,分別為:
- 東方厥陰之氣 - 神化 - 青色 - 龍
- 南方厥陰之氣 - 朱雀
- 西方少陰之氣 - 白虎
- 北方少陽之氣 - 玄武
- 中間 - 勾陳
2. 螣蛇
螣蛇是一種神獸,但文中並沒有明確說明它屬於哪種氣。
3. 腎與水火
文中提到腎也有二,左屬寒水,右屬相火,說明腎臟是水火交匯的地方。
腎為壽命之本,意指腎的健康至關重要。
最後,沈存中將左腎比作寒水,右腎比作相火,並非虛假說法。
所以論兩尺脈為三焦膀胱之寄體也。推其本體之坎象。則左右皆腎而俱屬坤陰。唯中爻則先天之乾陽也。所謂乾坤交媾罷。一點落黃庭。乃生天生地生人物之根本也。一陽陷於二陰之間。是螣蛇居於玄武之中。螣蛇本能興雲霧而飛遊。蛇之能化龍者也。故荀子謂其能無足而飛也。
以其潛伏而將出飛騰。故謂之螣蛇。至乘陽氣而飛騰。乃為龍耳。今人於真武像前。設龜蛇之形。不置之於左右。而必以蛇加龜背者。所以象夫坎之體也。蛇者。坎中一畫之陽爻也。龜者。上下二陰之四段也。蓋先天真陽。非坎不藏。仲景深知消息。故其立方用意。所以溫養坎宮。
白話文:
因此,兩尺脈是三焦膀胱的寄居之地。根據其本體的坎卦來看,左右皆屬腎,都屬於坤陰,只有中間那一爻是先天之乾陽。這就是乾坤交媾,一點落在黃庭,乃天地萬物生長的根本。一陽陷入二陰之間,就像螣蛇居於玄武之中。螣蛇天生就能興雲霧而飛遊,是能化為龍的蛇。所以荀子說它能無足而飛。
因為它潛伏著,將要飛騰,所以稱為螣蛇。等到乘著陽氣而飛騰,就成為龍了。現在人們在真武像前,設置龜蛇的形狀,不把它們放在左右,而一定要把蛇放在龜背上,就是為了象徵坎卦的體質。蛇代表坎卦中間那一畫的陽爻,龜代表上下兩陰的四段。蓋先天真陽,非坎不藏。仲景深知阴阳消长变化,所以他的立方用意,就是為了溫養坎宮。
使真陽歸其魂而返其宅。已盡坎離之用。所以但有真武湯。而無朱雀湯也。歷代名家。俱未詳其義。方氏條辨。又不揣其意。謂真武專位乎北。而為司水之神。龍既不能外水以自神。水又必由真武以神其主。吾知其不能不降於真武矣。喻氏復取其說。亦云真武乃北方司水之神。
龍唯藉水。可能變化。設真武不與之以水。青龍不能奮然昇天可知。是皆但知真武為水。而不知水中有火。但以真武為陰。而不知陰中有陽。如此而曰舍天人致一之理者。不足以譚醫。何哉。又引許旌陽斬蛟事。謂蛟蜃之精。從硯水中逸去。水怪原有尺水丈波之能。向非真武坐鎮北方。
白話文:
讓真正的陽氣回到它所屬的魂魄,並回到它原本的住所。已經完全發揮了坎離兩卦的作用。因此只有真武湯,而沒有朱雀湯。歷代名醫,都未曾詳細了解它的意思。方氏條辨,也沒有揣摩到它的用意,說真武專屬北方,並且是掌管水的神。龍既然不能離開水而自成神,水又必定要藉由真武來使它主宰,我知道它不可能不歸屬於真武。喻氏又引用這個說法,也說真武是北方掌管水的神。
龍只靠水,才可能變化。假如真武不給它水,青龍就不能奮力飛昇天際,這是可以知道的。這些人只知道真武是水,卻不知道水中有火;只知道真武是陰,卻不知道陰中有陽。像這樣說捨棄天人合一道理的人,不足以談論醫學。為什麼呢?又引用許旌陽斬蛟的事情,說蛟蜃的精氣,從硯水中逃脫。水怪本來就有尺水丈波的能力,如果不是真武鎮守北方,
天地間久為龍蛇之窟矣。惜哉通儒。少究玄理。亦習此世俗之談。何以尚論千古邪。
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無少陰症者。大青龍湯發之。
前條用大青龍湯。以中風冠之。皆見傷寒之脈症。此條亦用大青龍。又以傷寒冠之。而見中風之脈症。非有風寒輕重之分。皆所以互相發明其義也。浮緩。中風脈也。身不疼。承上文發熱惡寒身疼痛而言也。因承上文。故不復言發熱惡寒也。身不疼者。寒邪輕也。身不疼而但重。
唯身重則陰寒之見證也。凡證屬陰寒則身重。所以寒傷營者身重。而邪入陰經者亦重。故少陰有四肢沉重而疼痛也。然乍有輕時。則重為陰邪而屬傷寒。輕為陽邪而屬中風矣。故為風寒兩傷營衛之證也。無少陰證。言無上條脈微弱汗出惡風之脈症也。前脈微弱而汗出。即指少陰腎臟虛寒。
白話文:
古時候,天地之間一直都是龍蛇盤踞的地方。可惜那些通曉儒學的學者,很少深入研究宇宙的奧秘,反而只學習世俗的淺薄知識,又怎麼能談論千古真理呢?
