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三 (4)
卷之三 (4)
1. 臟結結胸辨論
問曰。病有結胸。有臟結。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脈浮。關脈沉。名曰結胸也。何謂臟結。答曰。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時時下利。寸脈浮。關脈小細沉緊。名曰臟結。舌上白苔滑者難治。
此設問以申結胸臟結之辨也。然深哉仲景之文。秘哉仲景之法。而難於推測者也。夫寸脈。氣口脈也。關脈。右關脈也。浮為陽。表脈也。沉為陰。里脈也。小細沉緊者。寒邪深入之脈也。何以知其為右寸關乎。脈要精微論云。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故也。說見上文。
邪自太陽之表。陷入上焦陽分。故寸脈浮也。邪入胸膈。胃氣不行。中焦隔絕。故關脈沉也。言熱邪陷入心胸之間。按之而硬痛。寸脈浮而關脈沉者。名曰結胸也。如結胸狀者。狀如結胸而已。未必如結胸之按之而硬且痛也。若如結胸之硬痛。則邪氣堅結。胃脘不通。而飲食不能如故矣。
白話文:
問:有什麼是結胸和臟結?請詳細說明兩者的不同。
答:當用手按壓病人的胸部,感到疼痛,並且在寸脈(位於手腕處的脈搏位置)摸到浮動的脈象,而在關脈(位於肘部附近的位置)摸到沈穩的脈象,這就是結胸的特徵。
再來,臟結是這樣的情況:表現出與結胸類似的症狀,但飲食習慣和排便狀況都正常。在寸脈處仍然可以摸到浮動的脈象,但在關脈處則會摸到細小、緊繃且沈穩的脈象。這就是所謂的臟結。
舌頭表面覆蓋著白色、滑膩的苔膜,表示病情較難治療。
這是為了分辨結胸和臟結的問題設置的問答。然而,張仲景的語言和方法深奧難解。寸脈是氣口脈,關脈是右側關脈,浮現的是陽性、表層的脈象,沈則代表陰性、內部的脈象。小細沈緊的脈象表示寒邪深入的脈象。為什麼要認為是右側的寸脈和關脈呢?脈要精微論中提到,上附上,右側外側用來觀察肺,內側用來觀察胸腔,詳情請參照上文。
邪氣從太陽表層進入上焦的陽性區域,因此在寸脈處可以摸到浮動的脈象。邪氣進入胸腔,影響胃氣的運行,造成中焦阻塞,所以關脈處摸到沈穩的脈象。熱邪進入心胸之間,按壓時感到堅硬且疼痛。在寸脈處摸到浮動的脈象,而在關脈處摸到沈穩的脈象,稱為結胸。表現出與結胸類似的情況,只是可能沒有結胸那樣的堅硬和疼痛感。如果出現像結胸那樣的堅硬和疼痛,那麼邪氣已經堅定地結聚在一起,導致胃部不通暢,飲食就不能像以前一樣正常了。
王肯堂云。謂之如結胸狀。則與結胸當有分別矣。成注云。二者皆心下硬痛。尚欠穩當。如結胸狀。飲食如故。是按之不痛耳。此可謂深得仲景之意者矣。其所以謂之臟結者。邪結於臟而非結於腑也。所謂腑者。胃也。臟者。脾也。邪結於脾臟而不犯胃腑。故飲食如故也。但所結者。
太陰脾土之一臟耳。非五臟皆結也。然則邪氣何以結於臟乎。以臟結與結胸相似。雖有陰陽之分。但能食與下利不同耳。因外邪陷入。未結於胸而入於脾之大絡。名曰大包者。其絡出腋下。足少陽膽經之淵液穴下三寸是也。其脈若羅絡之布於胸脅。邪氣入之。故結於脾臟也。
白話文:
王肯堂說,將此病狀稱為「如結胸狀」,那麼就必須與真正的「結胸」有所區分。成注說,兩者皆表現為心下硬痛,這說法還不夠準確。所謂「如結胸狀」,是指患者飲食如常,只是按壓時不痛而已。這纔是真正理解仲景醫學精髓的說法。
之所以稱之為「臟結」,是因為邪氣結聚於臟器,而非結聚於腑。所謂「腑」,指的是胃;「臟」,指的是脾。邪氣結聚於脾臟,而不侵犯胃腑,所以患者飲食如常。但所結聚的部位,只是太陰脾土這一個臟器,並非五臟都結聚了邪氣。
那麼邪氣是如何結聚於臟器的呢?因為臟結與結胸相似,雖然有陰陽之分,但表現為能食和下利不同而已。這是由於外邪侵入人體,尚未結聚於胸部,就進入脾臟的大絡,即名為「大包」的經絡。這條經絡從腋下出來,位於足少陽膽經的淵液穴下三寸處。其經脈就像網狀般分佈於胸脅部位,邪氣侵入經絡,所以就結聚於脾臟了。
時時下利者何也。蓋胃主納而為水穀之海。故內經以腸胃為倉廩之本。若脾則主於散精而為胃行其津液者也。蓋人之便瀉以時。若有以節之者。以脾氣能約束之耳。五運行大論云。地在太虛之中。大氣舉之也。蓋岐伯以大地喻人身之脾土也。是以胃陽過強。則脾太約而大便不易出。
如陽明篇所謂趺陽脈浮則胃氣強。大便則難。其脾為約者是也。寒邪結臟。則脾不能攝而水穀不得藏。如五臟別論云。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是也。脈要精微論云。五臟者。中之守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今寸脈浮而邪不結於胃。所以飲食如故。
白話文:
為什麼會經常腹瀉呢?
