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2)

1. 傷寒失治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浮緊。寒傷營之脈也。發熱無汗。寒傷營之證也。自衄。鼻血自出。言失治而至於自衄也。傷寒之脈證既具。自當發其汗矣。蓋汗為營血之所化。陽氣鬱蒸。而使陰液外泄。則營分之寒邪。隨汗外泄而解矣。身既無汗。營邪不得外泄。鬱熱傷營。迫血妄行。從鼻竅而出。熱邪亦得隨血外泄而愈也。血猶汗也。汗即血也。血與汗皆能泄營分之邪。故自衄者愈。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主之。

此重言以申明上文之義。言上文所謂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而自衄者。蓋失之於先。以不發其汗。熱鬱營血之中。因而致衄耳。若見其脈浮緊。即知其寒邪在表。當即以麻黃湯汗之。則邪隨汗泄。不至鬱熱傷營。逼血上行。致傷陰分矣。故當先以麻黃湯主之。則不至於衄也。

白話文:

太陽病,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自衄者愈。

脈浮緊,寒傷營之脈也。發熱無汗,寒傷營之證也。自衄,鼻血自出,言失治而至於自衄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太陽病,脈象浮緊,發熱但沒有汗,還伴隨著流鼻血(自衄),這說明病情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是因為寒邪傷到了營氣,導致營氣受阻,熱邪鬱積在體內,而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最終導致鼻出血。

傷寒之脈證既具,自當發其汗矣。蓋汗為營血之所化。陽氣鬱蒸,而使陰液外泄。則營分之寒邪,隨汗外泄而解矣。

這段話解釋了為什麼要發汗:因為傷寒的脈象和症狀都已經出現,就應該馬上發汗。汗液是營血轉化而來的,當陽氣鬱結在體內,就會使陰液(汗液)外泄。這樣,營氣中的寒邪也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病症就會減輕。

身既無汗,營邪不得外泄。鬱熱傷營,迫血妄行,從鼻竅而出。熱邪亦得隨血外泄而愈也。血猶汗也,汗即血也。血與汗皆能泄營分之邪。故自衄者愈。

這段話解釋了為什麼自衄反而會好轉:如果患者沒有出汗,營氣中的寒邪就無法排出體外。鬱熱傷及營氣,迫使血液逆流而行,從鼻孔流出,也就是自衄。這樣,熱邪也隨著血液排出體外,病症反而會好轉。這是因為血液和汗液都屬於營氣的一部分,都可以幫助排出體內的邪氣。

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致衄者,麻黃主之。

這句話總結了治療原則:對於傷寒患者,脈浮緊,沒有出汗,最終導致流鼻血的,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

此重言以申明上文之義。言上文所謂脈浮緊,發熱身無汗而自衄者,蓋失之於先。以不發其汗。熱鬱營血之中。因而致衄耳。

這段話再次強調了發汗的重要性:上面提到的脈浮緊、發熱無汗、自衄,都是因為沒有及時發汗導致的。因為沒有發汗,熱邪鬱積在營氣中,最終導致鼻出血。

若見其脈浮緊,即知其寒邪在表。當即以麻黃湯汗之。則邪隨汗泄,不至鬱熱傷營,逼血上行,致傷陰分矣。故當先以麻黃湯主之,則不至於衄也。

這段話說明瞭麻黃湯的作用:當看到患者脈浮緊,就應該知道是寒邪在表,應該馬上用麻黃湯發汗。這樣,邪氣就會隨著汗液排出體外,不會再鬱積在營氣中,也不會導致鼻出血,最終傷及陰分。所以,應該及時使用麻黃湯治療,才能避免出現自衄。

總結來說,這段古文描述了太陽病脈浮緊,發熱無汗,自衄的病症,並強調了發汗治療的重要性。對於此類患者,應該及時使用麻黃湯發汗,以防止病情加重。

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此當發其汗。服藥已。微除。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陽氣重故也。麻黃湯主之。

