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潢

《傷寒溯源集》~ 卷之二 (1)

回本書目錄

卷之二 (1)

1. 傷寒正治

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前總脈總證中。已先並舉中風傷寒所同有之脈證矣。而尚未分其何以為中風。何以為傷寒也。此篇即於篇首脈浮頭項強痛之總脈證中。又增入已發熱未發熱。惡寒頭痛嘔逆。及脈之陰陽俱緊。以別其為傷寒所現之脈證。有如此也。傷寒者。寒傷營也。營在衛內而屬陰。寒本陰邪。

其性鋒銳。故深入而傷營也。寒邪入腠。玄府緊閉。陽氣不得發泄。未有不鬱而為熱者。此言或已發熱。或未發熱者。言其發熱之候。雖有或早或遲。而皆必惡寒體痛嘔逆也。稱惡寒而不言惡風者。以寒傷營而言也。下文雖有惡風無汗之條。蓋以營衛表裡相連。寒邪由衛入營。

白話文:

太陽病。

有可能已經發熱,也有可能尚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 稱為傷寒。

在之前的總脈總證中,已經提到了中風和傷寒共同擁有的脈證。但尚未區分何者為中風,何者為傷寒。這一篇就在篇首的脈浮頭項強痛的總脈證中,又增加了已經發熱、尚未發熱、惡寒頭痛嘔逆,以及脈象陰陽俱緊的症狀,以區別出傷寒的脈證。這就是說,傷寒是指寒邪傷了營氣。營氣在衛氣內,屬陰性。寒邪本屬陰邪,

它的性質鋒利,所以能深入傷及營氣。寒邪侵入肌膚腠理,毛竅緊閉,陽氣無法發泄,必然鬱積而化為熱。這就是說,或已發熱,或未發熱,指的是發熱的徵兆,雖然可能早晚不同,但一定會出現惡寒體痛嘔逆。之所以說惡寒而不說惡風,是因為這是寒邪傷及營氣的表現。雖然下文有惡風無汗的條目,那是因為營衛表裡相連,寒邪從衛氣侵入營氣。

營傷則衛必先傷。是以亦惡風也。體痛者。寒傷營分也。營者血中精專之氣也。血在脈中。隨營氣而流貫。滋養夫一身者也。生氣通天論云。聖人陳陰陽而筋脈和同。氣血皆從。此因寒邪入於血脈之分。營氣澀而不快於流行。故身體骨節皆痛也。嘔逆。氣逆而嘔也。胸膈為太陽之區界。

邪在胸膈。故氣逆而為嘔也。然各經之嘔不一。唯惡寒發熱脈緊無汗之嘔。則為太陽之本證也。當以各經之兼證別之。則自分矣。如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蓋以太陽表證未去。亦屬太陽之嘔也。若發熱無汗之傷寒。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之嘔也。

白話文:

如果營氣受損,衛氣必然先受損,因此也會怕風。身體疼痛,是寒邪傷了營氣的緣故。營氣是血液中精華的氣,血液在血管中流動,隨著營氣運行,滋養著全身。

《生氣通天論》中說,聖人調和陰陽,使筋脈相通,氣血暢行無阻。這是因為寒邪侵入血脈,導致營氣運行不暢,所以全身骨節疼痛。嘔吐,是氣逆上衝導致的。胸膈是太陽經的部位。

邪氣停留於胸膈,所以氣逆而嘔吐。不過,各經的嘔吐表現不盡相同,只有怕冷發熱、脈搏緊弦、沒有汗的嘔吐,纔是太陽經的本證。要根據各經的兼症來區分,這樣就能判斷清楚了。

比如傷寒引起的嘔吐,即使有陽明經的症狀,也不可急於攻邪,因為太陽經的表證還沒消除,這也屬於太陽經的嘔吐。如果傷寒發熱沒有汗,嘔吐不能吃飯,反而出汗很多,這就是轉屬陽明經的嘔吐了。

又如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又若嘔而往來寒熱者。屬少陽之類是也。脈緊者如索之緊絞也。脈經謂緊與弦相類。辨脈篇云。弦者狀如弓弦。按之不移也。緊者如轉索無常也。脈陰陽俱緊者。言取之浮候固緊。而按之沉候亦緊也。前中風為陽邪。所以僅傷衛分之陽。故陽浮而陰弱。