如果病人脈象浮而緩,身體不痛,但感到沉重,偶爾又覺得輕快,沒有少陰症的徵兆,就用大青龍湯來治療。
前面一條提到用大青龍湯治療中風,都觀察到傷寒的脈象和症狀。這一條也用大龍青湯,並且也以傷寒來命名,但是卻觀察到中風的脈象和症狀。這並不是因為風寒有輕重之分,而是為了互相闡明其中道理。浮緩,是中風的脈象。身體不痛,承接上文發熱惡寒身疼痛來說的。因為承接上文,所以不再重複說發熱惡寒。身體不痛,說明寒邪輕微。身體不痛但感到沉重,
只有身體沉重才是陰寒的徵兆。凡是症狀屬於陰寒,都會身體沉重。所以寒邪傷及營氣就會身體沉重,邪氣入侵陰經也會身體沉重。所以少陰症會出現四肢沉重而疼痛。但是偶爾又覺得輕快,就說明沉重是陰邪導致的傷寒,輕快是陽邪導致的中風。因此是風寒兩種邪氣同時傷及營衛的症狀。沒有少陰症,指的是沒有前面一條提到的脈象微弱、汗出惡風的症狀。前面脈象微弱而汗出,就是指少陰腎臟虛寒。
亡陽而言也。此云少陰症。亦即指脈微弱而言也。有少陰證者不可用。無少陰症者方可服。皆所以反復申明其義也。以衛氣乃真陽之發越。真陽為衛氣之根源。故陽虛者不可發汗。誤汗則陽氣喪亡而厥逆瞤惕也。所以少陰條下云。脈微不可發汗。亡陽故也。
辨誤,前條冠之以中風。而所見傷寒之脈症居多。注家遂以寒多風少。此條以傷寒二字為首。而所見反中風之脈證居多。注家又以為風多寒少。不知仲景立法垂訓。唯恐不明。故前以中風立名。則多見傷寒之脈證。此以傷寒立名。則多見中風之脈證。以見風寒兩停。皆前後轉換之法也。
前云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此云無少陰症者可用。皆所以互相發明其義耳。非有多少之別也。觀前後皆以大青龍湯發微似汗以治之。則曉然矣。若果系熱多寒少之症。則仲景必明言之。如下文桂枝麻黃各半湯。及桂枝二越婢一湯之二條可見矣。
白話文:
這就是說陽氣衰敗了。這裡說的是少陰症,也就是指脈搏微弱的情況。有少陰症的人不能服用這個方劑,沒有少陰症的人才能服用。這些都是為了反覆說明藥方適用的情況。因為衛氣是真陽的發散,真陽是衛氣的根源,所以陽氣虛弱的人不能發汗,如果錯誤地發汗,陽氣就會消失,導致厥逆、驚悸。所以少陰條下說,脈搏微弱不可發汗,是因為陽氣衰敗了。
要辨別錯誤,前一條以「中風」為名,但是呈現的卻多是傷寒的脈症。注家就認為是寒證多、風證少。這一條以「傷寒」為名,但是呈現的卻多是中風的脈症。注家又認為是風證多、寒證少。不知道仲景立下這個方劑來教導後人,唯恐大家不明白,所以之前以「中風」命名,就多見傷寒的脈症,現在以「傷寒」命名,就多見中風的脈症。這說明風寒兩種證狀都會出現,只是前後轉換的方式不同而已。
之前說脈搏微弱、汗出惡風的人不能服用這個方劑,現在說沒有少陰症的人可以使用,都是為了互相說明藥方適用的情況,並不是指多或少的區別。觀察前後兩條,都用大青龍湯發汗似汗來治療,就能明白。如果真是熱證多、寒證少的症狀,仲景一定會明明白白地說出來,就像下文的桂枝麻黃各半湯和桂枝二越婢一湯兩條就能看出。
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脈微緩者。為欲愈也。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熱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邪入太陽。至八九日經盡而不解。
發熱惡寒。往來如瘧狀。此邪客營衛。風寒並感也。熱多寒少者。風多於寒也。因先中於風。又為寒邪所襲而不得解也。如瘧狀。則疑邪入少陽矣。若邪入少陽。則必嘔而發熱。其人不嘔。則知邪氣未入少陽也。太陽表邪。雖亦有嘔證。然無往來寒熱之似瘧。故知仍在太陽也。
白話文:
病程
患者在得病的第八、九天,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
症狀
發熱、惡寒,熱感明顯而寒感較輕。患者沒有嘔吐,大便想解但解不出來。一天發作兩、三次。脈搏微弱而緩慢。
分析
脈搏微弱緩慢,表示病情趨向好轉。如果脈搏微弱但惡寒明顯,則代表陰陽俱虛,不可再使用發汗、瀉下或催吐的方法。如果患者臉色反而呈現紅熱,則表示疾病尚未解除,因為無法微微出汗,身體必然會發癢。此時應該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
病因
邪氣入侵太陽經,病程持續八、九天,經脈氣血運行完畢,卻仍然沒有痊癒。
發熱惡寒,往來如瘧狀
邪氣停留在營衛之間,同時感受風寒。熱感多於寒感,表示風邪較重。因為先受風邪入侵,又受到寒邪侵襲,導致病情無法緩解。出現類似瘧疾的症狀,則懷疑邪氣入侵少陽經。
分析
如果邪氣入侵少陽經,患者一定會出現嘔吐和發熱。但患者沒有嘔吐,說明邪氣尚未入侵少陽經。太陽經表面的邪氣,雖然也會出現嘔吐症狀,但不會有像瘧疾一樣的寒熱往來交替現象。因此可以判斷,邪氣仍然停留在太陽經。
邪在太陽而不嘔。邪氣之輕者也。其小便清。又知邪未入里。邪氣輕而猶未入里。故欲自可也。一日二三度發者。在衛之風邪勝。入營之寒氣輕。邪浮於表。出入淺近。易於往來也。至真要大論云。邪正之會遇有多少。陽氣多而陰氣少。則其發日近。所以瘧論篇中。但責重於衛氣也。
