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9)
卷之七 (9)
1. 少陽正治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豈有所謂大渴欲飲水之證乎?此因肝木剋制脾土,故知其腹必滿。以脾病而不能散精,無以上輸於肺,則肺氣困弱,何以朝百脈而輸精於皮毛乎?是以嗇嗇惡寒、大渴欲飲水,以潤其枯涸也。此所謂肝乘肺者。肺本金藏,肝木之所受制,焉能乘之?以肝木之旺氣,乘剋土之勝,賈其餘勇,來侮困弱之肺金,於理為不順,故謂之橫。若肺能自振,終不為木所侮,其氣自能行營衛,通皮毛而自汗出,則發熱惡寒當解。能通水道,輸膀胱,則小便利而腹滿當消。故曰:其病欲解。若未得解者,刺期門以泄肝邪之旺,則脾肺之圍解矣。
白話文:
疏通調節體內的水液運行通道,使水液向下輸送到膀胱,讓水液精華能均勻分布於全身,並在五條主要經脈中順暢運行。這樣一來,怎麼會有所謂的口渴想喝水的症狀呢?這是因為肝木的過盛會抑制脾土的運作,所以才會腹部脹滿。由於脾虛,無法將精微物質散布開來,也不能向上輸送給肺,導致肺氣虛弱,肺氣又如何能朝向百脈並將精華物質輸送給皮膚毛孔呢?因此才會感到微微發冷、非常口渴想喝水,以滋潤身體的乾涸。這就是所謂的「肝乘肺」。
肺本屬金,是肝木所應該抑制的,怎麼可能反過來被肝木欺負呢?這是因為肝木過於強盛,乘著它剋制脾土的餘威,才來侵犯虛弱的肺金。這在道理上是不順的,所以才說是「橫」。如果肺氣能自己振作起來,就不會被木所侵犯,它的氣就能自行運行營衛,疏通皮膚毛孔並使汗液排出,這樣發熱和怕冷的症狀就會緩解。如果能疏通水液運行通道,將水液輸送到膀胱,小便就會順暢,腹脹也會消除。所以說,病就快要好了。
如果病情沒有好轉,就應當針刺期門穴,來宣洩肝邪的旺盛,這樣一來脾和肺的困境就能解除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