此以寒邪鋒銳。深入營分。寒邪由衛入營。營衛俱受傷。故脈之陰陽俱緊也。病機十九條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腎與膀胱相為表裡。故寒在太陽而脈緊也。緊則為寒氣所傷。故名之曰傷寒也。然非獨冬令為然也。六氣之變。四時皆有之。特以冬月為多耳。以下凡稱傷寒而用麻黃者。

白話文:

如果吃米飯就想吐,屬於陽明經症狀。如果嘔吐並且反覆出現寒熱,則是少陽經症狀。脈搏緊如繩索緊縛,脈經說緊和弦脈相似。辨脈篇說,弦脈像弓弦,按下去不移動;緊脈像轉動的繩索,沒有固定的位置。陰陽俱緊的脈搏,指的是浮取時感覺緊,按下去沉取時也感覺緊。以前中風屬於陽邪,所以只傷及衛分陽氣,因此陽氣浮而陰氣弱。

這次是因為寒邪鋒利,深入營分,寒邪由衛分進入營分,營分和衛分都受到損傷,所以脈搏陰陽俱緊。病機十九條說,所有寒邪收引,都屬於腎臟,腎臟與膀胱相表裡,所以寒邪在太陽經,脈搏就緊。緊脈是因為寒氣所傷,所以叫做傷寒。然而,不只是冬天才會出現,六氣變化,四季都有,只是冬月比較多。以下凡是提到傷寒並使用麻黃的,都是指這種情況。

皆同此脈證也。以寒傷營為第二層。故以之為太陽中篇也。

辨誤,夫寒雖六氣之一。實冬令嚴寒肅殺之藏氣也。天地之陽氣。自春令上升。出地而發生萬物。至夏令而暢茂盛長矣。盛極當衰。故行秋令以收斂成實。是為西成。既成則有冬氣以藏之。又為來春發生之根本。故冬藏之寒氣。乃天地萬物成始成終之正氣。所以不可傷。傷之則為病矣。

然何以傷之即病乎。蓋天地之陽氣。至十月則陰氣已極。卦屬純坤。十一月而一陽生於盛陰之中。在卦為復。其象為坎。一陽居於二陰之中。以寒水為之胞胎。涵藏深固。潛養初陽。所謂潛龍勿用也。待漸長出地。而為東震發生之主。故其卦為泰。乃立春之候也。至二月而陽氣始壯。

白話文:

那麼,為什麼傷害寒氣就會生病呢?因為天地之間的陽氣,到了十月,陰氣就已經到達極點。用卦象來表示就是純坤。到了十一月,一陽生於盛陰之中,在卦象上是復卦,其象為坎卦。一陽處於二陰之中,以寒水為其胞胎,深藏不露,潛心養育初生的陽氣。這就是“潛龍勿用”的道理。待陽氣逐漸長大,出於地表,就會成為東震,主導生機的發動。所以,這個卦象是泰卦,也就是立春的時節。到了二月,陽氣才真正開始壯大。

透地上騰而為風矣。由此天造草昧之時。而雷霆風雨。萬物化生。草木條達矣。若傷其寒水之胞胎。則藏陽損泄。至春而不能暢達。則六氣不時。旱澇不均。饑荒薦至矣。人身以腎為冬臟。命門之真陽。藏於兩腎之中。即坎卦之象。乃大極中涵藏之元氣也。為生氣之本。三焦之原。

一陽藏於兩腎寒水之中。潛養固密。則元陽充足。然後清陽之氣。升越上騰。蒸穀氣而外達。則為衛氣。遊一身而布化。則為三焦。若此火損傷。則三焦無以布其陽氣。上焦無此。則耳目失其聰明。中焦無此。則水穀不能運化。下焦無此。則氣化不得流行。二陰之竅不利。況不能蒸騰其慓悍滑疾之穀氣。

白話文:

天地初開之時,雷霆風雨,萬物滋長,草木欣欣向榮。若傷了藏於地下的寒水之氣,則陽氣受損,到春天就無法舒展,導致氣候失調,旱澇不均,饑荒四起。人體以腎臟為冬季的臟器,命門之真陽藏於兩腎之中,如同坎卦的象徵,是大極之中蘊藏的元氣,是生氣之源,也是三焦的根本。