若邪入少陽之經。則邪入者深。一日不能發二三度。或一日或間日作矣。邪既浮淺。脈又微緩。微者。非微細之微。言較前略覺和緩也。以脈緩。故知邪氣將解而欲愈也。何也。寒邪未解之脈當浮緊。或陰陽俱緊。風邪未解之脈當浮緩。今不浮不緊而漸覺和緩。故為欲愈也。
白話文:
如果病邪停留在太陽經,卻不嘔吐,說明病邪很輕微,小便清澈,也能證明病邪還沒進入內臟。病邪輕微還未入裏,所以身體還有自我修復的能力。如果一天發病兩三次,說明是外感風寒邪氣較重,侵入營氣的寒氣很輕,病邪浮於表面,出入淺近,容易來回遷移。正如《至真要大論》所說,病邪和正氣的交戰,力量強弱不同。陽氣充足,陰氣不足,那麼發病的時間就會比較近。所以《瘧論篇》中,重點強調的是衛氣。
如果病邪侵入少陽經,說明病邪入侵較深,一天不會發病兩三次,可能是每天發病,或隔天發病。病邪雖然浮於表面,但脈象卻微微緩慢。這裡的「微」不是指脈象細微,而是說相比之前,脈象稍微和緩了些。由於脈象緩慢,說明病邪將要解除,身體將要康復。這是因為,寒邪未解的脈象應該浮緊,或者陰陽都緊;風邪未解的脈象應該浮緩。現在脈象既不浮也不緊,反而逐漸變得和緩,所以說明身體將要康復。
若以此證而脈微惡寒者。則又知其非欲愈之脈矣。前以發熱惡寒。一日二三度發。故以脈之微覺其和緩。而知其為欲愈。此所謂微者。乃輕微細小之微。非微緩之微也。脈微而但惡寒。乃陰陽俱虛。即大青龍湯條下之脈微弱汗出惡風之義也。陰虛則津液不足。陽虛則衛氣衰微。
故不可更發汗。更下更吐。自當以溫經補虛為急矣。若如上文諸症。脈雖微緩而面色反有發熱之赤色者。是脈雖微緩。其風寒猶在表而未欲解。即並病條中所謂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之義也。未解則風寒鬱於皮膚之間。不得小汗出以散其邪。則身必作癢。
故當以桂枝麻黃各半湯。約其劑而兩解之也。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這個症狀,脈象微弱且伴隨惡寒,就表示病症並未好轉。之前因為患者發熱惡寒,一天發作兩三次,所以脈象雖然微弱,但感覺和緩,才判斷是快要痊癒的徵兆。這裡說的「微」,指的是輕微細小,而非微緩。如果脈象微弱,僅有惡寒,就代表陰陽俱虛,也就是大青龍湯條文中提到的「脈微弱汗出惡風」的情況。陰虛則津液不足,陽虛則衛氣衰微,因此不可再發汗、下瀉或催吐,應以溫經補虛為首要。
如果患者出現上述症狀,雖然脈象微弱和緩,但面色反而有發熱的紅色,就表示雖然脈象微弱,但風寒仍在表層尚未消解,這就如同並病條文中所說的「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在表,當解之熏之」的道理。風寒未解就會鬱積在皮膚之間,無法透過輕微的汗排出邪氣,就會導致身體發癢。所以應該使用桂枝麻黃各半湯,調整劑量,使表裡雙解。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桂枝(一兩十六銖),芍藥(一兩),生薑(一兩切),大棗(四枚),甘草(一兩),麻黃(一兩去節),杏仁(二十個去皮研)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溫服六合。
此以風寒兩傷營衛。故以桂枝麻黃之半。合而為各半湯以並解之。然邪雖浮淺。恐芍藥之酸收。斂營分之寒邪。故止留其三分之一。又欲其汗小。已有桂枝可發微汗。故麻黃杏仁亦止留其三分之一。尚恐其太泄。又以芍藥微斂之。而能適中病情也。且所煮不過一升八合。所服六合而已。
為劑小而所服者少。自無過發之弊。恰可以解散其邪已耳。無太過不及。此所以為時中之劑歟。
白話文: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 解釋
藥方組成:
- 桂枝(一兩十六銖)
- 芍藥(一兩)
- 生薑(一兩切)
- 大棗(四枚)
- 甘草(一兩)
- 麻黃(一兩去節)
- 杏仁(二十個去皮研)
製作方法:
- 將上述七味藥材用五升水煎煮。
- 先將麻黃煮沸兩次,去除浮沫。
-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煎煮至一升八合。
- 濾去藥渣,溫服六合。
方義:
此方用於治療風寒兩邪侵襲營衛所致的疾病。
- 使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目的是同時解表散寒,疏風止咳。
- 芍藥加入較少,僅為三分之一,避免其酸收之性斂寒邪於營分。
- 麻黃和杏仁也只取三分之一,避免發汗過多。
- 芍藥微斂,能使發汗適量,不至於過度。
劑量和用法:
- 煎煮藥液量少,服用量也少,避免發汗過多。
- 劑量適中,既能散寒解表,又不至於過度,符合中醫“時中”的原則。
總結:
桂枝麻黃各半湯方以其組成合理,劑量適中,能有效治療風寒感冒,且無過度發汗之弊,是中醫經典方劑之一。
