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二 (5)
卷之二 (5)
1. 傷寒誤下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里。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里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
此論誤下之後。證有表裡緩急之分。治有先後虛實之當急也。下之。誤下之也。續。連續也。言因誤下之虛。遂續得下利不止也。清穀。清水完穀也。誤下而胃虛里寒。致完穀不化也。前後兩身疼痛。義各不同。一以陰寒在裡而痛。一以寒邪在表而痛也。上截所謂身疼痛者。
因誤下陽虛。陰寒在裡。無陽氣以噓培柔養。故身疼痛。與上篇人參新加湯同義。雖有誤汗誤下之不同。而陽虛則無不同也。後身疼痛者。指傷寒之表症而言也。後。謂下後。非救里之後也。寒氣傷營。營血滯澀。不快於流行而痛也。清便自調。謂小便清而自調。邪未入里之徵也。
白話文:
傷寒病人經過瀉下治療後,接著出現腹瀉,排出清澈的穀物,不停歇,而且身體疼痛,要趕快救治內臟。如果身體後背疼痛,但大便自行恢復正常,就要趕快救治外感。救治內臟要用四逆湯,救治外感要用桂枝。
這種情況是誤下之後,病症有表裡、緩急之分,治療也有先後、虛實之應急。下,是指瀉下治療,誤下,是指錯誤的瀉下治療。續,是指連續,意思是說因為錯誤的瀉下治療造成身體虛弱,接著就出現腹瀉不停。清穀,是指清澈的清水和未消化的穀物,誤下之後胃部虛弱,內里寒涼,導致穀物不能消化。前後身體疼痛,指的是不同的部位,一是因為陰寒在內而疼痛,一是因為寒邪在外而疼痛。上段所說的“身疼痛”,是指因為誤下造成陽氣虛弱,陰寒在內,沒有陽氣來溫煦、培補、滋養,所以身體疼痛,與上篇的人參新加湯意思相同。雖然有誤汗、誤下治療的差別,但陽氣虛弱的道理是一樣的。後身疼痛,指的是傷寒的外感症狀。後,是指瀉下之後,不是指救治內臟之後。寒氣傷了營氣,營氣血滯澀,不能順暢流動而疼痛。清便自調,是指小便清澈而且自行恢復正常,是邪氣還沒有入侵內臟的徵兆。
急救者。唯恐不及之詞也。言寒傷營之證。設醫以藥誤下之。致胃陽敗損。裡氣虛寒。胃不殺穀。津液不守。所以隨得下利清穀不止也。猶身疼痛者。無陽氣以溫養筋骸。流通氣血之故也。既無表證。但見裡寒。故當急救其里也。若誤下之後。但身疼痛。小便清而自調者。知其寒邪但在於表。
猶未入里。乃傷寒首條之惡寒體痛。及次條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之身疼痛也。當急救其表。若不急救其表。則外邪必乘誤下之虛。陷入於裡而為變逆之證。故云急也。然則救里維何。宜以四逆湯溫里復陽可也。若救表。則當以桂枝汗解之。然桂枝湯之不可用於傷寒也。
白話文:
急救兩個字,說明情況緊急,不容耽誤。指的是寒邪傷及營氣的情況,如果醫生誤用藥物瀉下,會導致胃陽受損,內部氣虛寒弱,胃無法消化食物,津液無法守住,所以就會出現持續的腹瀉,排泄清穀物,止不住。就像身體疼痛的人,是因為沒有陽氣來溫暖筋骨,使氣血流通的原因。如果沒有表證,只見內寒,就應該急救其內部。
如果誤下後,只是身體疼痛,小便清澈,能夠自行調節,說明寒邪還在表層,尚未進入內部。這就如同傷寒的第一條,惡寒體痛,以及第二條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的體痛。應該急救其表層。如果不及時救治表層,外邪就會趁著誤下後的虛弱,侵入內部,變成變逆的病症。所以說急救很重要。
那麼救治內部應該怎麼辦呢?應該用四逆湯溫暖內部,恢復陽氣。如果救治表層,應該用桂枝發汗解表。但是桂枝湯不能用於傷寒。
前上篇第十二條。已有明禁矣。而此條反用之。豈仲景二三其說耶。不知仲景所禁。但禁脈浮數而發熱汗不出者。乃未治之傷寒也。此條已屬傷寒誤下。胃陽已虛。陰邪已盛。衛氣已虛。不宜復用麻黃發汗。更亡其陽矣。故以桂枝之辛溫。宣通其陽氣。而微解其表。則溫散兩全而無害矣。