這是因為胃主導吸收食物,是水谷的匯集之處,所以《內經》說腸胃是「倉廩之本」。而脾臟則主導散發精氣,並為胃輸送津液。人體的排泄原本是有規律的,如果有什麼能控制它的,那就是脾氣的約束作用。
《五運行大論》說:「地處於太虛之中,大氣託舉著它。」岐伯以大地比喻人體的脾土。因此,如果胃陽過於強盛,脾氣就會過於收斂,導致大便不易排出。
就像《陽明篇》中所說:「趺陽脈浮則胃氣強,大便則難。」這就是脾氣收斂的原因。如果寒邪侵入臟腑,脾臟就無法攝納水穀,導致水穀無法儲存。如同《五臟別論》中所說:「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得久藏。」
《脈要精微論》中說:「五臟者,中之守也。倉廩不藏者,是門戶不要也。得守者生,失守者死。」如今寸脈浮而邪氣沒有侵入胃部,所以飲食如常。
關脈小細沉緊。則寒邪結於脾而時時便瀉也。其所以然者。氣口主胃而關脈應脾也。脈證若此者。乃名臟結也。舌上白苔而滑者。胃中有寒也。凡胃中有熱實。則舌苔黃黑枯燥。此則脾臟已為陰邪所結。必更見陽證。乃為易治。如三陰證中之手足溫及熱多厥少者。方為可治。
今言舌苔白滑。則胃腑無陽。故曰難治。
臟結無陽證。不往來寒熱。其人反靜。舌上苔滑者。不可攻也。
此承上文。又以申明舌上白苔滑者難治之義也。言無論中風傷寒之邪。入陽經則為陽證。入陰經即為陰證。臟本屬陰。邪陷入之。已成陰結。必兼有陽證者。則尚有熱邪可攻。但邪既結於陰。則太陽與陽明證在所必無。庶幾三陽之第三層。在軀殼之裡層者。則少陽也。少陽與軀殼以內之臟腑。
白話文:
如果脈象關脈細小、沉緊,就表示寒邪入侵脾臟,導致患者時常腹瀉。這是因為氣口主導胃,而關脈應對脾臟。這種脈象和病症合起來叫做“臟結”。
如果舌苔白而滑,則代表胃裡有寒邪。一般來說,胃裡如果有熱邪,舌苔就會呈現黃黑色且乾燥。這是因為脾臟已經被陰邪入侵,形成陰結。如果患者同時出現陽證,則比較容易治療,例如三陰證中出現手腳溫熱、發熱多、厥少等症狀,就比較好治療。
現在我們說舌苔白滑,代表胃腑缺少陽氣,因此難治。
臟結沒有陽證,患者不會出現寒熱往來,反而很安靜,而且舌苔滑,就不能用攻伐之法治療。
以上內容承接上文,再次強調舌苔白滑難治的道理。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的邪氣,侵入陽經就會造成陽證,侵入陰經就會造成陰證。臟腑本屬陰,邪氣侵入形成陰結,如果同時伴有陽證,就還有熱邪可攻。但是邪氣已經入侵陰經,那麼太陽證和陽明證就不會出現。也許只有三陽的第三層,也就是軀殼內部的少陽證可能出現。少陽證和軀殼內部的臟腑有關。
最為親近。或尚有未盡陷入之邪。留於少陽。則當往來寒熱矣。而又曰不往來寒熱。是邪氣全不在陽經。故無陽症也。然邪結於裡。或有躁擾不寧。而其人反靜。靜則又屬陰矣。其舌上所見之苔。則又滑而不燥。大凡六經見症。三陽邪熱歸胃。則有舌苔。其生也。自白而黃。
自黃而黑。至芒刺燥裂。種種各異憑之以驗寒熱虛實而溫涼補瀉之。真百無一失。若果能審察精當。心領神會。實萬舉萬得。所以舌苔從不誤人。非若脈症之陰陽變幻。真假虛實之難測也。至若三陰受邪。舌苔甚少。即或有之。亦灰白濕滑而已。此云舌上苔滑。則胃氣亦寒。
純是陰邪。必當溫經復陽矣。若攻之必敗。庸可攻乎。故云不可攻也。成氏旁引仲景濕證原文之丹田有熱。胸中有寒解之。遂致後人因之而有丹田陰也。胸中陽也。熱反在陰而寒反在陽之說。更後而又有仍其舊者曰。丹田。陰也。反有熱。胸中。陽也。反有寒。是則其病不在表裡而在上下。