真陽藏於兩腎寒水中,潛藏溫養,則元陽充足,然後清陽之氣才能上升,蒸發穀氣並外達,形成衛氣,運行全身,形成三焦。若真陽受損,三焦就無法散佈陽氣,上焦無陽氣則耳目失聰,中焦無陽氣則水谷無法消化,下焦無陽氣則氣化無法流通,導致陰竅不利。更何況無法蒸發穀氣,使之變得溫暖、滑利、快速。

以外衛皮膚。致腠理不密。而風寒溫暑之邪。乘虛而中之矣。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此內經言未病之前。先傷於寒也。所謂冬傷於寒者。言傷其冬臟主蟄封藏之本。寒水不能固養其元陽。以致三焦肝膽之陽氣不旺。不能敷布其陽春生髮之衛氣。使腠理不密。玄府空疏。外邪得以襲之而成溫也。

至若此篇之所謂傷寒者。乃仲景專指寒邪侵入營衛。鬱於腠理之間。陽氣不得發泄。惡寒發熱之外邪。已病之傷寒也。叔和不曉陰陽。未達至理。軒岐之旨罔窺。仲景之玄未悟。妄以內經之冬傷於寒。認為仲景之傷寒。不分已病未病。不辨先天后天。遂引內經冬傷於寒。以證仲景論中傷寒二字。

白話文:

如果外在的皮膚和肌肉組織疏鬆,就容易讓風寒溫暑等邪氣趁虛而入。因此說「冬傷於寒,春必溫病」,這是《內經》所說的「未病先防」的道理。所謂「冬傷於寒」,指的是損傷了冬季臟腑主蟄藏的根本,寒氣無法固養元陽,導致三焦、肝膽的陽氣不足,無法順暢地散佈陽春生髮的衛氣,使腠理變得疏鬆,玄府空虛,外邪便趁機入侵而導致溫病。

至於這篇文章中所說的「傷寒」,指的是仲景專指寒邪入侵營衛,停留在腠理之間,陽氣無法發散,出現惡寒發熱的症狀,這已經是患病後的「傷寒」。叔和不懂陰陽,沒有領悟到其中的道理,未能窺探軒岐的精髓,也沒有明白仲景的深奧,就錯誤地將《內經》的「冬傷於寒」認為是仲景的「傷寒」,不分已病未病,不辨先天後天,就用《內經》的「冬傷於寒」來證明仲景論述中的「傷寒」二字。

究不能解冬傷於寒。因何直待春令而始溫病。又不能解熱論所云。凡病傷寒而成溫者。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以既感之寒邪。何故肯遙隔半年三月。然後發動。想其下筆之際。必大為扼腕。不得已而強為一說曰。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至春變為溫病。至夏變為暑病。

若寒邪果肯安然久處於肌膚。則素問玉機真藏論中之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之說。豈反為虛語耶。自有叔和之說。而千古之惑。從此始矣。不意唐啟玄子王冰亦不察其誤謬。遂於素問陰陽應象論中冬傷於寒句下。引此數語。以作註腳。又因此而使天下後世之人。

白話文:

實在無法解釋冬日受寒,為何要等到春天才開始發病,稱為溫病。也無法理解《熱論》中所說的,凡是因傷寒而轉為溫病者,在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稱為溫病,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稱為暑病。既然已經感受了寒邪,為何要隔半年三月才發作?想當初作者下筆之時,必定扼腕嘆息,不得已才強行解釋說,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藏於肌膚,到了春天就變成溫病,到了夏天就變成暑病。

如果寒邪真的能安然久處於肌膚,那麼《素問·玉機真藏論》中所說的「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的說法,豈不是空話嗎?自從有了叔和的說法,千古以來的疑惑,從此開始。沒想到唐朝啟玄子王冰也不察其謬誤,竟然在《素問·陰陽應象論》中冬傷於寒的句子下,引用了這幾句話作為註腳,又因此讓天下後世之人……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在討論中醫理論中關於“冬傷於寒”的病理問題。作者質疑了“冬傷於寒”要到半年後才發病的說法,認爲寒邪不可能安然久處在肌膚,並引用《素問》中的其他理論來反駁。