此又定法中之活法。未可執一論也。
辨誤,此節是兩股文。當作兩截解。傷寒醫下之句。是一條之總冒。言假若下之後。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而身疼痛者。其裡寒已甚。陽氣將危。且全無表證。故急當救里。是以無陽之裡證為急也。此三句。是上半截義。又言如下後但有身疼痛之表證。而清便自調者。是並無里證可知。
白話文:
前上篇第十二條,已經明明白白地禁止了某種情況,可是這一條卻反過來用它。難道仲景的醫術前後矛盾嗎?其實不然,仲景所禁止的是脈象浮而數,發熱卻不出汗的情況,這屬於尚未治療的傷寒。而這一條所說的是已經誤用下法治療的傷寒,此時胃陽氣已經虛弱,陰邪之氣已經盛行,衛氣也已經虛弱,不宜再用麻黃發汗,這樣會更加損傷陽氣。因此,應該用桂枝的辛溫性質,溫通陽氣,並且稍微解表,這樣既能溫散寒邪又能避免傷害。
這又是在固定的治法中加入活法,不能只執著於一種理論。
辨誤:這段文字是兩段的意思,應該分成兩部分來理解。 “傷寒醫下之句”是這一條的總論,意思是說,如果用下法治療傷寒之後,又繼續出現腹瀉清穀不止,並且身體疼痛,那麼說明裡寒已經很嚴重,陽氣快要衰竭,而且完全沒有表證,所以要急救裡寒。這三句話是上半段的意思。又說,如果用下法治療之後,只有身體疼痛的表證,而大便已經自然調順,那麼說明沒有裡寒的證據。
故急當救里。里既無邪。當以表邪為重。此三句。是下半截義。故下文又以兩方分隸兩義之下而總結之。辭義井井。爽然可見。不意成氏以來。各注傢俱作一義解。皆云救里之後。得清便自調。然後與桂枝湯救表。若果如此論。則下截之者字與急字。皆不須用矣。豈溫經救里之後。
身尚疼痛。直待清便自調。裡氣已和。然後救表。尚可云急乎。如厥陰條中。下利腹脹。身體疼痛。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方為次第分明。允為一義。此條乃里證急則救里。無里證則救表。因證施治之活法。故有兩者字及兩急字以分之。豈可混講。只因後身疼痛之後字上。脫一下字。
白話文:
因此,急需救治內在病症。內在病症已無邪氣,則應以治療外在病症為重。這三句話是下半段的意思,所以下文又以兩個藥方,分別針對這兩個意思而總結。文章條理分明,意思清楚。奇怪的是,成氏以來,各個注釋家都將這段文字當作一個意思來解釋,都說救治內在病症之後,身體自然會舒服,然後再用桂枝湯治療外在病症。如果按照這樣的說法,那麼下半段中的「者」字和「急」字,都完全沒有必要使用了。難道溫經救治內在病症之後,身體仍然疼痛,要等到身體舒服了才去治療外在病症?內在病症已經痊癒,然後才治療外在病症,這還算得上緊急嗎?就像厥陰條中所說,下痢腹脹、身體疼痛,要先溫暖內在,才能攻治外在,這樣才是順序分明,才是一個意思。這一條的意思是,內在病症緊急就治療內在病症,沒有內在病症就治療外在病症,這是根據病症施治的靈活方法,所以才有「兩者」字和「兩急」字來區分,怎麼能混為一談呢?只是因為後面的「身體疼痛之後」字上,漏掉了一個「下」字。
稍覺模糊。遂成千古之惑。奈注者不辨語氣。不清脈理。泛然下筆。致失作者之意。竊為前輩惜之也。況傷寒用桂枝之禁。前中風條內。凡諸注家。皆能申仲景之意而亹亹言之。才至傷寒例中之桂枝湯。豈遂忘之。而竟置之弗論耶。此正所謂隨文順釋而已。又何裨於後學哉。
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五六日。雖為邪當入里之候。然有邪尚在表而未解者極多。總以表證既去而無里證者。為邪氣已解。表證初罷而隨見里證者。為外邪入里未可以日數拘也。今五六日而身熱不去。是表證尚未除也。大下之後。若表邪盡陷。則身不熱而為痞結。及協熱下利等變證矣。今乃身熱不去。
白話文:
我感到有些困惑,這成了千古難解的謎團。可惜注釋者沒有辨明語氣,也不清楚脈絡,隨便下筆,導致失掉作者的本意。我私心替前輩們感到惋惜。何況傷寒用桂枝的禁忌,之前在中風條裡,所有注釋家都能闡釋仲景的意思,並且滔滔不絕地論述。等到了傷寒例中出現桂枝湯時,為何就忘記了,反而置之不理呢?這正是所謂的逐字逐句解釋,對後學又有什么幫助呢?