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此無陽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太陽中風。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與前證相似。但未詳言其如瘧不嘔等證耳。前云脈微緩。則為欲愈。脈微而但惡寒。已為陰陽俱虛而不可汗吐下矣。此條承上文以明陰陽俱虛句。而又獨申其陽虛之治也。前云脈微緩為和平而欲愈。此云脈微弱。則細軟而無力矣。故曰無陽。
無陽者。命門真陽之氣衰少也。真陽既衰。其升發之衛氣浸弱。故云不可更汗。汗之則陽氣必敗矣。即前青龍湯條內。所謂脈微弱者不可服之一義也。無陽既不可發汗。風寒又非汗不解。持其兩端。不得已而約其制。變其法。為桂枝二越婢一湯以微解之。越婢湯者。以熱多寒少。
白話文:
太陽病的患者,會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其中發熱的程度較重,惡寒的程度較輕,而且脈象微弱。這就說明患者體內陽氣不足,陽氣虛弱。這種情況下,不能再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因為繼續發汗會導致陽氣更加虛衰。應該服用桂枝湯兩份、越婢湯一份的混合藥物來治療。
太陽中風:發熱惡寒,熱多寒少,但未詳言其如瘧不嘔等證耳
太陽中風的患者,也會出現發熱惡寒的症狀,並且發熱程度較重,惡寒程度較輕,與前文所述的太陽病相似。但這裏沒有提及患者是否出現像瘧疾一樣的發熱寒戰,以及是否伴隨嘔吐等症狀。前文說脈象微緩則預示疾病將要痊癒。而如果脈象微弱,但患者只出現惡寒的症狀,則說明患者的陰陽都已經虛弱,不能再使用發汗、吐瀉的方法治療。這段文字延續了上文,進一步闡明瞭陰陽俱虛的病理,並着重說明瞭陽氣虛弱的治療方法。前文說脈象微緩表示脈象平和,預示疾病將要痊癒。而這裏說脈象微弱,則表示脈象細軟無力,說明患者陽氣不足。因此才說“無陽”。
無陽者:命門真陽之氣衰少也
“無陽”指的是患者的命門真陽之氣衰少。真陽虛衰,導致負責抵禦外邪的衛氣也變得虛弱。因此不能再使用發汗的方法治療,因為發汗會進一步損傷陽氣。這與前文青龍湯條中所提到的“脈微弱者不可服”的原則是一致的。患者陽氣不足不能發汗,但風寒之邪又不能不依靠發汗來驅散。因此,需要權衡兩者,不得已才改變治療方法,採用桂枝湯兩份、越婢湯一份的混合藥物來緩解病情。越婢湯的運用,主要是針對患者發熱程度較重,惡寒程度較輕的症狀。
故用石膏多於麻黃也。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切),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研),
上七味。㕮咀。以水五升。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方當裁為越婢湯。桂枝湯。合飲一升。今合為一方。桂枝二越婢一。
此亦風寒兩傷營衛之劑也。名曰桂枝二越婢一湯者。煮成桂枝全湯而用其十分之二。又煮越婢全湯而用其十分之一也。今雖以兩方合為一劑。而考其分兩。如桂枝芍藥之各三兩。止存其十八銖。是三兩而存七錢半。比之全湯。亦止用其十之二也。越婢之麻黃六兩。止用十八銖。
白話文:
桂枝二越婢一湯方
桂枝(十八銖),芍藥(十八銖),甘草(十八銖),生薑(一兩三錢切),大棗(四枚),麻黃(十八銖),石膏(二十四銖研)。
將以上七味藥材切碎,用五升水煮沸,先煮麻黃兩沸,去除浮沫,再加入其他藥材,煮至二升,去渣,溫服一升。
此方其實是將桂枝湯與越婢湯合併而成,比例為桂枝湯二份、越婢湯一份。
此方也屬於治療風寒兩傷營衛的藥劑。之所以稱為「桂枝二越婢一湯」,是因為它是以完整的桂枝湯作為基準,取其十分之二,又以完整的越婢湯作為基準,取其十分之一,合而為一。
雖然將兩個方子合併成一個劑量,但仔細觀察其比例,比如桂枝、芍藥各三兩,只取十八銖,相當於三兩的七錢半,也就是完整桂枝湯的十分之二。越婢湯中的麻黃六兩,也只取十八銖。
亦七錢半也。石膏八兩。止用二十四銖。乃一兩也。較之全湯。亦止用其十之一耳。其甘草生薑大棗。兩方皆同。亦彷彿其分兩而已。所以謂之桂枝二越婢一湯。然越婢之名。成氏以為能發越脾氣。引外臺方名曰越脾湯。謬也。此為太陽治表之藥。與脾臟何涉。而有此名邪。
方氏謂越。逾也。婢女子之卑也。女子。陰也。卑。少也。謂少陰之脈微弱為無陽。難於發汗。方用越婢者。寓發於不發之中也。喻氏亦取其說。謂石膏之辛涼以兼解其寒。其柔緩之性。比之女婢。猶為過之。用之可無恐矣。愚竊謂未必然也。想仲景當時。或以此治越人之婢而得效。
白話文:
桂枝湯用石膏七錢半,越婢湯用石膏八兩,相當於二十四銖,也就是一兩。與桂枝湯相比,越婢湯的石膏用量只有桂枝湯的十分之一。至於甘草、生薑、大棗,兩方藥物相同,比例也相近。因此稱為「桂枝二越婢一湯」。不過,成氏認為「越婢」能發越脾氣,因此將此方稱為「越脾湯」,這是不對的。越婢湯是治療太陽經表證的藥物,與脾臟無關,何來此名?
