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卿子

《張卿子傷寒論》~ 卷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

1. 辨痓濕暍脈證第四

傷寒所致。太陽痓、濕、暍、三種。宜應別論。以為與傷寒相似。故此見之。

白話文:

傷寒所引起的病症,可以分為太陽病、痓病、濕病、暍病這三種,應該要分別討論。因為這些病症和傷寒很相似,所以這裡提到了它們。

痓、當作痙。傳寫之誤也。痓者、惡也。非強也。內經曰。肺移熱於腎。傳為柔痓。柔、為筋柔而無力。痓、謂骨痙而不隨。痙者、強也。千金以強直為痓。經曰。頸項強急。口噤。背反張者。痓。即是觀之。痓為痙字明矣。

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痓。

白話文:

「痓」也寫作「痙」,這是抄寫的時候的錯別字。「痓」指的是「不舒服」,而不是「強直」。《內經》中說,肺部將熱氣傳到腎上,就會造成「柔痓」。「柔」指的就是筋弱無力,「痓」指的是骨骼痙攣而不靈活。「痙」指的是強直。《千金》中將強直稱作「痓」。《經》中說,頸項強直,嘴巴閉緊,背部反張,這就是「痓」。從這些說法來看,「痓」和「痙」是同一個意思。

千金曰。太陽中風。重感寒濕。則變痓。太陽病。發熱無汗。為表實。則不當惡寒。今反惡寒者。則太陽中風。重感於寒。為痓病也。以表實感寒。故名剛痓。

白話文:

《千金方》中說:太陽中風,嚴重感受了寒濕,就會轉變為痓病。太陽病,發熱沒有汗,是外表實熱,就不應該怕冷。現在反而怕冷,那麼就是太陽中風,嚴重感受了寒邪,形成了痓病。因為外表實熱感受了寒邪,所以叫做剛痓。

王宇泰云。熱鬱愈甚。則兼燥化而無汗。血氣不得宣通。大小筋俱受熱害而強直。故曰剛痓也。

太陽病。發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痓。

白話文:

王宇泰說,如果熱邪郁積得更加嚴重,那麼會同時出現燥象而沒有汗出,血氣無法宣通,大小筋都會受到熱邪的侵害而變得強直,所以稱之為剛痓。

太陽病,有發熱和汗出,且不畏寒的,稱之為柔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為表虛。則當惡寒。其不惡寒者。為陽明病。今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非陽明證。則是太陽中風。重感於濕。為柔痓也。表虛感濕。故曰柔痓。

王宇泰云。濕勝者。自多汗出。

太陽病。發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痓。

白話文:

太陽病:發燒,出汗。

如果這是表虛引起的,那麼應該怕冷。如果不怕冷的,那就是陽明病。現在發燒,出汗,又不怕冷的,這不是陽明病的證狀,那麼就是太陽中風,又感受了濕邪,形成柔痓。表虛感受濕邪,所以稱為柔痓。

太陽主表。太陽病。發熱。為表病。脈當浮大。今脈反沉細。既不愈。則太陽中風。重感於濕而為痓也。金匱要略曰。太陽病。其證備。身體強。𠘧𠘧然。脈反沉遲。此為痓。栝蔞桂枝主之。

白話文:

太陽經主治身體表面。太陽經的病,發熱。是表症。脈應浮大。現在的脈反沉細。既不癒合,就是受到太陽的風,又感受濕邪而成為痓。金匱要略中說:太陽經的病,症狀俱全。身體壯實,畏寒,脈反沉遲。這就是痓。用栝樓和桂枝做主藥來治療。

太陽病。發汗太多。因致痓。

太陽病。發汗太多。則亡陽。內經曰。陽氣者。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微不能養筋。則筋脈緊急而成痓也。

張卿子云。可見亦不必因重感寒濕。

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面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痓病也。

白話文:

太陽病:發汗過度引發痓病

太陽病發汗過多,就會導致陽氣不足。

《內經》說:「陽氣,精則養神,柔則養筋。」陽氣微弱,無法滋養筋脈,就會導致筋脈緊縮,形成痓病。

張卿子說:由此可見,痓病並不一定是由於再次感受寒濕所致。

痓病的症狀包括:

  • 身體發熱
  • 足部冰冷
  • 頸項僵硬
  • 怕冷
  • 頭部時熱時涼
  • 面色發紅
  • 眼睛血絲明顯
  • 只有頭面部搖晃
  • 突然嘴巴閉合
  • 背部反弓

