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溯源集》~ 卷之二 (4)
卷之二 (4)
1. 傷寒誤汗
誤汗者。非必不當汗而汗之。方為誤汗。即應用麻黃症。亦但許發微似汗而已。寧許其大汗出乎。即使太陽中風。發熱汗出之症。亦當以桂枝發其微似汗。尚有如水流漓之戒。若使犯之。亦為誤汗。況麻黃湯乎。後人但知麻黃湯為發汗之藥。而以桂枝為止汗之藥。殊不知麻黃桂枝兩湯。
皆能使人誤汗亡陽。故上篇亦有誤汗之變。乃中風傷寒之所均有。因難以分篇。不得已而俱入中篇。讀者審之。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白話文:
誤汗的人,不一定是不該出汗卻出汗才算誤汗,只要是使用麻黃的方法,即使只是稍微出點汗,也可能造成誤汗。寧可讓病人出大量汗,即使是中暑發熱出汗的症狀,也應該用桂枝讓病人微微出汗,避免像水流一樣大量流汗。更何況是麻黃湯呢?後人只知道麻黃湯是發汗藥,而把桂枝當成止汗藥,殊不知麻黃湯和桂枝湯都會造成誤汗損傷陽氣。因此,上篇也有誤汗的變化,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都有可能出現誤汗,因為很難分開論述,只好都放在中篇。讀者要仔細思考。
發汗後脈象浮而數,感到口乾舌燥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
此條無傷寒二字者。以下節承上文語中有之。是以知其為傷寒也。此條義理深微。最不易解。若以常法論之。則脈之浮數。當雲浮則為風。數則為熱。似與上文脈浮而數可發汗。用麻黃湯之同類矣。以證之煩渴論之。則煩為熱邪在裡。渴則胃中熱燥。又當與白虎加人參湯症相類矣。
而長沙以五苓散主之。似乎以熱治熱。其義令人不解。所以歷代注家。俱不得其旨。故成氏有脈浮數為表邪未盡。煩渴為亡津液而胃燥之解。與五苓散和表潤燥。遂以桂改桂枝。而曰兩解表裡。然桂枝雖能和表。豈能潤燥。況原方本來用桂而非桂枝乎。條辨又以汗出過多。腠理反開。
白話文:
這條文裡沒有「傷寒」二字,以下的內容承接上文,文中已有「傷寒」二字,由此可知這也屬於傷寒範疇。這條文的義理非常深奧,最不容易理解。如果用常規的方法來論述,脈象浮數,應該說浮則為風,數則為熱,似乎與上文脈象浮而數,可以發汗,用麻黃湯的類同。以症狀來看,煩渴是指熱邪在裡,渴則胃中熱燥,又應該與白虎加人參湯的症狀相似。
然而長沙以五苓散主治,看起來像是以熱治熱,其義令人難以理解。所以歷代的註解家,都無法掌握其要旨。因此成氏認為脈象浮數是表邪未盡,煩渴是亡津液而胃燥,與五苓散和表潤燥,於是將桂改成桂枝,並說兩解表裡。但桂枝雖然能和表,卻不能潤燥,況且原方本來用桂,而非桂枝呢?條辨又說汗出過多,腠理反開。
風邪又入。煩熱而脈轉浮數。渴者。亡津液而內燥。故用四苓以滋之。一桂以和之。亦以五苓為兩解。愚竊謂津液既亡。四苓之淡滲下走。如何可滋。津液既燥。一桂之辛散溫熱。如何治燥。尚論一如其說而不改。致仲景之旨晦而不彰者久矣。余欲析其義。深思而未得其解。
閣筆者半月餘。因思天地陰陽升降之道。乃悟陰陽應象論所謂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之義。而得煩渴用五苓散之旨。其故在發汗已三字。蓋因汗多亡陽。下焦真陽已虛。無蒸騰之用。乃地氣不升之所致也。然渴之一症。各有不同。如太陽之渴。以膀胱之氣化言。
白話文:
感冒又犯了,病人感到煩躁、發熱,脈象浮而數,口渴。這是因為體內津液大量流失導致內燥,所以用四苓湯滋潤身體,再加入桂枝調和。也可以用五苓散來治療,但我不太理解,津液都流失了,四苓湯清淡滲下,怎麼能滋潤呢?津液乾燥了,桂枝辛散溫熱,怎麼能治燥呢?一直以來,大家都是照著古書的說法,沒有懷疑,導致張仲景的用意一直被掩蓋。我想要分析它的意思,想了很久,卻不得其解。
放下筆已經半個月了,我思考天地陰陽升降的道理,突然理解了《陰陽應象論》中所说的“地氣上為云,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云出天氣”的道理,也明白了煩渴用五苓散的用意。原因就在“發汗已三字”中,因為出汗太多,損傷了陽氣,下焦真陽虛弱,無法蒸騰,導致地氣無法上升。但口渴的症狀有很多種,比如太陽病的口渴,指的是膀胱之氣的變化。
