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26)
卷之七 (26)
1. 合病證治第十五
邪熱在胃也。惟遺尿則邪在足太陽之裡。熱在下焦。故膀胱不攝而妄出也。以三陽合病而見證如此之劇。既有少陽並受之邪。汗下皆在所禁。汗之則犯少陽之戒。故譫語。病至譫語遺尿。正氣已自不守。若下之則胃陽喪失。而額上生汗矣。何也。頭為諸陽之所聚。而陽明行身之前。
額則陽明之部位也。素問陽明脈解云。四肢者。諸陽之本也。太陰陽明論云。四肢皆稟氣於胃。誤下而胃陽喪亡。致邪氣入陰而手足厥冷。故汗下皆在所禁也。若雖見前三陽諸證而又自汗者。知太少之邪已減。獨歸併於陽明之裡。即陽明篇首所謂身熱汗自出。又所謂陽明病法多汗者是也。
邪熱在裡。既不須汗。又不堪下。故以白虎湯主之。
白話文:
邪熱在胃裡。只有遺尿的情況,才是邪氣跑到足太陽膀胱經的內部。熱在下焦,所以膀胱無法控制而失禁。三陽經同時生病,症狀才會這麼嚴重。既然有少陽經也受到邪氣的侵犯,發汗和攻下都不能使用。發汗會觸犯少陽經的禁忌,所以會出現胡言亂語。病到胡言亂語和遺尿的程度,正氣已經無法守住了。如果攻下,胃部的陽氣會喪失,額頭會冒汗。為什麼呢?頭部是陽氣匯聚的地方,而陽明經運行在身體前面。
額頭是陽明經的部位。《素問‧陽明脈解》說:「四肢是諸陽經的根本。」《太陰陽明論》說:「四肢都從胃接受氣的滋養。」如果誤用攻下,導致胃陽喪失,邪氣就會進入陰經,手腳會冰冷。所以發汗和攻下都不能使用。如果雖然出現前面三陽經的症狀,卻又有自汗的情況,就知道太陰和少陽的邪氣已經減弱,只剩下陽明經的內部還有邪氣。這就如同陽明篇開頭所說的「身體發熱,汗自己流出來」,以及所說的「陽明病常常會流很多汗」。
邪熱在裡面,既不需要發汗,也不能用攻下,所以用白虎湯來治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