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18)
卷之七 (18)
1. 少陽壞病
傷寒邪氣。六日而遍行於六經之表。七日經盡當衰。素問熱論篇所謂七日巨陽病衰是也。十三日。則已再經矣。而邪猶未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者。何也。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則邪傳少陽矣。日晡所發潮熱。邪氣又入陽明矣。已而微利者。因誤下而胃虛邪陷所致也。
此等胸脅滿而嘔者。本柴胡證。因少陽半表之邪未解。邪持表裡之間。故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庸醫不察表裡。以丸藥下之耳。蓋丸藥但能攻裡而不能解表故也。以兩經兼證。舍少陽之半表不治。而僅攻陽明之裡邪。致胃氣一虛。少陽之邪。並陷入里而反下利。非其治也。
前所謂潮熱者。胃實也。胃邪雖實。奈少陽半表之邪未去。當先用小柴胡湯以解外邪。然後再以柴胡湯加入芒硝下之。則胃中之熱邪亦解。所謂胃和則愈也。然有潮熱胃實之證。仍留人參而不去者。以少陽本屬虛邪。又以十三日之久。元氣自耗。更因誤下之虛。故雖加瀉實之芒硝。
而人參不去也。
柴胡加芒硝湯方
於小柴胡湯方內。加芒硝六兩。余依前法。服不解。更服。
白話文:
傷寒的邪氣,在六天內會遍佈全身的六經表層。到了第七天,這些病邪應該逐漸衰退,就像《素問·熱論篇》所說的「七天太陽病衰退」一樣。到了第十三天,病邪已經再次經過六經了,但仍然沒有解除。這時出現胸悶、脅肋脹滿想吐,而且在傍晚時分會發熱,然後稍微拉肚子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第十三天,如果病邪沒有解除,出現胸悶、脅肋脹滿想吐,就表示病邪已經傳到少陽經了。傍晚時分發熱,表示病邪又進入陽明經了。之後出現輕微拉肚子,是因為錯誤使用了瀉藥,導致胃氣虛弱,邪氣陷進去了。
這種胸悶、脅肋脹滿想吐的情況,本來是應該使用柴胡湯的證候。因為少陽經表裡之間一半的邪氣沒有解除,邪氣停留在表裡之間,所以使用瀉藥反而不能使排便順暢。現在反而拉肚子,就知道是庸醫沒有仔細分辨表裡,而使用丸藥來瀉下造成的。因為丸藥只能攻擊裡面的病邪,而不能解除表面的病邪。現在是兩條經脈同時有病,不去治療少陽經半表層的邪氣,而只攻擊陽明經裡面的邪氣,導致胃氣虛弱,少陽的邪氣也跟著陷到裡面,反而造成拉肚子,這不是正確的治療方法。
前面說的傍晚發熱,是胃實的表現。雖然胃有實熱,但是少陽半表層的邪氣還沒有解除,應該先用小柴胡湯來解除表層的邪氣,然後再用柴胡湯加入芒硝來瀉下。這樣胃中的熱邪也會解除,就是所謂的胃氣調和就能痊癒。但是,有傍晚發熱且胃實的症狀,卻仍然保留人參而不去除,是因為少陽病本身就是虛邪,加上病程已經長達十三天,元氣自然會被消耗,而且又因為錯誤使用了瀉藥而導致虛弱。因此,雖然加入了瀉實的芒硝,卻不能去除人參。
柴胡加芒硝湯的配方
在小柴胡湯的配方中,加入芒硝六兩。其他藥材的用法和原來一樣。服用後如果沒有解除病症,可以繼續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