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七 (3)
卷之七 (3)
1. 少陽正治
下焦之真陽不上行。則當以升發清陽為急。必使陽氣運行。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陽實四肢。濁陰歸六腑。然後陰陽各得其用也。小柴胡湯之用柴胡。蓋取其清陽發腠理也。黃芩者。佐柴胡而徹其熱也。藏氣法時論云。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故用人參甘草之甘緩。膽為奇恆之府。其精汁無餘。所以藏而不瀉。與他腑之傳化不同。況少陽為春生之始氣。春氣旺則百物皆生。故十一臟皆取決焉。手少陰三焦以氣為用。氣不旺。則不能運化流行。故以人參助其升發運行之力也。其在本方。已有因證加減之法。今世俗皆棄人參而不用。
以為穩當。乃盲醫不知虛實之故也。惟熱盛而邪實者。乃可去之。或有兼證之不相合者。亦可去也。若邪輕而正氣虛者。未可概去也。或邪氣雖盛而正氣大虛者。亦當酌其去取也。如柴胡桂枝湯。雖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而心下支結。為外證未去。乃太少兼證。故於小柴胡之半劑。
加入桂枝湯之半以兩解之。而人參仍不去也。又如柴胡桂枝幹薑湯。雖已發汗而復下之。不為不虛矣。又以胸脅滿而微結。但頭汗出。往來寒熱。非惟少陽之邪未解。太陽亦未解也。故增入桂枝幹姜栝蔞牡蠣。而人參半夏薑棗皆減去矣。又如柴胡加芒硝湯。雖有潮熱胃實之證。
以其胸脅滿而嘔。本屬柴胡證。奈以非其治之丸藥下之。致成少陽壞病。故但加芒硝而人參仍不去也。更如大柴胡湯。以太陽病而過經十餘日。反二三下之。亦可謂虛矣。更後四五日而柴胡證仍在。故先與小柴胡湯。服湯而嘔不止。心下反急。鬱郁微煩不解者。蓋因邪自太陽誤下入里。
且柴胡證仍在。故仍以柴胡解少陽之邪。加入大黃枳實。以攻入里之邪。合而為兩解表裡之劑。然以太陽入里之熱邪未去。所以竟去人參也。若此之類。皆去取之法。仍小柴胡湯之變法也。總之邪氣獨在少陽。未見有去人參者。若兼太陽表症。及陽明胃實者。未有不去人參者也。
若能得其去取之旨。便能隨證加減。無不得心應手矣。半夏辛溫滑利。可以去胸脅之滿。及痞硬之邪。即半夏瀉心之義。非獨治痰蠲飲也。生薑辛而能散。大棗甘而和緩。可以和營衛而調其往來之寒熱也。以一方而該一經之證。苟非靈機活潑。隨證轉移。曷足以盡其變哉。
後加減法
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夏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傷寒鬱熱之邪。及中風之陽邪在胸。皆可發煩。邪在少陽可煩。太陽之邪在胸亦煩。以邪熱摶聚於胸中而煩悶。不宜補氣。故去人參。外邪犯胃。寒飲聚於胃口則嘔。故用半夏之辛溫滑利以蠲飲。若不嘔。則邪未犯胃。飲未摶結。故去半夏也。栝蔞實甘寒潤燥。降火治咳嗽。
白話文:
下焦的真陽無法向上運行,這時最重要的是升發清陽之氣,必須使陽氣運行起來,讓清陽之氣從上竅出來,濁陰之氣從下竅排出。清陽之氣發散到皮膚表面,濁陰之氣流向五臟,清陽之氣充實四肢,濁陰之氣歸於六腑。這樣一來,陰陽之氣才能各自發揮其作用。小柴胡湯之所以使用柴胡,就是為了利用它來使清陽之氣發散到皮膚表面。黃芩的作用是輔助柴胡,徹底清除熱邪。《藏氣法時論》說:「肝氣急迫,要用甘味來緩和它。」
因此,小柴胡湯使用人參和甘草的甘味來緩和。膽是奇恆之府,它的精汁不會有剩餘,所以只藏不瀉,和其他腑的傳化功能不同。況且少陽是春天生發之氣的開始,春氣旺盛,萬物才能生長,所以十一臟的氣機都由此決定。手少陽三焦是以氣為用,氣不旺盛,就不能運化流行,所以用人參來幫助它升發運行的力量。原方中已經有根據證狀加減藥物的方法,現在世俗都拋棄人參不用,
認為這樣比較穩妥,實在是庸醫不了解虛實的緣故。只有在熱邪熾盛而正氣未虛的情況下,才可以去掉人參;或者有其他不相合的兼證,也可以去掉。如果邪氣輕微而正氣虛弱,就不能隨意去掉人參。或者邪氣雖然旺盛,但正氣極度虛弱,也應當仔細考慮是否要去掉人參。例如柴胡桂枝湯,雖然有輕微發熱、怕冷、關節疼痛、稍微噁心、心下有阻塞感,這是外邪還沒解除的表現,是太陽和少陽的合併症,所以使用小柴胡湯的一半劑量,
加入桂枝湯的一半劑量來同時治療表裡之邪,而人參仍然不去掉。又如柴胡桂枝乾薑湯,雖然已經發過汗又用過瀉法,不能說沒有虛弱,又加上胸脅滿悶而微結、只有頭部出汗、忽冷忽熱,不僅是少陽的邪氣還未解除,太陽的邪氣也還沒解除。所以增加了桂枝、乾薑、栝蔞、牡蠣,而人參、半夏、生薑、大棗都減少了。又如柴胡加芒硝湯,雖然有潮熱和胃腸積滯的症狀,
但因為胸脅滿悶而噁心,本來屬於柴胡證的範圍,卻因為服用不是用來治療這種情況的丸藥,導致少陽病變成了壞病,所以只是加入芒硝,而人參仍然不去掉。再如大柴胡湯,是因為太陽病過了十多天,反而二、三次使用瀉法,也可以說是虛弱了。又過了四五天,柴胡證狀仍然存在,所以先給予小柴胡湯,服藥後噁心不止,心下反而急迫、煩悶不安,這是因為邪氣從太陽誤瀉入裡,
而且柴胡證狀還在,所以仍然用柴胡來解少陽之邪,加入大黃、枳實,來攻下進入體內的邪氣,合起來成為同時治療表裡之邪的方劑。但因為太陽進入體內的熱邪還未清除,所以最終去掉了人參。像這些情況,都是取捨人參的方法,仍然是小柴胡湯的變法。總之,邪氣單獨在少陽的時候,還沒有看到要去掉人參的。如果合併太陽表證,或陽明胃實的症狀,沒有不去掉人參的。
如果能夠理解取捨人參的要領,就能夠根據症狀加減藥物,就能運用自如了。半夏辛溫滑利,可以去除胸脅的滿悶和痞硬的邪氣,這就是半夏瀉心湯的道理,不僅僅是治療痰飲。生薑辛散,大棗甘緩,可以調和營衛,調節忽冷忽熱的症狀。用一個方子來概括一經的病症,如果沒有靈活機變,根據症狀變化而調整,又怎麼能窮盡它的變化呢?
後加減法
如果胸中煩悶而不噁心,就去掉半夏和人參,加入栝蔞實一枚。
傷寒鬱熱的邪氣,以及中風的陽邪在胸中,都會引起煩悶。邪在少陽可能煩悶,太陽的邪在胸中也可能煩悶。這是因為邪熱聚集在胸中而感到煩悶,不宜補氣,所以去掉人參。外邪侵犯胃部,寒飲聚集在胃口就會噁心,所以用半夏的辛溫滑利來祛除飲邪。如果不噁心,就表示邪氣沒有侵犯胃部,飲邪沒有聚集,所以去掉半夏。栝蔞實甘寒潤燥,可以降火治療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