傷寒五六日,大便瀉下後,身體發熱不退,心中絞痛,還沒有緩解。用梔子豉湯治療。
五六日,雖然是邪氣應該入裡的時侯,但邪氣還留在表面的情況很多。總而言之,表證消失而無里證,說明邪氣已解。表證剛消失就出現里證,說明外邪入里,不能用日數來拘泥。現在五六日了,身體發熱不退,說明表證還沒有去除。大便瀉下後,如果表邪完全陷下去,就會出現身體不熱而有痞結,以及伴隨發熱下痢等變證。現在卻是身體發熱不退。
是邪氣半留於表也。心中結痛。是邪氣半入於裡也。表裡皆有邪。是以謂之未欲解也。然邪入猶淺。初入於上焦心胸之間耳。若用表裡兩解之法。則邪未入胃。豈宜攻裡。無若就近取之。則以高者越之之法為便。故以梔子豉湯吐之。則內邪隨湧而上出。外邪又因吐得汗而解矣。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香豉(四合綿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為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梔子本草不言其能吐。而仲景獨用之以吐胸邪。故張子和三法中亦有之。蓋因其味苦性寒。而其味懊惱。故能令人吐。然亦大概以雞羽探之耳。淡豉本主傷寒寒熱。瘴氣惡毒時疾熱病。李時珍云。黑豆性平。作豉則溫。既經蒸罯。
白話文:
這是因為邪氣一部分停留在體表,一部分已經進入體內,所以才導致胸中結痛。 這種情況既有表症又有裡症,所以稱為“未欲解”,也就是病況尚未明朗。
但邪氣入侵還不深,只是剛開始進入上焦(心胸之間)而已。
如果用治療表裡兩症的藥方,邪氣還沒進入胃部,就貿然攻裡,是不妥當的。
最好的方法是就近取之,也就是用“高者越之”的方法,也就是用梔子豉湯把邪氣從上面逼出來。
這樣,內裡的邪氣會隨著嘔吐向上排出,外表的邪氣也會因為嘔吐出汗而解。
梔子豉湯方
- 梔子 (十四枚,掰開)
- 香豉 (四合,用棉布包好)
以上兩味,用水四升,先煮梔子至二升半,再放入香豉煮至一升半,去渣,分為兩服,溫熱服用一服,如果能嘔吐,就停止服用下一服。
梔子在以前的本草書中沒有記載它能催吐,但張仲景獨創用它來吐出胸中的邪氣。 因此,張子和的三法中也有這個方法。
這是因為梔子味苦性寒,並且有令人作嘔的特性,所以能使人嘔吐。
但一般來說,還是需要用雞毛探吐。
淡豉主要是用來治療傷寒寒熱,瘴氣、惡毒時疾、熱病。
李時珍說,黑豆性平,製成豉則性溫,而且經過蒸煮之後,性溫更加明顯。
解釋
這段文字解釋了治療胸痛的一種方法——梔子豉湯。
中醫認爲,胸痛是由於邪氣入侵導致的,而邪氣可以停留在體表,也可以進入體內。
梔子豉湯的作用是利用梔子的苦寒特性和催吐作用,把邪氣從上焦逼出來,從而緩解胸痛。
同時也說明瞭中醫治療疾病的理念:辨證論治,就近取之,以及藥物的性味和功效。
故能升能散。得蔥則發汗。得鹽則能吐。得酒則治風。得薤則治痢。得蒜則止血。炒熟則又能止汗。其合梔子而能吐膈間之邪者。蓋取其能升能散能吐耳。
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已發汗之後。下之而致煩熱鬱悶。胸中窒塞者。因汗不徹而邪未解也。然既汗之後。邪氣已減。有限之餘邪。陷入胸中。故不至結痛而但覺窒礙耳。邪在胸中最宜上越。故亦以梔子豉湯主之。
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湯主之。