方氏解釋,「越」是指超過,「婢」指女子中的卑微者。女子屬陰,卑微者則氣少。少陰脈微弱,沒有陽氣,難以發汗。方中使用「越婢」是希望在不發汗的情況下,達到發汗的效果。喻氏也贊同這個說法,認為石膏辛涼,能兼解寒,而其柔緩的性質,比起女婢還要溫和,使用起來不必擔心。但我不認為這個說法一定正確。我想可能是張仲景當時用此方治療越國的婢女而獲得療效,因此得名。
遂以名方。亦未可知。但亦不必深求。況立名之義。無大關係。當存疑而置之弗論可也。奚用強解乎。
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此所以別中風。及風寒並感之疑似。恐人誤用麻黃湯也。上半截。論但中風而無寒邪之證。自形如瘧以下。乃風寒均有之證也。言太陽中風。服桂枝湯。其風邪在衛而浮淺。當取微似汗。則傷衛之風邪解矣。使大汗出。則犯如水流漓之戒而病不除矣。脈洪大者。浮而洪大。中風鬱熱之所致。
非傳入陽明之大也。若邪入陽明。當見陽明證矣。此所謂洪大。所以別其無寒緊之脈也。然中風之脈浮緩。此何以洪大乎。觀其服桂枝湯而不能解。知其為風多而鬱熱之邪太重。故脈變洪大也。脈雖洪大而太陽中風之發熱汗出等證仍在。當仍與桂枝湯如前法。令出微似汗可也。
白話文:
因此就以這個藥方命名。這也無從得知,但也不必深究。況且給藥方取名的意義,沒有什麼重大關係,應該存疑並暫且擱置不論,何必強求解釋呢?
服用桂枝湯後,大量出汗,脈象洪大的人,應該按照之前的方法繼續服用桂枝湯。如果病症像瘧疾一樣,每天發作兩次,出汗後一定會好轉,應該服用桂枝二麻黃一湯。
這就是區分中風和風寒同時感染的疑似情況,避免人們誤用麻黃湯。上半段講述的是單純的中風,沒有寒邪的症狀。從「形如瘧」以下,就是風寒都有的症狀。意思是太陽中風的人,服用桂枝湯後,風邪還停留在衛氣,比較淺表,應該只讓病人微微出汗,就能夠解除傷及衛氣的風邪。如果讓病人大量出汗,就會像水一樣流失,反而不能治癒疾病。脈象洪大的人,脈搏浮而洪大,是中風鬱熱造成的。
不是傳入陽明的熱邪造成的,如果邪氣入侵陽明,就會出現陽明經的症狀。這裡說的洪大,是為了區分沒有寒邪而脈象緊的症狀。但是中風的脈象應該是浮緩,為什麼會洪大呢?觀察到服用桂枝湯後不能痊癒,就知道是風邪過多,而且鬱熱的邪氣過重,所以脈象變成了洪大。雖然脈象洪大,但太陽中風的發熱、出汗等症狀仍然存在,應該繼續按照之前的方法服用桂枝湯,讓病人微微出汗即可。
若往來寒熱。形狀如瘧而一日再發。則是風邪在表。為寒氣所襲。遂成風寒並感。營衛兩傷之證。即前條一日二三度發之義也。亦以風寒所入者浮淺。故一日得再發也。如此。則不但當用桂枝湯獨解衛分之邪。並當用麻黃兼發營中之汗矣。然一日再發。當以在衛之風邪為主。
入營之寒氣次之。故以桂枝二麻黃一湯治之。
桂枝二麻黃一湯方
桂枝(一兩十七銖),芍藥(一兩六銖),麻黃(十六銖),杏仁(十六個去皮尖),甘草(一兩二銖),生薑(一兩六銖),大棗(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一二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
白話文:
如果患者出現反覆發熱發冷的症狀,並且像瘧疾一樣一天發作兩次,這是風邪停留在體表,受到寒氣侵襲,導致風寒並感,營衛氣血雙受損傷的表現。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每天發作兩三次的症狀。因為風寒入侵的程度較淺,所以一天可以發作兩次。遇到這種情況,不僅要使用桂枝湯單獨解表,還要用麻黃湯幫助發汗,疏散營氣中的寒邪。由於一天發作兩次,以表面的風邪為主,入營的寒氣為次要因素,所以用桂枝二麻黃一湯來治療。
同前如瘧之證。而前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此用桂枝二麻黃一湯者。蓋因前條八九日既如瘧狀。乃風寒並感。營衛之邪。兩無輕重。故以各半湯治之。此因本是中風。所以但服桂枝湯。下節又兼感寒邪。以致形狀如瘧。為風多於寒之證。故以桂枝二麻黃一湯治之。然此所謂一二者。
又非前桂枝二越婢一湯之法矣。前照二湯之全方而用其分兩之一二。此則以桂枝湯兩倍。合麻黃湯一倍准之也。
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頭項強痛。中風傷寒均有之證也。翕翕發熱。是熱在皮毛。中風證也。無汗則又傷寒之本證矣。就此諸證。為風寒兼有無疑矣。而但服桂枝湯。是治風而未治寒也。故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而不解也。又或誤下之。所以有心下滿微痛之證。乃下後邪氣陷入而欲結也。小便不利。