因氣液不得上騰。故專用五苓散主之。陽明之渴。以胃中津液枯燥言。故以白虎湯主之。少陽以邪在半表半裡。往來寒熱。或作或輟。故或渴或不渴。而以小柴胡湯加減主之也。至於三陰則無渴證矣。雖有少陰引水自救。及厥陰消渴等證。非真渴也。歷代以來。唯李東垣知清陽有上升之義。
故云渴為太陽之本證也。然五苓散凡六見於論中。皆以之專治太陽渴證。而兼利小便者。以氣化言也。蓋因深明經義。知陰陽升降。天地氣交之妙。默會膀胱為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及三焦為決瀆之官。水道出焉之奧義。故知氣上騰而為津液涕唾則不渴。氣下降而成水。
白話文:
由於氣液無法上升,所以專用五苓散治療。陽明之渴,是指胃中津液乾燥,因此用白虎湯治療。少陽則邪氣停留在半表半里,導致寒熱往來,時而發作,時而停歇,所以時而渴,時而又不渴,因此用小柴胡湯加減治療。至於三陰則沒有渴症,雖然有少陰引水自救,以及厥陰消渴等症,但這並非真正的渴症。歷代以來,只有李東垣了解清陽有上升的意義,因此說渴是太陽的本症。五苓散在論述中出現六次,都專門用於治療太陽渴症,同時兼具利小便的作用,這是從氣化角度而言。因為深刻理解經義,知道陰陽升降,天地氣交的奧妙,默契地了解膀胱是州都之官,津液儲藏於此,氣化則能排出。以及三焦是決瀆之官,水道由此排出的奧義,所以知道氣上升則成為津液唾液,就不會渴;氣下降則成為水。
液則便瀉。所謂氣化之功也。若下焦無蒸騰之用。是腎臟之地氣不升。則上焦無氣液之潤而渴矣。地氣既不升騰。則肺臟之天氣不降。無雨露之施。而小便不利矣。是以太陽之表。為膀胱之經。膀胱為腎之腑。過發其汗。衛陽敗泄。真陽虛衰。下焦無火。腎氣不蒸。故上無津液而渴也。
其立方之義。用桂以助腎臟蒸騰之氣。更用諸輕淡以沛肺家下降之功。使天地陰陽之氣交通。氣化流行。而上下之氣液皆通矣。義詳五苓散方論中。
辨誤,五苓散一方。後人不能窺仲景立法之微妙。俱憚桂之辛熱而不敢用。遂改桂為桂枝。而以四苓滋其內。桂枝以解其外。為表裡兩解之劑。喻氏更以為術用蒼。桂用枝。則於立方本意愈遠愈失矣。豈以仲景立法之祖。不知畏避。反於脈浮數而煩渴之證。偏用之耶。又於痞證中之瀉心所不能解。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主要講述了五苓散的組方原理和功效。文章指出,五苓散通過桂枝的辛熱之性促進腎氣上升,同時用輕淡的藥物幫助肺氣下降,使天地陰陽之氣相互流通,達到治癒疾病的效果。文章還批評了一些後人對五苓散的錯誤理解,認為他們對桂枝的辛熱特性過於畏懼,而忽略了桂枝在五苓散中的重要作用。
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及陽明證中不更衣十日。渴欲飲水者。亦概用之耶。讀古人書而不知古人之工夫學力。漫以訛傳俗習之膚見窺之。遂至不達其意。致廢而不用。惜哉。
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此條欲言汗出不渴之治。故復敘上文汗出而渴之症。非另立一證也。其不再言脈浮數而煩渴者。因是承上文語。故略之也。其所以又出不渴一條者。所以形容上文汗出而渴之一證。難測難治。最易誤人。以最煩熱之脈症。而用最不易用之熱藥也。唯其有此平常容易。乃見上文之隱晦難明。
白話文:
這個人感到口渴,嘴巴乾燥煩躁,小便不順暢。還有陽明證,十天不換衣服,很想喝水的人,也都可以用這個藥方嗎?讀古人的書卻不懂古人的功夫和學問,只憑著訛傳的習俗和膚淺的見解去看,最後就無法理解古人的意思,導致棄而不用,實在可惜。
傷寒發汗後感到口渴的,可以用五苓散治療;不口渴的,可以用茯苓甘草湯治療。
這段文字想要說明的是發汗後不口渴的治療方法,所以重複敘述了之前發汗後口渴的症狀,並不是另立一個新的症狀。它沒有再說脈浮數而煩渴,是因為承接了前文的意思,所以略去了。之所以又寫了不口渴這一條,是用來形容之前發汗後口渴這個症狀,因為這個症狀難以判斷、難以治療,很容易誤導人,用最煩熱的脈症,卻用最難用的熱藥。正因為這個症狀看似平常容易,才顯現出前文隱晦難懂。
觀其文理之密。別識之精。而注家茫然不知。良可為之浩嘆也。言上文所云傷寒服麻黃湯後。汗出多而渴者。為真陽已虛。非五苓散不足以治之矣。若汗出而不渴者。則其汗未為太過。知陽氣未虛。津液無損。氣化如常矣。然初汗之後恐衛氣未和。津液未布。故但以茯苓甘草湯主之。
