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七 (12)

1. 少陽壞病

故曰柴胡不中與之。結胸為陽經熱入之邪。故以大陷胸湯攻之。其陰經虛痞之邪。則以半夏瀉心湯開之。所謂知犯何逆。以法治之之義也。詳見痞結條中。

得病六七日。脈遲浮弱。惡風寒。手足溫。醫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脅下滿痛。面目及身黃。頸項強。小便難者。與柴胡湯。後必下重。本渴而飲水嘔者。柴胡湯不中與也。食谷者噦。

此言誤下之後。已成壞病。不可仍用柴胡湯再誤也。六七日。六經傳遍之後。入里傳陰之時也。脈遲。非寒邪入里。及邪中三陰之遲也。浮弱。即太陽中風陽浮陰弱也。言風邪在衛。脈但陽浮而陰弱。尚未鬱而為裡熱。未見數脈。故云遲也。惡風寒者。即太陽上篇嗇嗇惡寒。

淅淅惡風。乃陽浮陰弱之見證也。手足溫。非系在太陰之脈。浮緩而手足自溫之溫。亦非少陰手足溫者可治之溫。並非厥陰晬時脈還之手足溫也。此所謂手足溫者。言脈雖遲而惡寒。其手足則溫。病已六七日。而其邪猶在太陽。非若三陰之脈沉遲則手足厥冷也。俗醫不知脈遲浮弱而惡風寒。

為表邪未解。但拘日數之多。而於脈症不加察焉。意謂六七日之久。邪必在裡。遂二三次下之。致裡虛邪陷。由少陽而內入陽明之裡。故有不能食而脅下滿痛之少陽證。面目及身黃之陽明裡症。即陽明篇所謂瘀熱在裡也。邪雖內陷。究竟頸項仍強。則太陽陽明之表證猶在。然何以知其為兩經之表證乎。

蓋頸在身之前而屬陽明。項在身之後而屬太陽故也。又因裡熱內瘀。腸胃之傳化失常。三焦不運。氣化不行。故小便難。若小便利。則不能發黃矣。如此之表裡有邪。三陽俱病。而與柴胡湯。不惟不足以和解少陽之邪。而太陽陽明未散之表邪。及陽明發黃之瘀熱在裡。得湯中人參甘草之滯補而愈固。

所以濕熱下墜。後必下重也。後。謂大便也。下重者。非下體沉重。即大便後重。皆濕熱壅滯。欲大便而後重不得出也。瘀熱在胃。故本渴。渴而飲水。胃中之實邪壅塞。則不能容受。胃氣不行。則小腸亦不能傳送。故小便不利。膀胱不瀉。腸胃不通。大氣不得流行。所以上逆而嘔也。

若此者。非少陽一經獨病。故曰柴胡湯不中與也。然則何以治之。仲景不云乎。知犯何逆。以法治之。所謂法者。如此條未下以前之證。不過脈遲浮弱而惡風寒。前太陽中風之治。即法也。二三下之後。致不能食而脅下滿痛。則小柴胡。一法也。至面目及身黃。則為陽明裡證。

柴胡湯即不中與之矣。茵陳蒿湯。一法也。中風之頸項強。乃太陽陽明之表證。桂枝加葛根湯。一法也。傷寒之頸項強。有麻黃之葛根湯。又一法也。太陽之小便不利。五苓散。一法也。陽明之小便不利。豬苓湯。一法也。若少陽陽明兼證之胃實者。則有表裡兩解之大柴胡湯。

白話文:

所以說,不能亂用柴胡湯。結胸是因為陽經的熱邪入侵,所以要用大陷胸湯來攻下。如果是陰經虛弱造成的痞滿,就要用半夏瀉心湯來開散。這就是所謂的「知道犯了什麼錯,就用相應的方法來治療」的道理。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見痞結條的內容。

如果生病六七天,脈象呈現遲緩、浮弱,怕風怕冷,但手腳卻是溫熱的。如果醫生不了解情況,隨意使用了兩三次的瀉下藥,病人就會變得吃不下飯,而且脅肋下會脹滿疼痛,臉色和身體都發黃,脖子僵硬,小便困難。這時如果用柴胡湯,反而會導致排便後有殘便感,本來口渴想喝水,卻因為喝水而嘔吐。這種情況下,柴胡湯是絕對不能用的。如果勉強吃點東西,就會出現呃逆。