其中

  • “究不能解冬傷於寒”:指作者無法理解冬日受寒爲何要等到春天才發病。
  • “直待春令而始溫病”:指冬日受寒,等到春天才開始發病。
  • “凡病傷寒而成溫者”:指因傷寒而轉爲溫病的病症。
  •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後夏至日者為病暑”:指夏至日之前發病的爲溫病,夏至日之後發病的爲暑病。
  • “不即病者,寒毒藏於肌膚”:指沒有立即發病的,寒毒藏在皮膚中。
  • “叔和之說”:指作者不認同的一種解釋,作者認爲這種解釋有誤。
  • “唐啟玄子王冰”:指唐代的醫家王冰,他曾經爲《素問》作注。
  • “誤謬”:指錯誤。
  • “引此數語,以作註腳”:指王冰將錯誤的解釋引用爲《素問》的註釋。
  • “天下後世之人”:指後世的所有人。

皆認為經文之本意如此。莫識其為叔和之謬語。視之不啻若鼎鍾銘勒之文。金石不磨之論。悉崇信之而不疑。動輒引之以為證據。無論智愚。鮮有不陷溺其說。而入其彀中者矣。餘四氣之旨。詳載在素問生氣通天論及陰陽應象論注中。此篇不及俱載。僅略舉其一端。以辨傷寒二字之疑似。

為千古之訛耳。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上條雖具脈證。以正傷寒之名。而傷寒之證。猶未備也。故於此條補出諸證。並出其主治之法也。其於兩條中互見者。蓋示人以傷寒之見證。非必悉具。亦或有不齊也。邪在太陽必頭痛。前雖見之總證。而本條猶未見也。故仍補出。曰身疼腰痛。骨節疼痛者。所以分疏上文體痛之義。

白話文:

大家都認為經文原本的意思就是這樣,卻沒人知道這是叔和的錯誤言論。他們把這些話當成鼎鐘上的銘文一樣,堅不可摧的真理,完全相信,毫無疑問。動不動就引用這些話作為證據,無論是聰明人還是笨蛋,很少有人能不被這些說法所迷惑,而陷入其中。關於四氣的詳細內容,已經在《素問·生氣通天論》和《陰陽應象論注》中載明,這篇文章就不再贅述了。我只稍微舉出一個例子,來辨別“傷寒”這兩個字的錯誤理解。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錯誤!

太陽病,頭痛發熱,身體疼痛,腰部疼痛,骨節疼痛,怕風,不發汗卻喘氣的人,用麻黃湯治療。

上面那段話已經列出了脈證,明確指出是傷寒,但是傷寒的症狀還沒說完。所以這段話補充了其他症狀,並提出了治療方法。在兩段話中出現重複的部分,是為了告訴大家,傷寒的症狀不一定是全部出現的,也可能不完全一樣。如果邪氣侵犯太陽經,就一定會頭痛。雖然前面已經提到了總體症狀,但這段話還沒提到,所以還是要補充說明。說“身體疼痛,腰部疼痛,骨節疼痛”就是為了進一步解釋上面關於身體疼痛的含義。

至真要大論云。諸寒收引。皆屬於腎。腰者腎之府也。骨者腎之所主也。腎與膀胱一臟一腑。相為表裡。且足太陽膀胱之經。挾背脊而行於兩旁。邪在太陽。故腰痛骨節疼也。惡風雖或可與惡寒互言。然終是營傷衛亦傷也。何則。衛病則惡風。營居衛內。寒已入營。豈有不從衛分而入者乎。

故亦惡風也。無汗而喘者。肺主皮毛。寒邪在表。內通於肺。邪氣不得發泄。肺氣不宣通。故無汗而喘也。寒邪非汗泄不解。故以麻黃湯主之。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研)

白話文:

《至真要大論》說:所有的寒邪收縮,都屬於腎。腰是腎的府邸,骨頭是腎所主管的。腎與膀胱是一臟一腑,互相表裡。而且足太陽膀胱經,沿著背脊兩旁走行。邪氣在太陽經,所以腰痛骨節疼痛。惡風雖然可以和惡寒互相混淆,但最終還是營氣受傷,衛氣也受傷。為什麼呢?因為衛氣生病就會惡風。營氣居於衛氣之中,寒邪已經侵入營氣,怎麼可能不從衛氣分部而侵入呢?