亦收拾餘邪之意也。
茯苓甘草湯方
茯苓(二兩),桂枝(二兩),生薑(二兩),甘草(一兩)
上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溫三服。
白話文:
仔细观察文理的精妙,辨别识别的精细,而注家却茫然不知,实在令人感叹。上文提到伤寒服用麻黄汤后,出汗过多而口渴的,是因为真阳已经虚弱,只有五苓散才能治疗。如果出汗但不口渴,则汗出并非太过,说明阳气未虚,津液无损,气化正常。但初汗之后,恐怕卫气尚未调和,津液尚未布散,所以只用茯苓甘草汤来治疗。
这也有收拾残余邪气的意思。
茯苓甘草汤方:
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二两),甘草(一两)
以上四味,用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三次。
辨誤,前中風篇內。明言桂枝本為解肌。若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此條明系傷寒。何故反用桂枝。若不明辨。何怪前人以桂枝為固衛止汗乎。蓋仲景之用桂枝湯者。以陽浮熱自發。故以桂枝之辛溫解散。發衛家之微汗。又以陰弱汗自出。故以芍藥之酸收。斂營陰之汗液也。
夫汗者。陽氣蒸陰液之所成也。陰液者。營血之所化也。若寒邪入營。正宜以麻黃湯泄其營內之寒邪。豈宜以芍藥之酸收。斂其營氣乎。故曰不可與也。此條雖系傷寒。而已經發汗矣。猶恐尚有遺邪。營氣終未當斂。故以茯苓之滲利代之。但以桂枝甘草。調和衛氣而已。較之用芍藥之桂枝湯。
白話文:
辨誤,之前的中風篇裡。明確說桂枝本是用來解肌的。如果脈象浮緊,發熱出汗,就不可用桂枝。這段話很明顯是說傷寒,為什麼反而要用桂枝?如果不明白辨別,難怪前人會認為桂枝是固衛止汗的。其實張仲景用桂枝湯,是因為陽氣浮熱自行發散,所以用桂枝的辛溫來解表發散,使衛氣微微出汗。又因為陰氣虛弱,汗液自行流出,所以用芍藥的酸味來收斂,留住營陰的汗液。
汗液是由陽氣蒸發陰液而形成的。陰液是營血轉化來的。如果寒邪侵入營血,就應該用麻黃湯來泄掉營血內的寒邪,怎麼可以用芍藥的酸味來收斂營氣呢?所以說不可用桂枝。雖然這段話是說傷寒,但已經發汗了。還是擔心可能還有殘餘的邪氣,營氣還不應該收斂,所以用茯苓的滲利來代替。只用桂枝和甘草來調和衛氣而已。和用芍藥的桂枝湯相比,茯苓湯更合理。
非大相逕庭乎。所謂不可與者。蓋不與桂枝湯耳。非不與桂枝也。
發汗後。水藥不得入口為逆。若更發汗。必吐下不止。舊說桂枝有四禁。此條亦在禁例。余閱仲景論中。既有桂枝本為解肌。其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也一條。則凡寒傷營之證。皆在所禁。豈止四條。此所謂發汗者。用麻黃湯發汗過多也。誤汗則胃中陽氣虛損。胃本司納。
因胃中虛冷。氣上逆而不受。故水藥俱不得入口。以主納者不得納。故謂之逆。然與水逆證之水入則吐不同也。彼以未經汗解。表裡俱有邪。水既入而後吐。故曰水逆。此以誤汗亡陽。胃虛氣逆。水藥不得暫入。故但謂之逆。言誤汗變逆。已致水藥不得入口矣。若又不知而更發其汗。
白話文:
這兩者並非完全相反。所謂的「不可與」指的是不能與桂枝湯一起服用,而不是不能與桂枝一起服用。
發汗之後,水藥不能入口是逆的表現。如果再繼續發汗,必定會導致吐瀉不止。古籍中說桂枝有四禁,這條也屬於禁例。我閱讀仲景的論述,發現其中有「桂枝本為解肌,但若病人脈浮緊發熱汗不出者,不可與之服用」的說法。由此可見,凡是寒傷營氣的症狀,都在桂枝的禁忌之列,絕不止四條。這裡所說的「發汗」,指的是用麻黃湯發汗過度。誤汗會導致胃中陽氣虛損,而胃主司納,
由於胃中虛冷,氣上逆,所以水藥都無法入口。因為主司納的胃無法納受,所以稱為逆。但是,這與水逆證的“水入則吐”不同。水逆證是因為表裡俱有邪氣,未經汗解,水進入後才吐出來,所以稱為水逆。而這裡是誤汗導致陽氣耗損,胃虛氣逆,水藥暫時無法入口,所以只稱之為逆。這表示誤汗導致逆變,已經到了水藥無法入口的程度了。如果仍然不知情,繼續發汗,
則胃陽愈敗。必至中氣不守。上吐下泄而不止矣。此條仲景雖未立方。然溫中扶胃之法。如人參桂枝湯之類。可酌用也。或曰誤汗亡陽。不過損泄衛氣耳。既非誤下。何至內傷胃氣而水藥不得入口。且甚至吐下不止乎。夫人身先天陽氣。藏於兩腎之中。其清陽升發而為三焦之氣。
