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六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六 (1)

1. 卷之六

2. 陽明篇綱領

3. 陽明受病原始

問曰。陽明病外證云何。答曰。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也。

此設為問答。以別陽明之外證。與太陽不同也。如太陽中風。則發熱汗出而必惡風惡寒。若陽明中風。雖同一身熱汗自出。即不惡寒而反惡熱矣。反惡熱者。以邪入陽明之經也。靈樞陰陽系日月篇云。辰為左足之陽明。巳為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明於前。故曰陽明。蓋辰巳之前。

午居離位。乃至陽之地。邪並於陽。陽盛則熱也。故陰陽別論以胃脘之陽為二十五陽之主。所以能運化腐熟。而為水穀之海也。邪氣入之。則陽邪熾盛。故不惡寒而反惡熱也。以後凡稱陽明病者。皆必有此等證。然後可稱陽明病也。

問曰。病有一日得之。不發而惡寒者。何也。答曰。雖得之一日。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惡熱也。此又設問以辨陽明本經自感之表邪。與太少二陽經之表證迥異也。夫寒邪之在太少二陽經也。有六七日表證仍在者。有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者。有四五日身熱惡風項強脅滿者。

五六日往來寒熱者。惟陽明本經自感之寒邪。亦由營衛而入。營衛屬太陽。故有一日得之。不發熱而惡寒者。然一日之後。邪入陽明肌肉之分。由漸入里。故不待解散。其惡寒將自罷。即自汗出而反惡熱矣。不似太陽傳經之邪。必待誤汗誤下及利小便。或汗不徹。然後轉屬陽明也。

問曰。惡寒何故自罷。答曰。陽明居中。土也。萬物所歸。無所復傳。始雖惡寒。二日自止。此為陽明病也。

此又以明陽明傷寒入里而不惡寒之故也。曰惡寒何故自罷。曰陽明之經。在太少二陽之間。胃為陽明之腑。又在心肺之下。肝腎之上而居中。與脾臟以膜相連而為表裡。猶大地居天之中。故為中央土也。土為萬物之所歸。邪氣入胃。不比在經之邪。而能遊行傳遍。至此而無所復傳。

惟有攻下之法而已。經所謂土鬱則奪之也。故始初之一日。尚在表而惡寒。至二日漸入陽明之裡而自止。此為陽明之裡證也。然邪氣初到陽明。何以即入里乎。曰若分而言之。則太陽有經。故外以經脈為表。內以膀胱為里。是以里證少而表證多。陽明亦有經。故亦以經脈為表。

而以胃腑為里。里證多而表證少。所以太陽治表之法居多。其治里之法。惟五苓散而已。陽明治里之法居多。其治表之法。惟葛根湯而已。然葛根湯之治表。亦必藉太陽之麻黃桂枝。方能發表。以邪從營衛而入。必由太陽故也。若以大概言之。則太陽專主乎表。必因誤治而入里。

陽明專主乎里。六經之邪皆可歸入。入則無所復傳。而成陽明下證。故謂之萬物所歸也。二日自止者。即內經熱論所云。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之謂也。然此亦陽明之大意。立法之常經。猶未盡其變也。若在經之邪。至入里之候。或遲或速。其不齊正未可量也。

白話文:

陽明受病原始

問:陽明病的外在症狀是什麼?

答:身體發熱,汗水自然排出,不惡寒,反而惡熱。

這是用問答的方式,區別陽明病的外在症狀與太陽病的不同。例如太陽中風,會發熱、出汗,並且一定惡風惡寒;但陽明中風,雖然同樣發熱、出汗,卻不惡寒反而惡熱。惡熱是因為邪氣入侵陽明經絡的緣故。《靈樞·陰陽系日月》篇說:「辰為左足陽明,巳為右足陽明。」這兩條陽明經絡在前面會合,所以稱為陽明。因為辰、巳之前,午位居離位,是陽氣最盛的地方,邪氣與陽氣相合,陽氣盛則發熱。所以《陰陽別論》把胃脘的陽氣視為二十五種陽氣的主宰,它能運化、成熟水谷,是水谷的倉庫。邪氣入侵,則陽邪熾盛,所以不惡寒反而惡熱。以後凡是稱陽明病,都必須有這些症狀,然後才能稱為陽明病。

問:病了一天就發病,但不惡寒,這是怎麼回事?

答:雖然只得病一天,但惡寒很快就會消失,接著就會自汗出而惡熱。這是用設問的方式,來區別陽明經本身感受的表邪與太陽、少陽二經的表證的明顯不同。太陽、少陽二經的寒邪,有六七天表證仍在的,有八九天表證未解的,有四五天發熱、惡風、項強、脅滿的,五六天往來寒熱的。只有陽明經本身感受的寒邪,也是通過營衛而入,營衛屬太陽,所以會有一天得病,不發熱而惡寒。但是一天之後,邪氣入侵陽明經的肌肉之間,逐漸入裡,所以不需要表邪消散,惡寒就會自行停止,接著就會自汗出而惡熱。這和太陽經傳經的邪氣不同,太陽經的邪氣一定要誤用汗法、下法或利尿,或者汗出不透,才會轉入陽明。

問:為什麼惡寒會自行停止?

答:陽明居於中焦,屬土,是萬物所歸之處,邪氣無處可傳。雖然開始惡寒,但兩天后就會自行停止,這就是陽明病。

這再次說明陽明傷寒入裡而不惡寒的原因。問:為什麼惡寒會自行停止?答:陽明經位於太陽、少陽二經之間,胃是陽明之腑,位於心肺之下、肝腎之上,居於中焦,與脾臟以膜相連,互為表裡,如同大地居於天之中,所以是中央之土。土是萬物所歸之處,邪氣入胃,不像在經絡中的邪氣,能遊走傳遍全身,到這裡就無處可傳了,只能採取攻下之法,經書上說:「土鬱則奪之。」所以一開始的一天,邪氣還在表,所以惡寒;到第二天,邪氣漸漸入陽明之裡,所以惡寒就自行停止了。這是陽明之裡證。但是邪氣剛到陽明,為什麼就立刻入裡呢?因為如果分開來說,太陽經有經絡,所以外以經脈為表,內以膀胱為裡,所以裡證少而表證多;陽明也有經絡,所以也以經脈為表,而以胃腑為裡,所以裡證多而表證少。所以太陽病多用治表的方法,治裡的方法只有五苓散;陽明病多用治裡的方法,治表的方法只有葛根湯。但是葛根湯治療表證,也必須依靠太陽經的麻黃、桂枝才能發汗解表,因為邪氣從營衛而入,必然經過太陽經。如果概括來說,太陽專主表證,一定是因為誤治而入裡;陽明專主裡證,六經的邪氣都可以歸入陽明,入裡之後就無處可傳,而成為陽明下證,所以說它是萬物所歸之處。兩天后惡寒自行停止,就是內經《熱論》所說的「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但是這也只是陽明病的大致情況,治療的常規方法,還沒有完全包含其變化。如果邪氣在經絡中,到入裡的時候,或快或慢,其速度並不一致,很難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