所以也會惡風。無汗而喘,是因為肺主皮毛,寒邪在表,內通於肺。邪氣無法發泄,肺氣不宣通,所以無汗而喘。寒邪不通過發汗才能解除,所以用麻黃湯治療。

麻黃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桂枝(二兩),甘草(一兩),杏仁(七十個去皮研)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滓。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法將息。

麻黃氣味輕薄。辛溫發散。肺經開鬼門之專藥也。杏仁苦辛。滑利肺氣之要藥也。仲景治太陽傷寒。皆用手太陰藥者。以肺主皮毛故也。用甘草者。經云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苦甘是也。一劑之中。唯桂枝為衛分解肌之藥。而能與麻黃同發營分之汗者。以衛居營外。寒邪由衛入營。

故脈陰陽俱緊。陽脈緊則衛分受傷。陰脈緊則邪傷營分。所以欲發營內之寒邪。先開衛間之出路。方能引邪由營達衛。汗出而解也。故李時珍本草發明下云。麻黃乃肺經專藥。故治肺病多用之。張仲景治傷寒無汗用麻黃。有汗用桂枝。歷代名醫解釋。皆隨文附會。未有究其精微者。

白話文:

所以脈象呈現陰陽俱緊,陽脈緊代表衛氣受損,陰脈緊代表營氣受傷。因此,要想發散營氣中的寒邪,必須先開通衛氣的通路,才能引導寒邪從營氣轉移到衛氣,隨著汗液排出體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麻黃是肺經的專門藥物,因此治療肺病時經常使用。張仲景治療傷寒,無汗時用麻黃,有汗時用桂枝。歷代名醫的解釋,大多隻是逐字逐句地解說,沒有人真正深入研究其精微之處。

解釋:

這段文字主要說明瞭麻黃在治療傷寒中的作用,以及麻黃與桂枝的聯繫。

  • 麻黃: 具有發散作用,可以開通衛氣的通路,引導寒邪從營氣轉移到衛氣,再通過汗液排出。
  • 桂枝: 主要治療衛氣和肌肉,與麻黃一起發散營氣的汗。

作者指出,治療傷寒時,需要先開通衛氣的通路,才能引導寒邪由營氣轉移到衛氣,最終通過汗液排出。而麻黃和桂枝分別針對衛氣和營氣,配合使用可以達到最佳效果。

同時,作者也批評了歷代名醫對麻黃和桂枝的解釋過於表面,沒有深入研究其精微之處。

時珍嘗思之。似有一得。與昔人所解不同。夫津液為汗。汗即血也。在營則為血。出衛則為汗。大寒傷營。營血內澀。不能外通於衛。衛氣閉固。津液不行。故無汗發熱而憎寒。夫風傷衛。衛氣受邪。不能內護於營。營氣虛弱。津液不固。故有汗發熱而惡風。然風寒之邪。皆由皮毛而入。

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衛氣。包羅一身。天之象也。證雖屬乎太陽。而肺實受邪氣。其證時兼面赤怫鬱。咳嗽痰喘胸滿諸證者。非肺病乎。蓋皮毛外閉。則邪熱內攻。而肺氣膹郁。故麻黃甘草同桂枝引出營分之邪。達之肌表。佐以杏仁。泄肺而利氣。是則麻黃湯雖太陽發汗重劑。

白話文:

李時珍曾經思考這個問題,似乎有所領悟,與前人的解釋不同。

津液就是汗液,汗液本質上就是血液。血液在營氣中運行,稱為血;血液流出衛氣,則成為汗。大寒之邪傷及營氣,導致營血內部凝滯,不能通達衛氣。衛氣閉塞,津液無法運行,因此出現無汗發熱、畏寒的症狀。

風邪傷及衛氣,衛氣受到邪氣侵襲,無法護衛營氣。營氣虛弱,津液不固,因此出現有汗發熱、怕風的症狀。

風寒之邪都是從皮毛進入人體的。皮毛是肺的表皮,肺主衛氣,包覆全身,是天之象徵。雖然症狀屬於太陽經,但肺實際上也受到邪氣侵襲。因此,患者常兼有面紅目赤、鬱悶不舒、咳嗽痰喘、胸悶等肺病的症狀。

這是因為皮毛外閉,邪熱內攻,導致肺氣鬱結。所以麻黃甘草配伍桂枝,引出營分中的邪氣,使之達於肌表;再佐以杏仁,瀉肺利氣。因此,雖然麻黃湯是太陽經的發汗重劑,但也能治療肺氣鬱結的症狀。

實為發散肺經火鬱之藥也。瀕湖此論。誠千古未發之秘。奈何前輩見仲景用之以發太陽之汗。遂以為足太陽藥。又以麻黃為發汗之藥。桂枝為固衛止汗之藥。若桂枝果能止汗。仲景豈反用之以助麻黃而發汗耶。後人有用麻黃而監之以桂枝。見節制之妙。更有馭六馬而執轡唯謹。