此又承上文言。雖服藥而未得盡除。並詳其致衄之漸。又推原其所以然之故也。言邪在太陽。脈浮緊而無汗。發熱身疼痛。不早發其汗。至八九日之久而不解。猶未陷入於裡。而表證仍在者。此等仍當發其汗。若服解表藥已。而病微除者。非藥力輕薄。不足以汗去其邪。即汗不徹而邪不得盡除也。

邪之所除既微。則留邪甚盛。鬱而不泄。所以發煩眩冒而目瞑也。其邪氣之劇者。必至鬱熱傷營。陰受煎迫。血熱上行。從鼻竅而衄矣。衄則熱邪上越。乃得解也。原其所以然者。以寒邪在太陽之表。陽分鬱熱之邪氣太重故也。陽邪既重。則從前發汗時。當以麻黃湯主之。邪可盡除。

白話文:

接續上面的內容,雖然服藥了,但病症還沒有完全消除。現在詳細說明為什麼會流鼻血,並分析其原因。邪氣在太陽經,脈象浮緊,沒有汗,發燒身體疼痛,如果沒有及時發汗,拖延到八九天都還沒好,病邪還沒有進入到內裡,但表證依然存在,這種情況還是應該發汗。如果服用瞭解表藥後,病症只是稍微減輕,這不是因為藥效微弱不足以發汗驅邪,而是因為汗出不透,邪氣沒有完全消除。

邪之所除既微,則留邪甚盛,鬱而不泄。所以發煩眩冒而目瞑也。其邪氣之劇者,必至鬱熱傷營,陰受煎迫,血熱上行,從鼻竅而衄矣。衄則熱邪上越,乃得解也。原其所以然者,以寒邪在太陽之表,陽分鬱熱之邪氣太重故也。陽邪既重,則從前發汗時,當以麻黃湯主之。邪可盡除。

邪氣雖然稍微消退,但是殘留的邪氣仍然很盛,鬱積在體內無法排出,所以才會出現煩躁、頭昏眼花、昏睡。病情嚴重者,就會導致鬱熱傷及營氣,陰血受到煎熬,熱血上湧,從鼻孔流出來,這就是流鼻血。流鼻血後,熱邪就向上衝出,病症就能解除了。分析其原因,是因為寒邪在太陽經的表面,陽分鬱熱的邪氣太重,陽邪過重,所以之前發汗的時候,就應該用麻黃湯來治療,這樣就能完全去除邪氣。

不至發煩目瞑。直待衄血而後解矣。

辨誤,條辨以風為陽邪。寒為陰邪。泥為定法。故以浮緊身疼無汗屬傷寒。以陽氣重句屬中風。又以發煩為風壅。目瞑為寒鬱。謂衄後風邪已解。而寒性沉滯。須以麻黃湯發之。尚論遂因之以立說。亦謂此乃風多寒少之證。陽氣重者。風屬陽而入衛。為寒所持。雖得衄解。仍主麻黃湯。

以發其未盡之沉滯。兩傢俱以此三條入太陽下篇。以為風寒並感之證。誤矣。豈知風寒之本性。雖有陰陽之分。而其中人也。無論中風傷寒。在陽經則為陽邪。入陰經則為陰邪。此條雖屬寒邪。已鬱而為熱。又在陽經。故曰陽氣。非指中風之陽邪為陽氣也。如果是風寒並感。

白話文:

患者不會出現發燒煩躁、眼睛昏迷的情況,只有等到流鼻血後才會好轉。

有些醫家認為,風是陽邪,寒是陰邪,這是固定的法則。因此,他們認為發燒、身體緊繃疼痛、沒有汗的症狀屬於傷寒,而陽氣重的症狀屬於中風。他們還認為發燒煩躁是風邪阻塞,眼睛昏迷是寒邪鬱結,認為流鼻血後風邪已解,但寒邪沉積,需要用麻黃湯發散。這種說法依據不實,也有人認為這是風多寒少的症狀,因為陽氣重,風屬陽而入衛分,被寒邪所阻,即使流鼻血後風邪已解,仍需用麻黃湯來發散殘留的寒邪。

