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傷寒論》~ 卷五 (4)
卷五 (4)
1. 辨陽明病脈證並治第八
陽明之脈。起於鼻。絡於口。陽明裡熱。則渴欲飲水。此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者。是熱在經而里無熱也。陽明氣血俱多。經中熱甚。迫血妄行。必作衄也。
陽明病。本自汗出。醫更重發汗。病已瘥。尚微煩。不了了者。此大便必硬故也。以亡津液。胃中乾燥。故令大便硬。當問其小便日幾行。若本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故知大便不久出。今為小便數少。以津液當還入胃中。故知不久必大便也。
先亡津液。使大便硬。小便數少。津液分別。大便必自下也。
傷寒嘔多。雖有陽明證。不可攻之。
嘔者。熱在上焦。未全入腑。故不可下。
陽明病。心下硬滿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陽明病。腹滿者。為邪氣入腑。可下之。心下硬滿。則邪氣尚淺。未全入腑。不可便下之。得利止者。為邪氣去。正氣安。正氣安則愈。若因下利不止者。為正氣脫而死。
陽明病。面合赤色。不可攻之。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合、通也。陽明病。面色通赤者。熱在經也。不可下之。下之。虛其胃氣。耗其津液。經中之熱。乘虛入胃。必發熱。色黃。小便不利也。
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者。可與調胃承氣湯。
吐後心煩。謂之內煩。下後心煩。謂之虛煩。今陽明病。不吐不下。心煩。則是胃有鬱熱也。與調胃承氣湯。以下鬱熱。
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此外欲解。可攻裡也。手足濈然而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下。
陽明病。脈遲。若汗出多。微發熱惡寒者。表未解也。若脈遲。雖汗出而不惡寒者。表證罷也。身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者。熱入腑也。四肢。諸陽之本。津液足。為熱烝之。則周身汗出。津液不足。為熱烝之。其手足濈然而汗出。知大便已硬也。與大承氣湯。以下胃熱。
經曰。潮熱者實也。其熱不潮。是熱未成實。故不可便與大承氣湯。雖有腹大滿不通之急。亦不可與大承氣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
白話文:
陽明經的脈絡,從鼻子開始,連到嘴巴。如果陽明經裡有熱,就會口渴想喝水,這時如果只是嘴巴乾燥,只想漱口不想吞水,表示熱在經絡,體內其實沒有熱。陽明經的氣血都很旺盛,如果經絡中的熱很嚴重,會迫使血亂跑,就可能造成流鼻血。
陽明病原本就會自己出汗,如果醫生又用發汗的方式治療,病好了之後,如果還稍微覺得煩躁,不舒服,這通常是因為大便變硬的關係。因為身體的津液減少,胃中乾燥,所以導致大便變硬。這時候要問病人平常一天小便幾次,如果平常一天小便三四次,今天只上兩次,就知道大便應該快要排不出來了。如果今天小便次數變少,是因為津液都跑回胃裡,所以知道不久之後一定會大便。
如果先失去了津液,就會導致大便變硬,小便次數變少,當津液重新分配時,大便自然就會排出來。
如果傷寒導致嘔吐,即使有陽明病的症狀,也不可以用瀉下的方式治療。
因為嘔吐表示熱在上焦,還沒有完全進入腸胃,所以不可以瀉下。
如果陽明病患者心下(胃部附近)覺得堵塞脹滿,也不可以瀉下。如果瀉下,可能會導致腹瀉不止而死;如果腹瀉停止,病就好了。
陽明病如果腹部脹滿,表示邪氣已經進入腸腑,可以用瀉下的方式治療。如果心下堵塞脹滿,表示邪氣還很淺,沒有完全進入腸腑,不可以馬上瀉下。如果瀉下後腹瀉停止,表示邪氣已經去除,正氣安定,病就好了。如果因為瀉下導致腹瀉不止,表示正氣已經虛脫,可能會死亡。
如果陽明病患者臉色紅赤,不可以瀉下,一定會發熱、臉色發黃、小便不順暢。
「合」就是通的意思。陽明病患者如果臉色通紅,表示熱在經絡,不可以瀉下。如果瀉下,會虛弱胃氣,耗損津液,經絡中的熱會趁虛進入胃部,一定會發熱、臉色發黃、小便不順暢。
陽明病患者如果不嘔吐、不腹瀉,卻覺得心煩,可以用調胃承氣湯治療。
嘔吐後覺得心煩,稱為「內煩」。腹瀉後覺得心煩,稱為「虛煩」。現在陽明病患者不嘔吐、不腹瀉,卻覺得心煩,表示胃裡有鬱積的熱,可以用調胃承氣湯,將鬱積的熱瀉下。
陽明病如果脈搏遲緩,即使有出汗,但不怕冷,身體一定會覺得沉重、呼吸短促、腹脹喘氣、而且有潮熱,這表示病邪快要解除了,可以瀉下腸胃。如果手腳出很多汗,表示大便已經變硬,可以用大承氣湯治療。如果汗很多,稍微發熱又怕冷,表示外感還沒有解除,如果沒有潮熱,不可以隨便用承氣湯。如果腹部脹滿又便秘,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胃氣,不要過度瀉下。
陽明病如果脈搏遲緩,如果汗很多,稍微發熱又怕冷,表示外感還沒解除。如果脈搏遲緩,雖然有出汗但不怕冷,表示外感已經好了,如果身體沉重、呼吸短促、腹脹喘氣,有潮熱,表示熱已經進入腸胃。四肢是陽氣的根本,如果津液充足,熱蒸發出來就會全身出汗;如果津液不足,熱蒸發出來,手腳就會大量出汗,這表示大便已經變硬,可以用大承氣湯瀉下胃熱。
經典說:「潮熱表示病邪很實在」。如果沒有潮熱,表示熱還沒有變成實證,不可以馬上用大承氣湯。即使腹部脹滿又便秘很緊急,也不可以用大承氣湯,可以用小承氣湯,稍微調和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