白話文:
古人對於中醫學的觀點,特別強調舌苔與病症之間的關係。當舌苔與身體的健康狀態密切相關時,它就像一個指揮棒,可以反映身體內部的各種變化,包括寒熱、虛實等狀態。這種診斷方法比脈象診斷更加直觀和準確,因為舌苔的變化可以清晰地顯示出身體的狀況。
在正常情況下,舌苔由白色轉為黃色,再進一步轉為黑色,甚至出現芒刺和乾裂的情況,這些變化都能夠幫助醫生判斷身體的寒熱虛實,進而選擇相應的治療方式,如溫熱、涼潤、補充或清洩等,通常不會出現錯誤。
然而,當身體受到邪氣的侵襲,尤其是邪氣深入到內臟時,可能會出現焦躁不安的症狀,但患者表現出的卻是安靜的狀態,這表明他們的病情可能偏向於陰性。舌苔的特徵通常是滑膩且不乾燥,這也符合陰性的特徵。
對於六經(太陽、少陽、少陰、太陰、厥陰、陽明)的疾病來說,如果邪氣集中在陽經(太陽、少陽、陽明),那麼會出現來回發燒或寒熱交織的症狀;反之,如果邪氣集中在陰經(太陰、少陰、厥陰),舌苔的變化較小,通常是灰色或濕滑的,這表示主要的問題可能來自於陰邪,需要進行溫和的治療,以恢復陽氣。
如果有人試圖用強力的方式來治療,這通常會導致病情惡化,因此這種方法是不被推薦的。有時候,人們會誤解「丹田有熱,胸中有寒」的理論,認為這代表著陰陽的混亂,但實際上,這只是一種對疾病位置的描述,並不代表真正的陰陽混亂。在這種情況下,病徵可能在身體的上下不同部位出現,而不是在表裡之間。
總之,中醫學通過觀察舌苔來診斷疾病,提供了一種精確且直觀的方法,有助於醫生進行有效的治療。
上下之邪。相悖而不相入。議論若此。不知令後人作何參解。若何會悟耶。籲。我恐義理幽深。並注家亦未之或知也。
病脅下素有痞。連在臍旁。痛引少腹入陰筋者。此名臟結。死。
痞者。陰寒之積也。臍之中央。神闕也。神闕者。任脈穴也。臍旁之左右各半寸。腎經肓俞穴也。少腹。至陰之分也。會陰曲骨中極關元氣海等穴。任脈之所自起也。自陰股入毛中。循陰器。抵少腹者。足厥陰之脈絡也。橫骨大赫四滿中注等穴。足少陰之脈穴。挾任脈之兩旁而行於少腹者也。
陰筋者。足厥陰之絡。引睪丸而結於莖者也。言病人脅下。平素向有陰寒之痞積。連在臍旁腹三行之陰分。而又因傷寒臟結之證。其痛下引少腹。入厥陰而控引睪丸之陰筋者。此等臟結。以陰氣過極。陽氣竭絕。故曰死。
白話文:
古人認為上下的邪氣互相抵觸,無法進入彼此,這道理深奧難懂,後人難以參透。我擔心即使是注家也未必能完全理解。
患病者肋骨下方長期有陰寒積聚,延伸到肚臍旁,疼痛蔓延到下腹部,進入陰筋,這叫做臟結,是致命的。
陰寒積聚形成的痞塊,位於肚臍中央的神闕穴,神闕穴是任脈的穴位。肚臍旁左右各半寸是腎經的肓俞穴。下腹部是陰氣交匯之處,會陰、曲骨、中極、關元、氣海等穴位都是任脈的起始點。從陰股進入毛髮中,沿著生殖器到達下腹部的,是足厥陰經的脈絡。橫骨、大赫、四滿、中注等穴位是足少陰經的穴位,它們夾著任脈兩側,在腹部分佈。
陰筋是足厥陰經的絡脈,連接著睪丸,並與陰莖相連。病人肋骨下方原本就有陰寒積聚,延伸到肚臍旁,屬於三陰經的陰氣聚集之處,又因傷寒導致臟結,疼痛向下蔓延到下腹部,進入足厥陰經,牽引睪丸的陰筋。這種臟結是因為陰氣過盛,陽氣衰竭,所以稱為死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