這些醫家都把這三條症狀歸類為太陽病下篇,認為是風寒同時入侵的症狀,這是不正確的。他們並未真正了解風寒的本性,雖然風寒有陰陽之分,但本質上都屬於外邪,無論是中風還是傷寒,在陽經就表現為陽邪,在陰經就表現為陰邪。這條症狀雖然是寒邪造成的,但已經鬱結化熱,而且又在陽經,所以稱為陽氣,並不是指中風的陽邪為陽氣。如果真是風寒同時入侵,就不會出現這種症狀。

則當用桂枝麻黃各半等湯。及大青龍湯矣。何故獨以麻黃湯主之耶。若云衄後風邪已去。不必桂枝解肌。所以獨用麻黃。則去道遠矣。仲景本雲表證仍在。當發其汗。又以服藥不能盡除。以致發煩目瞑。至衄血乃解。又恐後人未達其旨。而又原其所以然之故。以陽邪太重。輕劑無益。

當以麻黃湯汗泄其邪。則不至邪郁不伸。發煩目瞑而衄矣。非謂衄後可更用麻黃湯也。若衄後可用。則禁汗例中。惡得有衄家不可發汗之戒乎。且前條已有自衄者愈。並不主之以麻黃湯。次條有不發汗因致衄者。方云以麻黃湯主之。義自明矣。何庸二三其說耶。

白話文:

若說鼻出血後風邪已去,不必用桂枝解肌,所以只用麻黃,這就偏離了正道。

張仲景原本說表證還在,應該發汗。又因為服藥不能完全去除風邪,導致病人煩躁、昏迷,直到鼻出血才解。又擔心後人理解不了他的用意,所以進一步解釋其原因:因為陽邪太重,輕藥無效。

應該用麻黃湯發汗泄邪,就不會導致邪氣鬱結不散,而出現煩躁昏迷和鼻出血。

這裡不是說鼻出血後可以再用麻黃湯。若鼻出血後可以使用麻黃湯,那禁汗的原則又從何談起呢?怎麼會有鼻出血患者不能發汗的禁忌呢?而且前面條目已有自發鼻出血而痊癒的病人,並不以麻黃湯治療。後面的條目也有不發汗導致鼻出血的病人,方劑中才以麻黃湯主治。道理自然明瞭,何必反覆說明呢?

傷寒脈結代。心動悸者。炙甘草湯主之。

傷寒而見結代之脈。則知其真氣已虛。經血枯澀矣。氣虛則流行失度。血澀則脈道不利。故脈見結代也。五臟生成篇云。脈之合。心也。脈要精微論云。脈者。血之府也。心為藏神主血之臟。因氣血虛衰。心神搖動。氣餒而惕惕然悸動也。此為陰陽並虛。法當氣血兼補。故以炙甘草湯主之。

炙甘草湯方

甘草(四兩炙),生薑(三兩),桂枝(三兩),人參(二兩),麥冬(半升),生地黃(一斤),阿膠(二兩),麻仁(半斤),大棗(十二枚擘)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傷寒,脈象呈現結代現象,而且心臟跳動不安,心悸不已,就應該用炙甘草湯來治療。

解釋

傷寒患者出現結代脈象,代表患者的真氣已經虛弱,經絡中的血液也變得枯燥難以流通。氣虛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血澀導致脈道不暢通,所以出現結代脈象。

《五臟生成篇》中記載,脈象與心臟相關。而《脈要精微論》則提到,脈象是血液的府庫。心臟是藏神主血的臟器,由於氣血虛衰,心神變得不安,氣血不足導致心臟跳動不安,出現心悸。

