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訂通俗傷寒論》~ 第九章·傷寒夾證 (43)

回本書目錄

第九章·傷寒夾證 (43)

1. 第八節·夾痛傷寒

(胡蘆巴、川楝子、小茴香各兩半;吳茱萸一兩;炒黑醜八錢;巴戟肉六錢;酒糊丸,每服一錢;專治奔豚疝氣、小腹有形如卵、上下來去、痛不可忍;及繞臍絞結、攻痛嘔吐等症。)良附丸之屬。 (高良薑、生香附各四兩;蜜丸,每服二三錢,米飲送下;專治胃寒氣滯、胸膛軟處一點痛,經年不愈,或母子相傳,最宜服此。) 熱者清之使通。

如枳連二陳湯:(枳實一錢拌炒川連八分;竹瀝半夏、廣皮、赤苓、山楂各錢半;滑石包三錢;木通、葛根各七分;生炙草各二分;專治食積痰飲、脘痛痞脹。) 統旨清中湯:(川連、姜半夏各一錢;焦山梔二錢;廣皮、茯苓各錢半;草豆蔻七分;清炙草六分。) 清中蠲痛湯:

(焦山梔、制香附各錢半;姜炒川連六分;焦六曲一錢;川芎、蒼朮、橘紅各五分;炮姜三分;專治中脘火鬱痛,作即發寒熱。) 梅連泄肝湯:(烏梅肉三分、拌炒小川連六分;生白芍二錢;川楝子一錢;左牡蠣生打三錢;桂枝木二分。) 連梅安胃湯:(川連六分、烏梅肉三分;生白芍三錢;川楝子一錢;歸鬚、橘絡各八分;淡姜渣三分;炒川椒二粒。) 五汁一枝煎。

新加酒瀝湯;清肝達郁湯;龍膽瀉肝湯;連梅安蛔湯。 加味金鈴子散:(金鈴子三錢;蜜炙延胡、赤芍、焦山梔各錢半;枳殼、青皮、橘紅、通草各一錢;生甘草五分;善治怒動肝火、脅肋作痛、呼吸不利、手不可按。) 芎犀丸:(川芎、龍腦、石膏各四錢;西洋參、浙茯苓、細辛、炙甘草各二錢;犀角、生山梔各一錢;阿膠錢半;麥冬三錢;蜜丸如彈子大,辰砂為衣;每服一丸;食必細嚼,茶酒任下。) 枳實消痞丸:

(枳實、川連、川樸各五錢;黨參、白朮、茯苓、仙半夏、炮薑、麥芽各二錢;生甘草一錢;蒸餅糊丸,每服三四錢,開水送下;專治心下虛痞、腹中脹疼、食難運化、欲成痞塊。) 左金丸之屬。 (川連六兩;吳茱萸一兩;研細,水法丸;每服一錢,開水送下;專治肝火鬱結、脅肋攻痛、吞酸吐沫、疝氣痞結;此丸如生白芍二兩,名戊己丸,專治肝脾不和、脘腹作痛、熱瀉熱痢。)

虛者助之使通。 如《外臺》建中湯:(炙黃耆、生白芍各三錢;姜半夏五錢;桂心、炙甘草各一錢;生薑二錢;大紅棗六枚;飴糖一兩;善治氣血虛寒、不能榮養心脾;其痛綿綿不絕,輕按反痛,重按則緩,正是虛痛,奇效。) 景岳暖肝煎:

(甘杞子、當歸各二錢;烏藥、沉香、小茴、赤苓各一錢;紫猺桂五分;蜜炙生薑八分;專治肝腎虛寒、小腹疝疼;再加桃仁五粒、山萸肉八分、防風五分、細辛二分,治肝虛脅痛奇效。) 膠歸四逆湯:(即當歸四逆湯加陳阿膠錢半;專治肝臟虛寒、四肢厥逆、兩旁季脅串痛;吞下烏梅丸十粒,尤效;若當臍左右而痛,此屬衝脈虛寒,加吳萸五分、蜜炙生薑一錢,水酒各半煎服。) 延胡川楝湯。

白話文:

胡蘆巴、川楝子、小茴香各一半,吳茱萸一兩,炒黑牽牛子八錢,巴戟肉六錢,用酒調製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奔豚疝氣,也就是小腹有腫塊像雞蛋一樣,上下移動,疼痛難忍,以及繞著肚臍絞痛,痛到嘔吐等症狀。