附於肝膽。布其陽氣而為後天之火。溫養脾胃。故飲食入胃。谷之濁氣下降。為命門真火之所蒸騰。則陽氣發越。其慓悍滑疾之氣。直達皮膚而為衛氣。是以誤汗則衛氣喪失。真陽大虛。胃氣亦隨之而損也。惡得有衛陽敗泄而胃氣無損者乎。仲景深知經義。故能言之。但未肯道其詳耳。
白話文:
這樣,胃部的陽氣就會更加衰敗,必然導致中氣無法守住,上吐下瀉不停。雖然仲景沒有制定藥方,但溫中扶胃的方法,例如人參桂枝湯之類,可以酌情使用。
有人說,誤汗只是損失了衛氣,並非誤下,怎麼會傷到胃氣,導致水藥都喝不下去,甚至吐瀉不止呢?人的先天陽氣,藏於兩腎之中,其清陽上升發散,成為三焦之氣,附著於肝膽,散佈陽氣,成為後天之火,溫養脾胃。因此,飲食進入胃後,谷物的濁氣下降,被命門真火蒸騰,陽氣就發散出來,其剛猛滑利之氣,直達皮膚,成為衛氣。所以誤汗就會損失衛氣,真陽大虛,胃氣也會隨之受損。怎麼會有衛陽衰敗而胃氣不受損的情況呢?仲景深谙經義,所以才能说出这些,只是没有详细解释而已。
後人每以心火相火三焦火胃火分論。不知天之六氣。地之五行。即陰陽二氣之分也。二氣之分。又即一氣之升降也。孫真人云。不知太易。不足以言醫。況並不知經義。更曷足以言醫。嗚呼。斯道之不振。又安足怪乎。
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奔豚者。即前燒針令汗。針處被寒所發之奔豚。乃腎家奔突上衝之陰邪也。悸者。築築然惕動。狀若心驚而恍惚跳躍也。誤汗之後。陽氣已虛。下焦陰寒之氣。欲作奔豚而氣先上逆。故從臍下忽築築然而悸動也。
前針處被寒。以必作奔豚。從少腹上攻心。其勢較甚。故以桂枝加桂湯溫散其寒邪。此條但云欲作奔豚。欲作非必作可比。乃可作可不作之間耳。但因臍下悸。知陰氣已動。恐其欲作奔豚。故以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也。
白話文:
後人經常將心火、相火、三焦火、胃火分開論述,卻不知道天地間的六氣和五行的變化,其實都是陰陽二氣的分別。陰陽二氣的分別,也就是一氣的升降。孫真人說過:「不知道太易,不足以談醫術。」更何況不懂經義,又怎麼能談醫術呢?唉,醫術不振興,實在是令人惋惜。
發汗之後,病人臍下悸動,想要發作奔豚,可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奔豚是指之前用針灸發汗,針灸部位受寒而引起的奔豚,其實是腎臟裡的陰邪上衝而造成的。悸動是指身體微微顫抖,像心驚害怕又恍惚不安一樣。誤用發汗法後,陽氣虛弱,下焦陰寒之氣想要發作奔豚,但氣先往上逆,所以從臍下開始忽忽地顫抖。
之前針灸部位受寒,必定會發作奔豚,從少腹向上攻心,病情比較嚴重,所以要用桂枝加桂湯溫散寒邪。這一條只說「欲作奔豚」,「欲作」不一定是「必作」,可比喻為「可作可不作」之間。只是因為臍下悸動,知道陰氣已經開始活動,擔心會發作奔豚,所以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治療。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擘)
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一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取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用之。
茯苓氣味淡而滲。陽中之陰。其性上行而後下降。能滋水之源而降下。本草謂其能利小便而伐腎邪。故倍用之以為君。桂枝辛溫和衛。而能宣通陽氣。故多用之以為臣。李東垣云。陽不足者補之以甘。故鳳髓丹用甘草。以緩腎之急而生元氣也。更用大棗以和潤其津液而劑成矣。用甘瀾水者。動則其性屬陽。揚則其勢下走故也。
白話文:
藥方
- 茯苓:半斤
- 桂枝:四兩
- 甘草:二兩(炙)
- 大棗:十五枚(掰開)
製法
- 將以上四味藥材用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煮到減去一升。
- 加入其他藥材繼續煮,煮到三升,去除藥渣。