這屬於陰陽兩虛的病症,需要同時補益氣血。因此,用炙甘草湯來治療,可以同時補氣養血,緩解心悸症狀。

炙甘草湯方

  • 甘草(四兩,炙過)
  • 生薑(三兩)
  • 桂枝(三兩)
  • 人參(二兩)
  • 麥冬(半升)
  • 生地黃(一斤)
  • 阿膠(二兩)
  • 麻仁(半斤)
  • 大棗(十二枚,掰開)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阿膠烊化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此方以炙甘草為君。故名炙甘草湯。又能使斷脈復續。故又名復脈湯。甘草生能瀉心下之痞。熟能補中氣之虛。故以為君。生薑以宣通其鬱滯。桂枝以暢達其衛陽。入大棗而為去芍藥之桂枝。可解邪氣之留結。麥冬生津潤燥。麻仁油滑潤澤。生地黃養血滋陰。通血脈而益腎氣。

阿膠補血走陰。乃濟水之伏流所成。濟為十二經水中之陰水。猶人身之血脈也。故用之以導血脈。所以寇氏本草云。麥冬地黃阿膠麻仁。同為潤經益血復脈通心之劑也。人參補元氣之虛。同麥冬又為生脈散之半。更以清酒為使。令其宣通百脈。流行血氣。則經絡自然流貫矣。

白話文:

此方以九種藥材組成,使用七升清酒和八升水,先將八種藥材煮沸,取三升藥汁,過濾掉藥渣,加入阿膠烊化至完全溶解,溫熱服用一升,一天服用三次。此方又名[復脈湯]。

藥方解說

此方以炙甘草為君藥,故名炙甘草湯。同時也能使斷裂的脈絡恢復連續,因此又名復脈湯。甘草生用可以瀉去心下痞塞,熟用可以補益中氣虛損,故為君藥。生薑可以宣通鬱滯,桂枝可以暢達衛陽,加入大棗則成為去掉了芍藥的[桂枝湯],可以解邪氣留結。麥冬可以生津潤燥,麻仁可以油滑潤澤,生地黃可以養血滋陰,通血脈而益腎氣。

阿膠補血走陰,是由濟水伏流所形成,濟水屬於十二經絡中陰水的代表,如同人體的血液循環,因此用來導引血脈。寇氏本草中記載,麥冬、地黃、阿膠、麻仁,同為潤澤經絡、益血復脈、通心之藥。人參補益元氣虛損,與麥冬合用則成為[生脈散]的半個方子。最後以清酒為使藥,使藥力宣通百脈,流通血氣,則經絡自然暢通無阻。

藥雖平和。觀其斤量之重。升量之多。分兩之法。雖有古今之異。然較之他方。已不同矣。今人以一錢二錢及幾分作劑。日飲一服。而欲求其即效。庸可得乎。

脈按之來緩。而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

此一節。所以申上文結代之義。而析言其狀也。緩者脈來四至。而軟弱寬緩也。乃緊脈轉索絞急之對稱。非若遲脈之三至及三至半也。結者邪結也。脈來停止暫歇之名。猶繩之有結也。凡物之貫於繩上者。遇結必礙。雖流走之甚者。亦必少有逗留。乃得過也。此因氣虛血澀。

白話文:

藥物雖然性情平和,但觀察它的重量、容量和劑量,雖然古今有所差異,但與其他地方相比,已經很不一樣了。現在人用一錢、二錢或幾分作為藥劑,一天喝一劑,卻想要馬上看到效果,這怎麼可能呢?

