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16)
卷之七 (16)
1. 少陽壞病
若曰載神之舟楫。則枯骨朽殼。豈能載虛靈之生氣乎。吾恐未必然也。至於鉛丹一味。皆以為重鎮心臟之驚。余細閱論中。並無心臟受病之文。若必以驚為心病。則仲景胡不以丹砂鎮之。而偏以鉛丹為重。蓋心固主驚。而肝臟亦主驚駭。是故。鉛丹之為物也。非惟金能制木。
重可鎮驚。況鉛本北方之黑。因制煉之功。化而為南方之赤。則坎離一交。水火既濟。以之治肝木之邪。有三家相見之奇。五行攢簇之妙矣。大黃乃盪滌之藥。熱邪在胃。譫語神昏。非此不療。但因下後之虛。故切如棋子。僅煮一二沸。使性味不全。則不成峻下矣。同人參則補瀉兼施。
佐茯苓則滲利並用。此所以為非常之治也。殫心思。竭智力。其所以為立法之聖歟。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郁微煩。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邪入太陽。循經而行。六日而經盡。六日以後。第七日為一經。至十餘日而太陽之邪不解。謂之過經不解。即太陽總證中所謂再作經也。以太陽之邪。久而未解。當仍以汗解為是。而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而柴胡證仍在者。則知雖屢經誤下。而外邪猶未全入於裡。尚在少陽半表半裡之間。
故先與小柴胡湯。服湯後而嘔不止。則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猶未解也。心下急。則邪已入陽明之裡。胃邪實而脹滿矣。熱邪在裡故郁煩也。表裡俱未解。邪不獨在少陽一經。小柴胡不中與也。當以表裡兩解之大柴胡湯下之。則愈矣。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斤),枳實(四枚),大黃(二兩),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柴胡湯者。以小柴胡為主治而增減以大其用也。蓋小柴胡為少陽一經之專劑者。以不出不納之膽腑。以氣為用之三焦。邪入其經。不過虛無偏勝。邪正不和之氣耳。故以柴胡黃芩生薑半夏以解散其邪。人參甘草以補其正。大棗之甘緩以和其性。所謂和解之劑也。至邪既內入。
已歸陽明之裡。乃有形之實邪。則當以承氣湯攻下之矣。此以少陽未罷。陽明裡實。若但用和解之小柴胡。不惟不足以解散少陽半表之客邪。而人參甘草。反足以助陽明胃家之實熱。故於小柴胡中。去人參甘草之補。增入小承氣之半。以泄胃中之實熱也。用芍藥者。以參甘既去。
故用之以扶土斂陰。兼平少陽木氣之邪。李時珍謂芍藥能於土中瀉木者是也。兩方合用。則二陽並治。表裡兼施。故為兩解之劑云。
太陽病。過經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郁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若不爾者不可與。但欲嘔。胸中痛。微溏者。此非柴胡證。以嘔故知極吐下也。
白話文:
如果說人的精神就像船一樣需要載體,那麼枯骨朽殼又怎麼能承載虛靈的生氣呢?我認為這是不太可能的。至於說鉛丹這種藥材,大家都認為它可以鎮定心臟的驚悸。我仔細閱讀醫書,並沒有看到心臟受病的相關記載。如果一定要把驚悸當成心病,那仲景為什麼不用丹砂來鎮定,反而偏偏用鉛丹這種重藥呢?因為心固然主驚,但肝臟也主驚駭。所以,鉛丹這種藥,不僅僅是金能剋木,重可以鎮驚,而且鉛本來是北方的黑色,經過煉製之後變成南方的紅色,這就形成坎離相交,水火既濟的狀態,用它來治療肝木之邪,有三家相見的神奇效果,以及五行聚集的奧妙。大黃是盪滌腸胃的藥物,熱邪在胃,出現胡言亂語、神志不清的症狀,必須用它來治療。但是因為服用後會導致虛弱,所以要切成棋子大小,只煮一兩次,使藥性不完全發揮,這樣就不會太過峻猛。和大黃一起服用人參,可以達到補瀉兼施的效果。佐以茯苓,則可以達到滲濕利水的目的。這就是它的非常之處。竭盡心思,用盡智慧,這就是古人立法用藥的精髓所在吧。
太陽病,過了十多天沒有痊癒,反而誤用了兩三次瀉藥,過了四五天,仍然出現柴胡證的症狀,應該先用小柴胡湯治療。如果嘔吐不止,心下急迫,內心鬱悶稍微煩躁,說明病邪還沒有解除,這時就應該用大柴胡湯瀉下才能痊癒。
病邪侵入太陽經,沿著經絡運行,六天就會走完。六天以後,第七天算作另一條經絡。到十多天,太陽經的病邪還沒有解除,這就叫做過經不解,也就是太陽病總論中所說的「再作經」。太陽經的病邪,拖延很久沒有解除,應該仍然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結果反而誤用了兩三次瀉藥,過了四五天,仍然出現柴胡證的症狀,這說明雖然屢次誤用瀉藥,但是外邪還沒有完全進入體內,仍然停留在少陽半表半裡之間。
所以先用小柴胡湯治療。服藥後如果嘔吐不止,說明少陽半表半裡的病邪,還沒有解除。心下急迫,說明病邪已經進入陽明裡的部位,胃部的邪氣壅盛而腹脹滿。熱邪在內所以內心鬱悶煩躁。表裡都沒有解除,病邪不單單只在少陽一經,小柴胡湯不適合用來治療。應該用表裡雙解的大柴胡湯來瀉下,才能痊癒。
大柴胡湯的組成
柴胡(半斤),黃芩(三兩),芍藥(三兩),半夏(半斤),枳實(四枚),大黃(二兩),生薑(五兩,切),大棗(十二枚,擘開)
以上八味藥,用水一斗二升煎煮,取六升藥汁,去渣後再煎煮,溫服一升,每天三次。
大柴胡湯,是在小柴胡湯的基礎上,增減藥味,來擴大療效。因為小柴胡湯是治療少陽一經的專用藥劑,而少陽經的膽腑是既不向外也不向內的臟腑,三焦經是以氣來運作,病邪侵入這個經絡,不過是虛實不平衡,邪正之氣不調和而已。所以用柴胡、黃芩、生薑、半夏來疏散病邪,用人參、甘草來扶助正氣,用大棗的甘緩和來調和藥性,這就是所謂的和解劑。等到病邪已經深入體內,進入陽明的裡部,成為有形的實邪時,就應該用承氣湯來攻下。這時少陽的病邪還沒有完全解除,陽明的裡部又出現實證,如果只用和解的小柴胡湯,不僅不足以疏散少陽半表半裡的客邪,而且人參、甘草反而會助長陽明胃部的實熱。所以在大柴胡湯中,去掉人參、甘草的補益作用,加入小承氣湯的一半藥量,來瀉去胃中的實熱。用芍藥,是因為去掉了人參、甘草,所以用芍藥來扶助脾土,收斂陰氣,兼能平肝木之邪。李時珍說芍藥能夠從脾土中瀉木,就是這個意思。兩方合用,就能達到陰陽兩解,表裡兼治的效果,所以說是一種雙解劑。
太陽病,過了十多天,出現心下溫溫的想要嘔吐,胸中疼痛,大便反而稀溏,腹部稍微脹滿,內心鬱悶稍微煩躁。如果在這之前,病人自己有過劇烈的嘔吐和瀉下,就可以用調胃承氣湯來治療。如果沒有這種情況,就不能使用調胃承氣湯。但如果只是想嘔吐,胸中疼痛,大便稍微稀溏,這就不是柴胡證,因為出現嘔吐,說明之前有過劇烈嘔吐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