- 取溫服一升,一日服三次。
甘瀾水取得方法
- 取水二斗置於大盆中。
- 用杓子攪拌水,水面會出現五六千顆珠子互相追逐,取這些水來使用。
藥方解說
- 茯苓性味淡而滲,屬於陽中之陰,藥性上行而後下降,能滋養水源,並向下引導。本草書中記載茯苓能利小便,去除腎臟的邪氣,因此用量加倍作為君藥。
- 桂枝性辛溫,能溫和衛氣,宣通陽氣,因此用量較多作為臣藥。
- 李東垣說:陽氣不足者,要用甘味來補益。因此鳳髓丹方中使用甘草,緩解腎臟急迫,生發元氣。再加入大棗,以滋潤津液,使藥性更為和緩。
- 使用甘瀾水的原因是:水被攪動則屬陽,水勢向下流動,符合藥性。
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腹脹滿者。太陰脾土之本證也。發汗後。陽氣虛損。胃氣不行。脾弱不運。津液不流。陰氣內壅。胃病而脾亦病也。雖非誤下成痞。而近於氣痞矣。以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主之。
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方
厚朴(半斤去皮炙),生薑(半斤切),半夏(半斤洗),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白話文:
發汗後肚子脹滿,是因為脾氣虛弱,津液不流通,導致陰氣內積,胃和脾都生病了。雖然不是因為瀉下藥導致的痞症,但也接近氣痞。可以用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一起煮湯來治療。
厚朴味苦辛而性溫。下氣開滯。豁飲泄實。故能平胃氣而除腹滿。張元素云。治寒脹而與熱藥同用。乃結者散之之神藥也。此雖陽氣已傷。因未經誤下。故虛中有實。以胃氣未平。故以之為君。生薑宣通陽氣。半夏蠲飲利膈。故以之為臣。參甘補中和胃。所以益汗後之虛耳。
然非脹滿之要藥。所以分兩獨輕。由此推之。若胃氣不甚虧而邪氣反覺實者。尚當消息而去取之。未可泥為定法也。觀金匱之治腹痛腹滿。仲景以厚朴三物七物兩湯治之。皆與枳實大黃同用。則虛實之分自見矣。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白話文:
厚朴的功效與用法:
厚朴味苦辛性溫,具有下氣開滯、豁飲泄實的功效,因此能平胃氣、除腹滿。張元素說:「厚朴用於治療寒脹,可與熱藥同用,是結者散之的神藥。」即使是陽氣已傷,但未經誤下,虛中有實,胃氣未平,厚朴仍可作為君藥。生薑宣通陽氣,半夏蠲飲利膈,因此作為臣藥。人參甘補中和胃,用來益汗後之虛。
然而,厚朴並非治療脹滿的要藥,因此分量輕。由此推之,若胃氣不甚虧而邪氣反覺實者,應根據病情靈活調整,不可拘泥於定法。
觀察《金匱要略》中治療腹痛腹滿的方法,仲景以厚朴三物湯、七物湯治療,均與枳實、大黃同用。由此可見,虛實之分不可忽視。
發汗過多,患者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可用桂枝甘草湯治療。
發汗過多者。前桂枝本為解肌。過多尚有如水流漓之戒。若過用麻黃湯。尤為發汗過多。則陽氣大虛。陽本受氣於胸中。故膻中為氣之海。上通於肺而為呼吸。位處心胸之間。發汗過多。則陽氣散亡。氣海空虛。所以叉手自冒覆其心胸。而心下覺惕惕然悸動也。凡病之實者。
皆不可按。按之則或滿或痛而不欲也。故素問舉痛論云。寒氣客於經脈之中。與炅氣相薄則脈滿。滿則痛而不可按也。又云脈充大而血氣亂。故痛甚不可按也。此以誤汗亡陽。心胸真氣空虛而悸動。故欲得按也。因此條是誤汗所致。故以桂枝甘草和衛扶陽。補中益氣。但此方性味和平。
白話文:
這段話說的是,如果用桂枝或者麻黃這些藥物發汗,如果發汗過度就會損傷人體的陽氣。陽氣就像人體的能量,從胸部產生,發汗過度就會讓陽氣流失,導致身體虛弱,容易心悸。就像一個水缸,如果一直往外倒水,水缸就會空了。
而對於一些實證的疾病,比如寒氣入侵導致的疼痛,不適合按壓,因為按壓會讓疼痛加重。 這段話也解釋了為何有些患者會想被人按壓,是因為發汗過度導致陽氣不足,心胸空虛,所以會感覺心悸,希望通過按壓來緩解不適。
最後,這段話介紹了桂枝甘草湯的功效,它可以補益中氣,扶助陽氣,適合用來治療誤汗所致的病症。