以上症狀皆屬於痓病。

太陽中風。為純中風也。太陽傷寒。為純傷寒也。皆不作痓。惟是太陽中風。重感寒濕。乃變為痓也。身熱足寒者。寒濕傷下也。時頭熱面赤。目脈赤。風傷於上也。頭搖者。風主動也。獨頭搖者。頭為諸陽之會。風傷陽也。若純傷風者。身亦為之動搖。手足為之搐搦。此皆內挾寒濕。

白話文:

太陽中風:這是純粹的中風。太陽傷寒:這是純粹的傷寒。這些都不會成為痓癧。只有太陽中風,再感染寒濕,才會變成痓癧。身體發熱但腳卻寒冷的:這是寒濕傷及下半身。有時頭部發熱、臉色發紅、眼睛的脈絡發紅:這是風邪傷及上半身。頭搖晃的:這是風邪引動而引起的。單獨頭搖晃的:頭部是諸陽會聚的地方,風邪傷及陽氣。如果純粹是風邪所傷:身體也會跟著搖晃。手腳抽搐痙攣的:這些都是內挾寒濕。

故頭搖也。口噤者。寒主急也。卒口噤者。不常噤也。有時而緩。若風寒相搏。則口噤而不時開。此皆加之風濕。故卒口噤也。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其支別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下貫臀以下。至足。風寒客於經中。則筋脈拘急。

白話文:

所以會頭搖晃。嘴巴緊閉的是寒主急的病症。突然嘴巴緊閉的,不是經常緊閉。有時候會放鬆。如果風寒互相搏擊,則嘴巴緊閉而且不能隨時打開。這些都是加之風濕的病症。所以嘴巴突然緊閉。足太陽的脈絡,起始於眼睛內眼角。向上到額頭,交會在頭頂上。分支的部分,從頭頂進入絡腦,再出來分別向下到脖子。沿著肩膀內側、挾脊,抵達腰部中央。向下貫通臀部以下,到腳。風寒客於經脈中,則筋脈拘急。

故頸項強急。而背反張也。

張卿子云。此論痓狀。

活人書云。痓病外證。發熱。惡寒。與傷寒相似。但其脈沉遲弦細。而項背反張。為異耳。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白話文:

故頸項強急。而背反張也。

意思是:因此,脖子僵硬疼痛,而背部反弓向後張開。

張卿子云。此論痓狀。

張卿子說:這是關於痓病的描述。

活人書云。痓病外證。發熱。惡寒。與傷寒相似。但其脈沉遲弦細。而項背反張。為異耳。

《活人書》記載:痓病的外在表現是發熱、怕冷,與傷寒類似。但痓病的脈象沉而遲緩,弦細,而頸項反張,這是它與傷寒的不同之處。

太陽病。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之候。其人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太陽病,指的是陽氣不足,導致關節疼痛而煩躁不安,脈象沉而細。這種情況叫做濕痹。病人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治療方法是應該利尿,使小便暢通。

金匱要略曰。霧傷皮腠。濕流關節。疼痛而煩者。濕氣內流也。濕同水也。脈沉而細者。水性趣下也。痹、痛也。因其關節煩疼。而名曰濕痹。非腳氣之痹也。內經曰。濕勝則濡泄。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濕氣內勝也。但當利其小便。以宣泄腹中濕氣。古云。治濕之病。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白話文:

《金匱要略》中提到,霧氣會傷害皮膚和肌肉,濕氣會流向關節,引起疼痛和煩躁,這是濕氣內流造成的。濕氣和水相似,脈搏沉細,這是水性向下流動的緣故。痹,就是疼痛,因為關節疼痛煩躁,所以稱之為濕痹,這不是腳氣引起的痹症。

《內經》中說,濕盛則小便不利,大便反而通暢,這是濕氣內盛的緣故。只需要利小便,來宣泄腹中的濕氣。古人說,治療濕病,如果不利小便,就稱不上好方法。

或云。甘草附子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熱。身色如似熏黃。

白話文:

也有人說,甘草附子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身黃如橘子色者。陽明瘀熱也。此身色如似熏黃。即非陽明瘀熱。身黃髮熱者。梔子柏皮湯主之。為表裡有熱。則身不疼痛。此一身盡疼。非傷寒客熱也。知濕邪在經而使之。脾惡濕。濕傷則脾病而色見。是以身發黃者。為其黃如煙燻。非正黃色也。