脈搏摸起來來得緩慢,但有時會停一下再回來,稱為「結」。還有脈搏來得很快,突然停止,然後又來,但次數很少,中間有回來的感覺,稱為「結陰」。脈搏來得很快,突然停止,不能自行恢復,接著又跳動,稱為「代陰」。如果摸到這種脈搏,病情一定很難治癒。

這一節是為了進一步說明上面所說的「結」和「代」的含義,並分析它們的表現。緩慢的脈搏,是指每分鐘跳動四次,而且軟弱、寬緩,這是緊脈、索脈、絞脈、急脈的對應,並不是像遲脈那樣每分鐘跳動三次或三次半。結是指邪氣結聚,脈搏跳動時停頓片刻的現象,就像繩子上有結一樣。任何東西穿過繩子,遇到結就會被阻礙,即使流動得很快,也會稍微停留一下才能過去。這是由於氣虛血澀造成的。

邪氣間隔於經脈之間耳。虛衰則氣力短淺。間隔則經絡阻礙。故不得快於流行而止歇也。動而中止者。非辨脈法中陰陽相搏之動也。謂緩脈正動之時。忽然中止。若有所遏而不得動也。更來小數者。言止後更勉強作小數。小數者。鬱而復伸之象也。小數之中。有脈還而反動者。

名曰結陰。何以謂之結陰。辨脈法云。脈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脈。脈來數。時一止復來者。名曰促脈。陽盛則促。陰盛則結。此皆病脈。以此觀之。則此條乃脈緩中止。為陰盛之結。故謂之結陰也。代。替代也。氣血虛憊。真氣衰微。力不支給。如欲求代也。動而中止句。

白話文:

邪氣會在經脈之間流動。身體虛弱就會氣力不足,經脈阻塞,因此氣血無法順暢運行,就停滯不前了。脈象動一動就停下來的,不是陰陽相搏的正常脈象。指的是原本脈搏緩慢,突然停住,好像被什麼東西阻擋住了一樣,無法繼續跳動。然後又出現一些微弱的跳動,這是指脈象停住後又勉強地跳動幾下,這種微弱的跳動是鬱積了很久才又伸展開來的表現。在這些微弱的跳動中,有的脈搏又會倒退回來的,這種脈象叫做“結陰”。

為什麼叫做“結陰”呢?《辨脈法》中說,脈搏緩慢,時而停住,時而再跳動的,叫做“結脈”;脈搏快速,時而停住,時而再跳動的,叫做“促脈”。陽氣盛則促,陰氣盛則結,這些都是病態的脈象。以此看來,這條脈象是脈搏緩慢停住,屬於陰氣盛的“結脈”,所以叫做“結陰”。“代”就是替代的意思。氣血虛弱,真氣衰微,力量不足,就像想要找替換一樣。動而中止一句,指的是脈象動一動就停下來。

與結脈同。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前因中止之後。更來小數。隨即有還者反動。故可言自還。此則止而未即復動。若有不復再動之狀。故謂之不能自還。又略久復動。故曰因而復動。內經雖有數動一代者。為病在陽之脈。而此則從緩脈中來。為陰盛之脈。故謂之代陰也。成氏謂結代之脈。

一為邪氣留結。一為真氣虛衰。即脈要精微論所謂代則氣衰者是也。上文雖云脈結代者。皆以炙甘草湯主之。然結為病脈。代為危候。故又有得此脈者必難治句。以申明其義。蓋脈者。陰陽氣血之所會。隨呼吸而至者也。故靈樞五十營篇云。一呼脈再至。氣行三寸。一吸脈再至。

白話文:

脈象和結脈相同,不能自行恢復正常。之後又恢復跳動,表示之前病因中止後又再次出現,只是程度較輕微。隨即能恢復正常,所以可以說是自行恢復。而這裡的脈象則停滯不跳,並沒有馬上恢復跳動,若沒有再次跳動的跡象,就稱為不能自行恢復。又過一段時間後才恢復跳動,所以稱為因而復動。雖然《內經》提到數動一代,是指病在陽脈,而這裡的脈象則是由緩脈演變而來,屬於陰盛之脈,所以稱為代陰。成氏認為結代脈,一是邪氣留結,一是真氣虛衰,也就是《脈要精微論》中提到的「代則氣衰」的意思。上文雖然說結代脈都可用炙甘草湯治療,但結脈是病脈,代脈是危候,所以後面又說「得此脈者必難治」,以說明其嚴重性。因為脈象是陰陽氣血匯聚之處,隨著呼吸而跳動,所以《靈樞·五十營篇》說:「一呼脈再至,氣行三寸;一吸脈再至。」