恆虞其泛軼之說。豈理也哉。

脈浮者。病在表。可發汗。宜麻黃湯。

脈浮而數者。可發汗。宜麻黃湯。

此二條。所申脈浮及浮數者。亦可發汗。不必皆緊脈也。按脈法。浮則為風。緊則為寒。脈浮惡風自汗者。當用桂枝解之。脈緊惡寒無汗者。當以麻黃湯汗之。中風用麻黃湯。則為誤汗。傷寒用桂枝湯。尤為禁劑。此條以脈但浮。而曰可發汗。宜麻黃湯。豈仲景之誤耶。以理測之。

白話文:

(這藥)實際上是發散肺經火鬱之藥。瀕湖先生這樣論述,真是千古未發的祕訣。為何前輩們看到仲景用它來發太陽經的汗,就認為它是足太陽經的藥呢?又因為麻黃是發汗的藥,桂枝是固衛止汗的藥。如果桂枝真的能止汗,仲景為何反而用它來幫助麻黃發汗呢?後人有用麻黃而監之以桂枝,見到其中的節制之妙,更有駕馭六匹馬卻小心謹慎地握着韁繩,始終擔心它會失控的說法。這豈是道理嗎?

脈浮者,病在表,可以發汗,宜用麻黃湯。

脈浮而數者,可以發汗,宜用麻黃湯。

這兩條所說的脈浮和浮數,也可以發汗,不必都是緊脈。按照脈法,浮則為風,緊則為寒。脈浮惡風自汗者,當用桂枝解之。脈緊惡寒無汗者,當以麻黃湯汗之。中風用麻黃湯,則為誤汗。傷寒用桂枝湯,更為禁劑。這條說脈但浮,而曰可發汗,宜用麻黃湯,難道是仲景的錯誤嗎?用道理來衡量,……

解讀

這段文字主要是在討論中醫經典著作《傷寒論》中麻黃和桂枝的運用。作者認為,前人對麻黃和桂枝的理解存在誤區,而瀕湖先生(指明代醫學家吳崑)對此有更深刻的見解。

文中指出,麻黃和桂枝的功效並不侷限於發汗或止汗,而是根據病症的不同而有所變化。麻黃主要針對肺經火鬱,而桂枝則更偏向於解表和固衛。

作者還強調,脈象浮而數者,可以用麻黃湯發汗,而脈浮惡風自汗者,則應以桂枝解之。這說明,僅憑脈象浮就不能直接判斷是否可以用麻黃湯發汗,還要結合其他症狀和病因。

最後,作者對《傷寒論》中一些看似矛盾的論述進行了分析,認為仲景並非錯誤,而是其醫學思想的精妙之處。

脈雖浮數而不緊。必有惡寒體痛無汗之見症。故以麻黃湯發汗也。若脈浮而數者。尤似乎脈浮而動數之太陽中風矣。不知已發熱之傷寒。其脈亦可浮數也。但察其所見之證。有惡寒無汗等證。則仍是寒傷營也。然脈既浮數。則鬱熱之邪猶在表。經云。可汗而已也。故曰可發汗。

宜麻黃湯。

辨誤,寒邪在表則脈浮。已發熱者則脈數。此其常也。因上文有陰陽俱緊之脈法。然寒邪在表。亦可浮緊。恐人拘泥。故又申此二條。以明傷寒脈浮及浮數者。亦可用麻黃湯。但以有汗無汗別之可也。注傢俱因仲景有脈數急者為欲傳句。遂謂乘其欲散而拓出之。散其數而不令其至於傳。

白話文:

脈搏雖然浮而數,但並不緊實,這表示病人一定會有惡寒、身體疼痛、無汗等症狀。因此,應該用麻黃湯來發汗。如果脈搏浮而數,特別像是太陽中風的脈象,但不知道是不是已經發熱的傷寒,這種情況下脈搏也可能浮而數。但只要仔細觀察病人的症狀,如果有惡寒無汗等症狀,就仍然是寒邪侵犯營氣。雖然脈搏浮而數,表示鬱熱的邪氣還在體表,但根據經典記載,這種情況是可以發汗的。所以說可以用麻黃湯發汗。