白話文:
之前如果出現像瘧疾的症狀,用桂枝和麻黃各半的湯藥治療。這次用兩份桂枝配一份麻黃的湯藥,是因為之前八九天就出現像瘧疾的症狀,是風寒同時入侵,營衛的邪氣,兩者都無輕重之分,所以用各半的湯藥治療。這次是因為原本是中風,所以只服用桂枝湯,後來又兼感寒邪,導致症狀像瘧疾,屬於風盛於寒的證狀,所以用兩份桂枝配一份麻黃的湯藥治療。不過這裡說的「一二」,跟之前桂枝兩份,越婢湯一份的用法不同,之前是按照兩款湯藥的全方,取其中的一二分,而這次是桂枝湯兩倍,加上麻黃湯一份的比例。
如果服用桂枝湯後,可能出現腹瀉,仍然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胸口滿悶微痛,小便不利的症狀,就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治療。
頭項強痛是中風和傷寒都有的症狀,發熱無汗是熱在皮毛,是中風的症狀,無汗也是傷寒的本症。從這些症狀來看,是風寒兼雜無疑。而只服用桂枝湯,是治療了風,卻沒有治療寒,所以仍然頭項強痛,發熱無汗而沒有緩解。又可能錯誤地服用了瀉藥,所以出現胸口滿悶微痛的症狀,這是瀉藥後邪氣陷入體內想要凝結的表現。小便不利,也是因為邪氣阻礙了膀胱。
太陽之熱邪內犯膀胱。氣化不行也。治之以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未詳其義。恐是後人傳寫之誤。未可知也。即或用之。恐亦未能必效也。夫風寒並感。以桂枝麻黃各半湯治之可也。表症未除。誤下之而心滿微痛。則邪氣欲結未結。梔子豉湯之類吐而越之可也。邪犯膀胱。
五苓散導之可也。計不出此。而以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何也。蓋桂枝湯之能解風邪。皆賴桂枝之辛溫。可以汗解其邪。用芍藥者。因營陰弱而汗自出。故用之以斂陰收汗。若傷寒無汗者。必不可用。今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既不以麻黃桂枝並用。若曰桂枝去芍藥則可。
白話文:
太陽的熱邪侵入膀胱,導致氣化功能失調。治療應使用去桂枝的桂枝湯加上茯苓白朮湯,但這個方劑的用意不明,可能是後人傳抄錯誤,效果也無法確定。即使使用,可能也無法完全奏效。如果同時受到風寒侵襲,可以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治療。如果表症未除,誤用下瀉藥導致心腹脹痛,說明邪氣欲結未結,可以用梔子豉湯之類的藥物吐瀉。邪氣侵犯膀胱,可以用五苓散引導它排出。除了這些方法,用去桂枝的桂枝湯加上茯苓白朮湯治療,理由不明。因為桂枝湯能夠解表散風,主要靠桂枝的辛溫作用,以發汗解邪。使用芍藥是因為營陰不足導致自汗,用它來斂陰止汗。如果是無汗的傷寒,就不能使用芍藥。現在患者仍然頭痛項強、發熱無汗,既不用麻黃也不用桂枝,如果說去除芍藥的桂枝湯可以,那也說不通。
若反去桂枝而留芍藥。其如無汗何。茯苓雖能滲利小便。而白朮又除濕補中之物。將置未解之表證於何地邪。余故疑其未能取效也。成注謂外證未罷。無汗小便不利。則心下滿微痛。為停飲也。與桂枝以解外。加茯苓白朮以行留飲。殊不知桂枝已去。豈能解外。加茯苓白朮。
即能使留飲行動耶。王肯堂云。或問頭項強痛。邪氣仍在表也。雖經汗下而未解。何故去桂。加茯苓白朮。是無意於表證也。曰。此非桂枝證。乃屬飲家也。頭項強痛。既經汗下而不解。心下滿而微痛。小便不利。此為水飲內蓄。邪不在表。故去桂枝加茯苓白朮。若得小便利。
水飲行。腹滿減而熱自除。則頭項強痛悉愈矣。如十棗湯證。頭亦痛。乃邪熱內蓄而有伏飲。故頭痛。其水飲頭痛。不須攻表。但宜逐飲。飲盡則病安矣。王氏此論。其或問一節。頗合於理。而後論悉遵成注。以茯苓白朮為逐飲而設。又旁引曲喻。以十棗湯之頭痛。證明其說。
白話文:
如果去除桂枝而保留芍藥,那没有出汗怎么办?茯苓虽然能渗利小便,但白术又是除湿补中的药物,将未解的表证放在哪里呢?因此我怀疑它可能无法奏效。成注说,外证未除,没有出汗,小便不利,则心下满微痛,是停饮。用桂枝来解表,加茯苓白术来行留饮,殊不知桂枝已经去掉了,怎么还能解表呢?加茯苓白术,就能使留饮行动吗?王肯堂说,有人问头项强痛,邪气还在表,虽然经汗下而未解,为什么要去桂枝,加茯苓白术,这不是无意于表证吗?他说,这不是桂枝证,而是属于饮家。头项强痛,已经经汗下而未解,心下满而微痛,小便不利,这是水饮内蓄,邪不在表,所以去桂枝加茯苓白术。如果小便利,水饮行,腹满减而热自除,那么头项强痛就会全部痊愈。像十枣汤证,头也痛,是邪热内蓄而有伏饮,所以头痛。其水饮头痛,不需要攻表,只要逐饮。饮尽则病安矣。王氏此论,其或问一节,颇合于理,而後论悉遵成注,以茯苓白术为逐饮而设,又旁引曲喻,以十枣汤之头痛证明其说。