氣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息。脈四至而氣行六寸。積十息而氣行六尺。積至一百三十五息。脈行八丈一尺。漏下一刻。日行十分六釐。積至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氣行交通於中。而一周於身。漏下二刻。日行二十分零。至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營於身。水下一百刻。

日行二十八宿。漏水皆盡。而脈度終矣。根結篇云。五十營者。五臟皆受氣。持其脈口。數其至也。五十至而不一代者。五臟皆受氣。四十動一代者。一臟無氣。三十動一代者。二臟無氣。二十動一代者。三臟無氣。十動一代者。四臟無氣。不滿十動一代者。五臟無氣。予之短期。

白話文:

氣在身體內運行,一次呼吸,氣行三寸。一呼一吸為一個呼吸週期,稱為一息。脈搏跳動四次,氣行六寸。累積十個呼吸週期,氣行六尺。累積一百三十五個呼吸週期,脈搏運行八丈一尺。經過一個刻的時間,氣行十分六釐。累積二百七十個呼吸週期,脈搏運行十六丈二尺。氣在體內運行,貫通經絡,循環全身。經過兩個刻的時間,氣行二十分零。到了一萬三千五百個呼吸週期,氣行遍佈全身五十個經絡。經過一百個刻的時間,氣行完畢二十八宿。

《根結篇》中說:五十個經絡,是五臟六腑都受氣運行的結果。把手指放在脈搏上,觀察脈搏跳動的次數。五十次跳動而沒有間斷,表示五臟六腑都受氣運行良好。四十次跳動纔出現一次間斷,表示有一個臟腑缺乏氣運。三十次跳動纔出現一次間斷,表示有兩個臟腑缺乏氣運。二十次跳動纔出現一次間斷,表示有三個臟腑缺乏氣運。十次跳動纔出現一次間斷,表示有四個臟腑缺乏氣運。不到十次跳動就出現間斷,表示五臟六腑都缺乏氣運,需要及時治療。

注釋

  • 寸、尺、丈: 古代計量單位,約等於現代的寸、尺、丈。
  • 息: 呼吸週期,一呼一吸。
  • 至: 脈搏跳動一次。
  • 刻: 時間單位,約等於現代的十五分鐘。
  • 宿: 古代天文學概念,二十八宿是古人將星空劃分的二十八個區域。
  • 營: 指全身經絡。
  • 五臟: 心、肝、脾、肺、腎。
  • 根結篇: 中醫典籍中的一篇,講述氣與五臟六腑的關係。

現代解讀

這段古文講述了氣在體內的運行規律,並與脈搏跳動次數以及時間聯繫起來。同時,也提到了氣與五臟六腑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脈搏跳動來判斷臟腑的氣運狀況。

需要注意的是,這段古文屬於中醫理論,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理解和應用,不可一概而論。

要在始終。所謂五十動而不一代者。以為常也。以知五臟之期。予之短期者。乍數乍疏也。經義如此。故曰得此脈者。必難治。

白話文:

這段古文中醫文字的意思是:要保持始終如一的精神狀態,也就是說即使到了五十歲也要像年輕時一樣有活力和精神。這裡所指的「五十動」是指在五十歲的時候仍然能夠活動自如、不感到疲倦。「不一代者」則表示這種情況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經常存在的。

接下來提到的是如何知道五臟(心肝脾肺腎)的功能是否正常以及其週期性變化的情況。如果出現了短暫性的症狀,例如突然變得頻繁或稀少等,就說明五臟功能可能出了問題。

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你得到了這樣的脈象,那麼這個病一定很難治療。所以我們應該及早預防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