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9)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9)

1. 陽明中風

而陽明瘀熱在裡故也。小便難者。邪熱閉塞。三焦不用。氣化不行也。若小便利。則不能發黃矣。潮熱。陽明裡實也。時時噦者。邪熱傷胃。胃氣不通。氣逆而作呃忒也。耳前後腫。雖三陽之脈絡皆至耳。陽明之脈。已見前第十二條。然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風熱上壅。故前後皆腫也。刺之小瘥者。刺少陽陽明之絡。則熱邪暫泄。經氣稍通。故腫處小瘥也。里證如此深重。則外證亦可以已矣。若外證猶未解者。是邪未盡入也。病情至此。其脈當不浮矣。既有外證未解。病過十日。而其脈續見浮者。

則陽明裡邪。有向外復出之機。重歸少陽之經。故與小柴胡湯和解之。以引出其半表半裡之邪。若脈但浮。浮為邪氣在表。且從前諸餘症悉無者。是邪盡還表。復出太陽營衛之間矣。治之無難。一汗而愈矣。故重與麻黃湯。然治中風而以麻黃湯者。以邪氣重大深入。致腹滿發黃。

潮熱不得汗小便難之劇證。非復桂枝湯可啜粥汗解之症矣。況陽明本應多汗。今不得汗而脈浮。故以麻黃湯發其汗。經所謂開腠理。致津液。通氣也。若邪不復外出而鬱於裡。則大氣不得升降。津液不得流行。而三焦之氣化絕。故不尿。中氣閉塞而腹滿甚。胃陽敗絕而加噦者。

乃必死不治之證。故無治法也。

白話文:

陽明中風是因為體內有瘀積的熱邪所導致。小便困難,是因為邪熱阻塞,三焦功能無法正常運作,氣化作用也無法進行。如果小便通暢,就不會出現黃疸。潮熱,表示陽明經的熱邪已經在體內凝結。時常打嗝,是因為邪熱傷害了胃,導致胃氣不通,氣逆而上,才會產生呃逆。耳朵前後腫脹,雖然三陽經的脈絡都經過耳朵,而陽明經的脈絡在前面第十二條已經提過,但少陽經的脈絡從眼角開始,向上到達頭角,向下到耳朵後面,它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中,再出來到耳前。風熱向上壅塞,所以耳朵前後都會腫脹。用針刺一下會稍微好轉,是因為針刺了少陽和陽明的絡脈,暫時讓熱邪發散出去,經氣稍為通暢,所以腫脹的地方稍微消退。體內的病症如果這麼嚴重,那麼體表的病症應該也會跟著好轉。如果體表的病症還沒解除,就表示邪氣還沒有完全進入體內。病情發展到這個程度,脈象應該不會是浮脈。如果體表還有未解的症狀,而且病程超過十天,脈象又出現浮脈,就表示陽明經的邪氣有向外發散的趨勢,又回到少陽經了,所以要用小柴胡湯來調和,引導半表半裡的邪氣發散出去。如果脈象只是浮脈,浮脈表示邪氣在體表,而且之前所有的症狀都沒有了,就表示邪氣已經完全回到體表,又出現在太陽經的營衛之間,治療就比較容易,發汗一次就會好。所以,治療中風卻要用麻黃湯的原因,是因為邪氣太過強大且深入體內,導致腹部脹滿、黃疸、潮熱、無法出汗以及小便困難等嚴重症狀,已經不是用桂枝湯喝粥發汗可以解決的了。而且陽明經本來就應該容易出汗,現在無法出汗卻又出現浮脈,所以要用麻黃湯來發汗,這就是中醫所說的開通腠理、使津液暢通、疏通氣機。如果邪氣沒有向外發散,而是鬱積在體內,那麼體內氣機就無法正常升降,津液也無法正常運行,三焦的氣化作用就會停止,所以才會無法排尿。中氣閉塞導致腹部脹滿嚴重,胃氣衰敗導致打嗝加重,這種情況就屬於無法治癒的絕症,所以沒有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