力量淺鮮。如參芍之補斂。恐不可少。仲景立方。諒不止此。或有脫落。未可知也。若方氏以心血為重。置陽虛而弗論。尚論譏之。不亦宜乎。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義具注中不另立論)
未持脈時。病人叉手自冒心。師因教試令咳而不咳者。此必兩耳無聞也。所以然者。以重發汗。虛故如此。
此論誤汗陽虛之耳聾。以辨不必邪在少陽。然後耳聾也。夫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故素問熱論篇云。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也。若夫汗後陽虛。皆以發汗過多。
白話文:
這方子的力量雖然看起來淺薄,但如同人參、芍藥般具有補益和收斂的作用,恐怕不可缺少。仲景在立方時,肯定不只這些藥物,可能還有其他遺漏的藥材,我們無法得知。如果像方氏(指方士,即醫藥學者)那樣,只重視心血而忽略陽虛,那還真是值得批評,不也是應該的嗎?
桂枝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甘草二兩,先用火炙烤。
將以上兩種藥材,用三升水煮至一升,去渣後,趁熱服用。(藥理說明詳見注釋,此處不再另行論述)
在未把脈之前,病人雙手交叉捂住胸口,師父就叫他咳嗽,結果他卻咳嗽不出來。這肯定是他兩耳聽不到聲音了。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他多次發汗,導致身體虛弱,才會造成耳聾。
這是說錯誤地把發汗導致的陽虛造成的耳聾,當成是邪氣入侵少陽經脈才導致的耳聾。其實,足少陽膽經的經脈,起於眼角,向上到達頭角,向下經過耳後,其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從耳前出來,向下進入胸腔,穿過橫膈膜,連接肝臟,屬於膽臟,沿著脅肋部位運行。所以《素問‧熱論篇》說:“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因此,胸脅疼痛和耳聾都是少陽經脈的問題。至於發汗後出現陽虛,都是因為發汗過度造成的。
衛陽散亡之故。非邪在少陽也。以服桂枝而如水流漓。已為痛戒。如麻黃湯者。其可重用乎。所以古人用藥治病。中病即已。五常政大論所謂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無使過之。傷其正也。然以衛氣散亡而能令人耳聾者。何也。耳者。腎之竅也。陰陽應象論云。
在臟為腎。在竅為耳。衛氣者。乃胃中谷氣下降。為腎中真陽之所蒸騰。發越而布於皮膚。以捍衛風寒者也。營衛皆屬太陽而為表。真陽藏於少陰兩腎之中而為里。故一臟一腑。相為表裡而成一合也。誤汗亡陽。則腎家之真陽敗泄。所以腎竅之兩耳無聞。猶老年腎憊陽衰。亦兩耳無聞。
白話文:
衛氣散失的原因,並非邪氣入侵少陽經脈。服用桂枝湯後,如同水流洩一般,已成為痛心教訓。像麻黃湯這種藥物,還能頻繁使用嗎?所以古人用藥治病,只要病況好轉就停止用藥。就像《五常政大論》所說,「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不可過度使用,以免傷及正氣。
然而,為何衛氣散失會導致耳聾呢?因為耳朵是腎臟的竅竅。《陰陽應象論》雲:「在臟為腎,在竅為耳。」衛氣是胃中食物精華下降,經過腎臟真陽蒸騰,發散到皮膚,抵禦風寒的氣。營氣和衛氣都屬太陽經,屬於身體表層;真陽藏在少陰經的兩腎之中,屬於身體內部。所以一臟一腑相互表裡,構成一個整體。
如果因出汗過多而損失陽氣,腎臟的真陽就會外泄,導致腎竅的耳朵失聰。這就像老年人腎氣虛弱,陽氣衰敗也會導致耳聾。
其義一也。仲景雖不立治。然欲治之。亦不外乎汗多亡陽之法也。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發汗病不解者。發汗過多而陽氣虛損。故生外寒。仍如未解之狀也。惡寒而曰反者。不當惡而惡也。本以發熱惡寒而汗之。得汗則邪氣當解而不惡寒矣。今病不解而反惡寒者。非風寒在表而惡寒。乃誤汗亡陽。衛氣喪失。陽虛不能衛外而惡寒也。或曰。既云發汗病不解。安知非表邪未盡乎。