這類藥方還有良附丸,用高良薑、生香附各四兩,用蜂蜜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二三錢,用米湯送服。這個藥方專門治療胃寒氣滯,胸部柔軟處一點疼痛,多年不癒,或是母子之間互相傳染的,最適合服用這個藥。

如果疼痛是發熱引起的,就用清熱的方法使其暢通。

例如枳連二陳湯,用枳實一錢(炒過),黃連八分,竹瀝半夏、廣陳皮、赤茯苓、山楂各一錢半,滑石包三錢,木通、葛根各七分,生甘草、炙甘草各二分。這個藥方專門治療食物積滯、痰飲導致的胃脘疼痛、痞滿脹氣。

還有統旨清中湯,用黃連、薑半夏各一錢,焦山梔二錢,廣陳皮、茯苓各一錢半,草豆蔻七分,清炙甘草六分。 以及清中蠲痛湯。

(用焦山梔、制香附各一錢半,薑炒黃連六分,焦六曲一錢,川芎、蒼朮、橘紅各五分,炮薑三分,這個藥方專門治療中脘部位火鬱導致的疼痛,發作時會發冷發熱。) 還有梅連泄肝湯,用烏梅肉三分,拌炒黃連六分,生白芍二錢,川楝子一錢,左牡蠣生打三錢,桂枝木二分。 以及連梅安胃湯,用黃連六分,烏梅肉三分,生白芍三錢,川楝子一錢,當歸鬚、橘絡各八分,淡薑渣三分,炒川椒二粒。 還有五汁一枝煎。

還有新加酒瀝湯、清肝達郁湯、龍膽瀉肝湯、連梅安蛔湯。 以及加味金鈴子散,用金鈴子三錢,蜜炙延胡索、赤芍、焦山梔各一錢半,枳殼、青皮、橘紅、通草各一錢,生甘草五分。這個藥方很適合治療因為生氣導致肝火旺盛,脅肋疼痛,呼吸不順暢,手不能按壓的症狀。

還有芎犀丸,用川芎、龍腦、石膏各四錢,西洋參、浙茯苓、細辛、炙甘草各二錢,犀角、生山梔各一錢,阿膠一錢半,麥冬三錢,用蜂蜜做成藥丸,像彈珠一樣大,外面裹著辰砂,每次服用一丸,吃的時候要仔細咀嚼,可以用茶或酒送服。 還有枳實消痞丸。

(用枳實、黃連、厚朴各五錢,黨參、白朮、茯苓、法半夏、炮薑、麥芽各二錢,生甘草一錢,用蒸熟的餅做成糊狀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三四錢,用開水送服。這個藥方專門治療心下虛弱痞滿,腹中脹痛,食物難以消化,快要形成痞塊的情況。) 這類藥方還有左金丸,用黃連六兩,吳茱萸一兩,研磨成細末,用水做成藥丸,每次服用一錢,用開水送服。這個藥方專門治療肝火鬱結,脅肋攻痛,吞酸吐沫,疝氣痞結。這個藥方如果加上生白芍二兩,就叫做戊己丸。專門治療肝脾不和,脘腹疼痛,熱性腹瀉痢疾。

如果疼痛是虛弱引起的,就用補益的方法使其暢通。 例如《外台》建中湯,用炙黃耆、生白芍各三錢,薑半夏五錢,桂心、炙甘草各一錢,生薑二錢,大紅棗六枚,飴糖一兩。這個藥方很適合治療氣血虛寒,不能滋養心脾,導致疼痛持續不斷,輕輕按壓反而更痛,用力按壓反而會緩解的虛痛,效果非常好。 還有景岳暖肝煎。

(用枸杞子、當歸各二錢,烏藥、沉香、小茴香、赤茯苓各一錢,紫猺桂五分,蜜炙生薑八分。這個藥方專門治療肝腎虛寒,小腹疝痛。如果再加上桃仁五粒,山茱萸肉八分,防風五分,細辛二分,治療肝虛導致的脅痛效果非常好。) 還有膠歸四逆湯,就是當歸四逆湯加上陳阿膠一錢半。這個藥方專門治療肝臟虛寒,四肢冰冷,兩側季脅串痛,吞服十粒烏梅丸,效果更佳。如果疼痛在肚臍左右,屬於衝脈虛寒,可以加上吳茱萸五分,蜜炙生薑一錢,用水和酒各一半煎服。 還有延胡川楝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