這段話說明了誤用瀉下藥之後,病情已經變壞,不能再繼續使用柴胡湯,否則會更加錯誤。生病六七天,是六經都傳遍之後,邪氣開始從表入裡,傳向陰經的時候。脈象遲緩,並不是寒邪直接進入體內,也不是邪氣侵犯三陰經脈的遲緩表現。浮弱的脈象,其實是太陽中風證的陽浮陰弱的體現,代表風邪在體表,脈象雖然是陽浮而陰弱,但還沒鬱結成內熱,所以還沒有出現數脈,才會呈現遲緩的樣子。怕風怕冷,是太陽上篇所說的「稍微怕冷,微微怕風」,這是陽浮陰弱的表現。手腳溫熱,並不是太陰經脈浮緩而自然溫熱,也不是少陰經脈手足溫暖時可以治療的溫熱,更不是厥陰經脈在病情好轉時手足恢復的溫暖。這裡說的手足溫熱,是指雖然脈象遲緩而且怕冷,但手腳卻是溫熱的。說明病程已經六七天了,邪氣還停留在太陽經,並不像三陰經脈那樣脈象沉遲而且手腳冰冷。一般的醫生不明白脈象遲緩、浮弱又怕風怕冷,其實是表邪還沒解除,只拘泥於病程天數,不仔細觀察脈象和症狀,就認為生病已經六七天,邪氣一定已經入裡了,所以就隨意使用了兩三次瀉下藥,導致體內虛弱,邪氣內陷,從少陽經轉而進入陽明經。所以才會出現吃不下飯、脅肋下脹滿疼痛的少陽證,以及臉色和身體都發黃的陽明裡證,也就是陽明篇所說的「瘀熱在體內」。雖然邪氣內陷了,但脖子依然僵硬,說明太陽和陽明兩經的表證還在。那麼,如何知道是兩經的表證呢?因為脖子前面屬於陽明經,脖子後面屬於太陽經。另外,因為體內熱邪瘀滯,導致腸胃功能失常,三焦氣機不暢,氣化功能不能正常運作,所以才會小便困難。如果小便順暢,就不會出現黃疸了。這種情況下,表裡都有邪氣,三陽經都生病了。如果使用柴胡湯,不但無法調和少陽經的邪氣,反而會讓太陽、陽明未散的表邪,以及陽明發黃的瘀熱,因為湯藥中人參、甘草的滯補作用而更加固結,導致濕熱下墜,所以排便後會有殘便感。這裡的「後」指的是大便。下重並不是指下半身沉重,而是指排便後有殘便感,這是因為濕熱壅滯,想排便卻排不乾淨。因為瘀熱在胃,所以本來口渴,但是喝水後,胃中的實邪堵塞,無法容納,胃氣不能正常運作,小腸也無法傳送水分,所以小便不順暢,膀胱無法排空,腸胃不通,體內氣機無法正常運行,才會向上逆而嘔吐。

這種情況並不是只有少陽一經生病,所以說不能用柴胡湯。那麼應該怎麼治療呢?張仲景不是說過嗎?「知道犯了什麼錯,就用相應的方法來治療」。所謂的方法,是指在這條條文出現之前,病人的症狀不過是脈象遲緩、浮弱,以及怕風怕冷,這時就可以用之前太陽中風的治療方法。在使用了兩三次瀉下藥之後,導致吃不下飯、脅肋下脹滿疼痛,就可以使用小柴胡湯。等到出現臉色和身體發黃,就屬於陽明裡的症狀了,這時就不能再用柴胡湯了,應該使用茵陳蒿湯。如果中風導致脖子僵硬,這是太陽陽明的表證,可以用桂枝加葛根湯。如果是傷寒導致的脖子僵硬,可以用麻黃葛根湯。太陽經的小便不利,可以用五苓散。陽明經的小便不利,可以用豬苓湯。如果是少陽陽明兼證,而且胃部有實邪,就可以使用表裡雙解的大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