傷寒表證未除而誤下之。下後外邪陷入。在膈則煩。在胃則滿。既煩且滿。所以躁擾不寧。臥起皆不安也。邪氣雖入。未成痞結。陰陽應象論云。高者因而越之。中滿者瀉之於內。所以用梔子之苦寒。湧越其心胸之虛邪。厚朴枳實之苦辛。以泄其脹滿之濁氣。故以梔子厚朴湯主之。然汗隨吐發。故不須更解其表也。
白話文:
因此,梔子具有升散的作用。它配伍蔥,可以發汗;配伍鹽,可以催吐;配伍酒,可以治風;配伍薤,可以治痢;配伍蒜,可以止血;炒熟之後,還能止汗。梔子與其他藥物配合,能將膈間的邪氣吐出,這是因為它具有升散和催吐的功效。
如果發汗或瀉下之後,出現煩熱、胸中窒悶,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已經發汗之後,又瀉下導致煩熱、鬱悶、胸中窒塞,這是因為汗出不透,邪氣未解。雖然已經發汗,邪氣有所減退,但有限的餘邪侵入胸中,因此不會造成結痛,只會感到窒礙。邪氣在胸中,最容易上行,所以也可用梔子豉湯治療。
傷寒病患者,瀉下之後,心煩意亂,腹部脹滿,躺下或坐起都不安,可以用梔子厚朴湯治療。
傷寒病患者,表證未除卻誤用瀉下藥,瀉下之後,外邪侵入體內,停留在膈膜就會感到煩悶,停留在胃部就會感到脹滿。既煩悶又脹滿,所以躁動不安,躺下或坐起都感到不適。雖然邪氣已經侵入,但尚未形成痞塊,根據《陰陽應象論》的說法:「高者因而越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因此,用梔子苦寒的特性,將心胸的虛邪湧出去;用厚朴和枳實的苦辛特性,將腹部的濁氣瀉出去。所以用梔子厚朴湯治療。由於汗液隨着吐瀉排出,因此不需要再解表了。
梔子厚朴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厚朴(四兩姜炙),枳實(四枚去瓤)
以上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傷寒表邪未解。醫不知而以峻厲丸藥大下之。宜乎陷入而為痞結矣。而身熱不去是邪未全陷。尚有留於表者。微覺煩悶。乃下後之虛邪陷膈。將結未結之徵也。大下之後。既不可復發其表。又不可再攻其里。瞷邪之猶在胸膈也。速宜以梔子乾薑湯湧之。則煩悶之胸邪。得上越而出。
白話文:
梔子厚朴湯方
藥材:
- 梔子(十四枚,掰開)
- 厚朴(四兩,用薑汁炙烤)
- 枳實(四枚,去掉瓤)
製法:
- 將以上三味藥材放入鍋中,加水三升半。
- 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至剩下一升半。
- 去掉藥渣,分為兩服。
- 溫熱服用第一服,若有嘔吐則停止服用,待嘔吐停止後再服用第二服。
主治:
傷寒病患者服用丸藥大量瀉下,但體熱未退,並伴有輕微煩躁者。
方義:
傷寒病患者表邪未解,醫生卻不知情,使用峻猛的丸藥大量瀉下,容易導致病情陷入而形成痞結。目前體熱未退,表示邪氣尚未完全深入,仍有部分停留在表層。患者輕微感到煩悶,這是瀉下後虛邪陷入膈間,將要形成痞結的徵兆。
大量瀉下後,既不能再發散表邪,也不能再攻下里邪,邪氣仍停留在胸膈之間。應立即使用梔子乾薑湯,將胸膈間的煩悶邪氣向上引導,使其從上越出。
身熱之表邪。亦因吐而汗解矣。立方之義。蓋以身熱微煩。用梔子之苦寒。以湧胸中之邪。誤下傷胃。取乾薑之辛熱。以守胃中之陽。則溫中散邪之法盡之矣。
梔子乾薑湯方
梔子(十四枚擘),乾薑(二兩)
上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者止後服。
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白話文:
身體發熱,是表面的邪氣入侵。也因為嘔吐而汗出解除。這個方子的用意,是針對身體發熱、略感煩躁的情況。利用梔子的苦寒性質,將胸中的邪氣引出。如果誤用下瀉藥傷了脾胃,就用乾薑的辛熱性質,來守住脾胃中的陽氣。這樣,溫中散邪的方法就完整了。
藥材
- 梔子(十四枚,掰開)
- 乾薑(二兩)
製法
-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三升半的水煮,煮到剩下半升。
- 去掉藥渣,分兩次服用。
- 先溫溫地服用第一劑,如果能吐出東西,再服第二劑。
其他注意事項
- 發汗吐下之後,如果虛煩失眠,而且症狀嚴重,會反覆出現胸悶、心煩的情況,可以用梔子豉湯治療。
- 如果氣虛乏力,可以用梔子甘草豉湯治療。
- 如果嘔吐不止,可以用梔子生薑豉湯治療。
既汗吐下。則正氣皆虛。邪猶未盡。雖不比實熱之邪。陷入而為結為痞。然虛邪內入。亦足以作虛煩而令人不得安眠也。若邪重而劇者。必至煩熱擾亂。令人神志昏憒。反復顛倒。心中若有所懊恨不平者然。此皆虛邪在膈之所致也。湧而越之。則無形之邪。隨吐而散矣。故以梔子豉湯主之。
若如上文證而少氣者。因汗吐下後胸中之陽氣已虛。膻中之呼吸不足。中氣大虛。再湧則恐傷胃氣。故加甘草以補中和胃。庶無損於元氣也。若加乾嘔者。是汗吐下後。胃中陽氣已傷。中焦虛冷。胃氣不和。氣上逆而乾嘔也。故加生薑之辛溫。以宣達胃中之陽。和暖中州之氣。
白話文:
如果已經經過汗法、吐法、下法,正氣就會很虛弱,邪氣也可能還沒有完全清除。雖然不像實熱的邪氣會深入體內,形成結塊或痞塊,但虛邪入侵也會造成虛煩,讓人難以入睡。如果邪氣很重,就會造成煩熱、擾亂心神,讓人神志昏迷,反覆顛倒,心中好像有懊悔不平的感覺。這些都是虛邪停留在膈膜導致的。用湧法把它逼出來,無形的邪氣就會隨著嘔吐排出。因此用梔子豉湯來治療。
如果出現上述症狀,並且還有氣短的現象,是因為汗法、吐法、下法之後,胸中的陽氣已經虛弱,膻中部位的呼吸不足,中氣也很虛弱。再用湧法可能會傷到胃氣,所以要加入甘草來補中和胃,避免損傷元氣。如果還有乾嘔的症狀,是因為汗法、吐法、下法之後,胃中的陽氣已經受傷,中焦虛寒,胃氣不和,氣上逆而導致乾嘔。所以要加入生薑的辛溫性來宣通胃中的陽氣,溫暖中焦的氣機。
則雖更用吐法。亦無傷於胃陽。而氣自和平矣。此皆因時制宜之法也。
梔子甘草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入甘草二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梔子生薑豉湯方
於梔子豉湯方內。加生薑五兩。余依前法。得吐止後服。
凡用梔子湯。病人舊微溏者。不可與服之。
梔子苦寒。用之蓋所以吐胸中之煩熱者也。若病人平昔大便微溏者。則中氣本自虛寒。用之恐寒涼損胃。反致大腸滑泄。故不可與服。倘必欲湧邪。則戴人吐法中。有甘溫之藥可酌選也。
白話文:
即使需要更改使用催吐的方法,也不會對胃的陽氣造成傷害,反而能讓身體恢復平靜。這些都是根據時令和情況制定的適宜方法。
【梔子甘草豉湯方】
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兩份甘草,其餘按照原先的方法進行,直到催吐停止後服用。
【梔子生薑豉湯方】
在梔子豉湯的基礎上加入五份生薑,其餘按照原先的方法進行,直到催吐停止後服用。
在使用梔子湯的時候,如果病人原本就稍微有些腹瀉,就不應該給予服用。
梔子性味苦寒,使用它主要是爲了清除胸中的煩熱。但如果病人平時大便稍微有些腹瀉,那麼他們的中氣本身就比較虛弱且偏寒。在這種情況下使用,可能會導致胃部受損,反而引發大腸滑洩的情況。因此,不能給予服用。如果一定要清除體內邪氣,那麼在戴某的催吐方法中,可以適當選擇一些甘溫的藥物。