白話文:

身體發黃如橘子色的人,是陽明經瘀熱所致。如果身體發黃但顏色像經燻黃一般,就不是陽明經瘀熱所致。身體發黃且發熱的人,可以用梔子柏皮湯來治療,因為表裡皆有熱,所以身體不會疼痛。而這裡的病人全身疼痛,不是因為傷寒客熱所致,而是因為濕邪在經絡中,脾臟不喜歡濕,濕邪會傷害脾臟,從而使身體發黃。所以,身體發黃的人,其發黃的顏色像煙燻過一樣,不是正黃色。

徐氏云。此本濕熱症。而論不言熱。無治法。或治以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桂枝加桂等藥。恐與濕熱病不宜。

白話文:

徐醫師說:這種病本來是濕熱病,但談到病症的時候卻不提熱。所以,沒有明確的治療方法。有的人用白朮附子湯、甘草附子湯、桂枝加桂等藥來治療,恐怕不適合濕熱病。

張卿子云。濕熱。即梔子柏皮湯證也。此白朮附子湯症。

白話文:

張卿子說。濕熱。就是梔子柏皮湯的證狀。這是白朮附子湯的證狀。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胸滿。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渴欲得水。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白話文:

患有濕家症的人,通常會頭部出汗,背部僵硬,想要蓋著被子靠近火爐取暖。如果過早服用瀉藥,則會胸悶腹滿,小便不利,舌頭上像長了一層苔蘚。這是因為丹田有熱,胸中有寒,口渴想要喝水,卻不能喝,所以會出現口乾煩躁的症狀。

濕家有風濕。有寒濕。此寒濕相搏者也。濕勝則多汗。傷寒則無汗。寒濕相搏。雖有汗而不能周身。故但頭汗出也。背、陽也。腹、陰也。太陽之脈。挾脊。抵背。太陽客寒濕。表氣不利而背強也。里有邪者。外不惡寒。表有邪者。則惡寒。欲得被覆向火者。寒濕在表而惡寒也。

白話文:

患有風濕的人有風濕,也有寒濕,這是寒濕相互搏擊的結果。如果濕氣勝過寒氣,就會多汗。如果寒氣勝過濕氣,則不會出汗。寒濕相互搏擊,即使出汗也不能遍佈全身,所以只會有頭部出汗。背部是陽,腹部是陰。足太陽經的脈絡,依附著脊椎,抵達背部。如果足太陽經感染了寒濕,表氣就會不通利,從而導致背部僵硬疼痛。如果體內有邪氣,則不會畏寒。如果體表有邪氣,則會畏寒。想要蓋被子烤火,是因為寒濕在體表而引起的畏寒。

若下之早。則傷動胃氣。損其津液。故致噦而胸滿。小便不利。下后里虛。上焦陽氣。因虛而陷於下焦。為丹田有熱。表中寒乘而入於胸中。為胸上有寒。使舌上生白苔滑也。臟燥。則欲飲水。以胸上客寒濕。故不能飲。而但口燥煩也。

白話文:

如果過早地服用瀉藥,就會損傷胃氣,損害體液。因此會導致噁心、胸悶、小便不利。瀉後腸胃虛弱,上焦的陽氣由於虛弱而陷入下焦,導致丹田有熱。表面的寒邪趁虛而入胸中,導致胸中有寒,使舌頭上長出白色的滑苔。臟腑燥熱,就會想要喝水。由於胸中有寒濕的緣故,所以不能喝水,而只是口乾煩躁。

或云。小陷胸湯。甘草附子湯。小便不利。五苓散。理中去姜加朮。選用。

白話文:

或有人說,小陷胸湯、甘草附子湯可以治療小便不利,五苓散也可以,理中湯去生薑,加入木香也是個選項。

又云。小便利者。桂枝加附子。理中加茯苓。茯苓白朮湯。選用。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白話文:

又說:小便不利,可以使用桂枝湯加附子,理中湯加茯苓,茯苓白朮湯。根據情況選擇使用。

濕家發汗則愈。金匱要略曰。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四兩。發其汗為宜。若妄下。則大逆。額上汗出而微喘者。乃陽氣上逆也。小便自利。或下利者。陰氣下流也。陰陽相離。故云死矣。內經曰。陰陽離缺。精氣乃絕。