應該使用麻黃湯。

有些人可能會誤解,認為寒邪在體表則脈搏浮,已經發熱則脈搏數,這是常規。由於上文提到陰陽俱緊的脈象,但寒邪在體表也可能浮而緊,怕有些人拘泥於這個常規,所以再次說明這兩點,表示傷寒脈搏浮和浮而數的,都可以用麻黃湯,只要根據是否有汗來區分即可。註解中有人因為仲景提到脈數急者為欲傳,就認為要乘著邪氣想要傳變之際把它拓出,散掉它的數,不讓它傳變下去。

後人因之又巧為之說曰。乘其勢正欲傳。用麻黃擊其半渡。而驅之使出。以理推之。恐不必作如是解。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者。即內經熱論所謂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之義也。因太陽主表。總統營衛。故先受邪也。然寒傷營之證。其脈陰陽俱緊。或見浮緊之脈。若一日之後。脈安靜恬退。則邪輕而自解。不至傳入他經矣。倘見證頗覺欲吐。則傷寒嘔逆之證。猶未除也。況吐則邪入胃。

乃內入之機。若口燥而煩熱。脈數急者。為邪氣已郁為熱。其氣正盛。勢未欲解。故為傳經之候也。

白話文:

後人因之又巧為之說曰。乘其勢正欲傳。用麻黃擊其半渡。而驅之使出。以理推之。恐不必作如是解。

後人對於這個病症,又巧妙地解釋說:當病邪正要傳入其他經脈時,就像要渡河一般,可以用麻黃藥物來阻止它,把它驅趕出去。但從道理上推論,恐怕不需要這樣解釋。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脈若靜者。為不傳。頗欲吐。若燥煩脈數急者。為傳也。

傷寒病在發病的第一天,太陽經受了寒邪入侵。如果脈象平靜,則寒邪不會傳入其他經脈。如果患者有想吐的症狀,但脈象平靜,則不傳。如果患者感到口乾舌燥、煩躁不安,脈搏跳動快而急,則寒邪已經傳入其他經脈。

傷寒一日太陽受之者。即內經熱論所謂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之義也。因太陽主表。總統營衛。故先受邪也。然寒傷營之證。其脈陰陽俱緊。或見浮緊之脈。若一日之後。脈安靜恬退。則邪輕而自解。不至傳入他經矣。倘見證頗覺欲吐。則傷寒嘔逆之證。猶未除也。況吐則邪入胃。

傷寒病在發病的第一天,太陽經受寒邪入侵,這就如同《內經》中“熱論”所說的“一日巨陽受之,二日陽明受之”的意思。因為太陽經主司人體的外表,統轄著營氣和衛氣,所以它首先受到寒邪的侵襲。然而,寒邪傷及營氣的症狀,脈象會呈現陰陽俱緊,或者出現浮緊的脈象。如果在一天之後,脈象平靜安穩,則寒邪比較輕微,會自然消失,不會傳入其他經脈。如果患者感到想吐,則說明傷寒病的嘔逆症狀尚未消除。更何況,嘔吐會使寒邪進入胃中,

乃內入之機。若口燥而煩熱。脈數急者。為邪氣已鬱為熱。其氣正盛。勢未欲解。故為傳經之候也。

這就給了寒邪向內傳入的機會。如果患者感到口乾舌燥、煩躁不安,脈搏跳動快而急,則說明寒邪已經鬱結化熱,氣勢正盛,尚未想要消散,因此,這是寒邪傳入其他經脈的徵兆。

傷寒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為不傳也。

二三日。熱論所謂二日陽明受之。三日少陽受之也。然未必太陽之邪必先傳陽明。而後傳少陽也。或入陽明。或入少陽。未可定也。若以常法論之。則二日當傳陽明。三日當傳少陽。若二三日陽明少陽證不見者。是邪氣止在一經。故為不傳也。

白話文:

如果病人患了傷寒病,已经两天到三天了,但仍然没有出现阳明经或少阳经的症状,那就是病邪没有传变。

一般来说,伤寒病在发病的第二天会影响阳明经,第三天会影响少阳经。然而,也不一定太阳经的邪气一定要先传给阳明经,再传给少阳经。也有可能直接进入阳明经或少阳经,这一点无法确定。如果按照一般的规律来推断,两天应该传到阳明经,三天应该传到少阳经。如果两天或三天后,阳明经和少阳经都没有出现症状,就说明邪气停留在一条经络里,所以没有传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