曰。若傷寒汗出不解。則當仍有頭痛發熱。脈浮緊之辨矣。而仲景非唯不言發熱。且毫不更用解表。而毅然斷之曰虛故也。即以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則知所謂虛者。陽氣也。與上文虛字無異。其脈必微弱。或虛大虛數而見汗出但惡寒之證。如附子瀉心證。及用桂枝加附子湯。
白話文:
它們的意思都一樣。張仲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治療方法,但想要治療,也離不開發汗去陽的方法。
發汗後病症沒有消除,反而出現惡寒,這是虛證。芍藥甘草附子湯可以治療。
發汗後病症沒有消除,是發汗過度導致陽氣虛損,所以才出現外寒,就像病症沒有消除一樣。說「反惡寒」,意思是本不應該惡寒而出現惡寒。原本是因發熱惡寒而發汗,發汗後邪氣應該消退,就不會惡寒了。現在病症沒有消除反而出現惡寒,不是因為風寒在表而惡寒,而是錯誤發汗導致陽氣虧損,衛氣喪失,陽虛不能抵禦外寒而惡寒。
有人會說,既然說發汗後病症沒有消除,怎麼知道表邪沒有完全去除呢?
回答是,如果傷寒發汗後沒有消除,就應該仍然有頭痛發熱,脈浮緊等症狀。但張仲景不僅沒有提到發熱,而且沒有再次使用解表藥物,反而直接斷定是虛證,用芍藥甘草附子湯治療。由此可知,所謂的虛是指陽氣,和前面提到的「虛」字沒有差別。病人脈象必然微弱,或者虛大虛數,同時出現汗出但惡寒的症狀,比如附子瀉心證,或者用桂枝加附子湯的證型。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之類。故曰虛故也。而以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以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服。
芍藥酸收。斂汗液而固營陰。附子辛熱。補真陽而強衛氣。甘草扶植中州。調和營衛。所謂溫經復陽之治也。
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惡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上二句。是承上文語。所以起下文者也。言前條云發汗後惡寒者。以汗後陽虛故也。若發汗之後。不惡寒而反惡熱者。非虛證也。乃汗後太陽已罷。邪轉陽明。為胃實之證。當和其胃氣則愈矣。然既汗之後。陽氣已虛。不宜大下。故當與調胃承氣湯。即陽明篇所謂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是也。
白話文:
像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這樣的藥方,就是因為患者虛弱的緣故。而芍藥甘草附子湯則能針對這種虛弱狀況,起到治療作用。
芍藥甘草附子湯方
芍藥(三兩),甘草(三兩,炙烤),附子(一枚,炮制去皮,切成八片)。
以上三味藥材,用水五升,煮至一升五合,去渣,分次溫服。
芍藥性酸,具有收斂汗液、固護營陰的作用。附子性辛熱,能夠補益真陽、增強衛氣。甘草則能扶助脾胃,調和營衛。這就是所謂的溫經復陽療法。
出汗後,如果出現怕冷的症狀,這是因為身體虛弱的緣故。如果不出汗卻反而怕熱,那就是實證,應該和胃氣,可以服用調胃承氣湯。
以上兩句是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意思是說,前文提到發汗後怕冷,是因為出汗後陽氣虛弱的緣故。如果發汗之後,不畏寒反而怕熱,就不是虛證,而是出汗後太陽經脈已衰,邪氣轉移到陽明經,屬於胃實證,應該調和胃氣就能痊癒。然而,已經出汗了,陽氣已經虛弱,不適合大量瀉下,所以應該服用調胃承氣湯。也就是說,陽明篇中所說的服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一下胃氣,不要過度瀉下。
發汗後。飲水多者必喘。以水灌之亦喘。
發汗之後。衛外之陽氣已疏。胃中之真陽已損。若津液竭而渴欲飲水。當如太陽上篇中風發汗後。欲得飲水者。少少與之可也。若飲水過多。則胃虛不運。水冷難消。必至停蓄不滲。水寒侵肺。呼吸不利。故肺脹胸滿。氣逆而喘急也。若以冷水灌濯。則營衛先已空疏。使寒邪入腠。
水氣侵膚。肺本主乎皮毛。故內通於臟而亦為喘也。肺熱而喘者。故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此以汗後水寒而喘。則去麻黃加葶藶之小青龍湯。或可酌用也。