白話文:

如果濕邪侵入人體,發汗治療的方法更好。金匱要略上說:濕邪侵入人體的人,身體會感到煩躁疼痛。可以給他服用麻黃、術各四兩,使他發汗以便解除病症。如果盲目地用瀉下的方法,就會造成陰陽的極度逆亂。額頭上出了很多汗並且微微喘氣的人,是陽氣上逆的症狀。小便自動通暢的人,或者拉肚子的人,是陰氣下流的症狀。陰陽兩氣分離開來,所以才說這種狀況必死。內經上說:陰陽分離開來,精氣就會斷絕。

問曰。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云。此可發汗。汗之不愈者。何也。答曰。發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有人問:風和濕氣交織在一起,全身都很疼。應該用發汗的方法來治療。但現在天氣陰雨不斷,醫生說這樣也可以發汗。為什麼發汗後還是沒有治好呢?

答:發汗後,汗大出的人,只是風氣消散了,濕氣還在。所以沒有治好。如果治療風濕的人,發汗後,只是微微出汗的樣子,風濕就會一起消散。

值天陰雨不止。明其濕勝也。內經曰。陽受風氣。陰受濕氣。又曰。傷於風者。上先受之。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風濕相搏。則風在外。而濕在內。汗大出者。其氣暴。暴則外邪出。而里邪不能出。故風去而濕在。汗微微而出者。其氣緩。緩則內外之邪皆出。故風濕俱去也。

白話文:

近期天氣陰雨連綿,很明顯濕氣很重。《內經》說:陽氣可以承受風,陰氣可以承受濕。又說:因風邪引起的疾病,上半身會首先受到影響。因濕邪引起的疾病,下半身會首先受到影響。風濕相結合,則風在外而濕在內。大汗淋漓的人,體內之氣容易突然爆發。突然爆發,則外邪可以排出,而內邪無法排出。所以風邪排出,而濕邪依然存在。微微出汗的人,體內之氣比較緩和。和緩,則內外之邪都能排出。所以風濕都可以排出。

王宇泰云。麻黃白朮湯。桂枝附子湯。風濕宜汗。桂枝加白朮。黃耆防己湯。

白話文:

王宇泰說,用麻黃、白朮加在一起煮成湯。桂枝、附子一起煮成湯。風濕病宜讓病人出汗,桂枝加白朮。黃耆、防己一起煮成湯。

張卿子云。風濕相搏。法當汗出而解。正如前條麻黃加朮。使微微蒸發。表裡氣和。風濕俱去。若成注似以表言風。以裡言濕。則不可。

白話文:

張卿子說。風濕相互搏擊。治療方法應該是發汗來解除。就像前面條目的麻黃加上茯苓。讓它微微地發汗。表裡之間的氣血調和了。風濕自然就消除了。如果認為是中暑那樣,是外部說風,內部說濕的。那麼就不可以了。

濕家病。身上疼痛。發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內藥鼻中。則愈。

白話文:

濕家病。身體疼痛,發燒,臉色發黃而氣喘,頭痛鼻塞煩悶。脈搏粗大,還能自己吃飯,肚子中和。沒有其他的疾病。疾病在頭部,因寒濕而起。所以鼻塞。使用內服藥放入鼻中治療,則可痊癒。

病有淺深。證有中外。此則濕氣淺者也。何以言之。濕家不云關節煩疼。而云身上疼痛。是濕氣不流關節。而外客肌表也。不云發熱身似熏黃。復云發熱面黃而喘。是濕不幹於脾。而薄於上焦也。陰受濕氣。則濕邪為深。今頭痛鼻塞而煩。是濕客於陽。而不客於陰也。濕家之脈。

白話文:

疾病有輕有重,症狀有內有外。這是一種淺表的濕氣。為什麼這樣說呢?患有濕症的人不會說關節疼痛,而是說渾身疼痛。這是因為濕氣沒有流到關節,而是侵襲了肌肉表層。他們不會說發熱身體像被燻黃,而是說發熱面黃並伴有喘息。這是因為濕氣沒有影響脾臟,而是停留在上焦。體內受濕氣侵襲,那麼濕邪就紮根很深。現在頭痛鼻塞而且煩躁,這是濕邪侵犯陽氣,而不是侵犯陰氣。患有濕症的人脈搏是怎樣的呢?