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傷寒本當以麻黃湯汗解。若吐下之。則治之為逆。心下者。胃脘之間也。逆滿。氣逆中滿也。脈沉緊。沉為在裡。緊則為寒。蓋陰寒在裡也。動經。經脈瞤動也。身為振振搖。即上篇振振欲擗地之漸也。言傷寒不以汗解。而妄吐下之。致胃中陽氣敗損。寒邪陷入而逆滿。陰氣上衝而頭眩也。
陰寒在裡。故脈見沉緊也。陽氣已為吐下所虛。若更發其汗。必至亡陽而致經脈動惕。身不自持而振振然搖動矣。動經振搖。與上篇心悸頭眩。身瞤動而振振欲擗地者幾希矣。故用桂枝以解散外邪。通行陽氣。而以茯苓白朮甘草補中氣而治其吐下之虛也。然傷寒而不忌桂枝者。
白話文:
傷寒本該用麻黃湯發汗來治療。如果患者已經嘔吐或腹瀉,再用這種方法治療就是逆向而行。所謂「心下」,就是胃脘之間。逆滿,指的是氣逆往上衝,導致胃脘脹滿。脈象沉而緊,沉代表寒邪在體內,緊則說明是寒性。這說明是體內陰寒之氣在作祟。動經指的是經脈跳動,身體搖搖晃晃則是指像之前描述的想要拍地那樣的症狀。這是因為傷寒患者沒有用發汗法治療,反而用嘔吐或腹瀉的方式,導致胃中陽氣受損,寒邪入侵而引起胃脘脹滿,陰氣上衝而導致頭昏眼花。
陰寒在裡。故脈見沉緊也。陽氣已為吐下所虛。若更發其汗。必至亡陽而致經脈動惕。身不自持而振振然搖動矣。動經振搖。與上篇心悸頭眩。身瞤動而振振欲擗地者幾希矣。故用桂枝以解散外邪。通行陽氣。而以茯苓白朮甘草補中氣而治其吐下之虛也。然傷寒而不忌桂枝者。
因為陰寒在體內,所以脈象才會沉而緊。由於陽氣已經被嘔吐和腹瀉消耗掉了,如果再用發汗的方法,必定會導致陽氣耗盡,引起經脈跳動、身體不自主地搖晃。這種經脈跳動和身體搖晃,與之前描述的心悸頭昏、身體抽搐、想要拍地的症狀十分相似。因此,需要用桂枝來驅散外邪,通暢陽氣,再用茯苓、白朮、甘草來補益中氣,治療嘔吐和腹瀉造成的虛損。但是,對於傷寒患者,如果沒有忌諱桂枝,就可以用此方治療。
以桂枝本能解表。且不用全湯。無芍藥之酸收故也。但藥物平易。倘用之而未效。真武湯或在可擬之列也。
辨誤,條辨等注家。俱謂心下逆滿。氣上衝胸。為寒邪挾飲。摶實於膈。脈見沉緊。明系飲中留結外邪。若發汗強解。津液盡竭。傷動經脈。故有身為振搖之患。其言若此。是全不知為亡陽之變。與誤汗條中之振振欲擗地相似。反多增一伏飲之說。理殊不解。恐未精切。姑錄之以俟智者之鑑。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朮(二兩),甘草(二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如果用桂枝來解表,可以不用完整的湯劑,因為它沒有芍藥的酸收作用。但藥性平和,如果用它治療效果不佳,那麼可以考慮用真武湯。
一些注家認為,心下逆滿,氣上衝胸,是因為寒邪挾帶水飲,停留在膈膜,導致脈沉緊。他們認為,這是飲邪停留,外邪入侵。如果強行發汗,會耗盡津液,損傷經脈,導致身體搖晃。他們這樣說,完全不知道這是陽氣衰竭的徵兆,和誤汗條中身體搖晃想要抓地一樣。反而增加了伏飲的說法,道理講不通,可能沒有深入研究。這裡只是記錄下來,等待聰明人指點。
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
茯苓四兩,桂枝三兩,白朮二兩,甘草二兩。
以上四味藥材,用水六升,煮到三升,去渣,分三服,溫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