白話文:
發汗之後,如果喝太多水,就會喘不過氣,即使用冷水灌洗身體也會喘。
這是因為發汗後,體表陽氣已經散發出去,胃裡的陽氣也受到損傷。如果體內津液耗竭,感到口渴想要喝水,應該像《傷寒論》太陽篇中風發汗後想喝水的人一樣,少量給予即可。如果喝太多水,就會導致胃氣虛弱,無法運化水液,冷水難以消化,容易停留在體內無法滲透。水寒之氣會侵犯肺臟,導致呼吸不順暢,進而出現肺脹、胸滿、氣逆、喘急等症狀。如果用冷水灌洗身體,體表營衛之氣已經空虛,更容易讓寒邪入侵腠理。
寒氣侵犯肌膚,肺臟主管皮毛,因此內外相通,也會引起喘息。如果是肺熱引起的喘息,可以使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等藥物組成的“麻杏甘石湯”來治療。而發汗後由於水寒引起的喘息,則需要去掉麻黃,加入葶藶,使用“小青龍湯”治療。實際用藥需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酌情調整。
說明
這段文字主要闡述了發汗後飲水過多的危害,以及相關的治療方法。它強調了發汗後體內陽氣虛弱,容易受寒,需要適當飲水,避免過量飲水或用冷水灌洗身體,以免加重病情。
注
- 杏仁 和 甘草石膏湯 是藥物名稱。
- 葶藶 和 小青龍湯 是藥物名稱。
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既發其汗。則表邪當解。若又下之。里邪亦當解矣。乃仍不解而煩躁者。此非鬱熱不解。大青龍之煩躁也。蓋因汗之太過。亡其衛外之陽。下之太甚。又損其胃脘之陽。致無陽而陰獨故也。煩躁者。陰盛迫陽。虛陽攪擾則作煩。陰邪縱肆則發躁。補虛復陽。乃其治也。故以茯苓四逆湯主之。
然大青龍之煩躁。因熱邪不得發越所致。乃實邪也。故用汗泄涼解之劑。茯苓四逆之煩躁。因陰盛陽虛所致。乃虛邪也。故當用收復溫補之藥。尚論引入青龍項中。良有以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已經發汗又瀉下,但病症仍然沒有改善,並且感到煩躁不安,可以使用茯苓四逆湯治療。
病人發汗之後,表面的邪氣應該會消散;瀉下之後,裡面的邪氣也應該會消散。然而,如果病症仍然沒有改善並且感到煩躁,這就不是由於熱邪鬱結導致的煩躁,而是像大青龍湯治療的煩躁一樣,是虛寒的表現。這是因為過度發汗導致體表陽氣不足,過度瀉下導致胃氣受損,導致身體缺乏陽氣,陰寒盛行。這種情況下,煩躁是因為陰氣過盛壓迫陽氣,虛弱的陽氣在體內攪動而產生煩躁;陰邪肆虐則會導致躁動。治療的關鍵在於補虛復陽,所以使用茯苓四逆湯來治療。
大青龍湯治療的煩躁是因為熱邪無法發散導致的,屬於實邪;而茯苓四逆湯治療的煩躁是因為陰盛陽虛導致的,屬於虛邪。因此,前者需要使用發汗解熱的藥物,而後者則需要使用溫補收斂的藥物。這也是為什麼茯苓四逆湯在治療方面與大青龍湯完全不同的原因。
茯苓四逆湯方
茯苓(六兩),人參(一兩),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茯苓虛無淡滲而降下。導無形之火以入坎水之源。故以為君。人參補汗下之虛。而益胃中之津液。乾薑辛熱。守中而暖胃。附子溫經。直達下焦。導龍火以歸源也。
白話文:
茯苓四逆湯方
藥方:
- 茯苓:六兩
- 人參:一兩
- 甘草:二兩(炙)
- 乾薑:一兩
- 附子:一枚(去皮破八片)
製法:
將以上五味藥材,用五升水煮至三升,去渣後溫服七合,每日三次。
藥理:
茯苓性味甘淡,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將體內無形的火氣引導至腎水之源,故為君藥。人參能補益氣血、生津止渴,可補虛損、益胃津。乾薑辛溫,可溫中散寒、暖胃止痛。附子性溫,可溫經通絡、回陽救逆,可將體內陽氣引導至下焦。
功效:
茯苓四逆湯具有溫中散寒、補氣益血、利水滲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腎陽虛、寒濕內盛所致的脘腹冷痛、四肢不溫、面色蒼白、乏力倦怠、水腫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