當沉細。為濕氣內流。脈大者。陽也。則濕不內流而外在表也。又以自能飲食。胸腹別無滿痞。為腹中和。無病。知其濕氣微淺。內藥鼻中。以宣泄頭中寒濕。

白話文:

舌苔沉積、細膩。這是由於濕氣內流的緣故。脈象大,這是陽氣的表現。濕氣就不會內流,而是滯留於體表了。由於患者還能自己進食,胸腹也沒有感到特別滿悶、痞塞,所以也知道腹中較為平和,沒有疾病。知道濕氣輕微淺薄,所以內服藥物,通過鼻中宣洩頭部的寒濕。

王宇泰云。瓜蒂散。

病者。一身盡疼。發熱。日晡所劇者。此名風濕。此病傷於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

白話文:

王宇泰說,瓜蒂散。

患者全身疼痛,發燒,尤其在下午時分症狀加重,這叫做風濕。這種病是因為出汗後受風吹,或是長時間贪凉引起的。

一身盡疼者。濕也。發熱。日晡所劇者。風也。若汗出當風而得之者。則先客濕而後感風。若久傷取冷得之者。則先傷風而後中濕。可與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見金匱要略中。

白話文:

全身疼痛:是濕證。發熱,黃昏時加重:是風證。如果出汗後吹風而得病的,是先受了濕邪,後來又感受了風邪。如果長期受涼而得病的,是先傷了風邪,後來又受了濕邪。可以用麻黃、杏仁、薏苡仁、甘草湯治療。見《金匱要略》中。

黃氏云。太陽濕家病。與太陽傷寒相似。其不同者。濕脈沉而細也。濕脈與痙脈亦有相似者。而證則不同。濕則身疼。痙則身不疼也。

白話文:

黃氏說:太陽濕家病,與太陽傷寒相似。它們的不同點在於:濕脈沉而細;濕脈與痙脈也有相似之處,但證狀不同。濕則身疼,痙則身不疼。

趙氏云。頭疼。發熱。背強。身痛。與傷寒相似。其不同者。脈而沉細。頭汗。面黃。能飲食也。夫太陽傷寒。脈必浮盛。今脈沉細。面黃。頭汗。其為濕也明矣。濕家能飲食者。為病在經。而不幹於裡也。大便反快而小便滯者。亦經絡澀滯。不能施化所致也。

太陽中熱者。暍是也。其人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

白話文:

趙醫生說。頭痛。發熱。背部僵硬。全身疼痛。與傷寒相似。不同的是。脈象沉細。頭部出汗。臉色發黃。還能飲食。太陽傷寒的脈象必定浮盛。現在脈象沉細。臉色發黃。頭部出汗。明顯是濕症。濕症患者還能飲食。是因為病症在經絡上。而不影響臟腑。大便反覆變快而小便不通暢。也是經絡澀滯。無法代謝所引起的。

汗出惡寒。身熱而不渴者。中風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者。中暍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見金匱要略中方。

太陽中暍者。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亦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

白話文:

汗出惡寒。身體發熱但口不渴的。是因中風引起的。汗出惡寒。身體發熱但口渴的。是因中暑引起的。服用白虎加人參湯治療。可見《金匱要略》中的方劑。

經曰。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身熱。脈微弱者。暍也。身體疼重者。水也。夏時暑熱。以水灌洗而得之。一物瓜蒂散主之。見金匱要略中。

王宇泰云。瓜蒂一物散。或云五苓散。

白話文:

醫書上說:脈搏虛弱而身體發熱,是受到暑熱所傷。身體發熱,脈搏微弱的,是中暑了。身體疼痛沉重的是中了暑濕。夏天暑熱時,用水沖洗身體而得的暑濕,服用「瓜蒂散」治療即可。詳情請參閱《金匱要略》。

太陽中暍者。發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身即熱。口開。前板齒燥。若發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熱甚。數下之則淋甚。

白話文:

太陽中暑,表現發熱、怕冷、身體沉重、疼痛。脈象是弦細、芤弱、遲緩。小便已經排出,渾身發熱出汗,毛孔豎起。手腳冰涼,稍稍勞動一下,身體就熱起來。張開嘴巴,嘴前的牙齒髮幹。如果發汗,怕冷更嚴重;用溫鍼灸,發熱更嚴重;多次用瀉法治療,則小便淋漓不止,變得更嚴重。