豈理也哉。如翕翕發熱無汗。明是太陽表症。雖心下滿而微痛。又未痞硬引脅。何見其必為停飲乎。若果屬停飲。十棗雖或未可遽用。何半夏之辛溫滑利。亦竟舍之而不用耶。芍藥茯苓白朮。果能利小便。逐水飲而使諸表證悉愈耶。仲景立法。豈方不對證。而能為後世訓乎。
余竊疑之。大約是歷年久遠。後人舛誤所致。非仲景本來所繫原方。近代名家。悉遵成氏之訓。俱強解以合其說。謂用之而諸證悉愈。吾不信也。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於桂枝湯方內。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余依前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白話文:
這怎麼能說得通呢?病人明明是發熱無汗,這是太陽表證。雖然心下滿而微痛,但還沒有痞硬引脅,怎麼就能斷定是停飲呢?如果真是停飲,十棗湯也許不能馬上用,但半夏辛溫滑利,爲什麼還要捨棄不用呢?芍藥、茯苓、白朮,真的能利小便,逐水飲而使諸表證悉愈嗎?仲景立法,難道方不對應證,還能成爲後世典範嗎?
我私下裏懷疑,大概是年代久遠,後人舛誤所致,並非仲景原本的方子。近現代名家,都遵從成氏的訓誡,強解以合其說,說用之而諸證悉愈。我可不相信。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湯方
在桂枝湯方里,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各三兩。我按照以前的方法煎服,小便利則愈。
傷寒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者。與承氣湯。其小便清者。知不在裡。仍在表也。當鬚髮汗。若頭痛者必衄。宜桂枝湯。
此條以傷寒名始。而以桂枝湯終之。亦風寒並有之證也。不然。桂枝湯為傷寒之禁劑。何可用乎。蓋以風寒並感故也。上截先言傷寒熱邪歸里。以起下截小便清一段。以反復申明表裡之辨。因上文是起下語。在所當忽。故承氣湯不言大小及調胃也。六七日。邪氣入里之候也。
傷寒六七日不大便。是熱邪結於裡也。頭痛有熱者。邪熱在裡。腸胃不通。熱壅上焦而頭痛也。其熱則或蒸蒸之熱。或日晡潮熱。非寒邪在裡之頭痛有熱也。故當與承氣湯下之。若不大便六七日。頭痛有熱而小便清者。則知邪不在裡。其頭痛發熱之邪。仍在表也。若小便清而頭痛。
白話文:
傷寒病人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而且頭痛伴隨發熱,就應該服用承氣湯。如果小便清澈,就表示病邪還沒有進入內裡,依然停留在表面,應該要讓病人出汗。如果頭痛很嚴重,就容易流鼻血,這時應該服用桂枝湯。
這一條文一開始提到傷寒,最後卻用桂枝湯來治療,是因為患者同時有風寒的症狀。否則,桂枝湯是傷寒的禁忌藥物,不應該使用。因為患者同時有風寒,所以需要用桂枝湯。上半部分先說傷寒的熱邪入裡,然後引出下半部分的小便清澈,反覆強調表裡辨證。因為上文是引出下文,所以省略了承氣湯的劑量和調理胃氣的內容。六七天沒有大便,是邪氣入裡的徵兆。
傷寒六七天沒有大便,表示熱邪積聚在內裡。頭痛伴隨發熱,也是因為邪熱在裡,腸胃不通,熱氣上衝頭部而導致頭痛。這種熱是蒸蒸的熱或者午後潮熱,不是寒邪入裡導致的頭痛發熱。因此應該服用承氣湯來瀉下。如果六七天沒有大便,頭痛發熱,而且小便清澈,就表示邪氣還沒有入裡,頭痛發熱的邪氣還停留在表面。如果小便清澈,而且頭痛,就應該服用桂枝湯。
則里雖無熱而有中風之陽邪盛於上也。如不解散其邪。必至衄血而後已也。故當用桂枝湯微似汗以解之。
傷寒發熱。解半日許復煩。脈浮數者。可更發汗。宜桂枝湯。
傷寒而用桂枝湯。與上條同義。言風寒並有之證。但以麻黃湯發汗。則營邪去而解矣。解後半日許復煩者。因在衛之風邪未解故也。若按其脈。但浮數而不緊者。則知寒邪已去矣。脈法云。浮則為風。數則為熱。是中風之陽邪未去。熱鬱而煩也。可更發其微似汗則解矣。宜桂枝湯。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心中。心胸之間。非必心臟之中也。悸。虛病也。煩。陽邪也。傷寒二三日。表證未解之時也。大凡中風傷寒之心下悸者。或誤汗亡陽。或飲水過多。及氣血皆虛。脈見結代而然也。此條既未誤汗飲水。又不言表證。但曰心中悸而煩者。是寒邪已去。中氣已虛。僅存中風之陽邪。
白話文:
傷寒服用桂枝湯,與上一段意思相同。指的是同時存在風寒之症。但若用麻黃湯發汗,則營氣中的邪氣就會被驅散而解表。解表後半日又感到煩躁,是因為衛氣中的風邪尚未解開。如果把脈,發現脈象浮而數但不緊,就知道寒邪已經退去。脈法說:浮脈代表風,數脈代表熱。這說明中風的陽邪還沒有退去,熱氣鬱結而導致煩躁。可以再次微微發汗,就會解開,適合使用桂枝湯。
第四段
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傷寒發病兩三天,心中悸動煩躁,可以用小建中湯治療。
第五段
心中。心胸之間。非必心臟之中也。悸。虛病也。煩。陽邪也。傷寒二三日。表證未解之時也。大凡中風傷寒之心下悸者。或誤汗亡陽。或飲水過多。及氣血皆虛。脈見結代而然也。此條既未誤汗飲水。又不言表證。但曰心中悸而煩者。是寒邪已去。中氣已虛。僅存中風之陽邪。
心中是指胸腔部位,不一定是指心臟。悸動是一種虛症,煩躁則屬於陽邪。傷寒發病兩三天,表證尚未解開。一般來說,中風傷寒導致胸腹悸動的原因,可能是誤用發汗藥導致陽氣虧虛,或者喝水過多,或者氣血兩虛,脈象呈現結代。本段並沒有提到誤汗或飲水過多,也沒有提到表證,只說心中悸動煩躁,說明寒邪已經退去,中氣虛弱,僅存中風的陽邪。
將次入里而先煩也。中氣虛餒。則膻中呼吸之氣不得伸。故築築然而悸動。陽邪將陷。故熱邪內犯而虛煩也。若寒邪在營。則不應用桂枝湯矣。此因寒邪已去。風邪仍在太陽。故以桂枝湯為主。以解衛分之邪。加入膠飴。倍芍藥以建立中氣也。
辨誤,小建中湯。即桂枝湯倍芍藥而加膠飴也。各注家不辨桂枝湯為傷寒之禁劑。漫因傷寒二字。遂置之傷寒條下。而謂邪氣欲傳未傳之時。恐其內虛。故建立中氣。令邪不易入。即入亦足以御之。如此議論。則此方僅足以暫阻邪氣而已。豈仲景立方。猶不足以療病歟。余不得已。移置太陽下篇。以俟有識者訂之。
白話文:
當病邪侵入體內,一開始就會感到煩躁不安。這是因為中氣虛弱,膻中部位呼吸之氣無法暢通,因此胸口會感到沉悶、悸動。陽邪將要入侵,所以熱邪內犯導致虛煩。如果寒邪還在營分,就不應該使用桂枝湯。這是因為寒邪已經去除,風邪仍然停留在太陽經脈,所以以桂枝湯為主,解除衛分之邪,加入膠飴,加倍芍藥以增強中氣。
有些人誤解了建中湯,以為它是桂枝湯加倍芍藥並加入膠飴。很多註解者沒有辨別桂枝湯是傷寒病的禁藥,只因為「傷寒」二字,就把它放在傷寒篇裡,並說邪氣想要傳播但尚未傳播的時候,擔心體內虛弱,所以要增強中氣,讓邪氣不易入侵,即使入侵也能抵抗。這種說法,認為此方只能暫時阻止邪氣,難道仲景的方劑就無法治病嗎?我不得不把它移到太陽經脈篇,等待有識之士來訂正。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芍藥(六兩),甘草(二兩炙),生薑(三兩),膠飴(一升),大棗(十二枚擘),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化。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建中者。建立中焦之脾土也。蓋土為五行之主。脾為四臟之本。即洪範建中立極之義也。中氣虛餒。脾弱不運。胃氣不行。致心中悸動。故以建立中氣為急也。謂之小建中者。以風邪未解。未可以參朮補中。止加膠飴。倍芍藥於桂枝全湯。和衛解邪之中。以稍裨中土。故謂之小建中湯。
芍藥性雖酸收。既無寒邪。在所不計。李時珍謂其益脾。能於土中瀉木。故倍用之飴糖為米糵之上品。能和潤中州。經所云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是也。中氣既和。陽邪得解。則心中之悸煩自止矣。
白話文:
桂枝、芍藥、甘草、生薑、膠飴、大棗,將這些藥材按照比例放入水中煮沸,濾掉渣滓後加入膠飴,用小火慢慢熬煮,溫熱服用,每天喝三次。嘔吐的病人不能服用建中湯,因為它太甜了。
建中湯的作用是健脾益胃,因為脾胃是人體的根本,就像土是五行之主一樣。當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時,就會心慌氣短。建中湯可以補中益氣,改善這種狀況。
小建中湯是建中湯的簡化版,因為風邪尚未完全消除,還不能用參朮補益。因此,小建中湯增加了膠飴的用量,並用芍藥代替桂枝,以調和衛氣、驅散邪氣,同時滋養脾胃。
芍藥雖然性酸收斂,但沒有寒性,所以不用擔心。李時珍說芍藥可以益脾,能瀉木氣,因此用量加倍。膠飴是米飯的精華,可以滋潤中焦,符合「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的道理。當中氣充足,邪氣消失,心悸煩躁自然就會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