病有在表有在裡者。有表裡俱病者。此則表裡俱病者也。發熱惡寒身重疼痛者。表中暍也。脈弦細芤遲者。中暑脈虛也。小便已。洒洒然毛聳。手足逆冷者。太陽經氣不足也。小有勞。身即熱者。謂勞動其陽。而暍即發也。口開。前板齒燥者。重有熱也。內經曰。因於暑汗。

白話文:

疾病有在表,有在裡,有表裡俱病。表裡俱病是指,既有表證,又有裡證。發熱,惡寒,身體沉重,疼痛,這是表中暑。脈搏弦細,芤遲,這是中暑脈虛。小便已經排完,但仍有灑灑然的感覺,毛豎起,手腳冰涼,這是太陽經氣不足。稍微勞動,身體就發熱,這是勞動陽氣,暑邪立即發作。口張開,前排的牙齒乾燥,這是重有熱邪。內經說:因於暑熱汗出。

煩則喘喝。口開。謂喘喝也。以喘喝不止。故前板齒乾燥。若發汗以去表邪。則外虛陽氣。故惡寒甚。若以溫針助陽。則火熱內攻。故發熱甚。若下之以除裡熱。則內虛而膀胱燥故淋甚。

徐氏云。此條無治法。東垣以清暑益氣湯主之。所謂發千古之秘也。

白話文:

呼吸急促且伴隨喘鳴聲,並且口張大,這是喘促的表現。由於喘促不停,所以胸部的前面面板乾燥。如果發汗以去除表面的邪氣,那麼外虛陽氣,所以非常怕冷。如果用溫針來幫助陽氣,那麼火熱就會內攻,所以發熱嚴重。如果用瀉下法來除去裡熱,那麼內虛而膀胱乾燥,所以小便頻數且尿量少。

王宇泰云。中暍、中暑、中熱。名雖不同實一病也。若冬傷於寒。至夏而變為熱病者。此則過時而發。自內達表之病。俗謂晚發是也。又非暴中暑熱新病之可比。或曰新中暑病脈虛。晚發熱病脈盛。

白話文:

王宇泰說:中暍、中暑、中熱,名稱雖不同,實質上是同一種疾病。如果冬天受了寒,到了夏天變成熱病的,這是過季才發作的,是從體內達到體表的疾病,俗話說的晚發病就是這個。況且這與突然中暑熱的新疾病不一樣。有人說,新中暑的病人的脈搏虛弱,晚發熱病的病人的脈搏旺盛。

張氏云。清邪中上。濁邪中下。風寒濕者。地之氣。系濁邪。所以俱中足經。惟暑乃天之氣。系清邪。所以中手少陰心經也。其證多與傷寒相似。但證與脈不同耳。傷寒雖惡寒發熱。初病未至於煩渴。中暍不然。初病即渴。且傷寒之脈浮盛。中暑之脈虛弱。或弦細芤遲者有之。經曰。脈盛身寒。得之傷寒。脈虛身熱。得之傷暑。此之謂也。

白話文:

張氏說:清邪侵犯的是上部,濁邪侵犯的是下部。風寒濕這些邪氣屬於地之氣,所以都會侵犯足經。唯獨暑屬於天之氣,因此會侵犯手少陰心經。得了中暑的症狀和傷寒很相似,但症狀和脈象還是不一樣的。傷寒雖然有發熱惡寒的症狀,但發病初期還沒到煩渴的程度。中暑就不一樣了,一發病就口渴。而且傷寒的脈象是浮而有力的,中暑的脈象是虛弱的,有的人還會脈象弦細芤遲。經典上說:「脈象盛而身體寒的,是得了傷寒;脈象虛而身體熱的,是得了中暑。」說的正是這個道理。

汪氏云。以證言之。傷寒惡寒。傷熱惡熱。以脈言之。傷寒脈盛。傷暑脈虛。且暑脈虛細。與濕痙之脈有相似者。而證則不同。暑則自汗而渴。濕則不渴。痙則身不疼也。

白話文:

汪氏說:從症狀上來看,傷寒會怕冷,傷暑會怕熱。從脈象來看,傷寒脈象強盛,傷暑脈象虛弱。此外,暑脈虛細,與濕痙的脈象有相似之處,但症狀不同。暑症會自汗和口渴;濕症不會口渴;痙症則全身不痛。